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_第1页
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_第2页
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_第3页
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_第4页
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养殖业管理规范指南TOC\o"1-2"\h\u19131第1章养殖业概述 381911.1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3189331.1.1发展历程 328171.1.2现状 357671.2养殖业的分类与特点 496341.2.1分类 4190031.2.2特点 4291551.3养殖业的发展趋势 422782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 5282022.1养殖场选址与规划 5248662.1.1选址原则 5314742.1.2选址要求 5304072.1.3规划设计 58132.2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 528712.2.1场地平整 593642.2.2道路建设 5226562.2.3供水与排水 5162332.2.4供电设施 6149972.2.5供暖与通风 6208722.3养殖场环保与防疫设施 6273222.3.1环保设施 6242432.3.2防疫设施 630472第3章养殖品种选择与繁育 6308423.1品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6243893.1.1原则 6189933.1.2方法 6188023.2繁育技术的应用 7291403.2.1选择繁育方法 750393.2.2繁育技术操作 7298973.3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7303173.3.1选育 7224883.3.2推广 716647第4章饲料与饲养管理 7235134.1饲料种类与营养成分 7195054.1.1饲料种类 7115004.1.2营养成分 7227584.2饲料配制与添加剂应用 8414.2.1饲料配制 819774.2.2添加剂应用 8154124.3饲养管理技术 8132334.3.1喂养制度 8274224.3.2饲养环境 854094.3.3饲养操作 9267264.3.4疾病预防 929720第5章疾病预防与控制 951685.1常见疾病及其症状 9121155.1.1禽流感 9237705.1.2口蹄疫 9173785.1.3猪瘟 9150055.1.4禽霍乱 989305.2疾病预防措施 10217295.2.1健全生物安全体系 10199495.2.2科学饲养管理 1018875.2.3定期疫苗接种 10143905.2.4预防性用药 10279925.3疾病诊断与治疗 1065125.3.1疾病诊断 1029085.3.2疾病治疗 102282第6章养殖环境与设施管理 10134376.1养殖环境调控 10108846.1.1环境质量要求 10281266.1.2环境监测与调控 11175226.2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 11276496.2.1设施设备要求 1130436.2.2设施设备维护 11243866.2.3设施设备管理 11102416.3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 11126386.3.1节能措施 1197116.3.2减排措施 1192046.3.3环保措施 1111689第7章养殖产品质量与安全 121067.1产品质量标准与要求 1217827.1.1产品质量标准 12193557.1.2产品质量要求 12140217.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 12174527.2.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121807.2.2质量控制措施 12267687.3产品包装与储运 13137167.3.1产品包装 13271197.3.2产品储运 1316153第8章养殖业经济管理 13234458.1成本分析与控制 1366948.1.1成本分类 13109028.1.2成本分析 13154378.1.3成本控制 1319888.2养殖业市场营销策略 1416608.2.1市场调研 14323038.2.2产品定位 14138108.2.3价格策略 147098.2.4销售渠道 1435638.2.5促销策略 14281078.3养殖业项目管理与融资 1419618.3.1项目管理 1454448.3.2融资渠道 149618.3.3融资风险 14142208.3.4融资策略 143799第9章政策法规与养殖业管理 1580989.1相关政策法规概述 1574679.2养殖业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 15309759.2.1财政补贴 15316579.2.2税收减免 15140599.2.3金融支持 16272229.3养殖业监管与法律责任 16214209.3.1养殖场备案 16131419.3.2疫病防控 1635939.3.3产品质量安全 16273499.3.4环境保护 1616364第10章养殖业发展趋势与展望 171014710.1现代养殖业发展趋势 173256710.2绿色养殖与可持续发展 171670710.3养殖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17第1章养殖业概述1.1养殖业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养殖业作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经数千年的演变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如今多元化的产业格局。从早期的家庭养殖、自然放养,到现代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养殖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人类对畜牧业的不断摸索与认知。1.1.1发展历程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就开始了猪、鸡等家禽家畜的饲养。公元前21世纪,养殖业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养殖业在农业生产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1.1.2现状我国养殖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养殖品种日益丰富,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畜牧业生产国之一,养殖业在农业产值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2养殖业的分类与特点养殖业根据养殖对象和养殖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多个类别。各类养殖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的特点。1.2.1分类养殖业可分为家禽养殖、家畜养殖、水产养殖和特种养殖等。家禽养殖主要包括鸡、鸭、鹅等;家畜养殖主要包括猪、牛、羊等;水产养殖包括鱼类、虾类、贝类等;特种养殖包括鹿、鸽、蛇等。1.2.2特点(1)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规模化养殖已成为主流。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2)集约化:集约化养殖通过科学管理、技术创新,实现养殖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养殖产量。(3)标准化:养殖业标准化生产是提高产品质量、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标准化养殖有利于规范生产过程,提高养殖业的整体水平。(4)绿色环保: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推动绿色养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3养殖业的发展趋势未来,我国养殖业将继续朝着以下方向发展:(1)产业结构优化:养殖业将逐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提高产业整体效益。(2)技术创新:养殖业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养殖技术水平。(3)绿色发展:养殖业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4)产业融合:养殖业将与上下游产业深度融合,形成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新格局。(5)市场国际化:养殖业将拓展国际市场,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第2章养殖场规划与建设2.1养殖场选址与规划2.1.1选址原则在选择养殖场地址时,应遵循以下原则:地理位置宜选择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排水条件良好、供电稳定且环境相对隔离的区域;应避免选择在居民区、水源保护区、生态敏感区等环境敏感地带;需综合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保证养殖场的稳定运营。2.1.2选址要求(1)符合当地发展规划和土地使用政策;(2)距离居民区、公共场所、学校等人口密集区域500米以上;(3)距离交通干线、铁路、航道等500米以上;(4)距离其他养殖场1000米以上,以降低疫病传播风险;(5)保证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满足养殖需求。2.1.3规划设计养殖场规划应充分考虑养殖种类、规模、生产流程等因素,合理布局。规划内容包括:(1)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等功能区域划分;(2)场内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基础设施布局;(3)预留一定面积的发展用地。2.2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2.2.1场地平整养殖场场地应进行平整,保证地面坚实、排水畅通。同时合理设置坡度,以便于清洁、消毒和防疫。2.2.2道路建设场内道路应分为生产道路和生活道路,满足运输、消防等需求。道路宽度、路面材料等应符合相关标准。2.2.3供水与排水(1)供水设施应满足养殖场生产、生活和消防用水需求,保证水质优良;(2)排水系统应合理布局,保证雨水、污水分离,减少疫病传播风险。2.2.4供电设施养殖场应接入稳定可靠的供电系统,保证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同时应配备备用电源,防止突发停电对养殖生产造成影响。2.2.5供暖与通风根据养殖品种和当地气候条件,合理配置供暖和通风设施,保证养殖环境舒适。2.3养殖场环保与防疫设施2.3.1环保设施(1)粪便处理设施:采用干清粪、水冲粪等方法,实现粪便的无害化处理;(2)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应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3)病死动物处理设施:严格按照规定处理病死动物,防止疫病传播。2.3.2防疫设施(1)隔离设施:设置入场隔离区,对新引进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2)消毒设施:配置消毒池、消毒间等,对入场人员、车辆和物品进行消毒;(3)防疫制度:建立健全防疫制度,加强疫苗接种、疫病监测等环节的管理。第3章养殖品种选择与繁育3.1品种选择的原则与方法3.1.1原则(1)适应性原则:选择适应本地气候、饲料资源及养殖环境的品种。(2)市场需求原则:根据市场需求,选择生长快、肉质好、效益高的品种。(3)遗传稳定性原则:选择具有良好遗传稳定性,不易发生变异的品种。(4)繁殖能力原则:选择繁殖能力强,后代成活率高的品种。(5)抗病力原则:选择抗病力强,易饲养管理的品种。3.1.2方法(1)资料收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各类养殖品种的特点。(2)实地考察:参观养殖场,了解不同品种的生长发育、繁殖及抗病情况。(3)咨询专家:向养殖专家请教,获取权威意见。(4)对比分析:对比不同品种的功能指标,综合分析优缺点。3.2繁育技术的应用3.2.1选择繁育方法(1)纯种繁育:保持品种原有性状,提高遗传纯度。(2)杂交繁育:利用杂交优势,提高生长速度和繁殖功能。(3)改良繁育:对品种进行改良,提高其生产功能。3.2.2繁育技术操作(1)选种:选择健康、优良、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作为种畜。(2)配种:根据繁育目标,合理安排配种时间和配种组合。(3)繁殖管理:加强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提高繁殖效率。3.3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3.3.1选育(1)制定选育计划:明确选育目标,制定选育计划。(2)选育方法:结合纯种繁育和杂交繁育,提高品种功能。(3)评价与筛选:定期对繁殖后代进行功能评价,筛选出优良个体。3.3.2推广(1)技术培训: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2)示范推广:建立示范养殖场,展示优良品种的生产功能。(3)政策支持:争取政策扶持,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4)市场开拓: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优良品种的市场竞争力。第4章饲料与饲养管理4.1饲料种类与营养成分4.1.1饲料种类养殖业中,饲料种类繁多,主要包括谷物类、豆科类、糠麸类、块根类、饲料添加剂等。各类饲料根据其营养成分及饲养对象的生理需求进行合理搭配,以满足动物生长发育的需要。4.1.2营养成分饲料中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不同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各异,需根据饲养动物的种类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调整。4.2饲料配制与添加剂应用4.2.1饲料配制饲料配制应根据动物的生理特点、生长阶段和饲养目标,合理搭配各类饲料原料,保证营养成分的平衡。配制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营养平衡: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满足动物生长需求;(2)原料多样:合理搭配不同原料,提高饲料利用率;(3)经济实用:在满足营养需求的前提下,降低饲料成本;(4)安全环保: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4.2.2添加剂应用饲料添加剂是指在饲料中添加的具有特定功能的物质,主要包括营养性添加剂、保健性添加剂、生长促进剂等。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可以提高动物生产功能,降低饲料成本,但需注意以下几点:(1)合法使用: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使用饲料添加剂;(2)安全限量:控制添加剂的使用剂量,保证动物健康;(3)疗效确切:选择具有明确疗效的添加剂,避免盲目使用;(4)替代与组合: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替代和组合不同类型的添加剂。4.3饲养管理技术4.3.1喂养制度建立健全喂养制度,保证饲料的供应和动物的生长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定时定量:根据动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制定合理的喂养时间和饲料量;(2)适应性调整:根据动物的生长状况,适时调整饲料种类和喂养制度;(3)饲料过渡:更换饲料时,应逐渐过渡,避免动物出现消化不良。4.3.2饲养环境饲养环境对动物生长具有重要影响,应保证以下条件:(1)温度:根据动物种类和生长阶段,保持适宜的温度;(2)湿度:控制相对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3)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4)光照:合理控制光照时间,提高动物生长速度。4.3.3饲养操作饲养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圈舍,保持环境整洁;(2)饲料保存:妥善保存饲料,避免霉变、污染;(3)饲喂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饲喂设备,保证正常运行;(4)观察与记录:密切观察动物的生长状况,做好饲养记录,为饲养管理提供依据。4.3.4疾病预防加强疾病预防工作,保证动物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定期给动物接种疫苗;(2)预防性用药:合理使用药物,预防疾病发生;(3)隔离与消毒:发觉病畜,及时隔离治疗,定期对圈舍进行消毒;(4)健康监测: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觉并处理问题。第5章疾病预防与控制5.1常见疾病及其症状养殖业疾病预防与控制是保障养殖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养殖业中常见的疾病及其症状:5.1.1禽流感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食欲不振、产蛋下降等。5.1.2口蹄疫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口腔、蹄部、乳房等部位出现水疱,伴有发热、跛行等。5.1.3猪瘟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腹泻、呕吐、皮肤出现出血点或紫斑等。5.1.4禽霍乱禽霍乱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绿色粪便、急性死亡等。5.2疾病预防措施为有效预防养殖业疾病,应采取以下措施:5.2.1健全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养殖场的生物安全措施,严格消毒、隔离、防疫等制度,防止病原体传入。5.2.2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配置饲料,提高饲料质量,加强饲养管理,降低疾病发生风险。5.2.3定期疫苗接种根据当地疫情和养殖业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动物免疫力。5.2.4预防性用药在疫病高发季节或疫情严峻时期,可根据兽医指导,采取预防性用药措施。5.3疾病诊断与治疗5.3.1疾病诊断发觉疑似病例时,应及时进行诊断。诊断方法包括:临床观察、病理学检查、实验室检测等。5.3.2疾病治疗根据诊断结果,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治疗原则为:早发觉、早隔离、早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支持疗法、生物制剂等。在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兽医法规和行业标准,保证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加强养殖业从业者培训,提高疫病防控意识和技术水平。第6章养殖环境与设施管理6.1养殖环境调控6.1.1环境质量要求(1)温度:根据不同养殖对象的生理需求,合理控制温度,保证生长环境的稳定性。(2)湿度:维持适宜的湿度,避免因湿度过高或过低对养殖对象造成不良影响。(3)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降低有害气体浓度,减少疫病发生。(4)光照:根据养殖对象的生长需求,合理安排光照时间,促进生长发育。6.1.2环境监测与调控(1)建立环境监测制度,定期对养殖环境进行监测,保证环境质量符合要求。(2)采用智能化环境调控设备,实现自动化、精确化的环境调控。(3)遇到极端天气等突发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对养殖环境的影响。6.2设施设备维护与管理6.2.1设施设备要求(1)养殖设施应具备良好的结构稳定性,保证养殖安全。(2)设备选型应考虑养殖对象的特殊需求,提高养殖效率。6.2.2设施设备维护(1)建立设施设备维护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2)对关键设备进行备份或建立应急方案,降低因设备故障导致的损失。(3)培训养殖人员,提高设备操作水平和故障排除能力。6.2.3设施设备管理(1)建立设施设备档案,详细记录设备的使用、维护和更换情况。(2)实施标准化管理,保证设施设备运行在最佳状态。6.3节能减排与环保措施6.3.1节能措施(1)优化养殖工艺,降低能耗。(2)选用高效节能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3)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等。6.3.2减排措施(1)合理规划养殖规模,减少污染物排放。(2)采用生物发酵床等技术,降低粪便等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3)对废水、废气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6.3.3环保措施(1)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保证养殖过程不对环境造成破坏。(2)推广绿色养殖技术,降低养殖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3)加强环保意识培训,提高养殖人员的环保素养。第7章养殖产品质量与安全7.1产品质量标准与要求7.1.1产品质量标准养殖业产品应根据国家及相关行业制定的标准进行生产。产品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口感、营养成分、卫生指标等方面。养殖企业应严格遵守以下标准:(1)国家强制性标准;(2)行业推荐性标准;(3)企业自行制定的标准。7.1.2产品质量要求养殖产品应满足以下要求:(1)新鲜度:产品应保持新鲜,无异味,无腐败现象;(2)卫生安全:产品应符合国家卫生标准,无致病菌、寄生虫、重金属等有害物质;(3)品质稳定:产品品质应稳定,规格一致,无明显的质量波动;(4)营养价值:产品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满足消费者对营养的需求。7.2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7.2.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养殖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以下方面:(1)养殖环境管理:保证养殖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止环境污染;(2)饲料与兽药管理:严格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饲料和兽药,禁止使用违禁药物;(3)生产过程管理:加强生产过程监控,保证产品质量安全;(4)产品质量检测:对产品进行定期检测,保证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7.2.2质量控制措施养殖企业应采取以下质量控制措施:(1)建立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质量意识;(3)定期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维护和消毒;(4)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实现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7.3产品包装与储运7.3.1产品包装产品包装应满足以下要求:(1)选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包装材料;(2)包装设计应简洁、美观、实用,便于运输和销售;(3)包装应标注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单位等信息;(4)包装应具有良好的防潮、防震、抗氧化等功能。7.3.2产品储运产品储运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保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避光,防止产品受潮、变质;(2)根据产品特性,合理控制储存温度和湿度;(3)运输过程中,采取防震、防压措施,保证产品安全;(4)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产品在储运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第8章养殖业经济管理8.1成本分析与控制8.1.1成本分类在养殖业中,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大类。固定成本主要包括场地租赁、设施建设、设备购置等不随养殖规模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变动成本主要包括饲料、防疫、人工、能源等随养殖规模变化而变化的费用。8.1.2成本分析对养殖业的成本进行分析,有利于企业了解成本构成、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经济效益。成本分析主要包括成本核算、成本比较、成本预测等环节。8.1.3成本控制成本控制是养殖业经济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实现成本控制:(1)合理规划养殖规模,提高设施利用率;(2)优化饲料配方,降低饲料成本;(3)加强疫病防控,降低发病率;(4)提高人工效率,降低人工成本;(5)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成本。8.2养殖业市场营销策略8.2.1市场调研企业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态势、消费者偏好等,为市场营销策略提供依据。8.2.2产品定位根据市场调研结果,明确养殖产品的品种、品质、特色等,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8.2.3价格策略结合成本、市场竞争力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产品价格策略。8.2.4销售渠道建立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线下实体店、批发市场等。8.2.5促销策略运用广告、公关、活动、优惠等手段,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8.3养殖业项目管理与融资8.3.1项目管理养殖业项目管理主要包括项目策划、项目执行、项目监控和项目评估等环节。企业应保证项目按照计划推进,实现预期目标。8.3.2融资渠道养殖业企业可通过以下渠道融资:(1)银行贷款;(2)政策性贷款;(3)股权融资;(4)债券融资;(5)补贴及专项资金。8.3.3融资风险企业应充分了解各类融资渠道的风险,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保证融资安全。8.3.4融资策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融资策略,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第9章政策法规与养殖业管理9.1相关政策法规概述我国对养殖业发展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规范养殖业的管理和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这些政策法规涵盖了养殖业的规划、养殖技术、疫病防控、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主要包括《畜牧法》、《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兽药管理条例》、《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9.2养殖业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为鼓励养殖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包括财政补贴、税收减免、金融支持等。以下为养殖业优惠政策及申请流程简介:9.2.1财政补贴对养殖业给予财政补贴,包括良种补贴、养殖设备购置补贴、养殖保险补贴等。申请财政补贴的具体流程如下:(1)了解相关政策:关注国家和地方政策,了解养殖业补贴的范围、标准和申请条件。(2)准备申请材料:根据要求准备企业资质证明、养殖场备案证明、良种引进合同、设备购置发票等相关材料。(3)提交申请:将申请材料提交至当地农业农村部门。(4)审核与公示:农业农村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5)发放补贴:公示无异议后,财政部门将补贴资金发放至申请人账户。9.2.2税收减免对养殖业实施税收减免政策,包括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具体申请流程如下:(1)了解税收政策:研究国家和地方税收政策,了解养殖业税收减免的相关规定。(2)办理税务登记:养殖企业需到当地税务机关办理税务登记。(3)申请税收减免:向税务机关提交税收减免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税务机关审核:税务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享受税收减免。9.2.3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养殖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申请流程如下:(1)了解金融政策:研究国家和地方金融政策,了解养殖业金融支持的相关规定。(2)选择金融机构:根据企业需求,选择合适的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或担保。(3)提交申请材料:向金融机构提交企业资质证明、财务报表、养殖场备案证明等材料。(4)金融机构审核:金融机构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发放贷款或提供担保。9.3养殖业监管与法律责任养殖业监管主要包括养殖场备案、疫病防控、产品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