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第1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第2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第3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第4页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新课导学·预习提示

知识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知识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

知识点四南宋的偏安◆教材拓展·素养落实【课标】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方面的新变化【学习要点】

两宋政治方面的新变化知识点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学习聚焦:宋初统治者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成功地维护了政权的稳定。1.背景(1)960年,北宋建立,定都东京。(2)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结束,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3.措施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强干弱枝

(1)行政: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的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

(2)财政: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保证各州赋税绝大部分上缴朝廷

(3)军政: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镇守地方,定期更换驻地分化事权中央

(1)枢密院专掌军政,三司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增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2)枢密院与禁军管理机构“三衙”分权,前者有调兵权但并不统兵,后者统兵但无权调兵地方

(1)先后设立了平行的四个路级机构,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和节制

(2)州一级增设通判,与知州共同签署文书,彼此制约崇文抑武

(1)罢免宿将兵权,用文官担任枢密院长官

(2)大力提倡文治,扩大科举录取规模,抬高文官和士人的地位4.影响(1)积极作用:强化了中央集权,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2)消极影响: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易混易错]宋朝设“中书门下”即政事堂,属于宰相办公机构,其职能并不等于隋唐时中书省和门下省之和。新课导学·预习提示[问题探究]教材P57,分析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利弊得失。提示:利: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强化了中央集权。弊:中央集权加强只能带来短期效果,长远看危害更多;宋代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保守疲沓的政治风气;对内对外政策“太柔”虽能“自安”但有大祸患。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图解历史]北宋分割相权示意图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知识点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学习聚焦:北宋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在军事和财政两个方面。1.边防危机

北部:辽西北:西夏战争北宋统一后,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与西夏屡战屡败和议辽军大举南下,兵临黄河北岸,双方签订协议,维持已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通过这项协议,北宋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基本安定

1044年宋夏和议,西夏向北宋称臣,但实际上保持帝号,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2.财政危机:养兵和养官成为朝廷的沉重负担。(1)冗兵:募兵政策使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大半;而且军队训练废弛,素质低下。(2)冗官: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队伍不断膨胀。(3)冗费:养兵、养官及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送给西夏“岁赐”。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思考点]教材P54,北宋这种“以钱物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提示:开放性问题,言之有理即可。(1)可取。客观上减少了各政权相互之间的斗争,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南北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人民的友好往来。(2)不可取。北宋的这一做法,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加剧了财政危机,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辽、西夏对北宋的威胁。新课导学·预习提示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知识点三王安石变法学习聚焦:王安石变法取得一些成果,但并未挽救北宋衰亡的命运。背景辽和西夏威胁北宋安全,北宋边防压力大增;对辽的“岁币”及对西夏的“岁赐”和养兵、养官造成的财政危机;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概况

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目的

富国强兵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新课导学·预习提示(续表)内容

(1)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2)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影响

(1)积极影响: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2)消极影响:强兵的效果不明显。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新课导学·预习提示

[学思之窗]教材P55,上述言论出自变法反对派之口,或有夸大之处,但是否也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提示:材料言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变法的某些缺陷。变法加重了人民负担,加剧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导致社会上下不得安宁;改革方案脱离实际,急于求成,使变法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知识点四南宋的偏安新课导学·预习提示学习聚焦:南宋偏安半壁的局面维持了较长时间。1.南宋建立: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赵构在应天府称皇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2.“岳家军”抗金: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3.绍兴和议:宋高宗和宰相秦桧主动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一笔财物,称为“岁贡”。新课导学·预习提示4.宋金对峙:绍兴和议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易混易错]南宋和金战争的性质南宋与金的战争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不是反击外来侵略的战争,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和反侵略之分。另外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当时人们把岳飞看作民族英雄这一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图(a)辽、北宋、西夏形势图(1111年)图(b)金、南宋、西夏形势图(1142年)教材拓展·素养落实[解读]民族政权并立,如辽、北宋、西夏的并立;金、南宋、西夏的并立;两宋政权的民族政策以软弱为主,多次对少数民族用兵失败(如北宋两次夺回燕云十六州失败、南宋岳飞北伐失败),对辽、西夏、金以输出“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民族政权之间通过和议划定边界,并在边界开设榷场等进行贸易,促进了民族交流和交融。【典题试练1】[2024·浙江宁波期中]南宋户部曾就榷场设置解释说:“为和议已定,恐南北客人私自交易,引惹生事。”据此并结合下面图片判断,南宋榷场的设置(

)A.稳定了国内局势B.扩大了统治区域C.促进了宋金友好D.促进了边疆开发教材拓展·素养落实C[解析]据材料“为和议已定,恐南北客人私自交易,引惹生事”及所学知识可知,榷场是官府设置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的场所,其设置推动了宋金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C项正确;榷场是边境地区的贸易场所,与稳定国内局势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榷场的设置并没有扩大南宋的统治区域,排除B项;榷场设置在边境地区,主要进行商业活动,与边疆地区开发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史料应将王安石变法置入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北宋处在中古田制瓦解、契约租佃经济确立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观念和文化理念等都有所改变,改革的成败得失,绝非改革者的执拗性格使然,也不能单从集团斗争上去寻找原因,必须深入表面冲突下的时代潜流中去探究。——摘自李华瑞《王安石变法研究史》[解读]史料指出评价王安石变法应放到唐宋变革的历史契机中考察,而不仅仅从改革者的个性及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等角度分析其变法失败的原因,我们应该深入当时的时代发展潮流中去探究,即从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导致的弊端中去思考。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典题试练2】

[2023·浙江7月学考]宋朝史料记载了宋神宗对当时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担忧:“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比之汉、唐,最为强盛。”在这一压力下,宋神宗(

)A.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B.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C.接受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D.在全国范围内发行纸币教材拓展·素养落实B[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宋神宗对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深感忧虑,于是他于1069年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以增强北宋的国力,故选B项;任用范仲淹实行“庆历新政”的皇帝为宋仁宗,排除A项;两税法实施于780年,皇帝为唐德宗,排除C项;纸币在全国范围内发行无法制约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排除D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特点和影响(1)特点①吸取藩镇割据的教训,从集中兵权入手,全面分割地方节度使的权力。②重文轻武,文人治国。③派文臣做地方知州。④守内虚外,强干弱枝;将地方精锐部队调到中央,编入禁军。教材拓展·素养落实(2)影响①有效地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局面,强化了中央集权。②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守旧的政治风气。③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费”的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教材拓展·素养落实【典题试练3】

[2024·浙江温州期中]“这些官,在宋代又称监司官,每一路共有四个监司官,普通称为帅、漕、宪、仓。‘帅’是安抚使,‘漕’是转运使,‘宪’是提刑按察使,‘仓’是提举常平使。这四个是中央派来地方监督指挥地方的。此四司中,以漕使,即转运使为最重要。地方财政,都在他手,他须把地方全部财富转运到中央去。”由此可见,宋代监司官(

)A.等级最高的是“漕”B.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节制C.是中央行政机构D.确保了各州赋税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