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图表示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区的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采用的生态污水(常含N、Р等元素和有机物)处理技术。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湿地植物可吸收污水中N,P元素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B.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可被植物再利用C.人工湿地常选用本地物种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比较进水口、出水口N、P元素含量可评估净化效果2.下面两图为我国人口的相关数据,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出生率是指在一年内新生婴儿的数量占育龄夫妇的比例B.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反映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C.预计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是稳定型D.预计到2050年我国70岁以上的老人中,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3.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四类有机化合物的说法,其中错误的是A.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元素组成只有C、H、OB.脂质中的性激素能促进入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C.组成蛋白质的单体遇双缩脲试剂显紫色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单体有四种4.递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向为()A.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B.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间隙C.突触小泡—突触后膜—突触前膜 D.突触后膜—突触间隙—突触前膜5.有资料显示,在非洲,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更能适应当地的环境。有人认为这种人的血红蛋白可能与正常人或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病人的有一定差异。为证实这种猜想,需对携带者的血红蛋白进行检测,而检测前需要分离得到这种血红蛋白。利用凝胶色谱法提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携带者(Aa)的血红蛋白时,不正确是()A.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不同大小的分子所经的路径不同而得以分离B.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C.血红蛋白的颜色可用于凝胶色谱法分离过程的监测D.大分子物质后被洗脱出来,小分子物质先被洗脱出来6.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免疫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关系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是()A.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及其受体是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共用的化学语言B.免疫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影响又受体液调节的影响C.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细胞均存在着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D.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系统,但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不起作用7.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I-2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2种可能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个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8.(10分)在人唾液腺细胞中,与唾液淀粉酶的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是()A.叶绿体和高尔基体 B.中心体和高尔基体C.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高尔基体和溶酶体二、非选择题9.(10分)植物体中脱落酸(ABA)的含量由合成和分解过程共同决定,其合成量与N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水稻种子中可溶性糖的产生是其萌发的重要条件,而外源脱落酸(ABA)和海藻糖均能抑制水稻种子萌发。请回答:(1)种子萌发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__、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的相似之处表现在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2)利用一定浓度的海藻糖溶液处理水稻种子后,与对照组相比,其ABA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降低。为进一步探究海藻糖是否促进种子合成ABA,可利用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溶液处理水稻种子,一定时间后检测______________。为说明海藻糖通过提高水稻种子中ABA含量,进而抑制种子内可溶性糖的产生,最终抑制种子萌发,还需通过实验验证的是______________,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10.(14分)多效唑(РP333)和缩节胺(DPC)是一种效果明显的生长抑制剂,使用后可使植株外观矮壮多蘖,花朵颜色鲜艳,叶片肥厚,植物体根系发育旺盛。如图为研究小组对不同浓度PP333、DPC处理下秋丽、小美女的株高(cm)所做的研究中的部分数据。回答下列问题:药剂PP333DPC品种秋丽小美女秋丽小美女浓度(mg/L)09.593.8210.083.78406.793.236.213.14606.543.116.303.16805.872.945.523.161005.542.855.592.791205.312.735.422.65(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_____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_____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_____、_____、效果稳定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往往都具有长效性,原因可能是_____。(2)本实验中自变量为_____,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应保持一致,体现了实验设计的_____原则。(3)由表分析可知,随着生长调节剂PP333,DPC浓度的升高,秋丽和小美女的株高将_____。调节剂PP333,DPC在调节_____的株高上效果更佳。11.(14分)负向光性是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1)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______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研究表明,光敏色素作为光受体,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用不同光质的光照射水稻根,实验结果如图,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______。(2)为进一步研究根负向光性的原因,研究人员利用水稻种子进行了表1的实验,请在空白处选填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表1组别处理方式弯曲度(℃)根尖生长状况1______38.7±5.23负向光性生长2黑暗;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0垂直生长3______42.4±5.39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4③⑤32.1±8.32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①侧光照②均匀光照③黑暗④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⑤在根的一侧贴有IAA的琼脂⑥在根的一侧贴有IAA的琼脂根据实验结果可推知,单侧光引起根尖两侧IAA含量差异是导致根负向光性的原因,IAA浓度高时弯曲度加大。(3)研究人员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侧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表2不同光强处理后根尖向光侧和背光侧IAA含量变化处理向光侧()背光侧()光强()210.5421.7光强()184.8498.6黑暗418.6418.6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推测负向光性产生的机制可能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12.下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字母b、c分别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2)物质c与五碳化合物生成__________化合物,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糖类等有机物。(3)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绿叶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些有机溶剂中,所以可以用___________提取绿叶中的色素。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其中扩散速度最慢的色素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人工湿地中的植物一般选择芦苇、香蒲、菖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并且宜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详解】A、人工湿地的植物根系,不仅能直接吸附和吸收污水中的N、P等营养物质,而且还为分解者的吸附和代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A正确;B、生态系统中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故微生物分解污水中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不能被植物再利用,B错误;C、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C正确;D、进水口的有机污染严重,通过人工湿地的净化,出水口的有机物将减少,而无机物的含量将增加,因此若研究该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能力,应对进水(口)和出水(口)水质进行监测,通过比较进水和出水N、P含量的差值,来分析人工湿地的净化功能,D正确。故选B。2、B【解析】种群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详解】A、出生率是指在一年内新生婴儿的数量占总平均人数的比例,A错误;B、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能直接反映未来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B正确;C、2050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可知,人口老龄化严重,预计2050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类型是衰退型,C错误;D、预计到2050年我国70岁以上的老人中,女性比例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例小于1:1,D错误。故选B。3、C【解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核酸的分类、分布、基本组成单位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对于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区分记忆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详解】A、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其元素组成只有C、H、O,A正确;B、脂质中的性激素能促进入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B正确;C、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会显紫色,但是氨基酸不会,C错误;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DNA,其单体有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故选C。4、A【解析】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使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由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变为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能与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或轴突相接触构成突触。【详解】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是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小体的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在突触小体内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以胞吐的形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故选A。5、D【解析】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1、原理: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来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因此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得以分离。2、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pH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将搅拌好的混合液转移到离心管中,经过中速长时离心后,可明显看到试管中溶液分为4层,从上往下数,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4、气泡会搅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5、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的实验步骤主要有:(1)样品处理:①红细胞的洗涤,②血红蛋白的释放,③分离血红蛋白溶液。(2)粗分离:①分离血红蛋白溶液,②透析。(3)纯化:调节缓冲液面→加入蛋白质样品→调节缓冲液面→洗脱→收集分装蛋白质。(4)纯度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6、电泳法是利用待测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和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或鉴定。【详解】A、凝胶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所经的路径不同来分离蛋白质的,A正确;B、目前经常使用的凝胶有交联葡聚糖、聚丙烯酰胺和琼脂糖等,B正确;C、血红蛋白是有色蛋白,因此在凝胶色谱分离时可以通过观察颜色来判断什么时候应该收集洗脱液,C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应后被洗脱出来,D错误。故选D6、D【解析】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信息分子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三大系统相互配合,借助信息分子相互作用,构成了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详解】A、细胞因子、激素、神经递质通过与受体的识别结合完成化学信号的传递,它们是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共用的化学语言,A正确;B、分析题图可知,免疫细胞表面有识别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故免疫调节既受神经调节的影响又受体液调节的影响,B正确;C、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的信息分子存在着双向调节作用,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细胞均存在着激素、神经递质的受体,C正确;D、神经系统影响免疫系统,但免疫系统对神经系统也起作用,D错误。故选D。7、D【解析】系谱图显示:Ⅱ-4和Ⅱ-5均为甲病患者,他们的女儿Ⅲ-7正常,儿子Ⅲ-6为乙病患者,据此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意“甲、乙两病中有一种为伴性遗传病”可进一步推知: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错误;若甲病的致病基因用A表示,乙病的致病基因用b表示,则Ⅰ-1、Ⅰ-2和Ⅱ-3的基因型依次是aaXBXb、AaXBY、AaXbY,可见,Ⅱ-3含有的A致病基因自于I-2,含有的Xb致病基因自于I-1,B错误;Ⅱ-2的基因型只有aaXBXb一种,Ⅱ-4和Ⅱ-5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BY,进而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AAXBXB或AaXBXB或AAXBXb或AaXBXb,C错误;若只研究甲病,则Ⅲ-4的基因型为Aa,Ⅲ-5的基因型为1/3AA、2/3Aa,二者所生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3×1/4aa=5/6,若只研究乙病,则Ⅲ-4的基因型为XBXb,Ⅲ-5的基因型为XbY,二者所生子女患乙病的概率为1/2(XbY+XbXb),所以Ⅲ-4与Ⅲ-5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6×1/2=5/12,D正确。8、C【解析】活细胞分泌的酶属于分泌蛋白,其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详解】A、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无关,A错误;B、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与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无关,B错误;C、由以上分析可知,与酶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C正确;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与酶的合成和分泌无关,D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9、(1)①.基因表达调控②.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来调节细胞代谢;发挥作用时,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都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其重要作用。(2)①.水稻种子中ABA的含量②.可溶性糖的含量变化以及种子的萌发率,③.用不同浓度的海藻糖处理等量相同的水稻种子,处理适宜且相同的时间后,检测水稻种子内ABA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相应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最后处理并分析相应的数据,并得出结论。【解析】1.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的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它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构成的网络。【小问1详解】高等植物是由很多细胞组成的高度复杂的有机体。它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各个器官组织细胞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种子萌发的调控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脱落酸作为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一样都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也不提供能量,而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来调节细胞的代谢;发挥作用时,均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都在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其重要作用。【小问2详解】实验目的是探究海藻糖是否促进种子合成ABA,实验的自变量是海藻糖的使用,因变量是ABA的含量,实验中利用不同浓度的海藻糖溶液处理水稻种子,一定时间后检测水稻种子中ABA的含量。为说明海藻糖通过提高水稻种子中ABA含量,进而抑制种子内可溶性糖的产生,最终抑制种子萌发,还需通过实验验证的是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种子的萌发率,为此设计实验思路如下:用不同浓度的海藻糖处理等量相同的水稻种子,处理适宜且相同的时间后,检测水稻种子内ABA的含量、可溶性糖的含量以及相应水稻种子的萌发率。最后处理并分析相应的数据,并得出结论。【点睛】熟知植物激素的概念以及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正确分析题中的含义并合理作答是解答本题的另一关键。实验设计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必备能力。10、(1)①.人工合成②.调节③.容易合成④.原料广泛⑤.植物体内缺乏相应的分解酶(2)①.植物种类,生长抑制剂种类及浓度②.控制变量(3)①.下降②.秋丽【解析】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平行重复原则。【小问1详解】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相比植物激素,具有原料广泛、效果稳定、容易合成等优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往往都具有长效性,原因可能是植物体内缺乏相应的分解酶。【小问2详解】分析表格可知,本实验中自变量为植物种类,生长抑制剂种类及浓度;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无关变量应保持一致,体现了实验设计的控制变量原则。【小问3详解】由表分析可知,随着生长调节剂PP333,DPC浓度的升高,秋丽和小美女的株高将下降。调节剂PP333,DPC在调节秋丽的株高上效果更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相关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内容,并结合表格准确答题。11、(1)①.信号②.蓝光/UV-A受体(2)①.①④②.③⑥(3)①.光受体接受刺激②.背光侧IAA浓度高,向光侧IAA浓度低【解析】1、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主要表现为: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可以疏花疏果,也可以防止落花落果;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根对生长素浓度最敏感,其次是芽,再次是茎。2、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说明对蓝光更为敏感。【小问1详解】光不仅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还可以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据图分析,图中自变量是光的波长,当波长为400~500nm左右,胚芽鞘的相对弯曲度较高,当波长>600nm,弯曲角度为0,结合题意,光敏色素主要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00nm);蓝光/UV-A受体主要接收蓝光(400-500nm)和近紫外光。可推测诱导水稻根负向光性生长的光受体更可能是蓝光/UV-A受体。【小问2详解】分析表格可知,第1组结果是根尖负向光性生长,因此第1组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单侧光照、在根的一侧贴空白琼脂,即①④;第2组作为对照,目的是排除琼脂块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第3、4组的结果都是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长,说明第3、4组的处理方式都应该是黑暗、在根的一侧贴有一定浓度IAA的琼脂,由弯曲方向(向含有IAA的琼脂块方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