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waterproofingof2024-02-23发布2024-06-01实施2024天津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waterproofingof主编单位: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批准部门: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实施日期:2024年06月01日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文件津住建设[2024]40号各有关单位: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要求,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等单位编制完成了《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程》,经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组织专家评DB/T29-310-2024,自2024年06月01日起实施。各相关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根据《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要求,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和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完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分析,结合天津地铁运营线路和目前在建线路建设情况,在认真总结已建工程的基础上改进、深化天津城轨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施工及验收标准,吸纳了该领域国内外新的成果,并征求天津市有关设计、勘察、施工、监理、科研院校的意见,经反复修改,最终完成制订。本规程共分9章,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明挖顺(逆)作法结构防水;5.盾构法隧道防水;6.顶管法结构防水;7.明挖顺(逆)作法结构细部构造防水;8.渗漏水治理;9.防水质量验收。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地区新建、改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施工和验收。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河北区中山路10号,邮编:30014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本规程参编单位: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中煤中原(天津)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何乐杨贵生韩伟杨毅秋黄弢李敬梅程保蕊王洪昌刘洋李万军周慧超陈非龙仲志武李耀良孟昭辉梅志军王斌王达麟刘宝昌王铁本规程主要审查人员:贺维国郑习羽方新涛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5 4明挖顺(逆)作法结构防水 5盾构法隧道防水 5.3盾构管片接缝和特殊部位防水 5.5盾构管片与竖井接缝、联络通道防水 6顶管法结构防水 30 7明挖顺(逆)作法结构细部构造防水 34 8渗漏水治理 63 9防水质量验收 71 本规程用词说明 74引用标准名录 751General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Regulations 5 5 63.3ConstructionMa 7 84WaterproofingofCutandCover(Topdown)Construction 9 94.2WaterproofingofRetainingStructure 94.3WaterproofConcrete 4.4WaterproofLayerofCementMortar 4.5CoiledWaterproofLayer 4.6Water-proofCoating 5WaterproofingofShieldTunnel 23 235.2WaterproofingofLiningConcrete 245.3WaterproofingofLiningJointandSpecialPart 5.4ExternalWaterproofofShieldSegment 5.5WaterproofingofCrossPassage、Shaft 28 6WaterproofingofPipe-jackingStructure 30 306.2WaterproofingofPipeElement 6.3JointWaterproofingofPipe-jacking 31 7WaterproofingofStructuralDetailsofCutandCover(Topdown)Method 34 7.4Pipeline(box)Pen 7.6PileCapand 7.8JointsofTop-downConstruction 588LeakageTreatment 638.1StructureLeakageTreatmento 8.2StructureLeakageTreatmentofLining 9AcceptanceofWaterproofQuality 71 71 ExplanationofWordinginThisSpecification 74ListofQuotedStandards 7511.0.1为保证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质量,规范防水设计,加强防水施工过程质量控制,促进技术进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新建、改建和扩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施工和验收。1.0.3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和施工应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相济,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1.0.4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和施工应积极采用成熟可靠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1.0.5防水材料、止水构件及外加剂的选用应符合国家和天津市标准,材料应具有优良的耐久、无毒(或低毒)、低污染等性能。1.0.6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22.0.1防水等级gradeofwaterproof根据地下工程对防水的要求确定结构允许渗漏水量的等级标2.0.2整体防水系统integralwaterproofingsystem以整体的观点看待和处理结构每一部分的防水。2.0.3动态防水系统dynamicwaterproofingsystem指适应动态变化的地下工程环境,而采用的动态的结构工艺和防水材料。2.0.4全包防水wholly-coveringwaterproofing利用防水材料将地下工程迎水面全部包裹的结构防水方式。2.0.5局部外包防水partially-coveringwaterproofing与全包防水相对,用防水材料仅将地下工程的部分包裹的防水方式。2.0.6柔性防水层flexiblewaterprooflayer具有一定柔韧性和延伸率的防水材料,如防水卷材、有机类防水涂料构成的防水层。2.0.7刚性防水层rigidwaterprooflayer具有较高强度、无延伸能力的防水材料,如无机类防水涂料、防水砂浆、防水混凝土等构成的防水层。2.0.8限制膨胀率percentageofrestrainedexpansion混凝土的膨胀被钢筋等约束体限制时导入钢筋的应变值,用钢筋的单位长度伸长值表示。2.0.9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ementitiouscapillary3crystallinewaterproofingmaterials具有一定渗透能力的刚性防水材料,该材料与水作用后,材料中含有的活性化学物质通过载体向混凝土内部渗透,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阻塞毛细孔道,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2.0.10遇水膨胀止水胶hydrophilicexpansionwaterproofingsealant粘稠胶状物,挤出后粘贴在基层表面,固化成型后,具有遇水膨胀性能。2.0.11密封垫gasket由工厂加工预制,在现场粘贴于管片密封垫沟槽内,用于管片接缝防水的密封材料。2.0.12螺孔密封圈boltholesealingwasher为防止管片螺栓孔渗漏水而设置的密封垫圈。2.0.13内装可卸式止水带exchangeablewaterstopinstalledontheinnersurfaceofdeformationjoint内装可卸式止水带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埋螺栓及钢板,或者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经过开槽安装膨胀螺栓及钢板。内装可卸式止水带不仅可在施工时安装起到防水作用,也可以在建筑出现漏水后作为堵漏安装。2.0.14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precastfoamplatemeltingwithliquidexpansionrubberwaterstop是应用于变形缝的一套组合防水措施,首先在变形缝位置安装预溶模苯板,通过在变形缝衬垫板内钻孔并注入溶模剂使苯板溶解,预溶模苯板溶解后,其所在混凝土内部生成连续的空腔,最后通过注浆管向空腔内注入液体膨胀橡胶,将空腔注满,从而形成一道防水屏障。2.0.15注浆止水groutingmethodforcontrollingleakage在压力作用下注入灌浆材料,切断渗漏水流通道的方法。42.0.16检验批inspectionlot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53.1设计3.1.1地下工程应进行防水设计,并应做到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耐久适用、经济合理。3.1.2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规划、结构设计、材料特性、结构耐久性和施工工艺、施工条件等确定。3.1.3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设计、施工阶段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3.1.4地下工程防水应以结构自防水为主,并在结构迎水面根据结构构造形式、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等因素设置全包防水层或局部外包防水层,迎水的主体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3.1.5地下工程防水宜强化整体防水、动态防水、可维护性防水概念。预埋件、通道接口、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3.1.7明挖顺(逆)作法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根据所搜集的技术资料及环保和使用要求等确定,内容包括: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耐久性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3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4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6措施;3.1.8防水混凝土结构表面裂缝不得贯通。3.1.9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和防水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1地下车站、交通枢纽、出入口、人行通道和机电设备集中区段的防水等级应为一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区间隧道及联络通道、机电设备集中区段外的风道及风井等附属结构防水等级应为二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应大于0.2m2。3.1.10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表3.1.10的规定。工程埋置深度H(m)设计抗渗等级H﹤20P820≤H﹤30P10H≥30P12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制作,其抗渗等级不应小于3.1.11当结构处于侵蚀性地层中时,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宜大于4×10-12m2/s,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不宜大于3×10-12m2/s。3.2施工3.2.1明挖结构的防水层,严禁在雨天、雪天和五级及以上大风时施工。施工过程中如有降雨或降雪可能时,应及时做好已完防水层的保护工作。3.2.2防水层的施工环境气温条件宜符合表3.2.2的规定。7防水层材料施工环境气温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冷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不低于-10℃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冷粘法不低于5℃,热焊接法不低于-10℃有机防水涂料溶剂型0~35℃,水乳型5~35℃无机防水涂料5~35℃防水混凝土、防水砂浆5~35℃3.2.3转角部位、施工缝、变形缝、诱导缝、后浇带、管根等细部节点,应增做加强层,其材料应与主体防水层材料相匹配,宽度不小于500mm,厚度应符合相关材料特性要求。3.2.4防水层的基层应坚实、平整、清洁,无孔洞,阴角处宜做成圆弧或45°坡角,含水率应符合所选择材料的施工要求。3.2.5防水混凝土和各类防水层的施工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3.3施工管理3.3.1防水工程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有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性能检测报告,其中卷材应有生产许可证。材料品种、规格、性能等应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和设计要求;2对进场的防水材料应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见证抽样复验,并提交检测报告;3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3.3.2防水工程施工前,应完成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施工单位应根据上述文件内容充分掌握工程主体及细部构造防水技术要求,并根据实施部位的环境特点编制防水工程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批准后执行。3.3.3地下工程防水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进8行施工。3.3.4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应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施工质量检验制度。3.4质量验收3.4.1地下防水工程应按规定的防水等级标准进行验收。3.4.2防水工程施工质量应按下列要求进行验收:1施工质量应符合本规程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符合工程设计文件的要求;2防水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进行;3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由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变形缝等重要部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并形成隐蔽工程检查记录;4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监理单位应按规定进行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检测;5检验批的质量应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进行验收;6承担见证取样检测的单位应具有相应的资质。94.1一般规定4.1.1地下工程所处地层中的水、土腐蚀性评价超过中等腐蚀时,应采用全包防水模式或多道防水设防措施。当结构底板下混凝土垫层厚度不小于3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30,垫层混凝土抗渗等级不小于相应的基坑深度要求值时,垫层表面可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作为一道防水措施。4.1.2地下工程所处地层中的水、土腐蚀性评价为中等及以下腐蚀时,可采用仅在结构顶板和侧墙施作防水层的局部外包防水模式。4.1.3地下工程主体结构顶板防水层应在迎水面设置涂料防水层和卷材防水层两道防水措施;地下工程种植顶板的防水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的相关要求。4.2围护结构防水4.2.1围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内衬墙构成叠合式结构或复合式结构时,地下连续墙或围护桩的抗渗等级可比表3.1.10的规定低一级,但应不小于P8;地下连续墙或围护桩与内衬墙构成分离式结构,且不参与结构受力时,可不要求地下连续墙或围护桩的混凝土抗渗等级。4.2.2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内衬墙为叠合式结构时,墙体幅间的接缝渗漏应采用注浆、嵌填聚合物防水砂浆进行防水处理。连续墙墙面应凿毛、清洗。4.2.3地下连续墙与主体结构内衬墙为复合式结构时,地下连续墙应先进行找平,防水层应设置于主体结构的迎水面。4.2.4当钻孔灌注桩和内衬墙为复合式结构时,在钻孔桩之间应采用网喷混凝土填平,网喷混凝土表面不应有明水。4.2.5预制地连墙竖向墙缝应采用嵌缝式防水处理。竖向墙缝水平宽度方向应采用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胶)填塞,深度不应小于30mm;表面应涂聚氨酯密封胶,深度不应小于20mm。4.3防水混凝土4.3.1防水混凝土可通过调整配合比,或掺加外加剂、掺合料等措施配制而成,其抗渗等级应符合表3.1.10的规定。4.3.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4.3.3防水混凝土应满足抗渗等级要求,并应根据地下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条件,满足抗压、抗冻和抗侵蚀性等耐久性要求。4.3.4地下结构防水混凝土可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4.3.5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要求应根据介质的性质按有关标准执行。4.3.6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厚度不应小于200mm。4.3.7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般环境作用下结构迎水面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2防水混凝土的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4.3.8用于防水混凝土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品种宜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应经试验确定;2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品种;3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4.3.9防水混凝土选用矿物掺合料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粉煤灰的品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的有关规定,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Ⅱ级,烧失量不应大于5%,用量宜为胶凝材料总量的20%~30%;2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品质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的有关规定;3复合掺合料的品质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复合掺合料》JG/T486;4使用复合掺合料时,其品种和用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3.10用于防水混凝土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选用坚固耐久、粒形良好的洁净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不应大于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石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的有关规定;2砂宜选用坚硬、抗风化性强、洁净的中粗砂,不应使用海砂;砂的质量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的有关规定。4.3.11用于拌制防水混凝土的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用水标准》JGJ63的有关规定。4.3.12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抗裂需要掺入合成纤维,纤维的品种及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4.3.13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0kg/m3,氯离子含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的规定。Ⅳ配合比设计4.3.14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胶凝材料用量应根据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等级选用,其总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2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3水胶比不得大于0.50,有侵蚀性介质时水胶比不宜大于0.45;4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不宜大于160mm。围护结构水下混凝土坍落度宜控制在200mm±20mm;5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4.3.15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的相关规定。4.3.16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的相关规定。4.3.17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性能除满足抗渗指标、抗压强度等常规要求外,还应满足表4.3.17-1、表4.3.17-2和表4.3.17-3的限制膨胀率与干缩率的要求。项目限制膨胀率(%)限制干缩率(%)龄期水中14d水中14d;空气中28d性能指标≥0.015≤0.030项目限制膨胀率(%)限制干缩率(%)龄期水中14d水中14d;空气中28d性能指标≥0.020≤0.020项目限制膨胀率(%)限制干缩率(%)龄期水中14d水中14d;空气中28d性能指标≥0.025≤0.0204.3.18补偿收缩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相关规定。4.3.19防水混凝土施工前应做好降排水工作,不得在有积水的环境中浇筑混凝土。4.3.20防水混凝土应分层连续浇筑,分层厚度宜为300mm~350mm,大体积混凝土不应大于500mm,并应由低向高处浇筑。如需间歇浇筑时,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开始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浇筑竖向混凝土结构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溜槽或震动溜管下落。4.3.21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振捣时不应碰撞钢筋、模板、预留预埋件、止水带和防水层等;2结构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不同工法间接口、附属与主体预留接口等特殊部位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施工中应加强振捣,不应漏振。4.3.22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塌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胶比的水泥浆或掺加同品种的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4.3.23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掺粉煤灰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宜为60d或90d;2宜选用水化热低和凝结时间长的水泥;3宜掺入减水剂、缓凝剂等外加剂和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4炎热季节施工时,应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应避免模板和新浇筑的混凝土直接受阳光照射,混凝土成型后应及时覆盖;5应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0℃,温降梯度不得大于2℃/d,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4.3.24防水混凝土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明挖顺(逆)作结构的底板、中楼板和顶板混凝土宜采取覆盖并洒水的方式养护,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对高矿渣掺量的混凝土,采用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掺加缓凝剂的混凝土以及大掺量矿物掺合料的混凝土,采用浇水和潮湿覆盖的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2对于墙体等不易保水的结构,宜在顶部设水管喷淋,带模养护时间不应少于3d。拆模后宜用养护剂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宜少于14d;3混凝土养护期间应注意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影响(如暴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4补偿收缩混凝土必须进行充分的湿润养护,在浇筑完后应立即覆盖进行保湿养护,并应指派专人随时浇水。根据不同部位,养护时间宜为7~14d,不得少于7d;5高温季节施工,平面浇筑的混凝土应随压光赶光随覆盖,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并应避免太阳光直射,终凝后应及时洒水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应控制结构与外界的温度差在25℃内;6拆模后应采取措施继续养护。4.3.25防水混凝土的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养护应采用综合蓄热法、暖棚法、掺化学外加剂等方法,不得采用电热法或蒸气直接加热法;2应采取保湿保温防冻措施,防止混凝土受冻。4.4水泥砂浆防水层4.4.1防水砂浆应包括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防水砂浆,宜采用多层抹压法施工。4.4.2水泥砂浆防水层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底板、明挖开口结构和U型槽结构的底板与边墙的迎水面。4.4.3水泥砂浆防水层涂抹在基础垫层、围护结构表面时,基础垫层、围护结构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直接涂抹在结构边墙外表面时,结构边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且满足14天养护期要求。4.4.4水泥砂浆的品种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防水工程要求确定。4.4.5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单层施工宜为10~15mm,双层施工宜为15~20mm;掺外加剂或掺合料的水泥防水砂浆厚度宜为30~40mm。Ⅲ材料与施工4.4.6水泥砂浆防水层材料、性能指标、质量要求与施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要求。4.5卷材防水层4.5.1卷材防水层宜用于经常处在地下水环境,或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或受振动作用的地下工程。4.5.2卷材防水层应铺设在混凝土结构的迎水面。4.5.3防水卷材的品种规格和层数,应根据地下工程防水等级、地下水位高低、水压力作用状况、地下水的侵蚀性、结构构造形式和施工工艺等因素确定。4.5.4卷材防水层的卷材品种、不同品种卷材防水层的厚度以及防水卷材的主要物理性能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Ⅲ材料与施工4.5.5粘贴各类防水卷材应采用与卷材性能相容的胶粘材料,其粘结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4.5.6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应采用聚合物水泥防水粘结材料,其物理性能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相关规定。4.5.7防水卷材施工前,基面应干净、干燥,并应涂刷基层处理剂;当基面潮湿时,应涂刷湿固化型胶粘剂或潮湿界面隔离剂。基层处理剂的配制与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基层处理剂应与卷材及其粘结材料的材性相容;2基层处理剂喷涂或刷涂应均匀一致,不应露底,表面干燥后方可铺贴卷材。4.5.8不同材料的搭接,当无法直接粘结过渡时,应采用与二者均具备相容性的介质材料过渡,且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4.5.9铺贴各类防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1结构底板垫层混凝土部位的卷材可采用空铺法或点粘法施工,其粘结位置、点粘面积应按设计要求确定;侧墙采用外防外贴法的卷材及顶板部位的卷材应采用满粘法施工;2卷材与基面、卷材与卷材间的粘结应紧密、牢固;铺贴完成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应准确,不得产生扭曲和皱折;3卷材搭接处和接头部位应粘贴牢固,接缝口应封严或采用材性相容的密封材料封缝;4铺贴立面卷材防水层时,应采取防止卷材下滑的措施;5铺贴双层卷材时,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卷材的接缝应错开1/3~1/2幅宽,且两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5.10采用外防外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4.5.11采用外防内贴法铺贴卷材防水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墙内表面应抹厚度为20mm的1:3水泥砂浆找平层,然后铺贴卷材;2卷材宜先铺立面,后铺平面;3卷材宜采用预铺反粘法施工,铺贴在保护墙上的卷材可空铺或点粘,卷材防水层应与后续浇注的混凝土紧密粘结;4立面卷材铺设应有防止下滑的措施,在大面卷材上下不应随意钉钉固定。4.5.12顶板防水层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施作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机械碾压回填土时,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2采用人工回填土时,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3防水层与保护层之间宜设置隔离层。4.6涂料防水层4.6.1涂料防水层应包括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无机防水涂料可选用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有机防水涂料可选用反应型、水乳型、聚合物水泥等涂料。4.6.2有机防水涂料宜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的迎水面,无机防水涂料可用于结构主体的迎、背水面。4.6.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于防水工程时,可单独做一道设防,也可与其他防水材料复合多道设防。4.6.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可用于地下工程主体结构表面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措施、渗漏水治理措施等。4.6.5防水涂料品种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潮湿基层宜选用与潮湿基面粘结力大的无机防水涂料或有机防水涂料,也可采用先涂无机防水涂料而后再涂有机防水涂料构成复合防水涂层;2冬期施工宜选用反应型涂料;3埋置深度较深的重要工程、有振动或有较大变形的工程,宜选用高弹性防水涂料;4有腐蚀性的地下环境宜选用耐腐蚀性较好的有机防水涂料,并应做刚性保护层;5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应选用Ⅱ型产品。4.6.6采用有机防水涂料时,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阴角直径宜大于50mm,阳角直径宜大于10mm。4.6.7防水涂料宜采用外防外涂或外防内涂,做法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要求。4.6.8掺外加剂、掺合料的水泥基防水涂料厚度不得小于3.0mm;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用量不应小于1.5kg/m2,且厚度不应小于1.0mm;有机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得小于1.5mm。4.6.9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于防水工程时,细部构造应有详细设计,应采用更可靠的设防措施。宜采用密封材料、遇水膨胀橡胶条、止水带、防水涂料等进行组合设防。4.6.10涂料防水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具有良好的耐水性、耐久性、耐腐蚀性及耐菌性;2应低毒、难燃、低污染;3无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良好的湿干粘结性、耐磨性和抗刺穿性,有机防水涂料应具有较好的延伸性及较大适应基层的变形能4.6.11无机防水涂料和有机防水涂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材料标准中的相关规定。4.6.12大面积施工的地下工程,可采用喷涂技术进行防水涂层的施工。喷涂型防水涂层宜包括:喷涂聚脲防水涂层、喷涂型聚合物防水涂层、丙烯酸盐喷膜防水涂层、喷涂型橡胶沥青防水涂层等。4.6.13无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干净、平整、无浮浆和明显积水。4.6.14有机防水涂料基层表面应基本干燥,不应有气孔、凹凸不平、蜂窝麻面等缺陷。涂料施工前,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圆弧形。4.6.15防水涂料的配制应按涂料的技术要求进行,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每次配制的用量。4.6.16防水涂料应分层刷涂或喷涂,涂层应均匀,不得漏刷漏涂,涂刷应待前遍涂层干燥成膜后进行;每层涂刷时应交替改变涂层的涂刷方向,同层涂膜的先后搭接宽度宜为30~50mm;接槎宽度不应小于100mm,涂刷前应将其甩槎表面处理干净。4.6.17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应使胎体层充分浸透防水涂料,不得有露槎及褶皱,胎体增强材料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00mm,上下两层和相邻两幅胎体的接缝应错开1/3幅宽,且上下两层胎体不得相互垂直铺贴。4.6.18采用有机防水涂料用于防水工程时,施工完成后应及时施作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保护层应符合下列规定:1顶板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2侧墙迎水面保护层宜选用软质保护材料或20mm厚1:2.5水泥砂浆。4.6.19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用于防水工程时,宜分两次喷涂施工;当施工条件受限时,也可采取一次喷涂施工。1当分两次喷涂施工时,混凝土浇筑面可在混凝土浇筑并完成抹面后及时进行第一次喷洒施工,混凝土侧面可在模板拆除后立即进行第一次喷涂施工,喷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混凝土表面仍应正常保湿养护;第二次喷涂应设置混凝土结构防护面,施工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8d后进行,也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进行。第一次喷涂量按固含量折算不宜低于0.5kg/m²,第二次喷涂量按固含量折算不宜低于1.0kg/m2,也可按照厂家提供的推荐用量或实际工程需要确定。2当采用一次喷涂施工时,应设置在混凝土结构防护面,施工宜在混凝土浇筑完成28d后进行,也可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进行,喷涂量用量不应小于1.5kg/m2。5.1一般规定5.1.1盾构法隧道防水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与要求、结构构造特点、工程和水文地质条件、使用环境条件和环保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进行。5.1.2盾构隧道的联络通道、竖井采用矿山法或明挖法等工法施工时,防水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执行。5.1.3盾构法隧道应根据防水等级、衬砌形式及其他技术要求、环境条件、地质条件,按表5.1.3采用相应的防水措施。防水措施措施选择防水等级高精度管片接缝防水混凝土内衬或其他内衬外防水涂料密封垫螺孔密封圈一级必选必选必选宜选对混凝土有中等以上腐蚀的地层应选,在非腐蚀地层宜选二级必选必选必选 对混凝土有中等以上腐蚀的地层宜选三级应选必选应选 对混凝土有中等以上腐蚀的地层宜选5.1.4盾构法隧道防水设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确定合适的防水等级、防水措施、防水技术指标;2盾构管片自防水与耐久性;3管片接缝、特殊部位防水;4盾构管片外防水;5盾构管片与竖井的接缝防水;6联络通道防水。5.1.5盾构法隧道防水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相关规定。5.2盾构管片自防水5.2.1混凝土管片的耐久性,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进行设计,并应符合相应的耐久性技术要求。5.2.2钢筋混凝土管片应进行单块检漏试验,管片外表在设计抗渗压力下,恒压2h,最大渗水深度不得超过主筋保护层厚度。5.3盾构管片接缝和特殊部位防水5.3.1管片接缝密封垫宜选择具有良好弹性或遇水膨胀性、耐久性、耐水性的橡胶类材料,其外形应与沟槽相匹配。5.3.2管片接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片接缝防水宜以预制成型的密封垫为主要防水材料;2管片接缝密封垫沟槽的道数应根据隧道类型、设计水压、接缝允许的张开量、错位量、接缝面构造等确定,管片接缝至少应设置一道密封垫沟槽;3管片接缝在设计水压条件下达到管片接缝允许张开量和管片接缝允许错位量最大值时,接缝密封垫不应渗漏。设计水压宜为隧道实际承受的最大水压的2~3倍;4接缝密封垫应进行模拟管片一字缝、T字缝、十字缝及其错缝条件下接缝张开的水密性试验检测;5密封垫外侧宜设置挡水条进行防水。5.3.3密封垫沟槽应符合下列规定:1密封垫沟槽应沿管片四侧面成环设置,沟槽形式、截面尺寸应与密封垫形式和尺寸相匹配;2密封垫沟槽的截面积应大于或等于密封垫的截面积,其关系宜按下式表示:A=(1~1.15)A0式中:A——密封垫沟槽截面积;A0——密封垫截面积。5.3.4密封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片接缝密封垫的高度应考虑弹性橡胶密封垫应力松弛的影响,并在最大张开量时,满足设计防水压力所需要的接触压力。2管片接缝密封垫可选用弹性橡胶、遇水膨胀橡胶、复合型橡胶;3橡胶密封垫材料性能应符合下列要求:1)弹性橡胶密封垫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3.4规定:序号项目指标三元乙丙橡胶1硬度(邵尔A,度)55±5~70±52伸长率(%)≥3303拉伸强度(MPa)≥9.54热空气老化≤+6拉伸强度变化率(%)≥-15拉断伸长率变化率(%)≥-305压缩永久变形70℃×24_EQ\*jc3\*hps7\o\al(\s\up3(),)h,25(%)≤286防霉等级不低于二级2)遇水膨胀橡胶密封垫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GB18173.4第4部分:盾构法隧道管片用橡胶密封垫的规定。3)复合密封垫中的弹性橡胶材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5.3.4规定,遇水膨胀橡胶胶料的物理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分子防水材料》GB/T18173.3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中的规定。4封顶块采用纵向插入方式时,密封垫表面应涂抹润滑剂或采取其它措施;5变形缝环缝密封垫表面宜增设遇水膨胀橡胶片进行加强防5.3.5挡水条宜采用水膨胀性橡胶,沿衬砌环、纵面兜绕成封闭框型,并用粘结剂粘结固定。接头部位应避开转角处,以斜45°方式对接。5.3.6螺栓孔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螺栓密封圈的外形应与沟槽相匹配,并应有利于压密止水或膨胀止水。在满足止水要求条件下,螺栓密封圈的断面宜小;2螺栓密封圈应为弹性橡胶或遇水膨胀橡胶制品,其技术指标要求应符合本规程5.3.4中的规定。3管片环向及纵向螺栓应全部穿进并拧紧,管片内表面的外露铁件防腐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5.3.7嵌缝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管片内侧环纵向边应设置嵌缝槽,其深宽比不应小于2.5,槽深宜为25~55mm,单面槽宽宜为5~10mm,嵌缝槽断面构造形状可采用以下断面形式:形式一2嵌缝材料应有良好的不透水性、潮湿基面粘结性、耐久性、弹性和抗下坠性;3应根据隧道使用功能和防水等级要求,确定嵌缝作业的范围、嵌缝材料材质及嵌填细部构造形式,并采取嵌缝堵水或引排水措施;4嵌缝防水施工应根据盾构施工方法、隧道的沉降稳定性确定嵌缝作业开始的时间;5嵌缝作业应在接缝堵漏和无明显渗水后进行,嵌缝槽表面混凝土如有缺损,应采用聚合物水泥沙浆或特种水泥修补,强度应达到或超过混凝土本体的强度。嵌缝材料嵌填时,应先涂刷基层处理剂,嵌缝应密实、平整。5.4盾构管片外防水5.4.1当隧道处于中等腐蚀以上侵蚀性介质的地层时,应采取相应的耐侵蚀混凝土或外涂耐侵蚀的外防水涂层的措施。当处于强腐蚀地层时,可同时采取耐侵蚀混凝土和外涂耐侵蚀的外防水涂层措施。5.4.2外防水涂料宜采用环氧或改性环氧涂料等封闭型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硅氧烷类等渗透自愈型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耐化学腐蚀性、抗微生物侵蚀性、耐水性、耐磨性应良好,且应无毒或低毒;2在管片外弧面混凝土裂缝宽度达到0.2mm时,应能在最大埋深处水压下不渗漏;3涂刷后的混凝土电通量、氯离子扩散系数等应满足腐蚀性地层耐久性要求;4应具有防杂散电流的功能。5.5盾构管片与竖井接缝、联络通道防水5.5.1竖井与盾构隧道结合处,可用刚性接头处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接缝处宜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遇水膨胀止水胶及全断面出浆的可重复注浆管等柔性材料密封处理,并宜加固竖井洞圈周围土体。2在软土地层与竖井结合处一定范围内的衬砌段,宜增设变形缝。变形缝环面应贴设垫片,同时应采用适应变形量大的弹性密封垫。5.5.2盾构隧道的联络通道及其与盾构管片接缝的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矿山法施工的双层衬砌的联络通道,初期支护的喷射混凝土宜在冻结法等土体加固、防渗条件下施工;内衬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2联络通道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初期支护与内衬间宜设置卷材防水层或塑料防水板与土工织物组成的夹层防水层,当采用塑料防水板时,应配以分区注浆系统加强防水。3联络通道与盾构隧道接缝处应选用遇水膨胀止水胶,并应预埋注浆管。5.6施工5.6.1遇水膨胀类防水材料在运输和仓储时,应采取防雨、防潮措施。5.6.2接缝密封垫的长度尺寸须与管片型号匹配,粘贴前须做好相应沟槽的清洁工作,且在沟槽内粘贴牢固。管片角部宜加贴自粘性橡胶薄片。5.6.3粘贴接缝密封垫后的管片堆放,应设置防雨雪措施,并尽快使用。5.6.4管片吊运时接缝密封垫不失落、不移位。5.6.5管片拼装时应严防接缝密封垫脱槽、扭曲,封顶块拼装时应保持足够的封口尺寸,防止接缝密封垫擦坏、变形。5.6.6注浆孔及螺栓孔处密封圈应定位准确。5.6.7嵌填密封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嵌缝作业应在无明水条件下进行;2嵌缝作业前应清理待嵌缝沟槽,做到缝内两侧基层坚实、平整、干净,并应涂刷与密封材料相容的基层处理剂;3背衬材料应铺设到位,预留深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得有遗漏;4密封材料宜采用机械工具嵌填,并应做到连续、均匀、密实、饱满,与基层粘结牢固;5速凝型聚合物砂浆应按要求进行养护。6.1一般规定6.1.1顶管法结构应根据使用功能、使用要求、工程性质、水文地质、环境条件等按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确定防水等级。6.1.2应根据顶管结构的防水等级、接口形式及其他技术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6.2管节防水6.2.1钢筋混凝土顶管应采用防水、耐久性混凝土。顶管管节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50;抗渗等级应根据结构埋深按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选取,最低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10;混凝土管节的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6.2.2混凝土管节表面应光洁、平整、无砂眼、气泡。6.2.3当管道周边地下水土介质对混凝土、钢构件具有腐蚀性时,应采用相应的耐侵蚀混凝土或外涂耐侵蚀的外防水涂层的措施。6.2.4外防水涂料宜采用环氧或改性环氧涂料等封闭型材料、水泥基渗透结晶型或硅氧烷类等渗透自愈型材料,并应符合本规程第5.4.2条中相关规定。6.2.5中粗砂性地层顶进的管节的外表面宜设耐磨涂层。6.3顶管接头防水6.3.1顶管接头应设置双道密封圈。在施工和运营中,密封圈在设计水压作用下应保持良好的密封性。6.3.2混凝土顶管接头宜采用承插口(或F形管接口)和双插口接头(或T形管接口承插口和双插口的套环应采用钢或不锈钢材质。钢材宜选用锰钢材质,并应有外防腐涂料等措施。6.3.3钢承插口接头的钢套环一端应埋入混凝土管中,钢套环与混凝土的结合面应设遇水膨胀止水条(胶)。钢套环的另一端与后续管节外弧面的槽口组成防水构造,槽口内应设密封圈(图6.3.3)。胶密封垫;6-遇水膨胀止水条;7-钢套环固定6.3.4双插口接头的钢套环应与管节混凝土外弧面的槽口组成防水构造(图6.3.4)。槽口内应设弹性橡胶密封圈,密封圈的展开长度宜为槽口实际展开长度的80%~90%。橡胶密封圈表面应无裂缝、孔隙或凹痕等缺陷;断面应致密、均匀、无裂纹。6.3.5顶管接头内弧面槽口宜采用弹性密封胶密封,也可覆钢板水密性封焊。6.3.6混凝土管节接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6.3.7密封圈材料、规格及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本规程第5.3节的相关规定。6.3.8密封圈插入时,其表面宜涂润滑油脂或止水润滑剂,润滑油脂宜为硅脂类;止水润滑剂宜为聚氨酯类。严禁使用可能使橡胶圈产生变形、腐蚀的润滑材料。6.3.9顶管中间管节橡胶密封件、嵌缝密封材料、衬垫板等的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或行业规范要求。6.4施工6.4.1顶管顶进施工完毕后,应对管节上的注浆孔等孔洞,采取填塞密封材料、安装封堵盖等措施进行封堵。6.4.2管节接缝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施工时管壁和接缝处应无渗漏、无灰尘、无油污、无水分等,保持管道内干燥;2对于曲线段顶管接缝,在密封胶嵌缝前,其张角处的空隙应采用泡沫填充剂注入充实;3嵌缝槽内应涂刷配套用界面剂。涂刷应均匀,无遗漏部位;4密封胶施工时应作防潮处理,沿管节接缝自上而下挤入,不得出现下塌、空鼓的现象。7.1变形缝及诱导缝7.1.1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堵漏维修操作简单等要求。7.1.2用于伸缩的变形缝宜少设,可根据不同的工程结构类别、工程地质情况采用后浇带、膨胀加强带、诱导缝等代替措施。7.1.3现浇混凝土结构变形缝的宽度宜为20~30mm。7.1.4变形缝(诱导缝)处混凝土的厚度不应小于300mm,且应避开变断面处。7.1.5用于沉降的变形缝的最大允许沉降差值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在设计时采取措施。7.1.6变形缝采用的中埋式止水带和外贴式止水带应为中孔型或Ω型。7.1.7变形缝(诱导缝)采用的止水带宽度不应小于300mm,中埋式止水带厚度不宜小于5mm。外贴式止水带厚度不宜小于4mm,止水带齿条数不宜小于4条,高度宜为20~30mm。7.1.8顶板和侧墙变形缝部位应根据结构的构造型式确定是否预留排水凹槽。7.1.9不同部位处变形缝的常用构造形式见图7.1.9-1、7.1.9-2、7.1.9-3、7.1.9-4、7.1.9-5。一般情况下,变形缝位置不需设置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当变形缝水平或竖向长度超过35m或地下工程与结建工程之间设置变形缝时,宜在结构中间部位增设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5—预埋钢板;6—紧固件圆钢;7—垫圈2外贴式止水带可根据结构不同部位确定是7.1.10诱导缝应设置在结构内力较小部位,宜设置在纵向柱跨的1/3~1/4位置。7.1.11不同部位处诱导缝的常用构造形式见图7.1.11-1、7.1.11-2、7.1.12环境温度高于50℃处的变形缝,中埋止水带可采用金属制作。7.1.13变形缝(诱导缝)止水带的材质宜为橡胶类,橡胶类止水带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相关规定。7.1.14外贴式止水带兼作分区止水带时,止水带应采用可与防水层牢固粘结的材料。7.1.15密封胶宜采用聚硫建筑密封胶或聚氨酯密封胶,其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相关规定。7.1.16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的物理性能指标应符合表检测项目指标硬度(绍尔A)度50±8拉伸强度,MPa≥0.8扯断伸长率,%≥100体积膨胀率,%反复遇水试验拉伸强度,MPa≥0.2扯断伸长率,%体积膨胀率,%Ⅳ施工7.1.17中埋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止水带纵向轴线与变形缝中心线应重合,偏差不得大于10mm。止水带宜设置在结构厚度的中心线部位,任意一侧混凝土的厚度不得小于150mm;2止水带水平设置时,宜采用盆式安装,盆式开孔向上,与水平面夹角宜为20°~25°,其他部位的止水带应与变形缝内混凝土表面垂直设置,偏差角度不得大于15°;3止水带应根据现场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固定方法,止水带的固定间距不宜大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4止水带安装时不得出现扭曲、翻转等影响止水带止水效果的现象;5止水带在转弯处应做成圆弧形,橡胶止水带的转角半径不应小于200mm,钢边橡胶止水带不应小于300mm,转角半径应随止水带的宽度增大而相应加大;6止水带先施工一侧混凝土时,其端模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7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应振捣充分,不得出现欠振、过振和漏振部位,振捣时振捣棒严禁接触止水带;8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时,应有专人看护,当止水带出现脱落、扭曲、偏移、变形时,应及时纠正;9在止水带附近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采取措施对止水带进行保护;10对外露部分的止水带应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11止水带的接头不得设在距结构转角两侧各500mm范围内。(钢边)橡胶类止水带现场接头应采用热硫化对接,接头部位抗拉强度不低于母材强度的80%;钢边部分可采用焊接或机械锚固连接,接头部位强度不小于原材料强度。接头应牢固、密实、不透水。接缝两侧的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出现偏差时,两侧止水带轴线间距不得大于10mm;12安装完毕的止水带出现破损部位时,应进行修补。(钢边)橡胶类止水带可在破损部位粘贴未硫化橡胶片和丁基胶粘带的方法进行修补,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距离不小于50mm。7.1.18中埋式注浆止水带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7.1.17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注浆导管沿止水带设置方向的间距宜为5~6m,注浆导管应尽量避免设置在距止水带接头的1m范围内。2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的部分应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点不应少于1处,固定应牢固、可靠。引出端口应进行临时封堵。3注浆止水带的注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1)注浆材料宜优先选用超细水泥、自流平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当选用有机注浆材料时,可采用聚氨酯、丙烯酸酯、改性环氧树脂等注浆材料。注浆应在变形缝两侧混凝土浇筑28d后进行,也可在出现渗漏水时进行;2)注浆应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3)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应维持该压力至少2min。7.1.19外贴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缝与施工缝均用外贴式止水带时,其相交部位宜采用图7.1.19-1所示的十字配件。外贴式止水带的转角部位应使用图7.1.19-2所示的直角配件;2止水带埋设位置应准确,止水带纵向轴线与变形缝中心线间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3止水带应根据不同的防水层、现场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固定方法。固定应牢固、可靠,并与固定止水带的基层密贴,不得出现空鼓、翘边等部位;4安装完毕的止水带齿条不得出现倒伏现象;5浇筑结构混凝土前,止水带表面不得有碎石、砂浆等影响齿突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杂物;止水带上不应施做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等永久保护层;6止水带的保护措施和破损部位的修补方法应符合本规程第7.1.17条的规定。7.1.20内装可卸式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所需配件应一次配齐;2转角处应做成钝角。7.1.21预溶模液体膨胀橡胶止水带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预溶模苯板应安置在变形缝正中位置,且必须连续,预溶模苯板安置处衬垫板需断开;2注入溶模剂前需通过变形缝衬垫板钻孔安装注浆管,注浆管间距不宜大于1.0m;3注入液体膨胀橡胶前需利用高压水将溶膜后的空腔冲洗干4液体膨胀橡胶压注过程应连续,可从一端向另一端依次压注,或从两端向中间同时依次压注,并设置排气管;5液体膨胀橡胶注入压力不得小于0.2MPa,压注时须在相邻注浆孔冒浆后才能停止压注;6苯板和溶剂均为易燃材料,溶剂注入和导出均应密闭,施工时须做好防火措施,并配备相应应急灭火器材。7.1.22嵌缝材料嵌填施工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7.1.23预留接水盒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形缝结构内侧顶板、立墙应设置接水盒,接水盒应嵌入结构预留槽内;2接水盒应在嵌缝胶检查合格后方可安装;3接水盒应与结构固定牢固。7.2施工缝7.2.1防水混凝土宜少留施工缝;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7.2.2施工缝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距底板、楼板和顶板表面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2采用复合墙结构形式的结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6m,冬期施工时可适当放宽至24m;采用叠合墙结构形式的结构环向施工缝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2m;敞口开挖结构环向施工缝的设置间距不宜大于18m。3中埋式钢板止水带宜埋设在结构断面的中部。镀锌钢板止水带厚度不宜小于3mm。7.2.3不同部位处(不含逆作板下纵向施工缝)施工缝的常用构造形式见图7.2.3-1、7.2.3-2、7.2.3-3、7.2.3-4。钢板止水带L≥150。垂直施工缝水平施工缝7.2.4镀锌钢板止水带镀锌层厚度不应小于70μm。7.2.5遇水膨胀止水胶性能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遇水膨胀止水胶》JG/T312的相关规定。7.2.6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应及时浇注混凝土。7.2.7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并应及时浇注混凝土。7.2.8钢板止水带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止水带必须采用不锈钢焊条对接或搭接焊接,焊接部位应严密、不透水;对接部位的拉伸强度不得小于母材强度的80%;2对接两侧止水带的纵向轴线间距不得大于5mm;3止水带接缝位置与施工缝间距不宜小于1m。7.3后浇带7.3.1后浇带为刚性接缝,适用于不允许留设变形缝的工程部位。7.3.2后浇带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其强度等级不应低于两侧混凝土。7.3.3后浇带应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7.3.4两侧混凝土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时,后浇带可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28d后再施工。7.3.5大体积、大面积及超长补偿收缩混凝土结构的后浇带可采用膨胀加强带的措施,膨胀加强带可采用连续式、间歇式、后浇式等形式,具体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178的相关规定。7.3.6后浇带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的部位,宽度宜为700~1000mm;采用平直缝时宽度宜为1000~1500mm。7.3.7后浇带两侧可做成平直缝或阶梯缝,后浇带的防水构造形式见图7.3.7-1、7.3.7-2和7.3.7-3。7.3.8后浇带施工缝部位预埋的注浆管均应为全断面注浆管,其性能指标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接缝防水用预埋注浆管》GB/T31538的相关规定。7.3.9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剂掺量不宜大于12%,膨胀剂掺量应以胶凝材料总量(重量)的百分比表示。7.3.10后浇带混凝土施工前,后浇带部位和遇水膨胀止水胶应予以保护,防止落入杂物和损伤外贴止水带。7.3.11后浇带混凝土应一次浇筑,不得留设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d。7.4穿墙管(盒)7.4.1穿墙管(盒)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7.4.2穿墙管与内墙角、凹凸部位的距离应大于250mm。7.4.3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防水法,主管应加焊止水环并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并应在背水面预留凹槽,槽内应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其防水构造见图7.4.3-1。当管径小于50mm时,可采用双道遇水膨胀止水条进行防水处理,其防水构造见图7.4.3-2。结构墙上新增穿墙管时,铣孔范围应为止水环外扩100mm,与穿墙管之间的空隙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回填,并应在交界处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其防水构造见图7.4.3-3。1—止水环;2—遇水膨胀止水条;3—密封胶;4—优质水泥基渗透结晶7.4.4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防水法,套管应加焊止水环,防水构造节点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执行。7.4.5穿墙管防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有关规定。7.4.6穿墙管线较多时,宜相对集中,并应采用穿墙盒方法。穿墙盒的封口钢板应与墙上的预埋角钢焊严,并应从钢板上的预留浇注孔注入改性沥青柔性密封材料或细石混凝土,防水构造节点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执7.4.7当工程有防护要求时,穿墙管除应采取有效防水措施外,尚应采取措施满足防护要求。7.4.8穿墙管伸出外墙的部位,应采取有效的防破坏措施进行保护。7.5埋设件7.5.1结构上的埋设件应采用预埋或预留孔(槽)等。7.5.2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250mm,当厚度小于250mm时,应采取局部加厚或其它防水措施,埋设件局部节点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相关规定执行。7.5.3预留孔(槽)内的防水层,宜与孔(槽)外结构的防水层保持连续。7.5.4预埋入底板的管件,应在板内靠近管件两端处沿外侧环向各包裹一道遇水膨胀止水条。7.6桩头、立柱和降水井7.6.1桩头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头选用的防水材料应具有与桩头混凝土和钢筋的良好粘结性、耐水性和湿固化性等性能;2桩头宜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处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的用量不宜小于1.5kg/m2,见图7.6.1;3桩的钢筋根部宜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进行密封;4结构底板处防水层应在桩头处做好封边处理。7.6.2桩头防水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中的有关规定。7.6.3立柱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永久钢立柱穿过结构底板的范围内应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进行密封处理;临时钢立柱穿过结构底板的范围应采用止水钢环和遇水膨胀止水胶进行密封处理;2立柱范围内防水应根据柔性防水层种类和钢立柱的断面形式选择合理的防水加强层和收口构造;3临时钢立柱周围如有预留孔洞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填充。7.6.4立柱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临时格构柱表面应先打磨干净,不得有锈蚀、油污、灰尘、浮浆等部位;2止水环应与临时格构柱焊接牢固、严密、不透水;3临时格构柱根部柔性防水层的收口应先于底板大面防水层的施工,并应留出不少于500mm的甩头,甩头部分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4遇水膨胀止水胶应与临时格构柱表面粘贴牢固;5临时钢管柱割除后,应先在钢管柱内填充混凝土并采用封口钢板进行封堵,封堵钢板与管口四周应焊接牢固、严密、不透水;6临时钢立柱周围如有预留孔洞,浇注膨胀混凝土前应先对孔洞四周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并涂刷界面剂。7.6.5降水井防水设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图7.6.5-1和图7.6.5-2):1降水井割除后,应在降水井内填充补偿收缩混凝土(上表面设置双向水平分布钢筋并采用封口钢板(钢管井)或钢套管(水泥砾石滤水管降水井)进行封堵,封堵钢板与管口四周应焊接牢固、严密、不透水;2钢管井井壁或钢套管管壁表面应打磨干净,不得有锈蚀、油污、灰尘;钢管外止水钢板宽度不宜小于125mm,并应与钢管焊接牢固、严密、不透水;3缓膨性止水条应与止水钢板和井壁表面粘贴牢固;4降水井周围预留孔洞直径不宜小于1400mm,浇注膨胀混凝土前应先对孔洞四周混凝土表面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涂刷界面剂,并应满足本规程第7.2节中相关要求。5—钢管降水井井壁;6—止水钢板;7—缓膨性止水条;8—防水卷材加强层;9—丁基橡胶密封胶粘带;10—施收缩混凝土;6—止水钢板;7—缓膨性止水条;8—防水卷材加强层;9—丁基橡胶密封胶粘带;10—施工缝;11—降水井井壁;12—割除的水泥砾石滤7.7通道接口7.7.1通道接口变形缝处的最大沉降差值不宜大于30mm。7.7.2通道接口处应选用遇水膨胀类止水条(胶),并应预留注浆管确保接缝防水,接口处防水层需设置防水加强层。7.7.3通道接口的防水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道接口先施工部位的混凝土、柔性防水层甩槎部分、中埋式止水带和防水相关的预埋件等应及时保护,并应确保端部表面混凝土和中埋式止水带清洁,埋设件不得锈蚀;2接头混凝土施工前应将先浇筑混凝土端部表面凿毛,露出钢筋或预埋的钢筋接驳器钢板,与待浇筑混凝土部位的钢筋焊接或连接好后再进行浇筑。侧墙或顶板;6—通道结构底板;7—防水层保护层7.8逆作法节点7.8.1采用逆作法施工时,围护结构防水应符合本规程第4.2节规7.8.2侧墙施工缝防水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侧墙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最大处或顶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或腋角)顶面不少于300mm、低于顶板、楼板(或腋角)底面500mm处的墙体上,当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少于300mm;2顶板、楼板(中板)及下部侧墙墙体之间的施工缝应做成斜坡形;侧墙应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并应在上下混凝土施工14d后再浇筑。浇筑前所有缝面应凿毛、清理干净,并应设置遇水膨胀止水胶和预埋注浆管。见图7.8.2-1、7.8.2-2、7.8.2-3。1—结构顶板;2—结构侧墙;3—围护结构;4—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1—结构顶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医医学经络腧穴学课件-奇穴
- 《学前社会教育》课件
- 2025届海南省部分学校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二)历史试卷(解析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台州市十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物流仓储管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全员工管理篇
- 《物流管理运输管理》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全员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职工管理】
- 单位管理制度分享合集职员管理
- 海南省琼海市五年级数学期末自测模拟试题详细答案和解析
- 垃圾清运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电子工程师职位合同
- 2025届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宜昌市2025届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DL-T5394-2021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
- 儿科护理技术操作规范
- 2024年江苏宿迁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管理辅助人员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马拉松赛事运营服务方案
- 阳光少年体验营辅导员工作总结
- 国家能源集团考试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