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学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标阐释时空构建1.驾驭1840—1860年西方列强发动的两次鸦片斗争的背景、结果。2.初步驾驭两次鸦片斗争对中国社会的深远影响。3.中日甲午斗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史实;《马关条约》与《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影响。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页一、国门洞开1.背景(1)国际:19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国内: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峻。2.过程斗争条约主要内容影响鸦片斗争(1840—1842年)《南京条约》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大门被打开,中国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斗争(1894—1895年)《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八国联军侵华斗争(1900—1901年)《辛丑条约》赔款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派兵爱护;严禁中国人民参与反帝活动;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列强侵华影响(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烧杀抢掠,毁坏中华文明遗产。(2)在政治上,破坏中国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3)在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通过资本输出等方式限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背景:《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列强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表现(1)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①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②1897年11月,德国派军占据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①背景:美国忙于美西斗争,无暇顾及中国;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军事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②内容:承认列强既得权益,要求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美国从中“利益均沾”。③实质: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抗拒,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④影响:列强的争夺短暂取得表面上的一样,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3页探究主题一鸦片斗争史料一工业革命后……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须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跑于全球各地……这些工业所加工的,已经不是本地的原料,而是来自极其遥远的地区的原料;它们的产品不仅供本国消费,而且供世界各地消费。——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探究点一:依据史料一,分析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提示: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缘由是为资本主义发绽开拓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史料二中国文明,经验了内部的改良与革命,还有外来的侵略和支援,从清朝的封闭和黑暗的中世纪文化,重新回到全面开放和多样化的近代文明转型。——裴钰《变更中国——鸦片斗争英国出兵170周年反思》探究点二:据史料二,归纳鸦片斗争对中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鸦片斗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国从今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斗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从社会性质看:由封建社会起先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从社会主要冲突看:由农夫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冲突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冲突、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冲突。而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冲突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最主要的冲突。3.从革命任务及性质看:由单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变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今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斗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袤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这个观点的本质是想通过斗争使英国()A.鸦片贸易合法化B.扭转对华贸易逆差C.打开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大门D.获得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得分思路]本题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学问的实力。英国发动鸦片斗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国门,把中国变为它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原料供应地,故D项正确;A项不能体现英国发动斗争的本质;由于对中国走私鸦片,英国对中国存在贸易顺差,解除B项;鸦片斗争之前中英就有贸易往来,解除C项。[答案]D探究主题二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阶段性特征史料一……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南京条约》探究点一:依据史料一,概括英国人在中国取得的特权。结合所学学问指出其侵略的目的。提示:特权: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目的: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史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马关条约》探究点二:依据史料二,概括日本在中国取得的特权。提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史料三各省督抚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损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需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辛丑条约》探究点三:归纳史料三中列强对中国官吏的要求,这说明白什么问题?提示:要求:于所属境内保平安;对抗拒镇压不力的官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问题: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一、近代前期列强侵华在不同时期的特点1.1840-1893年(1)主要国家:英、法、美、俄。(2)特点:以武装侵略为主,坚船利炮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工具;通过不同等条约,巩固和扩大侵略成果;利用不同等条约向中国倾销商品,商品输出成为这一时期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列强在对华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2.1894-1900年(1)主要国家:除了英、法、美、俄外,日本和德国成为侵华的急先锋。(2)特点: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帝国主义联合起来侵略中国,由武装侵略转变到限制清政府,“以华治华”。二、综合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1.相同点(1)都掠夺了中国人民的财宝,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都是在清政府战败的状况下签订的不同等条约。(3)与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国家都可以获得很大利益。2.不同点(1)《南京条约》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起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要求开放通商口岸和割地。《辛丑条约》“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爱护”。(3)《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是清政府与一个侵略国家签订的。《辛丑条约》是清政府与11个侵略国家签订的。(4)《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赔款是要在短时间内支付,逾期加收巨额利息。《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是拿中国的海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列强通过该条约加强了对清政府的限制。(5)《南京条约》签订后,先进的中国人起先寻求强国御侮之道。《马关条约》的签订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辛丑条约》使国人对清政府不再抱有希望,资产阶级革命起先兴起。某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命题立意]题干材料有效信息“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是《马关条约》割地的内容。这体现了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方法,符合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得分思路]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全部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因此D项正确。[答案]D[随堂训练]对应学生用书第14页题组1国门洞开1.英国发动鸦片斗争之所以不行避开,其最主要的缘由是()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冲突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于是英国发动了鸦片斗争。答案:C2.“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它使全中国都为之振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战胜,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战胜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解析:“东方小国”指日本,该条约指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故选D项。答案:D3.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逼、限制的软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下列不同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解析:《辛丑条约》的签订,标记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确立,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堕落为“洋人的朝廷”,与题意相符,故选D。答案:D题组2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4.作为“瓜分狂潮”开端事务“三国干涉还辽”,其中“三国”是指()A.美英法 B.俄英法C.俄日法 D.俄德法解析:《马关条约》的签订,损害了俄、德、法三国在华的侵略权益。俄、德、法三国向日本提出照会,并以武力强迫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故选D。答案:D5.19世纪晚期,一份西方国家的外交文件中提道:“中国现行之关税,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这段话的真实含义是()A.维护中国的关税统一B.反对划分势力范围C.提出协定关税制度D.要求“门户开放,机会均等”解析:从材料中“对于一切所谓‘势力范围’内之口岸装卸之一切货物,无论属何国,均为适用”可以看出是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故选D。答案:D6.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应当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以夷制华’。”近代中国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