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_第1页
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_第2页
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_第3页
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_第4页
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我国电信业各地区均衡发展研究研究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讨论摘要:在对“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定量测算,本讨论报告认为,相对于目前的经济进展水平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处于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进展较为均衡;而相对于目前的社会需求状况差异程度,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已超出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处于非均衡进展状态,但有逐步朝均衡进展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本讨论报告通过深化分析提出,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进展需要在兼顾“公正”与“效率”的原则下走非均衡进展道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内涵和讨论思路(一)“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内涵目前,对于产业在地区间的进展均衡,人们更多的是从“肯定均衡”的角度来界定,即认为在某一时点上各地区静态进展水平的全都性,相应的衡量指标往往使用产业进展的肯定量指标或人均量指标进行测度。然而,这种“肯定均衡”只兼顾了“社会公正”,忽视了“效率”,实际上可能导致真正的“社会不公正”。我们认为,产业的地区均衡进展应从“相对均衡”的概念来理解,即将各地区的产业进展水平与其自身的决定因素进展程度进行匹配,并对地区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对比,如果相全都,则认为产业的地区进展是均衡的,反之,则认为是非均衡的。因此,我们将“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中的“均衡”界定为:某一时期内,在各地区社会经济水平、文化水平、需求状况等电信业进展需求因素既定的前提下,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与这些因素的进展程度之间匹配程度的全都性。如果全都性高,我们称之为“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否则,我们称为“电信业地区非均衡进展”。从这肯定义可以看出,这里的“均衡”既考虑了电信业进展与经济进展等生产力的“匹配性”因素,又考虑了电信业进展与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等社会状况的“匹配性”因素,因此这一概念实际上同时兼顾了“效率”与“公正”。(二)“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讨论思路在讨论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是否均衡时,关键是需要将各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与当地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进行比较,看各个地区的这一“匹配程度”是否具有较高的全都性。然而,在实际讨论中,依据定义来讨论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是否均衡显得十分困难,由于一个地区经济进展程度和社会需求状况的指标都格外多,要将其综合成一个合理的指数(标)比较困难,而且大量数据的收集也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可实行另一种讨论思路:首先讨论各个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水平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然后看这种差异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进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社会需求状况之间的差异是否匹配。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现状分析(一)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进展差异的综合评价依据科学性、综合性和横向可比性的原则,并结合电信通信业务地区进展影响因素的性质,确定四种分类的指标(也即电信统计上的分类指标),从而构成了整个电信业地区进展差异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见表1。整个电信业地区进展差异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三层:A层是目标层,即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B层是分目标层,即反映A层的若干侧面;C层是指标层,是对B层的分解和简略化。运用层次分析法,可得到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差异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2。依据“八五”末期、“九五”末期和“十五”学校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指标数据,并用每个指标的实际值和全国平均值相除,以使指标数据无量纲化,计算得到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的综合评价值,见表3。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差异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东部地区的电信业进展水平综合评价值均在1.5以上,而中西部地区均在0.75以上,这说明在电信业的进展上,东部地区的进展情况最好,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差距十分显着。从总体上来看,中部与西部地区的进展情况已经格外接近。(2)从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综合评价值的变化趋势来看,东部地区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而中西部地区则显示出逐年上升的势头。这说明在电信业进展水平上,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在缩小。(3)从各项简略指标来看,东部地区相对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也十分明显。(4)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西部地区之间电信进展水平差异很小,但在某些指标中却是有明显差异的。(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现状通过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测算,并将它们与各自的电信进展水平差异程度进行对比,如果经济进展水平或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比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大或相当,则说明从经济进展水平或社会需求水平的角度来看各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是均衡的,反之亦然。为此,我们运用相对差异系数和Theil指数来测度东、中、西部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水平的差异程度,其中电信进展水平采纳表3中的综合评价值,经济进展水平采纳“人均GDP”指标,社会需求水平采纳“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指标,测算结果分别见表4、表5、表6。从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比较来看,“八五”末期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4158,Theil指数为0.1091,而同期的电信进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6253,Theil指数为0.2117,这表明各地区之间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大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因此,从电信进展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匹配性角度来看,“八五”末期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电信业进展是非均衡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东、中、西部地区的人均GDP差异程度呈现扩大的趋势,而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则逐渐缩小。到“十五”中期(2003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人均GDP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4461,Theil指数为0.1054,而同期的电信进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3809,Theil指数为0.0725,这表明各地区之间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已经小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因此,相对于目前的经济进展水平差异程度,可以认为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处于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进展较为均衡。从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与社会需求状况的差异程度比较来看,东、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差异程度略有上升,但始终小于电信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并由于各地区电信进展水平差异程度在不断缩小,因此两种“差异程度”的差异在变小。如在“九五”末期,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2334,Theil指数为0.0254,同期电信进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4568,Theil指数为0.1143;而到2002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2498,Theil指数为0.0328,同期电信进展水平的相对差异系数为0.3888,Theil指数为0.0834。因此,相对于目前的社会需求状况差异程度,可以认为各地区电信业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已超出合理范围,各地区电信业处于非均衡进展状态,但有逐步朝均衡进展的趋势。三、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模式讨论(一)电信业进展与经济进展、社会需求匹配模式讨论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其电信业的进展程度必须与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相匹配。因此,如果将一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分别作为空间中的一轴,依据水平凹凸划分成低、中、高三个层次,这样就可形成一个地区电信业进展模式的空间组合图,形成27种匹配模式,如图1所示。每个小立方体表明该地区电信进展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的匹配程度。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如果其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同时电信进展水平领先于或与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水平同步,则可称之为“合理匹配模式”或“协调模式”,否则就称为“失调匹配模式”。在以上27种匹配模式中,只有M模式、V模式、W模式、Y模式和Z模式是合理匹配模式,其它都属于失调匹配模式。与此同时,M模式、V模式、W模式、Y模式只有向Z模式方向进展,才能保证其持续的“合理性”,否则,可能会沦落为“失调匹配模式”。(二)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模式选择1.“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模式依据“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定义,如果各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水平的匹配模式属于27种模式中的同一种,或者它们属于27种模式中的不同种类,但它们的电信进展水平与经济进展水平的差异程度、电信进展水平与社会需求状况的差异程度都相同,那幺它们的电信业之间的进展也属于均衡进展范畴。同时,由于各个地区的匹配模式有“合理匹配模式”(高层次模式)和“失调匹配模式”(低层次模式)之分,因此在各式各样的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模式中,也就有层次和水平的凹凸之分。同样,在电信业地区非均衡进展模式中,有些“非均衡”是处于较高水平的,而另一些“非均衡”显然也属于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因此,依据地区间电信业进展的均衡进展程度(“均衡”和“非均衡”)以及均衡或非均衡水平的凹凸,可以将电信业在地区间的进展模式分为四类,如图2所示。\(1)低层次非均衡模式:在比较的两个地区中,至少有一个地区处于“失调匹配模式”,并且两者间的匹配程度不全都。这种进展模式有两类:第一类是两个地区都处于“失调匹配模式”,其次类则是一个地区的匹配模式是“失调匹配模式”,而另一个地区的匹配模式为“合理匹配模式”。(2)低层次均衡模式:在比较的两个地区中,至少有一个地区的匹配模式是“失调匹配模式”,并且两者间的匹配程度全都。这种进展模式也有两类:第一类是两个地区的匹配模式都是“失调匹配模式”,并且匹配度一样;其次类是一个地区的匹配模式是“失调匹配模式”,而另一个地区的匹配模式则为“合理匹配模式”,但它们之间的匹配度全都。(3)高层次非均衡模式:两个地区的匹配模式都是“合理匹配模式”,但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不全都。(4)高层次均衡模式:两个地区的匹配模式都是“合理匹配模式”,并且它们之间的匹配程度全都。2.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模式的选择依据电信业进展与经济进展水平、社会需求状况的匹配模式定义,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各自的进展现状,可以近似地认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匹配模式处于“M模式”,而中西部地区的匹配模式大致处于“A模式”。这样,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电信业进展都属于“低层次非均衡模式”中的其次类,即中部地区或西部地区的匹配模式是“失调匹配模式”,而东部地区的匹配模式为“合理匹配模式”;目前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之间的电信业进展基本上吻合“低层次均衡模式”中的第一类,即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匹配模式都是“失调匹配模式”,并且匹配程度差不多。在“电信业地区均衡进展”的两类模式中,“低层次均衡模式”的结果实际上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两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都处于格外低的状态,因此实际上是形成了“贫困俱乐部”,大家共同穷困;另一种是一个地区的电信进展水平、经济进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状况都明显高于另一个地区,因此容易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因此,低层次均衡模式本质上是以“共同贫困”或经济收入的“不公正”为代价的,是一类不行取和尽可能避开的均衡进展模式。“高层次均衡模式”是一类较优的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模式,其中除了(M模式,Z模式)、(M模式,M模式)组合外,其它模式都以各个地区良好的经济进展态势、较强水平的社会需求力和较高的电信进展水平为基础,以“效率”为先导,同时又基本实现“公正”,实际上是各个地区走向“共同富有”。在“高层次均衡模式”中,(M模式,M模式)模式也是以各地区的“共同平凡”为代价的,而(M模式,Z模式)则是以各地区经济收入的“不公正”为代价的,因此地区间电信业进展模式不能长时间处于这两种模式,但可作为过渡。(Z模式,Z模式)是一种最抱负的地区间电信业均衡进展模式,它不但实现了地区间的均衡,还实现了地区内各项指标的最优性匹配,形成各指标进展之间的“良性循环”。由此可见,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模式的最终取向或目标是(Z模式,Z模式)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高层次动态均衡进展;而从中长期来看,(V模式,V模式)、(W模式,W模式)、(Y模式,Y模式)等三种模式也是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均衡进展可选择的较优模式。(三)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进展的路径选择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实现各自抱负匹配模式的路径来看,中西部地区需要走过的路显然要比东部地区长,并且中西部地区到达抱负匹配模式的困难要远大于东部地区。由此决定在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进展的过程中,各个地区之间电信业的进展实际上更多处于非均衡进展状态和模式,包括低层次非均衡模式和高层次非均衡模式,因此非均衡进展模式是实现我国电信业东、中、西部地区高层次均衡进展的必定过程和途径。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实现各自抱负匹配模式的时间之间的关系来看,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东部地区早早地到达抱负匹配模式,而中西部地区则滞后于东部地区格外长的时间才到达,这种情况实际上以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各项指标进展水平的更大差异为代价,使得最大程度上牺牲“公正”,并且容易带来严重的社会性问题,因此不足取;其次种情况是东部地区十分“缓慢”地到达抱负匹配模式,以“等待”中西部地区“同时”到达,这种情况显然是以“牺牲”东部地区为代价,同时又降低了中西部地区的可能进展速度,使得很大程度上违反了“效率”原则,因此也是不行取的;第三种情况是东部地区以适当的速度在其“合理”的时间内到达抱负匹配模式,同时中西部地区以较高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