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1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2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3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4页
第一次世界大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知识点一“萨拉热窝事件”1.(2015·湖北宜昌中考)在历史上,突发事件往往对历史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将人类引向战争灾难。其中,将人类引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突发事件是(

D

)A.列克星顿的枪声

B.攻占巴士底监狱C.国会纵火案

D.萨拉热窝事件2.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于右图中的

(

D

)A.①B.②C.③D.④3.一战爆发前夕,一位意大利商人目击了这次大战导火线发生的全过程,他当时所处的半岛是(

B

)A.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C.伊比利亚半岛D.小亚细亚半岛4.(2015·重庆中考B卷)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和城市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点燃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的发生地:萨拉热窝B.奥匈帝国宣战的第一个国家:塞尔维亚

◆知识点二凡尔登战役5.(2015·江苏扬州中考)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你能看到的状况是(

B

)A.萨拉托加战役

B.凡尔登战役C.同盟国与轴心国交战

D.原子弹使用

◆知识点二凡尔登战役6.下面武器不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使用的是(

D

)◆知识点三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7.(2015·江苏扬中模拟)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下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

B

)

持续时间阵亡人数受伤人数经济损失4年零3个月1000万人2000万人3400多亿美元A.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B.人类的一场浩劫和深重的灾难C.世界反法西斯战争D.十月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8.(2015·广西贵港中考)战争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回顾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

B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非正义的掠夺战争C.民族独立战争

D.自卫战争9.百年前的一场世界战争,“令全欧洲的希望之光消失了。这是欧洲一场野蛮兄弟的杀戮,欧洲没有哪个国家是这场战争真正的胜利者。”阅读材料后我们得到的启示是(

A

)A.远离战争,珍惜和平B.欧洲各国都没有取得胜利C.这次世界战争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灾难D.战争把欧洲的希望抹杀了【点拨】考查战争给我们的启示。11.(山东济宁中考)2014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下列有关一战的叙述正确的是(

D

)①萨拉热窝事件说明个人恐怖主义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策②凡尔登战役后,德军开始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③战场主要集中在亚洲,先后有30多个国家卷入战争④1918年,同盟国战败宣告一战结束A.②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④12.阅读下列图片,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德国(左)向英国图二斐迪南夫妇遇刺(右)提出挑战(漫画)

图三遭到炮轰后的凡尔登(1916)(1)上述三幅图片和哪一著名历史事件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时间和导火索是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7月。萨拉热窝事件。(2)图二中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是一个叫普林西波的塞尔维亚青年,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刽子手,对此你怎么看?请简单说说你的理由。对于普林西波的行为我们要分别看待:一方面普林西波是个爱国青年,他为了国家和民族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另一方面,他的个人行为不但没有解决民族矛盾,反而成为奥匈帝国挑起大战的借口。所以爱国青年在维护民族利益的时候,还应该具备进步的现代意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要避免盲目采取偏激行为搞恐怖暗杀。(3)结合图三说说这次世界战争的结果和影响。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