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_第1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_第2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_第3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_第4页
教育心理学课件 第十一讲 课堂管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课堂管理教育心理学课件(11)1本章重点:课堂管理概述一、课堂管理的概念二、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课堂心理气氛及营造一、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二、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三、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四、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五、课堂学习纪律的概念2一、课堂管理的概念(一)课堂管理的涵义课堂管理是一种协调和控制的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协调课堂内各种人际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环境达到最优化的状态,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概述3(二)课堂管理的功能1、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2、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4(三)课堂管理的目标目标:尽力创造一个最适合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分配的时间:计划用于学习的时间;投入的时间: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控制。教学:帮助学生成熟,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5二、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一)了解学生的需要(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五)如何应付违规(六)控制和防止问题的出现6(一)了解学生的需要

Kounin,1970:课堂管理的基本要素研究。充分准备:课堂内容&课堂管理1.全面关注(“with-it-ness”)2.同时处理多种情形7(二)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发动全班同学一起学习创造契机以保证流畅的过渡激发起学生的热情并且使课堂生动有趣。建设性地批评学生8(三)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充分准备第一节课(规则、程序)。好的计划所起的作用关于有效的计划方面的研究:1.学生发育年龄和成熟水平2.学校的环境3.学生的特点和经历9(四)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1.程序:以有序的方式完成课堂活动的方法。程序明确了课堂上的事情应如何完成和处理,2.规则:规则说明在课堂上哪些行为是可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允许的。制定适合许多种情形的、清晰而简洁的规则。(考虑儿童的文化差异)10

3.如何应付违规?错误行为与后果相联系(程度对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管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管理11

4.控制和防止问题的出现良好的沟通(学生、家长)对学生错误行为的反应:1).“我”的态度(Imessage)2).严格的纪律

Canter:

“被动的方式”&“敌意的方式”基本步骤:A.教会学生如何行为;

B.提供正强化;

C.执行训练计划。3).找出问题的责任者

积极的倾听;双赢法(theno-losemethod)12双赢法(theno-losemethod)步骤:1.对问题进行定义2.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3.评价这些方案4.确定哪一个方案最好5.考虑如何实施该方案6.成功地解决问题协商解决13(四)一般的行为影响技术(一)处理一般问题:1.支持自我控制:帮助学生建立起自我控制来减少他们的问题行为。2.提供情景化的帮助。3.让捣乱的学生暂停上课。4.现实和价值评价。(二)处理学校中的暴力事件14三、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一)社会和学生的定型期望(二)班集体的特点(三)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四)教师自身的素质15一、课堂心理气氛的涵义课堂心理气氛:班集体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心理气氛及营造16二、课堂心理气氛的类型1.积极的课堂心理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心理气氛通常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3.对抗的课堂心理气氛则是一种失控的课堂气氛。17三、影响课堂心理气氛的因素(一)教师的因素1.教师的领导方式2.教师的移情3.教师的期望4.教师的焦虑5.教师的教学能力6.教师对管理对象的偏爱(二)学生的因素(三)课堂内物质环境的因素18四、良好课堂心理气氛的营造(一)正确鉴定课堂心理气氛的现状(二)公正评价,合理期望(三)教师要以自己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四)树立教师的教育权威(五)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传递(六)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多向交往,建立良好的班级人际关系(七)维持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良好心理状态19五、课堂学习纪律的概念(一)课堂学习纪律的涵义与特征课堂学习纪律: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1.约束性;2.标准性;3.自律性。20(二)课堂学习纪律的功能1.社会化功能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与优化的功能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4.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21第十二章课堂教学本章重点: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22教学主体论(一)教师主体论(二)学生主体论(三)复合主体论23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由直接教学法与教师主导的教学方式组成。把教师看作知识的传授者,将学生看做是教师所授知识的学习者。24计划的作用计划的个体差异计划的局限性学习目标具体目标&总体目标。目标的使用&目标的局限性。25Bloom(布鲁姆)的目标分类认知目标(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目标情感目标(接受、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个性化)

精神运动目标26(二)直接教学法Rosenshine:获得课堂成就的相关条件。教师负责有明确的目标有充分的教学时间对学生进行监控及时反馈民主合作271.讲授法呈现式教学方法:充分表达的语言信息及思想被学生接受并消化,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内容:教科书和其它参考资料、视听材料和教师的个人经验。技术:演讲、讨论、电影和学生的自我报告。282.直接教学法应用A提供先行组织者(新旧知识区分)B将讲授的方式与不同的学习风格相适应(视听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不同能力—优差生,不同背景—城乡差异)293.直接教学的评价优点:

1.经济;2.能用学生易懂的方式有效地概括学科的内容。3.安全可靠。缺点:学生的注意力会逐渐下降。“互动”。30二、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建构性教学)(一)观点: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并其主体作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模式特征:学习者选择自己的学习目标,决策如何实现自己期望的目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主动建构扮演着主人和合作参与者的角色,发展社会交往与协作和对现实问题的解决的能力,发展创造、批判思维和协作技能。31(二)创造建构性的学习环境1.创造综合性的学习环境来代替传统的刻意简化的环境;2.涉及不同的教学形式和同学之间的交互影响;3.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多种描述来帮助学生学习与迁移他们所学的指示。4.以学生为核心的教学要求教师用认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和发现设计教学,以对学生的智力发展起到最大的促进作用。32(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心理学原则1.认知与元认知因素学习过程的实质、目标、知识的建构、策略性思维、关于思维的思考和学习的情境。2.动机与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内部学习动机、动机对努力的影响3.发展与社会发展对学习的影响、社会对学习的影响4.个体差异学习中的个体差异、学习及多样性、标准与评判33(四)建构性教学的方法个别化教学发现法分组讨论询问的方法小组作业合作学习互惠学习计算机教学34发现法发现学习:向学生提供问题情境。教师扮演学习的促进者,引导学生对这种情境发问并自己收集证据,让学生从中有所发现。优点:激发学生的智慧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有利于学会探索的技巧有利于记忆的保持

缺点:耗时教师不容易掌握,容易流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