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_第1页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_第2页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_第3页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_第4页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自学课day7解锁文言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学生版+家长版)

Day07:解锁古诗文阅读的实词理解题型

2024年暑假四升五语文双周自学课

第一篇:知识导航

第二篇:知识小酌

常考题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2、下列加点文言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与上题中某字用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4、选出某在句子中的意思,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答题方法:

实词是有实在意义的词,可以独立充当句子成分,一般可以单独回答问题。每一个实词都可以详细解说其词义。现代汉语实词一般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也有人认为代词属于虚词,但多数情况代词为实词,因为代词虽然很难解释独立语义,但毕竟其指代内容是明确的。无论在现代汉语中还是在文言文中,实词都占有绝对多的数量,因为语言的基本作用是表意,离开有实际意义的实词,这一作用将很难达到。

1、识别通假字,掌握其本字、读音和意义。

2、辨析词的古今异义。

3、掌握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中,词类一般是比较稳定的,但是有些词在特殊情况下会改变它的词性,起了另一类词的作用。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叫“词类活用"。

例:妇抚儿乳。乳,本义是“奶”,这里是名词作动词“喂奶"。

4、掌握一词多义。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多,同一个词,在这个句子里是一个意义,在那个句子里又是另一个意义。

(1)“联想推断法”

即联系课内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用法推断词义。如:“过而能知,可以为明"中的“过”字,如果能联想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人恒过,然后能改"的“过”的意思,就能理解该句中“过"的意思为“犯错”。

(2)语境推断法

解释词义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如:“使者及门"的“及”,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及"应为“到”的意思。

常见实词:

1、安:①怎么②养

2、卑:①低下②身份低微

3、备:①周全、详尽。②具备。③准备。

4、被:①影响②同“披”,穿。

5、鄙:①边境②鄙陋、目光短浅③出身鄙野

6、毕:①尽②全部

7、薄:①迫近,接近。②轻视。③厚度小。

8、策:①马鞭。②鞭打、驱使。③记录。⑤计谋。

9、长:cháng①长度。②与“短”相对。③长久,健康。④永远。⑤zhǎng,排行最大⑥zhǎng,头领。

10、称:①相当、配合②称赞

11、诚:①诚心②的确,实在③果真

12、惩:①苦于②惩罚

13、驰:①骑②驱车(追赶)

14、出:①发、起②在边疆打仗③来到④产生

15、辞:①推辞②语言

16、次:①编次。②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17、箪:①用箪装着②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

18、当:①承当,承受。②应当。③将要④对着,向着。⑤值,正在。⑥

抵挡。

19、道:①道路。②道义。③方法。④说,讲。

20、得:①能够②得到、获得③同“德”,感激

21、等:①同样)②诸位,表多数

22、敌:①攻击②敌人

23、吊:①凭吊②慰问

24、度:①dúo估计、推测②渡过、越过

25、端:①画幅的右端②正、端正

26、恶:①怎么②厌恶

27、发:①行动、发动②发射③起,被任用④征发⑤开放⑥发出⑦头

发。

28、凡:①凡是②总共

29、方:①见方②长方形③当……时候。

30、分:fēn①划分,分开。②分配,分给。③长度单位。④fèn,职分,

本分。

31、奉:①通“俸”侍奉②接受、奉行③供养

32、否:①同“不"没有②恶、坏

33、夫:①那②fú,句首发语词③丈夫④成年男子的通称,人。

34、扶:①沿,顺着②搀扶

35、拂:①违背、阻碍②同“弼”,辅佐③轻轻擦过

36、福:①赐福、保佑②好事、有福之事

37、富:①富丽②富有、充足,有许多

38、更:①重新②进而③互相④再、又⑤更加

39、苟:①如果②苟且③且、或许,表希望

40、固:①本来②顽固、固执③一定、必定④巩固⑤安守,固守

41、故:①旧的,原来的②特意③原因,缘故④所以,因此

42、顾:①回头看②难道③看望,拜访

43、观:①看②景色,景象

44、冠:①居第一位②帽子③男子成人礼

45、光:①发扬光大②光线

46、归:①归依②回家

47、过:①经过②到③犯过失④超过,胜过

48、好:①美②喜欢③以便、能够

49、号:háo①大叫,呼啸。②hào,别号。③hào,国号。④hào,号召。

50、还:①回家②xuán,同“旋”,回转、掉转

第三篇:小题速刷

1.阅读。

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①以写龙,凿②以写龙,屋室雕文③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④(yǒu),施⑤(yì)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⑥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⑦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①钩:衣服上的带钩。②凿:通“爵”,古代饮酒的器具。③屋室雕文:房屋上雕刻的图案花纹。④牖:窗户。⑤施:延伸,同“拖"。⑥五色:脸色。⑦夫:这,那。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叶公子高好龙

②于是天龙闻而下之

(2)读短文,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叶公“好龙”表现在___。

(3)文中划线句子是对叶公的描写和描写(填人物描写方法),从中你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

(4)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龙"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唤醒经典读智慧的中国

欧阳询观古碑

欧阳询尝行,见古碑,晋索靖①所书。驻②马观之,良久乃去。数百步复反③,下马伫立④,及疲,乃布裘⑤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注释]①索靖:晋朝著名书法家。②驻:停留。③反:通“返”。④伫立:长时间地站着。⑤布裘:铺开皮袍。布,摊开、铺开。裘,毛皮的衣服。

2.下列选项中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欧阳询/尝/行

B.晋/索靖/所书

C.驻/马观之

D.乃/布裘/坐观

3.对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尝:曾经

B.书:书本

C.之:指古碑

D.去:离开

4.从哪里可以看出欧阳询痴迷书法?请用横线在文中划出相应的句子。

5.欧阳询的书法吸取各家精髓,自成一体,成为楷书四大家之一。他的楷书既平正端庄,又险劲生动。图中哪一副是他的作品?

A.《九成宫醴泉铭》

B.《多宝塔碑》

6.欧阳询身上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7.古人的优秀品质还有很多,如珍惜时间、勤俭节约、读书有道等,请你写出一句本学期积累的俗语或诗句,注明作者或出处。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

望梅止渴

①魏武①行役,失汲道②,三军皆漏。操寻思少项,乃令曰:“前有大棒林,饶③子,甘酸可以解漏。"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论也!

注释:①魏武:曹操。②汲道:取得水的道路。③饶:多。

8.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

(1)三军皆渴()(2)操寻思少顷()

9.把这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

10.曹操的行为可以用()来形容。(填序号)

A.诡计多端B.饥不择食C.急中生智D.言不由衷

11.“望梅止渴”后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它的近义词是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宋濂嗜学

余①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②书以观,每假③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⑤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注释]:①余:我;宋濂自称。②致:买。③假:借。④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⑤以是:因此。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①余幼时即嗜学

②无从致书以观

③录毕,走送之。

④不敢稍逾约

(2)根据你的理解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用“/"画出合适的停顿。

(3)“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这句话的意思是:

(4)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宋濂的读书方法是_____________,在《论语》一书中有许多有关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文言名句,请你写出一句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中的原文回答)

(5)读了这个小故事,宋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文言文阅读。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

【注释】①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②殆:疑惑。

13.“故”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故意,有意;②缘故,原因;③原来的,从前的,旧的。“温故而知新"中的“故”应选第种意思。

14.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温故而知新。

②学而不思则罔。

15.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多选)

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B.多人同行,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学习的人在。

C.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多向他人虚心学习。

16.《论语》告诉我们很多读书的方法,除了上述读书方法外,孔子还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文言文短文,完成练习。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①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②,以至融会贯通③,都无所疑,方④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⑤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注释】①始:开始。②释:明了。③融会贯通:参考并综合多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而得到全面的领悟。④方:才。⑤教:让。

(1)文中描述的读书过程是怎样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2)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题目“读书须有疑”与“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表达的意思相近,告诉我们不要完全相信书本知识,要在读书的同时进行思考。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与“有疑,却要无疑"的意思是相互矛盾的。

C.我们带着疑问读书,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对书本知识消化的过程,解决了疑问,就真正读懂了书。

(3)文中告诉了我们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温故知新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学贵有疑

经典故事。

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②,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③。

【注释】

①逮:到;及。不逮,指烛光照不到。

②文不识:姓文名不识。

③大学:大学问家。

18.由这个故事你想到的成语是。

A.废寝忘食

B.随月读书

C.凿壁偷光

19.匡衡的勤奋学习,使我想到《论语》中的这句话:“我非生而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用现代汉语写出画线句子的意思。

21.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结合生活实际写一写你打算以后怎么做。

阅读

岁寒三友

儿侍①父,立庭前。见梅树著②花,松竹并茂。儿问曰:“霜③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父曰:“其性④皆耐寒,与他树不同。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

【注】①侍:侍奉。②著(zhuó):附着。③霜:霜降。④性:品性。

22.[字义理解]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立庭前:(2)其性皆耐寒:

23.[句子翻译]结合注释,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

(2)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

24.[文意理解]“岁寒三友”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都具有___的品质。

25.[古诗积累]请你写出一句描写梅、竹或松的古诗句。

阅读民间故事,完成后面的练习。

汉董永①

①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②,与父居。肆力③田亩,鹿车④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⑤之。

②永其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⑥。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⑦。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⑧。永虽小人⑨,必欲服勤⑩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注释:

(1)选自《搜神记》。(2)偏孤:年幼时死去了母亲。

(3)肆力:尽力,极力。田亩:种地。(4)鹿车:古时候一种小车。

(5)遣:打发走。(6)供其奴职:再去做主人的奴仆

(7)俱:一起。(8)藏:收葬。收藏:收养。

(9)小人:贫穷无知的人。(10)服勤:勤劳服侍

(11)尔:这样,如此。(12)缣:jian,细绢。

(13)缘:因为。(14)凌空:升向空中。

26.董永与七仙女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1950年,这个传说有赖于黄梅电影《天仙配》而大扬于天下。结合注释,概括这个民间故事的主要内容(50字内)。

27.这个民间故事有何神奇之处?这个故事赞扬的是什么品质?

28.民间故事在传承中得到丰富和发展,请你结合阅读民间故事的经验,展开想象,把“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的故事情节写一写。

围绕古诗文名篇阅读主题,班级开展了“学贵有疑且学且思"学习活动。请你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任务。

盖士人①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②。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③;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注释】①士人:泛指知识阶层。②恒:恒心。③下流:下等、劣等。

29.读好短文。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

A.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B.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C.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D.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30.积累字词。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

(1)不敢以一得自足()

(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31.疏通文意。结合注释说说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2.读懂短文。曾国藩说读书要做到三点,他是这样说,平时也是这样做的。根据方框的提示用原文来回答。

曾国藩虽极忙,也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他做到了

曾国藩曾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他做到了

33.学以致用。文中的哪些读书观点对你有启发?请你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写一写。

参考答案:

1.(1)喜欢听说

(2)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3)动作神态叶公不是真的喜欢龙,只是喜欢那些像龙的东西罢了

(4)龙飞凤舞龙腾虎跃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理解能力。

(1)叶公子高好龙:叶公喜欢龙。其中“好"的意思是喜欢。

(2)于是天龙闻而下之: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听说知道后。其中“闻”的意思是听说。

(2)本题考查的是内容理解。

结合阅读文中“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故可知叶公“好龙”表现在“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

(3)本题考查的是人物形象分析。

结合阅读文中“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叶公看见了,转身就跑,被吓得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分,茫然无措。其中“走"是关于叶公的动作描写,“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关于叶公的神态描写;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似龙非龙的东西罢了!

(4)本题考查的是词汇量的积累。

含有“龙"的成语有:龙断之登、龙蹲虎踞、龙多乃旱、龙幡虎纛、龙飞凤舞、龙飞凤翔、龙飞凤翥、龙飞虎跳、龙凤呈祥、龙肝豹胎等。

【点睛】参考译文: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屋子内外都雕刻着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来到叶公的住所,龙头搭在窗户上探看,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看见了,转身就跑,被吓得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分,茫然无措。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却不是龙的东西罢了。

2.C3.B4.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5.A6.欧阳询刻苦、专心致志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解析】2.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

C.结合参考译文可知,“驻马观之”的意思:停住马观看古碑。正确的停顿应为:驻马/观之。

故选C。

3.本题考查字的解释。

B.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晋索靖所书"的意思:晋代著名尿壶有索靖书写的。书:写。

故选B。

4.本题考查对文言文的理解。

结合参考译文可知,“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的意思: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住宿在古碑旁,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由此可知,可以看出欧阳询痴迷书法的句子是:数百步复反,下马伫立,及疲,乃布裘坐观,因宿其旁,三日方去。

5.本题考查书法作品的赏析。

A.《九成宫醴泉铭》是欧阳询的楷书书法作品,布白匀整,字距、行距疏朗,字体结体修长,中宫收紧,四边开张,左敛右纵,化险为夷。

B.《多宝塔碑》是颜真卿的楷书书法作品,整体秀美刚劲,清爽宜人,有简洁明快,字字珠玑之感。用笔丰厚遒美,腴润沉稳;横细竖粗,对比强烈;起笔多露锋,收笔多加锋,转折多顿笔。结体严谨致密,紧凑规整,平稳匀称。

故选A。

6.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本文对欧阳询进行了详细的动作描写,从看到碑文驻马观到下马观到坐观,一直观看三天三夜,能够体现出欧阳询对此碑文十分痴迷,达到了忘我的境界,也表现他刻苦、专心致志的品质。

7.本题考查对谚语、俗语或诗句的积累。

积累一句本学期学过的关于珍惜时间、勤俭节约、读书有道的俗语或诗句即可。

如: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朱熹

【点睛】参考译文:

欧阳询曾经骑马赶路,无意中看到一块古碑。原来是晋代著名书法家索靖书写的,他驻马浏览,看了很久后离开。他走离古碑几百步又返回来,下了马站在碑前观察,等到疲乏,又铺开皮衣坐下来观察,于是就住宿在古碑旁,守在碑前三天三夜方才离去。

8.都一会儿9.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很多果。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10.C11.画饼充饥

【解析】8.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三军皆渴:士兵们全军都很口渴。故“皆"指都。操寻思少顷:曹操思考了一会儿。故“少顷”意思是:一会儿。

9.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

10.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结合内容“三军皆漏。操寻思少项,乃令曰:‘前有大棒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漏。’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可知,全军都很口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骗士兵们前有梅林,士兵们后,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加快行进速度,最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所以曹操能在短时间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行为可以用“急中生智”来形容。

11.本题考查近义词。

“望梅止渴"后来比喻用空想或假象安慰自己,它的近义词如:纸上谈兵、聊以自慰、画饼充饥。

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聊以自慰: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画饼充饥: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点睛】

三国时期,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时,经过方城县一个叫梅林铺的地方。时值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士兵们全军都很口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加快行进速度,最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世人评说魏武帝足智多谋不是乱讲胡说的。

12.(1)非常爱好读书。来看。完毕。超过约定的期限。

(2)余/因得/遍观群书。

(3)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4)借书抄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5)宋濂是一个聪明好学、信守承诺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中词语的理解。

①“余幼时即嗜学"意思是宋濂自幼酷爱学习。其中“嗜学”指非常爱好读书。

②“无从致书以观"意思是他无法购买书籍。其中“以观”指来看。

③“录毕,走送之"意思是抄写完毕后,立刻跑去还书。其中“毕”指完毕。

④“不敢稍逾约"的意思是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其中“逾约”指超过约定的期限。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断句:是“句读"的俗称。是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一句话叫“句”,句子中间稍微停顿的地方叫“读"。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余因得遍观群书”意思是我于是能够阅读很多书。根据译文可知,“余"是主语,“因得”于是能够是状语,“遍观群书"是谓语部分。故可断句:余/因得/遍观群书。

(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

结合译文可知,句中重点词语“假”指借。故可知句意为:常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于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

(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名言警句积累。

结合句子“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的句意: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购买书籍,便经常向藏书人家借书。他会亲手抄写这些书籍,并严格按约定日期归还可知,宋濂没钱买书,所以宋濂的读书方法是借书抄书。

根据知识积累可知,《论语》中有关读书方法和读书态度的文言名句有: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本题考查了对古文内容的理解。

通读全文,结合译文,从“余幼时即嗜学”“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可知,宋濂是一个勤奋好学、信守承诺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宋濂自幼酷爱学习。由于家境贫寒,他无法购买书籍,便经常向藏书人家借书。他会亲手抄写这些书籍,并严格按约定日期归还。即使在天气极端寒冷的情况下,砚台中的墨水结成了坚冰,手指冻得几乎不能弯曲和伸直,他也依然坚持不懈地抄写和按时归还书籍,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这种勤奋和诚信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信任,使得更多的人愿意将书籍借给他。因此,宋濂有机会阅读到更多的书籍,从而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13.③14.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只读书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收获。15.BC1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字词解释。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的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故”意思是“学过的知识"。故选③。

1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翻译。

①温:温习,复习。故:旧的,指已学过的知识。“温故而知新”的意思是通过复习或回顾旧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新的理解、体会或知识。

②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学而不思则罔"意思是只读书学习,而不思考问题,就会枉然无知而没有收获。

15.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含义是,当我们与他人相处时,无论对方是谁,都有可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这并不是说每个人在所有方面都比我们强,而是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优点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多看到别人的优点,虚心向他们学习,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A.“三个人一起走路,每个人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原文中的“三人”是泛指多人,而不是特指三个人。因此,这个选项错误。

故选BC。

16.本题考查对名言的积累。

《论语》和苏轼的言论都在强调读书的方法,其中孔子认为读书方法的有很多,把其中一个写下即可。

示例:孔子: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旧书”指的是经典。这句话意思是:经典书籍不要怕麻烦,要反复地读,熟读了,再加上深入地思考,你自然会领会其中的意思。书写时注意“熟"读”“深"。

【点睛】译文: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

17.(1)(1)渐渐有疑

(2)节节有疑

(3)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2)B

(3)C

【详解】(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由“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可知,第一处应填“渐渐有疑”;第二处应填“节节有疑";由“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知,第三处应填“融会贯通,都无所疑"。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B.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读书不会发问的人,要教给他发现问题的方法。有疑,却要无疑:学会了提问,就要想办法解决疑问。结合意思可知,这两句话并不矛盾。故选B。

(3)本题考查名言警句、内容理解。

阅读文章可知,读书想有长进须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无疑者须教有疑”,第二阶段是“有疑者,却要无疑”,告诉我们要善于提问。

A.温故知新: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指通过回忆过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现在提供参考;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出自《论语》,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此句强调了学习中实事求是的精神;

C.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持有多疑的精神,鼓励学生勇于提问和探索。

故选C。

【点睛】参考译文:

刚开始读书的时候,不觉得会有什么疑问;但慢慢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读到一半时,每个小节都会产生疑问。再往下读,疑问就会慢慢得到解决,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所有的疑问都得到了解决,这才是学习。读书不会发问的人,要教给他发现问题的方法,学会了提问,就要想办法解决疑问,达到没有疑问的地步,到这里才是真正的进步。

18.C19.好古敏以求之者也20.主人奇怪地问匡衡为什么这样,匡衡说:“我希望能把你家里的书全部读一遍。"21.我明白了只有刻苦勤学,才能有所收获。和匡衡相比,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非常好,我以后一定不会再懒惰,会更加努力学习。

【解析】18.本题考查成语理解。

废寝忘食:顾不得睡,忘记了吃。形容非常专心和勤奋。

随月读书:借着月光读书。

凿壁偷光:形容勤学苦读。

结合这个故事内容,我想到的成语是“凿壁偷光”。这个成语来源于匡衡在艰苦环境下,为了学习而凿穿墙壁借光读书的故事。它形象地描绘了匡衡不畏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

19.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好、敏"的正确写法。

20.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怪:觉得奇怪。问:问匡衡。曰:说。愿:希望。得:得到。遍:全部。读:读、看。之:这些书。整个句子的意思是雇主觉得很奇怪,就问匡衡为什么这样做。匡衡回答说:“我希望能够读遍您家的书。”

2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能力。

正确解答本题,首先要认真地阅读文章,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本文讲的是匡衡在墙上凿开一个小孔,偷借邻家的灯光读书。形容在艰苦的条件下仍坚持刻苦学习。读了这则文言文,我懂得了成功要靠自己的努力争取,我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向匡衡学习,学习他勇于向困难挑战,勤奋读书的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2.站立全,都23.看到梅花开放,松竹都非常茂盛。霜降、下雪的时候,其他树大都枯萎掉落了,为什么独独这三种树没有呢?24.松竹梅耐寒不畏严寒坚忍顽强25.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文字词解释。

(1)“儿侍父,立庭前”意思是儿子和父亲站在庭院前。因此“立"的意思是站立。

(2)“其性皆耐寒”意思是它们都十分耐寒。因此“皆"的意思是全,都。

2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1)“见梅树著花,松竹并茂”这句子中“茂"的意思是茂盛。著花:开着花的意思。句子“见”前面缺少主语,结合文章可知,主语为“儿子和父亲”,即“他们”。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他们)看到梅花开放,松竹都非常茂盛。

(2)“霜雪之时,他树多枯落,何以三者独否?"这个句子中“独否”的意思是独独没有。霜:霜降的意思。何以:为什么的意思。所以整句话的意思是霜雪天,其他树的叶子大都枯萎掉落了,为什么独独这三种树没有呢?

24.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

根据“古人称岁寒三友,即松、竹、梅也。"可知,“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再由据“其性皆耐寒"可知,松、竹、梅三者都能抵抗严寒,这是它们的共同特点,由此可分析出,它们这样的品性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5.本题考查诗句积累。

本文所写的“岁寒三友”象征着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这由物的特点联想到人物身上的某种品质。根据题目要求的是写出描写梅、竹或松的古诗句。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想我们学过的或者知道的古诗中,有哪些是描写这三种植物的。

对于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这句诗出自王安石的《梅花》,它描绘了梅花在寒冷中独自开放的坚韧品质。

对于竹:“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出自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虽然主要描写的是桃花和江水,但“竹外"二字明确提到了竹子,给人以清幽之感。

对于松:“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这句诗出自陈毅的《青松》,它赞颂了青松在雪压之下依然挺拔不屈的精神。

【点睛】译文:儿子和父亲站在庭院前。看见梅树开出朵朵小花,松树和竹子十分苍翠,儿子问父亲:“冬天霜雪冰封的时候,别的树大多凋零了,为什么这三种树却不是这样呢?"父亲说:“它们都十分耐寒,和其他的树不一样。古人常说的岁寒三友,就是指的松树、竹子和梅花。”

26.董永卖身葬父的事感天动地,织女下凡嫁给董永并帮他还债赎身。27.织女下嫁,帮董永织布还债。赞扬的是孝顺勤劳、知恩图报的品质。28.董永的妻子是仙女,她能施展法术,只见棉花自己飞进筒里上下清洗,拧干,揉成棉线,然后让棉线自己来回在织布机上穿梭,不一会儿就织了十多寸,就这样灯火通明地工作了十天,百匹白绢织好了。

【解析】26.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

第①自然段“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中“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意思是:父亲亡故,没钱埋藏,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来办丧事。故第①自然段讲的是董永卖身葬父的事。

第②自然段“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意思是: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你极为孝顺,天帝让我帮你偿还债务。”说完升上高空离开了,不知道到哪去了。故第②自然段讲的是董永的故事让人感动,织女下凡嫁给董永并帮他还债赎身。

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董永卖身葬父的事感天动地,织女下凡嫁给董永并帮他还债赎身。

27.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和内容理解。

找出这个民间故事中的神奇之处,答案不唯一,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如:由“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可知,织女下嫁帮助董永还债很神奇,赋予了董永高大的令人感动的形象,一个仙女竟然因为董永卖身葬父的事感动而嫁给了他,而且还帮他还清债务令人感到很神奇。

由“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为田亩,鹿车载自随”和“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可知,董永孝敬长辈、勤劳善良;由“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可知董永知恩图报、恪守承诺。第②自然段讲的是董永的故事让人感动,织女下凡嫁给董永并帮他还债赎身。故这个故事赞扬的是知恩图报、恪守承诺的品质。

28.本题考查想象写话。

题干“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的意思是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结合句子意思,把故事写具体。

如:只见董永的妻子将门窗关好,就开始施展法术,棉花自己飞进清洗棉花的棉筒里,梳棉机将棉花梳理变成棉条。梳理好后就开始了并条,梳棉机让棉条均匀混合,梳理好后,棉条就在织布机上来回穿梭着,不一会儿就织了好几寸,接下来的几天都是这样工作,十天就把百匹白绢织好了。

【点睛】参考译文:

汉朝董永是千乘人。他年少时母亲就去世了,和父亲住在一起。(父子)一起尽力种地,(董永)用小车载着父亲,自己跟着。父亲亡故,没钱埋藏,就自己卖身为奴,(用卖身的钱)来办丧事,主人知道他贤能,给了他一万钱,打发他走了。

董永行完三年守丧之礼后,想要回到主人家,去做奴仆。途中碰见一名女子对他说:“我愿意做你的妻子。”于是,董永就和她一起(到主人家去了)。主人对董永说:“我把钱给了你了。"董永说:“承蒙您的恩惠,(使我)父亲得以收葬。我虽然地位卑微,一定会勤劳服侍尽心尽力,来报答您的大德。”主人说:“你妻子会做什么?"董永说:“会织布。”主人说:“一定要这样的话,只让你的妻子替我织一百匹细绢就行。"于是董永的妻子给主人家织绢,十天织完了。女子出了门,对董永说:“我是天上的织女。因你极为孝顺,天地让我帮你偿还债务。”说完升上高空离开了,不知道到哪去了。

29.D30.满足绝对、一定31.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32.有恒有志33.文中讲的读书要有见识对我很有启发。不能因为自己有一点心得体会就知足,就骄傲自满,不知道天高地厚。像井底之蛙那样见识短浅。有见识,就是要有自己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能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能透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

【解析】29.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仔细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答案即可。

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故应为: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应为: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故选D。

30.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1)“不敢以一得自足"的意思是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足:满足。

(2)“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的意思是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断:必然、一定。

31.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盖"用于句首,表示要发表议论。“士人”指泛指知识阶层。“志"指“志向”。“识"指“见识”。“恒"指恒心。故“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的意思是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3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短文中曾国藩讲了三个读书的要点。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

结合给出的关键信息“坚持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须满二十页"可知,学习要坚持,他做到了有恒。根据给出的关键信息“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可知,学习要有坚定不移的志向,他做到了有志。

3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根据短文的内容,联系自己的实际,写写自己的读书体会即可,答案不唯一。如:

文中说的读书要有恒心,对我很有启发。我之前读书都坚持不了太久,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所以没什么大的进步。以后我一定要坚持下去,每天读书半小时,我相信一定会有收获的。古人云:行百里者半九十,就是要告诫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废、放松懈怠,即使一百里路走完了九十里,眼看就要成功了,也只是相当于走了一半,更应该小心谨慎、持之以恒,直到最终取得成功。

【点睛】参考译文: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气则绝对不会甘心居于下等;有见识则知道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我满足,像河伯观海,井底之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有恒心则必然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有志、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