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预防犯罪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1页
5.2预防犯罪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2页
5.2预防犯罪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3页
5.2预防犯罪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4页
5.2预防犯罪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2预防犯罪政治认同: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远离犯罪,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道德修养:树立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防微杜渐,增强防范意识,杜绝不良行为,自觉遵纪守法。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健全人格: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了解罪与罚01今日说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①含义: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②作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处什么样的刑罚。(定罪、量刑)1.刑法的含义和作用?2023年9月,瑞幸咖啡与贵州茅台推出联名款“酱香拿铁”,一直在朋友圈刷屏,热度不断,号称每一杯“酱香拿铁”都含有53%vol贵州茅台酒。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这杯“酱香拿铁”刷了屏。

但随之也有许多消费者纷纷关心:“喝了酱香拿铁后开车算不算酒驾?”茅台+瑞幸=“酱香拿铁”

对于饮品内含有酒精,瑞幸官方回应称:酱香拿铁使用白酒风味厚奶,酒精度低于0.5%vol,但未成年人、孕妇、驾驶人员、酒精过敏者不建议饮用。

经公安部门实际检验,“酱香拿铁”确实中含有酒精,建议喝完含酒精饮品后不要再开车,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超过20毫克/100毫升就被认定为饮酒驾车。酒驾和醉驾分别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判断的依据是什么?交流分享:行为一:酒驾,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会被吊销、扣押驾照、罚款等行政处罚,属于一般违法行为。行为二:醉驾,触犯《刑法》,构成危险驾驶罪,会被处拘役并处罚金,并吊销驾驶证。属于犯罪行为。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违法类型行为一酒驾行为二醉驾对比分析,完成下面表格并说说犯罪有何特点?刑法刑罚处罚犯罪轻微伤害严重危害道路交通法规行政处罚一般违法行为

①含义:根据刑法规定,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②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必然法律后果)2.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张三因事业、家庭不顺而内心积怨,蓄意伤害中小学生,在大庭众之下持刀伤人,致22名中学生死伤,其中,10人致死,5人重伤、还有几人轻伤,其犯罪动机卑劣,情节特别严重,手段残忍,后果和罪行恶劣,社会影响极坏,社会危害极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被告人张三因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其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依法判处张三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张三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吗?并说明理由。张三的行为属于犯罪。

理由:他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①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②类型: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3.刑罚的含义和分类?管制拘役死刑有期徒刑无期徒刑驱逐出境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刑罚附加刑主刑附加刑可独立使用,也可以并用。

注意:拘役、罚金属于刑罚,用于刑事违法行为(犯罪)拘留、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用于行政违法行为相关链接:主刑只能单独使用1.区分“拘役”与“拘留”

拘役是刑事处罚,适用于犯罪分子,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拘留不属于刑罚,拘留分为三种。刑事拘留、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期限不得超过37日。被拘留的,不一定是罪犯。2.区分“罚金”与“罚款”

罚金属于刑事处罚,针对的是犯罪分子,使用机关是人民法院;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适用对象是一般违法分子,使用机关是特定的国家机关。3、区分“刑法”与“刑罚”

刑法是是法律名称,它包含刑罚,而刑罚是强制方法,它由刑法规定。注意区分:加强自我防范02

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以上,且低龄化趋势明显,集中在14-17岁之间,犯罪率急剧上升。青少年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年龄小不是犯罪的理由,初中生犯罪也会受刑罚处罚。

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于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修正案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做了调整,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法治在线:

①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4.如何预防犯罪?

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帮游手好闲的“朋友”后,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开始时,他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教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处分。但他并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钱到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的几天中就作案三起,最终因抢劫罪被判刑。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探究与分享:旷课偷东西、打骂同学偷窃财物抢劫交损友犯罪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一般违法行为

这说明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得不到及时纠正,很容易发展成为违法犯罪行为。请绘制出陈某走上犯罪道路的路线图,这说明了什么?勿以恶小而为之。-4.如何预防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明确的是非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区分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已属于违法行为)区别旷课、夜不归宿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区别于屡教不改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多次拦截欧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区别于多次偷窃、故意损坏财物多次偷窃区别于多次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区别于屡教不改收听、观看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传播淫秽等音像制品;进行淫乱或色情、卖淫等活动收听、观看属于不良;传播属于严重不良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如何预防犯罪??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而刑法的存在压抑住了大多数人心中的张三。然而我们大部分人都不是靠法律来约束我们内心的张三,靠的是我们的道德情感,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道德永远在法律之前,法律只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