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学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学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学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学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 基础知识综合(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语文(统编版)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第01讲基础知识综合(学案)第01讲基础知识综合(考点讲解)

考点一:字音字形2

一、汉语拼音2

二、音节拼写规则2

三、形声字的认读规律3

四、多音字的辨别方法4

五、形近字的辨别方法4

考点二:词语运用5

一、近义词的辨析5

二、关联词语的辨别与选用6

三、正确运用词语“十看"6

考点三:病句的修改与辨识8

一、病句的六大类型8

二、修改病句的步骤10

三、修改病句七个“不放过”10

考点四:标点符号的用法12

一、点号的用法12

二、标号的用法14

考点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15

考点六:词类16

一、实词16

二、虚词17

考点七:短语类型18

考点八:句子成份20

考点一:字音字形

一、汉语拼音

我国汉语拼音字母采用世界通用的拉丁字母,《汉语拼音方案》的字母表共有26个字母:Aa、Bb、Cc、Dd、Ee、Ff、Gɡ、Hh、Ii、Jj、Kk、Ll、Mm、Nn、Oo、Pp、Qq、Rr、Ss、Tt、Uu、Vv、Ww、Xx、Yy、Zz。

汉语(普通话,下同)的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组成。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汉语的辅音声母共21个:b、p、m、f、d、t、n、l、ɡ、k、h、j、q、x、zh、ch、sh、r、z、c、s。

韵母就是一个音节中声母后的部分。有的韵母可分为韵头、韵腹和韵尾三部分。做韵头的只限于i、u、ü三个元音;做韵腹的有a、o、e、ê、i、u、ü、er、-i;做韵尾的有i、u、n、ng。在《汉语拼音方案》的韵母表中,仅有韵腹的韵母有a、o、e、i、u、ü;有韵头和韵腹的韵母有ia、ie、ua、uo、üe;有韵腹和韵尾的韵母有ai、an、ao、ang、ei、en、eng、in、ing、ou、ong、ün;韵头、韵腹和韵尾都有的韵母有iao、iou、ian、uai、uei、uan、uen、uanɡ、uenɡ、ianɡ、iong、üan。

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ˉ)、阳平(')、上声(ˇ)、去声(`)四种,轻声不标调。

二、音节拼写规则

(一)书写字母要规范

1.一律用印刷体小写字母,不可掺杂手写体。

2.拼写人名、地名、国名及专有名词时,第一个字母应当大写,句子开头的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

(二)注意有些声母、韵母不能拼写在一起

声母bpmf能和o拼,不能和uo拼。如:bō(波),不能拼成buō

(三)y、w的使用

1.韵母表中i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y开头。如yi(衣),ya(呀),ye(耶),yao(腰),you(优),yan(烟),yin(因),yang(央),ying(英),yong(雍)

2.韵母表中u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要用w开头。wu(乌),wa(哇),wo(窝),wai(歪),Wei(威),wan(弯),wen(温),wang(汪),weng(翁)

3.韵母表中ü行的韵母,在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也要用y开头写成yu(迂),yue(约)yuan(渊),yun(晕);加y后,ü的两点要省去。

(四)ü行的韵母和其它声母的拼写

ü行的韵母跟声母j,q,x拼的时候,写成ju(居),qu(区),xu(虚),ü上两点也省略;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仍然写成nü(女),lü(吕)

(五)省写规则

1.韵母iou,uei,uen前面加声母的时候,写成iu(优),ui(威),un(温)。如:牛(niu)、归(gui)、论(lun)

2.ü和n、l以外的声母相拼时都省去两点。

(六)注意标音位置

1.如果一个音节只有一个元音,声调符号应标在元音上。

2.如果有两个元音,声调符号就按a,o,e,i,u,ü的顺序标记。

3.i,u两个元音并列时,声调标在后面的元音上。如:tuī(推),qiú(球)

4.调号恰巧标在i的上面,那么i上的小点要省去。

5.轻声音节不标调。如:萝卜、桌子

标调歌:见了a母莫放过,没有a母找o、e。i、u并列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七)注意使用隔音符号

a,o,e开头的音节连接爱其他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pí'ǎo(皮袄)

三、形声字的认读规律

1.有一些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完全一致,如“诠释"的“诠”、“贷款"的“贷”、“擦拭"的“拭”等。

2.有一些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声母一致,如“木讷"的“讷”。

3.有一些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韵母一致,如“歼灭"的“歼”。

4.有一些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声母、韵母一致,但声调不同,如“怅然"的“怅”。

以上是一般情况。也有的形声字与其声旁的读音无论是声母、韵母还是声调,都不相同,这是由于汉字语音历史的演变所致,碰上这种情况,就不能再按其声旁的读音去读了,否则就会相去甚远,甚至闹出“秀才读字读半边"的笑话,如“唾手可得”的“唾”,“鞭笞”的“笞”,“发酵”的“酵"等,就不能读其声旁字的读音。所以,认读形声字,要摈弃读字仅以声旁为依据的坏习惯,要勤于查检,注重平时的积累。

四、多音字的辨别方法

1.随义定音法

多音字的不同读音,是和不同的字义紧密联系起来的,我们可以凭借字的含义去判断它的读音。

“降”:当意思为“下落"时读jiànɡ(下降降雨),意思为“归顺,使驯服”时读xiánɡ(投降降龙伏虎)。

“累":当意思为“堆积、积聚”时读lěi(积累日积月累),意思为“辛苦"时读lèi(劳累、疲累、又苦又累)。

2.记少不记多法

多音字的读音繁多复杂,记忆起来有难度,但我们如果掌握一定的方法去记忆,就会事半功倍哦。

“埋”:只有在“埋怨"”这个词语中读“mán”,其余的均为“mái”音。

“壳":只有在“甲壳地壳金蝉脱壳”中读“qiào”,其余的均为“ké”。

此外还有一些多音字用于地名、国名和姓氏的时候读一个音,其余的都读另外一个音。如“秘"只有在姓氏和国家名“秘鲁”中读“bì”,其余均读“mì”。

3.词性法

汉字中有不少多音字,因其在不同的语境中词性不同,而导致了读音的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它的词性来判断它的读音。

“长":当它作为形容词时读“cháng”(很长长远),当它作为动词时读“zhǎng"(生长长知识)。

“数”:当它作为动词时读“shǔ"(数落数不清),当它作为名词时读“shù”(数据数量)。

4.区别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构词还是单用

多音字中有不少字还因其是用于书面语还是口语、构词还是单用,导致读音有所差别,我们可以根据它是书面语还是口语、构词还是单用判断它的读音。

“血":当它在书面语和构词中读“xuè”(血栓、血债),而在口语中读“xiě"(血淋淋)。

用这两个原则来判断读音的字还有如:薄bó—báo、悄qiāo—qiǎo、削xuē—xiāo等。

五、形近字的辨别方法

1.以音辨形。

根据字的发音辨别字形。如“随声附和”从字音的角度考虑,我们经常说fùhè,而“合"是没有hè的读音的,显然应该是“和”。

2.以形辨形。

通过字的形旁来区别形声字。如“干燥"和“急躁”,“干燥"包含干的意思,燃起火常常会让空气“干燥”;而人“急躁"时常常会跺脚,因此,必须是足字旁。

3.以义辨形。

根据字的意义辨识。如“寥若晨星”的意思是稀少得好像早晨的星星,“晨"是早晨之意,不能写成“辰”。而如“墨守成规"出自墨子守城的故事,不能写成“默守成规”。

4.结构辨形。

主要是指那些并列式结构的词语(特别是成语),可以由此一字推及另一字。如“山清水秀"青山绿水”,可以由表示形态的“秀"推到“清”,由表示色彩的“绿"推到“青”,“山清水秀"中的“清”“秀"相对应,不能写成“山青水秀”。

考点二:词语运用

一、近义词的辨析

1.从意义上辨析。

(1)从相异的语素分析。如“怜惜"惋惜”两个词,重点是区分“怜"和“惋”两个相异的语素。“怜”,怜爱;“惋”,可惜。这种类型的词还有“严实"与“结实”“精力"与“精神”“武力"与“暴力”“充分"与“充足”等。

(2)词义的着重点不同。如“诡辩"与“狡辩”同是无理强辩,但“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

(3)词义的范围大小不同。如“开垦"开拓”“开辟"都有“开发”之意,但“开垦"指把荒芜的土地开发为可耕种的土地,“开拓”指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以扩充,两者词义范围较小;而“开辟"着重指开发、新开创,词义范围比较大。

(4)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批判”和“批评"。前者是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后者是对缺点或错误提出意见。可见“批判”比“批评"词义重。

2.从色彩上辨析。

(1)感彩不同。有些近义词词义附带的表现为感情上的某种倾向、情调不同。如“鼓动”“鼓舞"煽动”都有“激发人的情绪使之行动起来"的意思。但“鼓动”是中性词,既可用在好的方面,也可用在坏的方面;“鼓舞"是褒义词,指受到好的影响而积极奋发;“煽动”则是贬义词,有挑唆、怂恿他人干坏事之意。

(2)语体色彩不同。语体色彩不同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如“夫人"和“爱人”是同义词,前者适用于庄重的场合,后者适用于一般的场合。

3.从用法上辨析。

(1)适用对象不同。“抚养"和“赡养”都有照料生活、供给生活需要、养活的意思。“抚养"是指长辈对晚辈,年长者对年幼者;而“赡养”指晚辈对长辈。

(2)语法功能不同。如“公然"公开”都含有“不加掩饰地采取行动"之意。区别是“公然”是副词,在句中只能充当状语,如“公然侵入"。“公开”是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多充当谓语,如“真相早已公开了";也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还可充当定语,如“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3)搭配习惯不同。例如“坚定”和“坚强"。前者常和“立场”“方向"等词语搭配;后者常和“性格”“意志"等词语搭配。

二、关联词语的辨别与选用

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关键是分析前后两个分句之间的语义关系,根据其关系才可选择相应的关联词语。

在使用关联词语时,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1)懂得各类关联词语的作用。

同一个句子,运用不同的关联词语,作用就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就不一样。

(2)要注意配对使用关联词语。有些关联词语是要求配对使用的,不可随意改换。

(3)关联词语的位置不能放错。

(4)该用关联词的地方不能缺少关联词语。

(5)特殊关联的种类需要根据语意确定

三、正确运用词语“十看”

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是正确解答词语运用题的关键。除此之外,还要做到“十看"。

一看词语运用是否望文生义

如:王老汉又给自己的养牛场购进了300头牛,种类齐全,真可谓汗牛充栋。

“汗牛充栋”这一成语中的“栋”,是指栋宇,屋子。词语是指运输书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是形容藏书非常多的意思。而这里是指牛的种类齐全,明显是望文生义。

二看词语运用是否断词取义

如: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服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要各司其职。“各司其职”是指各自做好自己相应的职责,而句中并无承担职责之意,应改为“各得其所"。

三是词语运用是否语义重复

如:排球比赛结束后,同学们津津乐道地谈论起球员们的表现。

“津津乐道”的“道"有谈论的意思,与后面句中的“谈论”重复,使用不恰当。

四看词语运用是否自相矛盾

如:“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的山水甲天下桂林市。

“人迹罕至”的意思是人烟稀少,很少有人去,指荒凉偏僻的地方,这用来形容热闹的桂林市是自相矛盾的。

五看词语运用是否褒贬失当

如: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左右逢源"用于褒义的话,指人做事得心应手;用作贬义,就是指人比较圆滑。文中是指说话,表达看法,而非做事。用在此处,感彩不对,褒贬失当。

六看词语运用是否对象弄错

如:五一假期,天气晴朗,同学们纷纷相约来到长江畔,或戏水玩沙,或放风筝,在大自然中尽情享受天伦之乐。

“天伦之乐”是指家庭亲人之间团聚的欢乐,适用范围只能是亲人之间,不可用于同学、朋友之中。

七看词语运用是否轻重失度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如:

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日理万机"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例句中用在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八看词语运用是否谦敬错位

如:我的到来,使老师宿舍蓬荜生辉。

“蓬荜生辉”是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后,主人说的客套话。用在此处谦敬错位。

九看词语运用是否符合性别色彩

有些词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或只能用于男性,或只能用于女性。如果把握不准,就会造成误用。如:

这对孪生姐妹在幼儿园时就青梅竹马,形影不离。

“青梅竹马"指男女双方在孩童时代就曾天真地在一起玩耍,不能用于同性之间。

十看词语运用是否符合数量色彩

在表数量的词语中,有的只能用于多数,用在表单数的句子中就成了误用。如: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莘莘学子”指很多学生,表示多数,不能和表单数的数量词连用。

考点三:病句的修改与辨识

一、病句的六大类型

常见的语病类型有成分残缺或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表意不明、结构混乱、不合逻辑。

1.成分残缺或赘余。

(1)成分残缺

成分残缺主要有缺主语、缺谓语、缺宾语、缺状语、缺介词、缺关联词等。如:

①通过特级老师的这次讲课,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缺主语,多用了介词“通过",使原来的主语变为状语,应去掉“通过”。

②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

“有"后缺宾语中心语,应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2)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主要有主语赘余、谓语赘余、宾语赘余、定语及定语中心语赘余、状语赘余、补语赘余等。如:

①刘绪晨的成长和发展,使他认识到平凡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

主语中心语“成长”和“发展"意思相近,可去掉“和发展”。

②回到中国已经四个多月过去了。

谓语“已经四个多月了",结构和意思都已完整,“过去”多余,要删去。

③走进美丽的丹阳中学,我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停下脚步"和“驻足”语义重复,应去掉一个。

2.语序不当

语序是指句子中各种成分的排列顺序。汉语中各种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是相对稳定的。不同的语序可能表达不同的意义。语序不当主要有: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多项定语语序不当、多项状语语序不当、分句成分顺序不当。如:

①我们认真研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

“研究听取"颠倒了先后关系,应改为“听取研究”。

②故宫博物院最近展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多层修饰语语序不当导致了表意的错误,应将“新出土的"移至“展示了”后,并在“文物"前加“的”。

③每个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有用的人才。

“将来"与“都希望”语序颠倒,应将“将来"移到“都希望”后。

3.搭配不当

主要有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附加成分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主语和宾语意义上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几种情况。如:

①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齐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

主谓搭配不当,“月光、树影"不会发出声响。

②《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塑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动宾搭配不当,“塑造”与“事迹"不能构成谓宾关系,可将“事迹”改为“形象"。

4.表意不明

表意不明通常会引发歧义,即一个句子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理解方式。主要包括:词的多义引起的歧义、停顿不同引起的歧义、指代不明引起的歧义、修饰语修饰对象模糊引起的歧义。如:

“依我看这个考点最需要注意。”他说。

“考点"可能是考试内容,也可能是考试地点。

5.结构混乱

初中阶段常考查的结构混乱类型为句式杂糅,即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将两种句式杂糅在一句中,造成结构混乱,意思不清。如:

听了他的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

把“他的报告对我的启发教育很大”与“听了他的报告,我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两种句式杂糅在一起,应选其中一种。

6.不合逻辑

不合逻辑主要是考查对事理逻辑的分析能力。包括:一面对两面(也可视为搭配不当)、自相矛盾、主客倒置、否定失当、并列不当、不合事理。如:

①他是众多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幸免”自然是没有死,不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

②昨晚剧场里上演了相声、二人转和一些曲艺节目。

“一些曲艺节目”包括了“相声、二人转",所以不能并列。应把“一些”改为“其他",或把“和”改为“等"。

二、修改病句的步骤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是:

一读,通读句子,弄清原句的本意。本意是指原句所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修改病句的前提是不能改变原句的本来意思,只有弄清句子的本意,才可能正确修改。

二找,确定句子的病症。要修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症,确定病因。一般我们可以根据学过的几种常见病句,如用词不当、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不合逻辑等帮助查找病症。

三画,用铅笔在病句上画出需要修改的部分,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四改,对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原因,经过认真思考,运用修改符号,采用增、删、换、简、调等方法进行修改。

三、修改病句七个“不放过”

从病句类型入手辨析病句,这是病句专题复习的惯用方法,然而,有些小技巧也不容忽视。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复习这部分知识,现总结病句辨析“七不放过":

1.看到介词不放过

介词使用不当,极易造成成分残缺、表意不明或不当。

例1:经过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

病因诊断:此例滥用介词“经过”,致使整个句子主语残缺,应将“经过"放在“主任”之后。

例2: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存入银行。

病因诊断:此例中“和"可做介词,也可做连词,它们分别表达两种不同的意思,在这里造成表意不明,应将“和”改为“与"。

例3: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任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病因诊断:“在……中”用在句中表意不当,应将“在"改为“从”。

2.看到动词不放过

读到一个句子,就应有意识地想想,这个句子的动词能不能带宾语,能带什么样的宾语,动词和主语、宾语或修饰语能否搭配。

例1:它每年的发电量,除了供给杭州使用外,还向上海、南京等地输送。

病因诊断:此例中动词“输送"和主语“发电量”不能搭配,将“它每年的发电量"改为“它每年发的电”。

例2:这样做会拖延培养人才的质量。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动词“拖延"和宾语“质量”在意思上不能搭配,将“质量"改为“时间”或将“拖延"改为“影响”。

3.看到否定词不放过

否定不当是否定句中常见的毛病,审读否定词时一定要注意含特定意味的一类词语,如:禁止、切忌、杜绝、避免、缺乏等。

例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病因诊断:此例前面已用了“缺乏"这一表否定意义的词语,后面“不足”和“不当"即为多重否定表肯定,造成语义矛盾,应将“所缺乏的”或“不足"不当”删掉。

4.看到两面词不放过

句子中如果出现“能否"是否”“有没有"成败”“好坏"优劣”之类的两面词,就应分析该句是否存在两面与一面搭配不当的毛病。

例1:要保证安全生产,机器质量的好坏,是重要条件。

病因诊断:“质量的好坏"说的是两方面的情况,但“重要条件”只强调了“好"的一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的好坏”改为“过关"。

例2: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病因诊断:“能不能"指两方面,而“关系到”指的是一方面,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将“我们能不能"出”去掉。

5.看到关联词不放过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可能会出现搭配不当、位置不当、层次颠倒或强加关联词等毛病。

例9:无论干部和群众,都必须遵守社会主义法制。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无论"后面不能接并列短语,只能跟由选择性的连词“还是”或“或"组成的短语,应将“和”改为“还是"。

例1:不但他喜欢京剧脸谱,而且喜欢京剧的各种服饰。

病因诊断:“不但”放在主语“他"之前,淹没了主语,“不但”应放在主语“他"之后。

6.看到并列短语不放过

句子中的并列成分在搭配方面很容易出现毛病。

例1:人类在高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进展。

病因诊断:此例中的并列宾语“发现和进展”中“发现"不能和动词“取得”搭配,将“重大发现和"去掉。

例2:引进新技术后,某产品的质量和数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病因诊断:此例的并列主语“质量和数量”中,“数量"不能和动词“提高”搭配,将“和数量都"删掉。

7.看到有表达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不放过

句中表数量范围或程度的词常与其他词语相矛盾。

例1:经过刻苦努力,期末考试他六门功课平均都在90分以上。

病因诊断:句中的“都”是指前面提到的各项,但前面的“平均"只能有一个数,故“都”与“平均"矛盾。句末的“90分以上”是约数,也与“平均"矛盾。可将“都在”和“以上"都删掉。

例2: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1倍。

病因诊断:“减少”“下降"贬值”都不能减少1倍,减少1倍就意味着把原数减完了,将“下降了1倍"改为“减少了一半”。

考点四:标点符号的用法

一、点号的用法

1.句末点号的用法

所谓句末点号是指多用于句末的句号、问号以及感叹号。句子的语气大致分为陈述、疑问、感叹、祈使四种。

在使用句末点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切忌缺乏明确的句子概念,以致句号使用太多。

(2)句末是否使用问号并不是以句子当中有没有疑问代词或句子末尾有没有“呢、么"之类的词作为依据的。

例如:我找不到出口了,怎么能出去才好呢。

(3)疑问句的形式不仅仅依靠疑问代词来表示,有时词语的正反重叠形式也可以表示疑问。反问句是不要求对方回答的,可是因为用的是疑问句的形式,所以也常常使用问号。有时,在反问句的末尾会使用感叹号。

(4)对于相同的句子一定要看清楚点号,这样才能区别清楚意思。

例如:“我也不知道该谁去。”这个句子是用来陈述事实的。

“我也不知道该谁去?"这个句子可能是用来提出问题的。

“我也不知道该谁去!”这个句子是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表达某人的恼怒和烦躁。

2.句中点号的用法

逗号、顿号、冒号、分号是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的几种点号。

(1)逗号

A.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B.用来表示复句内部分句之间的停顿。

(2)顿号

A.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顿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小,用来隔开并列的词或并列的短语(词组)。

B.如果并列词组中各成分之间没有显著的停顿,当中便不用点号。

例如:“工农业"不写成“工、农业”;“青红皂白"不写成“青、红、皂、白”。

(3)分号

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的停顿比逗号大,主要用来隔开并列的分句。

分号的使用主要目的在分清层次,有时也为了避免歧义或强调某些分句的独立性。

(4)冒号

A.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起下文。

例如:我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B.在总括性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例如:事实证明:我们的估计是正确的。

C.冒号有时用在单句或分句的中间,代表的停顿同逗号相似,有时用在分句之间,代表的停顿接近分号;有时用于句子末尾,相当于一个句号。但是冒号又不同于逗号、分号或句号,它对下文有提示的作用。

例如: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手里拉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在写信的时候,在称呼之后加上冒号也是提示对方,说明下文是自己要讲的话。

二、标号的用法

1.引号的用法

引号有这样的几种类型:“"、‘’、「」、『』。其中前两种引号用于横排版的文字中,后两种引号用于竖排版的文字中。引号表示引用的部分。

在使用引号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我觉得奇异,便问:“你都的是‘子曰诗云’么?”

(2)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一般要用引号标明,为的是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例如: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3)要注意引文句末标点符号的使用。

A.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的标点放在引号的里边。

例如: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B.凡是把引用的话作为作者自己的话的一部分,引文末尾不用标点。

例如:他问过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吗?

(4)引号有“特别提引”的作用。不论是正面提引或反面提引,目的都在指明强调的词语,引起读者注意。

2.括号的用法

括号有这样几种形式:“()"【:”“[]"〔〕”。括号表示文章中注释的部分。

(1)注释部分为注释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前边正文的点号用在括号之前。括号内部如果是句子,可以用句号。

例:有人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得5克铜,求有多少克氢气参加了反应,这些氢气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氢气的密度是0.09克/升)

(2)注释部分为句中某一部分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紧贴在被注释部分之后,倘若正文在这里该用点号,点号放在括号之后,括号内部可以使用逗号或分号,但不能使用句号。

例如: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同发,情况一变,话也跟着变。

3.破折号的用法

(1)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是正文的一部分(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

例如: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2)破折号可以表示意思的递进。

例如: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

(3)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说话中断或口气的突然转换。

例如:今天我本来打算去一趟,可是——

例如:很白很亮的一堆洋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4)破折号还可以表示声音的延长。

例如:他们走不上二三十步远,忽听得背后“哑——"的一声大叫。

在使用破折号的时候,需注意:

破折号这种标号用在有停顿的地方,不论是句中或是句末,如果本来应该用点号的,可以用了点号再加破折号。

例如: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地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

4.省略号的用法

(1)省略号是用来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的。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2)省略号除了表示文中的省略之外,还表示说话的断断续续。

例如:对……对不起!我……大概认错人了。

省略号在使用时,需要注意:

(1)省略号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则句末用点号。

(2)一般情况下,省略号后边不再使用人他标点符号。但若省略号后边还有话,省略号后要加标点。

(3)为了表示省略的部分自成段落,下文同省略的意思不直接相连,省略号后边也可以用句号。

5.专名号的用法

专名号是标明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的。它通常只在古代典籍或者文史著作中使用。

例如:猴王说:弟子乃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人氏。(在此句“猴王”“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这些词语下面画线)

6.书名号的使用

书名号有两种形式:“《》"”。书名号是用来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

书名号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1)在篇名内又有书名时,应该使用单书名号。例如:《读有感》。

(2)篇名跟在书名后,中间用间隔号隔开。例如:《史记·项羽本纪》。

(3)在有类名时,将类名置于书名和篇名之间。例如:《诗经·魏风·伐檀》。

(4)在古代典籍或者文史著作中,为了配合专名号的使用,书名号通常用波浪线表示。

考点五:句子的衔接与排序

一、句子衔接的原则与方法

1.保持话题一致。话题一致,是指选择的句子和语段要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要做到“话题一致”,首先需要弄清语意,抓住句子的特点;其次,要明确所选句子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或联系。另外,要注意陈述对象的一致性,以及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

2.保持句式结构一致。“句式结构一致”就是强调衔接句与其前后语句结构、短语结构要一致,字数大体相同,句子形式整齐,音韵和谐。

3.保持情调、氛围一致。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分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别;气氛有热情、凄凉之分;视角有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所有这些在语段中都应保持和谐一致。

4.保持内在逻辑一致。选择的句子和所给语段要围绕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判断时要看是否符合事实,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衔接以及整体的和谐。

二、句子排序的方法

1.找排列规律。句子的排列次序是句子根据语意的需要进行的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如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等)。

2.抓语言标志。即要抓住关键字眼、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有些句子上下句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语言标志。

3.理写作思路。①寻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②明结构: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

4.明排列方法。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排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

句子排序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这些细节:代词的指代内容、连词(关联词)的连接对象、前后词句的对应等。

考点六:词类

一、实词

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1.名词:

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

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

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思想……

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

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

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

2.动词:

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

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

表示心理活动:爱、恨……

表示使令:叫、让……

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

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

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3.形容词:

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

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

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

4.数词:

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一、二、三……百、千……

表序数:第一、老三;

5.量词:

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如:“一拳”的“拳”,“一口”的口。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

6.代词:

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

人称代词:我你他它我们你们他们它们自己每各咱您

疑问代词:什么怎样为什么哪何

指示代词:这那

二、虚词

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1.副词:

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2.连词:

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

3.介词:

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表示施事:被、叫、让、给、由、为

表示受事:把、将、管、拿、

表示对象:和、跟、同、与、对、对于、把向、与、给、关于

表示依凭:用、以、依照、根据、按照、依、本着、经过、通过、根据、凭

表示时间:在、当、从、自、自从、随着

表示处所:在、从、向、朝、沿着、顺着、于、打、到、往、朝、向

表示比较:比、较、较之、于

表示原因、目的:因、因为、为、为了、由于

表示关涉:至于、关于、对于、除、除了

4.助词:

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地

动态助词:着、了、过;

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5.叹词:

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6.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考点七:短语类型

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可以组成短语,短语是词和词构成的比词大、比句子小的语法单位。

汉语里有许多种短语,最基本的是下面七种。

(1)联合(并列)短语:

由地位平等的词组成的短语叫做联合短语。

由两个或几个部分组成,各部分并列在一起。

如:调查研究酸甜苦辣你我他细致而周到讨论并通过上游或下游升学或就业

(2)主谓短语:

被陈述对象在前,陈述者在后构成的短语,叫做“主谓短语”,好像一个句子,但是没有句子的语气,因而没有句子的独立性。

如"电灯亮、电话通、学校开学、山河壮丽、春雨绵绵、河水奔腾、祖国富强"。

(3)偏正短语

由修饰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偏后正)其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制关系。

根据组成部分的不同,可以分为:

①中心语是名词的:其中修饰语叫定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因此又叫“定中短语”。

如:祖国大地我的故乡文学流派遥远的地方

一朵茶花美丽天使千斤重担前进的步伐流动状态

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修饰语叫状语(一般是副词或形容词),因此又叫“状中短语"。

如:很好看不细致已经完成精心培植独立思考大力支持可以参加慢慢地走

(4)动宾短语

由动词和宾语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一般表示动作、行为,后一部分一般是动作、行为所支配、关涉的对象,是宾语。两部分之间的关系是支配和被支配或关涉和被关涉的关系,也就是动宾关系。

如:翻修马路寄存行李热爱科学影响声誉来了客人防止中毒下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