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8古诗词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6/32/wKhkGWcYOhKAXYKxAAJvkEHSyIo300.jpg)
![专题08古诗词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6/32/wKhkGWcYOhKAXYKxAAJvkEHSyIo3002.jpg)
![专题08古诗词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6/32/wKhkGWcYOhKAXYKxAAJvkEHSyIo3003.jpg)
![专题08古诗词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6/32/wKhkGWcYOhKAXYKxAAJvkEHSyIo3004.jpg)
![专题08古诗词阅读-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划重点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A/26/32/wKhkGWcYOhKAXYKxAAJvkEHSyIo3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8古诗词阅读★知识划重点★古诗词阅读题大体上可分为五种类型。题型应对策略如下:(一)品味炼字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精炼词语的感悟能力。解答时要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来点评,可以从词性、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去把握它的内涵。值得提醒的是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二)名句赏析类解析方法:这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中被后人传诵的名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一,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三)主旨情感类(思想感情)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态度的领悟。解答这类题要用一句话概括诗歌形象的特点,并根据所描绘的形象特点及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来推断诗人的情感态度。初中阶段所学诗歌情感大体可分为:离别思念、爱国思乡、友情、爱情、热爱大自然、关心民生等。(四)想象描述类(描述画面、意境)解析题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五)表达技巧类(写作手法特点、修辞、表达方式等)解析方法:这种题型主要考查我们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赏析和领悟。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表达技巧,鉴赏时要准确指出诗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或表现手法或抒情方式),然后结合诗句和具体词语作分析,分析时要指出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内容,抒发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练习划重点★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2.作者为什么不作家书,仅“凭君传语”?“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又蕴含哪些复杂情感?【答案】1.这句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为下文捎口信回家报平安做了铺垫。2.因为是在马上相逢,没有纸和笔。表达了诗人挂念亲人而又无可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解析】1.本题考查诗句赏析,赏析题可从修辞手法、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方面进行赏析。“双袖龙钟泪不干”一句意为“热泪打湿双袖还不断流淌”,将自己难过的事实夸大到泪水不断流淌,可见是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回看上一句“故园东望路漫漫”意为东望家乡路程又远又长,说明作者“泪不干”是因为要远离家乡,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极度思念之情。结合“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可知,也是为“传语报平安”做了铺垫。2.本题考查对古诗中心情感体会。作者在诗中说“马上相逢无纸笔”,说明是在途中偶然遇见,没有纸笔作家书,但是又害怕家里人担心,所以只能让“入京使”给家里人捎句口信说自己一切都好。表现出了诗人在离京途中牵挂家里但是有无可寄托,又怕家人担心自己的复杂心情。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木兰诗(节选)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3.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结合全诗,分析木兰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答案】3.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英姿,也表明行军迅速,军情紧急。4.既有女孩的勤劳善良,美丽可爱;又有男儿的英勇豪迈,是一位巾帼女英雄的形象(或忠孝两全,勤劳能干,不慕名利,英勇豪迈,巾帼女英雄形象。)意思对即可。【解析】3.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名句的赏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这里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赴”“度”“飞”极有气势,表现出木兰矫健如飞,英姿飒爽的气势,突出了木兰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同时,也表现出军情的紧迫,行军的速度之快,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4.此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要结合全诗的内容来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据此概括作答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5.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
)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6.“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5.B6.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襟和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或表达了诗人宏伟的政治抱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或表达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开阔胸襟、宏大的抱负。)(意对即可)【解析】1.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意思是: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这是描写大海的远景。故选B。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意思是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银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这是作者的想象,写出了作者曹操的壮志情怀。前面的描写,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在丰富的联想中表现出作者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胸襟、宏大的抱负。暗含一种要像大海容纳万物一样把天下纳入自己掌中的胸襟。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7.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离别常折柳相赠,表达依依不舍之意。汉乐府古曲《折杨柳》抒发的也正是旅人伤别之情。B.这首诗全篇扣紧一个“夜”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这笛声不期然而然地打动了许许多多的听众。C.“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拟人,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D.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8.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所描写的情景?【答案】7.A8.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解析】7.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正确赏析。B.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不是紧扣“夜”字。C.“散入春风满洛城”,是艺术的夸张,运用的不是拟人。D.《春夜洛城闻笛》是借笛声来抒发思乡之情,“它的意义全在于描写音乐之美,笛声之婉转”,理解是错误的。故选A。8.考查描绘画面能力。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的画面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与联想,用生动的语言再现画面即可。“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五、阅读【甲】【乙】两首诗,根据要求答题。【甲】_____望【清】周容万点寒鸦过尽西,一轮斜月向人低。欲追残梦惊回处,黄菊樽①前剥蟹脐。【乙】洛桥_____望【唐】孟郊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①樽:古代盛酒的器具。9.根据诗歌内容,将“晓”“晚”两字分别填在相应诗题的横线上。【甲】_____望
【乙】_____望10.追随诗人的目光,你会发现,正是那些富有特征的景物触发了诗人的情思。两首诗中都写到月亮,所寄寓的情思是否相同?请结合诗句分别阐述。【答案】9.晓
晚10.两首诗寄寓的情思不相同。甲诗“万点寒鸦”与“一轮斜月”引起了诗人凄凉的感受,触发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乙诗从萧疏的洛城冬景中,开拓出一个美妙迷人的新境界,而明月、白雪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展现出一个清新淡远的境界,寄寓着诗人高远的襟怀。【解析】9.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根据甲诗中的“斜月向人低”“残梦惊回”可知应为“晓”望。明月渐低,梦中醒来,点明时间应是拂晓时分了。根据乙诗中的“月明直见嵩山雪”可知应为“晚”望,明月高悬,嵩山上的雪清晰可见,点明时间应是深夜了。10.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甲诗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记述梦境,“万点寒鸦”“一轮斜月”,诗人望见寒鸦西去,斜月低垂,想到月有残缺,人无团圆。梦中回到故园,于黄菊樽前剥开蟹脐。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乙诗前三句描摹了初冬时节的萧瑟气氛:桥下冰初结,路上行人绝,光秃秃的榆柳掩映着静谧的楼台亭阁,万籁俱寂,悄无人声。“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遒劲,气象壮阔,将视线一下延伸到遥远的嵩山,给沉寂的画面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在人们面前展现了作者盎然的意趣与高远的胸襟。六、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晚春(唐·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1.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晚春景致?1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答案】11.草木留春、万紫千红或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意思对即可)1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对春天的留恋、喜爱之情。(意思对即可)【解析】11.考查赏析诗中画面。本诗前两句写景,选取暮春时节的草树为切入点,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离去,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竞相吐艳争芳,霎时万紫千红,繁花似锦。既表现了暮春景色的美好,也表现了作者的惜春之意。12.考查赏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诗人全用拟人手法,不说人之惜春,而说草树亦知春将不久,因而百花争艳,各呈芳菲。凑热闹的还有朴素无华的杨花榆荚,像飞雪一般漫天遍野地飘舞。从而表达了自己对于暮春美好景色的喜爱与赞美和留春惜春之意。七、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甲】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乙】春夜闻笛李益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13.《春夜闻笛》借“________”抒发了思乡的情感。14.两首诗都写到了“闻笛”,在写作的角度上有什么异同?【答案】13.大雁北飞14.相同:两首诗都写到了因为听到笛声引起的情感变化(引发思乡之情)。不同:《春夜洛城闻笛》写到了笛子吹奏的具体曲调是《折柳曲》,并由此曲而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春夜闻笛》只写到了听笛后迁客的感情变化,没有写具体的笛曲。【解析】13.本题考查诗歌情感,结合诗歌内容加以理解。乙诗中“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意思是晚上洞庭湖畔停宿的无数大雁,还没等到天亮就都急切地往北飞。作者借“大雁北飞”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14.甲诗“谁家玉笛暗飞声”,乙诗“寒山吹笛唤春归”可知相同点是:两首诗都写到了因为听到笛声引起的情感变化,引发思乡之情。不同:甲诗“此夜曲中闻折柳”,写到了笛子吹奏的具体曲调是《折柳曲》,“柳”与“留”谐音,借此曲而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乙诗“迁客相看泪满衣”只写到了听笛后迁客因思乡而伤心落泪的表现,没有写具体的笛曲。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木兰诗(节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5.“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一句运用的是修辞方法,它的作用是:。16.你如何理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的意思?【答案】15.对比;通过对比手法,以宿营地空旷寂凉衬托托木兰离家思亲之情。16.将士们征战多年,经历很多战斗,许多人战死沙场,木兰等幸存者胜利归来。【解析】(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闻”和“但闻”构成对比,突出了“黄河流水鸣溅溅”,写木兰所处现状,面对滔滔黄河,空旷枯寂,缺少爹娘的关心与爱护,衬托她的思家念亲之情。(2)本题考查诗句理解。这是一个互文句,完整语句是“将军壮士百战死,将军壮士十年归”,即将士们驰骋疆场多年,出生入死。有的在战场上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九、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7.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的“东望”点明家园的位置,“路漫漫”体现路途遥远,暗含回家不易。B.第二句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达诗人对故园的眷恋之意。C.从“马上相逢”一词描绘出行色匆匆的军旅生活,既合情理,又给人新鲜之感。D.这首诗语言典雅,抒写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18.“凭君传语报平安”一句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复杂心理?【答案】17.A18.抒发诗人挂念亲人又无处寄托,担心亲人挂念自己的复杂心理。【解析】17.A.“故园东望路漫漫”,在碰到入京使以后,作者久久不语,只是默默凝视着东方,思乡的主题一上来便得到提示,还塑造了西行途中的旅人形象。步步西去,家乡越来越远,“路漫漫”三字不仅指出这种事实,而且很容易勾起“思乡之情”。首句只叙事,不言情,但情感自生,并没有暗含回家不易,故选A。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合同协议网络广告协议
- 借款延期合同
- 借款合同借款合同范文
- 《深入解析HTTP协议》课件
- 金钱与期刊:媒体禁制令及一稿多投禁制
- 区块链共识机制与改进算法研究进展
- 生长因子促进膝软骨再生:研究热点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 基于机器视觉的智能车系统设计
- 考虑失效相关性的无人机飞控系统可靠性分配与预计
- 基于蓝牙的LBS系统攻击检测方法研究
- (一模)宁波市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考模拟考试 数学试卷(含答案)
- 父母赠与子女农村土地协议书范本
- 集团母子公司协议书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南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各乡镇、街道分布情况登记清单(表五)
- ITSMS-D-038 问题记录表范本
- 第1课+古代亚非(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物业客服管家的培训课件
- 2024年房地产行业的楼市调控政策解读培训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第1-11章 数据与Python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高速铁路乘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98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