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正式稿)_第1页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正式稿)_第2页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正式稿)_第3页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正式稿)_第4页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正式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65.020.20

CCSB39

5133

四川省(甘孜州)地方标准

DB5133/T64—2022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

KangdingGanodermaleucocontextum

TechnicalRegulations

2022-10-31发布2022-11-30实施

甘孜藏族自治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5133/T6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区环境............................................................................1

5品种及质量..........................................................................2

6生产管理............................................................................2

7虫害及杂菌防治......................................................................4

8废弃物处理..........................................................................4

I

DB5133/T6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甘孜州农牧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杭、唐明先、赵航轲、刘良珍、马薇、羊玉蓉、降初拉尔布、唐瑶、李莉、

索朗雍珍。

II

DB5133/T64—2022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康定灵芝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区环境、生产管理、虫害及杂菌防治、废弃物处理等

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甘孜州康定灵芝的生产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

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DB51T1865段木灵芝生产技术规程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康定灵芝KangdingGanodermaleucocontextum

灵芝属、白肉灵芝种的子实体,菌盖多为肾形或半圆形,大小7cm~9cm×5cm~18cm,厚0.2cm~

0.4cm。表面同心环纹及放射性条纹,幼嫩时边缘淡黄色、缘薄,菌盖表面有漆样光泽,成熟子实体表

面具皱褶、黄褐色;菌肉白色,有特殊香味,味微苦;菌柄长11cm~15cm,直径2cm~3cm,红褐色;中

实,组织紧密,是四川省审定品种。

3.2

康定灵芝孢子KangdingGanodermaleucocontextumspore

孢子褐色、卵形或宽椭圆形,不光滑,孢子壁双层,内壁有明显小刺,长9μm~12μm,宽7μm~9μm。

4产区环境

4.1海拔

甘孜州海拔1500m~2500m区域。

4.2土壤环境质量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中的规定。

1

DB5133/T64—2022

4.3水质

生产用水水质应符合GB5084中的规定。

5品种及质量

5.1品种

选用四川省审定白肉灵芝品种“康定灵芝”。

5.2质量

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

6生产管理

6.1栽培季节

11月至12月进行菌棒生产;次年3月至4月进行菌棒下地覆土,5月至9月进行出芝管理,孢子粉收集

和采收。

6.2菌棒生产

6.2.1树种选择

除松、杉、樟、桉、木荷等含油脂、芳香刺激性气味及有毒树种外的阔叶树均可用作康定灵芝栽培

原料,以壳斗科的青杠段木最佳,树径8cm~20cm为宜。

6.2.2菌棒规格

菌棒长度15cm~20cm,重量2kg~3kg。

6.2.3菌棒生产

生产资质、生产厂房、生产环境等条件应符合NY/T1731的要求;菌棒装袋、灭菌、接种等环节应

符合DB51T1865中的规定。

6.2.4菌棒培养

菌棒培养温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0%,遮光培养,后期注意通风换气,其间注意检查

清除杂菌污染袋。菌丝满袋后,继续培养30d左右,当菌袋内有少量黄水及黄色菌皮出现,可进入出芝

管理阶段。

6.3土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土质疏松、通透性好、利于排水、pH值6~8的沙壤土,且上季未施用除草剂、杀菌

剂等农药的地块。

6.4大棚搭建

6.4.1单拱大棚

2

DB5133/T64—2022

用钢架、竹木等材料建棚,棚高度2.5m~3m,长度依地而定,棚四周覆盖一层6针遮阳网,棚内架

设雾喷管或铺设雾喷带。

6.4.2联栋大棚

联栋钢架棚建棚高度4.0m,棚顶和四周覆盖一层6针遮阳网和一层带卷膜设施的棚膜,棚内架设雾

喷管。

6.5整地开厢

菌棒下地前,应先划线开厢,厢宽1.2m~1.5m,走道宽0.4m。开厢前2d~3d,应先将土地翻耕耙平,

去除杂草、石头等杂物,同时,视墒土壤情适量补水,使其湿润疏松不板结。

6.6下地覆土

6.6.1菌棒选择

应选择菌丝洁白浓密,有少量黄水和黄色菌皮的合格菌棒下地,剔除有绿霉、链孢霉等杂菌污染的

菌棒。

6.6.2菌棒用量

1hm2地菌棒用量为210T~225T。

6.6.3下地覆土

菌棒下地宜选择阴天或晴天。下地时,将菌棒横向摆放,菌棒两端间距5cm~10cm,棒身间距10cm~

15cm,再取走道土覆盖菌棒,覆土厚度2cm~3cm,以菌棒不外露土面为宜。

6.7出芝管理

播种4d后,视土壤商情补重水1次,以走道内有少量积水为宜。播种后至灵芝原基形成前的养菌期,

应视土壤墒情进行水分管理,维持一定的土壤湿度。菌蕾形成至开伞期,增加喷水,使空气湿度达到

90%~95%;子实体趋于成熟至孢子弹射期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

6.8盖膜催柄

幼芝长出土面时,关闭联栋大棚棚膜或在棚内起小拱棚催柄,当幼蕾高度达4cm~6cm时,打开棚膜,

停止催柄。

6.9疏芝

如收集孢子粉,需进行疏芝操作。疏芝原则:去弱留强,去密留疏,距离适度,方法是用小刀从菌

柄基部切除掉多余的或易发生粘连的灵芝,用土覆盖地面切口处,每只菌棒保留1朵~2朵灵芝。

6.10孢子粉收集

6.10.1收集时间

灵芝生长边缘的金边即将消失、菌盖顶部出现少量灵芝孢子粉时,进行孢子粉收集。

6.10.2收集方法

3

DB5133/T64—2022

收集方法有套纸筒法、无纺布袋法和无纺布拱棚法等。收集时,先在厢面平铺厚度0.03mm的地膜,

用小刀将地膜划口套入灵芝菌柄基部,再用封口胶封住划口,薄膜铺好后用纸套筒、无纺布袋或无纺布

拱棚收集孢子粉。45d~50d后进行第一次收粉(收粉应选择晴天),收粉结束后,继续用前述方法收集

孢子粉,待孢子粉弹粉结束后进行第二次收粉。收粉采用毛刷将菌盖、纸筒(或无纺布袋)和地膜上附

着的孢子粉扫入干净器皿,再装入牛皮纸袋准备干制,采收时避免混入泥土等杂质。

6.11子实体采收

灵芝金边即将消失或采收孢子粉后进行子实体采收。采收时,扭转拔出子实体,剪去泥脚或在菌柄

上留少量泥脚。

6.12干制

6.12.1子实体干制

子实体干制可用采自然阴干或烘干(45℃~50℃为宜)。烘干法:起烘温度35℃,先低温再高温,

低温时间长,高温时间短,最高烘干温度不超过60℃,当灵芝含水量降至12﹪时,即可装袋封口保存或

进行切片加工。

6.12.2孢子粉干制

孢子粉干制可采用晒干和烘干。晒干法:将采收后的孢子粉立即摊晒在不锈钢等安全干净的材料上,

放置于塑料棚内进行晾晒干燥;烘干法:用专用烘干机干制,烘干温度控制在40℃以下,当含水量降到

8%以下时,放入储存库储存。

6.13越冬管理

康定灵芝短段木栽培每年可采收1批~2批,采收期2年~3年。高原冬季气候干燥,越冬时,应根据

土壤商情适量补水,避免灵芝段木过度脱水影响产量。待来年温度适宜时,再进行前述的5.7至5.11的

出芝管理。

7虫害及杂菌防治

7.1虫害防治

灵芝害虫主要有灵芝造桥虫、菌类跳虫、蛞蝓等,宜采用糖水液、黄板、频振灯、药物等技术诱杀,

危害较重时,可用生物农药苏云金杆菌喷杀。

7.2杂菌预防

选用优质菌棒,下地覆土时,剔除杂菌污染菌棒,栽培管理过程中,避免高温高湿等极端环境。

8废弃物处理

生产中产生的废弃菌袋、薄膜、遮阳网等废弃物应分类回收处置,避免环境污染。

4

DB5133/T64—2022

目次

前言.................................................................................I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产区环境............................................................................1

5品种及质量..........................................................................2

6生产管理............................................................................2

7虫害及杂菌防治......................................................................4

8废弃物处理..........................................................................4

I

DB5133/T64—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提出。

本文件由甘孜州农牧农村局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孜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杭、唐明先、赵航轲、刘良珍、马薇、羊玉蓉、降初拉尔布、唐瑶、李莉、

索朗雍珍。

II

DB5133/T64—2022

康定灵芝栽培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康定灵芝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区环境、生产管理、虫害及杂菌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