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_第1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_第2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_第3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_第4页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及解析经典1.下面与101×48计算结果相同的是()。A.100×48+1 B.100×40+8×1C.100×48+48 D.100+48+1002.有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各一个,其中轴对称图形有()个。A.6 B.5 C.43.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是9厘米和15厘米,第三条边不可能是()。A.7厘米 B.23厘米 C.24厘米4.从()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A.上面和前面 B.上面和右面 C.右面和前面5.下列各数去掉末尾的“0”,数的大小不改变的是()。A.200 B.2.10 C.5000 D.5106.在小数9.19中有两个“9”,整数部分的“9”比小数部分的“9”大()。A.9.09 B.8.09 C.8.91 D.9.917.小明去年的体重是24.6千克,今年的体重是27.5千克,小明今年的体重比去年增加了()千克。A.2.9 B.3.1 C.3.9 D.298.学校买了足球和篮球共40个,一共花了2700元。足球买了()个。A.15 B.30 C.10 D.259.如图,四条不同长度的木条。虚线处是四条木条的平均长度,第②条木条的长度是()cm。A.18 B.19 C.20 D.2110.8角=()元7米2厘米=()米1千克56克=()千克69分米=()米11.5.04读作(),它的计数单位是(),它里面有()个这样的计数单位。12.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9,除数最小是(),此时被除数是()。13.一头大象一天吃350千克食物,50吨食物够这头大象吃20天吗?(填“够”或“不够”)()。14.一个足球原来售价是280元,现商场促销,半价出售原来买10个足球的钱数现在能买()个足球。15.下图中。∠1=()°,按角分,它属于()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三角形。16.老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小马虎抄题时,漏写了括号,抄成4+28÷4–2×3–1=4,但结果是正确的,这道题正确抄写是()。17.鸡和兔一共有9只,脚有26只,那么鸡有()只,兔有()只。18.下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1cm,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19.直接写出计算结果。(1)(2)(3)(4)(5)(6)(7)(8)2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21.脱式计算,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22.爸爸重62.56kg,妈妈重50.6kg,小明重31.4kg。小明一家三口共重多少千克?23.一根3.5米长的竹竿竖直插入水池中,竹竿入泥的部分是0.4米,露出水面的部分是0.8米。池中水深是多少米?24.詹天佑有中国铁路之父之称,曾采用“两端对凿法”和“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周总理曾高度评价他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甲、乙两个工程队分别从隧道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月开凿170米,乙队每月开凿130米,6个月开通。这条隧道长多少米?(画图整理条件与问题,再列式解答)25.某书报亭周一至周五售出日报和晚报的情况如下表:时间数量/份报刊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日报90929098100晚报103104102106110(1)根据以上数据完成统计图。某书报亭周一到周五售出日报和晚报情况统计图(2)周()售出的日报和晚报总数最多,有()份。(3)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售出日报()份,平均每天售出晚报()份。2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0.8厘米,底边长是6.8厘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多少厘米?1.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乘法分配律,计算101×48可以把101分成100+1,用100和1分别乘48,据此解答。【详解】101×48=(100+1)×48=100×48+48×1=100×48+48故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乘法分配律的灵活运用。2.B解析:B【解析】【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据此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轴对称图形有5个,分别是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和长方形。故答案为:B。【点睛】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3.C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9+15=24(厘米),15-9=6(厘米)第三边的长度是大于6厘米,小于24厘米;故答案为: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B解析:B【解析】【分析】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观察图形,从前面看到的是,从右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上面和右面看到三个物体的形状是相同的。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5.B解析:B【解析】【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详解】A.把200末尾的0去掉,就是2,故不符合题意。.B.把2.10末尾的0去掉,就是2.1,2.10=2.1,符合题意。C.把5000末尾的0去掉,就是5,故不符合题意。D.把510末尾的0去掉,就是51,故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正确理解小数的性质是解题关键。6.C解析:C【解析】【分析】整数部分的“9”表示9;小数部分的“9”表示0.09,因此用9减去0.09即可。【详解】9-0.09=8.91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小数的减法计算,要熟练掌握。7.A解析:A【解析】【分析】用小明今年的体重减去去年的体重即可得到增加了多少。【详解】27.5-24.6=2.9(千克)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小数的减法,关键是理解题意。8.A解析:A【解析】【分析】依照各选项中足球的个数,可以知道买的篮球的个数=40-足球的个数,总价钱=足球的个数×1个足球的价钱+篮球的个数×1个篮球的价钱,选择结果与2700相等的选项即可。【详解】A.40-15=25(个),15×80+25×60=1200+1500=2700(元),与题意相符;B.40-30=10(个),30×80+10×60=2400+600=3000(元),与题意不符;C.40-10=30(个),10×80+30×60=800+1800=2600(元),与题意不符;D.40-25=15(个),25×80+15×60=2000+900=2900(元),与题意不符。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是属于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把各个选项代入,并能正确计算。9.C解析:C【解析】【分析】已知虚线处是四条木条的平均长度,第一根木头的长为25cm刚好就平均长度,根据平均数×份数=总数量,在用总长度减去已知三根木条的长度就等于第②条木条的长度。【详解】总长度=25×4=100(cm)100-25-37-18=20(cm)故答案为:C【点睛】明确平均数的意义,熟悉平均数、份数、总数量三者关系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0.87.021.0566.9【解析】【分析】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低级单位转化成高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详解】8÷10=0.8,8角=(0.8)元2÷100=0.02,7米2厘米=(7.02)米56÷1000=0.056,1千克56克=(1.056)千克69÷10=6.9,69分米=(6.9)米【点睛】①分清是由低级单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的数,还是由高级单位的数改写成低级单位的数;②明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③根据以上两点,判断小数点是向左还是向右移动,移动几位。11.五点零四0.01504【解析】【分析】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是“0”的就读做“零”,整数部分不是“0”的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做“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据此读出这个数。5.04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则它里面有504个0.01。【详解】5.04读作五点零四,它的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有504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点睛】本题考查小数的读法和小数的计数单位。读小数时,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位的数字。12.199【解析】【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除数要余数大于,则除数要大于39,最小是40。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详解】两个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39,除数最小是40。40×4+39=160+39=199此时被除数是199。【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除数最小是余数+1。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13.够【解析】【分析】大象一天吃的食物千克数乘20,等于大象20天需要的食物,再与50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350×20=7000(千克)=7吨7吨<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答:50吨食物够大象吃20天。【点睛】熟练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20【解析】【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在乘法中,一个因数除以2(减半),积不变,则另一个因数需要乘2,以此作答。【详解】10×2=20(个)【点睛】本题考查总价、数量、单价的关系,合理运用商的变化规律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钝角等腰【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可知,∠1=180°-37°-37°=106°。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据此可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相等,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详解】∠1=180°-37°-37°=106°∠1=106°,按角分,它属于钝角三角形,按边分,它属于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三角形的分类,属于基础题,需熟练掌握。16.4+(28÷4-2×3)-1【解析】【分析】抄题漏写了括号,抄成4+28÷4–2×3–1=4,但结果是对的,说明加上括号后运算顺序也没变,即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解答。【详解】加上括号后,解析:4+(28÷4-2×3)-1【解析】【分析】抄题漏写了括号,抄成4+28÷4–2×3–1=4,但结果是对的,说明加上括号后运算顺序也没变,即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据此解答。【详解】加上括号后,也是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所以括号在除法和乘法两边。故答案为:4+(28÷4-2×3)-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括号的用法,理解括号前后运算顺序没变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4【解析】【分析】假设全是兔,就有(9×4)只脚,即36只脚;就比实际多了(36-26)只脚,即10只脚;每只兔比每只鸡多(4-2)只脚,即2只脚;鸡有(10÷2)只,由此即可计算出兔的只数。解析:4【解析】【分析】假设全是兔,就有(9×4)只脚,即36只脚;就比实际多了(36-26)只脚,即10只脚;每只兔比每只鸡多(4-2)只脚,即2只脚;鸡有(10÷2)只,由此即可计算出兔的只数。【详解】(9×4-26)÷(4-2)=(36-26)÷2=10÷2=5(只)9-5=4(只)所以,鸡有5只,兔有4只。【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鸡兔同笼”问题的解题方法,一般用假设法解题。18.8【解析】【分析】运用割补法将图形左半部分平移至图形右半部分空白处反转后,巧好能够与空白重合,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宽是2,再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解析:8【解析】【分析】运用割补法将图形左半部分平移至图形右半部分空白处反转后,巧好能够与空白重合,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一个长方形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宽是2,再通过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详解】见图,2×4=8(平方厘米)【点睛】本题要利用“割补法”进行等积变形,这样计算起来会更简单;考查的知识点: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19.(1)0.4;(2)2.04;(3)290;(4)3.2(5)120;(6)80;(7)0.027;(8)180【解析】【分析】【详解】略解析:(1)0.4;(2)2.04;(3)290;(4)3.2(5)120;(6)80;(7)0.027;(8)180【解析】【分析】【详解】略20.94;19.9;35.609【解析】【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要求验算。【详解】6.9419.9解析:94;19.9;35.609【解析】【分析】根据小数加减法运算的计算法则计算即可求解,注意要求验算。【详解】6.9419.935.609验算:验算:验算:【点睛】小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知识,要熟练掌握。21.5656;13000;50056;64;0.72【解析】【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3和125的位置,然后从左到右计算即可;(3)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6解析:5656;13000;50056;64;0.72【解析】【分析】(1)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2)利用乘法交换律交换13和125的位置,然后从左到右计算即可;(3)利用加法交换律交换66和253的位置,然后利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算;(4)利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5)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6)利用小数减法的性质进行简算。【详解】=56×(100+1)=56×100+56=5600+56=5656=8×125×13=1000×13=13000=147+253+66+34=(147+253)+(66+34)=400+100=500=5600÷(25×4)=5600÷100=56=64×(12-11)=64×1=64=12.72-(3.48+8.52)=12.72-12=0.7222.56千克【解析】【分析】用爸爸的重量加妈妈的重量后,再加小明的重量即可。【详解】62.56+50.6=113.16(千克)113.16+31.4=144.56(千克)答:小明一家三口共解析:56千克【解析】【分析】用爸爸的重量加妈妈的重量后,再加小明的重量即可。【详解】62.56+50.6=113.16(千克)113.16+31.4=144.56(千克)答:小明一家三口共重144.56千克。【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法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3.3米【解析】【分析】用竹竿的长度减法入泥和露出水面部分长度和即为水深。【详解】3.5-(0.8+0.4)=3.5-1.2=2.3(米)答:池中水深是2.3米。【点睛】熟练掌握小数解析:3米【解析】【分析】用竹竿的长度减法入泥和露出水面部分长度和即为水深。【详解】3.5-(0.8+0.4)=3.5-1.2=2.3(米)答:池中水深是2.3米。【点睛】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4.图见详解;1800米【解析】【分析】已知甲每月开凿170米,即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乙每月开凿130米,即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又知道他们6个月开通,即工作时间是6个月,根据(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解析:图见详解;1800米【解析】【分析】已知甲每月开凿170米,即甲工程队的工作效率,乙每月开凿130米,即乙工程队的工作效率,又知道他们6个月开通,即工作时间是6个月,根据(甲队的工作效率+乙队的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就是这条隧道的总长。(答案不唯一)【详解】(170+130)×6=300×6=1800(米)答:这条隧道长1800米。【点睛】此题是工程问题,掌握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是解题关键。25.(1)见详解(2)五;210(3)94;105【解析】【分析】(1)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数量,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数据,在统计图中相对应的位置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涂上颜色或阴影,最后再标记数解析:(1)见详解(2)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