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1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2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3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4页
2025届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六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训练含解析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9-第一讲人口增长模式和人口合理容量(45分钟100分)[基础巩固组](2024·山东泰安二模)我国将适时出台渐进性延迟退休年龄政策。下图为我国2012~2024年人口增量变更状况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注:人口增量=当年年末人口-上年年末人口。1.图中主要反映出当前我国()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外迁增多C.老年人口数量变更不大 D.劳动人口削减2.出台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利于()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B.延长人口寿命C.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看出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在2012年至2024年都是增加的,15~64岁人口在2014年至2024年始终在削减;65岁及以上人口和0~14岁人口是非劳动人口,15~64岁人口是劳动人口,因此该图反映出我国劳动力削减,社会抚养负担加重,故D项对、C项错;统计图反映的是三个年龄段人口增量随时间推移的变更,没有反映出人口迁移的变更,B项错;从图中无法看出我国人口增长过快,故A项错。选D。第2题,延迟退休年龄是提高劳动力上限年龄,因此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缓解劳动力削减带来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减轻社会养老负担,D正确;延迟退休年龄不能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A错;人口寿命受社会经济及自然条件影响,一般不受政策的影响,B错;延迟退休年龄不能推动养老产业发展,C错。选D。答案:1.D2.D老年抚养比是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表为“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比较表”。据此完成3~4题。

年份指标甲国乙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重(%)6.916.2老年抚养比(%)10.024.82010年老年人口比重(%)8.517.0老年抚养比(%)18.625.62024年老年人口比重(%)11.920.8老年抚养比(%)26.333.03.关于甲、乙两国人口老龄化的推断,正确的是()A.甲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乙国B.甲国老年人口数量较少C.乙国人口老龄化早于甲国D.乙国人口老龄化速度较快4.2000~2010年,甲国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可能是因为甲国()A.少年人口增长速度慢于老年人口B.老年人口比重增长快于总人口增长C.大量劳动力的国际劳务输出D.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解析:第3题,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乙国人口老龄化时间早于甲国,老龄化程度高于甲国;甲国老龄化速度更快。第4题,从题干材料可知,老年抚养比是指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劳动年龄人口数(15~64岁)之比,老年抚养比的增长快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增长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速快于劳动力比重增速。答案:3.C4.D(高考经典题)读图,完成下题。5.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更过程基本符合的是()解析:由图可知,1990~2000年之间人口数量是逐年增长的,但每年净增长的数量呈削减趋势,反映出1990~2000年该省的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2000~2014年的人口数量变更不是太大,反映出该时段的人口增长率相对平稳,故D项正确。答案:D(2024·河南六校联考)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完成6~7题。东部中部西部全国人口经济压力指数0.701.311.581.00人口资源压力指数1.300.931.011.006.关于某地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有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有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7.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实行的措施是()A.中、西部地区限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C.实行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解析:第6题,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①错,③对。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环境承载力相对富有,②错,④对。第7题,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实行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其次产业的快速发展;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答案:6.D7.B8.(2024·高考北京卷)2024年德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数量的20.6%。下图示意德国各州65岁及以上人口密度分布。据图,回答下题。描述德国老龄人口密度的分布特征,列举人口老龄化对该国可能带来的影响。解析:由图可知,德国老龄人口分布不均,尤其是东北部地区差异显著,西部老龄人口密度大,东部老龄人口密度小。老龄化导致德国人口增长缓慢,青壮年劳动力不足,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保障及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社会发展活力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等。答案:特征:分布不均,西部密度大,东部密度小,东北部差异显著。影响:劳动力数量削减,养老压力加大等。[实力提升组](2024·黑龙江哈六中期末)2024年1月网文“中国人口形势雪崩”成为网上热搜,中国2024年诞生人口1723万人,比国家卫健委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之初最低预料少整整200万,比日本的诞生率还低,部分专家甚至推想,2100年中国人口消逝一半。如图为2014年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图。据此完成1~2题。1.图中有两处明显人口年龄结构高峰,推想历史上中国人口诞生最高峰可能是()A.1950~1960年 B.1960~1970年C.1970~1980年 D.1980~1990年2.“中国人口形势雪崩”主要指()A.诞生人口数量太少 B.全面二孩政策失效C.整体人口极度老化 D.整体人口的急剧萎缩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中20~24岁、25~29岁和40~44岁、45~49岁为两处明显的高峰,结合常识,妇女生育年龄主要是20岁左右起先,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人口可能是40~44岁、45~49岁年龄段人口的后代,从而推想,人口诞生最高峰应是40~44岁、45~49岁年龄段的人口诞生的时间,即1965~1974年,1971年中国起先安排生育,特殊是70年头后期,是中国人口发展出现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故选B。第2题,人口形势雪崩,关键在于将来形势发展,我国人口诞生率低,并不等于诞生人口数量少,由于人口基数大,我国每年诞生人口数量依旧浩大;全面二孩受生育成本高、生育观念变更等影响,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但并不意味着完全失效;人口老龄化在将来会加速发展,但并不意味着现在人口已经极度老化;民众整体生育意愿走低,依据材料中专家预言,如低生育率不能逆转,将来人口可能消逝一半,据此可知,人口雪崩主要指人口数量变更。故选D。答案:1.B2.D(2024·河南天一大联考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动,我国沿海城市的人口发生了较大变更,大多城市实行主动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下图示意1985~2010年我国沿海城市平均人口密度变更状况。据此完成3~4题。3.图示2003年人口密度明显下降是由于()A.疾病导致人口锐减B.经济衰退导致人口外迁C.行政区划调整导致城市范围扩大D.人口老龄化严峻导致死亡率上升4.预料我国沿海城市将来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的变更是()A.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加快B.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增速均减慢C.常住人口增速加快,户籍人口增速减慢D.常住人口增速减慢,户籍人口增速加快解析:第3题,人口密度下降可能是人口数量削减,或区域面积增大所致。而我国城市化水平始终在提高,则城市人口数量不会削减,只可能是城市面积扩大所致;图示2003年城市人口密度突然下降,可能是行政区划在这一年调整,把周边农村变为城区所致,即C正确。关键点拨:农村人口密度要小于城市。图示人口密度突变,应从这一年突发状况角度分析,经济衰退不是一年突发的事务;因老龄化而死亡率上升应是一个缓慢变更的过程。第4题,大多城市实行主动吸引“高精尖”人才的措施,说明城市主要需求的人口是高级技能型人才,而不是一般务工人员,而高级技能型人才数量有限,则常住与户籍人口增速会下降。答案:3.C4.B(2024·湖北名校联盟联考)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以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24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更(含预料)。读图,完成5~7题。5.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缘由是()A.人口老龄化严峻 B.劳动力严峻不足C.育龄妇女人数少 D.生育观念的变更6.“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扩大内需 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C.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 D.诞生人口性别比上升7.下列年份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年 B.1980年C.2015年 D.2035年解析:第5题,第一次生育政策调整后人口诞生率没有到达预期,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关键,而A、B、C三项内容均可事前预料与统计,只能是对人们生育观念的变更(生育意愿降低)状况了解不足所致,故D正确。第6题,“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幼儿数量会增加,从而可促进与婴幼儿相关产品的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则A正确。第7题,图示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在2015年前均为正值,说明劳动人口数量在2015年前处于增加态势;2015年为0,之后为负值(即以后起先削减),则2015年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答案:5.D6.A7.C8.(2024·福建福州质检)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依据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P)在7%以上为老龄型人口。P可分为以下几种阶段类型:当P<7%时为成长型(G);当7%≤P≤10%时为老年型初期(A1);当10%<P≤14%时为老年型中期(A2);当14%<P≤16%时为老年型后期(A3);当P>16%时为超老年型阶段(S)。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对老年人口的区域分布产生肯定影响。截至2015年,江苏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常住总人口的13.99%,居全国之首,已步入老年型中期阶段。但各地状况有所差异,全省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南通市,其素来都有“世界长寿之都”的美誉。下图示意2000~2010年江苏省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1)指出苏北老龄型人口类型的变更。(2)以南通为例,分析大气环境对苏中地区人口老龄化的影响。(3)分析苏南社会、经济发展对江苏老年人口空间分布产生的影响。(4)面对当前老龄化社会可能带来的“养老问题”,请你为此提出合理建议。解析:第(1)题,干脆结合图例与图示信息分析即可,留意要体现“变更”。第(2)题,图示苏中地区老龄化最严峻,说明老年人口多,则要从大气环境角度分析老年人口多、比重大的缘由。留意“世界长寿之都”的信息提示。第(3)题,首先明确苏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北、苏中,则必定省内存在人口迁移现象。再结合三地老龄化空间差异分析即可。第(4)题,可从经济、文化及社会保障体系角度分析。答案:(1)苏北地区G型和A1型在削减,其中A1型减幅显著;A2、A3、S型增加,增幅最大的为A2型;苏北地区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过渡为主。[或:苏北地区G型、A1型向A2、A3、S型转变;苏北地区老龄化以向老年型中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