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_第1页
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_第2页
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海问题”中的媒体作用今年,“南海问题”更加突出为亚太政治的焦点。与中国有领土争议的东南亚国家纷纷制造各种议题针对中国,试图在中国南海捞到更多好处。美日等一些局外大国基于遏制中国的战略需求也以各种形式介入,渴望抓住南海纷争的机遇,对中国形成牵制。

与之相应,国际各大媒体也把“南海问题”作为本年度的传播热点。由于信息传播的全球化,媒体对一项政治议题的报道、传播深刻影响着国际国内公众对事件和相关问题的理解与判断,进而影响议题本身的走势。所以,各当事国纷纷把影响舆论作为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的重要内容。媒体舆论关于“南海问题”的较量与互动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张力各方的政治博弈态势。

“话语助推”抬升南海局势复杂性

总体来看,针对“南海问题”的国际舆论在今年形成了“随时间线性跟进,伴事件集中膨化”的特点。其一年内的走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年初的几个月内。这一时期,国际舆论中的南海话题相对和缓,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是,一直试图介入中国南海问题的美国和日本,尤其是日本成为了这个时段内故意凸出南海冲突、用话语助推南海争议最多的国家。

1至4月,在南海地区本身较为平静的环境下,日本的几大媒体连续发表对南海问题的评论,内容设置上并不雷同,主题却大多是偏袒东南亚国家,把矛头指向中国的论调。日本媒体把渲染中国威胁,以及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国的冲突,和“美日联手压制中国‘野心’”设定为重点议题,主要以一些前政要和学者等意见领袖的观点为支撑。美国《华尔街日报》等媒体一如既往地污蔑中国在东南亚进行“扩张”,对南海自由航行形成“威胁”,并挑唆菲律宾等当事国要对中国“强硬”。

第二阶段大致是5月到8月。这一时期,与一些具体事件相伴,当事国的声音开始膨胀,一些西方媒体则乘机“搅混水”,国际舆论在“南海问题”上产生涌喷,在6月形成了高潮。

5月,越南高调宣扬其向联合国递交照会,宣示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主权”。菲律宾媒体则大肆炒作中国在南沙建军事设施,先是以“菲国虽弱,却勇于抗击‘入侵”’的姿态招徕同情,紧接着又宣扬“美国一定会站在菲律宾一边”鼓舞国内民众士气。5月底至8月,相继发生了中国海监船与侵入我境内的越石油勘探船发生碰撞,越舰非法驱赶我渔船,和越南在南海举行军事演习等事件。越南媒体一边倒地向中国“示强”,英国一些媒体暗示“中国‘侵略’升级”,日本媒体则以撞船事件为例证说明中国“武力扩张的野心”,美国媒体借机推动南海争端国际化,给当事国支招“以多边机制牵制中国”。还有一些西方媒体则频繁使用“战争在即”等耸人听闻的字眼来夸大和渲染南海局势。

与此同时,越南发生了较长时间的反华游行,越南媒体不吝版面,以展示“民意”来对中国施加压力。菲律宾则高调向国际社会宣布,把南中国海重新命名为“西菲律宾海”,试图以“话语框定”的方式影响公众。

美国在这一时期的舆论介入达到了一定深度,先是美参议院通过决议“谴责中国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使用武力’”。紧接着,希拉里在与菲律宾外长会晤后,向媒体表示“华盛顿将坚定地支持老朋友”。

整个7月,出于阿基诺三世访华的需要,菲律宾媒体普遍降低了“南海问题”的调门。除了日本一些媒体继续释放“日美应遏制中国在南海的专横”等言论外,总体较为平静。8月,中国航母下水试航又引起了一阵舆论波动,大多是西方媒体附会中国航母将部署在南海,释放“中国航母的下水,是中国霸权开始的标志”等言论。

第三个阶段是9月到年末。这一时期内,受到菲律宾总统和越共总书记访华的影响,当事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舆论普遍显现平静和缓和,一些西方媒体继续成为话语主角。其中,以美澳外长联合向媒体表示中国必须保障南海航行自由,和日本前外相渲染“中国正在进行海洋领土扩张”为典型代表。“话语战略”的老套路和新特征。

在“南海问题”的舆论场中,以越南、菲律宾为主的一些当事国与以美日为主的一些西方国家出于各自的利益需求,相互附和,形成了针对中国的舆论攻势,其中既有西方妖魔化中国的传统“话语战略”,又呈现出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新策略、新特征。

从美日等国的角度来看,首先是故意为国际公众设置议程,在南海本来较为平静的时期刻意制造话题,渲染气氛,使南海争端凸出为地区争议的焦点,强化当事各方的紧张关系,加剧地区的不和谐。美日等国在第一阶段的“话语预设”对第二、三阶段当事各方的摩擦事件和舆论冲突起到了诱因和铺垫的作用。

渲染“威胁”仍然是美日攻击中国的重要主题。美日既借“中国威胁论”凝聚“南海问题”各当事国对中国的敌意认同,又通过“南海问题”扩大“中国威胁论”的广度和深度。美国巧妙地把“海上航行自由”话题与“南海问题…‘混搭”在一起,为自己的介入行为创制理由和依据。

“激将”与“贬损”共用,是美日舆论的又一特点。美日作为第三方,不断挑唆东南亚当事国对中国强硬,或明或暗地做出支持东南亚当事国的姿态,同时,也不忘通过渲染气氛激将中国“用强”,期望通过诱发当事国的不理性,从中渔利。另一方面,在渲染“中国威胁”的同时,又传递中国军事在美日面前“相距甚远”的信息,既对中国形成威慑,又为其他当事国安神鼓劲。

从越南、菲律宾等国来看,不断展示强硬姿态是其共同特点。越南、菲律宾等媒体在大力宣示其“捍卫领土”强硬态度的同时,官方又通过单独或与美国联合举行军事演习的实际动作来配合舆论。越南把国内的反华游行作为“民意坚强”的绝好素材,重磅推出,持续渲染,向中国施压。另一方面,越、菲等国又都试图把南海争端的话题推到联合国,期望通过多边机制来制约中国,并扩大自身在“南海问题”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策略上,日本和美国一年来都是细水长流式地不间断渗透。在所有针对南海的言论中,日本官方话语很少,大多是媒体自身、前政府官员或专家学者的言论,这为官方起到了缓冲作用。美国则更加直白,官方、非官方的舆论并举,其中不乏偏激和危言耸听的言论,而且以高官出访当事国、与当事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等实际的政治、军事动作呼应当事国舆论,对中国形成现实压力。

同时,美日和东南亚的一些当事国还在舆论上形成了彼此呼应,相互搭衬的态势,期望在“南海问题”上形成对中国的“话语包围圈”来牵制中国。

需要更加科学有力的“话语应对”

面对复杂的舆论态势,中国的“话语应对”整体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媒体维护国家利益的意识更强,反应更加迅速,声音也更加有力。在捍卫南海主权,坚决反对“南海问题”国际化的立场上坚定而有力,既有在无理要求和蓄意干涉等图谋上的针锋相对,又有在恶意炒作和激化挑拨言论上的冷却淡化,既保证了官方立场、态度的主体性,又为专家、草根等民间表达留有了空间。

在外交层面,中国与东盟相关国家达成了旨在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后续行动指导方针”,充分体现了中国的负责任态度。中国国防部部长首次参加“香格里拉对话”,既郑重重申了中国在南海无可争议的主权,又展示了中国愿以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的大国胸怀,做到了有理有力有节。尤其是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和越共总书记阮富仲访华,都对南海局势中各方张力的缓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日子里,“南海问题”依然会是亚太地区的一个重要政治话题,有关各方在舆论上的互动与碰撞依然会是政治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南海地区的敏感性,我们的媒体必须要有战略前瞻的思维,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各种摩擦与冲突有一个基本的预判,形成舆论预警机制,丰盈完善意见领袖队伍和舆论应对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