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1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2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3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4页
5年中考3年模拟试卷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7谁是最可爱的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谁是最可爱的人基础过关全练1.【新独家原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3)题。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jiāng()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xián()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叩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至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得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①脑jiāng()②xián()着③迸()裂④聚歼()(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①应改为②应改为

(3)写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性。①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②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把有些人的手指都()掰断了。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班主任和妈妈在办公室里谈话,她在门外听得真真切切。B.为了让更多的人见到春天,有些人化为了春天。致敬英雄,愿春风十里,山河无恙。C.松骨峰战斗,志愿军战士们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冲锋。D.他嘴上虽然没有说不对,但心里却不以为意。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发布会,介绍了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情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正式颁布。B.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多次就水资源保护和节约集约利用作出重要指示。C.通过观看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使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震撼。D.“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是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美方官员近期涉台言论时引用的一首中国老歌的歌词。4.【新考法·朗读技巧】下列对句子重读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敌人为了逃命,用了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重读“32架”“10多辆”,能体现出装备上敌强我弱,B.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重读动词“抱”“掐”“摁”,这样能描绘出志愿军战士们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悲壮场面,表现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无畏)C.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重读动词“持续”,这样能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D.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重读副词“匆匆”和形容词“很低”“光光”,这样能生动地表现战斗发生的紧急和面临的不利形势)能力提升全练5.(2023山东枣庄峄城匡衡中学月考,6,★★☆)下列对句子所用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设问,明确回答“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呼应文题)B.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反问,表明对志愿军战士是否可爱有疑问)C.我说“朝鲜半边红,半边黑”,这算什么话呢?(借代,表现了志愿军战士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D.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比喻,突出了马玉祥的“淳朴”气质)6.(2023四川遂宁中考,17—20)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14分)怀念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徐鲁①前不久,省作家协会安排去嘉鱼采风,我首先想到这次应该有机会看一看多年未见的老朋友、老前辈、民间文艺专家谢忠告先生了。不料,一到嘉鱼就得到谢老几年前就去世了的消息,我难过了好些日子。②一个动人的画面,常常在我脑海浮现:狭窄的斗室里,一盏小小的台灯下,数叠高耸的稿件夹缝中,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铁画银钩、字斟句酌、一丝不苟……③这位深情而执着的老人,这位从朝鲜战场上走过来的志愿军老兵,这位从此以后孜孜不倦地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文化战士”,就是常年居住在嘉鱼县的谢忠告。我们都称他为“老谢”。④老谢是湖北省民间文艺界出了名的“机智人物”,这得益于他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化的濡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湖北各地市的群艺馆和各县文化馆,都接受了采集民间文学“三大集成”的任务。“三大集成”分别是民间故事集成、民间歌谣集成、民间谚语集成。⑤我当时在阳新县文化馆工作,也全力参与了“三大集成”的采集和编辑工作。老谢当时是嘉鱼县文化馆副馆长,当“三大集成”的主编任务落到他肩上时,他已是年逾花甲的人了。但他像一个老兵接到上级命令一样,二话没说,打起背包就下乡去了。⑥那些年里,有好几次,我去嘉鱼看他,有如“松下问童子”“云深不知处”一样,文化馆的人,谁也不知他在哪一带“打游击”,很难找到他。有一次,好不容易找到了老谢,他给我讲了一些他的趣事,我记忆尤深。⑦东吴古镇陆溪口,有位民间老艺人叫杨鹏,老谢常常和他结伴采风。两人凑在一起,一对“半瞎子”,两个“老顽童”。夜里走路,一根绳子上拴着两人,活像“耍猴儿”。⑧有一天采风归来,天色已晚,老谢要赶回县城去。杨鹏劝阻说:“黑灯瞎火,明天再走吧!”⑨老谢却坚持说:“约好了今晚有作者来谈稿子的。”杨鹏只好执手相送。⑩两个老顽童在夜晚布满泥泞的田埂上边走边谈,兴之所至,禁不住手舞足蹈。但乐极生悲,老谢一步踩空,整个人摔进水沟里,眼镜没了,头部也摔伤了。杨鹏急着大声喊叫着,摸索了半天,先摸到一只棉鞋,然后才摸到满身泥浆、满脸是血的老谢。天寒地冻,夜色漆黑。杨鹏赶紧为老友包扎伤口,老谢套上透湿的棉鞋,磕磕碰碰连夜步行20多里,总算赶回了县城。也正是这一次,他收集到了《长毛港》等几个很有价值的民间故事。同志们得知老谢受伤的消息,纷纷前来探望,老谢竟乐乐呵呵地说:“这有什么呢?打从抗美援朝起,我不就是这样泥里雪里、摸着滚着走过来的吗?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按说,快要迈入古稀之年,又孤身一人,应该坐下来享享清福,可他偏不服老。有时开会见面,我问他:“尊体近来可好?”他眨巴着眼睛,似乎要咂摸出某种“潜台词”来,笑着说:“托福,托福,昨天没死,就意味着今天还好好活着。”为了使三套民间文学集成早日出版,老谢可谓殚精竭虑。他说,有一天,他半夜里睡不着,爬起来给县委刘书记写了一封长信,诉说出版经费的艰难。刘书记看完老谢恳切的长信,当即批了字,让财政局予以支持。刘书记还拿着他批了字的长信,对老谢说:“老谢,你眼睛不好使,我念给你听听吧。”仅仅这一句话,就把老谢感动得眼眶里噙出了泪水。他拿着批示,恭恭敬敬地给刘书记鞠了一躬。后来,当三大本厚厚实实、散发着墨香的新书送到全县各界的手上,老谢喜笑颜开。他说,捧着墨香扑鼻的新书,那些耿耿难眠的夜晚,那些鼻青脸肿的摔打,又算得了什么呢?这是一位老战士的华发雅歌,是一位“最可爱的人”的黄昏之献。我想,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不仅在黎明时是绚丽多彩的,它在正午和黄昏,同样也喷射出迷人的光华。(节选自《文艺报》,有删改)为了向“最可爱的人”致敬,电视台计划拍一部关于“老谢”的纪录片。(1)(★★☆)编剧为了塑造“老谢”的形象,采选出下列拍摄镜头。请结合文本内容,补充两个镜头。(2分)镜头一:年逾花甲,承担收集任务镜头二:收集故事,到处“打游击”镜头三:镜头四:镜头五:书籍出版,“老谢”喜笑颜开(2)(★★☆)主演为了演好角色,正在揣摩剧本。请抓住下句中的关键词,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老谢”形象。(3分)(Y7202003)一位满头华发的孤身老人,正躬着脊背,全神贯注地校阅着一篇篇稿件。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几乎是贴在稿纸上了。答:

(3)【学科素养·思维能力】(★★★)在片尾,导演做了如下设计:(6分)①导演围绕段画线句,设计了片尾镜头,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答:

②在片尾画面中,导演准备用两句话来评价“老谢”光辉的一生,请补充完整。(3分)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胸怀赤诚保家卫国;,。(4)【学科素养·语言运用】(★★☆)纪录片播出后,作为观众,请你结合影片内容,谈谈新时代青年如何成为“最可爱的人”。(3分)答:

素养探究全练7.【新独家原创】【新考法·开放探究】阅读下面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结论。结论:

8.下面是小花一家观看抗美援朝纪录片《较量》后的谈话。爷爷:太感人啦!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面对强权,低头永远得不到尊重和自由独立,唯有敢于斗争,才能站立起来。爸爸:是呀,一个个最可爱的人,用热血与生命汇聚成新中国最珍贵的记忆,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奋进的不竭动力。哥哥:真希望有更多这样的纪录片,让我们真正了解历史,心怀感恩,珍惜当下。抗美援朝有哪些意义?请根据以上材料予以探究。答:

9.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感受。在电影《长津湖》中,千里刀光影,万里赴戎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志愿军官兵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用血肉之躯、无畏斗志、胜战智慧、牺牲奉献展现了“最可爱的人”的壮美形象,彰显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书写了中国军人不可战胜的英雄传奇。透过影片,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长津湖之战的残酷与伟大、牺牲与不朽。参加长津湖战役的志愿军,大部分是从华东调来的部队。由于紧急入朝,有的官兵连过冬的服装都未换上,大部分官兵穿着华东地区的薄棉服(装一斤半棉花),充饥解渴的是冻成冰疙瘩的土豆和漫山遍野的冰雪。当时,志愿军第9兵团物资供应极其困难,平均下来每个班只有两三床棉被,夜间官兵们只能互相搂抱着取暖,有的人冻得耳朵一碰就掉。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第9兵团全歼了美军整建制的“北极熊团”,打垮了美国王牌陆军第10军,迫使美军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答: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全练1.答案(1)①浆②衔③bèng④jiān(2)①叩扣②至致(3)①连词②介词副词解析(1)①“浆”不要写成“桨”。②“衔”和“街”形近,易误写。③“迸”不读bìng。④“歼”不读qiān。(2)因音近而易误写,注意结合语境区分。(3)注意连词和介词的区别。介词不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介词短语,一般作状语,极少数作补语。2.D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这里应该用“不以为然”。3.C成分残缺,缺主语,可删去“使”。4.C应该重读“8个小时”,这样才能体现出志愿军战士们不屈的战斗意志。能力提升全练5.B反问是无疑而问。此句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明志愿军战士是可爱的,没有疑问。6.答案(1)镜头三:坚持赴约,受伤毫不在意镜头四:殚精竭虑,寻求经费支持(2)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满头华发”“全神贯注”形象地刻画出老谢校阅稿件时的专注认真、一丝不苟,体现出他对工作的敬业态度;运用比喻修辞,“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写出老谢的镜片之厚,表现出他忘我工作的状态。(3)①运用比喻修辞,把一个人“生命的魅力”比作“太阳的光辉”,“黎明”指人青春年少时,“正午”指人“壮硕中年时”,“黄昏”指人垂垂暮年时,指出无论处于哪一阶段,人都能散发出自己的能量。如同老谢一般,即使年岁已高,却依然坚持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文化传承做贡献。②(示例)改革开放文艺线老兵编写雅歌传承文化(4)(示例)新时代青年要想成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就要胸怀大我、放下小我,积极涵养自身的家国情怀,让人生纯粹起来,让生命高尚起来,让青春激扬起来,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出绚丽之花。解析(1)根据题意和镜头一、二、五的提示梳理文章,找到答题区域归纳概括即可。(2)题中要求抓住关键词,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人物形象。“满头华发”“全神贯注”是对老谢的外貌和神态描写,“190度宛如酒瓶底般的镜片”运用了比喻修辞,按照特定的答题格式作答即可。(3)①由一个人“生命的魅力”也正如“太阳的光辉”可知,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而“黎明”“正午”“黄昏”指的就是人生的三个阶段。结合文中老谢年事已高,却依然坚持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贡献的事情理解即可。②老谢从朝鲜战场归来后从事群众文化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年逾花甲却勇挑工作重担,毅然下乡采编民间故事,为当地的文化传承做贡献。据此补充评价即可。(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胸怀大我、放下小我,积极涵养家国情怀,绽放美丽青春之花”等内容回答即可。素养探究全练7.答案绝大部分人认为仍应继承与发扬抗美援朝精神,大部分人认为抗美援朝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