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镇江市生物高二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图为某湖泊几种生物的食物网关系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有5条食物链,鲫鱼占2个营养级B.图中所有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螺蛳与鲫鱼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D.若水草、绿藻数量减少,则图中所有生物数量都减少2.立体农业是利用群落得空间结构原理,为充分利用空间和资源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关于立体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果林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各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是相同的B.果林下种植草菇形成群落的水平结构,能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的能力C.果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D.果林中环境条件稳定,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都会呈现“J”型3.硫细菌在细胞内能利用硫化氢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反应式如下:H2S+CO2S+H2O+(CH2O),据此判断该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法判断4.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B.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生理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输入抗毒血清属于免疫治疗B.注射新冠灭活疫苗属于免疫预防C.青霉素杀灭细菌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D.免疫排斥反应与细胞毒性T细胞密切相关6.信息传递在生命系统中有着重要作用。无论是细胞与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还是生态系统稳态的维持,都离不开信息的作用。下列有关信息与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D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B.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必须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C.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可以作用于几乎全身所有细胞D.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与提高作物产量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1)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属_____性基因。(2)Ⅰ-1的基因型是_____。(3)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_____。(4)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_____。8.(10分)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每只成年大熊猫每日进食竹子量可达12~38kg。大熊猫可利用竹子中8%的纤维素和27%的半纤维素。研究人员从大熊猫粪便和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回答下列问题:(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_________。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_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_________培养基。(2)配制的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目的是_________。检测固体培养基灭菌效果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3)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液稀释适当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若干个平板(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对菌落数在____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则可根据公式推测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4)为高效降解农业秸秆废弃物,研究人员利用从土壤中筛选获得的3株纤维素分解菌,在37℃条件下进行玉米秸秆降解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在该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最高的是菌株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菌株秸秆总重(g)秸秆残重(g)秸秆失重(%)纤维素降解率(%)A2.001.5124.5016.14B2.001.5323.5014.92C2.001.4229.0023.329.(10分)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病,HIV是引起人患艾滋病的病原体。下图1是HIV侵入机体后的部分免疫过程示意图。图2表示体液中HIV浓度和T细胞的数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表示记忆细胞的是___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________(填图中罗马数字)。(2)被HIV感染后部分T细胞殖分化成_________,侵入T细胞内的病毒失去藏身之所而被清除,即图2中所示_________阶段。(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4)内环境的稳态就是内环境中_____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10.(10分)科学家发现,植物开花与日照的长短有关。可通过延长或缩短植株受光照时间确定开花效应与光照时长(光周期)的关系。某植物的开花效应与光照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植株(组别)开花效应植株(组别)开花效应A开花D不开花B不开花E不开花C开花F?(1)在自然条件下,光照时长(光周期)对于植物来说是一个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除此之外,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还有_____(写出一个即可)。(2)A、B、C三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由实验可知,该植物感受的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_____(填“茎尖”或“叶子”)。(3)推测F组的开花效应是_____。植物的开花诱导有光敏色素的参与,光敏色素是一类_____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后,会传递某种信息到细胞核内,影响_____,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4)已有研究表明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后会产生某种物质,从而促进植株开花。请利用图中材料设计简易实验验证这一结论:_____。11.(15分)生物遗传信息指导和控制生物体的形态、生理和行为等多种性状。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过程,①-④为分子。据图回答。(1)图中以物质①为模板合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__________.该过程主要在________中进行(2)以物质②为模板合成物质⑤的过程称为________,该过程所需要的原料是游离的________(3)图中④上携带的氨基酸为________(已知有关氨基酸的密码子如下:精氨酸CGA、谷氨酸GAA、丙氨酸GCU、亮氨酸CUU)(4)图中所示过程不可能发生在___(填字母)A.神经细胞B.肝细胞C.细菌细胞D.脂肪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B【解析】识图分析可知,图中包括5条食物链,即绿藻→螺蛳→鲫鱼、绿藻→鲫鱼、绿藻→轮虫→鲫鱼、水草→螺蛳→鲫鱼、水草→鲫鱼。【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有5条食物链,鲫鱼占有二、三2个营养级,A正确;B、群落包括生活在一定自然环境中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图中生物只有动物和植物在内,缺失微生物,B错误;C、根据食物网的分析可知,螺蛳与鲫鱼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都以绿藻为食的竞争关系,C正确;D、若水草、绿藻数量减少,即食物网中的生产者数量减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基石,因此导致图中所有生物数量都减少,D正确。故选B。2、C【解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分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群落的水平结构指群落的水平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其主要表现特征是镶嵌性。【详解】A、相同环境中,不同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不同,A错误;B、果林下种植草菇是不同种群之间的关系,形成的是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C、动物的垂直分布取决于食物和栖息环境,故果树林中的鸟类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与其食物种类和栖息空间有关,C正确;D、自然环境下,果树林中环境条件充裕,但空间有限,各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呈现“S”型,D错误。故选C。3、A【解析】生产者:能直接利用光能(或化学能)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把光能(化学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生物。【详解】由题中信息“硫细菌在细胞内能利用硫化氢氧化分解释放的化学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可判断,硫细菌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D【解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免疫系统可及时的监控和清除体内癌变、衰老的细胞,A正确;在神经调节中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包括5个环节,B正确;神经细胞可分泌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免疫细胞可分泌抗体、淋巴因子等,C正确;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细胞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因此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患呆小症,D错误。故选D。5、C【解析】免疫预防是人工主动免疫,是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然后对相应的病原体有抵抗力。免疫治疗,人体在患病条件下,通过输入抗体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详解】A、免疫治疗是通过输入抗体等,增强人体抵御病原体能力,抗毒血清中含有抗体,可与血液中的毒素结合,属于免疫治疗,A正确;B、免疫预防是人工主动免疫,是注射抗原,产生抗体,然后对相应的病原体有抵抗力,注射的新冠灭活疫苗属于抗原,可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属于免疫预防,B正确;C、青霉素杀灭细菌是药物灭菌,不属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C错误;D、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排斥,主要是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对外来器官进行攻击,D正确。故选C。6、B【解析】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如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化学信息:如生物碱、有机酸等物质;行为信息:如动物的行为。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详解】A、细胞中DNA核苷酸排列顺序(碱基的排列顺序)储存着遗传信息,A正确;B、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除了通过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的形式外,还有植物细胞间的胞间连丝的形式,并不一定需要受体,B错误;C、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所有细胞,C正确;D、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信息传递控制有害动物与提高作物产量,如利用生物信息素防治昆虫等,D正确。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X(2).隐(3).AaXBY(4).1/3(5).1/8【解析】1、“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解】(1)Ⅰ-1与Ⅰ-2正常,Ⅱ-6患乙病,无中生有为隐性,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则Ⅱ-6的致病基因只来自于Ⅰ-2,所以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2)由于Ⅰ-2和Ⅰ-1正常,而Ⅱ-6患乙病、Ⅱ-7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Ⅰ-1的基因型为AaXBY。(3)Ⅰ-1的基因型为AaXBY,Ⅰ-2的基因型为AaXBXb,所以Ⅱ-7的基因型1/2eeXBXB,1/2eeXBXb。Ⅰ-3与Ⅰ-4正常,Ⅱ-10患甲病,说明Ⅰ-3的基因型为AaXBY,Ⅰ-4的基因型为AaXBX—。Ⅱ-8的基因型为1/3AAXBY,2/3AaXBY,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aa与2/3Aa结合才会患甲病,所以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2/3×1/2=1/3。(4)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则Ⅱ-7的基因型aaXBXb,Ⅱ-8的基因型为AaXBY。那么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甲病的几率是1/2,不患甲病的几率是1/2。不患乙病男孩的几率是1/4,所以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1/2×1/4=1/8。【点睛】本题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遗传规律判断遗传方式,结合遗传系谱图判断相关个体具有的基因型,结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能够进行相关计算。8、(1)①.葡萄糖苷酶②.纤维素③.选择(2)①.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和芽孢、孢子)②.不接种培养(或空白培养)(3)30~300(4)①.C②.接种C菌株后秸秆失重最多,纤维素降解率最大【解析】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分离的实验原理:(1)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2)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小问1详解】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包括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为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品稀释液接种至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故该培养基从功能上分类属于选择培养基。【小问2详解】配制培养基灭菌的目的是为了杀死培养基中的所有微生物(微生物和芽孢、孢子)。为检测灭菌效果可对培养基进行空白培养,即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无菌落出现,说明培养基灭菌彻底,否则说明培养基灭菌不彻底。【小问3详解】为测定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常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在适宜的条件下对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进行纯化并计数时,对照组应该涂布等量的无菌水。将大熊猫新鲜粪便样液稀释适当倍数后,取0.1mL涂布到若干个平板(每个稀释度至少涂布三个平板),对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则可根据公式推测大熊猫新鲜粪便中纤维素分解菌活菌数。【小问4详解】测定酶活力时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反应物的减少量或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由表格可知,在适宜的条件下,C菌株在相同的温度和时间下,秸秆失重最多,纤维素降解率最大,说明该菌株的纤维素分解菌产生的纤维素酶活力最大。9、(1).Ⅳ、Ⅷ(2).Ⅶ(3).效应T细胞(4).A(5).协助扩散(6).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7).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解析】1、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艾滋病的致病原理: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T淋巴细胞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2、由图2可知,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摧毁大多数HIV,但随着HIV浓度增加,破坏T淋巴细胞,使T细胞不断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最后使人无法抵抗其他细菌、病毒的入侵,让人死亡。【详解】(1)免疫系统的功能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在免疫过程涉及到的细胞中,只有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由图1可知,G为抗体,所以VII为浆细胞,VI是B细胞,V是效应T细胞,IV、VIII是记忆细胞,所以没有识别抗原能力的免疫细胞是VII。(2)被HIV感染后部分T细胞殖分化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即图2中所示A阶段。(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有多种,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CO2不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是因为组织细胞进行呼吸作用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细胞内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组织液中的要高。(4)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中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针对艾滋病毒的免疫过程及艾滋病防治的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对相应知识的理解能力。10、(1)温度(降雨量、雨水、水分、季风等)(2)①.叶片的数量②.叶子(3)①.开花②.色素—蛋白③.特定的基因表达(4)将短日照处理植株的叶嫁接到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上,以不做嫁接处理的长日照处理的植株作为对照,其它条件相同且适宜,观察其开花情况【解析】分析题干信息可知:A、B、C组形成相互对照,自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实验结果是在短日照照射下,有叶片的A、C组植物开花,无叶片的B组植物不开花,由此说明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D、E形成相互对照,自变量是叶片数量,实验结果是在长日照照射下,DE组植物都不开花。A、D组可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日照时间长短,实验结果是A开花,D不开花,说明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综上所述,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该植物是短日照植物,且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由此推测,当给与F组植物叶片短日照刺激时,F组植物会开花。【小问1详解】在自然条件下,植物会受到光周期、温度、降雨量、季风等具有季节性的环境信号的刺激。【小问2详解】据分析可知,A、B、C三组对照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片的数量,实验结果是在短日照照射下,有叶片的A、C组植物开花,无叶片的B组植物不开花,由此说明该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在叶子。【小问3详解】据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