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学习小结1.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1)大动荡: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争霸战争。(2)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3)大变革社会经济的变化:随着铁器使用和牛耕推广,井田制破坏,奴隶逃亡,垦荒土地私有权逐步得到认可。阶级关系的变化:①随着土地私有化,新兴地主实力增强,要求废除奴隶主特权,进行社会变革。②各国先后进行变法,首先魏国李悝变法,之后楚国吴起变法。思想意识形态变化:①表现:儒道法墨等各家宣传自己的学说和主张,形成“百家争鸣”局面。A.荀子:“制天命而用之”,掌握自然规律为人类服务。B.墨家:“兼爱”、“非公”、“尚贤”,反映平民阶层利益。C.法家:“以法为本”,主张除国君外,都要受法律约束。②意义:形成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推动社会变革和文化发展。2.商鞅变法是如何体现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1)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贵族无军功不再授爵,增强了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经济实力,同时也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势力。(2)废分封,行县制,是向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迈出的重要一步,是打破“封国”、巩固新的土地所有制的政治保障。(3)“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制度,既废除了奴隶制的经济基础,又满足了地主阶级的经济要求。(4)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措施,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壮大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3.如何认识商鞅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1)商鞅在新法中,重视农业生产,抑制(限制)工商业发展。(2)对秦的影响主要是积极的: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秦国,农业是经济基础,保证了封建国家的财源和兵员,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为秦统一全国准备了物质条件。(3)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是消极的:历代统治者在商品经济逐渐发展的时侯,仍然推行此政策,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影响中国的近代化进程。(4)启示:商品经济、农业经济都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应该人为地禁锢其发展。4.商鞅变法前后秦国发生了哪些深刻的变化?变法前变法后经济上井田制为基础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政治上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占统治地位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军事上“秦兵不敢东向”全国皆军、唯军为荣,虎狼之国外交上“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第一强国,傲视群雄,六国“合纵”联合抗秦文化上百家学说以法为教,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生活上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分异令性质落后的奴隶社会新兴的封建社会5.商鞅变法为何能取得成功?(1)秦孝公变法图强的决心,以及对商鞅的支持、重用是变法的后盾。(2)变法的历史条件成熟。表现在:①改革的大环境——改革成为一股潮流。②改革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成熟,即井田制进一步瓦解,土地私有制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力量发展壮大,强烈要求变革。③法家思想形成,有变法的指导思想。④人心思变,变革有广泛的社会基础。⑤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3)变法顺应了当时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以及土地由国有向私有转变的历史潮流,符合历史发展趋势。(4)商鞅既有改革的智慧,又有改革的胆识、勇气和决心。1.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对文中“公田”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土地归国家所有 B.平均分配劳动产品C.受田者对土地世代使用 D.奴隶和庶民集体耕种2.商鞅变法的奖励耕织法令,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农民阶级利益B.实现富国强兵C.保持和稳定小农经济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3.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的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4.公元前343年,秦国商人吕相从赵国经商回到家乡,他没有把带回的钱财用于经商,反而购买了大量土地经营农业。他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秦国()A.度量衡不统一,市场经营混乱B.重农抑商,奖励耕织C.禁止从事商业,商人阶层消失D.社会动荡,无法经商5.商鞅变法中,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容是()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军功C.重农抑商 D.推行县制题号12345答案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孝公任商鞅。鞅以三晋地狭人贫,秦地广人寡,故草不尽垦,地利不尽出。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使其)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材料二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荀子·议兵》(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商鞅为什么要“诱”三晋之人,三晋之人为什么会受商鞅之“诱”,结果如何?(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说法的原因。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材料二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请回答:(1)三个材料中哪一个对商鞅变法完全持肯定态度?(2)材料二中作者对商鞅变法的评价错在哪里?(3)材料三中“务本”是指什么?【答案解析】强化训练1.B[材料所反映的土地制度是奴隶社会的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劳动成果归奴隶主所有。]2.B3.D[什伍连坐制度,使秦朝的邻居之间形成一种战战兢兢、互相监视的关系。因此世人对秦国人有“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4.B[公元前343年,正处在商鞅变法之中,商鞅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该政策限制工商业,许多工商业者即使经商致富,也转向农业的经营。]5.A6.(1)因为要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利其田宅”,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免除徭役。经过几年的努力,秦国达到了国富兵强的目的。(2)是商鞅变法实行的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等奖励军功措施的结果;使三晋之人为秦所用,而秦得专心应敌于外。解析回答第(1)问注意关键词“三晋之人,务本于内”“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国富兵强”。回答第(2)问抓住关键词“秦之锐士”,考查秦军强盛的原因。7.(1)材料一完全肯定商鞅变法。(2)认为商鞅为“刻薄人也”,其“变法”为“挟持浮说,非其质矣”,指责变法。仅从商鞅品德方面评价,没有认识到其变法的历史进步性。(3)重视农业生产。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现象的综合分析能力。材料一主要强调了商鞅变法的积极作用,即富国强兵,对外战争取得重大胜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