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大学试题(文学)-庄子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第I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包括齐、物论(即人物之论平等观)与齐物、论(即申论万物平等观)。A、《庄子•内篇•逍遥游》B、《庄子•内篇•养生篇》C、《庄子•内篇•齐物论》2.()写出圣智礼法的创设本用以防盗制贼,却反被盗贼所用,所以主张莫若绝弃圣智礼法,以免为大盗所乘。A、《庄子•外篇•达生》B、《庄子•外篇•至乐》C、《庄子•外篇•胠箧》3.故伐树於宋,削迹於卫,穷於商周,是非其梦邪?”中“穷”的含义是()。A、贫穷B、不得志C、穷尽4.“惠施多方,其書五車,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中“不中”的含义是()。A、不同意B、不统一C、不当5.庄子是()的集大成者。A、道家B、儒家C、法家6.在《庄子•杂篇•说剑》中庄子提到的三种剑是指()。A、天子之剑、大王之剑、庶人之剑B、天子之剑、诸侯之剑、庶人之剑C、天子之剑、诸侯之剑、百姓之剑7.“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翘足而陸,此马之真性也。”中“陸”的含义是()A、走B、飞C、跳8.古之君人者,以得为在民,();(),();故一形有失其形者,退而自责。A、以失为在己;以枉为在己;以正为在民B、以失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枉为在己C、以枉为在己;以正为在民;以失为在己9.“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中“春秋”的含义是()。A、时间B、季节C、年纪10.“夫揭竿累,趋灌渎,守輗鮒,其於得大鱼难矣。”中“累”的含义是()。A、粗绳B、细绳C、短绳11.()主旨在说护养生之主:精神,提示养神的方法莫过于顺任自然。A、《庄子•内篇•德允符》B、《庄子•内篇•养生主》C、《庄子•内篇•齐物论》12.“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大有径庭”的含义是()。A、很分明B、太过度C、不一样13.“曾子居卫,緼袍无表,颜色腫噲,手足胼胝。”中“无表”是指()。A、没有表现B、没有表层C、没有表情14.“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中“恶”的含义是()。A、坏B、凶C、丑15.()主旨在於抨击政治权利所造成的灾害,并描绘自然放任生活之适性。A、《庄子•外篇•山木》B、《庄子•外篇•马蹄》C、《庄子•外篇•天运》16.()主旨在说为政当无治,表达了庄子无治主义的思想,主张为政之道,勿庸干涉,当顺人性之自然,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A、《庄子•内篇•大宗师》B、《庄子•内篇•应帝王》C、《庄子•内篇•德允符》17.“此剑,直之亦无前,举之亦无上,案之亦无下,运之亦无旁;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地方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中“三光”是指()。A、天、地、人三者之光B、人、气、星三者之光C、日、月、星三者之光18.《庄子•内篇•养生主》首节提出的()是为全篇的总纲,指出在人生有涯而知无涯的境况中,当顺循中虚之道,即顺任自然之理。A、缘督以为过B、缘督以为重C、缘督以为经19.庄周梦蝶所含哲学思想。20.“彼兀者也,而王先生,其与庸亦远矣。”中“庸”的含义是()。A、平庸B、常人C、普通21.对《养生主》中“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的理解。22.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使道而可以告人,();使道而可以与人,()。A、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告其兄弟;则人莫不与其子孙B、则人莫不告其兄弟;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与其子孙C、则人莫不进之於其亲;则人莫不与其子孙;则人莫不告其兄弟23.故水之守土也审,(),物之守物也审。A、人之守人也审B、人之守影也审C、影之守人也审24.“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出自()。A、《庄子•内篇•人世间》B、《庄子•内篇•逍遥游》C、《庄子•内篇•应帝王》25.“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殊能,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出自()。A、《庄子•杂篇•外物》B、《庄子•杂篇•寓言》C、《庄子•杂篇•则阳》26.对《逍遥游》的理解。27.“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中“外天下”是指()。A、忘天下B、忘一切C、忘世故28.“阴阳相照,相蓋相治;四时相代,相生相杀。欲恶去就,於是桥起;雌雄片合,於是庸有。”中“庸有”的含义是()。A、常有B、庸俗C、少有29.庄子在《庄子•内篇•德允符》中指出能体现宇宙人生的根原性与整体性的谓之()。A、善B、法C、德30.“今大王欲廢法毁约而见说,此非臣之所以聞於天下也。”中“约”是指()。A、军律B、约定C、协议31.“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则没世不行寻常。”中“寻常”的含义是()。A、普通B、常见C、短距离32.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33.“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於物也,与之为娱矣;其於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飮人以和,与人並立而使人化。”出自()。A、《庄子•杂篇•则阳》B、《庄子•杂篇•外物》C、《庄子•杂篇•天下》34.“知道易,勿言难。知而不言,所以之天也;知而言之,所以之人也;古之至人,天而不人。”出自()。A、《庄子•杂篇•天下》B、《庄子•杂篇•寓言》C、《庄子•杂篇•列禦寇》35.“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中“入之者十九”是指()。A、深入了十分之九B、隐蔽了十分之九C、进入了十分之九36.“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出自()。A、《庄子•外篇•山水》B、《庄子•外篇•田子方》C、《庄子•外篇•至乐》37.“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鴞炙。”中“浸假”是指()。A、浸透B、假令C、浸没38.“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德荡乎名,知出乎争。”中“出”大含义是()。A、离开B、出自C、外露39.“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其未邪?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中“不违”的含义是()。A、不避B、不对C、不好40.()主旨反对他治,反干涉主义,从人的本性上说明人好自然而厌干涉。A、《庄子•外篇•胠箧》B、《庄子•外篇•在宥》C、《庄子•外篇•天道》41.“圣人安其所安,不安其所不安;众人安其所不安,不安其所安。”出自()。A、《庄子•杂篇•渔父》B、《庄子•杂篇•列禦寇》C、《庄子•杂篇•外物》42.()的主旨是肯定一切人与物的独特意义内容及其价值。A、《庄子•内篇•逍遥游》B、《庄子•内篇•人世间》C、《庄子•内篇•齐物论》43.()主旨在描述人际关系的纷争纠结,以及处人与自处之道。A、《庄子•内篇•德允符》B、《庄子•内篇•人世间》C、《庄子•内篇•齐物论》44.“搜搜也,奚梢問也!矛有而不知其所以。”中“搜搜”的含义是()。A、注意B、区区C、搜查45.“颜闔守陋閭,苴布之衣而自飯牛。”中“飯牛”的含义是()。A、吃牛B、放牛C、饲牛46.“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中“封”的含义是()。A、封住B、界域C、封赏47.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A、疾雷破山而不能伤,河汉冱而不能寒,飘风振海而不能惊。B、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而不能伤,飘风振海而不能惊。C、河汉冱而不能寒,飘风振海而不能惊。,疾雷破山而不能伤。48.()主旨在於破除外形残全的观念,而重视人的内在性,藉许多残畸之人为德行充足的验证。A、《庄子•内篇•德允符》B、《庄子•内篇•人世间》C、《庄子•内篇•大宗师》49.“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中“捐仁义者”是指()。A、区别对待仁义B、无视於仁义C、重视仁义50.“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於光也,不亦难乎!”中“爝火”的含义是()。A、大火B、明火C、小火51.“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中“成心”的含义是()。A、成功B、故意C、成见52.在《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三节中,庄子指出学派辩论、人物争论,乃由“成心”作祟,因此产生种种主观上的是非争执、意气之见,因而提出()的认识方法。A、以明B、以广C、以大53.“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中的“明法”是指()。A、明显的规律B、明确的法律C、明显的规定54.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首节中提出天人的关系,其观点为(),人与自然为息息相关而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与自然是为亲和的关系。A、天人作用本相分B、天人作用本不分C、天人作用本无关55.“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苛於人,不忮於衆,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中“白心”的含义是()。A、说明其心B、明白其心C、表白其心56.(),闻而非也;()见而非也;(),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当名。A、道不可闻;道不可言;道不可见B、道不可见;道不可闻;道不可言C、道不可闻;道不可见;道不可言57.“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於上古而不为老。”是指()。A、道贯古今,无时不在B、虽道贯古今,但非无时不在C、虽非道贯古今,但却无时不在58.“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名正;以道观分,而君主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出自()。A、《庄子•外篇•秋水》B、《庄子•外篇•天地》C、《庄子•外篇•天道》59.()主旨阐扬人的行为当合於自然,顺人情之常。A、《庄子•外篇•马蹄》B、《庄子•外篇•骈拇》C、《庄子•外篇•天地》60.《齐物论》中“天籁”的含义。61.“仲父之病病矣,可不讳云!至於大病,则寡人恶乎属国而可?”中“属国”是指()。A、国家属性B、托付国政C、附属之国62.“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中“六合”的含义是()。A、物之四性B、人之四德C、天地四方63.“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中“天”的含义是()。A、后天的规律B、人为的规律C、自然的规律64.“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A、《庄子•外篇•山水》B、《庄子•外篇•田子方》C、《庄子•外篇•知北遊》65.“若规规然若丧父母,揭竿而求诸海也。女亡人哉,惘惘乎!汝欲反汝情性而无由入,可怜哉!”中“亡人”是指()。A、流亡之人B、死亡之人C、困窘之人66.“圣人之所以駴天下,神人未尝过而問焉;贤人所以駴世,圣人未尝过而問焉;君子所以駴国,贤人未尝过而問焉;小人所以合时,君子未尝过而問焉。”出自()。A、《庄子•杂篇•渔父》B、《庄子•杂篇•寓言》C、《庄子•杂篇•外物》67.“有国於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於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返。”中“逐北”的含义是()。A、战于北方B、逃向北方C、追逐败北68.“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出自()。A、《庄子•杂篇•天下》B、《庄子•杂篇•寓言》C、《庄子•杂篇•说剑》69.“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出自()。A、《庄子•杂篇•外物》B、《庄子•杂篇•说剑》C、《庄子•杂篇•渔父》70.“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出自()。A、《庄子•外篇•山水》B、《庄子•外篇•缮性》C、《庄子•外篇•山木》71.“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中“通人”的含义是()。A、普通之人B、得志的人C、通晓一切之人72.庄子在《德充符》中表达的有情无情的思想。73.“旧国旧都,望之畅然;虽使丘陵草木之緡,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中“入之者十九”是指()。A、深入了十分之九B、隐蔽了十分之九C、进入了十分之九74.对《人世间》的理解。75.“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出自()。A、《庄子•内篇•大宗师》B、《庄子•内篇•人世间》C、《庄子•内篇•德允符》76.对《逍遥游》中“小大之辩”的理解。77.“吾不敖无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哀妇人。”中“嘉”的含义是()。A、嘉奖B、爱护C、喜爱78.“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中“夸者”是指()。A、好自夸之人B、追随权势者之人C、权势欲强的人79.“其合緍緍,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中“大顺”的含义是()。A、顺利B、通过C、自然80.“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见也。”中“中国”的含义是()。A、中原之国B、中等国家C、中间国家81.()主旨在于写真人体道的境界。A、《庄子•内篇•德允符》B、《庄子•内篇•人世间》C、《庄子•内篇•大宗师》82.“子不为行,卽将疏戚无倫,贵贱无义,长幼无序;五纪六位,將何以为别乎?”中“五纪”是指()。A、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B、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子女C、父子、君臣、夫妇、子女、朋友83.井鼃不可以语於海者,();夏虫不可以语於冰者,();曲士不可以语於道者,()。A、拘於虚也;束於教也;笃於时也B、拘於虚也;笃於时也;束於教也C、拘於虚也;束於教也;笃於时也84.“射者非前期而中,谓之善射,天下皆羿也,可乎?”中“前期”是指()。A、预定目标B、提前准备C、以前期望85.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莫寿於殇子,()。天地与我并生,()。A、而大山为小,而彭祖为夭,而万物与我为一B、而彭祖为夭,而大山为小,而万物与我为一C、而大山为小,而万物与我为一,而彭祖为夭86.“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道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出自()。A、《庄子•外篇•山水》B、《庄子•外篇•缮性》C、《庄子•外篇•至乐》87.“孔子谢之矣,而其未之尝言。”中“谢”的含义是()。A、感谢B、弃绝C、谢词88.吾生也有涯,()。(),殆已;(),殆而已矣。A、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已而为知者B、而知也无涯,已而为知者,以有涯随无涯C、而知也无涯,已而为知者,以有涯随无涯89.卑身而伏,();东西跳梁,();中於机辟,()。A、以候敖者,死於罔罟,不辟高下B、以候敖者,不辟高下,死於罔罟C、不辟高下,以候敖者,死於罔罟90.“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中“同德”的含义是()。A、共同的本能B、共同的道德C、共同的德行91.是天地之委形也;(),是天地之委和也;(),是天地之委顺也;(),是天地之委蜕也。A、性命非汝有;生非汝有;子孙非汝有B、生非汝有;性命非汝有;子孙非汝有C、生非汝有;子孙非汝有;性命非汝有92.“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於上古而不为老。”出自()。A、《庄子•内篇•德允符》B、《庄子•内篇•逍遥游》C、《庄子•内篇•大宗师》93.“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中“何居”的含义是()。A、何人B、何故C、何必94.“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出自()。A、《庄子•外篇•天下》B、《庄子•杂篇•庾桑楚》C、《庄子•杂篇•徐无鬼》95.“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壐,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出自()。A、《庄子•外篇•胠箧》B、《庄子•外篇•田子方》C、《庄子•外篇•天道》96.在《庄子•杂篇•渔父》中提到的“四患”是指()。A、叨、贪、很、矜B、叨、贪、很、佞C、险、贪、很、矜97.“吾及亲仕,三釜而心乐;后仕,三千鍾而不洎亲,吾心悲。”中“及亲”含义是()。A、妻子在世上B、子女在世上C、父母亲在世上98.“吾闻祝贤学生,吾子与祝贤游,亦何闻焉?”中“学生”的含义是()。A、学习养生B、学习之人C、游学之人99.今予动吾天机,而不知其所以然。”中“天机”的含义是()。A、秘密B、机关C、自然100.庄子在《庄子•内篇•大宗师》中提出()的生活境界。A、相忘B、合一C、安化第I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C2.参考答案:C3.参考答案:B4.参考答案:C5.参考答案:A6.参考答案:B7.参考答案:C8.参考答案:B9.参考答案:C10.参考答案:B11.参考答案:B12.参考答案:B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C15.参考答案:B16.参考答案:B17.参考答案:C18.参考答案:C19.参考答案: 庄周梦蝶是庄子提出的一个哲学论点,认为人不可能确切地区分真实和虚幻。是庄子对自我与世界的认识,对外物与本体的思考。对两者关系的讨论,体现了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相对主义哲学思想。此外也有一点不可知论的色彩。 庄子以故事的形式对此进行了如下阐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其大意就是庄子一天做梦梦见自己变成了蝴蝶,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庄子,于是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在这里,庄子提出一个哲学问题——人如何认识真实。如果梦足够真实,人没有任何能力知道自己是在做梦。 这则故事穷尽了自然造化和自由人生的真谛,所以后人总是以庄周化蝶作为实现人生自由的典范。20.参考答案:B21.参考答案: 此两句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此两句在此文中应该是重点,因为其后便道,“缘督以为经,可以……尽年”,这便是接近于养生的真谛。 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戮的屈辱。庄子主张的善是真正意义上的善,不是为“名”而“善”。一方面,如果是为了求名声而为善,那么终究是要令人失望的。一方面,庄子又认为为善终究是好的,只是可能不被人们察觉。应当顺从自然之中道,忘却感情,不为外物所滞。庄子讨厌追名逐利的智巧。他主张的是一种对于自然本质的认知。22.参考答案:A23.参考答案:C24.参考答案:C25.参考答案:C26.参考答案: “逍遥”也写作“消摇”,意思是优游自得的样子;“逍遥游”就是没有任何束缚地、自由自在地活动。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否定人在社会生活中的一切作用,把人类的生活与万物的生存混为一体;提倡不滞于物,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逍遥游,就是要从高处着眼去看世界,看你身边的事。而那重高处,就是指一种至高的境界,找到制高点,才能更根本地看这个世界。所以在第一篇逍遥游里,庄子用了很多的比喻,目的是让人看到大的可以有多大,久的可以有多久。用来比喻常人的渺小,目光的狭隘短浅。以此来阐述他的逍遥的思想。就是在高的境界下看世界,就可以冲破一切,得到心灵的解放。27.参考答案:C28.参考答案:A29.参考答案:C30.参考答案:A31.参考答案:C32.参考答案: 现在我已经忘记了自己,你知道吗?33.参考答案:A34.参考答案:C35.参考答案:B36.参考答案:B37.参考答案:B38.参考答案:C39.参考答案:A40.参考答案:B41.参考答案:B42.参考答案:C43.参考答案:B44.参考答案:B45.参考答案:C46.参考答案:B47.参考答案:B48.参考答案:A49.参考答案:B50.参考答案:C51.参考答案:C52.参考答案:A53.参考答案:A54.参考答案:B55.参考答案:B56.参考答案:C57.参考答案:A58.参考答案:B59.参考答案:B60.参考答案: 出自《庄子·齐物论》:“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 天籁是发乎内心,由己而生的。正是由于其由己而生,才会“吹万不同”这并不是由谁来左右的。同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的“心”都是各不相同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来衡量。只有抛弃了那个偏执的内心,才能感知天地自然的不同形态的美好。也指诗文天然浑成得自然之趣。或指民歌随口而唱,随口用韵,随时换韵的情况。天籁的发声全凭自己,完全摆脱了任何外力的约束,是天然自发而生,因而这种不依赖任何外力的自然音响最美,胜于地籁及人籁。61.参考答案:B62.参考答案:C63.参考答案:C64.参考答案:C65.参考答案:A66.参考答案:C67.参考答案:C68.参考答案:A69.参考答案:A70.参考答案:C71.参考答案:B72.参考答案: 有了人的形貌,不一定有人内在的真情。有了人的形体,所以与人结成群体;没有人的真情,所以是与非都不会汇聚在他的身上。渺小呀,跟人同类的东西!伟大呀,只有浑同于自然。 惠子对庄子说:“人原本就是没有情的吗?”庄子说:“是的”。惠子说:“一个人假若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