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1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2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3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4页
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2024年大学试题(历史学)-中国历史地理考试近5年真题集锦(频考类试题)带答案第I卷一.参考题库(共100题)1.关于中国人口来源的基本观点,“外来说”一派认为今天的世界人口来源于南美洲。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有余,()不足。3.印度正面临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过程和最大规模的移民潮。4.汉语的特点是什么?5.呼和浩特在()平原的东部,工业以()比较有名。6.简述什么是历史变迁例证?7.我国东部频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A、渤海、黄海、东海、南海B、黄海、南海、东海、渤海C、南海、渤海、东海、黄海D、渤海、黄海、南海、东海8.历史时期中国的重要移民与社会发展。9.我国居住用房的形式有哪些?10.移民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表现是()。A、移民可以巩固领土和保障国家安全B、移民促进民族团结,防止民族分裂C、移民推动城市化进程D、移民促进人口素质的提高11.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12.富铝土纲在我国分布于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大致北起长江沿岸,南至南海诸岛,东起台湾澎湖列岛,西达云贵高原、横断山脉以及()13.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距今()。A、2700年B、3700年C、4700年D、5700年14.在中国古代,“孝”的本质是保持家庭和社会的延续。15.大兴安岭以东是()平原,太行山以西是()高原。16.法家的思想是什么?17.晚清时期,大臣()力排众议,毅然出兵,平定收复新疆。A、曾国藩B、李鸿章C、施琅D、左宗棠18.县是从()时期出现的。A、宋朝B、明朝C、秦朝D、战国时期19.西汉刺史制度对刺史的职权有明确的规定,即()A、“奉诏四条察州”B、“奉诏五条察州”C、“奉诏六条察州”D、“奉诏七条察州”20.砖红壤在中国分布于()及台湾、广东、广西南部21.唐太宗时按山川地形分全国为(),临时派遣使者观察,未成定制。A、十四刺史B、十三刺史C、五十郡D、十道22.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是()高原的景观特色;千沟万壑、黄土遍布是()高原的景观特点;河汊纵横、湖泊密布的水乡是()平原的景观特色;白山黑水环绕、沃野千里是()平原的景观特色。2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大势是什么?24.历史上,()曾迁入古代中国的中原地区或今天中国范围。A、回鹘B、高丽C、契丹D、昭武九姓25.简述我国人口结构面临的主要难点?26.简述农牧分界线的变迁。27.我国素有“煤海之称”的()省,有“西南煤海”之称的是()煤田。28.下列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B、明朝大臣刘大夏曾下令焚毁相关档案C、对世界和中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D、郑和曾七次下西洋29.下列对华北地区自然特征描述正确的是()A、除黄河外,河流含沙量都很小B、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C、主要位于地势第二阶梯上D、植被类型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30.瑷珲—腾冲一线人口分布线形成于()。A、20世纪早期B、20世纪中期C、20世纪晚期D、21世纪早期31.从()开始,南北人口差异出现逆转,南方人口开始多于北方。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32.中国古时选择与维持首都时,从徙民角度考虑的因素和措施不包括()。A、迁京畿B、建界壕C、强干弱支D、建陵县33.紫色土分布于()石灰性紫色岩地区,在我国以四川盆地分布面积最广,在湖南省以祁东分布面积最大。34.植被净第一性生长力(NPP)35.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36.高山草甸可划分为亚高山草甸和()两个类型。37.巴西的能源矿产不多,政府采取了一些办法解决能源矿产短缺的问题,你能列举几条吗?38.明朝嘉靖皇帝信奉道教,不理朝政,()把持朝纲,致使政治腐败,财政出现危机。39.由于怀疑反朝残余势力在海上搞破坏活动,以及日本海盗、倭寇的骚扰,()下令实行海禁。A、朱元璋B、朱标C、朱允炆D、朱棣40.确定首都需要考虑的因素表述不正确的是()。A、上游B、四塞之地C、关隘D、下游41.灰化土的成土过程主要是灰化层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42.自东北大小兴安岭至海南岛,有寒温带针叶林、暖温带()林、亚热带()林、热带季雨林和雨林。43.市舶司最早是在()代设置的。44.中国植被分类是将建群种生活型相近,外貌相似的群落联合为()。45.行政区划是()制度的产物。A、奴隶B、分封C、中央集权D、地方自治46.从目前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及研究所涉及的领域来看,历史地理已逐渐成为一门()。A、综合性很强的独立学科B、交叉学科C、辅助学科47.简述我国草地退化的区域影响?48.古代社会的家事主要内容是什么?49.黄河下游的改道原因?50.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省的(),年平均降水量达6489毫米。51.上海至解放初期,移民及后代占总人口近()。A、50%B、60%C、70%D、80%52.简述明清小冰期与社会波动的关系。53.关于历代变革中“中国”含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它指历代中原王朝及其认可的范围B、古代以华夏诸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为中国C、在地理意义上,古代的“中原”就是“中国”D、在地里意义上,“中原”没有明确的界线54.“儒商”并非历史事实,恰巧反应出中国商人尴尬的地位,是中国商业畸形发展的现象。5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俗”的特点是()。A、多变B、稳定C、传统D、更新56.某一地区植物种类的总体称为植物区系,而把该地区所有植物种类划分的各种类型称为()。57.宋朝时期的开封称为()。A、北京B、南京C、东京D、西京58.()时期,唐朝击败东突厥,疆域范围扩展到蒙古高原、西伯利亚。A、唐高宗B、唐太宗C、唐玄宗D、唐文宗59.简述沙漠化的危害有哪些方面?60.热带疏林根据其干旱程度分为湿性萨王纳和()两种类型。61.清代大臣()成功收复台湾并促使康熙帝下决心留住台湾,设立台湾府。A、周培公B、施琅C、郑成功D、李光地62.从气温垂直分布看,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这是因为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63.我国古代第一部水利专著是()。A、《史记河渠书》B、《吴中水利书》C、《行水金鉴》D、《河防一览》64.汉代打击匈奴的后果是什么?65.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海岸变化对中国社会变化发展的影响。66.下列选项中,哪些因素曾在历史时期导致中国人口增长的不平衡?()A、地理环境差异B、阶层差异C、生产方式的不同D、文化宗教差异67.我国最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有()平原和()平原。68.简述黄河河段的主要湖泊?69.植物的盖度通常分为极影盖度和()两种。70.齐召南是()朝人,他的地理学的代表作是()71.东晋十六国时期相对西晋时期而言,州的数目(),辖地逐步()。A、减少,增大B、减少,减少C、增多,减少D、增多,增多72.中国古代的票号是由()商人发明的。A、山东B、安徽C、福建D、山西73.我国居室建造和使用时采用的原则是什么?74.保护森林资源措施的其它表述。75.简述古代自然利用方面的成就?76.中国古代各阶层的排序由高到低是()。A、工、士、农、商B、农、士、工、商C、士、农、工、商D、农、工、士、商77.通过移民解决老少边穷地区的资源配置问题,这是一种有效措施。78.灰化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灰化淀积层,灰化土的植被以()为主。79.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废方镇,形成()的三级制。A、道-州-郡B、道-州-县C、路-州-县D、路-州-郡80.简述宋代气候变化与宋元历史发展趋势。81.毛管孔隙中毛管力吸附保存的水称为毛管水,它对植物来说是()。82.分析唐代以后西安失去全国政治中心的原因83.以水为主导因子可将陆生植物区分为(),中生生态类型,湿生生态类型三个生态类型。84.秦岭-淮河通常认为是暖温带和北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以北的土壤类型是褐土和棕壤土,该线以南的土壤类型是()。85.简述京杭大运河的影响。86.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87.国民党时期,政治集团里中统的人选主要来自()。A、绍兴B、湖州C、奉化D、江山88.我国湖泊最多的省区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是()。89.历史上,()之后吐蕃族曾大举扩张,一度占领了新疆大部分地区,以及青海、甘肃等部分地区。A、黄巢起义B、安史之乱C、太平天国运动D、元末混战90.后赵国主石虎是()的儿子。91.人工土的形成过程主要是熟化过程,熟化过程又有水耕熟化和()之分。92.匈奴称汉帝的刘渊的父亲是()。93.中国古代,在经济发达地区以外的商业,其分布主要是依据人口、交通路线。94.土壤是由许多大小不同的土粒、按不同的比例组合而成的,这些不同粒级的土粒混合在一起表现出来的土壤粗细状况称为土壤质地,亦称()。95.在我国农业历史上,是从哪个朝代开始使用绿肥?()A、商朝B、西周C、秦朝D、汉代96.荒漠土可分为灰漠土、灰棕漠土和()三个土类。97.三国时期吴国的孙权曾派()到夷洲(即今台湾)。98.移民是文化最活跃的载体。99.所谓“丰沛故人”是指中国哪位皇帝身边的政治集团?()A、刘秀B、李世民C、刘邦D、武则天100.列举十部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并说出它的流行版本。第I卷参考答案一.参考题库1.参考答案:错误2.参考答案:东南;西北3.参考答案:错误4.参考答案: (1)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按句法结构的表达方式来说,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而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2)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 (3)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说,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5.参考答案:河套;毛纺织和制糖6.参考答案: 在历史时期,因塔里木河等河流不断改道的沙漠侵袭,使得原来沿河东西走向的交通大道为流沙所淹,终至沙漠连片,黄沙千里。楼兰古国的灭亡就是一个明证。7.参考答案:A8.参考答案: 葛剑雄认为人口迁移有七种类型:自北向南的离心型迁移。永嘉之乱(西晋)安史之乱后的再次移民、靖康之乱。 政府强制型的内聚型移民,如把富户迁至首都,现代的城市居民下放,知识青年之上山下乡或前期的移民。 东西向的渗透型移民。如: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由内地向边疆地区的开发型迁移(如屯田戌边、秦代向河套地区的移民等,再如现代的新疆建设兵团,东北北大荒)东南沿海地区对海外移民,尤其改革开放以后,合法移民与非法偷渡。(福建人讲的所谓:海水不干,偷渡不止)北方少数民族的内徒与西迁。南方非汉族的退却性迁移。 如南方少数民族夷、蛮、僚、越等民族,受中原汉族挤压,呈现向西南方向和从平原向山区退却迁移的趋势。9.参考答案: 有半穴式、干栏式、井干式、石式、土木结构和木石结构式。10.参考答案:A,B,C,D11.参考答案: 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语言修辞的关注。孔子认为言过其实是可耻的。 (1)为了内容的表达的需要,人们特别注意语言的传达效果。首先就是使用共同语。 (2)为了取得很好的语言传达效果,古人还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分寸 (3)在语言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的矛盾。孔子主张文辞能表情达意就可以,形式和内容要和谐统一。老子也不主张言辞夸饰。而曹丕主张不同文体对言辞有不同要求,文学作品要比其他文体有文采,陆机主张在用辞上要创新。葛洪则明确表示赞同汉赋铺张的做法。 (4)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中国各时代的文学样式,在修辞上不断追求和创新丰富了我国文学。12.参考答案:藏南13.参考答案:B14.参考答案:正确15.参考答案:东北;黄土16.参考答案: 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交替有关。早期法家代表人物有齐国管仲、魏国李俚、楚国吴起、秦国商鞅。他们试图对宗法社会的旧结构及礼法习惯有所革除,目的在富国强兵。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即建立普遍的法度,下约民,上约君,以一种公平的法度治理国家,但部分破产。后期法家集大成者韩非,发展了一套专门为君主权力斗争服务的法术之学,主张对民众严刑峻法。法家理论对中国政治影响极大,负面作用很深。17.参考答案:D18.参考答案:D19.参考答案:C20.参考答案:海南岛21.参考答案:D22.参考答案:青藏;黄土;长江中下游;东北23.参考答案: (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南北方都存在的民族大融合,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 (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唐代文化鼎盛与此有直接关系。 (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新的血液,三教鼎立相互激荡与玄学一起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24.参考答案:A,B,C,D25.参考答案: ①人口整体素质不高 ②流动人口规模宏大 ③出生的性别比持续攀升 ④贫困人口脱贫难度增大 ⑤艾滋病蔓延相当严重26.参考答案:1)商周之际:农牧区的北方界线大约应于泾渭中游—汾水下游—易水流域一线。2)春秋战国:大致是龙门—碣石及其延长线附近。3)秦汉:向北推进,农牧区的分界线大致位于湟水流域—河西走廊北侧—贺兰山—阴山及长城一线。4)魏晋南北朝:进一步内缩,大致位于渭河平原北部延至汾水中游一带。5)唐朝前期大体上在碣石—龙门及其延长线上。6)明代边墙东起鸭绿江,西至祁连山麓,全长12700余里,边墙实际是明农牧分界线。7)清北方农牧界分界线有两条:一条由陕西北界经山西、河北的长城至辽西努鲁儿虎山,此线以南为农业区。另一条是由贺兰山—阴山—乌拉尔山至大兴安岭南端。27.参考答案:山西;六盘水28.参考答案:A,D29.参考答案:B30.参考答案:B31.参考答案:C32.参考答案:B33.参考答案:热带亚热带34.参考答案: 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由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质总量中扣除自养呼吸后的剩余部分。35.参考答案: (1)税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一。 (2)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土地级差的产生,除了与土地区位有关外,还与对土地的投入,即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密切的关系。 (3)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收社会资金。 (4)市政公用企业重组改制,发行股票募集资金。 (5)运用BOT方式进行融资。36.参考答案:高山草甸37.参考答案: 如利用本国大量生产甘蔗的有利条件,一甘蔗为原料制造酒精,大力发展已酒精为动力的汽车,本国水能资源丰富,全国百分之九十的电力靠水能发电;加强对海底石油的开采。38.参考答案:严嵩39.参考答案:A40.参考答案:D41.参考答案:淀积层42.参考答案:落叶阔叶;常绿43.参考答案:唐44.参考答案:植被型组45.参考答案:C46.参考答案:A47.参考答案: ①草低退化导致初级生产力下降,草地畜牧业受损。 ②退化草地引起生态环境强烈恶化。 ③草地退化导致草原雪灾频繁发生。 ④草地退化使牧民受到收入减少和生存威胁的双重压力。 ⑤草地退化导致生态资产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降低。48.参考答案: (1)孝悌。孝悌式家族伦理的核心。 (2)耕读为本。 (3)修身。它包括节俭勤业、尊师重道、正直廉洁等标准。 (4)整肃门户。严格区分男女界限,不得非礼接谈。 (5)严守尊卑秩序。 (6)善择婚姻。注意门当户对。 (7)慎选继子。 (8)丧葬宜俭。49.参考答案: 黄河改道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人为的原因。 自然原因:流域地貌条件、气候因素、水文条件等。 社会原因:上游植被变化、战争的破坏和人为决口、科学技术落后防洪标准低、政治中心的转移等。50.参考答案:台湾;火烧寮51.参考答案:D52.参考答案: 研究表明,明清时期中国的气候十分寒冷,有称“明清小冰期”,亦称“明清宇宙期”。在传统社会里,低温会使农业生产受到致命的影响,自然灾害的频发则影响农业生产,民生日苦,同时也直接加剧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进而造成引起中国传统社会剧烈的社会动荡,形成大迁移、大移位、大战乱。 (一)明清时期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处于一种高压状态。 (二)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进一步衰落,沙漠化进一步向南拓展,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 (三)由于气候寒冷,自然灾害频率大,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影响了中国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经济推动力和效率的转换。53.参考答案:B54.参考答案:正确55.参考答案:B,C56.参考答案:植物区系成分57.参考答案:C58.参考答案:B59.参考答案: (1)破坏生态环境,威胁人类生存,甚至使许多人沦为“生态难民”。 (2)破坏土地资源,使可利用土地减少、质量下降,造成农牧业生产减产甚至绝收。 (3)破坏交通、水利等生产基础设施,制约经济腾飞。 (4)加剧农牧民的贫困程度,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 (5)使生物质量变劣,物种丰度降低,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6)沙漠化灾害肆虐,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地位。60.参考答案:干性萨王纳61.参考答案:B62.参考答案:降低;地面63.参考答案:D64.参考答案: 打击匈奴引发了西域的打通。西域包括新疆地区天山南北,以及广义上的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的一部分 (1)汉武帝曾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预定目标没有达到,但是发现了西域各国。汉武帝两次对西域用兵,基本控制了西域。在汉宣帝时设立西域都护,确立在那里的统治; (2)班超出使西域后,东汉再次确认了在那里的统治。打通西域的意义是打击匈奴,而他更深远的意义是文化的交流,著名的丝绸之路沟通中外文化。65.参考答案: 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 江泽民讲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应有两层含义。从一定意义上讲,正是西沙东去才造就了中国低海岸的扩展,进而才有了天津、上海成陆,使类似于津沪的东南地区经济繁荣成长为经济发展中心成为可能。66.参考答案:A,B,C,D67.参考答案:华北;长江中下游68.参考答案: 梁山泊、梁山泊地处黄河下游、汶水和济水汇聚地,古称泽国。69.参考答案:基部盖度70.参考答案:清;水道提纲71.参考答案:C72.参考答案:D73.参考答案: (1)以睡处为家庭最为内聚的地方; (2)以正方为公共空间,用来远接神明、近待亲朋。室内的格局大体分为:睡处、神位、照明、取暖、贮藏。74.参考答案: 1)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2)可持续发展战略,资源可持续利用; 3)保护天然林工程全面启动,加快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坚决制止毁林开垦,大力加强商品林建设; 4)林业法律法规:、; 5)林业管理体制改革; 6)将森林健康列为中美两国的优先合作领域,共同开展了中美森林健康合作项目; 7)继续开展试点工作,并在试点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成功经验等。75.参考答案: (1)古朝历代都有极其重视土地的垦殖,古代相当重视对土地的深度利用; (2)水利的兴修不仅关系着农业的兴衰,而且关系着环境的美恶。唐宋时期,正是由于大量光建坡塘水利工程,江南农作物产量才大幅度提高,最终在唐朝中期以后,南方成为经济中心; (3)古代改造自然另一项举措是开凿运河。中国开凿利用运河的历史非常悠久,到隋唐的时期,沟通南北的大运河体系已经形成。76.参考答案:C77.参考答案:正确78.参考答案:针叶林79.参考答案:C80.参考答案: 由于气候寒冷,北方游牧民族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威胁中原农业民族。由于气候寒冷,黄河流域农业经济衰落,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移成为定局。81.参考答案:自由水82.参考答案: 关中丧失全国政治中心,是生态气候、政治军事防御以及经济状况等因素的互相影响的结果。 一、生态环境与气候的变化 生态环境与气候是古代都城选址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长安之所以长期作为古代都城,正是由于长安及关中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河流众多,森林茂密,气候较为怡人。然而,长安及关中地区历经数千年的开发,人口大量增加,历史上掀起过一次次土地开发的热潮。关中地区的开发,使之成为“天府”,但同时也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历代建都时,往往大兴土木,各项建筑用材和生活、生产燃料的需求大量增加,而这些木材都取之于附近的山林,使森林受到巨大的损失。唐政府曾在东西两京附近盛产木材的地区设置了六监,掌管采伐工作,供应建设所需。曾有“八水绕长安”美誉的西安水系,在唐代以后也随着环境的恶化遭到灭顶之灾。河流的水量大为减少乃至干涸,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这与秦岭森林的破坏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情况导致了长安的环境优势已不存在,从而影响长安政治经济的发展,使其地位逐渐下降。在气候方面,唐中期以来,西安及关中地区的气候变化较大。唐贞观元年以后,长安地区的气候以寒冬为主,不时有霜雪害稼的现象。北宋时,关中地区气候继续偏凉,旱灾情况,次数甚多。北宋地区的这一凉干气候所引起的灾害致使饥荒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宋代长安地区的经济的发展。金代前期关中地区气候略有回升,年平均温度略高于现代,是温干型气候。但后期气候又转寒。这种不稳定的气候波动势必对长安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而且金代关中地区旱灾较为严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西安及关中地区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使其已经丧失原有的环境优势,这势必会影响到后世建都于此。 二、政治及军事上防御的考虑 关中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北的必经之地,又是西北地区到达中原的门户,能否牢固有效地控制关中,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很明显,建都关中可以加强政府在西北的防御能力,因为只有把政府机关置于前线,以都城守卫边疆,才能加强边境的防御实力,才不会在战争中掉以轻心。 汉代在都城长安的西北的咸阳原上修建陵墓、设置陵县、迁徙关东富豪,唐代也在关中平原的北部,北山脚下依山建陵,究其原因,除了讲求“风水”之外,封锁匈奴、突厥进入关中的交通要道、加强在西北的防御能力是其最重要的原因。明朝皇陵的地址选择在北京西北的昌平地区,距离边墙非常之近,就与汉、唐皇室选择陵墓有异曲同工之妙。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的祖先崇拜意识使得人们不能容忍祖陵受到丝毫侵犯,保护祖陵也不能有任何懈怠,而把都城和祖陵置于前线,显然可以有效地加强边境的防御能力。这就说明,在西北边境少数民族政治军事实力较强的时期,西北边境多事,各统一王朝为了能够与这些边境政治势力相抗衡,都会建都关中以绾毂西北的门户,就近处理各项征战事务,进行有效的防御和出击。 而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如宋、元、明、清时期,随着我国北部、东北地区的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皇太极时将女真族更名为满族)等政治军事势力的崛起,边境政治斗争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北方和东北,如果再建都关中则舍近求远,边疆的防御力量会大打折扣。所以政治中心在封建社会后期东移北迁成为必然的趋势。 三、西安地区经济的衰落及漕运的中断 唐长安毁灭与关中京畿地位丧失的更深层原因,主要在于经济方面。在生产力低下,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统一王朝的都城(政治中心)一般要与经济重心(富庶地区)相重合。是故以唐末五代为转折,都城开始东移南迁。换言之,即自秦汉以来关中的区位优势,历经千年沧桑,已经改观,而其区位劣势——“寓内西偏,天下劳于转输”,日渐明显,不可逆转。审视唐末朝廷之情形,最窘迫者,莫达于缺乏劲旅和匮乏钱粮二端。降至唐代,江淮流域的经济富庶已呈赶超黄河中下游之势。。 在唐以前,关中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但是在唐代,关中地区的粮食已不能满足长安城的需求,但与此同时,渭河漕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唐中叶,漕渠一度阻塞,漕粮只得仍由渭水运输,有时不得不边挖沙边行船,其艰难程度非同一般。而到唐以后,再未发现有关运输船只行驶于渭水、漕渠的记载,仅有小舟摆渡,恐怕是水流细小,难以行船了。 长安城供给线的中断,使得长安无法立即承载过多的人口,换言之,这一状况,使得定都长安的成本大大提高,首先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疏浚渭河或重挖运河。 四、长安城被毁 这座凝聚着建筑工匠天才智思和无数钱财民力的繁华帝都,却在唐未短暂的20余年间,先后遭受多次的兵火之劫,毁为一片废墟。 综上所述,关中地区丧失掉国都的地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