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学设计合集目录一、第一章地球的运动 1.1第一节自转和公转 1.2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1.3问题研究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 1.4本章复习与测试二、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2.1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2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2.3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 2.4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2.5本章复习与测试三、第三章大气的运动 3.1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 3.2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3.3第三节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4问题研究阿联酋”造山引雨“是否可行 3.5本章复习与测试四、第四章水的运动 4.1第一节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4.2第二节洋流 4.3第三节海—气相互作用 4.4问题研究能否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 4.5本章复习与测试五、第五章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5.1第一节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5.2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 5.3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 5.4本章复习与测试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自转和公转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自转和公转,主要包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对地球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地球运动知识相衔接,进一步深化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理解。教材中涉及到的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时区差异,以及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五带划分等,都是学生在初中地理学习中已经接触过的内容,本节课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升华。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进行环境评价和决策的能力,形成科学的自然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三、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向的是高中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球运动有初步的了解。在知识层面,学生掌握了初中阶段的地球运动基本概念,能够描述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现象,但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深层原理及影响理解不够深入。在能力层面,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正在发展,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理解地理现象,但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在素质方面,学生具有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但缺乏持续深入探究的习惯。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存在被动学习的情况,需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际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地理意义。

2.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现象。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演示,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动画,增强视觉效果。

2.教学软件,利用互动式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让学生参与模拟地球运动。

3.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网站和在线资料,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上节课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那么,地球运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它对我们生活又有怎样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将学习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一节自转和公转,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奥秘。

2.知识讲解

【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围绕自己的轴旋转,它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的现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日出和日落。请大家打开教材,翻到第2页,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自转的示意图。

【学生】(翻阅教材,观察示意图)

【老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从西向东,也就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那么,地球自转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学生】(思考并回答)

【老师】地球自转还产生了时区差异。由于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一定的,所以地球上的每个地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都在不断变化。这就导致了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我们称之为时区。接下来,我们来看地球公转。

【老师】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它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请大家看教材第4页的地球公转示意图。

【学生】(翻阅教材,观察示意图)

【老师】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从西向东。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这就导致了季节的变化。同时,根据太阳直射点和各地纬度的关系,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

3.实践操作

【老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一台地球仪。首先,我们来模拟地球自转。请一位同学代表地球,另一位同学代表太阳。地球同学要围绕自己的轴旋转,太阳同学要观察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交替现象。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老师】接下来,我们模拟地球公转。地球同学要围绕太阳同学运动,观察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以及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4.小组讨论

【老师】实验结束后,请同学们回到座位上,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以下问题:

(1)地球自转和公转分别产生了哪些地理现象?

(2)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3)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的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

【学生】(小组讨论)

5.总结讲解

【老师】经过讨论,同学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地球公转产生了季节变化、五带划分。这些地理现象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我们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业生产,利用时区差异进行国际交流等。

【老师】最后,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地球运动的知识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服务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6.课堂小结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自转和公转,了解了它们产生的地理现象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希望大家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下课!

【学生】(整理课本,准备下课)六、知识点梳理

1.地球自转的概念

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2.地球自转周期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一天,即24小时。

3.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的某一地区在一天之内交替出现白天和黑夜。

(2)时区差异: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太阳高度角不同,从而产生时区差异。

4.地球公转的概念

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

5.地球公转周期

地球公转的周期为一年,即365天。

6.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1)季节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导致季节的变化。

(2)五带划分:根据太阳直射点和各地纬度的关系,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分别是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

7.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它们共同决定了地球上的地理现象和人类的生产、生活。

8.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农业生产:地球运动产生的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国际交流:地球运动产生的时区差异对国际交流和旅行产生影响。

(3)地理分布:地球运动产生的五带划分对地理分布和人类活动产生制约。

9.利用地球运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1)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根据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合理种植作物,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国际时间协调:利用时区差异,进行国际时间协调,方便国际交流和旅行。

(3)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球运动知识,开发地理信息系统,为人类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

10.地球运动的研究方法

(1)天文观测:通过观测地球自转和公转,研究地球运动规律。

(2)地理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模拟实验:利用地球仪等工具,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研究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七、内容逻辑关系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①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指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周期为一天。

②地球公转:地球公转是指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运动,周期为一年。

③重点词语:自转、公转、地轴、太阳、周期。

2.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①昼夜交替:地球自转产生的白天和黑夜的交替现象。

②时区差异: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

③季节变化:地球公转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产生季节变化。

④五带划分:根据太阳直射点和各地纬度的关系,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温度带。

3.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①农业生产: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②国际交流:时区差异对国际交流和旅行产生影响。

③人类活动:五带划分对地理分布和人类活动产生制约。

4.利用地球运动知识为人类服务的实例

①农业生产安排:根据季节变化和五带划分,合理种植作物。

②国际时间协调:利用时区差异,进行国际时间协调。

③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地理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的地理信息。

5.地球运动的研究方法

①天文观测:通过观测地球自转和公转,研究地球运动规律。

②地理调查: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③模拟实验:利用地球仪等工具,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研究地理现象。八、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通过讲解和实践操作,我发现学生们对这部分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和改进的地方。

首先,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并顺利过渡到本节课的主题。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上节课的知识点掌握不够扎实,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旧知识点的复习,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

在实践操作环节,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模拟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们对地球运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过于关注操作,而忽视了观察和思考。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引导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积极参与,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缺乏深度思考,讨论内容较为表面。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课堂小结环节,我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地球运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但我也意识到,我可能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课堂小结中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九、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整体积极,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解思路,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有了基本的理解。在老师提问时,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显示出对知识点的兴趣。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显得有些被动,参与度不高,需要更多的鼓励和引导。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小组讨论环节中,学生们能够围绕给定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多数小组能够得出合理的结论,并在展示环节中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过,部分小组的讨论深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时间安排不够充裕,或者是讨论引导不够深入。

3.随堂测试:随堂测试结果显示,学生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较好,但在应用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表现出一定的困难。这表明学生们在理解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作业完成情况:作业收上来后,我发现大多数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表现出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能力。但也有个别学生作业完成情况不佳,可能是因为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或者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

5.教师评价与反馈:针对上述情况,我认为首先应该肯定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努力和进步。对于表现积极的学生,我会给予表扬,以鼓励他们继续保持学习的热情。对于课堂上被动和参与度不高的学生,我计划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在小组讨论和随堂测试中,我会针对学生的表现,提供具体的反馈。对于讨论深度不够的小组,我会引导他们如何在讨论中提出更多有深度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对于随堂测试中表现不佳的学生,我会帮助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并提供额外的练习机会。

此外,我还会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完成不好的学生给予具体的改进建议。我会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联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地理现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十、课后拓展

1.拓展内容:

(1)阅读材料:《地球的故事》或《地理知识大全》等地理类书籍,了解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2)视频资源:地球运动相关的科普视频,如《探索地球的秘密》或《地球自转与公转》等。

2.拓展要求: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作业,如撰写一篇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读后感,或者制作一个地球运动的小视频,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学内容分析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主要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影响,包括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及地球公转产生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昼夜长短变化、四季更替和五带划分等。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地球运动基本知识相衔接,进一步深入探讨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材中涉及到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昼夜更替、地方时差异等,都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过的内容,本节课将在这些基础上进行拓展和深化。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能力和区域认知能力。通过分析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提高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空间思维分析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对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整体认识,增强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责任感。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及其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举例:理解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以及地球公转导致的季节变化。

-地球运动与地方时、五带划分的关系。

举例:掌握地方时的计算方法,以及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划分地球的五带。

-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举例:分析不同地区因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差异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

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如何共同作用,产生复杂的地理现象。

-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

难点: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计算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时长。

-地球运动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深入理解。

难点: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地球运动原理与具体的实际生活场景相结合,如理解地球运动对交通、通讯等现代生活领域的影响。教学资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教材

-多媒体投影仪

-电子白板

-地球仪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

-教学PPT

-地理地图册

-实时天气数据

-地理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作业本和文具教学流程1.导入新课(5分钟)

详细内容:以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差异现象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而引入地球自转的概念,为学生讲解地球自转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2.新课讲授(15分钟)

-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现象及其影响。

举例:分析地球自转导致的不同地区昼夜时间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

举例:讲解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四季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地球运动与地方时、五带划分的关系。

举例:通过计算不同经度的地方时,让学生理解地球自转与地方时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太阳直射点位置划分地球的五带。

3.实践活动(10分钟)

-观察地球仪,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实践内容:学生分组操作地球仪,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并记录周期。

-计算地方时,体验时间差异。

实践内容:学生根据给定经度,计算地方时,并讨论时间差异对生活的影响。

-分析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时长变化。

实践内容: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分析不同纬度地区在不同季节的昼夜时长变化。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地球自转与公转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讨论内容:学生举例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如何共同影响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

-地球运动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讨论内容:学生从交通、通讯、农业等方面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如何利用地球运动规律为人类生活服务。

讨论内容:学生提出一些利用地球运动规律的实例,如太阳能利用、农业生产规划等。

5.总结回顾(5分钟)

内容: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地理现象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强调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拓展与延伸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活》

-《地理科学导论》中的地球运动章节

-《地球自转与公转:自然现象背后的科学》

-《探索地球:从自转到公转》

-《地球运动与气候变化》

-相关科普文章,如《地球运动对生物钟的影响》

-天文科普书籍,如《星空观察指南》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对地球表面环境的影响。

-分析地球公转轨道变化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探究地球运动与潮汐现象的关系。

-调查本地区因地球运动产生的自然现象,如昼夜时间变化、太阳高度角变化等。

-设计实验或利用软件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观察不同参数变化对结果的影响。

-阅读关于地球运动对农业生产、城市规划、交通布局等方面影响的案例研究。

-深入了解地球运动与地球内部结构、板块构造的关系。

-探索地球运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以及磁场变化对地球环境的作用。

-研究地球运动对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包括生物钟、迁徙行为等。

-调查和记录一周内的日出日落时间,分析地球自转对日常生活的影响。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记录学生对地球运动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掌握情况。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操作能力和对实践结果的解释能力。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

-学生以小组形式展示讨论成果,包括对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案例分析等。

-评价标准包括内容的准确性、逻辑性、创新性以及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效果。

3.随堂测试:

-设计一份包含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的随堂测试,测试学生对本节课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测试题目应涵盖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产生的地理现象、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方面。

4.课后作业评价:

-布置与地球运动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绘制地球运动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对特定地区的影响等。

-评价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作业的准确性、创意性和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5.教师评价与反馈:

-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给予具体的评价和反馈。

-反馈应包括对学生正确理解和应用的肯定,以及对存在误解或掌握不足的地方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针对学生的疑问给予耐心解答,并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相关知识点。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指出学生的进步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学生提供下一步学习的建议和方向。课后作业1.请绘制一张示意图,展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及周期,并标注地球上的重要经纬线。

2.根据地球自转的原理,解释为什么不同地区的日出日落时间会有所不同。

作业答案:

-示意图应包含地球自转和公转箭头,标注北极点和南极点,以及经度为0°、90°E、90°W、180°的经线,纬度为0°、30°N、30°S的纬线。

-解释: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相对于太阳的位置不断变化,因此日出日落时间会随经度的增加而推迟或提前。

3.描述地球公转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并说明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作业答案:

-正午太阳高度角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夏至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冬至时最小。

-这种变化导致地球不同地区的昼夜长短和太阳辐射强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地球的气候。

4.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风向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作业答案:

-科里奥利力使得在北半球的风向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

-举例:在北半球,从高压向低压流动的气流会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导致风向向右偏转,形成顺时针的风暴旋转。

5.解释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以一个具体地区为例。

作业答案:

-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之间移动,产生季节变化,影响气温和降水量,进而影响农业生产。

-举例:在中国北方地区,夏季是作物生长的主要季节,因为此时太阳辐射强烈,气温较高,有利于作物生长。

6.设计一个实验,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观察地球运动对昼夜更替和季节变化的影响。

作业答案:

-实验设计:使用一个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在地球仪上放置一个小灯泡代表太阳,观察地球仪上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观察结果:随着地球仪的自转,可以看到昼夜交替的现象;随着地球仪的公转,可以看到季节变化的现象,如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昼夜长度的变化。板书设计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24小时)

-地球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365.25天)

②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更替

-地方时差异

-水平运动物体偏向

③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

-昼夜长短变化

-四季更替

-五带划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问题研究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一

一、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探讨“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这一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问题,本节课将帮助学生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口头表达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分析地球运动与“人造月亮”的议题,学生将提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探究地理现象的思维方式。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论证,学生将锻炼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符合新时代教育改革对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三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知识,了解了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高中阶段的学生对探索宇宙和地球奥秘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喜欢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他们在学习风格上偏好直观教学和案例学习,对于抽象理论的理解可能存在难度。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地球运动复杂性的理解,以及对“人造月亮”这一现代科技概念与自然地理现象之间关系的把握。此外,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挑战。在讨论和论证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引导来形成科学合理的观点。四

四、教学资源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教材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地球仪

-相关学术论文和新闻报道

-网络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科普文章)

-小组讨论指南

-论证和报告模板

-教学PPT五

五、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通过展示地球夜景卫星图像,引导学生关注夜晚地球上的光亮区域,提出问题:“这些光亮区域与地球运动有何关系?”接着引入“人造月亮”的概念,激发学生对本节课主题的好奇心。

2.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详细内容:

-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原理,以及它们对地球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分析“人造月亮”的设想背景、科学原理及其预期的应用场景。

-探讨“人造月亮”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以及其与自然月亮的区别。

3.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

-利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和公转,观察不同地理位置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

-分析不同地区对“人造月亮”的需求程度,考虑地理纬度、地形地貌等因素。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模拟“人造月亮”对地球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

4.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小组讨论“人造月亮”项目的可行性,从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方面进行评估。

-举例分析“人造月亮”在不同地区(如高纬度地区、海洋地区、人口密集城市)的应用效果和潜在问题。

-讨论如何平衡“人造月亮”带来的科技进步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5.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详细内容: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包括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人造月亮的概念和应用,以及学生讨论的成果。强调地球运动对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并指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应考虑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即理解地球运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评估科技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双面影响。六、知识点梳理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旋转,周期为24小时。

-地球公转: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365.25天。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地理意义

-昼夜交替:地球自转导致地球上不同地区出现昼夜交替现象。

-时区差异:地球自转导致不同地区的时间差异,形成时区。

-季节变化: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发生变化,形成四季更替。

3.地球运动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气候形成:地球运动影响地球上的气候分布,如纬度、海陆分布等。

-生物多样性:地球运动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地理分布。

-农业生产:地球运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农业布局。

4.“人造月亮”的概念及其科学原理

-概念:模拟自然月亮的发光体,用于提供照明或其他目的。

-科学原理:利用反射、折射等光学原理,将太阳光或其他光源引导至地球表面。

5.“人造月亮”的正面影响

-照明:提供夜间照明,节约能源,减少交通事故。

-通信:作为通信卫星,提高通信信号传输效率。

-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月亮的依赖,保护自然生态。

6.“人造月亮”的负面影响

-环境污染:可能对大气、生物多样性等产生负面影响。

-光污染:过度的夜间照明可能影响人类和生物的生活习性。

-资源浪费:可能引发资源过度开发,加剧资源紧张。

7.“人造月亮”项目的评估与决策

-技术评估:考虑技术的可行性和成熟度。

-经济评估:分析项目的经济效益和成本。

-环境评估:评估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社会影响:分析项目对社会文化和生活的影响。

8.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科学规划:合理规划科技项目,确保可持续发展。

-环境监管:加强环境监管,防止污染和生态破坏。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科技项目决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9.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模拟:通过实验和模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实地考察: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地理环境。

10.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

-跨学科思考: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地理问题。

-系统分析:培养学生从整体角度分析地理现象。

-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高地理素养。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知识点

-重点知识点:地球自转轴倾斜角度、地球公转轨道、黄赤交角。

-重点词汇:自转、公转、昼夜、四季。

-重点句子:“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公转导致季节变化。”

②“人造月亮”的科学原理及其影响

-重点知识点:“人造月亮”的光学原理、环境影响、社会效应。

-重点词汇:反射、折射、光污染、资源浪费。

-重点句子:“‘人造月亮’通过光学原理模拟自然月亮,但其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需慎重评估。”

③科技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重点知识点:可持续发展、环境影响评估、公众参与。

-重点词汇:科技进步、环境保护、平衡发展。

-重点句子:“科技进步应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八、教学评价

1.课堂评价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基本概念和“人造月亮”科学原理的理解程度。例如,可以询问学生“地球自转和公转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具体影响?”或者“‘人造月亮’可能带来哪些环境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观察: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情况,以及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过程。观察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和评估“人造月亮”影响方面的困难。

-测试:在课程结束时,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口头报告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测试题目应涵盖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人造月亮的概念、以及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等。

2.作业评价

-批改: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注意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和“人造月亮”项目时的逻辑清晰度,以及他们是否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点评:在作业批改后,教师应提供具体的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教师可以表扬学生对地球运动现象的深入分析,同时指出在“人造月亮”项目评估中可能忽略的环境影响。

-反馈:教师应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结果,鼓励他们针对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反馈可以包括个别指导,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讨论,以便学生能够从同伴的学习经验中获得启发。

-鼓励:对于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在作业中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应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继续努力的动力。九、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关于“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问题研究人类是否需要人造月亮”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以期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地球运动的基本原理方面总体表现良好,但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人造月亮”项目的评估时,部分学生显得有些困难。这提示我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以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在设计反思活动时,我计划通过以下方式来评估教学效果:

-收集学生的课堂反馈,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程度。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分析学生的作业和测验结果,检查他们对重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针对教学中识别出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

1.引入更多实际案例

在讲解“人造月亮”的概念时,我会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如其他国家或地区类似项目的实施情况,以及它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2.加强小组讨论引导

在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供更具体的讨论指南,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我会适时介入讨论,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

3.提供更多学习资源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球运动和“人造月亮”项目,我计划提供更多学习资源,如科普文章、学术论文和相关视频。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4.强化课堂互动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课堂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热情。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5.定期复习和总结

为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会定期组织复习和总结活动,帮助学生梳理重点知识点,并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一、教学内容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一章地球的运动本章复习与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

2.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

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包括对地球形态、气候、生物分布等方面的影响;

4.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如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等;

5.结合实例分析地球运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6.复习测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等。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

1.空间观念:通过分析地球运动,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及其变化的认知能力。

2.综合思维:引导学生综合分析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3.地理实践:激发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关注人地关系,倡导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环保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这是本章的基础知识,需要学生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例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公转周期为365天等。

-举例:通过演示地球仪,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这些现象是地球运动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必须理解的核心内容。

-举例:通过动画或视频展示昼夜交替和季节变化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其成因。

2.教学难点

-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运动如何影响气候、生物分布等地理环境因素。

-举例:通过案例讲解,如分析某一地区因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学生可能难以将抽象的地球运动与具体的人类活动联系起来。

-举例:讨论不同时区对国际航班安排的影响,以及季节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计划和节日安排。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内在机制:如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对风向的影响,这一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举例:通过实验模拟科里奥利力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感知这一现象。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地球仪、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

-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线地理教育资源库

-教学手段:PPT演示、视频播放、互动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模拟五篇直接输出,以下为教学过程设计的示例: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创设情境: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运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

2.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利用PPT和地球仪,讲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强调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

-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通过动画和实例,讲解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结合实际案例,如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分析地球运动对这些方面的影响。

(1)师生互动环节: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地球运动对某一地理现象的影响,如季节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展示: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选择题、填空题:检查学生对地球运动基本概念和地理现象的理解。

-简答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

-综合分析题:让学生结合实例,探讨地球运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4.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提问内容: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

5.总结与拓展(用时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地球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地理实践能力。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掌握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概念、方向、周期和速度,能够准确描述地球运动的特点。

2.理解了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如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能够解释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

3.能够分析地球运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例如如何影响气候、生物分布等,提高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综合思维能力。

具体表现如下: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理解自转和公转的周期。

-学生能够通过动画或实例,解释昼夜交替、时区差异、季节变化等地理现象,并能够将这些现象与地球运动联系起来。

-学生在案例分析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某一地区因地球运动产生的气候特点,以及这些特点如何影响当地的农业生产。

-学生能够讨论不同时区对国际航班安排的影响,以及季节变化如何影响农业生产计划和节日安排,体现了他们对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关系的理解。

-学生在巩固练习中,能够正确回答关于地球运动的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题,表明他们已经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在课堂提问环节,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并回答问题,展示了他们对地球运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能够将地球运动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农业生产、城市规划等。

-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了提升,包括空间观念、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和人地协调观等方面。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学生在学习后,能够主动关注地球运动相关的地理现象和人类活动,体现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七、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根据本章所学内容,完成以下作业,以巩固和加深对地球运动的理解。

1.简答题

-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包括方向、周期和速度。

答案: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24小时,速度约为每小时1667公里;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365天,速度约为每小时29.8公里。

2.简答题

-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

答案: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球上的某一点在24小时内会经历一次白天和一次黑夜,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导致太阳光线照射地球表面的不同区域。

3.应用题

-分析地球公转对某一地区气候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答案:地球公转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从而产生季节变化。例如,中国位于北半球,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附近,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而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南移,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

4.综合题

-结合实例,讨论地球运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地球运动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时间。例如,在中国北方,由于冬季寒冷,农民会选择在春季播种,而夏季是作物生长的高峰期。地球运动导致的季节变化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

5.论述题

-论述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答案: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地球自转产生的时区差异影响了国际航班和商业活动的安排;地球公转产生的季节变化影响了农业生产计划、旅游活动安排以及节日庆祝等。例如,春节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冬季,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来迎接新的一年。

请同学们在完成作业时,注意以下几点:

-确保答案准确无误,符合本章所学知识点;

-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避免照搬书本原话;

-对于应用题和论述题,要结合实际例子进行说明,以增强答案的说服力。八、板书设计

①地球运动基本概念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自转24小时,公转365天

-速度:自转速度约为每小时1667公里,公转速度约为每小时29.8公里

②地球运动产生的地理现象

-昼夜交替

-时区差异

-季节变化

③地球运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

-农业生产

-城市规划

-国际航班安排

-节日庆祝活动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题:科目:班级:课时:计划3课时教师:单位:一、设计意图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帮助学生理解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之间的关系,培养其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内容,本教学设计以实际案例为依据,引导学生认识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通过观察和分析地表形态变化,提升对自然地理环境的认知能力;发展综合思维,理解内外力作用在塑造地表形态中的相互关系;增强区域认知,识别不同地区地表形态的特点及其成因。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①理解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②掌握地质作用的过程及其在塑造地表形态中的作用。

2.教学难点

①区分内外力作用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

②分析内外力作用在具体地表形态形成中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入案例研究,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来理解理论概念。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地质作用过程,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直观感受;开展小组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来观察地表形态变化。

3.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地质作用动画和地表形态变化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化理解抽象概念。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开场通过展示地球表面的不同地形图片,如山脉、河流、湖泊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地表形态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总结引入本节课主题:“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教师讲解内外力作用的概念,通过动画演示内外力作用的过程。

-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地壳运动、火山活动、河流侵蚀等地表形态塑造的具体实例。

-学生跟随讲解进行笔记,教师随时提问检查理解情况。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地表形态,讨论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准备简要汇报。

-各组汇报,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师生互动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在一个地区同时发生地震和河流侵蚀,哪个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更大?”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回答,教师引导讨论,确保答案全面并深入理解。

5.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用时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强调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一个简单的地质作用流程图,展示内外力作用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讨论和练习,确保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创新点在于通过动画和实例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六、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本节课学习后,应取得以下效果:

1.理解了内外力作用的基本概念,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地质作用,并描述它们如何塑造地表形态。

2.通过案例研究和动画演示,学生对地壳运动、火山活动、河流侵蚀等地质作用过程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将这些理论与实际地表形态联系起来。

3.在巩固练习环节,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和汇报,展示他们对地表形态形成原因的理解,并在讨论中深化了对内外力作用相互关系的认识。

4.师生互动环节中,学生能够积极回答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辩论和思考,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学生能够独立绘制地质作用流程图,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这不仅巩固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

6.学生通过作业的完成,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能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例如,分析家乡地区的地质作用和地表形态变化。

7.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能够识别不同地区的地表形态特点,理解其成因,并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地理环境分析中。

8.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思考,以及对作业的认真完成,表明他们在学习态度上有所提高,更加注重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和探索。

9.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尤其是在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区域认知方面,这些能力的提高将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七、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结合现代信息技术,使用动画和视频资料,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地质作用的动态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体验地质作用,增强了学习的互动性和实践性。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组织方面,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导致课堂讨论和练习环节略显匆忙,学生未能充分消化吸收。

2.在教学方法上,个别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教学活动设计未能充分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点。

3.在教学评价方面,缺乏形成性评价,未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进展,导致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改进措施

1.优化时间分配,确保每个教学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特别是课堂讨论和练习环节,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时间。

2.多样化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对于视觉学习者可以提供更多图表和图像资料,对于动手学习者可以增加实验和操作环节。

3.加强形成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和作业反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八、作业布置与反馈作业布置:

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绘制一张“内外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思维导图,要求包含至少五种地质作用类型,并简要说明每种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选择一个你熟悉的地区,分析该地区的主要地质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写一篇简短的地理报告,字数不少于300字。

3.阅读课本第二章相关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第3、4、5题。

作业反馈:

1.思维导图作业批改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识别和描述内外力作用的类型,以及是否能够清晰地表达这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对于思维导图不够完整或描述不准确的学生,我将提供以下反馈:

-“你的思维导图很有创意,但请确保每种地质作用都有详细的说明,这样可以更好地展示你对知识点的理解。”

-“注意地质作用的分类,确保内外力作用区分清晰,这样可以帮助你更系统地掌握知识点。”

2.地理报告作业批改重点:评估学生对特定地区地质作用的分析能力,以及他们能否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针对报告中的不足,我将给出以下反馈:

-“你的报告内容丰富,但在分析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例如,讨论河流侵蚀作用在不同阶段的特征。”

-“报告结构很好,但请确保提供具体的实例来支持你的观点,这样可以增强你的论据。”

3.课后练习题批改重点:检查学生对课本内容的掌握程度,特别是对地质作用过程的理解。对于答题不准确的学生,我将提供以下反馈:

-“你回答的问题很全面,但在第4题中忽略了火山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请加以考虑。”

-“你的答案基本正确,但在第5题中对地质作用的描述不够详细,请回顾课本相关内容,加深理解。”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学校授课教师课时授课班级授课地点教具教学内容教材章节: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

教学内容:

1.构造地貌的概念及其分类。

2.地壳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关系。

3.断层构造地貌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4.折皱构造地貌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5.地貌演化的基本过程。

6.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核心素养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分析地表形态变化的能力。

2.增强学生对构造地貌形成过程的综合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提升学生理解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行合理评估。教学难点与重点1.教学重点

-构造地貌的基本类型及其形成机制:重点讲解断层构造地貌和折皱构造地貌的特点,如断层崖、地堑、地垒等,以及山脉的形成过程。

-地壳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强调地壳运动(如板块构造理论)如何塑造地表形态,如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相互作用导致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

-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讨论构造地貌如何影响人类的居住、交通、城市建设等,例如地震带对建筑设计的特殊要求。

2.教学难点

-断层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断层运动的方向和速度如何影响地貌的形成,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断层的滑动和地块的升降。

-折皱构造地貌的内部结构:学生可能难以想象折皱构造内部的应力分布和岩石变形过程,可以通过三维模型或地质图例来直观展示山脉内部的结构。

-地壳运动与构造地貌的关联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地壳运动对构造地貌形成的具体影响,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如地震、火山活动)来阐述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长期作用。

-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评估:学生可能难以全面考虑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分析具体案例(如地震对城市的影响)来帮助学生理解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多方面影响。教学方法与策略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先通过讲授介绍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和形成机制,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具体案例。

2.设计实验活动,如模拟地壳运动和构造地貌形成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地质现象。

3.利用多媒体教学,如播放地质构造动画和地震视频,增强学生的视听体验,加深对构造地貌的认识。

4.采用案例研究法,分析不同地区的构造地貌实例,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理解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5.鼓励学生进行项目导向学习,如调查家乡的构造地貌特征,撰写报告,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构造地貌的PPT和地质构造的科普视频,明确要求学生掌握构造地貌的基本概念。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断层和折皱是如何形成的?”“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有哪些影响?”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要求阅读资料,理解构造地貌的基本知识。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下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问题提交至在线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方便资源分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构造地貌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地理学科思维。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板块运动的动画,引出构造地貌的形成。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断层和折皱的形成过程,结合地震案例进行分析。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不同构造地貌的形成原因。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确保学生理解构造地貌的相关知识。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构造地貌的形成机制。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分析构造地貌的特点。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详细讲解构造地貌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掌握相关技能。

-通过实践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构造地貌的案例分析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地质学相关的书籍和网站链接,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案例分析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拓展学习:利用拓展资源进行深入学习,拓宽知识面。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提出改进建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升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构造地貌知识。

-通过拓展学习,增强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

-通过反思总结,帮助学生自我提升,培养批判性思维。教学资源拓展1.拓展资源

-地质构造理论:介绍板块构造理论的发展历程,包括大陆漂移说、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的形成和证据。

-构造地貌实例分析:提供不同类型的构造地貌实例,如喜马拉雅山脉、东非大裂谷、科罗拉多大峡谷等,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地质演化过程。

-地质灾害与人类活动:探讨地震、火山喷发、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如何应对这些灾害。

-地质公园与旅游:介绍世界各地的地质公园,如中国的张家界、九寨沟,以及它们在地质研究、旅游开发方面的价值。

-地球内部结构:详细讲解地壳、地幔、地核的结构和特性,以及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地质年代学:介绍地质年代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的测定方法,如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

2.拓展建议

-阅读地质学相关的经典书籍和学术论文,如《地质学原理》、《地球科学》等,以加深对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成机制的理解。

-观看地质学相关的科普视频和纪录片,如《地球的力量》、《地质探秘》等,通过视觉体验来增强对地质现象的认识。

-参观地质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地观察构造地貌,体验地质学的实际应用。

-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地质知识竞赛或讲座,与其他同学交流学习心得,拓宽知识视野。

-开展地质学科普活动,如制作地质模型、举办地质知识讲座等,提高公众对地质学的认识和兴趣。

-结合当地地质特点,进行野外考察和实地调研,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课程、论坛和社交媒体,与其他地质爱好者交流经验,学习最新的地质研究成果。

-鼓励学生参加地质学科竞赛,如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竞赛,通过竞赛促进学生对地质学的深入学习和研究。

-定期组织地质学科读书会,让学生分享阅读地质学书籍和文章的心得,提高学术素养。

-鼓励学生参与地质学科的研究项目,如校园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等,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研究能力。反思改进措施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设情境教学:在讲解构造地貌的形成时,可以尝试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场景,如模拟地震发生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壳运动的力学原理和构造地貌的形成机制。

2.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反思改进措施(二)存在主要问题

1.学生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不足:由于构造地貌涉及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往往难以形成直观的认识,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更加注重直观教学和感性体验的引入。

2.教学内容深度与广度把握不当:有时为了追求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可能会忽视了对重点知识的深入讲解,导致学生对核心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3.评价方式单一:目前主要依赖期末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评价方式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进步。

反思改进措施(三)

1.加强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地质模型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加学生对地质现象的感性认识,如通过模拟地震实验,让学生体验地壳运动的动态过程。

2.精讲重点知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对构造地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讲解,如断层的滑动机制、山脉的形成过程等,确保学生对核心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3.丰富评价方式:除了期末考试,可以引入课堂表现、小组项目、实践报告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提升。

4.结合实际案例:在讲解构造地貌时,结合实际案例,如分析当地的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让学生了解地质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组织学生参与地质学科的研究项目,如校园地质调查、地质环境监测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

6.加强与地质专业机构的合作:与地质研究单位、地质公园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地考察和实习的机会,拓宽他们的视野。典型例题讲解典型例题一:分析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过程,并说明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

解答: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是印度板块向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结果。这一过程中,印度板块的北移导致地壳发生折叠和抬升,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包括:

1.改变地形地貌: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形地貌,形成了世界屋脊。

2.气候变化:山脉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气流,导致山脉东侧的印度半岛和东南亚地区雨量丰富,而西侧则相对干燥。

3.水文影响:喜马拉雅山脉是许多河流的发源地,如雅鲁藏布江、恒河等,对周边地区的河流系统和水文循环产生重要影响。

典型例题二:解释断层崖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答:断层崖是由于断层两侧的岩石在断层的垂直位移作用下,一侧岩石相对于另一侧岩石发生显著下降而形成的陡峭崖壁。形成原因如下:

1.断层两侧岩石的相对运动:当断层两侧岩石发生相对运动时,一侧岩石下降,形成断层崖。

2.断层规模:大型断层形成的断层崖规模更大,如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金门大桥所在的旧金山断层崖。

在实际应用中,断层崖可用于以下方面:

1.地质勘探:断层崖是寻找油气资源的重要标志,地质学家可以通过断层崖来判断油气藏的分布。

2.建筑设计:断层崖的存在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特殊要求,如地基处理、抗震设计等。

典型例题三:分析地堑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答:地堑是由于断层两侧的岩石在断层的垂直位移作用下,一侧岩石相对于另一侧岩石发生显著下降而形成的低洼地带。形成原因如下:

1.断层两侧岩石的相对运动:当断层两侧岩石发生相对运动时,一侧岩石下降,形成地堑。

2.断层规模:大型断层形成的地堑规模更大,如东非大裂谷。

在实际应用中,地堑可用于以下方面:

1.水利工程:地堑可作为水库、水电站的选址,利用地堑地形储存水资源。

2.交通建设:地堑可作为高速公路、铁路的隧道工程,缩短线路长度。

典型例题四:探讨地垒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答:地垒是由于断层两侧的岩石在断层的垂直位移作用下,一侧岩石相对于另一侧岩石发生显著上升而形成的隆起地带。形成原因如下:

1.断层两侧岩石的相对运动:当断层两侧岩石发生相对运动时,一侧岩石上升,形成地垒。

2.断层规模:大型断层形成的地垒规模更大,如喜马拉雅山脉的基底。

在实际应用中,地垒可用于以下方面:

1.城市规划:地垒可作为城市建设的用地,如北京市的西山地区。

2.农业生产:地垒地形有利于农业生产,如梯田的修建。

典型例题五:分析山脉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解答:山脉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岩石变形和侵蚀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原因如下:

1.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导致岩石变形,形成山脉。

2.岩石变形:岩石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下发生变形,形成山脉。

3.侵蚀作用:侵蚀作用使山脉表面逐渐形成独特的地貌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山脉可用于以下方面:

1.气象研究:山脉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如山脉对雨量的影响。

2.生态环境:山脉是生物多样性重要的栖息地,如喜马拉雅山脉的生物多样性。课堂小结,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请列举两种常见的构造地貌类型,并简要描述它们的特点。

2.解释断层和折皱的形成原因,并举例说明。

3.分析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地震、火山喷发等。

4.结合实际案例,讨论如何利用地质知识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

5.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提出你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

解答:

1.两种常见的构造地貌类型是断层构造地貌和折皱构造地貌。断层构造地貌的特点是岩石沿断层发生位移,形成断层崖、地堑等地貌特征。折皱构造地貌的特点是岩石在断层的垂直位移作用下发生折叠和抬升,形成山脉等地貌特征。

2.断层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石断裂和位移。折皱的形成原因是地壳运动导致岩石的压缩和弯曲。

3.构造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包括地震、火山喷发等。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导致的岩石断裂和能量释放,火山喷发是由于地壳内部岩浆的喷发。这些地质灾害对人类活动造成严重影响,如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等。

4.利用地质知识来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进行地震风险评估和土地利用规划,建设抗震设施等。

5.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包括: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难以理解,实际案例的分析较为复杂等。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解释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人教版(2019)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主要介绍了河流地貌的形成、分类及特点。本节课旨在让学生掌握河流地貌的基本概念,理解河流地貌的形成原因和发育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通过分析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理解自然与人文因素对河流地貌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力,使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现实中的地理现象,形成对地理环境的科学态度和责任感。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理基本概念、地图的阅读和分析,以及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等,为理解河流地貌的发育奠定了基础。

2.学生对自然地理现象充满好奇心,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和探究欲望,但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地理现象相结合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偏好直观、形象的呈现方式,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记忆存在一定难度。

3.学生在理解河流地貌的发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的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把握河流地貌形成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变化;以及对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认识不足。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配备《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河流地貌相关的图片、地形剖面图、河流发育过程动画视频等。

3.实验器材:准备河流侵蚀与沉积模型,以及相关的测量工具。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讨论区和实验区,确保学生能够分组讨论和进行实验操作。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教师展示一张河流蜿蜒穿越山地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认为河流是如何塑造地表形态的?”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河流地貌的发育”。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教师通过PPT展示河流侵蚀、搬运和沉积的过程,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讲解。

-教师使用河流侵蚀与沉积模型,直观展示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类型的河流地貌,如V型谷、U型谷、河流阶地等。

-教师讲解河流地貌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如水利工程对河流地貌的影响。

3.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教师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完成关于河流地貌的填空和简答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共同核对答案并解释答案的依据。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指出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4.课堂提问与师生互动(用时5分钟)

-教师提问:“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到了关键作用?”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这些因素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教师提出假设情景:“如果某地区河流改道,可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