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说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_第1页
编制说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_第2页
编制说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_第3页
编制说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_第4页
编制说明《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PAGE2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按照中电标协[2019]XX号《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要求,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负责编制团体标准《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项目编号2019,计划周期为2年。2主要工作过程任务下达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立即组织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臻迪、苏州星逻智能等国内有关单位成立编制组。在标准的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广泛搜集并深入分析了国内外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资料及标准,调研并系统梳理了国内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研制单位、相关技术的使用情况,并经过多次讨论和征求意见,完成了本标准的编制。截至目前,本标准的编制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标准(初稿)2019年9月,在前期无人机执照与无人机识别模组标准工作组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多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编制组,研究确定编制原则、编写要求和进度安排,正式启动标准编制工作。标准正式立项后,编制组针对国内外新的政策、法规等进行了研讨,与行业专家进行了多轮沟通交流,在参考国内外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有关标准、技术资料,以及广泛调研和资料分析工作成果等基础上,结合我国已取得的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研制经验,通过标准化技术手段总结和提炼,确定了标准要素,于2019年9月完成了标准(初稿)。并于2019年9月3日在北京召开了初稿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臻迪、苏州星逻智能等国内有关单位的十余名代表。2019年9月18日,编制组根据初稿讨论会的专家意见,继续修改完善标准内容,并在北京召开了初稿第二次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臻迪、苏州星逻智能等国内有关单位的二十余名代表。2)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9月,开始对标准中涉及的名词术语定义核心指标逐项梳理和完善,讨论具体编码规则和方法,于2019年9月完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2019年9月,将标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广泛征求意见,重点征求意见单位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一电航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科卫泰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成都纵横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西安京东天鸿科技有限公司等无人机企业。截止2019年9月25日,共收集到3家单位反馈的12条意见,已对所有意见进行了恰当处理。3)标准(送审稿)及审查2019年9月,编制组根据各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和编制说明,并于2019年9月18日在北京召开审查会,来自空军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无人机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家单位的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成立了预审查组,对《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送审稿及编制说明、征求意见汇总处理表进行了预审查,给出了预审查意见,预审查组同意《民用无人机身份识别编码规则》通过预审查。3主要参加单位和分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国内有关单位联合开展了本标准的编制工作。参编单位包括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都纵横、北京臻迪、苏州星逻智能等国内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知名企业和单位。其中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质量把控,并负责标准框架的搭建、大部分术语的筛选、梳理和定义;大疆创新主要负责编码规则等,其他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特点,分别承担部分术语的搜集、整理工作。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1标准编制原则本标准紧密结合我国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术语使用现状,依据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作分解结构,结合我国目前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管理、研制、使用实际情况,参考AIAA标准AIAAR-103-2004《无人机和遥控驾驶飞机术语》以及国内GJB5433-2005《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通用要求》等三十余项相关标准,多部门参与,广泛调研,联合编制。本标准编制过程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匹配性。标准主要内容与标准的适用范围相匹配,标准的技术内容尽量完整,充分体现最新技术的发展,并为未来技术的发展提供适当的空间;统一性。标准内容中相似主题的结构层次安排应尽量统一;协调性。注意与现有政策、法规等上位文件之间的协调,避免矛盾和冲突;适用性。标准正文的表述应简明、准确、通俗易懂,避免产生二义性,保证标准内容便于实施;标准内容的表述应便于标准本身及其他文件引用。2主要内容本标准在对我国民用无人机领域编码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我国民用无人机的编码规则和应用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指导我国民用无人机领域的关键设备、信息系统等规范化的研发,用以提升我国民用无人机的识别管理水平。2.1标准框架本标准作为一份编码规则标准,主要说明无人机编码的方法,具体框架如下: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 5编码规则6附录A(规范性附录)2.2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本标准主要规定了无人机系统身份编码由三段组成:制造商编码(MFC)、长度码(LEN)和产品序列号(SN),见图1。MFC(4字符)LEN(1字符)SN(6-15字符)UVA系统身份编码结构图1中:MFC:MFC由4位固定长度的字符组成,4位字符由除大写字母“O”和“I”的数字(0~9)、大写字母(A~Z)及其组合组成。我国无人机编码注册管理中心信息见附录A;LEN:LEN是1位固定长度的字符,用于指示SN的长度,SN长度为6~15位,对应字符为“6~9”、“A~F”,字符与SN长度对应关系见表1;SN:SN由可变长度(6~15)的字符组成,由制造商自行分配,6~15位字符由除大写字母“O”和“I”的数字(0~9)、大写字母(A~Z)及其组合组成。字符与SN长度映射表字符SN长度(10进制)66778899A10B11C12D13E14F15编码举例:DJ01FTK1CF643AF1STN0MFC=DJO1LEN=F(指示后面的SN为15位字符)SN=TK1CF643AF1STN0

3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标准是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标准中的一项基础标准,主要解决无人机唯一身份编码的编制方法问题。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暂无。四、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过程和依据暂无。五、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知识产权说明本标准暂未涉及专利和知识产权。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的对比分析未采用相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七、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的协调性与现行相关上位文件协调。八、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本标准自施行之日起,建议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生产企业等单位参照使用本标准,为其所生产的无人机统一进行编码。为完善本标准,欢迎各使用单位提出问题和建议,适时地对本标准进行修订。九、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本标准适用于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的产品的唯一编码方法,为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管理法规制定、研制单位设计生产工作开展、使用部门安全有序运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