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3教学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一、课标要求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拓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二、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实力:1、驾驭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概况,理解特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义;2、驾驭沿海经济开放地带的形成和浦东开发的目的及影响;3、驾驭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分析初步形成的特点,能在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沿海港口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历史图片、文字等,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培育学生从多种形式的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实力。2、通过设置“为什么最早在广东、福建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等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读探究。3、运用比较、概括和阐释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培育学生探究问题的实力。(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是我国发展的必定选择,使学生认可和支持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过程、特点。教学难点: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影响。四、教学方法讲解并描述法,比较法,启发引导-自主探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图片导入法:老师和学生一起观看图片:老师讲解并描述:图片上这位老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在他的领导下,我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实现了历史性的变革。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并最终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对外开放……【新课教学】一、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师生活动】阅读下列历史材料,历史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问题设置: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是怎样的?材料一:“文化大革命”动乱十年,在经济上,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相当于建国30年全部基本投资的80%,超过了建国30年全部固定资产的总和。——李先念材料二: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图片略)材料三:20世纪70年头,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相关图片略)中国复原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材料四: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面对西方高速发展的经济,在深感中国已经落后的同时,他深刻地相识到:“……环顾全球,今日世界上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没有一个是闭关自守的。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的。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在搞开放,西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就是相互融合、沟通的……十几年的阅历教训告知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师生合作得出: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1)国内方面:①十年“文革”使中国社会经济遭到严峻破坏,急需复原和发展。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2)国际方面:①政治上:20世纪70年头的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复原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相继实现了中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②经济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历史图片和资料,培育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实力,并加以适当讲解,使学生理解对外开放的背景。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老师活动】老师讲解并描述,创设情景,通过歌曲《春天的故事》的歌词设置问题引导,实现过渡。1、试点:经济特区的创办(1)概念国家在交通便利,条件适合的地方划出肯定区域,在这里实行与其他地方不同的经济政策。以此引进外资、外国先进技术和管理阅历,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学生活动】学生通过对概念的阅读,比较分析得出经济特区“特殊”在什么地方,与香港、澳门“特殊行政区”有何不同。比较分析经济特区和特殊行政区的区分经济特区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只是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特殊”,不享有自治权;而特殊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除外交和国防权由中心人民政府行使外,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师生活动】通过图片设置情境,老师讲解并描述以问题引导,实现过渡。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课本59页《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后,能从地图上找出经济特区的位置与名称。(2)设立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经济特区。【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实力和养成“左图右史”的学习方法。【师生活动】设置问题,引导探究。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思索回答。问题:国家为什么确定首先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立经济特区?1、广东、福建两省邻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2、有众多海外华侨,更好吸引外资。3、地处东南沿海,交通便利,资源丰富。【设计意图】老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回答问题。熬炼学生的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师生活动】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国家如何建设特区,特区的建设成就,老师出示材料并引导分析建立经济特区的意义(影响)。材料一:1992年,在五个经济特区中,外商实际投资约占全国的29%,外贸出口约占全国的1/7,涌现出一百多个年出口1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考察深圳时,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学问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育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经济特区就像是一个宏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了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大门……在老师引导下,学生阅读教材,回答:(3)意义①特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成为全国的“排头兵”。②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究和示范作用。③特区的改革,为全国供应了珍贵的阅历。【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材料,培育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实力,学会将材料中所表述的内容与教材中的相关学问结合起来。【师生活动】展示历史图片,老师简洁讲解并描述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缘由。学生听讲,看历史图片,阅读教材,依据老师提示,参加学习与互动。【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9页内容及《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在老师问题引导下,自主学习,参加互动。2、扩展: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拓(1)沿海港口城市①时间:1984年②城市:国务院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师生活动】老师通过多媒体显示地图上四个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位置,使学生加深印象。(2)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拓①时间:1985-1992年②地区:国务院确定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拓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③意义: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b.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内地的开发,都有深远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读图,在培育“左图右史”的习惯的同时,识记相关学问。【师生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60页,老师适当提示。学生阅读,思索并回答:(3)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设立①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从哪一年设立的,有几批?从1988年至2002年,三批②主要设立在哪些地区?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肯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③设立的目的是什么?以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加工出口产品。④有什么特点和作用?A、特点:具有人才、技术、学问密集特点。B、作用:是学习先进管理阅历、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自主归纳学问点的实力。老师过渡:进入90年头,中国对外开放的区域起先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实现这一具有战略意义转移的第一大决策,是开发开放上海浦东。3、新发展: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1)时间1990年【老师活动】设置问题情境:思索:国家确定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是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学生活动】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听老师讲解并描述及观看地图图片,了解浦东历史、地理状况,进而分析归纳出浦东开发与开放的目的和有利条件。(2)目的、有利条件A、目的①以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②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③并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经济的新飞跃。B、有利条件:①依靠上海长期积聚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②凭借上海独特的地理优势、交通优势、人才优势和产业优势。【设计意图】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教材归纳信息点、学问点的实力。【老师活动】通过图片展示、比较,和课外材料的补充,让学生视察到浦东开发前与开发后的改变,进而结合教材内容得出结论。(相关图片材料略)(3)成就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改变。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头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记。【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浦东建设的成就的理解。老师过渡: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整个长江沿线的开放,依据国家的战略构想,对外开放起先转移到内地,进而,国家又开放了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初步形成……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格局: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师生活动】先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再通过幻灯片动态演示,使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个格局体系,并通过老师的进一步讲解加深理解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设计意图】加深学生对学问的理解。老师过渡: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有哪些区分呢?【师生活动】老师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分析,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相互合作,共同探究。旧中国当今前提不同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我国主权独立完整基础不同不同等同等互利目的不同帝国主义为了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中国而提出的。为了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结果不同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我国发展本土的经济;【设计意图】通过分析比较中国近代史上的“开对外放”与当今对外开放,在培育学生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实力的同时,加深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解和认同。【结束语】在这过去的三十几年里,中国通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我国仍旧和世界上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总体有所提高,但是,人民生活华蜜指数偏低……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我们须要学习的还有许多许多……习近平主席在上任之初就庄重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国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并争取在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