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采风报告(转)_第1页
云南采风报告(转)_第2页
云南采风报告(转)_第3页
云南采风报告(转)_第4页
云南采风报告(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云南采风报告(转)《外出采风》报告

姓名:班级:学号:20101114205

第一学期

张莹10服装(2)班

2013-201

4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摘要

此次的云南外出采风对于我们学服装设计的专业来说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因为这不仅是一门开拓我们视野的专业课,同时也是我们对民族服饰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的一门重要课程。这次云南之行以云南印象为主题,主要以云南民族服饰、配饰、工艺等方面的民族风貌为侧重点,主要包括三大景区:昆明、大理、丽江,在这三大景区中我们去了4个景点,充分领略拥有二十六个民族——云南独特的地域风貌以及鲜明的民族风情。云南民族村的真实淳朴、榆城白族民居的安闲自在、苍山洱海的壮美秀丽、丽江古城的神秘风韵等等,都让我们流连忘返。经过这次具有充分地价值体现及意义深刻的外出采风,使我认识到自己在对服装专业这块还有有很多方面的不足和缺失。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对服装的热爱。

关键词采风;民族服饰;大理;丽江古城

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abstracttheyunnantourtogooutforustolearnacostumedesignisanimportantprofessionalrequiredcourses,becausethisprofessionalcourseisadoornotonlybroadenourvisionandournationalcostumeshavemoreprofoundunderstandingandtheunderstandingofanimportantcourse.thetriptoyunnantoyunnanimpressionasthetheme,mainlyinyunnanethnicclothing,accessories,nationalstyleasthefocus,inaspectsofprocessmainlyincludesthreemajorscenicspots:kunming,dali,lijiang,inthethreemajorscenicspotswewenttofourspots,fullyenjoyhas26minorities-yunnanuniquelocalstyleanddistinctivenationalamorousfeelings.yunnanethnicvillageofrealsimple,elmcitybailocal-styledwellinghousesofcomfortableandcomfortable,thebeautyoftheerhailakebeautiful,mysteriouscharmofoldtownoflijiang,etc.,allletuslinger.afterthefullvalueandsignificancetotouroutofdeep,makemerealizehisgarmentspecialtyinthistherearemanyshortcomingsandlack.atthesametimealsostrengthenedmyloveoffashion.

keywords

theartist;nationalcostumes;dali.lijiangancientcity

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中文摘要……………i英文摘要……………ii

1绪论………………11.1考察主题…………1

1.2考察背景、意义…………………11.2.1考察背景………………………11.2.2考察意义………………………1

1.3概述………………11.3.1考察目的………………………11.3.2考察时间………………………11.3.3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11.3.4考察研究方法………………2

2考察征文报告………………………22.1考察重点………………………2结束语………………10致谢………………10

iii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1绪论

1.1考察主题

本次外出采风报告主题为“云南印象”,详尽地记叙了云南独特的历史人文风貌及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主要包括了云南民族博物馆、民族村、苍山洱海、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及束河古镇等景点。独具特色的秀丽风光、淳朴的民俗风情,神秘的纳西建筑全面呈现了当地居民的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这次的专业考察不仅让我了解到到了更多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让我的审美能力得到很大地提高。

1.2考察背景、意义

1.2.1考察背景

XX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省会昆明。XX省简称“滇”或“云”,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云南,即“彩云之南”“七彩云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总人口4596万(2010年),占全国人口3.35%。因其独特,神秘,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壮丽的自然景观,使越来越多的人不得不被这大自然赋予云南的永恒魅力所吸引、慕名前来观光游览。

1.2.2考察意义

此次的云南之行主要是领略和感受当地的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着参观当地的民族服饰及其相关的制作工艺、对一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服装材质、造型和工艺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记录。从而可以学习更多相关的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

1.3概述

1.3.1考察目的

了解云南民族服饰的特点及制作工艺,在欣赏云南神秘的社会文化风情的同时,从中能够了解到多元化民族文化及生活方式与当地居民的着装有怎样密切的联系和影响及其民族服饰配件的纹样有什么样的背景和相关的意义。

1.3.2考察时间

2013年9月17日~9月27日1.3.3考察对象与考察内容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云南民族博物馆、云南民族村、滇池、苍山洱海、大理古城(洋人街)、大理博物馆、丽江古城、束河古镇。

1.3.4考察研究方法

拍照、笔记、导游及当地人介绍与相关资料结合

二、考察征文报告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博物馆时间:2013年9月19日

此次的云南之行考察的第一站就是云南民族博物馆(图2-1),云南民族博物馆中国最大的民族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滇池边与云南民族村相邻,距XX市区约9公里。是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场所,也是东南亚最大的民族博物馆。这里展出的各类展品达万余件,分《云南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改革与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生态产业》、《云南少数民族纺织工艺和服饰艺术》、《云南少数民族民间美术》、《云南少数民族节庆乐舞》、《云南少数民族手工艺品》、《云南少数民族古籍文献》和《奇石珍宝》等8个专题,在16个展

其中民族服饰类文物为中国门类最齐全、所陈列的《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民族服饰艺术》、都是旨在体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和纺织、印染、刺绣等传统手工工艺。以服饰的发展过程为线索,展示从树皮衣到以火草棉麻为原料的各民族日常服饰(图2-1-1);集中展示了具有特定功能、图2-1-1火草棉麻服饰(自己拍摄)

图2-1云南博物馆(自己拍摄)

厅里展出,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

不同角色和年龄的服饰文化,从色彩斑斓的服饰中折射出云南各民族丰厚的文化底蕴。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民族服饰与制作工艺》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传统服饰和服饰制作工艺。“传统服饰”(图2-1-2)部分包括“早期服饰”、“日常装与盛装”、“宗教祭祀服”三个单元,以服饰的发展历史为主线,展现了各个时期不同材质、不同款式、不同工艺、不同文化内涵的民族服饰,表现

图2-1-2传统服饰(自己拍摄)

了云南各民族妇女独到审美情趣和高超智慧。“服饰制作工艺”部分包括“编织与纺织”、“印染与刺绣”、“饰品与加工”三个单元。(图2-1-3)“编织与纺织”借助傣锦、壮锦等服装布料和纺轮、纺车、腰织机、水平织机等服装质料加工机具,揭示民族服装制作过程;“印染和刺绣”重点展示白族扎染和苗族蜡染工艺,而刺绣为民族服饰的主要装饰技艺,主要有素绣、彩绣、挑花绣、错针绣、辫绣、疙瘩绣、垫绣、包筋绣、贴布绣、锁边绣等,从中可窥见云南少数民族匠心独运的染绣技艺。饰品与加工通过琳琅满目的身上配饰及制作工具,展现了各族人民美化生活的追求。

图2-1-3服饰制作与工艺(自己拍摄)

除了以上所说的民族服饰、馆内所呈现的云南少数民族其他的民间工艺同样也很是吸引人眼球。比如说《民族民间面具》、《民族文字古籍》、《民间瓦当》。

《民族民间面具》内容分为五个单元;“跳神面具”、“生命礼仪面具”、“节日祭祀面具”、“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图2-1-4)

其中“跳神面具”以藏族“羌姆”面具为代表,展示了祈福禳灾宗教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生命礼仪面具”展示了在成年礼、婚礼、丧礼等重大人生礼仪中所使用的面具;“节日祭祀面具”以各地彝族岁时活动面具为代表,展示了以祭神祭祖、祈求农业丰收、人口

图2-1-4民族民间面具(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繁衍为主题的节日祭祀活动中所使用的面具;“戏剧面具”展示了至今仍流传于民间的傩戏、关索戏、傣戏、壮戏等云南地方戏剧、民族戏剧面具;“镇宅面具”展示了以水族、彝族吞口为代表的镇宅护院、驱邪避灾面具。所展示面具材质多样,有木、纸、陶、布、葫芦、稻草、笋壳、棕皮等,制作工艺有雕刻、纸糊、编织等。

《民族文字古籍》内容分为“原始记事”、“民族古籍”、“工作成就”三个部分。(图2-1-5)

“原始记事”包括“刻木结绳记事”、“物件传言”、“图画符号记事”三个单元,展示了文字发明以前,人类所创造的原始信息传递方式,如刻木结绳、编织字花、实物代言、崖壁绘画等等;“民族古籍”部分包括“金石铭刻”、“民族文献古籍”、“民族口传古籍”三个单元,集中展示了以碑铭、摩崖、题记、印章、文字古籍、口传的神话传说等不同形式记录的民族文字古籍;“工作成就”部分重点从田野考察与征集、研究与展示、翻译与出版成果等多个层面,展示了民族古籍工作取得的成果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图2-1-5民族文字古籍(自己拍摄)

《民间瓦当》以118品灰陶瓦当、琉璃瓦当、金属瓦当,展示了云南民间“动物纹瓦当”、“植物纹瓦当”、“文字瓦当”、“其他纹饰瓦当”。(图2-1-6)“动物纹瓦当”既有龙、凤、鹤、蝙蝠等祥瑞禽兽纹饰,也有十二生肖纹饰;“植物纹瓦当”常见的题材有菊花、莲花、梅花、牡丹、芙蓉、灵芝等;“文字瓦当”常见的有一字瓦当、二字瓦当和四字瓦当,多见“福”、“寿”等吉祥文字;“其他纹饰瓦当”主要有传统吉祥纹样、亭台楼阁纹饰和太极八卦纹样。

图2-1-6民间瓦当(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通过这次云南博物馆的考察学习、不仅开拓了视野、了解到了很多课本以外的相关知识而且从中我还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远古时期少数民族带给我们的智慧和美丽的艺术结晶。而这些人类的艺术瑰宝也让我置身其中流连忘返。使我对云南这块神秘之地更加充满好奇。

指导地点:云南民族村时间:2013年9月20日

然而带着这种好奇我们来到了第二站云南民族村领略了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的社会风情去体会当地人不同的社会习俗。

云南民族村位于XX市西南郊的滇池之畔,占地面积89公顷,民族村景区内水陆交错,清新优雅,各村寨景点错落有致。其间有绿荫小径,亭阁回廊、拱桥石阶相衔相接。云南民族村作为全国著名的主题文化公园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风情、建筑艺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生活环境浓缩于湖光山色之中,融峻山秀水、玲珑景致和珍稀植物于园林绿化之中。

图2-2-1湖光山色(自己拍摄)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颇、佤、哈尼、纳西、僳僳、独龙等25个少数民族的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图2-2-2)(图2-2-3)走进村图2-2-2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

图2-2-3民族村寨(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其中白族居民向来为海内外建筑界所重视,“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布局严整实用,粉墙黛瓦的院落无论是木雕、施彩、石刻、泥工丝毫不逊江南园林与北国大宅。(图2-2-4)彝族村中与天相通的神秘太阳历柱广场,与地相接的红色掌房,显示着这个民族古老豁达的文明;基诺族竹木草顶大公房;拉祜族葫芦创世神话使你看到什么是“乾坤奥妙大葫芦”。

图2-2-4白族民居(自己拍摄)

云南民族村作为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荟萃了云南各民族优秀的人文景点和自然景观,是反映和展示边疆各民族社会生活的窗口,为美丽的春城增添了又一令人难忘的旅游景点。而我们在参观的过程中也同样的思考他们的村舍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关系、民族服饰配件与纹样的意义、宗教习俗活动的目的。

如果说民族村给你带来的是热闹与激情、那么滇池的自然风光带给你的则更是赏心悦目。滇池是XX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壮丽,水面宽阔。站在龙门上,居高临下,滇池尽收眼底,有着“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水域,人称“高原江南”。在池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亘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浴场和秀美隽逸的大观楼公园等等(图2-2-5)。

指导地点:大理时间:2013年9月21日

图2-2-5滇池风光(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参观完多姿多彩的民族村寨和风光秀丽的滇池、带着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我们来到了行程的第三站大理古城。

在去往大理古城的途中我们还欣赏到了苍山洱海的壮美景色。洱海是一个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呈狭长形,南北长40公里,面积约240平方公里。在风平浪静的日子里泛舟洱海,那干净透明的海面宛如碧澄澄的蓝天,图2-3-1洱海(自己拍摄)(图2-3-1)给人以宁静而悠远的感受。而苍山景色向来以雪、云、泉著称。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素负盛名的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最。在风和日丽的阳春三月,点苍山顶显得晶莹娴静,不愧是一个冰清玉洁的水晶世界让人心驰神往。(图2-3-2)

图2-3-2苍山(自己拍摄)

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大理古城,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图2-3-3)城楼雄伟、风光秀美。从苍山俯看大理古城,文献楼、南城门楼、五华楼,北城门楼一字排开,巍峨雄壮,使古城透出一种诱人气韵。街图2-3-3大理古城(自己拍摄)

道两旁,白族民居古香古色。

五华楼古南诏的“天下第一楼”。是古代南诏王的国宾馆,又叫五花楼。(图2-3-4)从南诏开始,五华楼多次烧毁,又多次得到重建,也越建越小。今天的五华楼一带,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书画市场,经营品种包括书法,国画类的山水花鸟、人物等等,还有皮画、油画等交易十分活跃。

图2-3-4五华楼(自己拍摄)

古城内东西走向的护国路,被称为“洋人街”。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馆、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咖啡馆、茶馆及工艺品商店,招牌、广告多用洋文书写,吸引着金发碧眼的“老外”,在这里流连忘返,寻找东方古韵,渐成一道别致的风景。(图2-3-5)

图2-3-5洋人街(自己拍摄)

城中有大理石制品、扎染、草编等名特产品,还有随处可见的白墙青瓦的白族民居和安闲自在的白族居民。(图2-3-6)参观之余不由地思考古城的建筑群落结构的历史形成原因以及大理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以及独特的州城扎染和民居特点与扎染样式在其独特的生存环境中的生存缘由。

图2-3-6白族民居建筑(自己拍摄)

指导地点:丽江时间:2013年9月23日

带着种种的思考和疑问我们来到了考察的最后一站神秘而又多姿的丽江古镇。

丽江素有“高原姑苏”、“东方威尼斯”的美称、是多部影视剧的拍摄地,位于XX省西北部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连接部位,在丽江坝子上有两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千年古镇,一个是大研镇,即丽江古城,一个是束河镇。(图2-4-1)(图2-4-2)这两个古镇,图2-4-1丽江古镇(自己拍摄)

历史上都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茶马古道既是中原至东西方的南北贸易通道,也是中原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融会的渠道.这里是一条南方丝绸之路.这两个古镇,最初由远山僻壤中

图2-4-2束河古镇(自己拍摄)

徐州工程学院外出采风报告

的集市形成,最终也因物流商贸而繁荣.

游览了著名的丽江古城,也对纳西族的服饰和文字做了了一些了解。纳西族妇女的服饰特点是身后的七星羊皮披肩,披肩上并钉有七个直径为二寸左右的绣花布圈,每圈中有一对垂穗..这七个圆形图案纳西语称“巴妙”,意思是“青蛙的眼睛”。所以纳西族的羊皮服饰是寓意着青蛙的图腾的服饰.”这装束的来源有多种不同的说法,较通常的说法是代表七颗星星,寓意为“披星戴月”,图2-4-3纳西服饰

象征这纳西族姑娘的勤劳勇敢、聪明美丽。(图2-4-3)

“东巴”文化也是纳西文化的一大特色文化同时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东巴绘画也源于古老的东巴象形文字,一方面也得益于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例如在东巴教的各种祭祀活动中,东巴祭师除了诵念经书,还要装扮成各种各样的神佛人物、动植物以及妖魔鬼怪的形象。艺人们把这些形象用画笔描绘下来,于是便有了东巴画。(图2-4-4)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具有汉、藏、白、纳西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丽江古城给人的感觉是古朴的,澄澈的,更是多情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