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4-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第一辑(解析版)_第1页
卷4-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第一辑(解析版)_第2页
卷4-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第一辑(解析版)_第3页
卷4-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第一辑(解析版)_第4页
卷4-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新高考专用)·第一辑(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44页,共=sectionpages2222页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名校地市好题必刷】全真模拟卷·第一辑语文·第四模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2021·广东湛江·高三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数字化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变迁的显著特征。对于数字时代的老年人来说,横在他们面前的,首先是三道数字鸿沟。“接触鸿沟”——互联网接触难,依然是很多老年人数字生活的第一道障碍。“使用鸿沟”——互联网使用难,成为目前老年人数字生活的最大障碍,严重限制了老年人的数字红利获得感。“知识鸿沟”——网络信息辨别难,是老年人数字生活面临的新困境。很多老年人跨过了“使用鸿沟”,但因数字素养不足而无法深度融入数字生活。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困境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结构性制约。一是中国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压缩导致老年人数字社会化不足。互联网引入中国至今不到三十年,智能手机与网络平台的大规模社会应用也不过十年左右。网络数字技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快速更新,老年人难以跟上技术迭代和数字社会转型步伐。二是互联网企业的技术研发设计更偏好中青年群体,对老年人需求特征关照不足。例如在医疗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医院都开通了网络平台,但实际操作上要求完成一系列流程手续。这些烦琐的技术流程让大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无形中抬高了老年数字生活的技术门槛。三是社会公共服务机构在改革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效率偏好,导致老年人数字生活的制度性排斥。在数字技术赋能的信念下,一些单位机构一味地追求数字化的技术效率,而减少线下的服务供给,这对老年人的公共服务可及性与公平性带来负面影响。如何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值得给予足够的关注。要将数字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有机统筹结合,为数字化精准赋能老龄化提供顶层设计。以“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规划为指引,从老年群体的主体特征、核心需求和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出发,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和规划指导。要突出问题导向,树立技术效率与社会效益兼顾的长线思维,分层分类解决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的痛点问题。还应始终坚持“数字底线思维”,在数字技术目前还做不到或做不好的公共服务领域,不减少或适当增加传统的线下人性化服务途径。要激励引导互联网企业和平台面向老龄时代的技术创新和软硬件研发设计,为老年人有效融入数字生活提供科技支撑。要重视老年用户的需求感受,突出“数字技术适老化”和“场景服务智能化”的应用创新导向;加强公共服务平台的多元化技术支持,以解决老年人普遍面临的数字使用能力不足的难题。与此同时,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的重点需求场景,借助大数据技术实现高频事务与服务的系统平台功能集成,不断提升涉老场景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主动解决老年人数字生活的可及性和普惠性。在社会参与层面,政府、家庭、社区与公益组织等多方主体应协同参与,努力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术使用意愿、应用能力和总体素养水平。一方面,应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建设和涉老平台服务的规范监管,加大对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保障老年人的信息隐私安全和合法权益。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家庭代际的数字反哺功能,不断提高老年人的数字信息获取能力和网络数字素养水平,让更多的老年人融入和享受数字化时代的美好生活。(摘编自《数字化与老龄化共振中的难题何解》,《光明日报》2021年4月27日)材料二: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老龄化的突出特点是“超级老龄化”,即超大规模、超快速度、超早阶段和超稳结构。中国老龄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数字化进程几乎同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龄化与数字化的“共振”,这就引发了新的挑战,即老龄化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指在数字化进程中,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和群体之间,由于对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以及创新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及贫富进一步两极分化的趋势。“代际数字鸿沟”是数字鸿沟的一种,即横亘于上一代人与下一代人之间的数字鸿沟,指老龄群体与年轻群体之间由于数字化能力的差别而造成的信息落差、行为阻隔和代际进一步隔阂的趋势。代际数字鸿沟的本质是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与技术应用和社会规制之间的不适应,涉及面非常之广,如技术、商业、教育、公共政策、社会伦理、文化心理等。要解决与代际数字鸿沟相关的各种不适应,一是要提高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二是要创新和改善数字化产品和应用,倡导科技向善、科技普惠和科技适老;三是要以新的社会规制抑制或矫正代际数字鸿沟。要将社会需求转化为制度层面的创新,转化为抑制或矫正代际数字鸿沟的创新性社会规制,加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互动,推动构建与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相适应的公共政策,让制度、社会规制或公共政策成为新的数字红利、数字普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面对代际新数字鸿沟,应倡导建立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从设计者角度看,在物理或数字化产品和界面的设计中,应充分注重面向老龄人群的设计、评估和服务理念,充分考虑老龄人群的身体机能行动特点和日常生活习惯。从使用者角度看,应鼓励并帮助老龄人群接触各类新技术产品,更好地融入数字生活。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是前所未有的超级大事。面向未来,对老龄化、老龄社会的准备与应对,正在成为企业、城市、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不可估量的超级机遇。(摘编自《代际数字鸿沟,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共振”中扩大》,《中国日报》2021年3月2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时代,互联网接触难、互联网使用难以及辨别难是数字时代横在老年人面前的三道数字鸿沟。B.中国互联网社会化进程的压缩导致老年人数字社会化不足是老年人面临数字鸿沟的主要原因之一。C.提高老年人数字化能力有助于改善老年人数字化能力与技术应用和社会规制之间不适应的状况。D.作者认为,面对代际数字鸿沟,应倡导建立以全龄包容为导向的设计、评估与服务体系。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家要从主体特征、核心需求和应用场景三个维度出发,指导老年群体融入数字生活。B.中国老龄化“超级老龄化”的特点,引发了老龄化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C.“数字鸿沟”这种趋势可发生于不同国家、地区、行业、企业、社区和群体之间。D.面向未来,应对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它体现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3.下列各项中,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A.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0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4.5%,60岁以上网民仅占6.7%。B.互联网企业在研发时大多以年轻人的市场需要为导向,界面设置、操作指令等对老年人不够友好。C.某市借助社区、公益组织、养老机构、老年大学等,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帮助老年人掌握数字技术。D.北上广一些老年人聚集地正在从广场、菜场和卖场“老三场”转移到淘商、微商和播商“新三商”。4.材料一论证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5.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的途径。(6分)【答案】1.A2.B3.D4.①从论证方法运用看,文章以正面(直接)阐述为主,但是,在第二段也综合运用了诸如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②从论证结构安排看,总体上采用层进式结构,第四、五、六段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策略。5.①国家政策层面,统筹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数字化精准赋能老龄化社会提供顶层设计;②企业研发层面,面向老龄时代进行研发设计,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提供科技支撑;③社会参与层面,政府、家庭、社区与公益组织协同参与,助力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A.偷换概念,根据原文“对于数字时代的老年人来说,横在他们面前的,首先是三道数字鸿沟。‘接触鸿沟’——互联网接触难……‘使用鸿沟’——互联网使用难……‘知识鸿沟’——网络信息辨别难,是老年人数字生活面临的新困境”可知,第三道“数字鸿沟”是“网络信息辨别难”,而不是“互联网辨别难”。故选A。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能力。B.张冠李戴,根据原文“中国老龄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数字化进程几乎同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老龄化与数字化的‘共振’,这就引发了新的挑战,即老龄化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可知,引发“老龄化和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的原因是“中国老龄化的另一个特点是与数字化进程几乎同步”,而不是“中国老龄化‘超级老龄化’的特点”。故选B。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论述了老龄社会背景下的代际数字鸿沟问题。A.“60岁以上网民仅占6.7%”,证明了“代际数字鸿沟,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共振’中扩大”的观点,指出消除代际数字鸿沟的必要性。B.“界面设置、操作指令等对老年人不够友好”是形成“代际数字鸿沟,在老龄化与数字化‘共振’中扩大”的一个原因。C.“定期举办培训讲座帮助老年人掌握数字技术”,是消除代际数字鸿沟的重要举措。D.其内容既没有述及中国老龄化的特点及其与代际数字鸿沟的关系,也没有述及如何消除代际数字鸿沟。故选D。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第一段先提出问题,“对于数字时代的老年人来说,横在他们面前的,首先是三道数字鸿沟”;第二段是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困境主要源于以下三方面的结构性制约”;第三段提出要解决问题,“弥合老年人的数字鸿沟,帮助他们更好融入数字生活、分享数字经济发展红利”;第四、五、六段阐述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策略。综上所述,从论证结构安排看,总体上采用层进式结构,第四、五、六段采用并列式结构阐述帮助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的策略。从论证方法运用看,文章以正面(直接)阐述为主,但在第二段的“例如在医疗领域,几乎所有大型医院都开通了网络平台,但实际操作上要求完成一系列流程手续。这些烦琐的技术流程让大多数老年人望而却步,无形中抬高了老年数字生活的技术门槛”,也综合运用了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从“要将数字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有机统筹结合,为数字化精准赋能老龄化提供顶层设计”可知,在国家政策层面,要统筹国家的发展战略,为数字化精准赋能老龄化社会提供顶层设计;从“要激励引导互联网企业和平台面向老龄时代的技术创新和软硬件研发设计,为老年人有效融入数字生活提供科技支撑”可知,在企业研发层面,面向老龄时代进行研发设计,为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提供科技支撑;从“在社会参与层面,政府、家庭、社区与公益组织等多方主体应协同参与,努力提升老年人的数字技术使用意愿、应用能力和总体素养水平”可知,在社会参与层面,政府、家庭、社区与公益组织协同参与,助力老年人使用数字技术。(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2021·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文本一:碑孙犁赵庄村南有三间土坯房,一圈篱笆墙,面临着滹沱河,那是赵老金的家。自从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老人整天到河边去,有鱼没鱼,就在这里呆一天。看看天边的山影,看看滹沱河从天的边缘那里白茫茫地流下来,像一条银带,在赵庄的村南曲敛了一下,就又奔到远远的东方去了。“五一”(事变)以后,这里一向是常住八路军和工作人员的。这些日子,每逢赵老金睡下了,母亲和女儿小菊到了东间,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现在是九月底的天气,夜深了,河滩上起了风,听见沙子飞扬的声音,窗户也呼打呼打的响。屋里是纺车嗡嗡和机子挺拍挺拍的合奏。母亲忽然听见窗户上啪啪地响了两下,她停了一下纺车,以为是风吹的,就又纺起来。立时又是“啪啪啪”的三下,这回是这么清楚,连机子上的女儿也听见了,转眼望着这里。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去,外面就有这么一声非常清楚、熟悉又亲热的声音:“大娘!”“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母亲摘下灯来,到外间去开了门,老李一闪进来,随手又关了门,说:“大伯在家吗?”“在家里。干什么呀,这么急?”“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十几个人?他们哩?”大娘问。“在外边。我是跳墙进来的。”老李说。“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来了。走吧,同志。”老金已经穿好衣服,在外间等候了。大娘掩好门,回到屋里,和女儿坐在炕上。她听着,河滩里的风更大了,什么声音也听不见。风杀了,一股寒气从窗子里透进来。老金回来,他的胡子和鬓角上挂着一层霜雪。他很忧愁地说:“变天了,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要是今黑间封了河,他们就不好过来了。”一家三口,惦记着那十几个人,放心不下。早晨,天没亮,大娘就去开了门。满天满地霜雪,草垛上、树枝上全挂满了。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当大娘正要转身回到屋里的时候,在河南边响起一梭机枪。这是一个信号,平原上的一次残酷战斗开始了。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家人三步两步跑到堤埝上,朝南望着。赵老金忘记了那飞蝗一样的子弹,探着身子望着河那边。他看见那一小队人退到了河边。当他们一看出河里已经结了冰,中间的水又是那么凶的时候,微微踌躇了一下。但是立刻就又转过身去了,他们用河岸作掩护,开始向三面的敌人疯狂地射击。老金看见就在那烟火里面,这一小队人钻了出来,先后跳到河里去了。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他们那被水湿透的衣裳,叫冷风一吹,立时就结成了冰。“你们昨晚上过去了多少人?”“二十个。就剩我们两个人了!”战士们说。“老李呢?”“李连长死在河里了。”这样过了两天,天气又暖和了些。太阳很好,赵老金吃过午饭,一句话也不说,就到河边去了。他把网放在一边,坐在沙滩上抽一袋烟。河边的冰,叫太阳一照,乒乓地响,反射着太阳光,射得人眼花。老金往河那边望过去,小麦地直展到看不清楚的远地方,才是一抹黑色的树林,一个村庄,村庄边上露出黄色的炮楼。老金把眼光收回来。他好像又看见那一小队人从这铺满小麦的田地里渡过来,纵身到这奔流不息的水里。他站立起来,站到自己修好的一个小坝上去。他记得很清楚,那两个战士是从这个地方爬上岸来的。他撒下网去,他一网又一网地撒下去,慢慢地拉上来,每次都是叹一口气。他在心里祝告着,能把老李他们的尸首打捞上来就好了,哪怕打捞上一支枪来呢!几天来只打上一只军鞋和一条空的子弹袋。就这点东西吧,他也很珍重地把它们铺展开晒在河滩上。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一直到冬天,要封河了,他还是每天早晨携带一把长柄的木锤,把那个小鱼场砸开,“你在别处结冰可以,这地方得开着!”于是,在冰底下憋闷一夜的水,一下就冒了上来,然后就又听见那奔腾号叫的流水的声音了。这声音使老人的心平静一些。他轻轻地撒着网。他不是打鱼,他是打捞一种力量,打捞那些英雄们的灵魂。那浑黄的水,那卷走白沙又铺下肥土的河,长年不息地流,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站立在河边的老人,就是平原上的一幢纪念碑。一九四六年春于冀中(有删改)文本二:整个荷花淀全震荡起来。她们想,陷在敌人的埋伏里了,一准要死了,一齐翻身跳到水里去。渐渐听清楚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变成人了?那不是我们的水生吗?又往左右看去,不久各人就找到了各人丈夫的脸,啊!原来是他们!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聚精会神瞄着敌人射击,半眼也没有看她们。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手榴弹把敌人那只大船击沉,一切都沉下去了。水面上只剩下一团烟硝火药气味。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荷花淀》节选)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讲述了赵庄村普通村民赵老金帮助八路军战士渡河,战士们被敌军围堵,大多命丧冰河,赵老金执著打捞战士遗体遗物的故事。B.小说写到多种声音,“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表明两军力量悬殊,暗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C.小说精心穿插多处环境描写,比如“树枝垂下来,霜花沙沙地飘落”就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表露出大娘担忧战士的沉重心情。D.母女俩夜间纺线前“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母亲“把耳朵贴到窗纸上”等细节照应上文“敌人在河南岸安上炮楼”,暗示形势紧张。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在构思和表达上有“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比如李连长只出场一次,他与赵老金一家的亲厚已然传递出来。B.小说两次写战士们跳进冰河的场景,一实一虚,强化了八路军战斗的艰苦和牺牲的悲壮,表现了赵老金的悲痛之情。C.滹沱河是贯穿小说的物象,结尾处“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寄寓的是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D.小说独具匠心地运用了方言词语,比如“出溜”“风杀了”“黑间”“立时”等等,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地域特色。8.孙犁的小说在写人物时,不仅写出了人物的共性,更重要的是写出了人物的个性,请结合文本一内容分析概括小菊和大娘的共性与个性。(4分)9.孙犁的抗战小说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题材、人物塑造到艺术特色都呈现出浓郁个性化特色。有人认为《碑》是特例,和《荷花淀》特色迥异。对这一观点你怎样看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答案】6.B7.C8.共性:在抗日战争年代,勤劳吃苦,积极从事后勤生产,体贴、理解、支持自己的亲人参与革命工作,关心救护革命战士。个性:大娘是个热情直爽的人,大娘听出李连长声音时“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在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大声催促老金。得知战士牺牲后,作者描写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直接表露她的悲伤。小菊是个矜持内敛的人,听出李连长到来,小菊虽然“又惊又喜”,却未直接表露,还嘱咐大娘小心点,听说李连长要过河,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叫父亲,战士牺牲后,小菊用力织布、发呆等动作、神态,含蓄传达深藏的悲愤和痛楚。9.示例:(一)不同意。①两篇小说内容同为表现冀中抗日斗争,以战争岁月普通农人经历为素材,讴歌革命精神和美好的人性,创作上都体现了文学语言平易朴素却不失美感;②《碑》充满悲壮、哀伤和诗意,把在残酷的反围剿斗争中八路军战士的负伤与死亡的情景隐讳含蓄地写了出来,《荷花淀》是清新明快描写战争场面:二者表现战争都以以诗化为原则,善于通过普通农村妇女绘写战争岁月独具的时代之美,展示战争中的普通民众身上的人性美和他们朴素视角下的豪迈的革命牺牲精神;(二)同意。①《碑》将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如“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多次写到天气恶劣、河水结冰、作战环境不利,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重点刻画了战士们的牺牲以及赵老金一家的悲痛,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艺术风格是凝重悲壮的。②《荷花淀》对战斗场面的描写显得轻松明快,如“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重在透过女人们的视角描写战士们打捞战利品的情景,表现军民共同抗战的乐观情绪,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艺术风格是诗意优美的。【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B.“暗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错误,“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中间是清脆沉着的步枪声”一句,“机枪”和“步枪”表明敌军和八路军装备优劣有差,“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表明敌人火力猛烈,但此时步枪声仍“清脆沉着”,虽然后文八路军遭到围堵,大多牺牲,但“暗示八路军此次战败的必然性”太过绝对,而且,八路军的撤退不利很大程度上也是天气原因造成的。另外,八路军此次战斗的既定目标文本未作交代,严格地说,仅以人员伤亡很难判定一次战斗失败与否。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C.“寄寓的是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错误,结尾处写河“永远叫的是一个声音,固执的声音,百折不回的声音”,属于比拟手法,赋予了原本客观的物象以丰富的意蕴,寄寓着八路军战士的战斗精神和牺牲精神永垂不朽,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情永存,而不是“击退敌军的决心和信心”。故选C。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首先分析二者的共性。由母女二人所做的事情来看,“把窗户密密地遮起来,一盏小小的菜油灯挂在机子的栏杆上,女儿登上机子,母亲就纺起线来”,可以看出母女二人非常勤劳,能吃苦;从母女二人对抗战一事的态度来看,当知道李连长来找老金渡船的时候,小菊“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母亲直接喊老金“你就快点吧”,可以看出母女二人都非常支持老金参与革命工作;从对革命战士的态度来看,“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可以看出她们都关心革命的战士,为战士的牺牲而伤心难过。然后分析二者的个性。先看女儿小菊。李连长到来时,由“女儿又惊又喜地把机子停止,两手接着柱板,嘱咐着母亲:‘你看你,小心点。’”可知,听出李连长到来,小菊虽然“又惊又喜”,但并未直接表露,还嘱咐大娘小心点;再由“‘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小菊听着,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知,小菊听说李连长要过河,“连忙从机子上下来到西间去了”,可见小菊关心军队,却不直接表露,可见是个矜持内敛的姑娘。当战士牺牲后,由“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可知,战士牺牲后,小菊用力织布、发呆,这些动作神态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这与她矜持内敛的性格是相合的。再看大娘。李连长到来时,由“‘咳呀!李连长来了!’母亲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可知,李连长来了,大娘听出李连长的声音,就“一下就出溜下炕来,把纺车也带翻了”,可以看出李大娘的热情;由“我们有十几个人要过河,河里涨了水,天气又凉不好浮。看见河边有一只小船,我们又不会驶,叫起大伯来帮帮忙”“‘那你就快点吧!’大娘向着西间喊了一声”可知,大娘得知李连长的人马需要帮忙渡河时,她就大声催促老金,由这些,可见大娘是一个热情直爽的人。当战士牺牲后,由“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可知,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可以看出李大娘非常悲伤,情感表达直接,这也符合她直率的性格。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由题干来看,本题可以有两个角度,一是同意二者风格迥异,二是不同意。如果不同意,就要找出二者的共性,如果同意,就要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从同意的角度分析。文本一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机枪一梭连一梭,响成一个声音”“那飞蝗一样的子弹”等内容,调动感官,使用修辞,将战斗场面描写得惊心动魄;环境描写上,如“赶上了这么个坏天气”“满天满地霜雪”,多次写到天气恶劣、河水结冰、作战环境不利,以此来烘托战争的残酷氛围;由“他们跳进结冰的河里,用枪托敲打着前面的冰,想快些扑到河中间去。但是腿上一阵麻木,心脏一收缩,他们失去了知觉,沉下去了。老金他们冒着那么大的危险跑到河边,也只能救回来两个战士”和“这些日子,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小菊却是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她用力推送着机子,两只眼狠狠地跟着那来往穿送的梭转。她用力踏着蹬板,用力卷着布。有时她到河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老头固执得要命,每天到那个地方去撒网”可知,得知战士牺牲后,大娘一家非常悲痛,大娘“哭得两只眼睛通红”的神态直接表达了悲伤,小菊用力织布、发呆等动作神态,含蓄地传达了她深藏的悲愤和痛楚,这些内容渲染、强化了小说的悲剧氛围,呈现出沉重壮烈的风格。文本二中,作者在描写战斗场面时,借助“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冲出了荷花淀”,语言简洁,节奏轻快,描写的重点不在如何作战,而是战后打捞战利品,如“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他们争着捞出敌人的枪支、子弹带,然后是一袋子一袋子叫水浸透了的面粉和大米。水生拍打着水去追赶一个在水波上滚动的东西,是一包用精致纸盒装着的饼干”,作战刚刚结束,战士们就在那里大声欢笑着,打捞战利品,这里凸显了战士们的乐观,并未凸显战斗的残酷。从不同意的角度分析。内容角度来看,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故事背景都是战争岁月,文本一中老金一家和文本二中战士以及妇人都是普通的农民,讲述的都是普通农民的经历,讴歌的是他们身上的革命精神和美好的人性,如母女二人支持老金参与革命工作,为战士的牺牲而伤心难过,如荷花淀中的妇人支持家中男子参加革命,在这一点上,两篇作品具有共性。从语言特色角度来看,两篇文章无论悲壮哀伤还是清新明快,都借助诗意的语言展现出来,在这一点上,两篇作品也具有共性。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2021·山东泰安·高三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请曰:“以为茧丝乎?抑为保障乎?”简子曰:“保障哉!”尹铎损其户数。简子谓无恤曰:“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及智宣子卒,智襄子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智国闻之,谏曰:“主不备,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欲弗与,段规曰:“智伯好利而愎,不与,将伐我;不如与之。”康子曰:“善。”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桓子欲弗与。任章曰:“吾与之地,智伯必骄,骄而轻敌,智氏之命必不长矣。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桓子曰:“善。”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将出,曰:“吾何走乎?”从者曰:“长子近,且城厚完。”襄子曰:“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襄子曰:“其晋阳乎,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乃走晋阳。(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有删节)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B.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C.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D.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射御,文中指射箭、驾车,是当时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中的两种。B.伎艺,也为“技艺”,指手艺或艺术表演,或有技艺的人。文中指前者。C.为政,指执掌国政,也指执政者。这里指智瑶继承了王位执掌国政。D.万家之邑,意同“邑万家”,指拥有万户居民的封地。文中即为此意。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智宣子要立智瑶为继承人,而智果则主张以智宵为继承人,并详加剖析利害,阐释智瑶当政的严重后果,但被智宣子拒绝。B.赵简子有两个儿子,伯鲁与无恤,赵简子将自己的日常训诫言词写在两块竹简上,并以此考查二人,最终赵简子立无恤为继承人。C.智襄子当政后,曾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欢宴;席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侮辱段规,智国听说后劝谏,而智襄子不以为然。D.智伯先后向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索要土地,尽管三家均答应割让土地,但智伯仍率兵攻打赵襄子,迫使其逃往晋阳。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2)主不如与之以骄智伯,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14.赵襄子为何“走晋阳”?请简要分析。(3分)【答案】10.B11.D12.D13.(1)一旦晋国发生危难,你不要认为尹铎地位不高,不要认为晋阳路途遥远,一定要把那里作为归宿。(2)主公不如给他土地来使他骄傲自大,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图谋对付智氏。14.①赵简子未雨绸缪;派尹铎治理晋阳。②尹铎奉行“保障”政策。③晋阳政宽人和。【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之”作“问”的宾语,应在其后断开,排除AC;“其辞”作“举”的宾语,中间不可断开,排除D。句意: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让他拿出竹简,他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立即从袖中取出奉上。故选B。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D.“文中即为此意”错误,文中的“万家之邑”,应是“拥有万户居民的土地”而非“封地”。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尽管三家均答应”错,“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韩康子、魏桓子答应给予土地,但赵襄子予以拒绝。故选D。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得分点:(1)“无以”,不要认为;“少”,地位低下;“归”,归宿。(2)“骄”,使……骄傲自大;“择交”,选择盟友;“图”,图谋。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简子使尹铎为晋阳”,要求尹铎把晋阳建为一道保障,并且对无恤说:“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可见,赵简子能够未雨绸缪,派尹铎治理晋阳。尹铎按照赵简子“保障哉”的要求,“损其户数”,可知,尹铎奉行“保障”政策治理晋阳。晋阳是“先主之所属也,尹铎之所宽也,民必和矣”,可知,晋阳政宽人和。参考译文:当初,智宣子准备立智瑶为继承人。族人智果说:“不如立智宵的好。因为智瑶比别人贤能的地方有五点,却有一点短处。他留有美髯,身材高大,是一贤;擅长射箭,驾车有力,是二贤;技能出众,才艺超群,是三贤;巧言善辩,文辞优美,是四贤;坚强果决,刚毅勇敢,是五贤。虽然有如此的贤能,但他唯独没有仁德之心。如果他运用这五种贤能去驾驭别人,而用不仁之心去力行,谁能受得了呢?如果立智瑶为后,智氏种族必遭灭门之灾。”智宣子对此置之不理。智果为了避灾,改依别族为辅氏。赵国大夫赵简子的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即将选定继承人的时候,赵简子不知道立哪一个为继承人会更好,于是他把日常训诫之言刻写在两块竹简上,分别交给两个儿子,并嘱咐道:“用心记住这些话!”过了三年,赵简子询问他们竹简上的内容。大儿子伯鲁说不出来,让他拿出竹简,他说早已丢了。赵简子又问小儿子无恤,他则熟练地将竹简上的话背出,问他竹简在哪儿,他立即从袖中取出奉上。通过这件事,赵简子认为无恤贤能,便立他为继承人。赵简子派尹铎去治理晋阳,尹铎请示:“您是打算让我去抽丝剥茧般地搜刮财富呢,还是把那里建为一道保障?”赵简子说:“建为一道保障。”尹铎减少交税的户数。赵简子对儿子无恤说:“晋国如果有祸乱,你不要嫌尹铎的地位低,不要嫌晋阳地方远,一定要以他那里作为依靠。”等智宣子去世后,智襄子智瑶继位当政,他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襄子戏弄韩康子,又羞辱了他的国相段规。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便告诫说道:“主公,您不加提防,灾祸就一定会降临啊!”智瑶说:“别人的生死祸福都取决于我。我不降灾落祸,谁还敢兴风作浪?”智瑶不听。智瑶向韩康子提出割地要求,韩康子不同意。段规说:“智瑶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不割地给他,他一定会讨伐我们,不如答应他。”韩康子说:“好。”便派使臣去见智瑶,同意把一块有万户人家的土地割让给他。智瑶又向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魏桓子打算不给他。任章说:“我们答应给地,他一定会骄傲。他因骄傲而轻视敌人,智氏的命运就不会长久了。公不如先答应智瑶的要求,以助长他的骄横,然后我们可以选择盟友共同对付智氏。”魏桓子说:“好。”于是也把一块万户人口的土地割让给智瑶。智瑶又向赵襄子索要蔡和皋狼两处土地。赵襄子拒绝了他。智瑶勃然大怒,率领韩、魏的军队进攻赵氏。赵襄子准备外出避难,问道:“我到哪里去呢?”随从建议:“长子城最近,而且城墙坚厚完整。”赵襄子说:“百姓筋疲力尽才修好城墙,又要他们舍身入死地为我守御,谁能与我同心?”赵襄子说:“还是投奔晋阳吧,那儿是先主的属地,尹铎又待民宽厚,百姓一定会和我们同舟共济的。”于是赵襄子逃往晋阳。(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2021·福建·莆田一中高三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送《朝天续集》归诚斋①,时在金陵姜夔②翰墨场中老斫轮③,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箭在的中非尔力,风行水上自成文。先生只可三千首④,回施江东日暮云⑤。.注:①诚斋:杨万里,号诚斋,自创“诚斋体”。《朝天续集》是他的诗集。②南宋淳熙年间,姜夔经人介绍,在杭州谒见诗坛耆宿杨万里。绍熙二年初夏,姜夔自合肥至金陵,再谒杨万里,为杨之诗集《朝天续集》题此诗。③斫轮:指经验丰富、技艺高超者。④三千首:出自欧阳修诗《赠王介甫》,指李白的作品数量。⑤江东日暮云:出自杜甫诗《春日怀李白》。附: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老斫轮”“扫千军”称赞友人创作功力老到,有横扫千军之气势。B.第四句拟人,山川怕被摄入笔下勾去精魄,以山川之“怕”显笔法之精妙。C.第五句写射箭正中靶心非靠蛮力,是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D.尾联用典,将两句提及李白的诗句整合,言杨万里之诗可与李白诗相匹配。16.今人评价姜夔此诗“概括了诚斋的艺术成就、创作风格、表现手法”,请你结合姜夔诗颔联、颈联所体现的“诚斋体”创作风格对《小池》作简要分析。(6分)【答案】15.C16.①姜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体现了杨万里诗歌的创作风格:内容以山川花月居多,写景状物自然成文,清新晓畅。②《小池》通过描写清泉、细流、小荷、蜻蜓等自然景物,展现“小池”之诗情画意;③小荷含苞待放,而蜻蜓则立于嫩尖之上,写景状物非刻意为之,如“风行水上”,随笔而发,无斧凿之痕,清新晓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C.“是对友人作诗过于耗费心力的善意提醒”错,使用比喻修辞,表达对友人不费心力自然成优秀诗文的能力的高度赞赏。故选C。16.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首先结合姜诗中的颔联和颈联概括杨万里诗歌的创作风格:内容以山川花月居多,写景状物自然成文,清新晓畅。然后结合《小池》进行分析。《小池》是一首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第一句,紧扣题目写小池的源泉,一股涓涓细流的泉水。泉水从洞口流出,没有一丝声响,当然是小之又小的。流出的泉水形成一股细流,更是小而又小了。这本来很寻常,然而作者却凭空加一“惜”字,说好像泉眼很爱惜这股细流,吝啬地舍不得多流一点儿。于是这句诗就立刻飞动起来,变得有情有趣,富有人性。第二句,写树阴在晴朗柔和的风光里,遮住水面。这也是极平常之事,可诗人加一“爱”字,似乎用她的阴凉盖住小池,以免水分蒸发而干涸,这样就化无情为有情了。而且,诗舍形取影,重点表现水面上的柔枝婆娑弄影,十分空灵。三、四句写池中一株小荷以及荷上的蜻蜓。小荷刚把她的含苞待放的嫩尖露出水面,显露出勃勃生机,可在这尖尖嫩角上却早有一只小小蜻蜓立在上面,它似乎要捷足先登,领略初夏风光。小荷与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有”,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物。诗题“小池”全篇都在“小”字上做文章。诗词需有不同的题材与刚才,有的重大题材,须写出壮阔的境界、恢宏的气势;有的题材甚小,仅是生活中一个细节,但却能写出幽情逸趣。且此诗写的犹如一幅画,画面层次丰富:太阳、树木、小荷、小池,色彩艳丽,还有明亮的阳光、深绿的树荫、翠绿的小荷、鲜活的蜻蜓,清亮的泉水。画面充满动感:飞舞的蜻蜓、影绰的池水,充满了诗情画意。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艺术风格,写景富有诗情画意,语言清新晓畅,构思上无斧凿痕迹自然成文。(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2021·湖北武汉·高三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代对人的称呼大有讲究,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字称人,表其德行,表达词人对英雄豪杰的赞叹之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以小名称人,从中我们可以读出京口当地百姓对于该人物的亲切与自豪之感。(2)《鱼我所欲也》中,在高官厚禄的诱惑面前,孟子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非常鄙视,并视这样的行为是“失其本心”,而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持肯定态度。(3)古人常在诗词中使用“流水”这一意象来表达对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人生虚幻的感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这样的经典名句。【答案】⑴英雄无觅孙仲谋处人道寄奴曾住⑵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乡为身死而不受⑶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有:觅、辩、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2021·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20题。“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的话语,让我们认识到了网络空间的非凡意义。一段时间以来,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想污染网络空间,越是面对这样的情势,真理与谬误,分清是非与黑白,讲好“中国放事”,汇聚“中国力量”,用指尖传递阳光,越显得格外迫切和必要。“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评选活动已走过6个年头,6年来,网络正能量百名榜样、百篇文字、百幅图片、百部动漫音视须作品和百项专题活动,成为大众每年如约而至的期待。“五个一百”是时代声音的记录者,契合了时代对于网络的正面要求。互联网日新月异,它承载的是各种虚拟空间里的真实记忆,而“五个一百”则创造出这些记忆中的温暖瞬间。从“传进正能量,网络更清朗”,到“奋斗的人民,奋进的中国”,一年一个主题记录着这个时代最动人、最鲜活的脉动……“五个一百”是点点星光,是涓涓细流,是雨后初芽,于平凡之中孕育不凡。正如新时代领路人2021年新年贺辞中所说“每个人都了不起”,在互联网世界,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任何人都能出彩。广大网民是互联网空间的主角,他们向扰乱视听的“杂音”与“乱音”坚决说“不”:他们为法治国家的建设、为乡村振兴的事业、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也为中国社会的“疑难杂症”提供“民间配方”;他们坚决捍卫祖国的每一寸领土,用指尖的音符、心中的火种,汇聚互联网之光,照光前行的方向。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风轻云淡披沙沥金沉渣泛起厘清B.风轻云淡激浊扬清蠢蠢欲动肃清C.天朗气清激浊扬清沉渣泛起厘清D.天朗气清披沙沥金蠢蠢欲动肃清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互联网日新月异,它承载的是虚拟空间里的各种真实记忆,而“五个一百”则创造出这些记亿中的温暖瞬间。B.互联网日新月异,它承载着各种虚拟空间里的真实记忆,面“五个一百”则发掘出这些记忆中的温暖瞬间。C.互联网日新月异,它承载的是各种虚拟空间里的真实记忆,而“五个一百”则创造出这些记忆中的温暖瞬间。D.互联网日新月异,它承载着虚拟空间里的各种真实记忆,而“五个一百”则发掘出这些记忆中的温暖瞬间。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答案】18.C19.D20.使用了比喻修辞,本体为“五个一百”,喻体是“点点星光”“涓涓细流”“雨后初芽”,三个喻体相关的句子又使用了排比修辞,生动形象淋漓尽致地阐释了平凡之中孕育不凡的道理。【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1)“风轻云淡”,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后来引申表达一种宁静,闲适,恬淡的心境。“天朗气清”,形容天空晴朗,空气清新。语境中形容网络空间,与后文“乌烟瘴气”对应,应该用“天朗气清”,以形容安宁太平和谐的网络环境氛围。(2)“披沙沥金”,是指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取精华。“激浊扬清”,比喻抨击、清除坏的,表彰、发扬好的。语境中形容网络空间具有抨击坏的,表彰好的的作用,用“激浊扬清”。(3)“蠢蠢欲动”,比喻坏人准备捣乱或敌人准备进攻。“沉渣泛起”,已经沉到水底的渣滓又漂浮了起来,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语境中有“历史虚无主义,应该用“沉渣泛起”。(4)“厘清”,整理清楚的意思。“肃清”,完全清除。语境中搭配“真理与谬误”,与下文“分清是非与黑白”照应,用“厘清”。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定语排序不当,应该先说领属词“虚拟空间里”,再说数量词“各种”,排除BC;“创造出这些记忆中的温暖瞬间”动宾不搭配,排除A。故选D。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理解修辞手法并赏析表达效果的能力。使用了比喻兼排比的修辞,本体为“五个一百”,喻体分别对应“星光”“细流”“初芽”,用“是”来连接,修饰限制语“点点”“涓涓”“雨后”突出了相似点,小中见大,源源不断,聚少成多,走过逆境或挫折,生机勃勃,用动词“是”连接,属于暗喻,一个本体三个喻体铺排,成排比修辞,又属于博喻,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形象地阐释了平凡之中孕育不凡,每个人都了不起。(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2021·山东聊城·高三期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1~22题。2021年9月17日13时34分,搭载着3名英雄航天员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