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备课设计方案)_第1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备课设计方案)_第2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备课设计方案)_第3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备课设计方案)_第4页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含单元备课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电子备课设计方案

备课教师备课时间

单元

第一单元课题:童年往事

及课题

本单元以“童年往事”为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以及口语交际、

习作、语文园地等项教学内容。四篇课文有展示古代儿童生活画面

的《古诗三首》;由著名作家萧红回忆祖父的园子,给童年带来快

教材乐的《祖父的园子》;由著名作家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还有陈

简析慧瑛描写一位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梅花魂》。

阅读本组课文让学生感受到同年生活,因为无忧无虑而快乐,

因为有了梦想而精彩。透过一篇篇风格各异的课文,看到童年生活

的多姿多彩。

1.会认41个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18个字,正确读写11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

园杂兴(其三十一)》。

3.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能

抓住课文中重要的语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单元3.走进提问对象一一大人们的童年岁月,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

目标事,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列出问题清单。

4.写一件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

实感受。

5.学会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用

个对比的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6.积累记背古诗《游子吟》。

1.教学时,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单元的

单元

语文要素。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感受童

重点年生活的美好和童年时光的珍贵,丰富情感体验,更深切地感受正

在经历着的童年生活。

2.指导学生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围

绕作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选择事件,要选择最能表现作文中心思想

的事件座位材料,把事件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每件事都有起因、经

过和结果这样一个过程,只有把这个过程写清楚,给读者的印象才

能完整而深刻。

单元本单元的难点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引导学生把课文

难点读通读顺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抓住主要事件体会作者的感情。

《古诗三首》3课时;《祖父的园子》3课时;《月是故乡明》1

单兀课

课时;《梅花魂》1课时;《口语交际》2课时;《习作》2课时;“语

时安排

文园地”2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古诗三首》(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六

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

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课本选入的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这是描写农村夏

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的一首诗,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

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

阅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情景又与儿童有关,反映儿童生活,学生也可能有相似的亲身经

历,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加以模

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设置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究。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个生字;正确书写会生生互评:能有感情

写字“昼、耘”;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绩麻”等词语。地背诵并默写古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师生评价:理解诗歌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能体会诗人对

主要意思。田园生活的热爱。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

生活带来的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

其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作者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自读自悟,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借助注释,

交流、感悟。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备注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

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我表现

的机会,把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兴趣是最好

冬的古诗朗诵给大家听。的老师,激发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学生的认知

3.教师评议。兴趣,使学习

一、创设情境,

4.【出示课件2】谈话揭题:我国宋代有一位诗成为他们自

激情导入。

人,叫范成大。他十分喜爱农村一年四季的生身迫切的需

(4min)

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今天我们要,是引导学

来学习其中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生主动探索、

首。(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自主学习的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引前提。

导学生理解题意。

6.了解诗人。【出示课件3】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鼓励学生运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用多种方法

二、初读课文,(2)【出示课件4】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识记生字、理

解决字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解词语,体现

(8min)(3)【出示课件5】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学生学习的

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主体性、主动

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性和自觉性,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养成学生良

④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让学生相好的学习习

互交流、相互借鉴。惯。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

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

三、借助注释,开火车读、比赛读。

理解诗意。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

(8min)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

家。”(板书: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引导学生在

家。)【出示课件6】反复朗读中

(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细细品味,练

民劳动的繁忙景象。)(板书:辛勤劳动)习有感情地

(2)想象交流:诵读,不但让

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学生领悟诗

四、品读欣赏,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句的表层意

深入探究。活?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思,还要领悟

(16min)什么?(3)指导朗读。(读出对“村庄儿女”诗句的深层

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板书:意思,体会诗

赞美)句语言的感

①指名读,师生评议。情色彩,体会

A.读出农民的辛苦。诗人丰富的

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思想和情感

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内涵。

②反复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

读、齐读。

(4)教师小结: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

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劳碌,但在当时这种男耕女

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忙

碌了一天,晚上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

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

这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再

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通过朗读

表现出来。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瓜。”(板书: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

瓜。)【出示课件9】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儿童会说些什么。

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天真、

勤劳、好学、可爱、爱劳动……)(板书:天真

可爱)

(3)教师引读: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

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内的事,就连那小

孩也一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出示课件12]小组交流:从“童孙”“学

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①孩子们很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

孙”,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劳动。

②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

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

③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

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自豪;

读出孩子们的快乐;读出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

爱之情……(板书:喜爱)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

村生活。)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

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的语言,如“耘田、

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

印象。)

(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

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的乡村生活的画面,

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是南宋诗人范

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其所创组诗《四时

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

女的劳动局面描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在学习完课

忙碌,就连孩子们也深受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文之后,补充

学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四时田园

五、课堂总结,

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着辛劳,也杂兴》的其他

拓展阅读。

充溢着恬适。诗句,鼓励学

(4min)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对劳动人生自读自悟,

民的(),以及对乡村生活的()o全激发学生收

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集和阅读田

活气息。园诗的兴趣。

喜爱赞美热爱

2.学生自由阅读。【出示课件131

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5.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辛勤劳动赞美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天真可爱喜爱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古诗三首》(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稚子弄冰》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

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诗写得清新明快,稚子的

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

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

阅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情景又与儿童有关,反映儿童生活,学生也可能有相似的亲身经

历,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加以模

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设置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究。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生生互评:能有感情地背

正确书写会写字“晓”;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诵并默写古诗。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师生评价:理解诗歌大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意,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

句的意思。思想感情。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

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

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自读自悟,感受诗中的童真童趣,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作者的情感,借助注释,

交流、感悟。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

吗?

2.学生交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教师评议。【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

4.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出示

课件4】交流学生熟悉

4.谈话揭题: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的古诗,创设

关。《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童年生活的童

景色的诗歌,诗中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乐趣画面,引领

场面,作者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学生自觉走入

一、创设情境,

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诗的意境。为

激情导入。

《舟过安仁》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课堂营造轻

(6min)

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快、愉悦的学

为一一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其行为中透习氛围,激发

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两了学生的学习

小童的可爱与聪明。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杨情趣。

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

冰》。(板书:稚子弄冰)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

(“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

“弄”是“玩”的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

连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6.了解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

句。鼓励学生运用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多种方法识记

5]重点指导读准“稚工生字、理解词

二、初读课文,(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语,体现学生

解决字词。①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学习的主体

(8min)②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性、主动性和

③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自觉性,养成

④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生习字,学生良好的学

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相互借鉴。习习惯。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

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

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

句的意思。

三、借助注释,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

理解诗意。7]: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

(6min)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

锌。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

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

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一

一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四、品读欣赏,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引导学生在反

深入探究。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复朗读中细细

(16min)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品味,鼓励学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生抓住诗句中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相应的字眼,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品味到了古诗

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响声和贴所传达的意

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境。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

趣。【出示课件8】

①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

但孩子兴趣浓厚。

②色泽上:“金”盆“彩”丝串“银”冰。

(板书:色泽上一一金盆彩丝银锌)

③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锌”,

圆形。(板书:形态上一一圆形)

④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

又转作“玻璃碎地声”的清脆。(板书:声

音上一一玉罄穿林响玻璃碎地声)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

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儿童以冰为

铤、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板书:以冰为

铳自得其乐)

(4)【出示课件11】全诗突出一个“稚”

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冬的寒冷,

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

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正是

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

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五、课堂总结,1.《稚子弄冰》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在学习完课文

拓展阅读。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嗜玩的之后,拓展杨

(4min)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万里的其他诗

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句,鼓励学生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自读自悟,激

发学生收集和

阅读的兴趣。

5.板书设计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色泽上一一金盆彩丝银锌

形态上一一圆形

声音上——玉罄穿林响玻璃碎地声

一一以冰为锌、自得其乐

6.教学反思与改进

《古诗三首》(三)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古诗三首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

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

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

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全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池塘上,

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

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古诗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文本有独特的

阅读体验。课文描写的情景又与儿童有关,反映儿童生活,学生也可能有相似的亲身经

历,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进而在阅读古诗中获得感知,加以模

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教学中,设置情景,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生主动

探究。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究。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理解字义,识记字形。生生互评:能有感情地背诵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师生评价:理解诗歌大意,

诗句的意思。能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情。

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

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破方法:教学中,设置情景,激发学生认知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引导学

生主动探究。使学生这一教学主体主动积极地进行语言文字的学习和探究。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教师备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计时间注

L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

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

题【出示课件2】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学生自由阅读。

借助插图引发

一、创设情4理.解课题。

交流,并导入新

境,激情导(1)指名解题。

课,激发了学生

入。(4min)(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的学习兴趣。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村晚”意思就

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是描绘乡村

傍晚景色的。

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

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鼓励学生运用多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种方法识记生

二、初读课字、理解词语,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出示课件4】体现学生学习的

文,解决字

重点指导读准“漪二主体性、主动性

词。(8min)和自觉性,养成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学生良好的学习

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习惯。

三、借助注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

释,理解诗开火车读、比赛读。

意。(8min)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

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5】: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

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

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让人感到寒意的

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

回家去,他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

有固定的曲调。

1.【出示课件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在学中,注意引

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导学生扣住关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键的精彩词语。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出示课如诗中的“衔”

件8】字,引导学生想

(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象,感受落日西

浸寒漪。(板书: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沉,夹在两座山

浸寒漪。)峦之间的美妙

四、品读欣①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情景。第三、四

赏,深入探②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句诗中抓住对

究。(16min)③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横牛背、信

④鼓励学生找出诗句“草满池塘水满陂”中口”这些词语的

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看看图,再说说诗理解,让学生进

句的意思。一步感受牧童

⑤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无忧无虑、怡然

⑥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自得的生活,这

⑦“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不仅是在教给

日”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诗句的意思。学生学习诗人

⑧为什么要用“衔”字呢?锤炼词语的态

(9)“寒漪”指什么?度和方法,也是

⑩“浸”是什么意思?在引导学生锻

⑪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炼思维的准确

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分的图画吗?性,激发想象的

(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丰富性。

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的。)

⑫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

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

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

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

景。(板书:山村晚景)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

信口吹。

①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一牧童

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他同学闭眼

想象画面。“牧童”是指什么人?

②“归去”是指去哪里?

③'‘横牛背”是什么意思?

④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哪一

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应的?

⑤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

⑥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特点?(板书:

天真可爱)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

结:这首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景则集中在

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

绕着“村晚”二字落笔,把人引入了江南优

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

充满着向往。诗家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

说法。

1.《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

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

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

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

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

五、课堂总

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

结,拓展延

趣的农村晚景图。

伸。(4min)

2.对比阅读。【出示课件151

所见

作者:袁枚(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撷。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诗句。

5.板书设计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山村晚景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天真可爱

6.教学反思与改进

《祖父的园子》(一)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祖父的园子》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回,这里是“我”

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

“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独

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说,

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都是学

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感知,加

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赏文,在读中

理解、感悟、想象。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学会文中的“蚱、晃”等11个会认字,会写“蝴、1.通过课堂听写、课后抄写等方式,要

蚂”等14个会写字;会读“蚂蚱、樱桃、蚌壳、求能认“蚱、晃”等11个生字,会写“蝴、

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蚂”等11个生字。

典和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2.师生评价: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祖父

2.默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了解祖父的园子里的园子里有什么。

有什么。

3.学习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学习重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

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学习难点: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

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突破方法: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在读中理解、感悟、想象。

4.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及预

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师备注

计时间

1.简介作者从萧红和她的《呼

2.简介《呼兰河传》兰河传》入手,介

3.谈话导入:为什么萧红对园子如此的念绍萧红短短一生的

一、创设情境,

念不忘呢?这个园子给童年的萧红留下了文学成就,介绍她

谈话导入。

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随着作者美好的回的《呼兰河传》,激

(6min)

忆,一起走近萧红魂牵梦绕的“祖父的园发学生读书的兴

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板书课题:祖趣。有助于学生理

父的园子)学生齐读课题。解课文,感受真情。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鼓励学生多种

二、初读课文,句子。方法识记生字、

解决字词。(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理解词语,为养

(lOmin)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成良好的学习习

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惯打下基础。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1.学生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

既训练学生的默

面来介绍祖父的园子的?是按照什么顺序

读能力,也让学

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

生充分地自主地

三、再读感知,深刻的印象?

读文,在读中理

理清结构。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

清文章结构,在

(15min)师巡视指导。

读中感悟文章语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

言的特点。

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1)1-3自然段,写记忆中的园子。

(2)4-15自然段,写跟着祖父在园子里

干活、玩耍。

(3)16—17自然段,写园中的一切都是

活的,都是自由的。

(4)18—20自然段,写在园中玩累了,

可以快乐地入梦。

(板书:记忆中的园子一一在院子里干活、

玩耍一一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一

一玩累入梦)

四、图片展示,

多媒体出示“祖父的园子图片”,学生用感

欣赏园子。

官来感受园子的热闹和生机勃勃。

(5min)

1.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

五、课堂总结,积累词语以提高

作家萧红一道欣赏了祖父园子里的美丽风

布置作业。学生的语文素

景。

(4min)养,培养学生对

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和积累“圆滚滚”“明

语文的兴趣。

晃晃”这类词语。

5.板书设计

祖r记忆中的园子

父在院子里干活、玩耍

的《

园园子里一切都是活的、自由的

子〔玩累入梦

6.教学反思与改进

《祖父的园子》(二)教学设计

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祖父的园子》

学科语文年级五年级单元第一单元

版本部编版册别下册

1.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这里是“我”

童年生活的地方,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

了"我”心灵的自由,放飞了“我”的心灵,舒展了“我”的人生。

2.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和阅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对文本有

独特的阅读体验。对于作者来说,祖父的园子是她童年时候的乐园,对于每一个孩子来

说,他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着或向往着这样的一方天地。祖父园子里面的各种趣事,很多

都是学生们亲身经历过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进而在文章中获得

感知,加以模仿,发展想象力,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以趣激情,以读悟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读文、赏文,在读

中理解、感悟、想象。

4.信息技术(配套课件)准备:课件

2.学习目标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学习目标评价方式与内容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我”在园子通过鼓励性评价、师生互评等方式,

里做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体会出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的

“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