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送审稿)编制说明《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组二○二○年十二月目录20337_WPSOffice_Level11项目背景 131737_WPSOffice_Level21.1任务来源 120563_WPSOffice_Level21.2工作过程 131737_WPSOffice_Level12行业概况 11393_WPSOffice_Level22.1国内外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现状 110565_WPSOffice_Level22.2国内外相关标准 620563_WPSOffice_Level13规范编制的目的意义和编制原则 710026_WPSOffice_Level23.1目的意义 76284_WPSOffice_Level23.2编制原则 81393_WPSOffice_Level14规范主要内容说明 819877_WPSOffice_Level24.1适用范围 829514_WPSOffice_Level24.2规范的结构 820863_WPSOffice_Level24.3规范性引用文件 912197_WPSOffice_Level24.4术语和定义 914421_WPSOffice_Level24.5工艺技术要求 919599_WPSOffice_Level24.6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要求 1132243_WPSOffice_Level24.7监测 12PAGE11项目背景1.1任务来源近年来随着油田的快速发展和炼化企业的持续增产,环境问题不断凸显,我省油气田勘探、开发、储运过程以及炼化企业生产储存、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各类含油污泥,如清罐油泥、落地油泥、作业油泥等,均属于危险废物,若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和妥善处置,将会严重污染环境。截止2019年底,陕西省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污油泥处理企业共14家,但是我省目前对该类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技术和污染控制措施等方面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因此,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及《陕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落实我省含油污泥利用、处置企业危险废物管理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规范各企业利用、处置措施,明确利用、处置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控制要求,控制污染物的产生,促进行业企业科学化建设。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委托及《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一批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陕质监标函〔2018〕27号)中的要求(项目编号:DBXM36-2018),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承担《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西安石油大学作为协作单位共同参与编制工作。1.2工作过程(1)2019年3-5月,编制组搜集、整理、调研国内有关含油污泥处理污染防控工作的相关资料。收集国内外、省内外、市、企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政策要求、导则和相关论文文献以及工程技术等方面的资料。调研省市县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的要求、需求,相关行业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企业污染防控工作现状和研究前沿等。(2)2019年6-10月,根据调研情况,并征求多方面单位、专家意见,确定规范相关编制内容,完成规范“初稿”编制。(3)2019年11月-2020年5月,编制组对规范“初稿”进行内部讨论审核并组织召开了2次初稿专家咨询会,会后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本征求意见稿。(4)2020年6月11日,召开标准征求意见稿技术审查会,审议专家就本标准内容进行评议,一致认为符合标准要求,同意公开征求意见。(5)2020年7月9日,将标准及其编制说明公布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网站(/)首页的“政民互动-意见征集”栏目进行公开征求意见,公开时限1个月。公开期间共征集到27家单位的意见,其中管理部门20家,企业7家。公开期间共收集有效意见21条,采纳7条,采纳率33%。(6)2020年11月2日,由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法规与标准处组织,排污许可处、大气办、水处、土壤处、固体处、环评处、监测处、执法局、陕西省环境调查评估中心等部门参与召开本标准专题审查会,会议一致认为本标准的制订符合《陕西省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制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同意通过审查。2行业概况2.1国内外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现状2.1.1含油污泥的来源含油污泥具有组成复杂,含有老化原油、沥青质、蜡质,胶体、盐类、细菌、酸性气体、腐蚀产物、固体悬浮物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投加的凝聚剂、杀菌剂、缓蚀剂、阻垢剂等水处理剂物质。来源可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类型:清罐油泥油区原油集输过程及炼化厂中,储罐中油品少量机械杂质、沙粒、泥土以及石蜡和沥青质等重油性组分沉积在油罐、沉降罐底部,形成罐底油泥。含水率一般在20-45(w)之间,含油率在15-50(wt)之间。落地油泥在油气田开发特别是采油、采气生产和井下作业施工过程中,部分原油放喷或被油管、抽油杆、泵及其他井下工具携带至土地或井场以及事故状态下原油落入土壤形成的油泥。含水率一般在10-20(wt)之间,含油率在3-60(wt)之间。其他油泥其他油泥为原油集输及炼化生产过程中处理含油污水产生的污泥,如污水池和隔油池清理出的底泥。含水率一般在20-70(wt)之间,含油率在10-50(wt)之间。2.1.2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技术随着油气田开发力度加大,含油污泥的产量还将继续增加。为了应对含油污泥逐年增加的问题,有关部门、研发机构及企业均加强了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的开发应用,目前已开发的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有:焚烧法、萃取法、生物处理法、调制-机械分离法、热解法、化学热洗、电化学处理法、蒸汽喷射法、固化法等。详见表1。表1目前国内外含油污泥主要处理处置技术序号方法适用范围优点缺点1调质-分离法各类含油污泥工艺简单,技术成熟缺少标准化脱水机械设备和药剂组合系列,处理规模小2化学热洗各类含油污泥,规模处理处理彻底,残渣含水率低,资源回收利用率高,残渣无害化高温下进行,反应条件要求较高,操作复杂3萃取法各类含油污泥处理过程简单,原油回收率高流程长、工艺复杂、萃取剂价格昂贵、处理费用高,萃取药剂具有一定危险性4热解法含水率低,有机物含量低的污泥,规模处理资源回收利用率高技术含量高,运行操作复杂5电化学处理法处理少量含油污泥处理速度快、回收量大耗能大,处理规模小6蒸汽喷射法各类污泥,规模处理处理彻底,资源回收利用率高,残渣无害化设备保养、维修压力大,处理成本较高7固化法含盐量低,且含油量少的污泥便于运输,能够资源化利用,可用于建筑材料,使其固化产物得到妥善处理未工程应用,含盐量等有严格要求,含油量、含盐量高则大幅度降低固化强度8焚烧法各类含油污泥处理量大,彻底,技术成熟耗能大,费用高,有二次污染9水泥窑协同处置法处理量大,重金属等无残留,无二次污染对含油污泥的重金属以及氯、氟、硫等含量有严格要求10微生物法含油量较低的含油污泥投资小,无二次污染资源无法回收利用,占地面积大,处理周期长,受外界环境影响大(1)调质-分离法污泥调质-机械脱水技术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调整含油污泥中固体粒子群的形状和排列状态,以实现固、液易于分离的方法。调质后污泥的脱水效果得到显著改善,含油污泥经过调质后,仍难以直接与水分离,需要进行机械脱水,实现油-水-泥的三相分离。污泥调质-机械脱水处理工艺发展得比较成熟,但是对于不同含油污泥,需要确定最优的混凝剂、破乳剂类型和用量、脱水机械的型号和运行参数,目前很难有普遍适用的药剂和脱水机械设备的组合(2)化学热洗热洗,也叫热脱附,是将含油污泥加水稀释后在加热和加入一定量化学药剂的条件下,使油从固相表面脱附或聚集分离,从而实现固液分离的一种技术。这种工艺可分离油泥中的油、水、泥三相,将油泥中大部分油回收,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热洗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优点是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投资低、工艺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但缺点是回收原油不彻底、油品质差。含油污泥热洗过程中,油泥清洗效率受含油污泥特性、药剂种类及投加量、温度、搅拌强度、搅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化学药剂的筛选和使用是热洗工艺的关键,常用的有无机碱、无机盐、破乳剂和表面活性剂等,高效的药剂在清洗过程中有较好的分散和乳化作用。(3)萃取法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是利用石油类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度不同,而两种溶剂又互不混溶的特性,使石油类物质从水相转移到相溶溶剂中,然后利用石油烃与有机溶剂沸点的不同,用蒸馏的方法,将石油类物质与溶剂分开,溶剂重新回用于处理系统中,提取出的石油烃得以回收利用。萃取法处理含油污泥较彻底,能够将大部分石油类物质回收。但是由于萃取剂价格昂贵,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萃取法成本较高。萃取剂价格昂贵,而且在处理过程中有一定的损失,所以萃取法成本高,且存在二次污染问题。(4)热解法热解处理技术是近年来使用较多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方法。将含油污泥在隔氧条件下加热到一定温度,使烃类及有机物解析,烃热解后剩余泥渣可以回收利用,能很好地回收含油污泥中的有用资源,可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和能量的循环利用。同时,由于热解处于低温还原氛围下,不利于二噁英类等有害物质生成,且污泥中大部分重金属被固定在残渣中。含油污泥热解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气、液、固三相产物。影响三相产物产率的因素很多,包括热解温度、反应时间、加热方式和速率、含油污泥调质、烃类物质构成、物料尺寸、反应停留时间等,因此对工艺、设备和安全要求较高,如果上述因素配合出现问题,会导致反应器器壁结焦,热解过程不凝气产量不均匀等问题。(5)电化学处理法电化学处理是利用大地电场和低电压、低电流技术将氧化还原反应引入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将含油污泥中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分解为CO2和H2O,同时利用电动力来除去其中的水、小颗粒物质和重金属。该方法的技术要点为通过破坏分子的尺寸进行液化(氧化还原反应),利用电化学原理使油迁移并利用电渗析原理去除水。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有效地除去含油污泥中的有机污染物,且处理速度快、回收量大;缺点是规模化处理过程中设备能耗大、处理规模小、处理周期长。(6)蒸汽喷射法蒸汽喷射处理技术是将超热蒸汽经特制的喷嘴高速喷出,在高温及高速所产生的冲量作用下将含油污泥中石油类和水分迅速蒸出,蒸汽冷凝后油水分离,最终实现污泥和油分离的处理技术。该技术已在吉林油田、燕山石化等企业应用。目前,该技术存在高压高温蒸汽对设备造成冲击,设备保养、维修压力大,处理成本较高,应用时间较短等问题。(7)固化法固化处理技术是一种利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将含油污泥固化或者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如有机固化剂丙烯酰胺凝胶体、聚酯、环氧乙烷、脲醛树脂、聚丁二烯等,无机固化剂有磷石膏及玻特兰水泥等)中的无害化处理过程。这样会使得含油污泥便于运输、和处置。含油污泥固化中所用的化学剂分为有机固化剂和无机固化剂两大类。目前,国内在对含油污泥固化处理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多个研究机构独立试验结果均显示固化效果良好。但固化处理对污泥中的含油量、含盐量等有严格要求。(8)焚烧法焚烧是利用油泥的有机成分高,具有一定热值等特点来处置污泥,使含油污泥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使其有机物能够完全降解,燃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可以回收利用进行供热或产生蒸汽等。我国大多数炼油厂都建有污泥焚烧装置,如长岭石油化工厂采用的顺流式回转焚烧炉,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采用的流化床焚烧炉等。另外,德国、法国的石化企业多采用焚烧的方式处理污泥,焚烧后的剩余残渣可埋入指定的灰渣填埋场或用于修路,产生的热能用于发电、供热等。焚烧技术的优势在于其处理的彻底性,有机物可被完全氧化,重金属(除汞外)几乎全部留在灰渣中。但焚烧亦存在着投资和操作费用较高、污泥中的有用成分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易产生二次大气污染等缺点。(9)水泥窑协同处置法水泥窑协同处置是将满足或经过预处理后满足入窑要求的含油污泥投入水泥窑,在进行水泥熟料生产的同时实现对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置的过程。水泥窑协同处置为热化学反应,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通过氧化使较大的有机物变为小分子,再变为无机物。该方法的优点是有机物分解彻底,重金属等无残留,无二次污染,可处理大量含油污泥且工艺稳定;缺点是对含油污泥的重金属以及氯、氟、硫等含量有严格要求,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10)微生物法微生物法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对含油污泥中烃类物质消耗降解,通过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将石油类物质消耗分解并最终转化为无害的物质如H2O和CO2等无机物,是节能环保的含油污泥无害化处理技术。其主要缺点是处理周期较长,受气候等外部环境条件影响大且不适合高含油污泥的处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发展迅速,以调质-分离、化学热洗、热解法、焚烧法等为代表的多种含油污泥处理方法,均已应用于我国油气田及炼厂企业,调质-分离、化学热洗、热解法工艺在陕西省内采用较多。2.2国内外相关标准目前,美国、沙特、加拿大、欧盟等主要石油开采和加工国家均建立了(或在一般性土壤污染物控制标准中补充制定)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控制标准,并以总石油烃(TPH,TotalPetroleumHydrocarbons)为主要控制指标,明确规定了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去向(回填、填埋或筑路等)以及相应污染物控制标准。美国石油学会(API,AmericanPetroleumInstitution)规定含油污泥TPH不得高于1%;加拿大AlbertaDirective58标准中规定,回填和筑路用含油污泥TPH不得高于2%和5%;此外,欧盟也颁布了“污泥处理和处置-管理方法和经验”(SludgeTreatmentandDisposal-ManagementApproachesandExperiences,EnvironmentalIssuesNO.7),将污泥最终处置工艺分为农用、焚烧、工业再利用以及填埋,并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根据TPH值明确规定了不同处理方法处理后含油污泥的去向。1998年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含油污泥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1年我国出台了危险废物贮存、填埋和焚烧的污染控制标准,并在2019年对部分标准进行了更新。2008、2016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将原油开采和加工业产生的含油污泥列为危险废物。由于其特殊性,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给油气田开发、炼制企业带了压力。据统计,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含油污泥总量达500余万吨,且逐年成上升趋势,各石油企业均面临含油污泥综合利用及处置的问题。目前与油气田含油污泥处理相关的标准(见表2)存在着检测项目不统一、标准限值不统一、检测方法不统一等问题。国内针对含油污泥处理没有统一的污染控制标准和指导性文件,虽然石油天然气行业、部分省和自治区出台了相关规范或要求,但其适用范围、标准限值及采用的检测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尤其是石油类指标。为了加快促进我省含油污泥处理资源化、无害化技术的发展,制订我省统一的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过程污染控制规范,十分必要。表2含油污泥处理相关标准序号标准标准类型标准适用范围相关性1GB4284-201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国家标准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在耕地、园地和牧草地时的污染物控制小2GB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国家标准适用于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查和风险管制小3SY/T7301-2016《陆上石油天然气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适用于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资源化综合利用过程及污染控制和环境监管大4DB23/T1413-2010《油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标准》黑龙江省地方标准适用于油田井下作业施工等过程中产生的油水与地面土壤混合形成的含油污泥以及从地层中携带出的含油污泥,经处理后,用于农用、铺设油田井场和通井路。大5DB61/T1025-2016《含油污泥处置利用控制限值》陕西省地方标准适用于陕西省油气田生产及炼化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含油污泥(其经过处理后,用于铺设油田井场、等级公路或用做工业生产原料)大6DB65/T3998-2017《油气田含油污泥综合利用污染控制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方标准适用于经处理过的油气田含油污泥在油田作业区内综合利用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管大3规范编制的目的意义和编制原则3.1目的意义我国建立了严格的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相关标准,但缺少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相关污染控制标准,不利于环境监管和技术研发。出台针对我省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利用及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是油田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经济效益、节约成本的一个重要途径。规范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是实现石油行业环境友好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避免含油污泥环境污染的基本要求。3.2编制原则本标准编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使我省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过程产生的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防控工作与国民经济发展、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发展及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相适应。2.使我省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防控工作同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趋势相适应。能够更好的对处理后含油污泥进行综合利用,促进含油污泥处理处置技术研发与推广,提高含油污泥综合利用率,减轻石油企业处置压力。3.结合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重点,使利用与处置规范在具有实用性的基础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4规范主要内容说明4.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的方法及工艺、过程中污染控制及环境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含油污泥在利用与处置过程中的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管。本次标准中的工艺技术可用于规范石油、天然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油基钻井岩屑和废弃泥浆的利用与处置,待我省出台其他相关标准及规定时,按照最新规定执行。4.2规范的结构标准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为:(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利用与处置方法及工艺技术要求;(5)利用与处置过程污染控制;(6)环境监测。其中:(1)范围部分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部分列出了本规范引用的规范性文件;(3)术语和定义部分对本标准中涉及的特殊用词进行了原则定义;(4)明确了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方法及工艺技术相关要求;(5)对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过程中污染控制指标进行了规定;(6)对含油污泥环境监测进行了规定。4.3规范性引用文件《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引用了与本标准密切相关的法规、规范、标准。涉及固体废物、环境工程、环境保护技术等专业,本条给出了本标准引用的国家和行业标准。现行的含油污泥利用与处置及工业企业环保类标准,是制定本标准的法律依据,其中有关条文是本标准的技术基础,引用此类文件,使标准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4.4术语和定义本标准在重点参考引用《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陆上石油天然气开采含油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染控制技术要求》(SY/T7300)、《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2011)相关术语的基础上,规定了含油污泥利用及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所涉及到的有关术语及定义。含油污泥指石油、天然气开采及加工过程中,沉积于油罐罐底、含油污水处理过程、石油作业时原油落入土壤等形成的可能造成污染的多种形态的含油混合物。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34330—2017)中对处理的定义,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合于运输、贮存、利用和处置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4.5工艺技术要求4.5.1一般要求本部分规定了含油污泥利用、处置过程的基本要求。提出含油污泥原油回收利用的含油率要求以及收集、运输、贮存过程的控制要求等。同时鼓励研发和采用新技术。依据《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607)中“9.2.1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污泥、油泥沙应回收原油”要求,为了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本标准提出“含油率大于5%(wt)的含油污泥应回收原油;不得直接采用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置含油率大于5%的含油污泥”。对于含油污泥的收集、贮存和运输要求按照《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中相关要求执行。4.5.2调质-分离技术含油污泥调质-分离技术主要通过加热、加入药剂等,改变含油污泥中固液存在的状态,实现液、固快速分离的方法。该技术以减量化为主要目的,一般是用泵将污泥储存池中的含油污泥提升至反应罐,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在搅拌下加入调质处理药剂并反应一定时间后,采用分离技术(宜采用离心分离)进行固液分离。液体(油水混合物)进入油水收集罐,并与污泥储存池中的上层液体一并送至联合站、回注水站等进行处理后回注,分离出的处理后的污泥委托处理或自行处置。目前,调质分离技术也多与热解等其他技术联用。根据《油田含油污泥处理设计规范》(SY/T6851)中要求,含油污泥脱水后含水率不宜高于80%。4.5.3化学热洗技术含油污泥热洗技术主要通过化学药剂及热水共同作用于含油污泥,使其粘度降低,实现固液分离的处理过程。该技术工艺过程一般是在反应罐加入污泥量3-4倍体积的水(含有一定浓度的表面活性剂),再用蒸汽(或者热水)直接(或者间接)加热至80-90℃后,将含油污泥用泵提升至分离罐,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回收其中的油。分离出的水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其余送至联合站、回注水站等进行处理后回注;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委托其他单位或自行处置。热洗处理含油污泥的优点是大规模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投资低,工艺容易实现,可操作性强,安全性高。热洗技术一般与其它分离、生物处理、萃取、固化技术联用。含油污泥进料前需进行预处理,去除大块杂物,预处理后含油污泥中固体颗粒直径宜小于5mm;化学热洗宜采用搅拌匀化、加热、投加化学药剂等工艺措施,化学药剂品种、热洗时间等应根据含油污泥特性、脱油效率等现场试验情况确定;处理后含油污泥宜采用离心分离进行固液分离。4.5.4热解技术热解技术又叫干馏、热分解或炭化,是在隔氧加热条件下,含油污泥中有机物发生裂解等过程进行转化、分离及回收,从而实现油气回收和含油污泥无害化、减量化的处理过程。该技术工艺过程主要是将含油污泥送至热解处理装置,原油组分与水分受热首先蒸发出来,不能蒸发的重组分则转化为轻组分,再以气态形式蒸发出来,从而实现原油与泥砂的分离。热解产生的水、油气经冷却后回收;分离出的水处理达标后部分回用其余送至联合站、回注水站等进行处理后回注;处理后产生的污泥委托其他单位或自行处置。根据《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1091)中“5.11.3采用热解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含水率宜低于30%”,因此要求采用热解技术处理含油污泥的含水率宜低于30%;热解终温、停留时间等需根据含油污泥中含固量、固体颗粒粒径、含油量、含水率等参数具体确定;根据《固体废物再生利用污染防治技术导则》(HJ1091)中“5.11.7固体废物热解产生的气体应优先循环利用作为热解的燃料,不能回收利用的应焚烧处理后排放”的要求,热解过程产生的不凝气回收油品后应作为热解炉的热源燃料,不能回收利用的应焚烧处理后排放,热解炉处理的物质主要为含油污泥,有些情况也会对含油污泥塑料外包装物进行处理,考虑塑料中可能含氯,存在二噁英产生的可能性,所以提出二噁英的控制措施,抑制二噁英重新合成的主要方法是控制CO的浓度和烟气冷却时要尽可能快速通过200℃-500℃温度区。因此参照《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中的要求,加热烟气、焚烧炉烟气均应采取急冷处理,烟气温度1s内降到200℃以下,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区的滞留时间,防止二噁英产生或二次生成;排渣系统应与炉体密闭连接,防止飞灰产生造成污染。4.5.5焚烧技术焚烧技术是含油污泥常用的无害化处置技术。该技术工艺过程应该严格按照《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4)中对焚烧炉的设计、烟气净化系统、二噁英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的要求执行。《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176)中“6.5.8危险废物焚烧过程应采取如下二恶英控制措施:(2)焚烧废物产生的高温烟气应采取急冷处理,使烟气温度在1.0秒钟内降到200℃以下,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区的滞留时间”;“6.3.2危险废物焚烧炉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6)确保焚烧炉出口烟气中氧气含量达到6%-10%(干烟气);(7)应设置二次燃烧室,并保证烟气在二次燃烧室1100℃以上停留时间大于2s;(8)炉渣热灼减率应﹤5%”。《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导则》(HJ2042)中“焚烧处置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应采取急冷处理,烟气温度应在1s内下降到200℃以下,减少烟气在200~500℃温区的滞留时间,防止二噁英产生或二次生成”。《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484)中对焚烧炉出口烟气氧气含量、烟气停留时间、燃烧效率、焚毁去除率等均提出了相关要求。4.5.6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由于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含油污泥已有国家规范发布,因此采用水泥窑协调处置技术的按照《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技术规范》(GB30760)要求执行,污染物排放执行《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30485)。4.5.7微生物法陕西省地方标准《落地油泥微生物处理技术规程》已通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的专家评审会,待正式发布后可参照执行。采用该方法的各项污染物排放均参照本标准执行。4.6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要求本部分根据不同工艺特点,规定了含油污泥利用、处置过程的大气、废水、噪声、固废污染物等的污染排放控制要求。4.6.1废气污染控制含油污泥贮存、处置和回收油品存储过程中均会有非甲烷总烃废气挥发、逸散,因此企业边界及周边非甲烷总烃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应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中“最高允许浓度”、“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及“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周界外浓度最高点)”的要求;企业厂区内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还应满足《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附录A中“A.1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的要求。同时,原油中含有多种含硫化合物,包括:硫化氢、硫醇、硫醚和其它硫化物等,含油污泥贮存、处理过程以及微生物作用下会有少量硫化氢、硫醇等恶臭污染物产生,应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中浓度限值要求。采用导热油炉或锅炉用于调质罐、热水罐等设施加热及冬季采暖时,导热油(锅)炉烟气主要污染物烟尘、SO2、NOX,废气污染物排放执行《陕西省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环保设备节能改造与维护服务协议3篇
- 2024年中国流化床干燥冷却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项目合作开发与转让合同
- 2024年中国摩托车链轮配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03月黑龙江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YXJS04模具设计与制造实训设备采购协议3篇
- 2024年中国合金耐磨段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合成绝缘氧化锌避雷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离婚房产分配调解协议
- 2024年中国印刷机胶辊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申报策略
- 2025礼品定制合同范本
- 医院消毒隔离制度范文(2篇)
- 2024年01月11026经济学(本)期末试题答案
- 烘干煤泥合同范例
- 4.1.1陆地水体间的相互关系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 【MOOC】大学生心理学-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三基”培训计划
- 山东省青岛实验高中2025届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6.2密度课件03
- 2024年广西普法云平台考试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