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M、N分别表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下列与此相关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④⑤⑥合称为突触小体,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B.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释放到⑤中C.经④释放的神经递质必然引起神经元N的兴奋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④⑤⑥位置2.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只有染色体上才具有基因 B.基因和染色体的成分相同C.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基因 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3.DNA是控制遗传性状的遗传物质,在水稻的细胞中它分布在()A.细胞核、内质网 B.细胞核、核糖体C.细胞核、细胞质基质 D.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4.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是()①顶体反应②透明带反应③卵细胞膜封闭作用④精子穿越放射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5.高中生物学实验常需测量和计数,下列操作可能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小的是()A.用大网眼捕捞鱼类后标志,重捕时使用小网眼的渔网B.标志某类动物后,重捕前发生了自然灾害。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并计算鲤鱼的数量D.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6.肠道内壁上排列着的一些特殊细胞,可以识别食物中的化学成分、酸碱度等信息,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据此判断,这些细胞属于()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7.20世纪初人们将驼鹿引入一个孤岛,该种群1915-1943年的数量变化情况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915-1930年驼鹿种群数量不断增加,可能与孤岛上食物充足、没有天敌、气候适宜有关B.1930年后驼鹿种群数量急剧下降,可能与食物匮乏、种内竞争加剧有关C.孤岛上驼鹿的环境容纳量约为3000只,1932年驼鹿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D.食物和天敌对种群数量的作用强度与种群的密度是相关的,它们是密度制约因素8.(10分)内环境成分复杂,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全部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是()A.胰蛋白酶、Na+、ATP、葡萄糖B.CO2、胰岛素、尿素、抗体C.肝糖原、核苷酸、纤维素、氨基酸D.三酰甘油、DNA聚合酶、磷脂、胆固醇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回答有关问题:(1)①和③所示的变化,在生物学上分别称为_____和_____。(2)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_____。(3)③变化的实质是_____。(4)④产生的过程特征是细胞呼吸速率_____、细胞核体积_____。(5)⑥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称为_____,受_____控制。(6)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将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10.(14分)某实验小组在果蝇种群中发现了一只雌性突变体果蝇,并用该果蝇与野生型果蝇进行了如下图所示杂交实验。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有人推测该突变体雌果蝇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根据上述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控制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填“常”或“X”)染色体上,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上述推测正确,请给图中实验结果一个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让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则F2中突变型果蝇:野生型果蝇=______,F2中雄果蝇占_____________。(3)也有人猜测,“染色体片段缺失”也可能是该雌性突变体果蝇出现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可以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图解,请仔细阅图后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____。(2)操作①叫做______,操作②叫做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____。(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种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色。(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进行自交,F2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3:1,F2的遗传因子组成有______。12.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甲图表示的过程是______,乙图表示的过程______。(2)乙过程的模板是______(填A或B链),进行的场所是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3)甲过程的场所是______,需要的模板是______,运载氨基酸的工具是______。以③中已知序列为模板翻译后的产物是______肽(不考虑终止密码子),翻译过程中需要______个tRNA来运载。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信号在神经元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出前面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据图分析,①是轴突,②是线粒体,③是突触小泡,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后膜。【详解】A、④⑤⑥合称为突触,⑤处液体属于组织液,A错误;B、神经递质存在于③中,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⑤中,B错误;C、神经递质有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C错误;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发生于④⑤⑥位置,信号在突触只能单向传递,D正确。故选D。2、D【解析】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解】A、细胞内绝大部分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少数位于细胞质中,A错误;B、基因的本质是DNA,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B错误;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C错误;D、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D。3、D【解析】水稻属于真核生物,是植物细胞,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D正确。故选D。4、B【解析】受精:(1)精子获能:刚刚排出的精子,不能立即与卵子受精,必须在雌性动物生殖道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后,才能获得受精能力。(2)卵子的准备:卵子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到减Ⅱ中期时,才具备与精子受精的能力。(3)受精过程:获能的精子穿过放射冠和透明带→精卵通过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相互识别→精子遗传物质进入卵细胞。【详解】精子与卵子结合过程中防止多精入卵的第一道屏障是透明带反应,第二道反应是卵细胞膜封闭作用,B正确,A、C、D错误。故选B。5、C【解析】估算种群密度时,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标志后重新捕获数。【详解】A、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虾的种群密度时,若第一次用大网眼的网进行捕捞,第二次用小网眼的网进行捕捞,因为每条鱼被捕获的概率相等,所以第二次用小网眼的渔网捕获的鱼中,大鱼和小鱼的比例与湖泊中大鱼和小鱼的比例相等,所以估算出的种群数量约等于实际种群数量,即两次使用的渔网网眼不同对最终调查的结果无影响,最终调查的数值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将无明显差异,A错误;B、标志某类动物后,重捕前发生了自然灾害,被标记的个体减少,被重捕的概率下降,会导致计算出的动物数量偏大,B错误;C、被标记鲤鱼投放入池塘后立即重捕,被标记的个体被重捕的概率上升,因此会导致计算出的鲤鱼的数量偏小,C正确;D、由于草履虫属于需氧型生物,因此从静止的上清液处取样估测培养液中草履虫种群数量会导致实验结果估测值偏大,D错误。故选C。6、A【解析】一个典型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部分。其中,感受器为接受刺激的部位;传入神经为感觉神经元,是将感受器与神经中枢联系起来的通路;中间神经即神经中枢,包括脑和脊髓;传出神经为运动神经元,是将中枢与效应器联系起来的通路,效应器是产生效应的器官,如肌肉或腺体。只有在反射弧完整的情况下,反射才能完成。任何部分发生病变都会使反射减弱或消失。【详解】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能把内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活动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7、C【解析】1、当一个种群进入一个新环境后,由于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天敌,再加上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等,种群的数量变化就会几乎呈“J”型增长,然而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该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天敌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该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这时种群的增长就变为“S”型增长。2、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详解】A、由图可以看出,驼鹿迁入后,由于食物充足,没有敌害、气候适宜,1915-1930年驼鹿种群数量不断增加,A正确;B、1930前驼鹿种群数量急剧增加,引发食物资源短缺、种内竞争加剧,进而导致生存环境利用过度,可能造成破坏,环境容纳量下降,所以1930年后数量急剧下降,B正确;C、图中数据无法判断孤岛上驼鹿环境容纳量,1930-1934年之间,驼鹿的种群数量减少,但1932年驼鹿的种群数量未知,则年龄结构无法判断,C错误;D、食物充足、天敌捕食少,种群数量增加。食物资源少,天敌捕食多,种群数量下降。D正确。故选C。8、B【解析】内环境的主要成分是:水约90%,蛋白质,无机盐,激素以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如氧气、二氧化碳、葡萄糖)和非蛋白质类含氮化合物(如尿素、尿酸、肌酸、肌苷、氨基酸、多肽、胆红素和氨气等)。【详解】A、胰蛋白酶存在于消化道,消化道不属于人体的内环境,A错误;B、人的血浆中存在CO2、胰岛素、尿素、抗体,都属于人体内环境,B正确;C、肝糖原存在于细胞内,纤维素属于多糖不能进入人体的内环境,C错误;D、DNA聚合酶存在于细胞内,不存在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1)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2)低(3)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①.减慢②.增大(5)①.细胞凋亡②.基因(6)改变【解析】分析题图:①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④表示细胞衰老,⑤表示细胞癌变。【小问1详解】①②表示细胞分裂,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小问2详解】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比)越小,细胞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小问3详解】③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过程遗传物质不变,而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小问4详解】④为细胞衰老过程,该过程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细胞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小问5详解】⑥属于正常的细胞死亡过程,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细胞凋亡。【小问6详解】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其新产生的血细胞与该白血病患者的其他体细胞相比遗传信息将改变。【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识记细胞分裂的概念;理解细胞分化的原因;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识记细胞衰老的主要特征;识记细胞凋亡的含义,再结合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0、(1)①.X②.雌性存在两种表现型,雄性只存在一种表现型,雌性∶雄性=2∶1,即存在性别差异(2)①.突变型为显性突变,亲本为雌性杂合子,子一代中存在显性纯合子的雄性致死现象②.1∶6③.3/7(3)通过显微镜观察该雌性个体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解析】由题意分析可知,突变型雌性与野生型雄性个体杂交,后代雌性为两种表现型,雄性为一种表现型,且雌∶雄=2∶1,说明存在雄性致死的类型。小问1详解】根据子一代中雌性表现两种表现型,雄性表现一种表现型,即存在性别差异,可知控制突变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小问2详解】根据(1)分析可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根据子一代中雌性存在两种表现型,可知亲本野生型为隐性性状,突变型为显性性状,且为杂合子,而子一代的雄性只有野生型,可知突变型的雄性个体存在纯合致死效应。设突变基因为A,则控制野生型的基因为a,亲本基因型为XAXa×XaY,子一代基因型为XAXa、XaXa、XaY,比例为1∶1∶1,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为XA∶Xa=1∶3,雄配子种类和比例为Xa∶Y=1∶1,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为XAXa∶XaXa∶XAY(致死)∶XaY=(1/4×1/2)∶(3/4×1/2)∶(1/4×1/2)∶(3/4×1/2)=1∶3∶1∶3,存活个体中突变型果蝇∶野生型果蝇=1/7∶(3/7+3/7)=1∶6,由于XAY狐会致死,F2中雌性个体:雄性个体为4:3,因此F2中雄果蝇占3/7。【小问3详解】染色体片段缺失属于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变异,可通过观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和大小即可判断。【点睛】本题考查基因位置的判断、染色体变异的观察和分离定律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11、(1)①.白花植株②.红花植株(2)①.去雄②.人工授粉③.要在花粉未成熟之前进行④.要套袋(3)红(4)AA、Aa、aa【解析】如图是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其中①为去雄过程,②为人工异花传粉过程。人工异花授粉过程:去雄(在花蕾期去掉雄蕊)→套上纸袋→人工异花授粉(待花成熟时,采集另一株植株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柱头上)→套上纸袋。【小问1详解】在豌豆杂交实验中,提供花粉的植株是父本即白花植株,接受花粉的植株是母本即红花植株。【小问2详解】根据图示可知操作①是去雄,操作②是传粉;由于豌豆为自花传粉且为闭花受粉植物,为确保杂交实验成功,应在要在花药未成熟之前进行;为避免外来花粉干扰,去雄操作后应进行套袋处理。【小问3详解】已知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Aa)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红花。【小问4详解】若亲为本显隐性纯合子,则F1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