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2)文学类文本阅读学案(含解析)(2)文学类文本阅读——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混易错专项复习

易错点分析

易错题一:小说阅读之人物心理分析题——未能分析出动态心理过程

1.从人物的内心独白语句中探究人物心理。

2.从作者的心理分析文字中探究人物心理。

3.从人物的梦幻梦境文字中探究人物心理。

4.从人物的细节动作神态中探究人物心理。

5.从小说的环境衬托之角度探究人物心理。

6.积累常见的“心理词汇"用于评价人物心理。

易错题二:小说阅读之叙事特征分析题——对叙事特征范畴理解不清

1.从“叙述线索”角度看小说叙事特征。

2.从“叙述人称"角度看小说叙事特征。

3.从“叙述视角”角度看小说叙事特征。

4.从“叙述方式"角度看小说叙事特征。

5.从“情节技巧”角度看小说叙事特征

易错题三:散文阅读之行文线索分析题——不知如何寻找散文线索

1.看标题,明线索——标题蕴含着线索。

2.看时空,明线索——时空即线索。

3.看物象,明线索——物象即线索。

4.看人物,明线索——人物即线索。

5.看情感,明线索——情感即线索。

易错题四:文学短评题——短评结构混乱、评析脱节

1.选准短评的“角度方向"。

(1)主题思想角度

(2)艺术形象角度

(3)艺术手法角度

(4)构思技巧角度

(5)语言鉴赏角度

2.采用合理的“结构模式”。

3.注意短评的“语言表达"。

4.区分“短评”与“短评思路"。

易混易错题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文官的死

[俄]契诃夫

在一个挺好的傍晚,有一个也挺好的庶务官,名叫伊万德米特里奇切尔维亚科夫,坐在戏院正厅第二排,举起望远镜,看《哥纳维勒的钟》。他一面看戏,一面感到心旷神怡。可是忽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珠往上翻,呼吸停住……他取下眼睛上的望远镜,低下头去,于是……阿嚏!!!诸位看得明白,他打了个喷嚏。不管是谁,也不管是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大家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拿出小手绢来擦了擦脸,照有礼貌的人的样子往四下里瞧一眼,看看他的喷嚏搅扰别人没有。可是这一看不要紧,他心慌了。他看见坐在他前边,也就是正厅第一排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顶和脖子,嘴里嘟嘟哝哝。切尔维亚科夫认出小老头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

“我把唾沫星子喷在他身上了!”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他不是我的上司,是别处的长官,可是这仍然有点不合适。应当赔个罪才是。"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下喉咙,把身子向前探出去,凑着将军的耳根小声说:

“对不起,大人,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我是出于无心……”

“没关系,没关系……"

“请您看在上帝面上原谅我。我本来……我不是有意这样!”

“哎,您好好坐着,劳驾!让我听戏!"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傻头傻脑地微笑,开始看舞台上。他在看戏,可是他再也感觉不到心旷神怡了。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休息时间,他走到布里兹扎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了一会儿,压下胆怯的心情,叽叽咕咕说:

“我把唾沫星子溅在您身上了,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却说个没完!"将军说,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

“他忘了,可是他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切尔维亚科夫暗想,怀疑地瞧着将军,“他连话都不想说。应当对他解释一下,说我完全是无意的……说这是自然的规律,要不然他就会认为我是有意啐他了。现在他不这么想,可是过后他会这么想的!"

切尔维亚科夫回到家里,就把他的失态告诉他的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待所发生的这件事似乎过于轻率。她先是吓一跳,可是后来听明白布里兹扎洛夫是“在别处工作”的,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个不是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大庭广众之下举动不得体!”

“说的就是啊!我已经赔过不是了,可是不知怎么,他那样子有点古怪……他连一句合情合理的话也没说。不过那时候也没有工夫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到布里兹扎洛夫那儿去解释……他走进将军的接待室,看见那儿有很多人请托各种事情,将军本人夹在他们当中,开始听取各种请求。将军问过几个请托事情的人以后,就抬起眼睛看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大人,要是您记得的话,在‘乐园’里,”庶务官开始报告说,“我打了个喷嚏,而且……无意中溅您一身唾沫星子……请您原……"

“简直是胡闹……上帝才知道是怎么回事!您有什么事要我效劳吗?”将军扭过脸去对下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说。

“他话都不愿意说!"切尔维亚科夫暗想,脸色发白,“这是说,他生气了……不行,这种事不能就这样丢开了事……我要对他解释一下……”

等到将军同最后一个请托事情的人谈完话,举步往内室走去,切尔维亚科夫就走过去跟在他身后,叽叽咕咕说:

“大人!倘使我斗胆搅扰大人,那我可以说,纯粹是出于懊悔的心情!……这不是故意的,您要知道才好!"

将军做出一副要哭的脸相,摇了摇手。

“您简直是在开玩笑,先生!”他说着,走进内室去,关上身后的门。

“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暗想,“根本连一点开玩笑的意思也没有啊!他是将军,可是竟然不懂!既是这样,我也不想再给这个摆架子的人赔罪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就是,反正我不想来了!真的,我不想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样想着,走回家去。那封给将军的信,他却没有写成。他想了又想,怎么也想不出这封信该怎样写才对。他只好第二天亲自去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大人,"他等到将军抬起问询的眼睛瞧着他,就叽叽咕咕说,“并不是像您所说的那样为了开玩笑。我是来道歉的,因为我打喷嚏,溅了您一身唾沫星子……至于开玩笑,我想都没想过。我敢开玩笑吗?如果我开玩笑,那么我对大人物就……没一点敬意了……”

“滚出去!!"将军脸色发青,周身打抖,突然大叫一声。

“什么?”切尔维亚科夫低声问道,吓得愣住了。

“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说一遍。

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

1883年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切尔维亚科夫在看戏时打了个喷嚏,开始时并不在意,但看到前排是位长官后,就心有不安。

B.切尔维亚科夫的妻子听了丈夫冒犯将军的事,不禁吓了一跳,主要是因为她认为丈夫这样的行为非常不礼貌。

C.切尔维亚科夫第二天去道歉时,特意穿上新制服,理了发,可以看出他对这位将军的忌惮和讨好。

D.在将军的接待室,切尔维亚科夫看见有很多人请托各种事情,此细节暗示了这位将军拥有很大的权力。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反复渲染“一个不犯禁的人人可打的喷嚏”,与后文切尔维亚科夫因此反复道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B.本文中妻子这一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她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C.本文注重运用对话塑造人物形象,而在《祝福》中并不注重这种手法,由此可看出两位作者小说艺术特色的不同。

D.小说中文官的死,同《装在套子里的人》别里科夫的死一样,都是通过出乎意料的情节,塑造典型形象。

3.本文中一个打喷嚏的偶然小事,却引发切尔维亚科夫一步步走向死亡。请梳理他的心理发展过程。

4.文学的幽默带来的不仅是笑声,更是深刻的思考。契诃夫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流的幽默作家”,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契诃夫“幽默”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快嘴王

李海庆

“快嘴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

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

旧社会牡丹江老道巷子这地儿,各色人等混杂其中,这说书场子更是囊括林林总总,没名没号的且不论,有头有脸的坐成了片,能把这么大个场子震得住,且让你的喜怒哭笑任由摆弄,非快嘴王莫属了。

快嘴王高挑个儿,人群中一站,本是高人一头,看官们坐在台下,又会矮人一截。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

台下靠台子的地方摆了两排八仙桌,旁边摆着十来把太师椅,能坐在太师椅上听书的,自是老道巷子不一般的炮儿,是走黑道的走白道的且不论,人一屁股往那儿一坐,店伙计就会上前来,屁颠屁颠地给人家端茶倒水。

大耳周就是前排听书的常客。

大耳周坐下后,跷起矮粗腿,摇着纸折扇,时而喝下一口浓茶,时而冒出一句粗话,一把太师椅,硬是让他坐得地动山摇,吱吱直响。

大耳周在日本关东军当差,认日本人当干爹,背上背的匣子枪,就是日本人亲手送给他的。

而快嘴王一张嘴就是两样子的了,大耳周立马销了声,歪着胖脸,眯眼盯住快嘴王,竖起肥大的耳朵,生怕遗落了一个字。就有人传得非常邪乎了,快嘴王说书场子上讲过的段子,大耳周听过后,回去跟姨太太白白呼呼地重述一遍,竟不差毫厘。

大耳周这异人之处是否真实,且不去考证,有一件事是确有其事——

大耳周充当了日本人手底下的鹰犬,支楞着大胖耳朵四处探听消息,搜罗情报,把打听到的信儿,全盘汇报给日本人,因而博得了日本人对他的信赖,让他在关东军里挂了个衔。

大耳周成了老道巷子的土皇帝,只要手头一紧,随手把匣子枪往谁家的店铺柜台上一放,店铺老板就会麻溜儿地掏出银票来,且必须满脸堆笑,苦着脸还不成,啪啪两个嘴巴会让你哭不出腔来。

老道巷子这地儿,活生生地被搅成了一摊烂泥。

大耳周四处吃白食,偏偏独好听书这一口儿,他来听书,专挑快嘴王的场子。

快嘴王随意吐出一串儿话,钻进大耳周的耳朵,就会让大耳周稀罕得了不得——这快嘴王除了银票不会印,没有他不知道的事儿啊,胸中皆智慧,腹内藏乾坤呢!

快嘴王说书的时候,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地儿是白地。

这些天,大耳周不光自己听,还唤来了自己的爪牙来听,说书场子本来就挤得慌,这一下子里三层外三层地被围了个水泄不通,周遭散发着的汗臭味,久久挥之不去。

有一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

就在看官们期待快嘴王会拿出更出彩的活儿的时候,却未再见到快嘴王的身影,竟不知其去向。一股股热浪之后,却瞬间退潮,大家未免落寞。

又让人咋舌的是,自快嘴王没了身影之后,大耳周在老道巷子也消失了踪迹。

老道巷子一下子没了两个人。

两个消息一好一坏,让人一喜一忧。

本是扑朔迷离的事儿,更添了些许虚无缥缈的猜想。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也有人说,大耳周是个耳朵贼拉灵的汉奸,探听到快嘴王和抗联军队有联系,便加紧了对说书场子的盯防,可毫无收获,未见快嘴王和任何人接触;更有人说,快嘴王把日本岗哨守卫松懈的消息在说书之时,加以描绘传递给接头人,又暗示自己身份让人怀疑,让接头人趁早脱险。

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

解放后,牡丹江地区文化站成立,第一任站长姓王,高挑个儿。有记者采访他,当年为什么要放弃说书场子去从戎?他只说了一句: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场子里苟且偷安……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0.12上,有删改)

文本二:

小小说从民间崛起,是智慧的结晶,是艺术的精灵,是大众化的文体,是一种平民艺术。平民艺术的质朴与单纯,简洁与明朗,加上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使小小说具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亲和力,成为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选自杨晓敏《小小说是平民艺术》,有删改)

5.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场采用渲染烘托的手法,不断蓄势,快嘴王的形象呼之欲出,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本张力。

B.小说中牡丹江老道巷子、说书场的杂乱环境和各色人物,是抗战时期敌占区的生活写照,体现了故事创作的时代性。

C.小说通过对快嘴王的外貌及其说书时动作、神态、语言的细致描写,成功地塑造了一位丰满立体的说书人形象。

D.快嘴王在解放前突然不知去向,解放后化身文化站站长的情节,使故事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增强了艺术魅力。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朱仙镇之战中,岳家军势如破竹,击溃金兵,大获全胜,所以快嘴王选《岳飞大战朱仙镇》展现了克敌制胜的决心。

B.民间传说伍子胥在东皋公的帮助下,更衣换装,混过昭关,所以快嘴王借《伍子胥过关》提醒接头人要“金蝉脱壳”。

C.长勺之战,鲁国士气高昂,率先出击,以弱胜强,所以快嘴王用《曹刿论战》传达“彼竭我盈"敌疲我打”的信息。

D.“快嘴王"因国家危急存亡而不愿苟且偷安,放弃说书而从戎,所以《快嘴王》表达了对家国情怀的歌颂和弘扬。

7.“快嘴王”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尤其是“王"字,内涵非常丰富。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8.请根据文本二的观点,分析文本一所体现的“平民艺术”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茶干

汪曾祺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阔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

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尤其显眼的是两边白粉墙的两个大字。黑漆漆出来的。字高一丈,顶天立地,笔画很粗。一边是“酱”,一边是“醋"。

连万顺的东家姓连。人们当面叫他连老板,背后叫他连老大。都说他善于经营,会做生意,连老大做生意,无非是那么几条: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连万顺除了做本街的生意,主要是做乡下生意。东乡和北乡的种田人上城,把船停在大淖,拴好了船绳,就直奔连万顺,打油、买酱。乡下人打油,都用一种特制的油壶,广口,高身,外面挂了酱黄色的釉,壶肩有四个“耳”,耳里拴了两条麻绳作为拎手,不多不少,一壶能装十斤豆油。他们把油壶往柜台上一放,就去办别的事情去了。等他们办完事回来,油已经打好了。油壶口用厚厚的桑皮纸封得严严的。桑皮纸上盖了一个墨印的圆印:“连万顺记"。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多年的老主顾了,还能有错?他们要的十斤干黄酱也都装好了。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乡下人付了钱,提了油壶酱筐,道一声“得罪”,就走了。

茶干是连万顺特制的一种豆腐干。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要煮很长时间。煮得了,再一块一块从麻包里倒出来。这种茶干是圆形的,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在扎包时每一包里都放进一个小小的长方形的木牌,木牌上刻着字,木牌压在豆腐干上,字就出来了。这种茶干外皮是深紫黑色的,掰开了,里面是浅褐色的,很结实,嚼起来很有咬劲,越嚼越香,是佐茶的妙品,所以叫作“茶干”。连老大监制茶干,是很认真的。每一道工序都不许马虎。连万顺茶干的牌子闯出来了,车站、码头、茶馆、酒店都有卖的。后来竟有人专门买了到外地送人的。双黄鸭蛋,醉蟹、董糖,连万顺的茶干,凑成四色礼品,馈赠亲友,极为相宜。

连老大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开酱园的老板,一个普普通通,正正派派的生意人,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这样的人是很难写成小说的。要说他有特别处,也有,有两点。

一是他的酒量奇大。他以酒代茶。他极少喝茶。他坐在账桌上算账的时候,面前总放一个豆绿茶碗。碗里不是茶,是酒,一般的白酒,不是什么好酒。他算几笔,喝一口什么也不“就”,一天老这么喝着,喝完了,就自己去打一碗。他从来没有醉的时候。

二是他说话有个口头语“的时候”。什么话都要加一个“的时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他说话本来就慢,加了许多“的时候”就更慢了。如果把他说的“的时候"都删去,他每天至少要少说四分之一的字。

连万顺已经没有了。连老板也故去多年了。五六十岁的人还记得连万顺的样子,记得门口的两个大字。记得酱园内外的气味,记得连老大的声音笑貌,自然也记得连万顺的茶干。连老大的儿子也四十多了。他在县里的副食品总店工作。有人问他:“你们家的茶干,为什么不恢复起来?”他说:“这得下十几种药料,现在,谁做这个!"

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

(有删改)

后记:

近来有人写文章,说我的小说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怀恋,我看后哑然。当代小说寻觅旧文化的根源,我以为这不是坏事。但我当初这样做,不是有意识的。我写旧题材,只是因为我对旧社会的生活比较熟悉,对我旧时邻里有较真切的了解和较深的感情。我也愿意写写新的生活,新的人物。但我以为小说是回忆。必须把热腾腾的生活熟悉得像童年往事一样,生活和作者的感情都经过反复沉淀,除净火气,特别是除净感伤主义,这样才能形成小说。但是我现在还不能。对于现实生活,我的感情是相当浮躁的。

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简直近似随笔。结构尤其随便,想到什么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我这样做是有意的(也是经过苦心经营的)。我要对“小说”这个概念进行一次冲决:小说是谈生活,不是编故事;小说要真诚,不能耍花招。小说当然要讲技巧,但是:修辞立其诚。

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夜(有删改)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在背后称普普通通开酱园的连老板为“连老大”,这不仅说明他会做生意,也同样暗含着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

B.圆形的茶干,周围较厚,中间较薄,周身有蒲包压出来的细纹,每一块当中还带着三个字“连万顺”,说明连老大的傲慢与自信。

C.乡下人进城直奔“连万顺”,把油壶放下,办完事再把油壶捎走,也不怀疑油的分量和成色,这主要说明此地民风淳朴。

D.连老大的儿子没能继承家业制作茶干,这既从侧面反映出连老大的勤勉与认真,也借此展现了社会变迁。

10.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中使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多种方法塑造连老大的形象,如写他算账、喝酒时,就运用了动作描写。

B.小说塑造的连老大是一个乡土市井中普通小人物,这体现了汪曾祺关注小人物的独特审美以及对“微小”事物的趣味。

C.小说写连老大酒量奇大和惯用的口头语,看似与做茶干无关,但有利于读者更好地认识开酱园的连老板这一人物形象。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口吻,叙述故事。这样的叙述角度,自由而灵活,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

11.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12.后记中说“这样的小说打破了小说和散文的界限”,请结合正文对此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

宋长征

人住在村子里,养鸡,喂狗,用铡刀铡碎一捆青草,是为了一头牛青青黄黄的日子。鸡会打鸣,会下蛋,会在村前的小河滩上领着一帮子女逮蚂蚱。人也想,可是脱不开身呀,村外的田里种着庄稼,村子里整天发生着大大小小的事情。所以,人想活成一只鸡都不成;再说,鸡的下场也不怎么光荣。狗最会看家,看似卧在墙根下,眯缝着眼,稍有动静,就红了眼,把一个“汪”字重复喊了很多遍。其实,见你一哈腰,便弓了身子,夹起尾巴,钻进一个柴草窠里,再不愿管别人的闲事。人不像狗,要不然,活得多没意义。

牛呢,我不说你也知道。主人下地了,被拴在林东的一棵歪脖子柳树上,日头在东,在西边卧;日头爬上南天门,就靠紧了柳树根。嘴倒嚼着,尾巴甩来甩去,也拍不到一只苍蝇;日头落在屋檐上的时候,牛们大都站起身来,朝着庄稼地的方向,哞——哞——喊了两嗓子,不大会儿就有人走了过来。天就黑了。

庄稼住在地里。南岗子,西水洼,起起伏伏,不咋平坦的老河滩上都是庄稼的家。眼下,庄稼做不了自己的主,村子里住的有的是人。别看平常不怎么出来,开春了,动镰了,一个个像从战壕里跃出来的士兵,跟无形的时光拼着抢着,不过是为了果腹,重复上演着祖先继续了很多年的战争。庄稼一开始不大理会这个,好像有了人,日子便再不会像草那么索然无趣。老河滩上的草就没人管,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羊呢,比较挑嘴,喜欢的,抿在嘴里,不紧不慢,咀嚼着光阴;不喜欢的,比如刺老牙,打了个响鼻,分明在告诉自己的子女:那玩意儿碰不得。

至于庄稼到底羡不羡慕草的活法,这个你得问庄稼。反正,乡下有风也有雨,有寂寞的寒冬,也有漫长而火热的盛夏,草能忍受,庄稼也不惧怕——脚下一样是贫瘠或者丰腴的土地,头上是或阴或暗的天,生长时不妨昂首向天,成熟时不妨低头看地。这日子,悠悠远远,不也已经走了很多年?

凝望炊烟,静听流年。

人这一辈子啊,还真是有些复杂,不能像一棵庄稼,在野地里生长。像蚂蚁那样日日辛劳,不过是为了寻找一个遮风避雨的处所。村子就是一个蚂蚁窝,一个个老去的蚂蚁靠在土墙根下晒太阳。他们拿不起锄头了,也背不起草筐,眼看着村口那棵刺槐树上的叶子落了一片又一片,老去的脉络里已寻找不到春天的影像。他们却又无限希望,看着咿咿呀呀在土里打滚的娃儿们笑得合不拢嘴。也许吧,咀嚼了那么些年的庄稼子孙,此时已风化在泥土,紧紧握住一条根,千叮咛万嘱咐,一定不要错过时光,记得在春天上路。

一棵庄稼就是一种温暖——但不一定就是粮食。十月的棉田迎来了收获的季节,那些丝丝绒绒的棉絮,将被村庄里勤劳的妇女采收在贴身的布兜,在一个个寂寞的夜里,嘤嘤,嘤嘤,纺织着平凡的一生。那些棉的温度,从此将拔在男人身上,暖在男人的脚上,甚至,远在千里的儿女,从邮局的包裹里,轻轻,轻轻,取出,一种暖意会霎时夺眶而出。远在天涯的你,是否也在牵挂这样一种温暖,那细密的针脚,就是一个母亲用尽一生写满的爱的叮咛。

一棵庄稼长啊长,分明在汲取天地日月的精华。有一种庄稼叫谷子,细细的茎,狭长的叶子,于夏日的某天,被一粒粒点进田里。阳光有多热烈,生命就有多少激情,他们扎根,分蘖,像风一样顶着七月的流火往上蹿。

静止,就是静美。这是在秋天,才能体悟到的一种美丽情愫。满地的谷子啊,穗头,比麦子大了好几倍,齐刷刷低下谦卑的头颅。稻草人适时登场,这个陪伴了土地与乡村多少年的神秘人物,就像一尊神的雕像。或者,凝视了乡村很久,像一位普渡众生的圣母,轻轻一拂,谷子便在这个季节迅速膨胀,给贫瘠的家园以最大的希望,让男儿如山,让女儿如花,继续奔跑在乡村或乡村以外的岁月。

学做一棵庄稼不容易。

七奶放下手中的镰刀,向远处张望。她在等谁呢?哪怕一阵风能捎来马儿的消息也好。马儿是七奶的长子,七奶一天念叨一百遍也不觉得唠叨,这样,七奶在乡下寂寞的夜里再不会哭泣。

马儿嘬加鸡蛋红糖的小米粥长大,长大了的马儿是一条骏逸的小马驹。马儿上学了。马儿落榜了。马儿在家门口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蚊子咬了浑身红疙瘩,也不肯放弃学习。马儿参军了。马儿考上了军医大学。马儿娶妻了。马儿提干了……马儿却很少再回家。到后来,村里人再也没见过马儿的踪影。

木匠六爷说了:人啊,咋还不如一棵庄稼。

人呐,有时候真的不如一棵庄稼。一棵庄稼离村庄很近,见风就长,绝不辜负乡下母亲期盼的眼神。纺成丝线,不是为了牵绊,是为了寄托一种远在天涯的温暖;熬一碗热粥,不是为了挽留,是为了把积攒一生的祝福装进儿女的兜。想念时,哪怕是梦呓也会叫出最亲最暖的那个字——娘。

玉米又长起来了,蝉的歌唱得无比嘹亮,村庄在仲夏的氤氲里安详。人还是村子里的人,唤狗的唤狗,撵鸡的撵鸡,把日子过得琐琐碎碎,细细长长。一棵庄稼在田野里,听风,听雨,听蟋蟀柔柔的丝弦,明明知道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也不炫耀所谓的丰功伟绩。

其实,人知道就好。知道了一棵庄稼的高度,才能仔细审视脚下的土地,无论走多远,不忘却,不迷惘,就会像一棵庄稼,明晰自己的方向。哪怕最后化身为土,也会在来生茁壮。

(有删改)

注:宋长征,山东农民作家。

13.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鸡“领着一帮子女逮蚂蚱”,狗把“汪”字“重复喊了很多遍”,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生动形象,充满生活气息。

B.“开春了”“动镰了"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了"字表示动作发生或完成,语句简洁明快,节奏感强。

C.“凝望炊烟,静听流年”是过渡段,文章以此为界,上文描写乡村景物,下文抒发对乡村人、事的思考,思路清晰。

D.文章用形象化、诗性的语言,将寻常的乡村生活描绘得富有诗情画意,又不失其乡土特色,雅俗共赏,富有感染力。

14.关于文中叙写七奶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部分运用倒叙,先写七奶等待马儿,后交代马儿的成长历程,这样写避免了叙述的单调。

B.七奶每天不厌其烦地念叨是因为她的生活产生了缺憾,唯有通过念叨才能慰藉孤独的心灵。

C.对马儿从小到大的回忆用语简洁而不简单,不深入言说却浓缩了成长悲欢,具有艺术张力。

D.七奶用乡土的馈赠养大马儿,但他只顾在外发展,没有在家奉养母亲,辜负了母亲的期盼。

15.为什么说“人其实高不过一棵庄稼"?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6.有评论认为作者笔下的乡村图景“真实而有力道”,请简要分析这种效果是如何取得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B.“主要是因为她认为丈夫这样的行为非常不礼貌"错误,原文有“后来听明白布里兹扎洛夫是‘在别处工作’的,就放心了”,可见是以为丈夫冒犯了直接管理他的有权势的人而害怕。故选B。

2.答案:C

解析:C.“《祝福》中并不注重这种手法"错误,《祝福》中以“我”、柳妈和祥林嫂的对话塑造了人物形象并推动情节发展,并不是不注重对话描写。故选C。

3.答案:刚打喷嚏后一点也不慌;看到唾沫星子喷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身上感到心慌;首次道歉后心慌意乱、惶惶不安;第二天再去道歉后胆怯、畏惧;再去道歉被骂后内心惶恐忧惧,精神崩溃死去。

解析:一开始打了喷嚏,“切尔维亚科夫一点也不慌,拿出小手绢来擦了擦脸”,可知他一开始并不慌张,接着“这一看不要紧,他心慌了……是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发现唾沫星子喷在交通部任职的文职将军布里兹扎洛夫身上感到心慌道过歉后,感受将军的态度,“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到了休息时间,他走到卜里兹查洛夫跟前,在他身旁走一会儿,压下自己的胆怯,喃喃地说……”,切尔维亚科夫首次道歉后心慌意乱、惶惶不安;再去道歉后,“这怎么会是开玩笑呢?”切尔维亚科夫暗想……第二天再去道歉后胆怯、畏惧,开始胡思乱想;最后一天,“滚出去!"将军顿着脚,又说一遍。切尔维亚科夫肚子里似乎有个什么东西掉下去了。他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退到门口,走出去,到了街上,慢腾腾地走着。……他信步走到家里,没脱掉制服,往长沙发上一躺,就此……死了”,将军的“滚"在切尔维亚科夫看来无疑是给他判了死刑,他“想做奴隶而不得”,被骂后内心惶恐忧惧,精神崩溃死去。

4.答案:①细腻地描写切尔维亚科夫神经质的心理,表现切尔维亚科夫超出正常人的过分敏感脆弱的心理,极具幽默讽刺性。

②以夸张的语言描写呈现切尔维亚科夫形象,讽刺其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恐惧和服从。

③侧面烘托。将军不断变化的态度,不耐烦的语言,最后乃至呵斥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侧面衬托出小官员的丢人现眼,幽默讽刺的同时,引人深思背后的原因。

解析:谈对契诃夫“幽默"的理解,即是分析用了哪些手法体现幽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①“他开始惶惶不安,定不下心来”“他忘了,可是他眼睛里有一道凶光啊"现在他不这么想,可是过后他会这么想的!”“他那样子有点古怪"等描写,细腻地表现了切尔维亚科夫神经质的过分敏感的心理状态,表现切尔维亚科夫不正常的心理,极具幽默讽刺性。

②“大人…请您原谅…我本来…不是要…”“而……无意中溅您一身唾沫星子…请您原……"斗胆搅扰大人……纯粹是出于懊悔的心情”,以断断续续的夸张变形的语言描写呈现切尔维亚科夫形象,体现其卑怯、懦弱、谨小慎微的形象,讽刺其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恐惧和服从。

③侧面烘托。将军一开始说“没关系,没关系…”,“后来不耐烦地撇了撇下嘴唇”,最后呵斥其“滚”,将军不断变化的态度,不耐烦的语言,最后乃至呵斥的语言,让人忍俊不禁,同时侧面衬托出小官员的“想做奴隶同时而不得”,丢人现眼,幽默讽刺的同时,引人深思背后的原因,他的死从某一方面可以说是对于强权与暴力的无奈屈从。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C.“说书时……语言的细致描写"错,文章没有描写快嘴王说书时的语言,只有外貌、动作、神态描写,如“快嘴王高挑个儿”“扇子一摇,醒木一拍"满眼冒光”,没有描写他说书时的语言。故选C。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鲁国……率先出击"错,长勺之战中是齐国率先出击,鲁国一直等到“齐人三鼓”之后才出击。故选C。

7.答案:(1)“王"字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2)“王”字的第二个含义是,“快嘴王"机智机警。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3)“王”字的第三层含义是,“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王”字的浅层含义是指“快嘴王"在说书界称王。文章描写他“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可见他说书时“嘴快”,说书内容生动,能让听者如醉如痴。

“王”字的第二个含义是,“快嘴王"机智机警。文章描写他通过说书为抗联传递消息,“有一天,《曹刿论战》《伍子胥过关》《岳飞大战朱仙镇》——接连的这三个段子,一次又一次把说书场子推向高潮,看官们直呼过瘾,全力叫好”“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最终不但惩治了大耳周,而且打击了日本鬼子,自己还成功脱身。

“王”字的第三层含义是,“快嘴王"嫉恶如仇,弃说从戎,展现了他的爱国情怀,值得人们尊敬。文章写他说书时“满眼冒光,环视四周,独独不往大耳周那儿扫上一眼,权当大耳周坐着的地儿是白地”,表现出他对大耳周这个汉奸的厌恶;“有人说,快嘴王向东投奔了抗日联军,临走送大耳周上了西天”,写出他的嫉恶如仇:“国家这个大场子危急存亡,我岂可在一个小说书场子里苟且偷安……”,写出他的深明大义,爱国情怀。

8.答案:(1)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小说讲述的就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用词准确,拟声词、口语词等的运用使语言质朴生动。(2)情节简洁明朗。小说主要写“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情节简单明快。(3)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如运用夸张、侧面描写等烘托“快嘴王"说书艺术的高超,富有艺术趣味;写人们对“快嘴王”的种种猜测又具有理性成分,这样写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内容单纯、语言质朴。《快嘴王》这篇小说讲述的就是“快嘴王”利用说书的身份为抗联传递情报、惩治汉奸大耳周的故事,内容单纯;语言质朴体现在如“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蹦”,形象地写出那些字仿佛是从“快嘴王"嘴里跳出来一样,写出他“嘴快”的特点;“噼里啪啦"是拟声词,与“像珠子一样”搭配,生动地写出“快嘴王"语速之快、声音之脆:“音儿”是儿化音,富有生活气息。

情节简洁明朗。《快嘴王》这篇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主要描写了“快嘴王"说书、大耳周听书、二人双双消失、人们的猜测等内容,全部都是顺叙,没有多余的枝蔓,情节简单明快。

理性思维与艺术趣味的有机融合,具有亲和力。《快嘴王》前半部分主要描写“快嘴王”说书艺术高超,通过侧面描写和夸张手法展现,如“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木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仰头,伸脖,目不斜视,一场下来,看官们的脖子都酸了吧唧的,怪只怪快嘴王这张嘴了得,隔着八百年的事都能说得活灵活现的,更让你听得如醉如痴”“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这些描写具有艺术趣味;而后半段写“快嘴王”消失之后人们的种种猜测,又充满理性,如“人们一拍脑门,一下子领悟到快嘴王那天要选那几个段子的缘由——《曹刿论战》应是在传达彼竭我盈的信息;《伍子胥过关》在暗示接头人要金蝉脱壳;至于《岳飞大战朱仙镇》的段子,快嘴王犹似在描述小日本碉堡被端掉时的鬼哭狼嚎……"。文章写众人关于快嘴王和大耳周同时消失的种种猜想,为故事情节增添了波澜,增加了人物的神秘感和故事的传奇色彩,符合人们对于“故事”的期待,具有亲和力。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也同样暗含着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错。不能说明当地人对于连老板的一种讽刺,而是他待人有礼,诚信为本,受人尊重的体现。B.“说明连老大的傲慢与自信”错。不能说明连老板的傲气,这只是一种营销方式。C.“这主要说明此地民风淳朴"错。并非说明此地民风淳朴,而是从侧面反映连老板值得信任。

10.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心理描写”错,小说塑造连老大的形象,有动作描写“他算几笔,喝一口"和语言描写“我的时候”“他的时候"麦子的时候”“豆子的时候"猫的时候”“狗的时候”,没有运用心理描写。

11.答案: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②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别具风采、财力雄厚。

③典型化的场景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

④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形成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主旨。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题,应从环境本身,以及人物、情节、结构、主题等方面综合考量,根据文本的具体内涵,优化组织答案。

小说开头部分详细介绍酱园,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具体背景,使文章更贴近现实,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

“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阔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城北只有那么几家。一家恒泰当,一家豫丰南货店。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现在只剩下北市口老正大棉席店和东街连万顺酱园了”,这样描写突出了连万顺酱园的历史悠久、别具风采,说明他财力雄厚。

“连万顺的门面很好认,是个石库门。麻石门框,两扇大门包着铁皮,用铁钉钉出如意云头。本地的店铺一般都是‘铺阔子门’,十二块、十六块门板,晚上上在门槛的槽里,白天卸开。这样的石库门的门面不多”,这种典型化的场景描写从侧面烘托了连万顺这一人物形象,从侧面展现出连老大精明能干、经营有方。

文章结尾说“一个人监制的一种食品,成了一地方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真也不容易。不过,这种东西没有了,也就没有了”,文章开头详写酱园与小说结尾酱园的消失前后呼应,突出了呼吁抢救保护传统手工艺的主旨,使主题更加鲜明。

12.答案:①淡化情节。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

②虚化人物。作者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

③语言散文化。多是简单的生活化语言,质朴而接近口语。

④意境散文化。小说写了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点的能力。

情节上,小说以叙述的口吻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主要写他的店面的装修、善做生意、制作茶干以及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跌宕起伏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淡化了情节。

人物上,小说虽然讲述了开酱园的买卖人连万顺的故事,但是大部分笔墨写农村人买他的东西以及制作茶干的程序等,只有少量文字写他喝酒、口头语等生活小事,对连老板的描写刻画不多,人物并不立体、典型,这是一种虚化人物的写法。

语言上,“恒泰当倒闭了,豫丰失火烧掉了”“这样的店面是很神气的"豆酱拍得实实的”“煮得了"什么也不‘就’”“故去多年了"等语言多用生活口语,语言质朴自然,呈散文化特点。

意境上,“信用好,为人和气,勤快”“乡下人从不怀疑油的分量足不足,成色对不对"装在一个元宝形的粗蔑浅筐里,筐里衬着荷叶,豆酱拍得实实的,酱面盖了几个红曲印的印记,也是圆形的”“豆腐出净渣,装在一个一个小蒲包里,包口扎紧,入锅,码好,投料,加上好抽油,上面用石头压实,文火煨煮”,小说着意描写和气的老板、美味的茶干、精美的酱菜、彼此信任的人际关系,使小说充盈了一种和谐与美好的氛围,营造了一个独具民情风俗的艺术境界,小说整体意境优美,富于散文化。

13.答案:C

解析:C项,“文章以此为界,上文描写乡村景物,下文抒发对乡村人、事的思考,思路清晰”错误。原文“人不像狗,要不然,活得多没意义"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