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1页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2页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3页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4页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作业指导书TOC\o"1-2"\h\u19456第1章城市绿化概述 3217311.1城市绿化的定义与功能 3193831.2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4176491.3城市绿化建设的规划与布局 418840第2章生态保护的意义与目标 536662.1生态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 574272.2生态保护的目标与任务 570432.3生态保护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 67351第3章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 6280843.1城市绿化植物的特点与分类 6237833.2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 623023.3城市绿化植物的应用实例 730484第4章城市绿化建设的技术要求 7305734.1绿化建设的基本流程 7290594.1.1前期调研 7166524.1.2绿化设计 7193334.1.3施工准备 8270264.1.4施工实施 874084.1.5养护管理 8185484.2园林植物栽植技术 8272614.2.1植物选择 8302944.2.2栽植时间 876474.2.3栽植方法 890144.2.4植物配置 8183864.3城市绿化设施的施工与维护 87104.3.1施工技术要求 8172764.3.2设施建设 8104544.3.3养护管理 9199084.3.4病虫害防治 9157994.3.5植物修剪 9308734.3.6土壤管理 929432第5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规划设计 9248925.1绿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989565.1.1综合性原则 925685.1.2生态优先原则 967015.1.3人本原则 9315695.1.4可持续发展原则 9160925.1.5多样性与和谐原则 9113365.2绿化规划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9135815.2.1调研与分析 9317605.2.2目标与策略制定 10178595.2.3概念性规划 1011255.2.4详细规划与设计 10198465.2.5评估与调整 1067815.3生态保护规划设计与实践 10215595.3.1生态保护规划 10143615.3.2生态保护实践 1016499第6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 1155896.1植物群落配置技术 11274066.1.1群落结构设计 11187436.1.2植物选择与配置 11152166.1.3植物群落维护与管理 1130946.2生态修复与恢复技术 11317106.2.1土壤修复技术 11164576.2.2水体修复技术 11196936.2.3植被恢复技术 1165936.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智能化管理 1165826.3.1智能监测技术 11272566.3.2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 12149786.3.3智能化管理平台 1299516.3.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128715第7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现状评价 12119497.1城市绿化现状评价方法 1244827.1.1绿化覆盖率评估 1213467.1.2绿地分布均匀性评估 12291737.1.3绿地质量评估 12158627.2生态保护效果评价方法 1296837.2.1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 12174217.2.2生态脆弱性评估 13316447.2.3生态恢复力评估 1390037.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13294377.3.1绿化评价指标体系 13236717.3.2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 1320460第8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 13301618.1我国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 1349928.1.1法律层面 1471158.1.2法规层面 14288178.2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 14133748.2.1政策制定 14170038.2.2政策措施 14283398.3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案例 14322878.3.1应用案例一:某城市绿化项目 1469548.3.2应用案例二:某地古树名木保护 14291118.3.3应用案例三:某城市生态环境执法 155776第9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 15326309.1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 1529769.1.1宣传教育的重要性 15273939.1.2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15307089.1.3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5275919.2公众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方式与途径 15113829.2.1公众参与的重要性 1544519.2.2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 15152049.2.3公众参与的途径 1625509.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活动 16296189.3.1志愿者活动的作用 16175639.3.2志愿者活动的类型 16154169.3.3志愿者活动的组织与管理 166217第10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未来发展趋势 163009110.1国际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发展动态 16686910.1.1政策法规的支持与完善 163263410.1.2技术创新与应用 172891610.1.3公众参与与教育 171010710.2我国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发展方向 172648110.2.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171218610.2.2优化城市绿化布局 172635610.2.3强化科技创新 172293510.2.4推进公众参与 17794310.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创新发展策略与实践摸索 179810.3.1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172719610.3.2生态修复技术创新与实践 182306810.3.3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城市发展 181552810.3.4智慧园林建设 18388510.3.5社区参与型绿化模式 18第1章城市绿化概述1.1城市绿化的定义与功能城市绿化是指在城市区域内,通过种植树木、草坪、花卉等绿色植物,以及构建相应的城市绿地系统,以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目的。城市绿化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态功能:城市绿化能吸收大气污染物,降低噪音,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景观功能:城市绿化能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为居民提供宜人的休憩空间。(3)社会功能:城市绿化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增强城市凝聚力。(4)经济功能:城市绿化能提高土地价值,促进旅游业发展,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节能减排。1.2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城市绿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早期城市绿化:主要以皇家园林、私家花园为主,绿化范围有限,功能单一。(2)近代城市绿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绿化逐渐受到重视,开始出现公共绿地、城市公园等。(3)现代城市绿化:强调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注重城市绿化与城市规划的紧密结合。当前,我国城市绿化现状如下:(1)城市绿化覆盖面积逐年增加,但人均绿地面积仍有待提高。(2)城市绿化品种逐渐丰富,但绿化结构单一,生态功能不足。(3)城市绿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但绿化建设与城市规划之间的矛盾仍较突出。1.3城市绿化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城市绿化建设的规划与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充分发挥绿地的生态功能,构建生态廊道,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以人为本原则:注重绿地的功能性、舒适性和宜人性,满足居民休憩、娱乐、健身等需求。(3)整体协调原则:城市绿化应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紧密结合,形成和谐统一的城市景观。具体措施如下:(1)构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公园、绿带、生态廊道等,形成完整的绿地网络。(2)提高绿地质量:优化绿地结构,增加绿化品种,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3)加强绿地管理:建立健全绿地管理制度,提高绿地养护水平,保证绿地功能的发挥。(4)促进绿地均等化: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提高人均绿地面积,实现绿地资源的公平分配。第2章生态保护的意义与目标2.1生态保护的概念及重要性生态保护是指人类为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采取一系列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保护与修复的过程。生态保护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物种保护、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功能维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基础,为人类提供生活、生产及生态服务。生态保护有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保障物种繁衍生息。(2)保障生态系统功能: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水文循环、土壤保持等功能,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保护可以保证这些功能正常运行,为人类社会提供持续的生态服务。(3)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保护通过治理污染、修复受损生态系统等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有利于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2.2生态保护的目标与任务生态保护的主要目标是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保障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及生态环境质量。为实现这一目标,生态保护的任务主要包括:(1)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维护重要生物栖息地,促进物种恢复与保护。(2)保障生态系统功能:保护关键生态区域,恢复受损生态系统,提高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3)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人类提供良好的生活与生产环境。(4)促进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协调发展。2.3生态保护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城市绿化是生态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作用:(1)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绿化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减少热岛效应,降低空气污染,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2)保护生物多样性:城市绿化为城市生物提供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3)提升城市景观: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提升居民生活品质。(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绿化使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亲近自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5)增强城市生态功能:城市绿化有助于土壤保持、水文循环等生态功能的正常运行,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第3章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与应用3.1城市绿化植物的特点与分类城市绿化植物是指在城市环境条件下,用于绿化、美化、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它们具有以下特点:(1)适应性强:城市绿化植物需耐受污染、干旱、瘠薄等恶劣环境。(2)生长迅速:绿化植物应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以满足城市绿化快速见效的需求。(3)观赏价值高:绿化植物应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提高城市环境美观度。根据植物的生活型、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城市绿化植物可分为以下几类:(1)乔木:树形高大,主干明显,主要用于行道树、公园绿化等。(2)灌木:树形矮小,多枝丛生,适用于绿篱、花坛、公园绿化等。(3)草本植物: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用于草坪、地被、花坛等。(4)藤本植物:攀缘生长,用于垂直绿化、廊架绿化等。(5)水生植物:生长在水中,用于水体绿化、净化水质等。3.2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原则在选择城市绿化植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适地适树: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水分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种类。(2)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不同生长习性的植物,提高城市绿化植物的多样性。(3)观赏性:考虑植物的色彩、形态、花期等因素,提高绿化植物的观赏价值。(4)生态功能:选择具有吸附污染、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等生态功能的植物。(5)抗逆性:选择耐污染、耐旱、耐寒等抗逆性强的植物,以适应城市恶劣环境。(6)长寿性:选择寿命较长的植物,降低绿化成本,提高绿化效果。3.3城市绿化植物的应用实例以下是城市绿化植物的应用实例:(1)行道树:选用悬铃木、银杏、国槐等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观赏价值高的乔木。(2)公园绿化:选用紫叶李、碧桃、樱花等观赏性强的灌木,以及结缕草、高羊茅等草本植物。(3)绿篱:选用黄杨、女贞、小叶紫檀等生长缓慢、耐修剪的灌木。(4)花坛:选用矮牵牛、三色堇、金盏菊等色彩鲜艳、花期长的草本植物。(5)垂直绿化:选用爬山虎、络石、凌霄等攀缘生长的藤本植物。(6)水体绿化:选用荷花、睡莲、千屈菜等水生植物,以净化水质、美化环境。通过以上实例,合理选择和应用城市绿化植物,可有效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第4章城市绿化建设的技术要求4.1绿化建设的基本流程城市绿化建设应遵循以下基本流程:4.1.1前期调研对绿化建设区域进行实地踏勘,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土壤条件、气候特点等,为绿化设计提供依据。4.1.2绿化设计根据前期调研结果,制定绿化设计方案,包括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绿化布局等,保证绿化效果与生态环境相协调。4.1.3施工准备完成绿化施工图纸设计,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材料及施工周期,制定施工组织设计,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1.4施工实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绿化施工,包括场地平整、土壤改良、植物栽植、设施建设等。4.1.5养护管理施工完成后,对绿化区域进行养护管理,保证绿化植物生长良好,提高绿化效果。4.2园林植物栽植技术4.2.1植物选择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强、生长迅速、观赏价值高的园林植物。4.2.2栽植时间选择适宜的栽植季节,避开高温、低温、干旱等不良气候条件。4.2.3栽植方法采用科学合理的栽植方法,包括挖坑、修剪根系、栽植、浇水、覆土等,保证植物成活。4.2.4植物配置按照绿化设计要求,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园林植物,形成层次分明、色彩丰富的景观效果。4.3城市绿化设施的施工与维护4.3.1施工技术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绿化设施施工,保证工程质量。4.3.2设施建设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照明系统、休闲设施等,应与绿化植物相协调,满足功能需求。4.3.3养护管理定期对绿化设施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提高绿化效果。4.3.4病虫害防治加强绿化植物的病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采取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降低病虫害发生。4.3.5植物修剪根据植物生长特性和景观需求,对绿化植物进行适时修剪,保持植物良好形态和生长势。4.3.6土壤管理定期对绿化区域的土壤进行改良、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第5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规划设计5.1绿化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5.1.1综合性原则城市绿化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城市地理、气候、文化、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绿化体系。5.1.2生态优先原则绿化规划设计应以生态保护为核心,充分考虑城市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提高城市生态功能。5.1.3人本原则绿化规划设计应以满足市民休闲、游憩、观赏等需求为出发点,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5.1.4可持续发展原则绿化规划设计应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5.1.5多样性与和谐原则绿化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多样性,合理搭配植物种类,营造和谐的城市景观。5.2绿化规划设计的步骤与方法5.2.1调研与分析(1)收集城市地理、气候、土壤、水资源等基础资料;(2)分析城市现状绿化水平、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潜力;(3)调研市民对绿化的需求和期望。5.2.2目标与策略制定(1)明确绿化规划设计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2)制定绿化策略,包括生态保护、景观提升、设施完善等;(3)确定绿化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5.2.3概念性规划(1)根据调研与分析结果,进行绿化空间的总体布局;(2)确定绿化系统结构,包括生态廊道、绿地系统等;(3)提出绿化景观特色和主题。5.2.4详细规划与设计(1)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节点进行详细规划,明确绿化用地、植物配置、设施布局等;(2)制定分阶段实施计划;(3)进行绿化设施和景观元素设计。5.2.5评估与调整(1)对绿化规划设计方案进行评估,包括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方面;(2)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5.3生态保护规划设计与实践5.3.1生态保护规划(1)识别和保护城市生态敏感区域;(2)构建城市生态网络,提高生态连通性;(3)制定生态修复和恢复措施。5.3.2生态保护实践(1)植被恢复与保护:采用本土植物进行植被恢复,保护珍稀濒危植物;(2)水体保护与治理:加强城市水体保护,提高水体自净能力;(3)生态景观建设:结合城市绿化,打造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生态功能;(4)生态设施完善:建设生态停车场、绿色屋顶等生态设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5)社区参与:鼓励市民参与生态保护活动,提高生态保护意识。第6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关键技术6.1植物群落配置技术6.1.1群落结构设计植物群落配置技术是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基础。合理的群落结构设计应充分考虑植物种类、生长习性、生态位等因素,以实现物种多样性、生态稳定性和景观效果的有机结合。6.1.2植物选择与配置在植物选择与配置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抗逆性好的本土植物;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植物群落;注重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避免生态位重叠和竞争。6.1.3植物群落维护与管理植物群落配置后,需加强维护与管理,保证群落稳定发展。主要包括:水分管理、养分管理、病虫害防治和修剪整形等。6.2生态修复与恢复技术6.2.1土壤修复技术针对城市绿化用地土壤污染、贫瘠等问题,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进行土壤修复,提高土壤质量,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条件。6.2.2水体修复技术针对城市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等问题,采用人工湿地、生物浮床等技术,进行水体修复,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6.2.3植被恢复技术针对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植被破坏,采用播种、植苗、扦插等方法,进行植被恢复,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6.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智能化管理6.3.1智能监测技术利用物联网、无人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程进行实时监测,掌握生态因子变化情况,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6.3.2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评估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效果,为政策制定和工程优化提供支持。6.3.3智能化管理平台构建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挖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6.3.4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结合专家系统、模型预测等技术,为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程提供决策支持,实现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高效运营。第7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现状评价7.1城市绿化现状评价方法7.1.1绿化覆盖率评估城市绿化现状评价首要考虑的指标是绿化覆盖率。该指标反映了城市绿地面积占总城市面积的比例,是衡量城市绿化水平的基础数据。评估过程中应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手段,精确统计城市绿地面积,并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分析绿化覆盖率的合理性。7.1.2绿地分布均匀性评估评价城市绿化现状的另一重要指标是绿地分布均匀性。该指标考察城市绿地是否合理分布,是否满足市民日常游憩需求。评估方法包括空间分析技术,通过计算绿地服务半径、人均绿地面积等参数,评估绿地分布的均衡性。7.1.3绿地质量评估城市绿化现状评价还需关注绿地质量。评价内容包括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绿化设施等。评估方法可结合现场调查、遥感图像解译等技术手段,对城市绿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价。7.2生态保护效果评价方法7.2.1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生态保护效果评价首先要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估方法包括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过程进行分析,以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为依据,评价生态系统的完整性。7.2.2生态脆弱性评估生态脆弱性是评价生态保护效果的关键指标。评估过程中,应对城市生态系统面临的风险和敏感性进行分析,包括气候变化、人为干扰等因素。通过构建生态脆弱性评价模型,为生态保护提供依据。7.2.3生态恢复力评估生态恢复力是衡量生态保护效果的重要指标。评价方法包括对城市生态系统在面临干扰时的自我修复能力进行评估。可通过对比不同时间段生态系统的变化,分析生态恢复力的强弱。7.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7.3.1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绿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绿化覆盖率;(2)绿地分布均匀性;(3)绿地质量;(4)人均绿地面积;(5)绿化投资与维护水平。7.3.2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生态保护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生态系统完整性;(2)生态脆弱性;(3)生态恢复力;(4)生物多样性;(5)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通过以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现状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城市特点、生态保护目标等因素,灵活调整评价指标和权重,以实现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第8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与政策8.1我国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法律法规8.1.1法律层面我国在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方面的法律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等。这些法律为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和原则。8.1.2法规层面在法规层面,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法规,如《城市绿化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等。这些法规对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目标、任务、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规定。8.2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政策措施8.2.1政策制定国家层面制定了一系列关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政策,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施方案)》等。这些政策明确了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8.2.2政策措施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程;(2)完善城市绿化规划,保证绿化用地;(3)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建筑节能标准;(4)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严格环境执法;(5)开展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8.3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与案例8.3.1应用案例一:某城市绿化项目某城市在实施绿化项目时,严格按照《城市绿化条例》规定,保证绿化用地,合理配置绿化植物,同时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完成后,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市民满意度提高。8.3.2应用案例二:某地古树名木保护某地依据《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加强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开展巡查、监管和修复工作。通过法律法规的实施,有效保护了当地古树名木资源,传承了历史文化。8.3.3应用案例三:某城市生态环境执法某城市生态环境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严厉查处,促使企业整改,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法律法规在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继续加大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为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提供有力保障。第9章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与公众参与9.1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9.1.1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宣传教育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宣传教育,使公众认识到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全民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9.1.2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1)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2)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政策法规;(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典型案例与成功经验;(4)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9.1.3宣传教育的途径与方法(1)利用新闻媒体、网络、户外广告等渠道,开展多样化、全方位的宣传活动;(2)举办专题讲座、研讨会、培训班等活动,提高公众的专业素质;(3)编制宣传资料,如手册、海报、宣传册等,免费发放给公众;(4)加强与学校、社区、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将宣传教育融入日常生活。9.2公众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方式与途径9.2.1公众参与的重要性公众参与是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9.2.2公众参与的主要方式(1)通过投票、问卷调查、公众听证等形式,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决策;(2)加入环保组织、志愿者团队,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实践活动;(3)通过、网络平台等渠道,举报破坏城市绿化与生态行为;(4)积极履行公民职责,参与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监督与评价。9.2.3公众参与的途径(1)举办的各类公开活动,如座谈会、论证会等;(2)民间环保组织发起的公益活动;(3)社区、学校等基层组织举办的环保活动;(4)网络平台,如论坛、微博、等。9.3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的志愿者活动9.3.1志愿者活动的作用志愿者活动是城市绿化与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有助于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9.3.2志愿者活动的类型(1)植树造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