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1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2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3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4页
下学期高二语文4月月考试题汇编:写作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专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有人说,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以上言论,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认识经验与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观点与态度。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审题分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出自于晋•傅玄《太子少傅箴》,指靠着朱砂的变红,靠着墨的变黑,用于比喻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这是环境决定论的一种体现。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虽然也肯定客观环境对人产生影响,但不是必然的联系,起不到必然的决定作用。审题立意时,要开展理性思考,实事求是,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合理推导事物发展的趋势。立意时,可以选择角度,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强调环境对人成长的巨大影响,提醒个人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环境的作用;也可以思辨立意,“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肯定环境对人产生影响,但在恶劣的环境中,人也能得到成长与发展,强调客观因素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的作用,如发挥主观能动性、后天努力学习、借助外在条件等。结构选择上,考生可以选择立论和驳论的方式展开议论。无论选择哪一种立意,都要做到实事求是,逻辑严密,能够自圆其说。参考立意: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对人产生巨大影响。2.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环境不是影响人的唯一因素。3.既重视客观环境的影响,又重视主观意志的作用。4.创造良好环境,发挥主观作用。5.与其抱怨环境,不如改变自己。6.改变世界,从改造自我开始。7.尊重客观规律,利用客观环境。8.主客观融合,物我合一,天人合一。广西河池市大化县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这两座山中间有一条溪,他们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成为了好朋友。不知不觉过了五年。突然左山的和尚连续很多天都没来打水,右山的和尚有点担心,便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等他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很多天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不喝水吗?”左山和尚带着右山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也挖一会,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后来终于挖出井水了,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了,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解析】审题: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讲述了左山和尚与右山和尚的故事,起初他们二人一起挑水,后来右山和尚不再挑水,原来五年间他每天做完功课就抽空挖井,坚持不懈,已经成功挖出一口井,不用再下山挑水,并且有更多时间练习太极拳。由此看来,从右山和尚的思想状态来看,改变现状离不开他的长远规划,如果满足于现状,只会停滞不前,只有目光长远,才能成就一番事业;从行动上来看,右山和尚是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井,即使有时很忙,也挖一会,能挖多少就算多少,从不间断,正所谓“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他的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精神。因此,这个故事启示我们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只能抓住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目光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让生活持续发展,为人生旅程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走得更远。同时除了有长远计划,还要有脚踏实地的持续行动,一点一滴,步步为营,最终才能获得成功。立意时考生可侧重一方面,也可两者兼具。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故事提出中心论点,拥有远见,执着前行,方能收获成功。然后论述“拥有远见”“执着前行”的重要性,考生可以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等角度切入分析,使论证更充实。接着进一步指出我们该如何做,考生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分析,如一方面要立足于长远,制定合理的计划,另一方面要有毅力,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重申论点,强调用思想去引领,用执著去开路,活出智慧的人生。立意:1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定会水滴石穿。2.拥有远见,执着前行,收获成功。3.立足长远,活出智慧。4.目光远大,做好人生规划。广西崇左市大新县民族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人生充满变量,社会发展也有诸多偶然因素,对于前进道路上的这些不确定性,有人充满忧虑,在犹豫不决中故步自封;有人未雨绸缪,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有人随遇而安,面对各种状态都能怡然自乐……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3.

【材料解读】这则作文材料的核心议题是对生活中各种“不确定”的思考。“不确定”是当今社会的突出特点,一方面,科技发展一日千里,ChatGPT、Sora等颠覆性成果相继问世;一方面,国际关系波谲云诡,俄乌战争,以哈争端等地区冲突阴霾不散。在这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中,人类将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青年思考。与此同时,作为即将走到人生十字路口的高三学生,面对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偶然,想到未来可能遇到的各种变量,肯定也有许多深切感受。写作时,考生或从自身出发,或着眼社会发展大局谈自己的独特体悟均可。

材料提到了三种应对“不确定”典型态度,一是消极逃避,裹足不前;一是提前筹划,谋定后动;一是安时处顺,无往不可。考生可选择一种进行讨论,或正向肯定,或反向批判,也可对其中的几种态度进行综合考量。从材料后面的省略号可以看出,对这个问题的相关思考绝不囿于以上三种,考生完全可以从其他角度展开发散思维,但前提都得是面对不确定的背景下应该具备的比较符合价值观的人生态度。写作中,假如考生没有正而、直接提到应对态度,即面对“不确定“我们要怎样做”,而是着重剖析“不确定”本身的价值,也算符合题意范围之内;如果只写到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或只分析“不确定”产生的原因及其消极作用等内容,属于基本符合题意;如果抛开“不确定”的背景,只是谈论人生应该“勇毅“有所

作为“从容应对”等属于偏题和离题。

【参考立意】

①人生因不可预约而精彩

②未雨绸缪,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

③享受多变生活,诗意栖居大地

④拒绝内耗,积极化解“不确定”的负面影响⑤波谲云诡曰,发展突破时

广西平南县龚西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考试语文试卷四、写作。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清代思想家王夫之有句名言:“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定理”,可理解为不变的原理、规律;“定法”,可理解为不变的方法、策略。今天,这句名言仍然值得人们深思。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注意话题思辨性。首先了解什么是“定理”,什么是“定法”。定理:是不变的原理,不变的真理。定法:法是方法,而不是法规、法则,不能偷换概念。也就是在面对具体事情、解决具体问题时,所运用的方法、策略。进而思考“定理”(A)和“定法”(B)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王夫之认为:“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它告诉我们,世界上有很多不变的原理和规律,但并不存在一种固定不变的方法和策略。也就是说:“理”是不变的、永恒的在存在,“法”是多样的、灵活的变通。“理”是到理念、目标、宗旨和准则,“法”是方法、途径和措施。“理”只有一个,“法”可以多样。“有定理”强调遵循基本规律,坚守目标准则,是“万变不离其宗”;“无定法”强调遇事灵活变通,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有定理”是持守正道,“无定法”是创新思维。综合考虑,得出立意:顺应规律是前提,而具体做事时,人们却可随时随势而变通;依循定理(规律),不拘成法,因时因势而动;论述重点:无定法,强调我们必须在遵循定理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方法和策略,适应变化的环境,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最后注意话题现实关联系。“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哲学态度。在现实生活中可发说是一个普遍的真理。作文时可以联想到社会现实生活,参照这句话进“生活化”理解,从而使文章论据充分、内容丰富、写得深刻。【例】有定理:教育中的基础性知识是第一位的,基础性学科在科技攻关中占有重要地位。无定法:从教学方法上来讲,我们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固定的模板,因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背景、兴趣和需求,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这就是“因材施教”。从知识点落实来讲,高考命题遵循教育规律,注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深刻理解,引导学生要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学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问、问有所悟。“知识为基”还得“能力为重”,这个“能力为重”则体现出试题多样性、灵活性和创新性要求。人才的培养,重在培养创新能力、灵活的思维方式和多样化的思考模式。所谓:学有定理,考无定法。【例】有定理:马克思主义。无定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实践。马列主义经典中没有现成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武装革命成功之“法”,毛泽东同志开辟了这一独特的中国革命道路,理存而法变,中国革命为之焕然一新。只有定理,没有不变的法。邓小平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中国解放了生产力,日益富裕;而中国的道路方向之“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红色初心,从来没有变过,变的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不变的是目标、道路方向。广西贵港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题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生活中常有这样矛盾的说法:有人说,多听听别人的话总没有错;也有人说,做事要有独立的见解。这样一来,弄得我们不知所措。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请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发展,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例文:可以“兼听”,不可“兼信”古语说,兼听则明。皇帝的身边不缺少溜须拍马之流,耳畔不缺少顺耳好听的话,正因为唐太宗能够兼听魏征的逆耳忠言,才有了国泰民安的“贞观之治”,才使得自己成为一代名主。他们君臣之间的故事,也成为千古佳话。不过,不一定兼听就能取得好的效果。对别人的意见一骨脑儿地采纳,照样得不到正确的结果。在那个“父子骑驴”的故事中,父子二人牵着驴去赶集,一路上有人这样建议,有人那样建议,父子俩谁的话都听,结果却无所适从,最后只能抬着驴走。我们可以“兼听”,但不可以“兼信”。否则,没有自己的主见,不会科学地分析和判断,只能得出错误甚至荒唐的结果。比如小马过河的故事,同样的一条河,老牛说河水浅得很,松鼠却说河水深得要淹死人,观点截然相反。小马谁的话都相信,所以才拿不定主意,过不了河。要知道,“兼听”目的,是让我们掌握尽量多的信息,拥有尽量全面的视角,帮助自己进行决策,而不是全盘接收。那个想过河的小马,应该从老牛和松鼠的建议中,分析计算出河水的深度,然后根据自己的身高去评判过河有没有危险,再做下一步的决策。在现实当中,小到我们遇到过的诸如文理分科、高考报志愿这样的人生抉择,大到国家重大工程上马,国家对内对外重要政策的制定,都需要事先收集最广泛的意见,听取各个方面的观点,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这也要求我们,不但要有“兼听”之贤,还要有分辨之明,抉择之智。我们身处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海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无疑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同时,由于网络信息庞杂凌乱,泥沙俱下,还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剥茧抽丝,找出那些最正确、最符合我们需要的信息来。如果看到啥信啥,很可能会上当受骗,甚至栽大跟头。“兼听”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而“兼信”则会扰乱我们的心神。面对别人的意见,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我们只有“兼听”而不“兼信”,才能够把优势发挥到最大,把弊端降到最低。无论是在当前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都应该坚持这一原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中所展示的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讨论的其实是关于“听别人的话”与“要有独立的见解”的内容,具有辩证性。对此,很多人往往不知道该执哪一端。因为,有时候,我们学会广泛地听取意见,才能更全面地看待问题,从而明辨是非;但是,很多时候一味地听信他人的意见,偏听偏信,会导致我们缺乏主见,甚至被一些不适用于我们自己的意见所误导。而后一种观点,保持独立见解正是解决前一种问题的办法。但有时候过度封闭自我,只相信自己,会使我们陷入狭隘孤僻,盲目自大,行而不远。基于此,试题给出了两个写作任务:一是“如何看待这种情况”;二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和自身发展”来谈自己的认识。对于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毫无疑问,我们既要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又要理性地、有辨别地对待外来信息,保持自己的独立见解。因此,写作时,我们虽也可自选其一,重点针对“听别人的话”“要有独立的见解”展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