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1页
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2页
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3页
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4页
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范本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作业指导书TOC\o"1-2"\h\u27053第1章建筑环境概述 3165881.1建筑环境的定义与组成 3243601.2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448911.3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 47072第2章室内设计基本原理 5247392.1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发展 5212032.2室内设计的分类与风格 5250342.3室内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518624第3章空间组织与功能布局 6191913.1空间组织原则 617833.1.1实用性原则 649233.1.2灵活性原则 6217813.1.3连续性原则 695393.1.4层次性原则 7221333.1.5对比与统一原则 7299173.2功能布局方法 7322893.2.1分析使用需求 714243.2.2确定功能区域 7213773.2.3空间流线组织 748953.2.4考虑空间尺度 754763.2.5创新布局手法 7212253.3室内空间划分与组织 7302833.3.1划分方式 7157483.3.2空间界面处理 7174463.3.3色彩与材质 825743.3.4照明设计 879033.3.5景观与绿化 84346第4章室内界面设计 8154724.1室内界面概述 8149574.2墙面与天花界面设计 8282344.2.1墙面设计 8318484.2.2天花界面设计 8315804.3地面与隔断界面设计 9203014.3.1地面设计 9151034.3.2隔断设计 929574第5章室内色彩与照明设计 91425.1室内色彩设计原理 9310535.1.1色彩三要素 1093375.1.2色彩搭配原则 10173935.1.3色彩心理学 1079395.2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0194695.2.1空间划分 1025935.2.2氛围营造 10165115.2.3主题表现 10192105.3室内照明设计原理 10256435.3.1照明方式 10269935.3.2照明层次 11140315.3.3照明质量 1124475.4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1106095.4.1空间氛围营造 11264585.4.2功能性照明 11253815.4.3装饰性照明 11257595.4.4节能与环保 11332第6章室内家具与陈设设计 1122756.1室内家具设计原则 1123456.1.1功能性原则 1114086.1.2美观性原则 11243406.1.3空间利用原则 117026.1.4环保性原则 12291866.2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2107706.2.1空间分区 12249866.2.2营造氛围 12174526.2.3修饰空间 12178316.3室内陈设设计方法 12142196.3.1按照功能需求进行陈设设计 12268986.3.2按照审美原则进行陈设设计 12164726.3.3创新陈设手法 12129646.4陈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12846.4.1墙面陈设 12170786.4.2桌面陈设 13280736.4.3空间角落陈设 13310306.4.4窗台及飘窗陈设 1318769第7章室内材料与构造设计 13309587.1室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3250197.1.1室内材料的选择原则 13312587.1.2常用室内材料种类及特点 13193507.1.3室内材料的应用 1337237.2室内构造设计原理 13189167.2.1室内构造的基本要求 13194227.2.2室内构造的组成 14101877.2.3室内构造设计原则 14134737.3常见室内构造做法 1465867.3.1墙面构造 14162107.3.2地面构造 14104537.3.3顶面构造 1447617.3.4隔断构造 147257.3.5家具构造 1421067.3.6窗帘构造 146579第8章室内环境与舒适度 15216348.1室内环境质量评价 1566148.1.1室内空气质量 15241338.1.2室内光照与视觉环境 15129658.1.3室内噪声环境 15296088.2室内空气质量控制 15196238.2.1室内通风 15108198.2.2空气净化 16249808.2.3绿色建材和家具 16280088.2.4室内绿化 1635898.3室内声环境设计 1650108.3.1吸声设计 16291028.3.2隔声设计 16236188.3.3噪声控制 16231008.4室内热环境设计 164738.4.1保温隔热设计 16220978.4.2恒温恒湿系统 16100328.4.3采光与遮阳 16310268.4.4空调系统设计 1626361第9章绿色室内设计 1674669.1绿色室内设计概述 16151589.2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 1786159.3节能与低碳设计 17259219.4可持续发展在室内设计中的实践 1719358第10章室内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1782710.1案例分析方法 17969810.2住宅室内设计案例 181111210.3办公空间室内设计案例 18463110.4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案例 18第1章建筑环境概述1.1建筑环境的定义与组成建筑环境是指建筑物及其周边空间范围内,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它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自然环境:包括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资源、植被等因素,它们对建筑物的选址、朝向、形式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2)社会环境:指建筑物所在地区的经济、文化、历史、人口等因素,这些因素影响着建筑物的功能、规模、风格等。(3)建筑物自身环境:包括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设备、空间组织等方面,它们直接关系到室内环境的舒适度、安全性和美观性。(4)人文环境:指建筑物使用者及其社会关系、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因素,这些因素对室内设计提出具体要求。1.2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的关系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建筑环境为室内设计提供了基础条件和限制因素,如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布局等;另,室内设计通过对建筑环境的优化和调整,提升人们的居住、工作、休闲等环境品质。(1)建筑环境对室内设计的影响:(1)建筑物的结构、材料等对室内设计的风格、色彩、材料选择等方面产生制约;(2)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功能分区等对室内设计的空间组织、家具布置等方面产生影响;(3)建筑环境中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因素,对室内设计的设计理念、审美取向等方面提出要求。(2)室内设计对建筑环境的作用:(1)室内设计可以改善建筑环境,提高人们的居住、工作、休闲等环境品质;(2)室内设计有助于发挥建筑物的功能,提高空间利用效率;(3)室内设计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升建筑物的价值和竞争力。1.3建筑环境设计的基本原则(1)尊重自然: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因素,遵循生态、环保、节能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2)符合功能:建筑环境设计应满足建筑物使用者的需求,合理规划空间布局,提高空间利用效率。(3)美观舒适:建筑环境设计应注重审美和舒适性,体现时代特色,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4)安全可靠:建筑环境设计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安全、设备可靠,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5)经济合理:在建筑环境设计中,应充分考虑投资效益,合理利用资源,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6)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设计应关注长远发展,充分考虑未来需求,提高建筑物的适应性和可变性。第2章室内设计基本原理2.1室内设计的概念与发展室内设计是指以人为中心,对室内空间进行功能性、美学和技术的综合设计。它涉及到空间布局、材料运用、色彩搭配、照明设计、家具布置等多个方面,旨在创造舒适、美观、实用的室内环境。室内设计的发展可追溯至远古时期,人类社会进步和审美观念的演变,室内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领域。在我国,室内设计经历了传统风格、现代风格和后现代风格等发展阶段,不断丰富其理论体系与实践成果。2.2室内设计的分类与风格室内设计可分为居住空间设计、公共空间设计和特定功能空间设计。居住空间设计主要包括住宅、公寓等私人空间;公共空间设计包括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特定功能空间设计则涉及到医院、学校、剧院等专业性较强的场所。室内设计的风格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传统风格:如中式、欧式、美式等,强调对称、稳重、华丽的设计元素。(2)现代风格:以简约、实用、线条流畅为特点,追求空间的开阔与舒适。(3)后现代风格:强调个性化、自由化、多元化,融合多种设计元素,打破传统束缚。(4)自然风格:以自然景观、动植物元素为设计灵感,营造轻松、舒适的氛围。(5)艺术风格:强调创意与个性,运用抽象、夸张的手法,表现设计师的独特理念。2.3室内设计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室内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项目分析:了解项目背景、客户需求、空间特点等,为设计提供依据。(2)设计方案:根据项目分析结果,制定初步设计方案,包括空间布局、风格定位、色彩搭配等。(3)设计深化: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细化,完善材料选择、家具配置、照明设计等。(4)施工图绘制:将设计方案转化为施工图纸,明确施工工艺、材料规格等。(5)施工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进行指导,保证设计效果的实施。室内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功能分析法:分析空间的功能需求,合理布局空间,提高使用效率。(2)形式分析法:运用美学原理,对空间形态、色彩、材质等进行搭配。(3)模型分析法:通过制作模型,直观展示空间效果,便于调整和改进设计。(4)技术分析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计算机辅助设计(CAD)、3D建模等,提高设计质量。(5)环境分析法:考虑室内外环境的关系,实现室内外空间的和谐统一。第3章空间组织与功能布局3.1空间组织原则空间组织是室内设计的基础,合理的空间组织能够提高空间的实用性和美观性。以下为空间组织应遵循的原则:3.1.1实用性原则空间组织应以满足使用功能为前提,充分考虑人的活动需求,合理布局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3.1.2灵活性原则空间组织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和功能变化。3.1.3连续性原则空间组织应保持空间的连续性,使各功能空间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有机的整体。3.1.4层次性原则空间组织应体现空间的层次感,通过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形成主次分明、有序的空间布局。3.1.5对比与统一原则空间组织应注重对比与统一,通过空间大小、形状、材质等方面的对比,以及整体风格的统一,创造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空间效果。3.2功能布局方法功能布局是空间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为功能布局的方法:3.2.1分析使用需求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对空间功能进行合理划分,保证空间功能的完整性和实用性。3.2.2确定功能区域根据使用需求,将空间划分为不同功能区域,如休息区、工作区、娱乐区等。3.2.3空间流线组织合理组织空间流线,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联系便捷、流畅,提高空间使用效率。3.2.4考虑空间尺度根据功能需求,合理确定空间尺度,保证空间舒适度和使用功能。3.2.5创新布局手法运用创新的设计手法,如借用空间、灵活划分等,提高空间布局的趣味性和实用性。3.3室内空间划分与组织室内空间划分与组织是实现空间组织与功能布局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3.1划分方式采用固定划分、活动划分、虚拟划分等多种方式,实现空间的有效划分。3.3.2空间界面处理合理处理空间界面,如地面、墙面、天花等,使其既满足功能需求,又具有美观性。3.3.3色彩与材质运用色彩和材质的变化,丰富空间层次,提高空间品质。3.3.4照明设计结合空间功能,合理配置照明设备,营造舒适、宜人的光环境。3.3.5景观与绿化充分利用景观和绿化元素,提升室内空间品质,营造自然、和谐的空间氛围。第4章室内界面设计4.1室内界面概述室内界面设计是建筑环境与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墙面、天花、地面及隔断等元素的设计。室内界面设计不仅影响着空间的视觉效果,还与使用功能、舒适度及安全性密切相关。本章主要介绍室内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旨在为设计师提供实用的设计指导。4.2墙面与天花界面设计4.2.1墙面设计墙面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墙面材料,如乳胶漆、壁纸、石材、木材等。(2)色彩搭配:墙面色彩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影响。设计师应根据空间的功能、尺度及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3)造型设计:墙面造型设计应简洁大方,避免过于复杂的设计,以免影响空间的使用功能。(4)界面细节:注意墙面与地面、天花、门窗等元素的交接处理,使界面过渡自然、和谐。4.2.2天花界面设计天花界面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造型设计:天花造型应简洁、流畅,符合空间的整体风格。(2)材料选择:根据空间的氛围和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天花材料,如石膏板、矿棉板、铝扣板等。(3)照明设计:天花界面设计应考虑照明的布局,合理配置光源,提高空间的舒适度和视觉效果。(4)设备布局:在天花界面设计中,应充分考虑空调、消防、照明等设备的布局,保证设备安装的合理性和美观性。4.3地面与隔断界面设计4.3.1地面设计地面设计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选择:根据空间的使用功能和审美需求,选择合适的地面材料,如瓷砖、木地板、地毯等。(2)色彩搭配:地面色彩对空间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作用,设计师应选择与整体空间协调的色彩。(3)图案设计:地面图案设计应简洁、大方,避免过于复杂的图案,以免影响空间的整体效果。(4)界面细节:地面与墙面、天花等元素的交接处理应自然、和谐,体现设计的精细度。4.3.2隔断设计隔断设计在室内空间中起到分隔、引导、装饰等作用,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材料选择:根据隔断的功能和空间氛围,选择合适的材料,如玻璃、木材、金属等。(2)形式设计:隔断的形式应简洁、大方,符合空间的整体风格。(3)尺度把握:隔断的尺度应适中,避免影响空间的通透性和视觉感。(4)界面细节:隔断的界面处理应细腻,与周边元素协调统一,提升空间的整体美感。通过以上内容,本章对室内界面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对设计师在实际项目中有所启发和帮助。第5章室内色彩与照明设计5.1室内色彩设计原理室内色彩设计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色彩设计原理主要包括色彩三要素、色彩搭配原则和色彩心理学。5.1.1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包括色相、明度和纯度。色相是指色彩的种类,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明度是指色彩的明亮程度,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5.1.2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主要包括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平衡与重点。对比与调和是通过色彩的明度、纯度、色相的对比和搭配,使室内空间产生丰富的层次感和统一感;节奏与韵律是指在色彩搭配中形成有规律的重复和变化,使室内空间富有动感;平衡与重点是指在色彩搭配中注意色彩的分布和重心,使室内空间保持稳定和视觉焦点。5.1.3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研究色彩对人们心理和生理的影响。不同的色彩能引发人们的情感反应,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冷静等。在室内色彩设计中,应根据空间功能和人们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5.2色彩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5.2.1空间划分色彩在室内设计中可以用于空间的划分,通过不同色相、明度和纯度的色彩搭配,使空间具有层次感和区域感。5.2.2氛围营造色彩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如温馨、宁静、活泼等。根据空间功能和用户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可以提升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5.2.3主题表现色彩可以用来表现室内设计的主题,如传统、现代、自然等。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强化设计主题,使空间更具特色。5.3室内照明设计原理室内照明设计是室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空间的视觉效果和功能需求。照明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照明方式、照明层次和照明质量。5.3.1照明方式照明方式包括直接照明、间接照明、半直接照明和半间接照明。不同的照明方式适用于不同的空间功能和场景。5.3.2照明层次照明层次是指在室内空间中,通过不同类型的照明设备,形成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的照明效果。照明层次分为基础照明、功能照明和装饰照明。5.3.3照明质量照明质量主要包括照度、色温和显色性。照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色温是指光源的颜色,显色性是指光源对物体颜色的还原程度。合理的照明质量可以提高室内空间的舒适度和美观度。5.4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5.4.1空间氛围营造照明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可以营造不同的空间氛围,如浪漫、温馨、商务等。通过照明方式、层次和质量的调整,可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5.4.2功能性照明功能性照明主要满足室内空间的使用需求,如工作、学习、餐饮等。合理配置功能性照明,可以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舒适度。5.4.3装饰性照明装饰性照明主要用于室内空间的装饰和美化,如吊灯、壁灯、台灯等。通过创意和设计,装饰性照明可以成为空间的一大亮点。5.4.4节能与环保在照明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节能与环保。选用高效、低能耗的照明设备,合理规划照明系统,降低能源消耗,有利于实现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第6章室内家具与陈设设计6.1室内家具设计原则6.1.1功能性原则室内家具设计应遵循功能性原则,即家具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符合人体工程学,提供舒适的使用体验。6.1.2美观性原则家具设计应注重美观性,与室内整体风格协调,展现独特的审美观,提升室内环境品质。6.1.3空间利用原则家具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利用,合理布局,使家具与室内空间形成有机整体,提高空间使用效率。6.1.4环保性原则家具设计应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考虑家具的拆卸、回收和再利用。6.2家具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6.2.1空间分区家具在室内设计中起到空间分区的作用,通过摆放不同类型的家具,实现功能区域的划分。6.2.2营造氛围家具的款式、色彩和材质对室内氛围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合适的家具,可以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6.2.3修饰空间家具在室内设计中还具有修饰空间的作用,如利用家具的线条、形状和色彩,增强室内空间的视觉层次感。6.3室内陈设设计方法6.3.1按照功能需求进行陈设设计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陈设品,如装饰画、工艺品、植物等,实现空间氛围的营造。6.3.2按照审美原则进行陈设设计遵循审美原则,注重陈设品的色彩、形状、材质和比例关系,使室内环境更加和谐、美观。6.3.3创新陈设手法运用创新思维,尝试不同的陈设手法,如对比、重复、对称等,提升室内环境的艺术性。6.4陈设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6.4.1墙面陈设墙面陈设可以丰富室内空间的视觉效果,提升空间品质。如挂画、挂钟、挂毯等。6.4.2桌面陈设桌面陈设应根据桌面功能进行合理搭配,如书桌上的文具、装饰品,茶几上的茶具、果盘等。6.4.3空间角落陈设充分利用空间角落,放置装饰性较强的陈设品,如雕塑、盆栽等,提升空间趣味性。6.4.4窗台及飘窗陈设窗台及飘窗处可放置植物、抱枕等陈设品,营造舒适、宜人的休闲空间。第7章室内材料与构造设计7.1室内材料的选择与应用7.1.1室内材料的选择原则在选择室内材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功能性、美观性、环保性、经济性和耐久性。功能性要求材料满足室内环境的使用需求;美观性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环保性要求材料无毒、无害、无放射性;经济性要求在预算范围内选择性价比高的材料;耐久性要求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7.1.2常用室内材料种类及特点(1)木材: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质感温暖,适用于室内家具、地板等。(2)石材:质感厚重,耐磨、耐腐蚀,适用于地面、墙面等。(3)陶瓷:品种丰富,质感多样,耐磨、易清洁,适用于地面、墙面等。(4)金属:质感现代,强度高,适用于室内装饰、家具等。(5)玻璃:透明度高,质感轻盈,适用于隔断、门窗等。(6)塑料:质轻、色彩丰富,适用于室内装饰、家具等。(7)纺织品:柔软舒适,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适用于窗帘、沙发等。7.1.3室内材料的应用根据室内空间的功能、氛围和风格,合理选择和应用室内材料,实现室内环境的和谐统一。7.2室内构造设计原理7.2.1室内构造的基本要求室内构造设计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安全、实用、美观、经济、环保。7.2.2室内构造的组成室内构造主要包括以下部分:主体结构、围护结构、装饰层、设备设施。7.2.3室内构造设计原则(1)满足功能需求:根据室内空间的使用功能,合理布局构造形式和材料。(2)保证安全:充分考虑结构、材料、施工等因素,保证室内环境安全。(3)美观协调:构造设计应与室内空间的整体风格、色彩、材质相协调,体现和谐统一的美感。(4)经济合理:在满足功能、安全、美观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7.3常见室内构造做法7.3.1墙面构造(1)涂料墙面:基层处理、涂刷底漆、涂刷面漆。(2)墙纸墙面:基层处理、涂刷墙纸胶、粘贴墙纸。(3)陶瓷墙面:基层处理、粘贴陶瓷砖、勾缝。7.3.2地面构造(1)木地板:基层处理、铺设防潮膜、铺设木地板。(2)陶瓷地面:基层处理、粘贴陶瓷砖、勾缝。(3)地毯地面:基层处理、铺设地毯。7.3.3顶面构造(1)涂料顶面:基层处理、涂刷底漆、涂刷面漆。(2)吊顶:基层处理、安装龙骨、安装面板。7.3.4隔断构造(1)玻璃隔断:制作框架、安装玻璃、固定密封。(2)软包隔断:基层处理、安装龙骨、包裹面料。7.3.5家具构造(1)橱柜:制作柜体、安装门板、安装五金配件。(2)床:制作床架、安装床板、床品搭配。7.3.6窗帘构造(1)布艺窗帘:制作窗帘布、安装轨道、安装窗帘。(2)罗马帘:制作窗帘布、安装罗马杆、安装窗帘。第8章室内环境与舒适度8.1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室内环境质量评价是室内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居住者在使用空间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8.1.1室内空气质量室内空气质量是衡量室内环境舒适度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有害气体浓度:如甲醛、苯、TVOC等;(2)悬浮颗粒物:如PM2.5、PM10等;(3)微生物指标:如细菌总数、真菌总数等;(4)湿度:室内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5)新风量: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满足人体生理需求。8.1.2室内光照与视觉环境室内光照与视觉环境对居住者的心理和生理产生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照度:室内照度应满足不同功能区的要求;(2)色温与显色性:合理选择光源,提高室内舒适度;(3)避免眩光:合理设计照明装置,防止眩光产生;(4)室内色彩搭配:遵循色彩心理学原则,创造舒适的空间氛围。8.1.3室内噪声环境室内噪声环境对居住者的身心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室内噪声源:识别并降低噪声源;(2)吸声与隔声:采用合理的吸声材料和隔声措施,降低室内噪声;(3)室内噪声级:保证室内噪声级在舒适范围内。8.2室内空气质量控制室内空气质量控制是提高室内环境舒适度的关键,主要措施如下:8.2.1室内通风合理设置室内通风系统,保证室内外空气交换,提高室内空气质量。8.2.2空气净化采用空气净化设备,降低室内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浓度。8.2.3绿色建材和家具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绿色建材和家具,减少室内污染源。8.2.4室内绿化通过摆放绿植,吸收室内有害气体,提高空气质量。8.3室内声环境设计室内声环境设计旨在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主要措施如下:8.3.1吸声设计采用吸声材料、吸声结构等,降低室内噪声。8.3.2隔声设计采用隔声材料、隔声结构等,隔绝外部噪声。8.3.3噪声控制合理布局室内空间,避免噪声传播。8.4室内热环境设计室内热环境设计对居住者的舒适度具有重要影响,主要措施如下:8.4.1保温隔热设计采用保温隔热材料,降低室内外热量交换。8.4.2恒温恒湿系统合理配置恒温恒湿系统,保持室内温度、湿度的稳定。8.4.3采光与遮阳合理利用自然光,提高室内光照质量;同时采用遮阳措施,降低室内温度。8.4.4空调系统设计合理配置空调系统,保证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第9章绿色室内设计9.1绿色室内设计概述绿色室内设计是指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节能环保、健康舒适等因素,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室内环境质量,营造和谐、健康、舒适的室内空间。绿色室内设计不仅是一种设计理念,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本节将从绿色设计的起源、发展及内涵等方面进行概述。9.2生态环保材料的应用生态环保材料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废弃处理过程中,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材料。在绿色室内设计中,选择合适的生态环保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节将介绍以下内容:(1)生态环保材料的分类及特点;(2)生态环保材料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3)生态环保材料的选择原则。9.3节能与低碳设计节能与低碳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