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_第1页
TGXAS-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_第2页
TGXAS-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_第3页
TGXAS-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_第4页
TGXAS-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T/GXASXXXX—XXXX前言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站、兴业县华盛蚕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河池市蚕业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浦月霞、黄文功、兰艳妮、安春梅、李枫烨、吴静颜、黄红燕、黄扬玉、谭福洋、苏红梅、黄凌、刘艳伟、闭立辉、张桂征、毛洪斌、韦博尤、黄玲莉、蒙艺英、罗群、杨其保、黄胜、陶积阳、陆俣伽、黄康东、石海潜、石韡韬、覃龙伟、陈振烽、熊碧兰。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确立了抗血液型脓病(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的程序,界定了抗BmNPV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设施设备及人员、种性保持原则的要求,以及出库催青、收蚁、饲育、抗BmNPV测试、上蔟采蚕、蔟中管理、种茧调查、蛾区初选、蛾区复选、茧(蛹)个体选择、交配制种、蚕种保护、冷藏、浸酸和蚕种检疫等操作指示。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种性的保持。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45/T82桑蚕种检验检疫技术规程DB45/T83种茧育养蚕技术规程DB45/T84桑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技术规程DB45/T90桑蚕种质量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蚕血液型脓病Bombyxmorinucleopolyhedr-ovirus,BmNPV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寄生在血细胞和体腔内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核中,并在其中形成多角体,称为核型多角体病,也称血液型脓病,英文简称BmNPV。

抗血液型脓病家蚕品种BmNPV-resistantsilkwormvarieties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经口感染有一定抵抗性的蚕品种。单蛾育singlebatchrearing以一只雌蛾所产的蚕卵为一个群体,将孵化的蚁蚕作为一个饲育区进行饲育,称为蛾区育,也叫单蛾育。

异品系交配exogamy同一品种两个不同品系的雌雄蛾进行的交配。

异蛾区交配interbatchmating同一品种或同一品系的两个不同蛾区的雌雄蛾进行的交配。

实用孵化率practicalhatchability在标准催青条件下,连续二日孵化蚁蚕的数量占良卵总数的百分比。设施设备及人员要求设施设备应设催青室、专用蚕室、桑叶消毒车间、贮桑室、上蔟室、制种室及添毒专用实验室等生产设施,生产区布局合理,室内、周围环境及主要道路的地面硬化,具有专用晒场。应配备相应的雄蛾低温保护室、蚕种保护冷藏库及生产附属用房。催青室、蚕室、上蔟室、制种室等应配备温湿度调控设备、消毒机具。添毒专用实验室应配备显微镜、离心机、血球计数器。人员要求配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催青、养蚕、抗BmNPV性能测试、制种、蚕种冷藏浸酸、蚕种检疫等工作。种性保持原则保育方式实行繁育单位和品种育成单位双线保育,每3~5年比较品种(品系)性状,必要时进行品种(品系)复壮提纯或更换。饲育形式全龄采用单蛾育,防区间混杂,每个品种(系)的饲育量不少于20个饲育区,各饲育区环境条件一致。抗BmNPV特性测试对抗BmNPV蚕品种添毒测试,采用定量添食一定浓度的BmNPV病原多角体,调查血液型脓病发病率。制种方式按同品种同品系异蛾区交配制种,每蛾单独产卵,制成14个卵圈为1张的框制种。防止品种混杂各级蚕种繁育应防止品种(系)混杂、错乱,认真做好繁育全过程的隔离和标识工作。采用专用蚕房、专用蚕具和专人负责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蚕种出库、催青、包种和收蚁应认真核对品种(系)和编号等信息,严格分区饲养。质量要求母种饲养成绩和种茧质量按照DB45/T90的规定执行。选择深度选制母种的蛾区数不超过饲育蛾区数的20%。种性保持流程见图1。卵期卵期选择蚕期选择出库催青收蚁饲育上蔟采茧蔟中管理种茧调查蛾区初选蛾区复选茧(蛹)个体选择交配制种抗BmNPV测试蚕种保护、冷藏、浸酸、检疫抗BmNPV家蚕品种种性保持技术流程图种性保持要求出库催青出库准备根据继代目标任务,结合气候条件、桑树长势和品种特性等因素制定出库计划,确定出库时间。出库前整理品种(品系)、卵圈数,按出库日期统一摆放,做好标识。出库数量出库蛾区数是计划饲育蛾区数的3~5倍。出库浸酸按照DB45/T84的规定执行。催青要求将蚕种按照品种(品系)分别放置,卵面朝上平铺于竹匾内,避免卵面交叠,感温均匀,定时换气。根据发育情况调整催青温湿度。用2%福尔马林溶液在蚕种转青后浸泡5min进行卵面消毒,清水漂洗干净,晾干后按品种(品系)逐个单卵圈包种。包种的白纸上标明对应的品种名、蛾区对交号,同一品种卵圈置于同一蚕匾内,统计各亲本入选卵圈的明细,附上注明品种名、收蚁日期、收蚁数量的标识牌。催青具体要求如表1所示。简易两段催青法要求催青时间胚子发育程度温度/℃相对湿度/%光照1~4甲~戊225~2675~80自然光线5~8戊3~己328~2980~85人工感光到18h9~10己4~己528~2980~85遮光卵期选择初选催青初期淘汰卵色、卵形、产附等特性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及化性不稳定的卵圈。复选催青中期,选择水印较浅,死卵、不受精卵较少,卵形好且卵量较多的卵圈做标识,标上品种名、上一代对交的蛾区号、死卵粒数、不受精卵粒数。选留卵圈数是计划饲育区数的2~2.5倍。终选包种前,选择点青和转青整齐、转青死卵少的卵圈、单卵圈包种。若同一蛾区对交号出现多个转青死卵的卵圈,则该对交号的卵圈全部淘汰。收蚁收蚁准备收蚁前7d对蚕室、蚕具进行消毒清洗,收蚁前1d将蚕室内环境调节至目的温湿度。收蚁方法采用单蛾区收蚁的方法,在自然孵化率最大一日收蚁。收蚁前4h开始感光,早上9:00~10:00收蚁,日系品种及秋期应适当提前,同一品种的收蚁时间宜在60min内完成。选择孵化整齐的卵圈放入蚕匾,打开包种纸平摊在蚕座内,撒新鲜石灰粉或防僵粉,再撒孵出桑,下午15:00定座,按顺序编排饲育区号,填写饲育区片。加收5%~10%的饲育区供蚕期选择。孵化调查收蚁结束后,及时调查登记卵壳色、蚁蚕体色。收蚁当日下午,对已收蚁的卵圈用60℃温水浸泡,烫死未孵化卵,1h后取出晾干,点数孵化卵数、不受精卵数、死卵数、未孵化卵数,计算孵化率、不受精卵率、死卵率。孵化调查应在四龄饷食前完成。孵化率计算见公式(1):a=式中:a——孵化率,单位为百分比(%);b——孵化头数,单位为只(只);c——总受精头数,单位为只(只)。d=式中:d——不受精卵率,单位为百分比(%);e——不受精卵数,单位为只(只);f——总卵数,单位为只(只)。 g=式中:g——死卵率,单位为百分比(%);h——死卵数,单位为只(只);f——总卵数,单位为只(只)。饲育饲育方法及技术要求按照DB45/T83的规定执行,包括蚕室温湿度环境、桑叶质量、饲养管理和眠起处理。幼虫期调查按蛾区调查以下项目,调查结果登记在饲育区片上:经过时间:收蚁时间、各龄饷食、止桑时间、见熟、盛熟、终熟时间;眠起状况:各龄止桑后,记录迟眠蚕;眠起第二次给桑前记录迟起蚕,迟起蚕并入迟眠蚕计算;发育整齐度:每龄期眠中,观察并记录发育整齐程度;体色、斑纹、体形:在5龄盛食期观察,发现异常,及时记录;弱小病死蚕:及时捡出并记录。幼虫期选择整区淘汰:淘汰孵化率低、发育不整齐、眠性异常、混杂、有微粒子病及蚕体色、体型、斑纹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的饲育区。个体淘汰:淘汰迟眠蚕、迟起蚕、弱小蚕、病蚕、畸形蚕。抗BmNPV测试母种继代时,每一代都对所有饲育区的2龄起蚕随机抽取20条,定量添食BmNPV病原多角体,添毒浓度为1×107~9×107个/PIBs/mL,2龄眠蚕至三龄第2d调查发病率;根据添毒发病情况,选留无脓病发生的区继续饲育,淘汰有发病蚕的区。每年对生产用原原种、原种、一代杂交种进行抽样添毒测试,4龄起蚕抽样,定量添食BmNPV病原多角体,浓度为1×109PIBs/mL,通过发病情况及时了解品种抗性保持情况。上蔟采茧、蔟中管理分区上蔟上蔟前,保持“上蔟室、蔟具、环境”三干燥。提前将塑料折蔟平铺于蚕匾内,贴上记有品种名及上蔟区号的标签。上蔟过程中,确保品种、小系、饲育区号、上蔟区号相对应。及时加盖覆蔟网,待吐丝结茧基本完成后,揭去覆蔟网。蔟中保护上蔟室温度调节为25℃~26℃,相对湿度75%以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光线均匀,避免阳光直射和震动。采茧以吐丝完成、未化蛹前为采茧适期,采茧前再次核对品种、小系、饲育区号、上蔟区号,记录并淘汰蔟中减蚕数,包括落地蚕、不结茧蚕、病死蚕等。按上蔟区号顺次进行种茧,饲育区号、上蔟区号标签随蚕匾流转。采下的种茧横向薄层平铺于蚕匾内,薄皮茧、病态茧、双宫茧堆放于蚕匾一角落。种茧保护种茧保护室,温度以25℃~26℃为宜。采茧到触角着色时以相对湿度75%为宜,触角着色后待羽化以相对湿度85%为宜。自然光线,空气流通。种茧调查调查时间从盛上蔟当日算起的第7d~10d进行,以复眼着色为调查适期。调查项目普通茧、双宫茧、下茧粒数,死笼茧粒数,全茧量、茧层量。调查和计算方法逐区将种茧按普通茧、双宫茧、下茧进行分类并点数,按公式(4)(5)计算结茧率。i=式中:i——结茧率,单位为百分比(%);j——收茧颗数,单位为颗(颗);k——病蚕数,单位为只(只);l——弱小蚕数,单位为只(只);m——蔟中减蚕数,单位为只(只)。逐区采取人工摇茧的方法调查死笼茧粒数,按公式(6)计算死笼率。n=式中:n——死笼率,单位为百分比(%);o——死笼数,单位为只(只);j——收茧颗数,单位为颗(颗)。逐区随机抽取雌、雄茧各25粒削茧,剥除茧衣后,分别称取雌、雄茧的全茧量、茧层量。按公式(7)计算茧层率。p=式中:p——茧层率,单位为百分比(%);q——茧层量,单位为克(克);r——全茧量,单位为克(克)。 虫蛹统一生命率按公式(8)计算。 s=i×式中:s——虫蛹统一生命率,单位为百分比(%);i——结茧率,单位为百分比(%);n——死笼率,单位为百分比(%)。蛾区初选核对抗BmNPV测试结果,淘汰有脓病发生区;淘汰茧型、茧色、缩皱等特性不符合品种固有性状的区;淘汰蚕病、不结茧蚕多的区;淘汰普通茧率低,双宫茧、穿头茧、绵茧率高的区。蛾区复选区间选择重于个体选择。选择茧型好,大小一致,缩皱中等,孵化率高,不良卵率低,虫蛹统一生命率、结茧率高于饲育批平均值,死笼率低于批平均值,全茧量开差在批平均值±0.05g的区作为母种留种区。留种蛾区数量占饲育蛾区数的20%。茧(蛹)个体选择肉眼评选:在母种留种区内,初选茧型好,大小一致、无穿头,茧层均匀的个体,剥茧衣,选择缩皱中等的个体。单个削开选择无缩尾、无驼背、体型伸展的蛹,分开雌雄后,装回原茧壳。个体称量:单个称量入选种茧的全茧量、茧层量。选择全茧量在该区平均值±0.10g以内,茧层量在该区平均值±0.02g的种茧作为留种个体。留种个体分雌雄放入对应制种盒,附标识牌。交配制种交配型式采用品种内异小系异蛾区交配,按制种计划进行不同蛾区的配对。雄蛾交配次数以一次为限。蛾期选择交配前淘汰秃翅、短翅、卷翅、黑斑、黑环节、体型过大或过小等不良蛾。制种方式制成14蛾为一张的框制种,蚕种纸上注明品种、编号,蛾区对交号,产卵日期。交配产卵交配宜在上午9:00~10:00进行,交配20min后捉出单只雌、雄蛾,另行交配。根据品种交尾习性,交配时长4h~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