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安全防范措施与实践操作规程TOC\o"1-2"\h\u27216第1章互联网安全基础知识 3156061.1网络安全概述 3124521.2常见网络攻击手段 4194991.3安全防范体系构建 410644第2章网络设备安全配置 516192.1路由器与交换机安全配置 5169812.1.1路由器安全配置 5174062.1.2交换机安全配置 5226942.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设置 6239892.2.1防火墙安全设置 655402.2.2入侵检测系统(IDS)设置 6102252.3无线网络安全配置 7216152.3.1无线接入点(AP)安全配置 7122112.3.2无线客户端安全配置 76878第3章操作系统安全 8176443.1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 873673.1.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 823273.1.2账户与权限管理 8180963.1.3防火墙设置 8111893.1.4防病毒软件 8294133.1.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 829513.2Linux系统安全设置 8174693.2.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 8273213.2.2账户与权限管理 8153863.2.3防火墙设置 954773.2.4防病毒软件 934383.2.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 953863.3macOS系统安全设置 9319363.3.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 984353.3.2账户与权限管理 9239453.3.3防火墙设置 9150123.3.4防病毒软件 9326213.3.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 97867第4章数据安全与备份 9128064.1数据加密技术 9138124.1.1对称加密算法 10318524.1.2非对称加密算法 10202704.1.3混合加密算法 10198704.2数据备份策略 10293394.2.1备份类型 10218694.2.2备份频率 10244594.2.3备份介质 10290924.2.4备份存储位置 1044634.3数据恢复与灾难恢复 11147154.3.1数据恢复 11199704.3.2灾难恢复 1116792第5章应用程序安全 1135225.1Web应用安全 11177115.1.1安全漏洞防范 11228105.1.2输入验证与输出编码 1112745.1.3认证与授权 11184085.1.4安全通信 11294755.2数据库安全 11323365.2.1数据库访问控制 12151965.2.2数据库加密 1263875.2.3数据库审计 12288425.2.4备份与恢复 12194565.3移动应用安全 12140115.3.1代码安全 12214415.3.2数据安全 12109425.3.3应用加固 1226975.3.4应用商店审核 1212303第6章网络监控与管理 12223296.1网络流量监控 12100426.1.1监控目标 121736.1.2监控方法 1325936.1.3实践操作 1355856.2系统日志分析 13323306.2.1日志类型 13223266.2.2日志分析目标 13139816.2.3实践操作 13139076.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 1320796.3.1应急响应目标 13245436.3.2应急响应流程 13290326.3.3实践操作 1412770第7章网络边界安全 1448397.1边界防火墙策略 14172657.1.1防火墙概述 14179717.1.2防火墙策略设计 1449207.1.3防火墙配置与管理 14135647.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 14233417.2.1入侵检测系统(IDS) 1452017.2.2入侵防御系统(IPS) 15151537.2.3IDS/IPS部署与运维 1539317.3虚拟专用网络(VPN) 15146987.3.1VPN概述 1512217.3.2VPN部署策略 15201097.3.3VPN管理与维护 155209第8章网络钓鱼与欺诈防范 1595998.1网络钓鱼概述 1598888.2钓鱼邮件识别与防范 15125298.2.1钓鱼邮件识别 1598738.2.2钓鱼邮件防范 1638118.3网络欺诈防范 1696108.3.1网络欺诈形式 16125928.3.2网络欺诈防范 169249第9章社交网络安全 16152519.1社交网络风险分析 17201269.1.1风险类型 17191459.1.2风险原因 17128229.1.3防范策略 17137489.2社交网络隐私保护 17223959.2.1隐私保护原则 1783699.2.2隐私保护措施 17235889.3企业社交网络管理 17154829.3.1制定社交网络使用规范 1770639.3.2加强员工培训 1754589.3.3监控社交网络活动 18237079.3.4建立应急预案 18154329.3.5强化技术防护 1817367第10章安全意识培养与培训 18917110.1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18834210.2员工安全培训 18463310.2.1新员工入职培训 18316510.2.2定期安全培训 182421810.2.3岗位安全培训 182366910.2.4安全演练与考核 19771010.3安全意识宣传与推广 19733010.3.1制定安全宣传计划 191409510.3.2制作宣传材料 191755010.3.3开展安全主题活动 192704810.3.4利用内部媒体宣传 19966810.3.5建立安全举报机制 19第1章互联网安全基础知识1.1网络安全概述网络安全是指在网络环境下,采取各种安全措施,保证网络系统正常运行,数据完整、保密和可用性,防止网络遭受非法侵入和破坏。网络安全涉及技术、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是保障国家信息安全、企业利益和用户隐私的重要基石。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网络安全风险主要包括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钓鱼等。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我国企业和个人都应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安全。1.2常见网络攻击手段(1)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一种恶意程序,能自我复制并感染其他程序,破坏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2)木马:木马是一种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恶意代码,通过潜入用户计算机,获取用户敏感信息或对系统进行破坏。(3)黑客攻击:黑客利用网络漏洞,非法侵入他人计算机系统,窃取或篡改数据,破坏系统安全。(4)网络钓鱼:网络钓鱼是指通过伪造邮件、网站等手段,诱骗用户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如账号、密码等。(5)拒绝服务攻击(DoS):攻击者通过发送大量请求,使目标系统资源耗尽,无法正常提供服务。(6)跨站脚本攻击(XSS):攻击者通过在目标网站上插入恶意脚本,窃取用户信息或实施其他恶意行为。(7)跨站请求伪造(CSRF):攻击者利用用户已登录的身份,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目标网站发送恶意请求。1.3安全防范体系构建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安全防范体系:(1)物理安全:保障网络设备和数据存储设备的物理安全,防止设备被非法接入、破坏或盗窃。(2)访问控制:对网络资源和敏感数据进行访问控制,保证授权用户才能访问。(3)身份认证:采用密码、指纹、短信验证码等多种方式,对用户身份进行验证,防止非法用户登录。(4)安全审计:对网络系统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并分析用户行为,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5)数据加密: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防止数据泄露。(6)安全防护:部署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软件等,防止网络攻击和病毒感染。(7)备份恢复:定期备份重要数据,制定灾难恢复计划,降低数据丢失风险。(8)安全培训: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员工对网络安全的认识,降低内部安全风险。(9)法律法规: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网络犯罪行为,维护网络安全。第2章网络设备安全配置2.1路由器与交换机安全配置2.1.1路由器安全配置(1)登录认证安全设置强壮的登录密码,采用复杂度高的密码策略;启用SSH或SSL加密远程登录;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如HTTP、Telnet等。(2)接口安全配置关闭不使用的物理接口;配置访问控制列表,限制接口流量;启用接口的物理保护功能,如端口安全、Storm控制等。(3)路由协议安全配置使用MD5认证或其他加密方式对路由协议进行认证;限制邻居设备的路由更新;启用路由协议的路径验证功能。2.1.2交换机安全配置(1)VLAN安全配置划分合适的VLAN,实现业务隔离;禁止VLAN间路由,防止跨VLAN攻击;配置VLAN访问控制列表,限制VLAN间流量。(2)端口安全配置配置端口安全,限制接入设备数量;启用端口安全的风暴控制功能;禁用未使用的交换机端口。(3)DHCPSnooping安全配置启用DHCPSnooping,防止DHCP服务器仿冒攻击;配置信任端口和非信任端口;设置动态ARP检查,防止ARP欺骗攻击。2.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系统设置2.2.1防火墙安全设置(1)安全策略配置定义清晰的安全策略,控制内外部网络流量;设置默认规则,禁止所有流量,仅允许明确授权的流量;定期更新安全策略,以适应网络环境变化。(2)NAT与VPN配置采用NAT技术,隐藏内部网络结构;配置VPN,实现远程访问安全;对VPN流量进行加密和认证。(3)防火墙管理配置设置强壮的管理员密码,限制登录尝试次数;启用防火墙日志,记录安全事件;定期更新防火墙操作系统和特征库。2.2.2入侵检测系统(IDS)设置(1)入侵检测策略配置根据网络环境,制定合适的入侵检测策略;配置攻击特征库,及时更新;设置报警阈值,减少误报。(2)入侵防御配置启用入侵防御功能,对已知攻击进行自动防御;配置防御规则,阻止恶意流量;与防火墙联动,实现实时防御。(3)日志与报表配置启用日志记录,分析安全事件;定期报表,评估网络安全状况;配置报警通知,及时响应安全事件。2.3无线网络安全配置2.3.1无线接入点(AP)安全配置(1)基本安全设置更改默认的SSID和密码;禁用SSID广播;选择合适的加密方式,如WPA2或WPA3。(2)认证与授权配置启用MAC地址过滤,限制接入设备;配置802.1X认证,实现用户身份验证;采用RADIUS服务器,实现集中式认证和授权。(3)无线网络安全优化配置无线网络的信道和功率,避免干扰;禁用无线网络的WPS功能,防止攻击;定期更新无线设备的固件和驱动程序。2.3.2无线客户端安全配置(1)无线网卡安全设置禁用无线网卡的广播功能;启用无线网卡的加密功能;更新无线网卡驱动程序和固件。(2)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开启操作系统的防火墙;更新操作系统补丁,修复安全漏洞;安装防病毒软件,定期扫描病毒。(3)移动设备安全配置设置强壮的开启密码或生物识别;启用移动设备的数据加密功能;应用时,选择正规渠道,注意应用权限管理。第3章操作系统安全3.1Windows系统安全设置3.1.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保证Windows操作系统定期更新,及时安装官方发布的补丁程序。企业用户应建立补丁管理策略,对补丁进行统一部署和测试。3.1.2账户与权限管理(1)禁用或删除不必要的系统账户,避免使用管理员账户进行日常操作。(2)设定强密码策略,提高账户密码的复杂度。(3)对重要文件和文件夹设置权限,限制访问。3.1.3防火墙设置(1)启用Windows自带的防火墙,根据实际需求配置入站和出站规则。(2)禁用不必要的网络服务,减少系统暴露的攻击面。3.1.4防病毒软件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对系统进行全面扫描。3.1.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1)启用系统事件日志记录功能,定期检查和分析日志文件。(2)利用系统自带的功能监视器、任务管理器等工具,监控系统运行状况。3.2Linux系统安全设置3.2.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1)定期更新Linux系统,安装最新的安全补丁。(2)使用包管理器(如yum、apt等)进行软件更新和补丁安装。3.2.2账户与权限管理(1)禁用或删除不必要的系统账户,保证每个账户都有唯一的用途。(2)设定强密码策略,对账户密码进行定期更换。(3)使用sudo命令,限制用户权限,避免使用root账户进行日常操作。3.2.3防火墙设置(1)启用Linux自带的iptables防火墙,配置合理的入站和出站规则。(2)禁用不必要的服务,减少系统攻击面。3.2.4防病毒软件在Linux系统中,虽然病毒较少,但仍建议安装防病毒软件,以防范潜在威胁。3.2.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1)启用系统日志记录功能,定期检查和分析日志文件。(2)使用ps、top等命令,监控系统进程和资源占用情况。3.3macOS系统安全设置3.3.1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1)定期检查macOS系统更新,及时安装官方发布的补丁。(2)使用AppStore进行软件更新和补丁安装。3.3.2账户与权限管理(1)保证账户密码复杂度,避免使用简单密码。(2)利用macOS的权限管理功能,对文件和文件夹进行访问控制。3.3.3防火墙设置(1)启用macOS自带的防火墙,配置合适的入站和出站规则。(2)关闭不必要的网络服务,降低系统风险。3.3.4防病毒软件虽然macOS相对安全,但仍建议安装防病毒软件,以防潜在威胁。3.3.5系统监控与日志审计(1)利用macOS的系统日志功能,查看和分析系统运行状况。(2)使用ActivityMonitor等工具,监控系统功能和进程。第4章数据安全与备份4.1数据加密技术数据加密是保障互联网安全的关键技术之一。通过数据加密,可以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防止非法用户获取和理解敏感信息。4.1.1对称加密算法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方式。常见的对称加密算法有DES、AES等。在使用对称加密算法时,需保证密钥的安全存储和传输。4.1.2非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是指加密和解密使用不同密钥的加密方式。常见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有RSA、ECC等。非对称加密算法可实现数字签名和密钥交换等功能。4.1.3混合加密算法混合加密算法是将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相结合的加密方式,兼顾加密速度和安全性。在实际应用中,可先使用非对称加密算法传输对称加密的密钥,再使用对称加密算法加密数据。4.2数据备份策略数据备份是防止数据丢失和恢复数据的重要措施。制定合理的数据备份策略,对保障数据安全具有重要意义。4.2.1备份类型(1)完全备份:备份所有数据。(2)增量备份:仅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或增量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3)差异备份:备份自上次完全备份以来发生变化的数据。4.2.2备份频率根据数据的重要性和更新频率,制定合适的备份频率。对于关键数据,应实现实时备份。4.2.3备份介质(1)磁盘:硬盘、固态硬盘等。(2)光盘:CD、DVD等。(3)磁带:LTO、DAT等。(4)云存储:利用互联网进行数据备份和存储。4.2.4备份存储位置(1)本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本地,便于快速恢复。(2)异地备份:将备份数据存储在远离本地的地方,以防止自然灾害等导致的数据丢失。4.3数据恢复与灾难恢复数据恢复和灾难恢复是数据备份的最终目的,保证在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时,能够快速、有效地恢复数据和业务。4.3.1数据恢复(1)根据备份类型和存储位置,选择合适的数据恢复方法。(2)定期进行数据恢复演练,保证备份数据的有效性和完整性。4.3.2灾难恢复(1)制定灾难恢复计划,包括灾难类型、恢复流程、责任人和恢复时间目标等。(2)建立灾难恢复团队,负责灾难发生时的应急响应和恢复工作。(3)定期进行灾难恢复演练,评估灾难恢复计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第5章应用程序安全5.1Web应用安全5.1.1安全漏洞防范(1)定期对Web应用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及时发觉并修复漏洞。(2)对已知的安全漏洞进行分类整理,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3)关注国内外安全漏洞信息,及时更新相关防护策略。5.1.2输入验证与输出编码(1)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验证,防止SQL注入、跨站脚本攻击等安全风险。(2)对输出数据进行编码处理,避免数据在浏览器端被恶意利用。5.1.3认证与授权(1)采用安全的认证机制,如OAuth、OpenID等,保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2)实施严格的授权策略,保证用户仅能访问其有权访问的资源。5.1.4安全通信(1)使用协议,保障Web应用的数据传输安全。(2)保证SSL/TLS证书的有效性,避免中间人攻击等安全风险。5.2数据库安全5.2.1数据库访问控制(1)对数据库进行权限管理,保证授权用户才能访问。(2)定期审查数据库用户权限,避免权限滥用。5.2.2数据库加密(1)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如用户密码、手机号等。(2)选用合适的加密算法,保证数据安全。5.2.3数据库审计(1)开启数据库审计功能,记录并分析数据库操作行为。(2)定期审查数据库审计日志,发觉并处理异常操作。5.2.4备份与恢复(1)制定数据库备份策略,保证数据定期备份。(2)定期进行数据库恢复测试,验证备份的有效性。5.3移动应用安全5.3.1代码安全(1)对移动应用代码进行安全审计,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2)采用安全编程规范,避免常见的安全风险。5.3.2数据安全(1)对移动应用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2)使用安全的API接口,保障数据传输安全。5.3.3应用加固(1)对移动应用进行加固处理,防止逆向工程和篡改。(2)定期更新应用加固策略,应对不断变化的安全威胁。5.3.4应用商店审核(1)在应用发布前,对应用进行安全审核,保证符合应用商店的安全要求。(2)遵循应用商店的安全规范,及时修复安全漏洞。第6章网络监控与管理6.1网络流量监控6.1.1监控目标网络流量监控旨在实时监测和分析网络中的数据流向,以便及时发觉并防范潜在的网络攻击、异常流量和行为。6.1.2监控方法(1)采用流量抓包工具,如Wireshark,对网络数据进行实时捕获和分析;(2)部署流量监控设备,如入侵检测系统(IDS)、入侵防御系统(IPS)等,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3)利用流量分析软件,对网络流量进行深度分析,识别异常流量和行为。6.1.3实践操作(1)定期检查流量监控设备的配置和运行状态,保证其正常工作;(2)对捕获的网络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对异常流量和行为进行报警;(3)针对报警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如阻断攻击源、限制异常流量等;(4)定期总结网络流量监控数据,分析网络使用情况,优化网络资源分配。6.2系统日志分析6.2.1日志类型系统日志主要包括:操作系统日志、应用系统日志、安全设备日志和网络设备日志等。6.2.2日志分析目标通过分析系统日志,发觉并防范潜在的安全威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6.2.3实践操作(1)保证系统日志的完整性、可靠性和可用性,防止日志被篡改或删除;(2)部署日志收集和汇总系统,对各类系统日志进行统一管理;(3)定期分析系统日志,发觉异常行为和潜在安全威胁;(4)针对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策略和改进措施;(5)将日志分析工作常态化,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6.3安全事件应急响应6.3.1应急响应目标建立快速、高效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机制,降低安全事件对网络和系统的影响,保证业务稳定运行。6.3.2应急响应流程(1)发觉安全事件,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2)对安全事件进行分类、分级,确定应急响应的优先级;(3)组织相关人员,成立应急响应小组;(4)分析安全事件原因,制定应急响应措施;(5)执行应急响应措施,消除安全事件;(6)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响应流程和预案。6.3.3实践操作(1)制定详细的安全事件应急响应预案,明确应急响应流程、职责分工等;(2)定期组织应急响应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3)建立应急响应工具库,包括安全设备、软件、文档等;(4)加强内部培训和外部合作,提高应急响应水平;(5)对安全事件进行记录和总结,为今后的应急响应提供参考。第7章网络边界安全7.1边界防火墙策略7.1.1防火墙概述本节主要介绍防火墙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分类。防火墙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对于保护内部网络免受外部攻击。7.1.2防火墙策略设计(1)根据业务需求,制定合适的防火墙策略。(2)保证防火墙策略遵循最小权限原则,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3)定期审查和更新防火墙策略,以适应业务发展和安全需求。7.1.3防火墙配置与管理(1)根据安全策略,配置防火墙的规则和参数。(2)保证防火墙日志记录功能开启,以便分析和审计。(3)定期对防火墙进行维护和升级,保证其安全功能。7.2入侵检测与防御系统7.2.1入侵检测系统(IDS)(1)介绍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功能。(2)分析不同类型的入侵检测技术及其优缺点。7.2.2入侵防御系统(IPS)(1)阐述入侵防御系统的概念、作用及其与入侵检测系统的区别。(2)介绍常见的入侵防御技术及其应用场景。7.2.3IDS/IPS部署与运维(1)根据网络环境和安全需求,选择合适的IDS/IPS设备。(2)部署IDS/IPS设备,保证其覆盖关键网络节点。(3)定期对IDS/IPS进行维护和更新,提高其检测和防御能力。7.3虚拟专用网络(VPN)7.3.1VPN概述(1)介绍VPN的基本概念、功能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2)分析不同类型的VPN技术及其特点。7.3.2VPN部署策略(1)根据企业需求,制定合适的VPN部署方案。(2)选择合适的VPN协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3)对VPN设备进行配置,实现安全、高效的网络连接。7.3.3VPN管理与维护(1)定期检查VPN设备的运行状态,保证其稳定可靠。(2)更新VPN设备的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漏洞。(3)对VPN用户进行权限管理,保证授权用户可以访问内部网络。通过以上章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网络边界安全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需要根据企业业务需求和网络安全环境,制定合适的边界安全策略,并严格执行和持续优化,以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第8章网络钓鱼与欺诈防范8.1网络钓鱼概述网络钓鱼是一种常见的网络攻击手段,攻击者通过伪装成可信实体,诱骗用户泄露个人信息,如用户名、密码、信用卡信息等。本章主要介绍网络钓鱼的常见形式、危害及防范策略,帮助用户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降低网络钓鱼风险。8.2钓鱼邮件识别与防范8.2.1钓鱼邮件识别(1)查看发件人地址:检查发件人地址是否与宣称的机构或个人相符,注意域名是否相似但不完全一致。(2)邮件内容检查:关注邮件中的语法、拼写错误,以及过激的言辞和紧迫的请求。(3)安全性验证:不要轻易邮件中的,可先将鼠标悬停在上查看地址是否指向官方网站。(4)附件检查:不要轻易打开邮件附件,特别是可执行文件。8.2.2钓鱼邮件防范(1)提高警惕:收到来自陌生人的邮件时,保持警惕,不轻易泄露个人信息。(2)使用反钓鱼工具:安装反钓鱼软件,帮助识别和拦截钓鱼邮件。(3)定期更新密码:定期更改重要账户的密码,降低密码泄露的风险。(4)账户二次验证:为重要账户启用二次验证功能,增加账户安全性。8.3网络欺诈防范8.3.1网络欺诈形式(1)虚假广告:虚假宣传、夸大产品效果,诱导消费者购买。(2)网络购物诈骗:以低价、赠品等手段,诱骗消费者购物,实则不发货或发送假冒伪劣商品。(3)金融诈骗:假冒金融机构或工作人员,诱骗用户投资、转账等。8.3.2网络欺诈防范(1)核实信息:在购物、投资等操作前,务必核实对方身份和相关信息。(2)使用安全支付方式:选择正规的支付平台和支付方式,避免直接转账给陌生人。(3)保持理性:对于低价、高收益等诱惑,保持理性,避免冲动行为。(4)定期关注网络安全资讯:了解最新的网络诈骗手段,提高防范意识。通过本章的学习,用户可以更好地识别网络钓鱼与欺诈行为,提高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在实际操作中,要时刻保持警惕,遵循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自身网络安全。第9章社交网络安全9.1社交网络风险分析9.1.1风险类型社交网络风险主要包括信息泄露、隐私侵犯、网络诈骗、恶意软件传播等。本节将对这些风险类型进行详细分析。9.1.2风险原因社交网络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薄弱、社交网络平台安全措施不足、网络攻击手段日益翻新等。9.1.3防范策略针对社交网络风险,用户和企业应采取以下防范策略:(1)提高用户隐私保护意识,谨慎分享个人信息;(2)社交网络平台加强安全防护,采用加密技术保护用户数据;(3)定期更新网络设备和软件,防范恶意软件攻击。9.2社交网络隐私保护9.2.1隐私保护原则社交网络隐私保护应遵循以下原则:(1)最小化收集原则:只收集实现业务功能所必需的个人信息;(2)明示同意原则:明确告知用户信息收集、使用目的,并取得用户同意;(3)透明度原则:公开隐私政策,让用户了解个人信息处理情况;(4)安全保障原则: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保证用户信息安全。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版权买卖合同的交付与支付条款2篇
- 电动门订购安装合同
- 代为垫付研发费用的协议(04版)
- VI设计合同书范本
- 二手房地产交易信息化服务合同
- 北京市某打桩公司2024年度承包合同
- 2024年度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合同2篇
- 二零二四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综合版)
- 二零二四年风力发电项目开发与合作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建筑材料采购与贷款协议3篇
- 【课件】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1
- 7-11便利店商品目录大全
- 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借调人员工作鉴定表
- GB/T 26374-2010接运遗体服务
- GB/T 15242.1-2017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尺寸系列第1部分:同轴密封件尺寸系列和公差
- 洁净手术室管理
- 重大危险源档案台账
-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课件
- 5Why分析法(经典完整版)课件
- 2022年高校教师资格证(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考试题库点睛提升300题含答案下载(陕西省专用)
- 小学英语家长会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