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复垦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TOC\o"1-2"\h\u4021第1章总则 430241.1土地复垦概述 4146951.2编制依据与目的 4313861.3适用范围 42570第2章土地复垦前期工作 540462.1项目立项 568402.1.1项目可行性研究 5153682.1.2立项审批 535512.2勘察与设计 5172082.2.1勘察 5322522.2.2设计 5273772.3环境影响评价 58322.3.1评价内容 6143342.3.2评价程序 638972.4土地利用规划 676402.4.1规划原则 658842.4.2规划内容 622204第3章复垦土地整理 618903.1土地平整 644603.1.1目的与要求 672463.1.2方法与措施 6189033.2土壤改良 7151363.2.1目的与要求 731443.2.2方法与措施 7127323.3排灌设施建设 778813.3.1目的与要求 717453.3.2方法与措施 7109723.4道路及绿化建设 7115843.4.1目的与要求 745373.4.2方法与措施 715314第4章植被恢复 7101554.1植被选择与配置 750304.1.1选择原则 7141594.1.2配置方式 8294334.2植被种植技术 8296244.2.1种植时间 879894.2.2种植方法 8309184.2.3种植密度 8267264.3植被养护管理 8131144.3.1水肥管理 865454.3.2病虫害防治 856994.3.3修剪与疏伐 8175324.4植被评估与监测 8293354.4.1评估指标 832964.4.2监测方法 990614.4.3评估与监测周期 930250第5章水土保持 9101285.1水土保持措施规划 941405.1.1编制依据 9128295.1.2目标与原则 96235.1.3措施规划内容 9211775.2水土保持设施建设 9130645.2.1建设内容 981285.2.2施工要求 10279335.3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 10218055.3.1监测内容 10195755.3.2评估方法 10144265.4水土保持设施验收 1079015.4.1验收依据 10200955.4.2验收内容 10125535.4.3验收程序 109286第6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 10277636.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 1058766.1.1调查内容 1151916.1.2调查方法 11214996.1.3评估方法 1190276.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 11107356.2.1治理目标 1164816.2.2治理原则 11241056.2.3治理措施 11161486.3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 1152926.3.1设计原则 11222146.3.2设计内容 1210296.3.3施工要求 12115416.4治理效果评价 12156656.4.1评价指标 12209646.4.2评价方法 1220448第7章生态补偿与土地置换 12164137.1生态补偿机制 1255067.1.1生态补偿原则 12135537.1.2补偿对象 125117.1.3补偿方式 13149037.2土地置换政策 1338617.2.1土地置换原则 13176257.2.2置换范围 13162957.2.3置换条件 1339347.3补偿标准与方式 13252217.3.1补偿标准 13230647.3.2补偿方式 13144557.4土地置换操作流程 13177977.4.1提交申请 13326507.4.2审核审批 13247947.4.3签订协议 13138197.4.4办理权属变更 1355957.4.5补偿兑现 14146337.4.6监督管理 149313第8章土地复垦工程管理 14188138.1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14131328.1.1招投标管理 145528.1.2合同管理 14270488.2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 1431028.2.1工程质量管理 14231158.2.2工程进度控制 14199098.3工程监理与验收 1574948.3.1工程监理 1595108.3.2工程验收 1535358.4工程档案管理 1526792第9章土地复垦政策与法规 1562929.1国家政策与法规 1527139.1.1土地管理法 1696279.1.2土地复垦条例 16240859.1.3相关政策文件 16169149.2地方政策与法规 16122999.2.1省级政策与法规 1645479.2.2市级及以下政策与法规 16157189.3政策扶持与激励措施 1633359.3.1财政补贴 1660689.3.2税收优惠 16305729.3.3信贷支持 16214339.3.4土地利用政策 1672729.4法律责任与纠纷处理 16311759.4.1法律责任 1727719.4.2纠纷处理 17117509.4.3举报与投诉 173323第10章土地复垦监测与评估 173020810.1监测指标体系 171908910.1.1土地复垦监测指标设置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原则,保证全面反映复垦土地的质量和生态状况。 173038810.1.2监测指标体系应包括以下方面: 171094010.2监测方法与设备 1789210.2.1监测方法应根据监测指标的特点选择,包括现场调查、采样分析、遥感监测等方法。 172910.2.2监测设备应具备以下要求: 17135610.3评估报告编制 17550410.3.1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7481410.3.2评估报告应具有以下特点: 181064210.4评估结果应用与反馈 181226910.4.1评估结果应用于以下方面: 18636010.4.2评估结果应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作为决策依据,并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的监管与指导。同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监测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不断提高监测与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18第1章总则1.1土地复垦概述土地复垦是指对因采矿、工业、城市建设等人类活动造成的损毁土地进行整治、改良和生态恢复,使其恢复到可供合理利用的状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复垦旨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1.2编制依据与目的(1)编制依据本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土地复垦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行业和地方有关土地复垦的技术规范与标准。(2)编制目的为保证土地复垦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规范土地复垦行为,提高土地复垦技术水平,制定本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旨在为土地复垦项目提供明确的操作指南,指导土地复垦工作有序、高效进行。1.3适用范围本实施细则及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我国境内因采矿、工业、城市建设等活动导致的损毁土地复垦项目。具体包括:(1)露天采矿、地下采矿等矿产资源开发活动造成的土地损毁复垦;(2)工业生产、仓储物流等导致的土地污染、损毁复垦;(3)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引起的土地损毁复垦;(4)其他因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地损毁复垦。第2章土地复垦前期工作2.1项目立项2.1.1项目可行性研究在土地复垦项目立项阶段,需对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环境影响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背景和目标;(2)复垦土地的规模、范围及现状;(3)复垦土地的潜在利用价值;(4)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5)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2.1.2立项审批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后,按照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规定,向有关部门提交立项申请,进行项目审批。2.2勘察与设计2.2.1勘察(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复垦土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气候等自然条件;(2)调查复垦土地的历史利用情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开展现场勘察,查明复垦土地的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等条件;(4)编制勘察报告。2.2.2设计(1)根据勘察报告,制定土地复垦的目标、原则、规模和标准;(2)确定土地复垦的技术路线、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3)制定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复垦后的土地用途;(4)编制土地复垦工程设计文件。2.3环境影响评价2.3.1评价内容(1)分析土地复垦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2)评估项目实施对周围生态环境、水资源、土壤、大气、生物多样性等的影响;(3)预测项目实施后环境质量的改善程度;(4)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2.3.2评价程序(1)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报请环保部门审查,取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复;(3)根据环保部门意见,完善环境保护措施。2.4土地利用规划2.4.1规划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土地利用政策;(2)优先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3)尊重群众意愿,合理确定土地用途;(4)充分考虑复垦土地的自然条件和潜在价值。2.4.2规划内容(1)明确复垦土地的用途、规模和布局;(2)制定土地利用方案,包括农用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确定土地复垦后的配套设施建设;(4)制定土地利用规划图及相关说明书。第3章复垦土地整理3.1土地平整3.1.1目的与要求土地平整是复垦土地整理的首要环节,旨在实现地表高程的均匀,为后续农业生产提供良好基础。要求地表坡度适宜,排水畅通,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3.1.2方法与措施(1)采用机械或人工方式对地表进行平整,消除地形起伏,降低地表坡度。(2)结合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规划土地平整方案,保证土地整理质量。(3)充分利用现有地形,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工程量。3.2土壤改良3.2.1目的与要求土壤改良旨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要求土壤质地适宜,养分含量均衡,保水保肥能力强。3.2.2方法与措施(1)添加有机物料,如农家肥、绿肥等,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2)采用物理、化学方法改善土壤质地,如深翻、施用土壤调理剂等。(3)合理调整土壤酸碱度,满足不同作物生长需求。3.3排灌设施建设3.3.1目的与要求排灌设施建设是保障复垦土地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要求排灌系统布局合理,设施完善,保证农田水分适宜,旱涝保收。3.3.2方法与措施(1)根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合理规划排灌系统布局。(2)建设灌溉渠道、排水沟、泵站等设施,保证农田灌溉和排水畅通。(3)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3.4道路及绿化建设3.4.1目的与要求道路及绿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复垦土地的生态环境质量,方便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要求道路布局合理,绿化植物适宜,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3.4.2方法与措施(1)规划合理的道路系统,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需求。(2)道路两侧进行绿化,选用适宜的树种,提高生态环境质量。(3)加强道路及绿化设施的维护管理,保证其长期稳定运行。第4章植被恢复4.1植被选择与配置4.1.1选择原则在选择植被种类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适地适树、多样性、生态功能优先、经济合理。优先考虑本土植物种类,适当引入适应性强、生长快速、生态效益高的外来树种。4.1.2配置方式根据土地复垦区的地形、土壤、气候等条件,合理配置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及地被植物。采用立体绿化、混交林、复层林等配置方式,提高植被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4.2植被种植技术4.2.1种植时间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一般而言,春秋两季是较为理想的种植时间。4.2.2种植方法采用穴植、沟植、撒播等方法进行植被种植。种植过程中应保证植物根系完整,土壤填充紧密,适当浇水,以提高成活率。4.2.3种植密度根据植物种类、生长速度、种植目的等因素,合理确定种植密度。既要满足生态功能,又要避免过度竞争。4.3植被养护管理4.3.1水肥管理合理制定浇水、施肥计划,保证植被正常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4.3.2病虫害防治加强病虫害监测,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4.3.3修剪与疏伐根据植被生长情况,适时进行修剪和疏伐,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植被健康生长。4.4植被评估与监测4.4.1评估指标采用植被覆盖率、物种多样性、生物量、生态功能等指标,对植被恢复效果进行评估。4.4.2监测方法采用样方调查、遥感监测、生态监测站等方法,定期对植被生长状况及生态效益进行监测。4.4.3评估与监测周期根据植被恢复阶段和项目需求,合理确定评估与监测周期。一般而言,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与监测。第5章水土保持5.1水土保持措施规划5.1.1编制依据本章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及相关地方性法规、政策,结合土地复垦项目具体情况,制定水土保持措施规划。5.1.2目标与原则(1)目标:降低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2)原则:科学规划、综合防治、突出重点、分类指导。5.1.3措施规划内容(1)地形地貌整治: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特点,采取梯田、梯地、水平条田等整治措施。(2)植被恢复与保护: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采取植树、种草、封育等措施,提高植被覆盖率。(3)土壤改良: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4)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建设截排水沟、沉沙池、护坡等工程,降低土壤侵蚀。5.2水土保持设施建设5.2.1建设内容(1)植被恢复与保护:按照规划要求,实施植树、种草、封育等植被恢复与保护措施。(2)水土保持工程:根据项目需求,建设截排水沟、沉沙池、护坡等水土保持工程。(3)土壤改良:采用适宜的土壤改良措施,提高土壤肥力。5.2.2施工要求(1)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安全、环保。(3)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和材料,提高施工效率。5.3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估5.3.1监测内容(1)土壤侵蚀监测:采用地面观测、遥感监测等方法,对土壤侵蚀状况进行监测。(2)植被监测:监测植被覆盖率、植被种类、植被生长状况等。(3)土壤质量监测:监测土壤肥力、土壤结构、土壤水分等指标。5.3.2评估方法(1)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土壤侵蚀、植被状况、土壤质量等方面。(2)定期对项目区水土保持效果进行评估,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5.4水土保持设施验收5.4.1验收依据依据《土地复垦条例》、《水土保持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进行水土保持设施验收。5.4.2验收内容(1)检查水土保持设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工程质量是否达到标准。(2)核查水土保持监测数据,评估水土保持效果。(3)审查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5.4.3验收程序(1)项目单位组织自验收,形成自验收报告。(2)报请上级主管部门进行验收。(3)验收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纳入项目档案管理。第6章矿山地质环境治理6.1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估6.1.1调查内容(1)矿山地质环境背景调查;(2)矿山开采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调查;(3)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识别与成因分析。6.1.2调查方法(1)实地调查;(2)勘探与测试;(3)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6.1.3评估方法(1)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2)构建矿山地质环境评估指标体系;(3)评估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6.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措施6.2.1治理目标(1)恢复矿山地质环境功能;(2)防治地质灾害;(3)保护生态环境。6.2.2治理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2)因地制宜,分类施策;(3)综合治理,突出重点。6.2.3治理措施(1)地质灾害防治;(2)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3)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4)水土保持与水资源保护;(5)生态修复与景观建设。6.3治理工程设计与施工6.3.1设计原则(1)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和技术标准;(2)保证治理效果和安全生产;(3)经济合理,技术可行。6.3.2设计内容(1)治理工程总体布局;(2)详细设计;(3)施工组织设计。6.3.3施工要求(1)严格遵循设计文件;(2)加强施工现场管理;(3)保证施工质量与进度。6.4治理效果评价6.4.1评价指标(1)地质灾害防治效果;(2)土地复垦与植被恢复效果;(3)环境质量改善程度;(4)生态效益。6.4.2评价方法(1)采用实地调查、监测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2)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3)结合治理工程验收进行评价。第7章生态补偿与土地置换7.1生态补偿机制7.1.1生态补偿原则遵循“谁破坏、谁补偿,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生态补偿责任主体和受益主体。7.1.2补偿对象生态补偿对象主要包括因土地复垦导致生态环境受损的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的群体以及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内的生态保护主体。7.1.3补偿方式采用直接补偿和间接补偿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资金补偿、政策支持、技术援助等。7.2土地置换政策7.2.1土地置换原则遵循“等量、等效、就近、自愿”的原则,保证土地置换的公平、合理。7.2.2置换范围土地置换范围包括因土地复垦导致的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资源减少的区域。7.2.3置换条件置换土地需满足以下条件:权属清晰、无争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违反生态保护红线要求。7.3补偿标准与方式7.3.1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类型、生态价值、受损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补偿标准。7.3.2补偿方式(1)货币补偿:按照补偿标准,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补偿对象;(2)实物补偿:通过提供土地、房屋等实物资源,弥补受损利益;(3)政策补偿:给予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优惠政策;(4)技术补偿:提供技术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提高生态保护能力。7.4土地置换操作流程7.4.1提交申请需进行土地置换的当事人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提交土地置换申请。7.4.2审核审批土地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报上级部门审批。7.4.3签订协议经审批同意的土地置换,双方当事人签订土地置换协议。7.4.4办理权属变更根据土地置换协议,办理土地使用权属变更手续。7.4.5补偿兑现按照补偿标准,向补偿对象支付补偿费用。7.4.6监督管理对土地置换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监督管理,保证置换效果。第8章土地复垦工程管理8.1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8.1.1招投标管理本章节主要阐述土地复垦项目的招投标程序及管理措施。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项目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招投标。具体内容包括:a)编制招投标文件,明确项目需求、技术要求、投标条件等;b)发布招投标公告,广泛邀请潜在投标人参与投标;c)组织招投标评审,保证评审过程客观、公正、透明;d)公示中标结果,保证招投标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8.1.2合同管理合同管理主要包括合同签订、履行、变更和解除等方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a)签订合同时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保证合同条款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需求;b)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应严格遵循合同约定,保证项目按期完成;c)合同变更和解除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执行,保证双方合法权益。8.2工程质量与进度控制8.2.1工程质量管理工程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制定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b)强化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c)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制度,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监控;d)落实质量责任,对质量问题进行追责和整改。8.2.2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应遵循以下原则:a)制定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明确各阶段目标和时间节点;b)对工程进度进行动态管理,及时调整进度计划;c)加强各参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协作,保证工程进度顺利进行;d)对影响工程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8.3工程监理与验收8.3.1工程监理工程监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督,保证工程质量、进度和安全;b)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等文件,提出合理化建议;c)定期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检查,发觉问题及时整改;d)参与工程验收,对验收过程进行监督。8.3.2工程验收工程验收应遵循以下程序:a)组织初步验收,对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b)组织正式验收,保证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合同约定;c)验收合格后,办理验收手续,形成验收文件;d)对验收中发觉的问题进行整改,直至满足验收标准。8.4工程档案管理工程档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建立工程档案管理制度,明确档案分类、归档范围、保管期限等;b)对工程各阶段文件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c)加强工程档案的保管,保证档案安全、防火、防盗、防潮、防虫蛀等;d)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项目要求,及时提供档案查阅、借阅等服务。第9章土地复垦政策与法规9.1国家政策与法规本节主要介绍我国国家层面关于土地复垦的政策与法规。国家政策与法规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宏观指导和法律依据。9.1.1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的基本法律,明确了土地复垦的义务、责任和目标。9.1.2土地复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复垦条例》对土地复垦的定义、基本原则、程序、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了详细规定。9.1.3相关政策文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土地复垦的政策文件,为土地复垦工作提供了具体指导。9.2地方政策与法规本节主要介绍各地区根据国家政策与法规,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的土地复垦政策与法规。9.2.1省级政策与法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国家政策与法规,制定的土地复垦实施办法、指导意见等。9.2.2市级及以下政策与法规市、县、区等地方根据上级政策与法规,结合本地实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