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大学之道》 《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5.2《大学之道》 《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5.2《大学之道》 《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5.2《大学之道》 《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5.2《大学之道》 《礼记》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大学之道《礼记》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与《大学》这本书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2.积累“明、静、安、虑、得、格物、壹是”等词语含义。3.解读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纲”“八目”的内容。小学与大学朱熹《大学章句序》:

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文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礼记》

据传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三传弟子等所作,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

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孔子教授弟子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但是文古义奥,不易通读,因而需多做解读以辅助理解。

六经中的“《礼》”,后来称《仪礼》,主要记载周代的冠、婚、丧、祭诸礼的“礼法”,受体例限制,几乎不涉及仪式背后的“礼义”。而不了解礼义,仪式就成了毫无价值的虚礼。所以,七十子后学在习礼的过程中,撰写了大量阐发经义的论文,总称之为“记”,属于《仪礼》的附庸。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后,西汉能见到的用先秦古文撰写的“记”依然不少,《汉书·艺文志》所载就有“百三十一篇”。

《隋书·经籍志》中说,这批文献是河间献王从民间征集所得,并说刘向考校经籍时,又得到《明堂阴阳记》《孔子三朝记》《王史氏记》《乐记》等数十篇,总数增至二百十四篇。

由于《记》的数量太多,加之精粗不一,到了东汉,社会上出现了两种选辑本,一是戴德的八十五篇本,习称《大戴礼记》;二是戴德的侄子戴圣的四十九篇本,习称《小戴礼记》。

《大戴礼记》流传不广,北周卢辩曾为之作注,但颓势依旧,到唐代已亡佚大半,仅存三十九篇,《隋书》《唐书》《宋书》等史乘的《经籍志》甚至不予著录。

《小戴礼记》则由于郑玄为之作了出色的注,而风光无限,畅行于世,故后人径称之为“《礼记》”。

《大学》相传是孔子门生曾参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所作。

它与《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

唐代韩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经》同样重要的“经书”。

到了宋代,程颢、程颐更是竭力推崇这两篇文章。

朱熹把收在礼记中的《大学》重新进行了编排,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曾子(前505年-前435年)

姒sì姓,曾氏,名参,字子舆,鲁国南武城人。春秋末年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其父同师孔子。其父曾点,字皙,七十二贤之一。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撰写《大学》、《孝经》、《曾子十篇》等作品。周考王六年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后世尊为“宗圣”,成为配享孔庙的四配之一。第一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动词,彰明

明:形容词,美好的

亲:亲近。一说“亲”当作“新”,即去旧立新、去恶向善。

止:达到

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知:知道

止:达到的“至善”境界

定:志向坚定不移

静:心不妄动

安:性情安和

虑:思虑精祥

得:处事合宜

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近:动词,接近

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大学之道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目标止定静安虑得步骤近道先后本末终始第二段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彰明美好的德行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齐:使……整齐有序

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修:修养

要想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正:端正

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诚:使……真诚

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获得

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获得知识。致知在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获得知识的办法在于探究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

推究事物的原理之后就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充分认识了外物之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庶人:平民百姓

壹是:一概,一律

本:根本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把修养品性作为根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目的八目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纲止定静安虑得步骤目标大学之道人生进修阶梯内圣外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