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推断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推断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推断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推断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的积累与推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实词的积累与推断2025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之【学习目标】1.了解文言实词五大考点2.积累常见120个文言实词3.初步掌握文言实词五大推断技法

考情概览年份卷别相关题目重要实词2023新课标Ⅰ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围、劝、具臣、诬说翻译:(1)吾群臣无有不骄侮之意者,唯赫子不失君臣之礼,是以先之。(2)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骄侮、先、请、审2024新课标Ⅱ卷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平易、片果翻译:⑴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2)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少、周旋、缓辔、出奇、意、法关于2025年文言文的命题和备考

1.命题走势①选材趋于多样,记叙文、议论文均有涉及;且为非连文本,两则或两则以上材料。②词语文常等选择题,关联初高中教材、成语等,还会涉及字词的特殊用法等。③文意理解题,注重对词语句式、逻辑省略、张冠李戴等的考查。④翻译题,突出对重点实词、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考查。⑤主观题,或者求异,考查多角度思考;或者求同,考查对材料共同点的概括。2.备考建议注意抓实180个实词,落实课内文言学习。注意积累成语中的重点词、句式和活用等,落实语文学习的综合性要求。注意趣味化、应用化掌握文常。注意文言文记叙、议论的比较,互文阅读。注意区分议论文中是作者观点还是文中人物观点;注意区分记叙文中多个人物、时间、地点的“相互混淆”。注意专题积累,针对每类试题积累相关知识。①“满坐宾客无不伸颈。”“坐”通“座”,意思是“座位”。②“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意思是“嘱咐”。③“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可以”,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许可、可能。④尔安敢轻吾射。射:动作名,射箭的本领。⑤无案牍之劳形。劳,原指劳累,形容词,这里是“使⋯⋯劳累”。【预习检测】.一词多义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如果能弄清其词义衍变的规律和特点,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临场推断,效果都会大大增强。例:说①陈述,解说;②言论,主张,学说;③劝说,说服,音shuì;④喜欢,高兴,音yuè。如“秦伯说”一词多义:(一)掌握什么是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本义是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

引申义是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比喻义是指用打比方而形成的新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

“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道”本义:“路途、道路”,

引申义——“方向、方法、道理”“本”本义:“树木的根”引申义——“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又如“孟尝君至关,关法鸡鸣而出客”中,“关”本义“门闩”,由于作用相似引申义——“关卡”。如“爪牙”本义:“鸟兽的爪子和牙齿”,

比喻义——“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草菅人命”中的“草菅”,本义:“野草”,

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1.根据下面字的字形,判断其本义。①象形字:豆____________________干____________________ 戈____________________矢____________________②指事字:末____________________刃____________________ 旦____________________上______________③会意字:众____________________伐____________________ 析____________________伍____________________④形声字:货____________________腴____________________ 约____________________理____________________器皿盾牌一种兵器箭树梢

刀口,刀锋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高处,上面众多砍杀劈开木头五人构成一个集体财物腹下的肥肉绳索加工雕琢玉石(二)掌握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1、连锁式。即本义和引申义环环相扣,逐步延伸开来。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一女不织,或受之寒大渡桥横铁索寒2、辐射式。即词的引申义环绕一个中心,而从不同的方面展开,例如:例如:盘根错节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常恐秋节至单于壮其节钿头银蓖击节碎

不难看出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寒冷冬季受冻寒意枝节牛的骨节季节气节节拍2.根据词的本义,联系语境,判断加点词的引申义。(1)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明足以察秋毫之末。(《齐桓晋文之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谏太宗十思疏》)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天下理财。(《答司马谏议书》)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泛指武器,引申为战争(2)泛指物的末端、末尾(3)砍伐(4)治理,管理3.根据语境,判断下面加点词语的比喻义。(1)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陈情表》)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过秦论》)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岳阳楼记》)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像太阳将要落到西山一样,比喻祖母刘氏寿命将尽(2)瑾和瑜,均指美玉,在这里比喻高洁的品德(3)本义是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栅栏,在这里比喻边界,屏障(4)“金”喻月光;“璧”喻水中的月影【实词含义推断方法】八字诀:瞻前顾后、合理推求。(1)入城,隳池踏田,民怨。(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3)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4)吾亦望汝副其心。(5)独念二三友朋,乖隔异地,会合不可以期。(6)岁凶,汝(地点)旁诸县多盗。(7)其次不及尺度而稍怯弱者,籍之以为厢兵。——名副其实——籍吏名,封府库——凶年不免于死亡——不期而遇

——隳名城,杀豪杰——屡试不爽——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毁坏差错明白符合约定年岁不好登记类推法——通过“成语”或“教材类句”进行类推壹推断下列句中加颜色字的意思。(1)百姓怨望而海内叛矣:____________________(2)过蒙拔擢,宠命优渥:____________________(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__________________(4)虽蒙宽宥,犹执谦退:___________________(5)议治乱之本根,求祖宗之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与“怨”同义,怨恨与“拔”同义,提拔与“短”反义,长与“宽”同义,宽恕与“乱”反义,安定邻推法——邻字连用,表达相同或相反的意思贰说说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意思。①张良出,要项伯。②群臣百官皆畔。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④兵不顿而利可全⑤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颜氏家训•勉学》)⑦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声推法——声音通假三利用字形推断法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苏琼)启听淮北取籴(《北史·苏琼传》)(

)[解析]“籴”是一个会意字,由“入”“米”构成,意思是买进粮食。句意:苏琼上表请求到淮

北去买粮。(2)俄有吏袖空牒窃印者(《明史·徐九思传》)(

)[解析]“牒”的部首是“片”,本义就是“木片”,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牒”应译为“文件、文书”。句意:不久有个小吏袖里藏着空白文书偷盖印章。(3)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登泰山记》)(

)[解析]“磴”部首是“石”,由“石”“登”构成,译为“台阶、石阶”。买进粮食文件、文书台阶、石阶形推法——字形推知字义四形推法——字形推知字义四1、“刂(刀)、弓、矛、戈、斤(斧)”与兵器有关2、“马、牛、羊、豕

、犭、

鸟、虫”与动物有关

3、“(言)、辶(走)、彳(行)”与人的行为有关形推法——字形推知字义四4、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例: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5、用“糸”作偏旁的字与“丝织品、绳索”有关。

例:①一曲红绡不知数

②自缢于庭树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形推法——字形推知字义四禾--皿--

宀--求--

隹--

歹--月--目--五谷死亡器具肉房舍毛皮眼鸟雀试试看:1、丰则贵籴,歉则贱粜2、冀得一归觐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可以解释为“拜见”。3、宰臣上炙而发绕之。4、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5

、抚军亦厚赉成名。6、富翁某,商贾多贷其赀。(烤肉)(打)(赏)(财)7、方其系燕父子以组8、可以独飨白粲9、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绳索)(飨,食用;粲,米一类的东西)(双目失明)10、有牧人御众之才11、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12、迨诸父异爨cuàn,东西多置小门。13、彀gòu士十万人(统治,治理)(小箱子)(灶台,烧火煮饭)(弓箭手)(1)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先秦·九章》)以:以:任用。句意:忠臣不一定被任用啊,贤者不一定被推荐。(2)人众车舆,万物殷富。(《说苑·奉使》)舆:众多。句意:人众车多,物产丰富。(3)父未尝笞,母未尝非,闾里未尝让。(《论衡·自纪篇》)让:指责。句意:父亲没有打过他,母亲没有责备过他,乡邻没有指责过他。(4)又况天地之无倪,阴阳之无穷。(《非国语》)倪:边际。句意:何况天地之大无边无际,阴阳变化无穷无尽。对推法——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伍(1)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2)其家甚智其子。(3)裴矩(人名)遂能廷折,不肯面从。(4)

虑其党有短臣者,幸陛下详察。(5)闻卧床下若有微息者,烛之则狗也。动→为动用法,为……而死形→动,说坏话名→状,当廷形→意动用法,认为……聪明名→动,照成分法——分析句子成分,注意词类活用六说说下列句中红色字词的意思,翻译全文,并思考文言实词含义推断方法。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古代的君子,他要求自己严格而周密,他要求别人宽容而简约。严格而周密,所以不懈怠地进行道德修养;宽容而简约,所以人们乐于做好事。……现在的君子却不是这样,他要求别人全面,要求自己却很少。(对人要求)全面了,所以人们很难做好事;(对自己要求)少,所以自己的收获就少。语境法——根据上下文推断七六、成分法(句中成分,注意活用)五、形推法(形声、会意)二、邻推法(相反、相近)三、对推法(对举相近、相反)四、声推法(同音、近音)一、类推法(教材、成语)方法总结七、语境法(上下文)

例1.下面句中“之”的意义和用法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虽我之死B.曾不能毁山之一毛C.而乡邻之生日蹙D.殚其地之出

【解析】这道题要求将“之”的用法区别开来。“之”有时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的”,B.、C.、D中的“之”都是结构助词;有时做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只补充音节,A.句中的“之”就是语气助词。A

例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1)策之不以其道(2)君将哀而生之乎(3)将军身被坚执锐

“策”是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鞭打、驱使”“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活下去”;“坚、锐”是形容词用作名词,“坚”指坚固的铠甲,“锐”指锐利的兵器。

例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肉食者鄙(卑鄙)B.一厝朔东,一厝雍南(“措”,放置)C.且焉置土石(哪儿)D.以缚背刃(背靠)【解析】此题涉及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知识点。B.“厝”通“措”,意思正确;C.多义词,这里理解正确;D.“背”,名作动,正确;A.“鄙”,古今异义,这里应是“目光短浅”。A

例4阅读有关“千里马”的两则文言文,完成习题。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也,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金市骨古之君王,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①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②,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③死马而捐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市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马者至三。[注释]①涓人:近侍之人。②金:古代计算货币的单位。③安事:哪里用得着;怎么能够。④期年:满一年。不能期年,即不到一年。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①执策而临之()②才美不外见()③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④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面对通“现”打发派遣丢弃花费扔掉

(2)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的解释与其他三句有明显不同的一项是()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策之不以其道C.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D.死马且市之五百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虚词“之”的用法的掌握情况。只要熟知“之”常见的几种用法:代词,动词,助词。经过疏通不难看出,除了A句中的“之”是助词“的”之意外,其余的均为代词,故A.是错误的。A(2024年新高考一卷)材料一:李广有孙陵,为侍中,善骑射。帝以为有广之风,使教射酒泉、张掖以备(防备,戒备)胡。及(等到)贰师击匈奴,陵叩头自请曰:“臣所将屯边者,皆荆楚勇士奇材剑客也。愿得自当(掌管,担当,引申为率领。链接课本《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一队,到兰干山南以分(分散)单于兵,毋令专乡(同“向”,朝着某个方向前进,也可以译为针对、攻打)贰师军。臣愿以少击众,步兵五千人涉(进入)单于庭。”上壮(认为……豪壮,意动用法)而许之。陵至浚稽山,与单于相值(遇,遇到),骑可(大约)三万围陵军。陵搏战攻之,虏还走上山,汉军追击,杀数千人。单于大惊,召八万余骑攻陵。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陵居谷中,虏在山上,四面射,矢如雨下,士卒多死,不得行。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上怒甚,群臣皆罪(怪罪,归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极力申说):“陵事亲(父母)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徇(通“殉”为某种目的而死)国家之急,其素(平素,一向)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且陵提(率领,携带)步卒不满五千,深蹂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pù显露)于天下。彼之不死,宜(应该)欲得当(获得适当的机会)以报汉也。”上以(认为)迁为诬罔(欺骗,诈骗),下(下达)迁腐刑。久之,上悔陵无救。上遣(公孙)敖深入匈奴迎李陵,敖军无功还,因曰:“捕得生口(指俘虏、奴隶或被贩卖的人口),言李陵教单于为兵以备汉军。”上于是族(灭族,刑及全族)陵家。既而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