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技术系统运维作业指导书TOC\o"1-2"\h\u9276第1章系统运维概述 498211.1系统运维的定义与职责 482231.1.1定义 4263921.1.2职责 459821.2系统运维的发展历程 4207791.3系统运维的关键指标 530042第2章系统运维基础设施 5163112.1网络基础设施 5309302.1.1网络架构 536142.1.2网络设备 5124952.1.3网络安全 6296132.2服务器硬件设施 6292322.2.1服务器选型 624332.2.2服务器部署 647172.2.3服务器维护 6135012.3存储设施 6229122.3.1存储架构 6162042.3.2存储设备 6276782.3.3数据保护 7316732.4数据中心设施 7144962.4.1数据中心布局 7299412.4.2环境设施 711002.4.3安全管理 728915第3章操作系统运维 7255743.1操作系统概述 714163.2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 74203.2.1操作系统安装 7145813.2.2操作系统配置 8256053.3操作系统优化与调优 8133063.3.1系统优化 8174343.3.2系统调优 8310903.4操作系统安全管理 814133第4章数据库运维 9306514.1数据库概述 9202694.1.1数据库的定义 9108764.1.2数据库的分类 9116624.1.3数据库的作用 9306024.2数据库安装与配置 9106044.2.1安装环境准备 920384.2.2数据库安装 9257814.2.3数据库配置 998694.3数据库功能优化 9218174.3.1功能监控 9141574.3.2索引优化 999154.3.3查询优化 10142414.3.4数据库参数调整 10181254.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 10300514.4.1备份策略 10123544.4.2备份操作 10232794.4.3恢复操作 10316124.4.4备份验证 1024780第5章应用系统运维 1086745.1应用系统概述 10311685.2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 1056905.2.1应用系统部署 10133735.2.2应用系统维护 1183955.3应用系统功能监控 11257465.4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19567第6章系统监控与报警 1213456.1系统监控概述 12273076.2常用监控工具介绍 12100906.2.1功能监控工具 12301196.2.2网络监控工具 12233426.2.3应用程序监控工具 12247866.3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 12308296.3.1报警级别划分 1257576.3.2报警方式 13128886.3.3报警阈值设置 13201166.4监控数据可视化 13298666.4.1图表展示 13295616.4.2面板展示 13162606.4.3地图展示 13283986.4.43D展示 137995第7章系统安全管理 13100237.1系统安全概述 1319527.2网络安全防护 13300617.2.1网络安全策略 13221567.2.2网络设备安全 14274027.2.3网络边界防护 1481137.2.4网络安全监控 1477567.3主机安全防护 14186567.3.1主机安全策略 14105087.3.2主机操作系统安全 1425247.3.3主机恶意代码防护 1424647.3.4主机访问控制 14289687.4应用安全防护 14240097.4.1应用安全策略 14264097.4.2应用系统安全 14292937.4.3应用数据安全 14232667.4.4应用系统监控 1416757第8章灾难恢复与备份策略 15127638.1灾难恢复概述 15103628.1.1灾难恢复定义 1542468.1.2灾难恢复重要性 15189518.1.3灾难恢复等级 1518828.2备份策略与实施 1555318.2.1备份策略制定 15201198.2.2备份实施 1553978.3数据恢复与验证 16223268.3.1数据恢复 16210458.3.2数据验证 16221538.4灾难恢复演练与优化 16320728.4.1灾难恢复演练 16293818.4.2灾难恢复优化 161615第9章系统功能优化 1672019.1系统功能概述 1692309.2系统功能评估 16163989.2.1功能评估指标 16248119.2.2功能评估方法 16120769.3功能优化策略与实施 17172949.3.1优化策略 1750939.3.2优化实施 1765509.4功能监控与调优 1717479.4.1功能监控 17237779.4.2功能调优 1730552第10章系统运维管理流程与规范 181235010.1系统运维管理流程 18463710.1.1运维任务分配 18575910.1.2运维计划制定 182362610.1.3运维执行 182438810.1.4运维监控 181272510.1.5运维报告 182431110.2系统运维规范 18137410.2.1运维人员职责 182965010.2.2运维操作规范 183249410.2.3运维工具使用 181021210.2.4运维文档管理 18949510.3变更管理 1811110.3.1变更申请 18102810.3.2变更审批 181974010.3.3变更实施 193078110.3.4变更记录 19763210.3.5变更回顾 191885310.4问题管理及持续改进 193178610.4.1问题发觉 192445010.4.2问题分析 191176110.4.3问题处理 192398310.4.4问题记录 191228710.4.5持续改进 19第1章系统运维概述1.1系统运维的定义与职责1.1.1定义系统运维,即信息技术系统运维管理,是指通过运用专业的方法、工具和流程,对组织的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监控和维护的活动。其主要目标是保证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为组织提供优质的信息技术服务。1.1.2职责系统运维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监控: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并预警潜在的问题,保证系统稳定运行。(2)故障处理:对系统出现的故障进行快速响应和定位,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降低故障对业务的影响。(3)系统优化:通过分析系统功能数据,找出系统瓶颈,对系统进行调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4)安全管理:制定并执行系统安全策略,防范网络攻击和病毒入侵,保障系统安全。(5)变更管理:对系统变更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变更过程中业务的连续性和稳定性。(6)备份与恢复:制定备份策略,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安全,并在需要时进行数据恢复。1.2系统运维的发展历程系统运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人工运维:早期主要依赖人工进行系统管理和维护,效率低下,容易出错。(2)脚本自动化:通过编写脚本实现部分运维工作的自动化,提高运维效率,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3)运维工具化:采用专业的运维工具,如监控工具、自动化部署工具等,实现运维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4)运维平台化:构建统一的运维管理平台,整合各类运维工具,实现运维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5)运维智能化: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运维的自动化、预测性维护和故障自愈。1.3系统运维的关键指标系统运维的关键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系统可用性:反映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的比例,通常以几个9(如99.99%)来衡量。(2)故障响应时间:从发觉故障到开始处理故障的时间,体现运维团队对故障的响应速度。(3)故障恢复时间:从开始处理故障到故障得到解决的时间,反映运维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4)系统功能:包括系统处理能力、响应速度等,衡量系统运行效率。(5)安全事件:监测并记录系统安全事件,评估系统安全风险。(6)成本效益: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投入产出比。第2章系统运维基础设施2.1网络基础设施2.1.1网络架构系统运维的网络基础设施应采用稳定可靠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各级网络设备应具备高功能和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发展需求。2.1.2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应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保证设备质量与售后服务。设备配置应遵循安全、稳定、高效的原则。2.1.3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系统运维工作的重中之重,应采取以下措施保障网络安全:(1)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安全设备;(2)定期更新安全策略和病毒库;(3)实施网络安全审计,对网络流量进行监控和分析;(4)采用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保障远程访问安全。2.2服务器硬件设施2.2.1服务器选型服务器硬件设施应选择具有高功能、高可靠性的产品。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服务器CPU、内存、硬盘等资源。2.2.2服务器部署服务器部署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照业务类型和重要性进行分区部署;(2)采用冗余电源、网络等设备,提高服务器可靠性;(3)合理规划机柜布局,保持良好的散热和通风条件。2.2.3服务器维护服务器硬件设施的维护工作包括:(1)定期检查服务器硬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2)定期更新服务器固件和驱动程序;(3)对服务器进行功能监控,发觉异常及时处理。2.3存储设施2.3.1存储架构存储设施应采用稳定的存储架构,包括直连存储(DAS)、网络存储(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AN)等。2.3.2存储设备存储设备应选择知名品牌的产品,具备高功能、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存储容量和功能。2.3.3数据保护数据保护措施包括:(1)采用RD技术提高数据安全性;(2)定期进行数据备份,保证数据可恢复;(3)实施严格的权限管理,防止数据泄露。2.4数据中心设施2.4.1数据中心布局数据中心布局应合理规划,保证设备摆放有序,便于维护和散热。2.4.2环境设施数据中心环境设施应满足以下要求:(1)温度、湿度、洁净度等指标符合国家标准;(2)配备完善的消防系统,保证火灾自动报警和灭火;(3)供电系统采用双路或多路供电,配备不间断电源(UPS)。2.4.3安全管理数据中心安全管理应包括:(1)严格的人员进出管理制度;(2)视频监控系统;(3)物理访问控制,如门禁、指纹识别等;(4)定期进行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第3章操作系统运维3.1操作系统概述操作系统是信息技术系统运维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环境。本章主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分类、功能及其在系统运维中的重要性。3.2操作系统安装与配置3.2.1操作系统安装操作系统的安装是系统运维的首要任务,以下为操作系统安装的基本步骤:(1)准备安装介质:根据所选操作系统,准备相应的安装光盘、U盘等介质。(2)启动安装程序:将安装介质插入计算机,根据提示启动安装程序。(3)选择安装类型:根据需求选择自定义安装或快速安装。(4)分区与格式化:对硬盘进行分区和格式化操作。(5)安装过程:按照安装向导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3.2.2操作系统配置操作系统安装完成后,需进行以下基本配置:(1)网络配置:配置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等网络参数。(2)系统更新:安装操作系统补丁,保证系统安全。(3)驱动安装:安装计算机硬件的驱动程序,保证硬件正常工作。(4)系统设置:根据需求调整系统功能、外观等设置。3.3操作系统优化与调优为提高操作系统功能,降低故障率,需要对操作系统进行优化与调优。以下为常见的优化措施:3.3.1系统优化(1)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系统服务,减少资源占用。(2)优化系统启动项:禁用不必要的启动项,提高系统启动速度。(3)清理磁盘:定期清理磁盘垃圾文件,释放磁盘空间。(4)调整电源计划:根据使用需求,调整电源计划,降低能耗。3.3.2系统调优(1)调整系统参数:根据硬件配置,调整系统参数,提高功能。(2)优化网络设置:调整网络参数,提高网络速度。(3)更新硬件驱动:更新硬件驱动程序,提高硬件功能。3.4操作系统安全管理操作系统安全管理是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的关键环节,以下为操作系统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1)用户权限管理:合理分配用户权限,防止非法操作。(2)密码策略:设置复杂度较高的密码,定期更换密码。(3)防火墙设置:配置防火墙规则,防止非法访问。(4)病毒防护: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病毒感染。(5)系统补丁管理:及时安装操作系统补丁,修复安全漏洞。(6)日志审计:开启系统日志,定期审计,发觉并处理安全事件。第4章数据库运维4.1数据库概述4.1.1数据库的定义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具有数据冗余度低、数据一致性高、数据共享性强等特点。4.1.2数据库的分类根据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类型,可分为关系型数据库(如Oracle、MySQL、SQLServer等)和非关系型数据库(如MongoDB、Redis、Cassandra等)。4.1.3数据库的作用数据库在信息技术系统中起着核心作用,主要包括:数据存储、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4.2数据库安装与配置4.2.1安装环境准备在安装数据库之前,需保证系统环境满足数据库的运行要求,包括操作系统版本、硬件配置、网络配置等。4.2.2数据库安装按照数据库官方文档,逐步完成数据库的安装过程。注意选择合适的安装组件和安装路径。4.2.3数据库配置完成数据库安装后,需对数据库进行必要的配置,包括:数据库参数设置、网络配置、权限管理、存储管理等。4.3数据库功能优化4.3.1功能监控通过数据库提供的功能监控工具(如Oracle的AWR、MySQL的PerformanceSchema等),定期收集和分析数据库功能数据。4.3.2索引优化创建合适的索引,提高查询功能。避免索引过多,导致写入功能下降。4.3.3查询优化优化SQL语句,避免全表扫描、子查询等功能低下的查询方式。合理使用连接、聚合、排序等操作。4.3.4数据库参数调整根据功能监控数据,调整数据库参数,提高数据库功能。4.4数据库备份与恢复4.4.1备份策略根据数据重要性和业务需求,制定合适的备份策略,包括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4.4.2备份操作定期执行备份操作,保证备份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4.4.3恢复操作在数据丢失或损坏的情况下,根据备份策略,进行数据恢复操作。4.4.4备份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验证,保证备份数据的可恢复性。第5章应用系统运维5.1应用系统概述应用系统作为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高效运行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及战略发展具有重大影响。本章主要针对应用系统的运维管理进行阐述。应用系统通常包括业务处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其运维目标是保证系统稳定、安全、高效地运行,降低系统故障率,提高用户满意度。5.2应用系统部署与维护5.2.1应用系统部署应用系统部署是指将开发完成的应用系统安装到生产环境中,使其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部署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规范化:遵循企业内部制定的部署规范,保证部署过程的一致性和标准化。(2)分阶段:按照开发、测试、生产等阶段逐步推进,保证各阶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3)可回滚:在部署过程中,保证能够快速回滚到上一个稳定版本,降低部署风险。5.2.2应用系统维护应用系统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系统升级:根据业务需求和技术发展,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升级,提高系统功能和功能。(2)系统优化:针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功能调优,提高系统运行效率。(3)系统备份:定期对应用系统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降低故障恢复时间。5.3应用系统功能监控应用系统功能监控是对系统运行过程中各项功能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发觉并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1)监控指标:设置合理的功能监控指标,如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系统吞吐量等。(2)监控工具:选择合适的功能监控工具,如Zabbix、Nagios等,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监控。(3)监控预警:建立预警机制,对异常指标进行实时报警,提高故障处理效率。5.4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应用系统安全管理旨在保护系统免受外部攻击和内部违规操作,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主要措施如下:(1)安全策略:制定并实施应用系统的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身份认证、数据加密等。(2)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安全设备,提高系统防护能力。(3)安全审计: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发觉并修复安全漏洞,提高系统安全性。(4)安全培训:加强内部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安全的认识,降低内部安全风险。通过以上措施,保证应用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6章系统监控与报警6.1系统监控概述系统监控是信息技术系统运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安全地运行。本章主要介绍系统监控的基本概念、监控内容、监控方法以及监控流程等,为运维人员提供系统监控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6.2常用监控工具介绍为了提高系统监控的效率和效果,运维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控工具。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监控工具及其特点:6.2.1功能监控工具(1)top:实时显示系统进程及其资源占用情况。(2)vmstat:监控系统虚拟内存、进程、CPU活动等信息。(3)iostat:监控系统磁盘I/O、CPU使用情况等。6.2.2网络监控工具(1)iftop:实时显示网络接口的流量信息。(2)tcpdump:抓取和分析网络数据包。(3)nmap:网络扫描工具,用于发觉和识别网络上的主机。6.2.3应用程序监控工具(1)Prometheus:开源监控系统,支持多种数据采集和报警机制。(2)Grafana:数据可视化工具,与Prometheus等监控系统集成使用。(3)Zabbix:企业级开源监控解决方案,支持多种监控方式。6.3报警系统设计与实现报警系统是系统监控的重要环节,能够及时发觉并通知运维人员处理系统故障。以下是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要点:6.3.1报警级别划分根据系统故障的严重程度,将报警分为不同级别,如严重、重要、一般和提示等。6.3.2报警方式(1)邮件报警:将报警信息发送至指定邮箱。(2)短信报警:通过短信平台发送报警信息至运维人员手机。(3)告警中心:在监控系统中集成告警中心,实时展示报警信息。6.3.3报警阈值设置根据系统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报警阈值,避免频繁误报。6.4监控数据可视化监控数据可视化有助于运维人员快速了解系统运行状况,以下是几种常用的监控数据可视化方法:6.4.1图表展示使用图表展示监控数据,如折线图、柱状图、饼图等。6.4.2面板展示将多个监控指标集成在一个面板中,便于运维人员全面掌握系统状况。6.4.3地图展示通过地图展示不同地域的监控数据,便于发觉地域性故障。6.4.43D展示利用3D模型展示系统架构和监控数据,提高监控数据的直观性。第7章系统安全管理7.1系统安全概述系统安全是信息技术系统运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本章主要对系统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旨在提高系统运维人员对系统安全的认识,加强系统安全防护能力,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7.2网络安全防护7.2.1网络安全策略制定合理的网络安全策略,包括访问控制、防火墙、入侵检测、数据加密等,以保障网络资源的安全。7.2.2网络设备安全保证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安全配置,定期更新设备固件,防范设备层面的安全风险。7.2.3网络边界防护加强网络边界防护,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有效监控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7.2.4网络安全监控建立网络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网络流量和用户行为,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7.3主机安全防护7.3.1主机安全策略制定主机安全策略,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的安全配置要求,保证主机资源的安全。7.3.2主机操作系统安全定期更新主机操作系统补丁,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降低安全风险。7.3.3主机恶意代码防护部署主机恶意代码防护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范恶意代码侵害。7.3.4主机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主机访问控制,限制用户权限,防止非法操作。7.4应用安全防护7.4.1应用安全策略制定应用安全策略,保证应用系统的安全开发、部署和维护。7.4.2应用系统安全对应用系统进行安全评估,修复已知漏洞,提高应用系统的安全性。7.4.3应用数据安全加强应用数据的安全防护,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7.4.4应用系统监控建立应用系统监控机制,实时监测应用系统的运行状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全面提升系统安全管理水平,保证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第8章灾难恢复与备份策略8.1灾难恢复概述8.1.1灾难恢复定义灾难恢复是指当信息技术系统遭受自然灾害、技术故障、人为破坏等不可预见事件导致业务中断时,通过预先制定的计划和措施,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行,保证业务连续性的过程。8.1.2灾难恢复重要性灾难恢复对于保障企业业务稳定运行具有的作用。合理的灾难恢复策略可以有效降低因系统故障或灾难事件导致的业务中断风险,减少经济损失,维护企业声誉。8.1.3灾难恢复等级根据业务恢复时间和数据损失程度的不同,灾难恢复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1)数据备份级(2)热备级(3)热备级(4)同步级(5)多地多活级8.2备份策略与实施8.2.1备份策略制定(1)确定备份对象:关键业务系统、重要数据等。(2)确定备份频率:根据数据变化情况,选择合适的备份频率。(3)确定备份类型:全量备份、增量备份、差异备份等。(4)确定备份介质:硬盘、磁带、云存储等。(5)确定备份存储期限: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理的备份存储期限。8.2.2备份实施(1)备份操作:按照备份策略执行备份操作。(2)备份监控:对备份过程进行监控,保证备份成功率。(3)备份验证:定期对备份数据进行恢复测试,验证备份有效性。(4)备份存储管理:合理规划备份存储资源,保证备份数据安全。8.3数据恢复与验证8.3.1数据恢复(1)根据灾难事件类型,选择合适的数据恢复策略。(2)按照恢复策略,逐步恢复系统及数据。(3)恢复过程中,保证数据一致性。8.3.2数据验证(1)对恢复后的数据进行完整性、一致性、可用性等方面的验证。(2)保证恢复后的系统能够正常运行,满足业务需求。8.4灾难恢复演练与优化8.4.1灾难恢复演练(1)制定灾难恢复演练计划,明确演练目标、范围、时间等。(2)组织相关人员参与演练,保证演练的顺利进行。(3)演练过程中,记录各项指标,分析演练效果。8.4.2灾难恢复优化(1)根据演练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优化措施。(2)不断完善灾难恢复计划,提高灾难恢复能力。(3)定期对灾难恢复策略进行评估和更新,保证其与业务发展相适应。第9章系统功能优化9.1系统功能概述系统功能是衡量信息技术系统运维质量的关键指标,直接关系到系统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本章主要介绍系统功能优化的相关概念、目的、意义以及功能优化的基本流程,为运维人员提供系统功能优化方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方法。9.2系统功能评估9.2.1功能评估指标系统功能评估指标包括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用户数、资源利用率等,这些指标有助于全面了解系统功能状况。9.2.2功能评估方法(1)功能基准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业务场景,对系统进行压力测试,获取功能数据。(2)功能趋势分析:收集系统历史功能数据,分析功能变化趋势,预测未来功能状况。(3)功能瓶颈分析:通过分析系统功能数据,找出系统功能瓶颈,为功能优化提供依据。9.3功能优化策略与实施9.3.1优化策略(1)硬件优化:升级硬件设备,提高系统硬件功能。(2)软件优化:优化系统软件配置,提高系统软件功能。(3)网络优化: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功能。(4)应用优化:优化应用程序,提高应用功能。9.3.2优化实施(1)制定功能优化方案:根据功能评估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