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作业指导书TOC\o"1-2"\h\u29906第1章企业认证与评估概述 421861.1认证与评估的基本概念 4278341.2企业认证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469271.3企业认证与评估体系 45269第2章认证与评估的基本流程 568842.1认证与评估的准备 5281662.1.1确定认证与评估范围 5180152.1.2制定认证与评估计划 5318132.1.3准备相关资料 5166862.1.4培训工作人员 552072.1.5提前通知企业相关部门 5297322.2认证与评估的实施 6194792.2.1现场审核 652752.2.2检查与测试 6262732.2.3数据收集与分析 6224742.2.4撰写评估报告 6206882.3认证与评估的结果处理 6147672.3.1通知企业评估结果 658712.3.2企业整改 6154982.3.3复评 6176232.3.4认证与评估结论 6279032.3.5认证与评估资料归档 627660第3章认证机构选择与评估标准 662183.1认证机构的筛选与评估 6101273.1.1筛选依据 6197683.1.2评估方法 7295713.2认证机构资质要求 7178543.2.1法律法规要求 779073.2.2专业能力要求 716343.2.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740423.3评估标准的制定与选用 7107083.3.1制定原则 759233.3.2评估指标体系 8169983.3.3评估方法选用 814011第4章企业内部审核与管理 8185114.1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 853904.1.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保证审核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 87184.1.2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体系。 8297634.1.3内部审核应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业务环节,保证全面评估企业运营状况。 829934.1.4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风险状况调整审核频率。 8282084.1.5内部审核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9183814.2审核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913744.2.1审核计划应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审核范围、时间、人员及资源配置。 9175034.2.2审核计划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保证审核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9234064.2.3审核计划应包括对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的审核,以及对企业各部门的审核。 9103674.2.4审核计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980034.2.5审核计划的实施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保证审核活动的顺利进行。 989604.3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966234.3.1企业应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 9164974.3.2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9140434.3.3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政策、程序、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与权限。 9128384.3.4企业应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其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935494.3.5根据内部审核结果,企业应对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 957324.3.6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意识。 923672第5章认证申请与资料准备 949125.1认证申请流程 972605.1.1企业提出认证申请 9246545.1.2认证机构审核申请 10327085.1.3签订认证合同 106235.1.4派遣评估团队 10118995.1.5现场评估 10185945.1.6评估报告编制 10122805.1.7企业整改 10262475.1.8认证决定 1049535.1.9发放认证证书 1063535.2认证资料准备要点 10113425.2.1企业基本情况 10284405.2.2企业管理体系文件 10133545.2.3企业运营状况 10279215.2.4企业荣誉证书 10227125.2.5其他相关资料 1116945.3认证费用及支付方式 11201065.3.1认证费用 11218535.3.2支付方式 1127346第6章现场评审与报告编制 1170626.1现场评审准备 11105126.1.1评审前准备 1119816.1.2评估小组培训 11253656.2现场评审实施 1112516.2.1现场评审程序 12302476.2.2评审要求 1219916.3评审报告的编制与提交 1298066.3.1报告编制 1213916.3.2报告提交 1222809第7章认证结果分析与改进 12264707.1认证结果解读 13192797.1.1认证结果概述 13130777.1.2认证结果详细分析 13167497.2不符合项的整改与验证 1312427.2.1整改方案的制定 13289017.2.2整改措施的实施 13175997.2.3整改效果的验证 1342117.3持续改进策略 13271367.3.1完善管理体系 13122987.3.2加强培训与能力提升 1330197.3.3强化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 13156457.3.4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14125007.3.5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作 1432347第8章认证维护与监督 1473488.1认证证书的管理 14271528.1.1认证证书的发放 1444048.1.2认证证书的保管 1453248.1.3认证证书的变更 14273748.1.4认证证书的到期换证 1486998.2认证监督审核 14317198.2.1监督审核的目的 14119308.2.2监督审核的频次 14235698.2.3监督审核的内容 14118168.2.4监督审核的结论 15263338.3认证变更与扩展 15134418.3.1认证变更 1556908.3.2认证扩展 15151858.3.3认证变更与扩展的审核 1511960第9章认证与评估风险管理 15102889.1风险识别与评估 1535029.1.1风险识别 15165649.1.2风险评估 16126849.2风险防范与控制 16255949.2.1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 1655699.2.2技术风险防范与控制 16239139.2.3人员风险防范与控制 1617639.2.4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 16309679.2.5市场风险防范与控制 1681809.3突发事件应对与处理 17309819.3.1制定应急预案 1711299.3.2应急处置 17236569.3.3事件调查与分析 17276719.3.4信息报告与披露 179078第10章企业认证与评估案例解析 1745810.1案例概述 172928910.2认证与评估过程分析 172941810.2.1准备阶段 172323110.2.2实施阶段 18151010.2.3改进阶段 181648810.3经验总结与启示 18第1章企业认证与评估概述1.1认证与评估的基本概念认证是指由第三方权威机构对某一产品、服务或管理体系按照相应标准进行审查、确认,并颁发证书的过程。评估则是指对某一对象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以确定其特定方面功能、水平或价值的活动。企业认证与评估是对企业整体或某的综合评价,旨在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1.2企业认证与评估的目的和意义企业认证与评估的目的在于:(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流程;(2)提升产品质量,满足客户需求;(3)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4)降低企业运营风险,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企业认证与评估的意义包括:(1)有助于企业了解自身优势与不足,制定改进措施;(2)提高企业品牌形象,增强客户信任度;(3)促进企业与国际接轨,拓展国际市场;(4)有助于行业组织等对企业进行监管和指导。1.3企业认证与评估体系企业认证与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证与评估标准:明确企业认证与评估的依据,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2)认证与评估程序:规范认证与评估的全过程,包括申请、审核、评价、批准、监督等环节;(3)认证与评估机构:负责对企业进行认证与评估的第三方权威机构,具有独立、公正、权威的特点;(4)认证与评估人员:具备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对企业进行认证与评估的专业人员;(5)认证与评估结果:反映企业在认证与评估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认证证书、评估报告等;(6)认证与评估后的监督与改进:对企业在认证与评估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跟踪整改,以保证认证与评估效果。本章对企业认证与评估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体系进行了概述,为企业进一步了解和开展认证与评估工作提供参考。第2章认证与评估的基本流程2.1认证与评估的准备2.1.1确定认证与评估范围在准备阶段,首先需明确企业认证与评估的具体范围,包括认证与评估的体系、过程、产品或服务等方面。2.1.2制定认证与评估计划根据认证与评估的范围,制定详细的认证与评估计划,包括认证与评估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工具等。2.1.3准备相关资料收集并整理与认证与评估相关的企业资料,如组织结构、管理体系文件、操作流程、产品样本等。2.1.4培训工作人员对参与认证与评估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保证他们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1.5提前通知企业相关部门提前向企业相关部门发出认证与评估通知,保证相关部门了解认证与评估的要求和安排。2.2认证与评估的实施2.2.1现场审核根据认证与评估计划,对企业现场进行审核,包括查阅文件、观察操作过程、访谈员工等。2.2.2检查与测试对企业的管理体系、产品或服务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以验证其符合相关标准或要求。2.2.3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认证与评估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各项指标的实际状况。2.2.4撰写评估报告根据现场审核、检查与测试以及数据分析的结果,撰写详细的评估报告。2.3认证与评估的结果处理2.3.1通知企业评估结果向企业通报认证与评估的结果,包括合格项、不合格项以及改进建议。2.3.2企业整改企业根据评估报告中提出的不合格项和改进建议进行整改,保证管理体系、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2.3.3复评在整改期限结束后,对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复评,验证整改效果。2.3.4认证与评估结论根据复评结果,出具认证与评估结论,为企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2.3.5认证与评估资料归档将认证与评估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以便日后查询和追溯。第3章认证机构选择与评估标准3.1认证机构的筛选与评估3.1.1筛选依据在选择认证机构时,应考虑以下因素进行筛选:(1)认证机构的声誉与知名度;(2)认证机构的业务范围及专业能力;(3)认证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4)认证机构的收费标准及支付方式;(5)认证机构的客户评价及成功案例;(6)认证机构的合作意愿及沟通协调能力。3.1.2评估方法评估认证机构的方法包括:(1)资料审查:收集认证机构的资质文件、业绩报告、客户评价等资料进行审查;(2)现场考察:实地考察认证机构的办公环境、设备设施、人员配置等;(3)访谈了解:与认证机构的负责人、技术人员、客户等进行访谈,了解其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4)对比分析:对比多家认证机构的综合实力,从中筛选出符合要求的认证机构。3.2认证机构资质要求3.2.1法律法规要求认证机构应具备国家相关部门颁发的合法资质证书,如:认监委认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等。3.2.2专业能力要求认证机构应具备以下专业能力:(1)具备与认证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2)具备一定数量的具备相关专业背景和资质的认证人员;(3)具备完善的认证流程和操作规范;(4)具备持续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机制。3.2.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认证机构应建立并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保证认证活动的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3.3评估标准的制定与选用3.3.1制定原则评估标准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保证评估标准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2)全面性:评估标准应涵盖认证机构的各个方面,保证评估结果全面;(3)客观性:评估标准应客观反映认证机构的真实水平;(4)动态调整:根据认证业务发展及市场变化,适时调整评估标准。3.3.2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1)认证机构的业务能力;(2)认证人员的技术水平;(3)认证活动的公正性、客观性、准确性和有效性;(4)认证机构的客户满意度;(5)认证机构的持续改进能力。3.3.3评估方法选用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情况,选用以下评估方法:(1)定量评估:通过数据分析,对认证机构的业务能力、客户满意度等进行评估;(2)定性评估:通过专家评审、访谈等方式,对认证机构的资质、技术水平等进行评估;(3)综合评估:结合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结果,全面评价认证机构的综合实力。第4章企业内部审核与管理4.1内部审核的基本要求4.1.1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审核机制,保证审核活动的独立性和客观性。4.1.2内部审核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企业管理体系。4.1.3内部审核应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业务环节,保证全面评估企业运营状况。4.1.4内部审核应定期进行,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风险状况调整审核频率。4.1.5内部审核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4.2审核计划的制定与实施4.2.1审核计划应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和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审核范围、时间、人员及资源配置。4.2.2审核计划应充分考虑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保证审核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4.2.3审核计划应包括对管理体系、过程和产品的审核,以及对企业各部门的审核。4.2.4审核计划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重要性原则:优先安排对企业和顾客影响较大的审核活动;(2)风险导向原则:针对高风险领域和环节加大审核力度;(3)全面性原则:保证审核活动覆盖企业所有部门和业务环节。4.2.5审核计划的实施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保证审核活动的顺利进行。4.3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4.3.1企业应建立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4.3.2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内容,保证企业全面可持续发展。4.3.3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政策、程序、作业指导书等,明确各部门和员工的职责与权限。4.3.4企业应定期对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评估其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4.3.5根据内部审核结果,企业应对管理体系进行持续改进,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4.3.6企业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管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提升全员质量管理意识。第5章认证申请与资料准备5.1认证申请流程5.1.1企业提出认证申请企业向认证机构提交认证申请,填写《企业认证申请表》,并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提供相关资料。5.1.2认证机构审核申请认证机构在收到企业认证申请后,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确认资料齐全、符合要求后,正式受理认证申请。5.1.3签订认证合同认证机构与企业签订认证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5.1.4派遣评估团队认证机构根据企业认证需求,选派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评估团队进行现场评估。5.1.5现场评估评估团队对企业进行现场评估,包括查阅文件、实地考察、员工访谈等环节,以全面了解企业现状。5.1.6评估报告编制评估团队根据现场评估情况,编制评估报告,并提出改进建议。5.1.7企业整改企业根据评估报告及改进建议进行整改,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整改报告。5.1.8认证决定认证机构根据评估报告及企业整改情况,做出认证决定。5.1.9发放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向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发放认证证书。5.2认证资料准备要点5.2.1企业基本情况提供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等基本证照。5.2.2企业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企业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5.2.3企业运营状况提供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生产统计报表、市场份额等相关资料。5.2.4企业荣誉证书如有,可提供企业获得的各项荣誉证书。5.2.5其他相关资料根据认证机构的要求,提供其他相关资料。5.3认证费用及支付方式5.3.1认证费用认证费用由认证机构根据企业规模、认证范围等因素确定,并在合同中明确。5.3.2支付方式企业可选择以下支付方式:(1)银行转账:企业将认证费用转入认证机构指定的银行账户。(2)现金支付:企业直接以现金形式支付给认证机构。(3)支票支付:企业以支票形式支付给认证机构。(4)在线支付:企业通过认证机构的官方网站进行在线支付。注意:支付时请务必注明企业名称及认证费用用途。第6章现场评审与报告编制6.1现场评审准备6.1.1评审前准备在进行现场评审前,评估小组应完成以下准备工作:(1)收集并详细研究企业提供的各类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管理体系文件、相关记录等。(2)制定现场评审计划,明确评审目的、范围、时间安排、评审人员及分工等。(3)准备评审工具和表格,保证评审过程中记录准确、完整。(4)提前与企业沟通,确认评审时间、地点、陪同人员等事宜。6.1.2评估小组培训对评估小组进行培训,保证每位成员了解:(1)评审标准、方法和流程。(2)评审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3)企业所在行业的特定要求。6.2现场评审实施6.2.1现场评审程序(1)开场会议:介绍评估小组成员,明确评审目的、范围和流程,听取企业对评审工作的意见和要求。(2)现场查看:按照评审计划,对企业现场进行查看,包括生产、管理、仓储等区域。(3)员工访谈:与企业管理人员、员工进行访谈,了解企业运营、管理体系执行等情况。(4)资料审查:对企业提供的资料进行详细审查,确认其真实性和有效性。(5)问题记录:对评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记录,并与企业陪同人员沟通确认。6.2.2评审要求(1)客观、公正、公平、严谨地进行评审。(2)尊重企业,保护企业商业秘密。(3)保证评审结果真实、准确。6.3评审报告的编制与提交6.3.1报告编制评估小组在评审结束后,应根据以下要求编制评审报告:(1)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概述、评审内容、问题及改进建议、结论等。(2)内容要求:报告内容应客观、真实、全面反映企业现状,对评审过程中发觉的问题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建议。(3)报告格式:统一使用公司规定的报告模板,保证报告整洁、规范。6.3.2报告提交评审报告编制完成后,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提交:(1)评估小组内部审核,保证报告质量。(2)提交给企业,征求企业意见。(3)根据企业反馈,进行修改完善。(4)最终报告提交给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部门,完成评审工作。第7章认证结果分析与改进7.1认证结果解读7.1.1认证结果概述在完成企业认证与评估流程后,应对认证结果进行详细解读。本节主要概述认证结果的各项指标,包括符合项、不符合项以及有待改进项,以便企业全面了解自身在认证过程中的表现。7.1.2认证结果详细分析针对认证过程中发觉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1)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2)政策法规符合性;(3)资源保障与配置;(4)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5)员工能力与培训;(6)持续改进机制。7.2不符合项的整改与验证7.2.1整改方案的制定针对不符合项,企业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等要素。7.2.2整改措施的实施企业应按照整改方案,认真组织整改工作,保证整改措施得到有效执行。7.2.3整改效果的验证整改完成后,企业应组织内部或第三方机构进行验证,保证不符合项得到有效整改。7.3持续改进策略7.3.1完善管理体系企业应根据认证结果分析,不断优化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7.3.2加强培训与能力提升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能力,保证企业具备实现持续改进的人才储备。7.3.3强化过程控制与风险防范加强对关键过程和风险点的监控,保证企业运营过程中能够及时发觉并解决问题。7.3.4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对企业进行自我评估,查找潜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7.3.5加强内外部沟通与协作加强与认证机构、部门、合作伙伴等内外部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共同推动企业认证与评估工作的持续改进。第8章认证维护与监督8.1认证证书的管理8.1.1认证证书的发放认证证书应在企业完成全部认证程序,符合相关认证标准后,由认证机构正式发放。证书应包含企业基本信息、认证范围、认证标准、证书编号、发证日期、有效期限等内容。8.1.2认证证书的保管企业应妥善保管认证证书,防止证书遗失、损坏或被盗用。证书原件应存放于企业内部安全、便于查询的地方。8.1.3认证证书的变更如企业在认证有效期内发生名称、地址等变更,应及时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经审核同意后,由认证机构发放新的认证证书。8.1.4认证证书的到期换证认证证书到期前,企业应按照认证机构的要求,提交换证申请及相关材料。认证机构将对企业进行重新评估,确认符合要求后,发放新的认证证书。8.2认证监督审核8.2.1监督审核的目的认证监督审核旨在保证企业持续遵守认证要求,维护认证的有效性和公信力。8.2.2监督审核的频次认证机构将根据企业风险等级、认证类型等因素,制定监督审核计划。一般情况下,认证有效期内至少进行一次监督审核。8.2.3监督审核的内容监督审核主要对企业以下方面进行审查:(1)认证范围内的管理体系运行情况;(2)认证标准及其他相关要求的遵守情况;(3)企业内部质量改进活动及成果;(4)上次审核中发觉的问题及整改措施落实情况。8.2.4监督审核的结论监督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给出审核结论。如企业符合认证要求,认证机构将继续维持认证证书的有效性;如企业存在不符合项,认证机构将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8.3认证变更与扩展8.3.1认证变更企业在认证有效期内,如需变更认证范围、认证标准等,应向认证机构提出变更申请。认证机构将按照变更性质和影响范围,决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审核,以及变更后的认证证书发放。8.3.2认证扩展企业如需在原有认证基础上扩展认证范围,应向认证机构提出扩展申请。认证机构将根据扩展范围,评估企业是否符合相关认证标准,并决定是否发放新的认证证书。8.3.3认证变更与扩展的审核认证变更与扩展的审核要求与初次认证审核相同。审核结束后,认证机构将根据审核结论,发放新的认证证书或维持原证书的有效性。第9章认证与评估风险管理9.1风险识别与评估9.1.1风险识别在进行企业认证与评估服务过程中,应对以下风险进行识别:(1)法律风险:包括认证与评估标准、方法、程序等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可能性;(2)技术风险:由于技术更新、设备故障等因素导致的认证与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风险;(3)人员风险:评估人员专业素质不足、职业道德问题等导致的认证与评估结果失实的风险;(4)操作风险:在认证与评估过程中,操作不规范、流程不严谨等可能导致的风险;(5)市场风险: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对手行为等因素对认证与评估业务的影响。9.1.2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评估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为风险防范与控制提供依据。9.2风险防范与控制9.2.1法律风险防范与控制(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库,定期更新认证与评估相关法律法规;(2)加强评估人员的法律意识培训,保证认证与评估过程符合法律法规要求;(3)建立合规性检查机制,对认证与评估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9.2.2技术风险防范与控制(1)采用先进的认证与评估技术,保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和可靠性;(2)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建立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对潜在的技术风险进行预测和防范。9.2.3人员风险防范与控制(1)选拔具有专业素质和良好职业道德的评估人员;(2)加强评估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3)建立评估人员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保证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9.2.4操作风险防范与控制(1)制定明确的认证与评估操作规范,保证操作流程的严谨性;(2)加强对评估人员的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3)建立操作风险监控机制,对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9.2.5市场风险防范与控制(1)关注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认证与评估业务策略;(2)加强与同行业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市场竞争力;(3)建立市场风险预警机制,对市场风险进行预测和应对。9.3突发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