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_第1页
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_第2页
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_第3页
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_第4页
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全防范措施与应急处理规范TOC\o"1-2"\h\u7737第1章安全管理基本原则 5122471.1安全责任制 5279621.1.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安全投入到位。 5213891.1.2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 596121.1.3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5162171.1.4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598661.2安全教育与培训 5264651.2.1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 5176771.2.2保证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全面、实用,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 52911.2.3创新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5277751.2.4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考核,保证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5119661.3安全检查与评估 6290481.3.1制定安全检查与评估制度,明确检查周期、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 624531.3.2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 6272181.3.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6120511.3.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 617752第2章物理安全防范 6185892.1建筑物安全 6208642.1.1建筑设计 640792.1.2结构安全 6219632.1.3防护设施 670272.1.4安全通道 6298812.2防火防爆措施 6231312.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6175412.2.2消防设施 798622.2.3防爆措施 725532.2.4消防培训与演练 7170052.3防盗报警系统 7130792.3.1报警设备选型 729982.3.2系统布防 7225172.3.324小时监控 7120582.3.4报警信息处理 7316012.4视频监控系统 7206752.4.1摄像头选型与布局 7211762.4.2录像存储与备份 7297722.4.3实时监控 7209022.4.4监控信息利用 72565第3章信息安全防范 7275343.1网络安全防护 8294923.1.1网络架构安全 8130403.1.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 875183.1.3网络设备安全 861773.1.4安全通信 853463.2数据安全保护 8179083.2.1数据分类与分级 8126543.2.2数据备份与恢复 8217303.2.3数据加密存储 8212673.2.4数据访问控制 841673.3系统安全维护 874293.3.1系统安全配置 898983.3.2系统漏洞修复 8172263.3.3系统更新与升级 995203.3.4病毒防护 9273583.4信息安全审计 9244813.4.1审计政策制定 9225623.4.2审计日志管理 9127203.4.3审计分析与报告 9178023.4.4审计整改 911104第4章环境安全防范 9196824.1环境风险评估 924954.1.1风险识别 9244904.1.2风险评估 998104.1.3风险管控 9284984.2环境污染防控 968734.2.1污染源管理 9113614.2.2环境监测 1011204.2.3防治措施 10153094.3应对自然灾害 10265534.3.1预警预报 10317534.3.2应急预案 1027654.3.3应急演练 10326644.3.4救援保障 10290294.3.5灾后恢复 1020773第5章交通安全防范 10249265.1交通安全管理 10300665.1.1交通管理制度建设 10126505.1.2交通路线规划 104075.1.3交通信号与标识管理 11324475.1.4交通安全检查 1142045.2车辆安全管理 1124095.2.1车辆选购与维护 11307405.2.2车辆保险 11133465.2.3车辆监控与调度 11268755.2.4车辆处理 11194105.3驾驶员安全培训 11107085.3.1培训内容 1172095.3.2培训方式 11765.3.3培训频率 11168805.3.4培训考核 1152625.3.5建立激励机制 11289345.3.6安全文化建设 1119927第6章设备安全防范 12212866.1设备安全管理 12226916.1.1设备安全责任制 1235536.1.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2192556.1.3设备安全检查 12126646.1.4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2173066.2设备维护保养 1280576.2.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12292416.2.2定期维护保养 12121086.2.3预防性维修 12242686.2.4故障抢修 12184476.3重大危险源监控 12248836.3.1危险源识别 1388186.3.2危险源评估 13221126.3.3危险源监控 13149766.3.4应急预案 136551第7章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 13308197.1化学品储存安全 13195787.1.1储存原则 1342737.1.2储存设施 1332717.1.3储存管理 13245187.2化学品使用安全 14278247.2.1使用原则 14248797.2.2使用设施 14274357.2.3使用管理 14110657.3化学品应急处理 14214387.3.1应急预案 14225517.3.2应急设施 14270107.3.3应急演练 14208137.3.4处理 1480587.3.5报告 1422324第8章应急预案与响应 15287898.1应急预案制定 15117308.1.1制定原则 15151148.1.2制定程序 15249368.1.3应急预案内容 15272508.2应急资源保障 15267108.2.1应急资源配备 15151888.2.2应急资源管理 16218378.2.3应急资源保障措施 1691438.3应急响应与处置 1691928.3.1预警与报警 16245028.3.2应急响应启动 16151318.3.3应急处置措施 16288458.3.4应急结束与恢复 1723586第9章调查与处理 1728079.1报告与调查 17107019.1.1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需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受损程度及初步原因等。 1737049.1.2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调查组,对展开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 1749669.1.3调查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查: 17185589.2原因分析 1719199.2.1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7291329.2.2原因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 18139279.3处理与整改 18127389.3.1根据调查报告,对责任人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行政处分、经济处罚等,并依法依规追究法律责任。 18105239.3.2对中暴露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18307229.3.3整改措施应包括: 18227639.3.4对整改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检查,保证整改到位,防止类似的再次发生。 1818434第10章安全防范持续改进 18542810.1安全管理评估 181188310.1.1定期开展安全管理评估 181224010.1.2评估内容与方法 18568610.1.3评估结果运用 192821010.2安全改进措施 19918810.2.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192772510.2.2加强安全培训与教育 191210110.2.3优化安全资源配置 191835210.2.4强化应急预案 193089010.3安全文化建设与实践 192367510.3.1安全理念 192367210.3.2安全价值观 192742610.3.3安全行为规范 19830410.3.4安全活动与宣传 192997210.4安全防范创新与拓展 19414310.4.1技术创新与应用 192041110.4.2管理创新 20273510.4.3安全防范合作与交流 201036210.4.4安全防范信息化 20第1章安全管理基本原则1.1安全责任制安全责任制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旨在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职责,保证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以下是安全责任制的基本要求:1.1.1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将安全管理工作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和生产经营活动中,保证安全投入到位。1.1.2建立健全安全组织机构,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1.1.3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类人员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有序进行。1.1.4严格执行安全奖惩制度,对安全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反安全规定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1.2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预防发生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对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基本要求:1.2.1制定安全教育与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的员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知识培训。1.2.2保证安全教育与培训内容全面、实用,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案例分析等。1.2.3创新安全教育与培训方式,运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1.2.4定期对员工进行安全技能考核,保证员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1.3安全检查与评估安全检查与评估是发觉安全隐患、预防发生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对安全检查与评估的基本要求:1.3.1制定安全检查与评估制度,明确检查周期、检查范围和检查内容。1.3.2开展定期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并跟踪整改效果。1.3.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安全评估,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保证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1.3.4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的能力。通过以上安全管理基本原则的实施,有助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降低安全发生的风险,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第2章物理安全防范2.1建筑物安全2.1.1建筑设计建筑物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安全防范需求,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应采取合理布局,保证建筑物具有良好的抗灾功能,降低安全风险。2.1.2结构安全建筑物应具备足够的承重能力,保证在各种自然灾害和紧急情况下,建筑物主体结构不受破坏。2.1.3防护设施建筑物应配备防护设施,如防护网、防护栏等,防止人员意外坠落或物体掉落。2.1.4安全通道建筑物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通道,保证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迅速、安全地疏散。2.2防火防爆措施2.2.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建筑物内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实现对火灾的及时发觉和报警。2.2.2消防设施建筑物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火栓、消防水池等,并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使用。2.2.3防爆措施易燃易爆场所应采取防爆措施,如安装防爆灯具、使用防爆电气设备等,降低爆炸风险。2.2.4消防培训与演练定期组织消防培训与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爆炸等紧急情况的能力。2.3防盗报警系统2.3.1报警设备选型根据建筑物特点和安全需求,合理选择报警设备,如红外报警器、玻璃破碎报警器等。2.3.2系统布防报警系统应合理布防,保证全面覆盖重点区域和关键部位。2.3.324小时监控报警系统应实现24小时监控,保证及时发觉并处理盗窃等安全事件。2.3.4报警信息处理报警信息应及时、准确地传递至相关人员,保证迅速响应。2.4视频监控系统2.4.1摄像头选型与布局根据监控需求,合理选择摄像头类型,如高清、夜视等,并合理布局,保证监控范围全面。2.4.2录像存储与备份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足够的录像存储能力,并定期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安全。2.4.3实时监控监控系统应实现实时监控,保证对场所内的人员和物品进行有效管理。2.4.4监控信息利用充分利用监控信息,对安全事件进行追溯、分析和预防,提高安全防范水平。第3章信息安全防范3.1网络安全防护3.1.1网络架构安全建立稳定的网络架构,保证网络设备的安全功能。对网络进行合理分区,实施访问控制策略,防止非法访问和入侵。3.1.2防火墙与入侵检测部署防火墙,设置合理的规则,对进出网络的数据进行过滤,防止恶意攻击和非法访问。同时利用入侵检测系统对网络流量进行实时监控,发觉异常情况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3.1.3网络设备安全对网络设备进行定期安全检查,更新设备固件和软件,修复已知漏洞。加强设备访问控制,防止未授权操作。3.1.4安全通信采用加密技术,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3.2数据安全保护3.2.1数据分类与分级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分级,根据数据的重要性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3.2.2数据备份与恢复建立数据备份制度,定期对重要数据进行备份,保证数据在遭受破坏后能迅速恢复。3.2.3数据加密存储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存储,防止数据泄露和非法篡改。3.2.4数据访问控制实施严格的数据访问控制策略,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相关数据。3.3系统安全维护3.3.1系统安全配置根据安全规范对系统进行安全配置,关闭不必要的服务,降低系统安全风险。3.3.2系统漏洞修复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检查,发觉漏洞及时修复,保证系统安全。3.3.3系统更新与升级及时更新系统软件,修复已知漏洞,提高系统安全功能。3.3.4病毒防护部署病毒防护软件,定期更新病毒库,防止病毒感染。3.4信息安全审计3.4.1审计政策制定制定合理的审计政策,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3.4.2审计日志管理对系统、网络、数据等方面的操作进行日志记录,便于审计分析。3.4.3审计分析与报告定期对审计日志进行分析,发觉潜在安全风险,形成审计报告,为安全防范提供依据。3.4.4审计整改针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整改措施,提高信息安全水平。第4章环境安全防范4.1环境风险评估4.1.1风险识别针对各类环境风险因素,开展全面的风险识别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水、土、气等环境污染,以及自然灾害等潜在风险。4.1.2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分析其可能导致的后果、发生概率、影响范围等,以确定环境风险等级。4.1.3风险管控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包括预防措施、应急措施等,保证环境风险处于可控范围内。4.2环境污染防控4.2.1污染源管理加强污染源监管,对工业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进行全过程管理,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4.2.2环境监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对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等环境要素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觉并处理环境污染问题。4.2.3防治措施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节能减排、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降低环境污染风险。4.3应对自然灾害4.3.1预警预报建立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及时获取气象、地震等自然灾害预警信息,为应对灾害提供依据。4.3.2应急预案制定针对不同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物资保障等,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应对。4.3.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应急能力,验证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3.4救援保障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物资和人员,保证在灾害发生时迅速开展救援工作。4.3.5灾后恢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开展灾后恢复工作,包括环境修复、基础设施重建、心理援助等,帮助受灾群众尽快恢复正常生活。第5章交通安全防范5.1交通安全管理5.1.1交通管理制度建设建立健全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交通安全管理职责,制定相关规章制度,保证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5.1.2交通路线规划合理规划运输路线,避开高风险区域,保证车辆行驶安全。5.1.3交通信号与标识管理加强交通信号和标识的管理,保证交通信号设施完好、标识清晰,提高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5.1.4交通安全检查定期开展交通安全检查,对车辆、驾驶员、路况等进行全面排查,消除安全隐患。5.2车辆安全管理5.2.1车辆选购与维护选购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车辆功能良好。5.2.2车辆保险为车辆购买全面的保险,降低交通带来的损失。5.2.3车辆监控与调度建立车辆监控系统,实时掌握车辆运行状况,合理安排调度,保证车辆安全运行。5.2.4车辆处理制定车辆处理流程,迅速、高效地处理,减少损失。5.3驾驶员安全培训5.3.1培训内容制定完善的驾驶员安全培训计划,包括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驾驶技能、应急处理等方面。5.3.2培训方式采用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和驾驶技能。5.3.3培训频率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培训,保证每位驾驶员都能接受到持续的培训。5.3.4培训考核对驾驶员进行培训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对未通过考核的驾驶员进行再培训。5.3.5建立激励机制设立驾驶员安全奖,激励驾驶员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5.3.6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驾驶员的安全素质,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第6章设备安全防范6.1设备安全管理6.1.1设备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设备安全责任制,明确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等相关人员的职责,保证设备安全运行。6.1.2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制定完善的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保证操作人员熟悉设备功能、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6.1.3设备安全检查定期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对发觉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保证设备处于安全运行状态。6.1.4设备安全防护措施根据设备特点,配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罩、限位器、紧急停止按钮等,降低发生的风险。6.2设备维护保养6.2.1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建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明确维护保养周期、内容和方法,保证设备长期稳定运行。6.2.2定期维护保养按照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等,以降低设备故障率。6.2.3预防性维修针对设备易损件和关键部件,实施预防性维修,提前发觉并排除潜在故障,保证设备安全运行。6.2.4故障抢修对设备发生的故障,及时组织抢修,缩短故障处理时间,降低故障对生产的影响。6.3重大危险源监控6.3.1危险源识别对设备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识别,包括但不限于机械伤害、电气伤害、火灾爆炸等。6.3.2危险源评估对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评估,分析可能导致的后果和可能性,确定危险源等级。6.3.3危险源监控根据危险源等级,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如安装监测仪表、设置警示标志、实施定期巡检等,保证危险源处于可控状态。6.3.4应急预案针对重大危险源,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处理程序、措施和责任人,提高应急处理能力。第7章危险化学品安全防范7.1化学品储存安全7.1.1储存原则化学品的储存应遵循以下原则:(1)分类储存:根据化学品的性质、类别进行分类储存,避免相互抵触的化学品混存。(2)安全距离:保证储存场所与其他设施、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3)通风良好:储存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有害气体浓度。(4)防火防爆:储存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防火、防爆设施。7.1.2储存设施(1)储存容器: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适应化学品性质的储存容器。(2)密封措施:保证储存容器密封良好,防止化学品泄漏。(3)安全标识:储存容器应清晰标注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危害等级等信息。7.1.3储存管理(1)储存制度:建立健全化学品储存管理制度,明确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的责任。(2)储存记录:详细记录化学品的进货、储存、领用等信息,以便追溯。(3)定期检查:定期对储存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安全可靠。7.2化学品使用安全7.2.1使用原则(1)合规使用:严格按照化学品说明书、操作规程进行使用。(2)防护措施:在使用化学品时,应采取相应的个人防护措施,如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等。(3)避免交叉污染:不同化学品使用场所应分开,防止交叉污染。7.2.2使用设施(1)操作台:设置专门的化学品操作台,配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应急设施。(2)通风设施:操作台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保证有害气体及时排出。(3)废弃物处理:设立专门的化学品废弃物收集容器,按照规定进行处理。7.2.3使用管理(1)使用培训:对使用者进行化学品知识及操作规程的培训,保证正确使用。(2)使用记录:详细记录化学品的使用情况,包括使用时间、地点、用量等。(3)定期检查:定期对使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证设施安全可靠。7.3化学品应急处理7.3.1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化学品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职责、程序等。7.3.2应急设施配备必要的应急设施,如消防器材、洗眼器、急救箱等。7.3.3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化学品的能力。7.3.4处理发生化学品时,按照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减少损失。7.3.5报告及时向上级报告化学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总结教训。第8章应急预案与响应8.1应急预案制定8.1.1制定原则应急预案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制定:合法性、实用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适时性和连续性。保证应急预案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实际,明确应急任务和职责,便于操作执行,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8.1.2制定程序应急预案的制定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成立应急预案编制组;(2)收集相关资料;(3)进行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4)编写应急预案;(5)组织专家评审;(6)修订完善;(7)发布实施;(8)定期评估和更新。8.1.3应急预案内容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单位基本情况;(2)应急组织架构与职责;(3)应急资源与装备;(4)预防与预警;(5)应急响应与处置;(6)信息报告与沟通;(7)应急培训与演练;(8)法律法规依据。8.2应急资源保障8.2.1应急资源配备根据应急预案要求,合理配置应急资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应急救援队伍;(2)应急救援装备;(3)应急物资;(4)应急通信与信息设施;(5)应急交通工具;(6)应急避难场所。8.2.2应急资源管理建立应急资源管理制度,保证应急资源得到有效管理和维护,主要包括:(1)应急资源清单管理;(2)应急资源采购与储存;(3)应急资源调配与使用;(4)应急资源更新与报废。8.2.3应急资源保障措施制定应急资源保障措施,保证在应急情况下,应急资源能够迅速投入使用,包括:(1)应急资源保障组织;(2)应急资源保障计划;(3)应急资源保障演练;(4)应急资源保障协调。8.3应急响应与处置8.3.1预警与报警建立健全预警与报警机制,及时获取突发事件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预警等级采取相应措施。8.3.2应急响应启动根据突发事件类别、规模和影响范围,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组织应急队伍和资源进行处置。8.3.3应急处置措施根据应急预案,采取以下应急处置措施:(1)救援受困人员;(2)控制发展;(3)消除隐患;(4)保护生态环境;(5)维护社会稳定;(6)及时报告信息。8.3.4应急结束与恢复当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满足以下条件时,可宣布应急结束:(1)得到有效控制;(2)险情已消除;(3)无继续扩大趋势。应急结束后,组织力量进行恢复重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同时总结应急响应经验,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和完善。第9章调查与处理9.1报告与调查9.1.1发生后,应立即启动报告程序。现场人员需及时向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受损程度及初步原因等。9.1.2安全管理部门或相关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迅速组织调查组,对展开全面、客观、公正的调查。9.1.3调查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调查:(1)收集现场证据,包括但不限于现场照片、视频、物证、证人证言等;(2)对现场进行勘查,了解经过、环境及相关设备设施等情况;(3)对相关人员、单位进行调查,了解发生前的安全生产状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等;(4)分析原因,查找安全生产管理中的不足和漏洞;(5)形成调查报告。9.2原因分析9.2.1原因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直接原因:分析导致发生的直接因素,如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2)间接原因:分析导致发生的间接因素,如管理不善、培训不到位等;(3)根本原因:深挖发生的根本原因,找出安全生产管理中的系统性问题;(4)历史原因:分析历史遗留问题对发生的影响。9.2.2原因分析应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公正:对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