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用评级与评估作业指导书TOC\o"1-2"\h\u9795第1章信用评级与评估基础理论 3148821.1信用评级的概念与作用 3305781.1.1概念 3186031.1.2作用 475991.2信用评估的方法与流程 4225371.2.1方法 46341.2.2流程 496261.3信用评级与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 42065第2章信用评级体系概述 491112.1国内外信用评级体系对比 4217462.1.1国际信用评级体系 538482.1.2我国信用评级体系 5103702.2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5118592.2.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 5270952.2.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 5177462.2.3规范阶段(21世纪初至今) 5271332.3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与自律 5294622.3.1监管机制 6238512.3.2自律机制 63776第3章信用评级方法论 6273213.1信用评级方法的分类与特点 610423.2债务人评级方法 7291623.3债项评级方法 7301243.4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720918第4章信用风险评估 8230584.1信用风险的概念与度量 8133754.1.1概念 8127754.1.2度量 888544.2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 8104994.2.1专家系统法 830644.2.2统计模型法 8167284.2.3机器学习方法 99434.3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 9239884.3.1信用风险控制策略 9213044.3.2信用风险监测 9296704.3.3信用风险应对措施 910846第5章财务分析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9104585.1财务报表分析 9177715.1.1资产负债表分析 10283135.1.2利润表分析 10249905.1.3现金流量表分析 10151915.2财务比率分析 10231675.2.1偿债能力比率 10271315.2.2营运能力比率 10242815.2.3盈利能力比率 1060765.2.4现金流量比率 10251705.3财务预测与信用评级 10122295.3.1收入预测 11227825.3.2利润预测 1174365.3.3现金流量预测 11297985.3.4信用评级 117095第6章非财务因素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1155876.1行业分析与信用评级 11119716.1.1行业风险概述 1120126.1.2行业风险评级方法 1191606.2管理层分析与信用评级 11249736.2.1管理层风险概述 1177026.2.2管理层风险评估方法 11183366.3宏观经济分析与信用评级 12111356.3.1宏观经济风险概述 1293746.3.2宏观经济风险评估方法 1214461第7章信用评级程序与实务操作 12304337.1信用评级程序概述 1298897.1.1确定评级对象和评级目的 1230227.1.2收集评级所需资料 1280477.1.3分析评级资料 12311727.1.4判断信用等级 12202367.1.5撰写信用评级报告 12303497.1.6信用评级报告发布 13198207.2信用评级资料收集与分析 13221057.2.1资料收集 13291557.2.2资料分析 1380717.3信用评级报告撰写与发布 13277137.3.1报告撰写 13168467.3.2报告发布 136123第8章信用评级监管与合规 13131788.1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13247128.1.1监管框架 1335548.1.2监管政策与法规 1433818.1.3监管措施 14190128.2信用评级机构合规管理 14118868.2.1内部合规管理制度 1427178.2.2合规风险管理 1430708.2.3合规文化建设 14302738.3信用评级违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1470978.3.1违规行为类型 14123508.3.2法律责任 1437958.3.3信用评级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责任 1424019第9章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应用 15130659.1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应用 1595909.1.1债券发行与信用评级 1535779.1.2信用评级与债券定价 1549309.1.3信用评级与债券交易 1531659.2信用评级在信贷市场的应用 15301639.2.1信用评级与贷款审批 15112759.2.2信用评级与信贷风险控制 1578799.2.3信用评级与信贷资产定价 15324749.3信用评级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 1531999.3.1信用评级在保险市场的应用 1556059.3.2信用评级在衍生品市场的应用 15283879.3.3信用评级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 1681369.3.4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 1618218第10章信用评级未来发展展望 16659310.1信用评级技术创新与发展 16894910.1.1大数据技术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161302210.1.2区块链技术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161363710.1.3人工智能技术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161475210.2信用评级监管政策变革 162561210.2.1完善信用评级监管体系 162860710.2.2强化信用评级机构责任 172238510.2.3鼓励信用评级市场竞争 171559610.3信用评级市场前景与挑战 171637810.3.1市场前景 171658010.3.2市场挑战 172949510.4信用评级在新兴领域的应用摸索 17137110.4.1金融科技领域 171501810.4.2绿色金融领域 172431610.4.3供应链金融领域 172021710.4.4国际信用评级领域 18第1章信用评级与评估基础理论1.1信用评级的概念与作用1.1.1概念信用评级是指对债务人如期履行债务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估,以一定的符号表示其信用等级的过程。它是一种重要的风险管理工具,旨在为债权人、投资者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以降低信用风险。1.1.2作用(1)帮助债权人、投资者识别和评估信用风险,降低投资损失。(2)有助于债务人提高信用水平,降低融资成本。(3)促进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1.2信用评估的方法与流程1.2.1方法(1)定性分析法:通过对债务人的基本情况、行业地位、管理团队、经营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其信用状况。(2)定量分析法:通过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量分析等手段,对债务人的财务状况进行评估。(3)综合分析法: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全面评估债务人的信用状况。1.2.2流程(1)前期准备:收集债务人的基本信息、财务报表等资料。(2)分析评估:运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3)评级决策: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债务人的信用等级。(4)发布评级报告:将评级结果对外公布,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参考。1.3信用评级与评估的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3)《企业债券管理条例》(4)《信贷市场信用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5)《信用评级机构管理办法》(6)《关于进一步加强信用评级监管工作的通知》第2章信用评级体系概述2.1国内外信用评级体系对比信用评级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应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信用评级体系在发展历程、评级方法、监管机制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本节将对国际主要信用评级体系与我国信用评级体系进行对比分析。2.1.1国际信用评级体系国际信用评级体系以美国、欧洲和亚洲为代表,其中美国的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这些评级机构主要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债务人的信用等级进行评估。其评级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独立性:评级机构具有较高的独立性,不受和市场干预。(2)市场化:评级结果直接影响市场融资成本,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3)标准化:评级方法和指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比性。2.1.2我国信用评级体系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始于20世纪8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具有以下特点:(1)政策引导:在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推动信用评级市场发展。(2)监管严格:信用评级机构受到监管部门的严格监管,保证评级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3)发展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用评级体系在评级方法、技术水平、市场认可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2.2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与发展我国信用评级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2.2.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摸索信用评级体系建设,主要侧重于企业信用评级。2.2.2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20世纪90年代,我国信用评级体系逐步完善,评级对象从企业拓展到地方金融机构等。2.2.3规范阶段(21世纪初至今)21世纪初,我国加大对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力度,推动信用评级机构规范化、专业化发展。2.3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与自律为保证信用评级结果的客观、公正和准确,我国对信用评级机构实施严格监管,并推动行业自律。2.3.1监管机制(1)资质管理:对信用评级机构实行资质许可制度,保证具备相应能力的机构从事信用评级业务。(2)业务规范:制定信用评级业务规范,明确评级程序、方法和要求。(3)检查与处罚: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2.3.2自律机制(1)行业协会:成立信用评级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加强行业内部管理。(2)内部质量控制:信用评级机构建立健全内部质量控制制度,提高评级结果的准确性。(3)信息披露:信用评级机构公开评级方法和结果,提高透明度,接受市场监督。第3章信用评级方法论3.1信用评级方法的分类与特点信用评级方法主要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大类。其中,定性分析主要包括专家判断法、评级委员会法等;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法、统计模型法等。(1)专家判断法:通过信用评级专家的主观判断,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其特点是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依赖于评级专家的经验和专业知识。(2)评级委员会法:由一组信用评级专家组成评级委员会,对债务人的信用状况进行集体讨论和评估。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个体专家的主观影响,提高了评级的公正性。(3)财务分析法:通过对债务人的财务报表、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评估其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但可能忽略非财务因素的影响。(4)统计模型法:利用历史数据建立信用评级模型,对债务人进行信用评级。其特点是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但需要大量的历史数据支持。3.2债务人评级方法债务人评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财务比率分析:通过分析债务人的财务比率,如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等,评估其信用状况。(2)趋势分析:对债务人近年来的财务状况、业务发展、市场份额等进行趋势分析,判断其信用状况的稳定性和发展趋势。(3)行业比较分析:将债务人与同行业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其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市场份额、盈利水平等,评估其信用状况。(4)违约概率模型:利用统计方法,如逻辑回归、决策树等,建立违约概率模型,预测债务人未来违约的可能性。3.3债项评级方法债项评级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财务分析:对债项的还款来源、担保情况、融资用途等进行财务分析,评估债项的信用风险。(2)信用增强措施:分析债项的信用增强措施,如抵押、担保、保险等,评估其对债项信用风险的缓解作用。(3)交易结构分析:对债项的交易结构、参与方、合同条款等进行深入分析,评估其对债项信用风险的影响。(4)市场分析:研究债项所在市场的供需状况、竞争环境、政策法规等,分析市场因素对债项信用风险的影响。3.4信用评级模型的建立与验证(1)数据收集:收集债务人、债项及市场相关数据,包括财务数据、非财务数据、宏观经济数据等。(2)变量选择:根据信用评级目标,选择影响信用风险的变量,如财务指标、行业特征、宏观经济指标等。(3)模型建立:采用统计方法,如逻辑回归、决策树、神经网络等,建立信用评级模型。(4)模型验证:通过样本外测试、交叉验证等方法,检验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稳定性等功能指标。(5)模型调整:根据模型验证结果,对模型进行调整和优化,以提高信用评级的效果。(6)模型应用:将经过验证的信用评级模型应用于实际评级工作,为债务人、债项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第4章信用风险评估4.1信用风险的概念与度量4.1.1概念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对手方违约、无法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或履行合同义务,导致金融机构发生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普遍存在于各类金融交易中,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4.1.2度量信用风险的度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违约概率(PD):预测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违约的概率。(2)违约损失率(LGD):预测一旦借款人违约,金融机构可能遭受的损失比例。(3)预期损失(EL):综合考虑违约概率和违约损失率,计算预期的信用损失。(4)信用风险价值(CreditValueatRisk,CVaR):衡量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信用风险可能带来的最大损失。4.2信用风险评估的方法4.2.1专家系统法专家系统法是指通过信用评级专家的主观判断,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评估。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借款人的相关信息。(2)根据专家经验,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定性分析。(3)综合分析结果,给出信用评级。4.2.2统计模型法统计模型法是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建立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对借款人的信用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常见的统计模型包括:(1)逻辑回归模型。(2)决策树模型。(3)随机森林模型。(4)支持向量机模型。4.2.3机器学习方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机器学习方法在信用风险评估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1)神经网络模型。(2)深度学习模型。(3)集成学习模型。4.3信用风险管理与控制4.3.1信用风险控制策略(1)分散投资:通过投资不同行业、地区、信用等级的资产,降低信用风险集中度。(2)信用评级: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筛选优质借款人,降低信用风险。(3)担保和抵押: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抵押,以降低信用风险。(4)风险敞口控制:设定信用风险敞口上限,对超过限额的风险进行控制。4.3.2信用风险监测(1)定期对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觉潜在风险。(2)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对可能发生的信用风险进行预警。(3)对信用风险进行分类和归档,便于后续的风险管理。4.3.3信用风险应对措施(1)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信用风险,迅速采取措施降低损失。(2)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完善信用风险控制制度。(3)与借款人保持沟通,了解其信用状况,及时调整信用政策。第5章财务分析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5.1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是信用评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对企业财务报表的深入剖析,揭示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及其变动趋势。本节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5.1.1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反映,分析资产负债表可以帮助了解企业的资产结构、负债水平和所有者权益状况。重点关注企业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投资等项目的变动及构成。5.1.2利润表分析利润表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收入、成本和利润情况。通过分析利润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和经营成果。5.1.3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量表揭示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分析现金流量表有助于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性和偿债能力。5.2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和评估,从而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方法。以下是常用的财务比率分析:5.2.1偿债能力比率偿债能力比率反映了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等。5.2.2营运能力比率营运能力比率反映了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包括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5.2.3盈利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反映了企业的盈利水平,主要包括毛利率、净利率、投资回报率、净资产收益率等。5.2.4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主要包括现金流量比率、现金再投资比率等。5.3财务预测与信用评级财务预测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预测和评估,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的趋势分析,为信用评级提供依据。5.3.1收入预测分析企业历史收入增长趋势,结合行业前景、市场环境等因素,预测企业未来收入水平。5.3.2利润预测结合收入预测、成本控制和费用支出等因素,预测企业未来的盈利水平。5.3.3现金流量预测分析企业未来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评估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5.3.4信用评级根据财务预测结果,结合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现金流量状况等,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评级结果将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方提供参考。第6章非财务因素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6.1行业分析与信用评级6.1.1行业风险概述在信用评级过程中,行业分析是评估非财务因素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风险主要包括行业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程度、行业规制环境以及相关经济政策等方面。通过对行业风险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估企业未来的信用状况。6.1.2行业风险评级方法评级机构通常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行业风险进行评估。定量分析主要包括行业增长率、利润率等指标;定性分析则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市场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结合行业特点,对各个行业风险进行评级,以指导信用评级工作。6.2管理层分析与信用评级6.2.1管理层风险概述管理层是企业的核心力量,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水平。管理层分析主要包括对企业高管的背景调查、管理团队稳定性、管理水平和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6.2.2管理层风险评估方法对管理层风险的评估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结合定量指标。定性分析包括对高管的经验、能力、诚信等方面的调查;定量指标则关注企业的管理层变动频率、股权结构等。通过综合分析,评估管理层的风险程度,为信用评级提供依据。6.3宏观经济分析与信用评级6.3.1宏观经济风险概述宏观经济分析是评估企业信用风险的重要环节,主要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对企业信用的影响。6.3.2宏观经济风险评估方法宏观经济风险评估主要采用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判断。定量分析包括对国内生产总值、失业率、利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跟踪;定性判断则关注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行业发展趋势等方面。通过对宏观经济风险的评估,为信用评级提供参考。注意:本章节内容旨在阐述非财务因素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不包含总结性话语。如有需要,请在全文完成后进行总结。第7章信用评级程序与实务操作7.1信用评级程序概述信用评级程序是评估主体对被评估对象信用状况进行系统分析、判断和评价的过程。本章将详细介绍信用评级的具体程序,以保证评级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信用评级程序主要包括以下步骤:7.1.1确定评级对象和评级目的在进行信用评级之前,需明确评级对象和评级目的,以保证评级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7.1.2收集评级所需资料根据评级对象和目的,全面收集评级所需的各类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基本信息、财务报表、经营状况、行业背景等。7.1.3分析评级资料对收集到的评级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包括财务分析、非财务分析以及行业分析等,为信用评级提供依据。7.1.4判断信用等级根据分析结果,结合评级方法,对被评估对象的信用等级进行判断。7.1.5撰写信用评级报告在完成信用等级判断后,撰写信用评级报告,详细阐述评级过程和结果。7.1.6信用评级报告发布将信用评级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机构,进行发布和公示。7.2信用评级资料收集与分析7.2.1资料收集(1)企业基本信息:包括企业名称、注册地、注册资本、法人代表、经营范围等。(2)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3)经营状况:包括销售规模、市场份额、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4)行业背景:分析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竞争态势、行业风险等。(5)其他资料:如企业信用记录、股权结构、管理层背景等。7.2.2资料分析(1)财务分析:采用财务指标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方法,评估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成长性等。(2)非财务分析:分析企业的经营模式、管理团队、研发能力、市场竞争力等。(3)行业分析:从行业整体角度分析企业所处行业的风险和机遇。7.3信用评级报告撰写与发布7.3.1报告撰写(1)报告结构:包括封面、目录、摘要、正文、附件等。(2)报告内容:详细阐述评级过程、分析结果、信用等级判断依据等。(3)报告格式:统一采用规范的文本格式和图表样式。7.3.2报告发布(1)提交报告:将信用评级报告提交给委托方和相关监管部门。(2)公示报告:在指定媒体和平台上发布信用评级报告,以提高透明度。(3)报告存档:将信用评级报告进行存档,以备查阅和追溯。第8章信用评级监管与合规8.1信用评级监管体系8.1.1监管框架我国信用评级监管体系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同监管的原则。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部门共同参与信用评级监管工作,形成跨部门协同的监管机制。8.1.2监管政策与法规信用评级监管政策与法规主要包括《信用评级管理办法》、《信用评级机构业务规范》等。这些政策法规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资质认定、业务范围、内部控制、评级程序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8.1.3监管措施监管部门采取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定期报告、风险监测等手段,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全方位监管。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8.2信用评级机构合规管理8.2.1内部合规管理制度信用评级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合规管理制度,包括组织架构、内部控制、合规审查、合规培训、合规报告等。合规管理制度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监管部门的要求。8.2.2合规风险管理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合规风险管理,保证评级业务开展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合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利益冲突、不当竞争、虚假评级等。8.2.3合规文化建设信用评级机构应积极营造合规文化,强化员工合规意识,将合规理念融入评级业务的各个环节。8.3信用评级违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8.3.1违规行为类型信用评级违规行为主要包括:未经批准擅自开展信用评级业务、违反独立性原则、利益输送、虚假评级、不当披露信息等。8.3.2法律责任对于信用评级机构的违规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予以查处,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或撤销业务许可等。严重违规的,还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3.3信用评级机构及从业人员的责任信用评级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信用评级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合规意识和业务素质。第9章信用评级在金融市场的应用9.1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的应用9.1.1债券发行与信用评级在债券市场中,信用评级机构对债券发行人进行信用评级,以评估其偿债能力。这一过程有助于发行人以较低成本筹集资金,同时为投资者提供风险参考。9.1.2信用评级与债券定价信用评级对债券定价具有显著影响。评级越高,债券收益率相对越低;反之,评级越低,债券收益率相对越高。投资者可依据信用评级来评估债券的投资价值。9.1.3信用评级与债券交易在债券交易过程中,信用评级作为衡量债券风险的重要指标,对交易决策具有指导作用。投资者和交易员可通过信用评级来识别潜在的交易机会和风险。9.2信用评级在信贷市场的应用9.2.1信用评级与贷款审批在信贷市场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会参考借款人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高的借款人更容易获得贷款,且贷款利率相对较低。9.2.2信用评级与信贷风险控制金融机构通过信用评级对信贷资产进行风险评估,有助于识别潜在风险,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这有助于降低信贷资产的不良率,提高资产质量。9.2.3信用评级与信贷资产定价信用评级在信贷资产定价中起到关键作用。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评级,合理确定贷款利率,以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平衡。9.3信用评级在其他金融领域的应用9.3.1信用评级在保险市场的应用保险公司在对投保人进行风险评估时,可参考信用评级。信用评级高的投保人,其保险费率相对较低,反之则较高。9.3.2信用评级在衍生品市场的应用在衍生品市场中,信用评级作为衡量交易对手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投资者评估衍生品交易的风险。9.3.3信用评级在投资组合管理中的应用投资经理在构建投资组合时,会参考信用评级来分配资产。通过合理配置不同信用评级的资产,投资组合可以实现风险分散,提高投资收益。9.3.4信用评级在金融监管中的应用金融监管部门可利用信用评级作为监管工具,对金融机构进行风险评估和监管。这有助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第10章信用评级未来发展展望10.1信用评级技术创新与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