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煤矿安全与生产技术作业指导书TOC\o"1-2"\h\u20054第1章煤矿安全生产概述 3312411.1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3159771.2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 347471.3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42898第2章煤矿地质与矿压灾害防治 4303772.1煤矿地质基础知识 4215162.1.1煤的形成与分布 4154522.1.2煤矿地质构造 597162.1.3煤矿水文地质 5219562.2矿压显现与灾害类型 5173992.2.1矿压显现特征 5302502.2.2矿压灾害类型 5184622.3矿压灾害防治技术 5153022.3.1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5314122.3.2底板灾害防治技术 5114932.3.3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 5213332.3.4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5192442.3.5综合防治措施 531647第3章瓦斯灾害防治 6220273.1瓦斯性质与危害 6103463.1.1瓦斯成分及性质 6239593.1.2瓦斯危害 614463.2瓦斯涌出与突出机理 644523.2.1瓦斯涌出机理 646973.2.2瓦斯突出机理 6212793.3瓦斯防治技术与措施 6300303.3.1瓦斯检测与监测 648473.3.2防突措施 6226413.3.3瓦斯抽采 7276253.3.4安全管理 72038第4章煤矿火灾防治 7269084.1煤矿火灾成因与危害 7152854.1.1成因 7245724.1.2危害 7256964.2煤矿火灾监测与预报 8294994.2.1监测 8254754.2.2预报 8105764.3煤矿火灾防治技术与措施 831814.3.1防治技术 872214.3.2防治措施 832115第5章煤尘防治 9133525.1煤尘特性与危害 972085.1.1煤尘特性 9116425.1.2煤尘危害 952505.2煤尘爆炸机理与预防 9270425.2.1煤尘爆炸机理 9312385.2.2煤尘爆炸预防措施 10200265.3煤尘防治技术与措施 10254565.3.1煤尘防治技术 10185735.3.2煤尘防治措施 1023661第6章顶板灾害防治 107286.1顶板灾害类型与成因 1098306.1.1顶板灾害类型 101226.1.2顶板灾害成因 10185466.2顶板灾害监测与预报 11165406.2.1顶板灾害监测 11122526.2.2顶板灾害预报 11171746.3顶板灾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11281356.3.1顶板灾害防治技术 11270486.3.2顶板灾害防治措施 1117594第7章水害防治 12163117.1矿井水害类型与成因 1211737.1.1矿井水害类型 12177097.1.2矿井水害成因 129577.2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 12320527.2.1矿井水文地质调查 1237827.2.2矿井水文地质评价 12183987.3矿井水害防治技术与措施 12235817.3.1预防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 1215307.3.2应急处理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 1294797.3.3治理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 1316549第8章煤矿通风与防尘 13223818.1煤矿通风基础知识 1367488.1.1通风概述 13120758.1.2通风方式 13157658.1.3通风参数 13150428.2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 13238518.2.1通风设计原则 13119238.2.2通风网络构建 13156498.2.3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 13171758.2.4通风优化 13119118.3矿井防尘技术与措施 14321738.3.1矿井防尘概述 14326518.3.2尘源控制 142408.3.3防尘技术 14104848.3.4防尘措施 1410427第9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1432319.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概述 1459509.2瓦斯监测与预警技术 14298739.2.1瓦斯监测技术 14173669.2.2瓦斯预警技术 15168009.3矿井火灾监测与预警技术 15249639.3.1矿井火灾监测技术 15259259.3.2矿井火灾预警技术 1525138第10章煤矿应急救援与处理 153161910.1煤矿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151771810.1.1应急救援组织架构 15546610.1.2应急救援预案制定 15477110.1.3应急救援资源配置 151263510.1.4应急救援培训与演练 151290510.2煤矿应急预案与演练 162990210.2.1应急预案制定 16137610.2.2应急预案修订 16488510.2.3应急预案演练 16605710.3煤矿处理与调查分析 163200810.3.1处理程序 161613610.3.2现场保护 1610110.3.3调查与分析 161975010.3.4教训与整改 16第1章煤矿安全生产概述1.1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产安全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经济社会发展和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煤矿生产过程中,自然灾害和生产时有发生,如瓦斯爆炸、透水、顶板等,给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降低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2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等。这些法律法规为煤矿生产提供了明确的安全生产标准和操作规程,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宪法:明确了国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原则。(2)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等,对煤矿安全生产提出了具体要求。(3)行政法规:如《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等,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具体的行政法规依据。(4)部门规章:如《煤矿安全规定》等,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5)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对煤矿安全生产进行细化和补充。1.3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煤矿安全生产应遵循以下基本要求:(1)合法合规:煤矿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保证生产活动合法合规。(2)预防为主:煤矿企业应坚持预防为主,加强对煤矿生产过程中潜在危险的排查和治理,降低风险。(3)责任明确: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4)科学管理:煤矿企业应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证生产安全。(5)教育培训:煤矿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6)应急救援:煤矿企业应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7)环境保护:煤矿企业应注重环境保护,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第2章煤矿地质与矿压灾害防治2.1煤矿地质基础知识2.1.1煤的形成与分布煤是一种由植物残骸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转化而成的沉积岩矿物。本节主要介绍煤的形成过程、煤质分类、煤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特征。2.1.2煤矿地质构造煤矿地质构造是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的重要因素。本节对煤矿地质构造的分类、特征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进行阐述,包括断层、褶皱、岩浆侵入等地质构造现象。2.1.3煤矿水文地质煤矿水文地质涉及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及其与煤层的关系。本节主要介绍煤矿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类型及水文地质问题对煤矿生产的影响。2.2矿压显现与灾害类型2.2.1矿压显现特征矿压显现是指煤层开采过程中,由于地压活动导致的围岩变形、破坏等现象。本节分析矿压显现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及其与煤矿灾害的关系。2.2.2矿压灾害类型矿压灾害主要包括顶板灾害、底板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本节对各类矿压灾害的定义、成因及其危害进行详细阐述。2.3矿压灾害防治技术2.3.1顶板灾害防治技术顶板灾害是煤矿生产中的常见灾害。本节介绍顶板灾害的防治技术,包括合理采煤方法、顶板支护技术、监测监控手段等。2.3.2底板灾害防治技术底板灾害主要包括底鼓、底板突水等。本节阐述底板灾害的防治方法,如注浆加固、底板疏水降压、隔离带施工等。2.3.3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煤与瓦斯突出是煤矿生产中的重大灾害。本节分析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介绍防治技术,如瓦斯抽采、防突措施、监测预警等。2.3.4冲击地压防治技术冲击地压具有突发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本节对冲击地压的防治方法进行介绍,包括煤层预裂、卸压钻孔、防冲监测等。2.3.5综合防治措施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煤矿生产安全的有效手段。本节从管理、技术、监测等多方面提出矿压灾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第3章瓦斯灾害防治3.1瓦斯性质与危害3.1.1瓦斯成分及性质瓦斯是煤矿中常见的气体,主要成分包括甲烷(CH4)、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其中,甲烷是可燃气体,具有爆炸性。瓦斯在矿井中呈无色、无味、无毒的特性,但高浓度的瓦斯对人体有一定的窒息风险。3.1.2瓦斯危害瓦斯爆炸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灾害之一,可导致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瓦斯泄漏还可能导致矿井内空气质量恶化,影响矿工的身体健康。3.2瓦斯涌出与突出机理3.2.1瓦斯涌出机理瓦斯涌出是指煤层中的瓦斯在矿山压力、地应力及地下水活动等因素的作用下,向矿井空间涌出的过程。瓦斯涌出主要受到煤层孔隙结构、煤层压力、矿井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3.2.2瓦斯突出机理瓦斯突出是指煤层中积聚的瓦斯在短时间内迅速涌出,形成高速气流,对矿井设施和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现象。瓦斯突出主要与煤层构造、应力状态、瓦斯压力及煤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有关。3.3瓦斯防治技术与措施3.3.1瓦斯检测与监测(1)建立完善的瓦斯检测系统,对矿井内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测。(2)采用光学、电化学、红外等检测原理,提高瓦斯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定期检查矿井内通风设施,保证通风系统正常运行,降低瓦斯积聚风险。3.3.2防突措施(1)采用矿井压力、地应力及瓦斯压力监测技术,实时掌握煤层应力变化,预防瓦斯突出。(2)对煤层进行预处理,如水力压裂、松动爆破等,降低煤体强度,减少瓦斯突出风险。(3)优化采煤工艺,合理布置采掘工作面,避免应力集中,减轻瓦斯突出危害。3.3.3瓦斯抽采(1)采用钻孔抽采、煤层气抽采等技术,降低煤层内瓦斯压力,减少瓦斯涌出。(2)结合矿井生产计划,合理布置抽采钻孔,提高瓦斯抽采效果。(3)对抽采的瓦斯进行利用,如发电、供暖等,实现节能减排。3.3.4安全管理(1)制定严格的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加强矿工安全培训,提高安全意识。(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保证瓦斯防治措施得到有效执行。(3)定期开展瓦斯防治演练,提高应对瓦斯灾害的能力。第4章煤矿火灾防治4.1煤矿火灾成因与危害4.1.1成因煤矿火灾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煤炭自燃:由于煤炭在特定条件下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产生热量,导致温度升高,最终引发自燃。(2)电气设备故障: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因绝缘损坏、接触不良等原因产生电弧或火花,引燃周围易燃物质。(3)机械故障: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因摩擦、碰撞等产生高温,导致火灾发生。(4)人为因素:人为操作不当、违反规定、故意纵火等也可能导致煤矿火灾。4.1.2危害煤矿火灾对矿工生命安全、矿井生产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具体包括:(1)人员伤亡:火灾发生时,矿工逃生困难,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2)矿井生产中断:火灾会导致矿井内设备损坏、通风系统瘫痪,严重影响生产。(3)煤炭资源浪费:火灾会烧毁煤炭资源,造成资源浪费。(4)环境污染:火灾产生的烟雾、有害气体等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4.2煤矿火灾监测与预报4.2.1监测煤矿火灾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气体监测:通过监测矿井内气体成分、浓度等变化,判断火灾发生的可能性。(2)温度监测:利用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矿井内温度,发觉异常及时报警。(3)视频监控: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观察矿井内情况,发觉火灾隐患。4.2.2预报煤矿火灾预报主要依据以下几种方法:(1)历史数据分析:分析矿井内历史火灾数据,总结火灾发生的规律,为预报提供依据。(2)火灾模拟:利用计算机模拟矿井内火灾发展过程,预测火灾发展趋势。(3)综合预警:结合多种监测手段,建立火灾预警体系,提高预报准确性。4.3煤矿火灾防治技术与措施4.3.1防治技术(1)煤炭自燃防治:采用喷洒阻化剂、充填惰性气体等方法,降低煤炭自燃风险。(2)电气设备防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加强设备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行。(3)机械防火: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保养,降低故障发生率。(4)通风防火:优化矿井通风系统,降低矿井内氧气浓度,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性。4.3.2防治措施(1)加强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提高矿工安全意识。(2)火灾应急预案:制定火灾应急预案,定期组织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火灾的能力。(3)火灾监测与预报系统:建立完善的火灾监测与预报系统,实现火灾的及时发觉和预警。(4)消防设施配备:合理配置消防设施,保证消防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灭火效率。第5章煤尘防治5.1煤尘特性与危害煤尘作为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害因素,其特性与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5.1.1煤尘特性(1)煤尘是一种细微的煤炭颗粒,其粒度一般在0.01mm至1mm之间。(2)煤尘具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影响煤矿的空气质量。(3)煤尘具有可燃性,在一定条件下,煤尘与空气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气体。5.1.2煤尘危害(1)煤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煤尘被矿工吸入肺内,可能导致尘肺病等职业病。(2)煤尘爆炸:煤尘在一定浓度和条件下,遇火源可引发爆炸,给煤矿生产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3)煤尘降低能见度:煤尘悬浮在空气中,影响矿工视线,增加发生的风险。5.2煤尘爆炸机理与预防5.2.1煤尘爆炸机理煤尘爆炸主要包括以下过程:(1)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2)火源点燃煤尘,使煤尘开始燃烧。(3)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和气体,形成爆炸波。(4)爆炸波在矿井空间内传播,引发严重。5.2.2煤尘爆炸预防措施(1)降低煤尘浓度:通过湿式作业、喷雾降尘等技术手段,降低煤尘在空气中的浓度。(2)消除火源:加强火源管理,杜绝一切可能引发煤尘爆炸的火源。(3)通风:加强矿井通风,降低煤尘爆炸的风险。5.3煤尘防治技术与措施5.3.1煤尘防治技术(1)湿式作业:采用湿式钻眼、湿式喷浆等作业方式,减少煤尘产生。(2)喷雾降尘:在产尘点安装喷雾装置,通过喷洒水雾降低煤尘浓度。(3)干式捕尘:利用干式捕尘设备,对产尘点进行捕尘。5.3.2煤尘防治措施(1)加强煤尘监测:定期对矿井内煤尘浓度进行监测,保证煤尘浓度符合国家规定标准。(2)完善防尘设施:对防尘设施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3)提高矿工防尘意识:加强矿工培训,提高矿工对煤尘危害的认识,使其养成良好的防尘习惯。(4)严格执行防尘制度:制定并严格执行防尘制度,保证煤尘防治工作的落实。第6章顶板灾害防治6.1顶板灾害类型与成因6.1.1顶板灾害类型煤矿顶板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冒顶:顶板岩石因承载能力不足而突然塌落,造成作业面堵塞、设备损坏及人员伤亡。(2)片帮:煤层顶板与底板之间发生剪切破坏,导致煤层片落。(3)冲击地压:由于煤层及围岩中积聚的弹性应变能突然释放,导致顶板岩层快速移动,引发强烈震动。6.1.2顶板灾害成因顶板灾害的成因主要包括:(1)地质构造因素:如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活动,使顶板稳定性降低。(2)矿压因素:煤层开采过程中,顶板压力分布不均匀,导致顶板灾害。(3)人为因素:如采煤工艺不合理、安全措施不到位等。6.2顶板灾害监测与预报6.2.1顶板灾害监测(1)岩层位移监测:采用位移计、激光测距仪等设备,对顶板岩层位移进行实时监测。(2)应力监测:利用应力传感器,监测顶板岩层的应力变化。(3)声发射监测:通过声发射监测系统,捕捉顶板岩层的微破裂信号,判断顶板稳定性。6.2.2顶板灾害预报(1)地质预报:结合矿井地质资料,分析地质构造对顶板稳定性的影响,预报顶板灾害发生的可能性。(2)矿压预报:根据矿压观测数据,分析顶板压力分布规律,预报顶板灾害。(3)灾害预警:基于监测数据,采用数学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顶板灾害预警系统。6.3顶板灾害防治技术与措施6.3.1顶板灾害防治技术(1)岩层控制技术:采用合理的采煤工艺,控制顶板岩层移动,提高顶板稳定性。(2)注浆加固技术:对顶板破碎带进行注浆加固,增强顶板承载能力。(3)水力压裂技术:通过水力压裂方法,降低顶板岩层应力集中,减少顶板灾害。6.3.2顶板灾害防治措施(1)加强地质勘探:掌握矿井地质条件,为顶板灾害防治提供依据。(2)优化采煤工艺:根据顶板条件,选择合适的采煤方法,降低顶板灾害风险。(3)加强顶板监测:实时掌握顶板动态,发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4)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顶板灾害防治制度,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第7章水害防治7.1矿井水害类型与成因7.1.1矿井水害类型矿井水害主要包括洪水、涌水、突水、泥石流等。各类水害对矿井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7.1.2矿井水害成因矿井水害成因复杂,主要包括地质构造、岩溶发育、地下水活动、大气降水、开采活动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矿井水害的发生。7.2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7.2.1矿井水文地质调查矿井水文地质调查主要包括收集矿井地质资料、开展野外调查、水文地质观测、水文地质试验等内容。通过调查,掌握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为水害防治提供依据。7.2.2矿井水文地质评价矿井水文地质评价主要包括分析矿井水文地质条件、评价矿井水害风险、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等。评价结果作为矿井水害防治的技术支撑。7.3矿井水害防治技术与措施7.3.1预防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1)合理设计开采方案,避免开采活动引发水害。(2)加强矿井排水设施建设,提高矿井排水能力。(3)建立矿井水文地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矿井水文地质动态。(4)对矿井周边地表水进行有效治理,减少地表水对矿井的影响。7.3.2应急处理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1)制定矿井水害应急预案,明确应急响应程序和职责。(2)建立矿井水害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应急救援能力。(3)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保证矿井水害应急处理的需要。(4)定期开展矿井水害应急演练,提高矿井抗灾能力。7.3.3治理矿井水害的技术与措施(1)采用帷幕注浆、冻结法等堵水技术,切断矿井水源。(2)优化矿井排水系统,降低矿井水位。(3)对矿井水害区域进行加固处理,提高矿井稳定性。(4)加强矿井水害监测,及时掌握水害治理效果,调整治理方案。本章针对矿井水害防治,从矿井水害类型与成因、水文地质调查与评价、水害防治技术与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为矿井水害防治提供技术指导。第8章煤矿通风与防尘8.1煤矿通风基础知识8.1.1通风概述煤矿通风是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防止灾害发生的重要措施。本章主要介绍煤矿通风的基本概念、通风方式及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8.1.2通风方式(1)自然通风:依靠矿井内空气密度差引起的自然对流进行通风。(2)强制通风:采用风机等通风设备对矿井内空气进行强制循环。8.1.3通风参数介绍通风过程中涉及的参数,如风量、风速、风压等,并分析这些参数对煤矿通风效果的影响。8.2矿井通风设计与优化8.2.1通风设计原则通风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可靠的原则,保证矿井内空气质量满足生产需求。8.2.2通风网络构建根据矿井生产布局和通风要求,构建合理的通风网络,包括主通风道、辅助通风道、通风联络道等。8.2.3通风设备选型与布置选择合适的通风设备,如风机、风筒等,并合理布置在矿井内,以满足通风需求。8.2.4通风优化分析通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通风网络、改进通风设备等方法,提高通风效果。8.3矿井防尘技术与措施8.3.1矿井防尘概述介绍矿井防尘的重要性、尘源及其对煤矿生产的影响。8.3.2尘源控制(1)矿井开采过程中尘源控制:采用湿式钻眼、水炮泥等方法减少尘源产生。(2)通风过程中尘源控制:优化通风系统,降低矿井内粉尘浓度。8.3.3防尘技术(1)湿式防尘:利用水雾、湿式喷浆等方法降低粉尘浓度。(2)干式防尘:采用过滤、静电等方法捕集粉尘。8.3.4防尘措施(1)合理安排生产作业,减少粉尘产生。(2)加强通风除尘,提高矿井内空气质量。(3)做好个人防护,配备防尘口罩、防尘服等。(4)定期检查防尘设施,保证其正常运行。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对煤矿通风与防尘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煤矿生产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第9章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9.1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概述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是保证煤矿生产安全的关键技术手段。本章主要介绍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发展、组成、功能及其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控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指标,为煤矿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9.2瓦斯监测与预警技术9.2.1瓦斯监测技术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种有害气体,对煤矿安全生产具有严重影响。瓦斯监测技术主要包括固定式瓦斯监测和移动式瓦斯监测两种方式。固定式瓦斯监测主要通过安装在工作面的瓦斯传感器来实现,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航空大学《旋律写作基础(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上海市华二附中2025年高三年级下学期十月份月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上海海洋大学《普通动物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通如皋市2025届高三二模(4月)英语试题含解析
- 濮阳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医用材料概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丽水学院《ACCASBR战略商务报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共享员工协议书合同书协议书
- 二零二五集体林地承包租赁合同
- 抵押借款合同范例范例
- 二零二五版餐饮出租简单合同范例
- 上海市控江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第三届天扬杯建筑业财税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501-1000题)
- 黄冈市2025年春季九年级调研考试语文试卷
- 国开电大软件工程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 (一)
- 2025-2030中国汽车轮毂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 浙江省台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任务式)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 铁路物资应急管理制度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钢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
- 反诈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286题)
- 2024年福建省中考历史试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