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实验指导单
实验名称: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方法证明空气占据空间的性质。实验器材:小口瓶、漏斗、橡皮泥、烧杯、水槽、塑料杯、纸巾、气球、塑料瓶。实验步骤:1.每组学生准备三个实验的器材,先猜想再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验记录。1)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观察水为什么漏不下去。2)将纸团紧塞在杯底,再把杯子竖直向下倒扣在水中,观察纸团为什么不湿。3)将气球放入瓶中,并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球,观察气球为什么吹不大。2.归纳结论:空气像其他物体一样,也需要占据空间。提出问题:你有办法让漏斗里的水流下去?让纸团浸湿?把气球吹大吗?启发学生广口思路,用想到的方法检测效果,然后分析其中的原因,以此进一步验证空气具有占据空间的性质。注意事项:实验前要讲清要求,强调必须注意的问题,如封住瓶口、快速倒水、杯子竖直入水等。检测时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要在教师帮助或指导进行。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的空气实验目的:通过玩注射器的活动,认识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实验器材:注射器、橡胶堵头、水。实验步骤:1.介绍注射器的组成和使用方法,让学生自由地玩一玩注射器。2.实验前,教师要将具体的方法和步骤交代清楚。将针筒口顶住橡皮推、拉活塞前后,都要记下活塞的位置,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手的感觉。3.具体步骤: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记下活塞的位置。用橡胶堵头套住针筒口。推动活塞,记下活塞的位置,松手,观察活塞的变化;然后用大力推动活塞,再松手,观察活塞的变化。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皮球里空气的质量,证明空气有质量。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皮球、打气筒。实验步骤:1.让学生回忆:空气有质量的实验是什么?引出本次实验的目的。2.使用打气筒将皮球充气到一定程度,然后将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显示的质量数值。3.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充气后的皮球比未充气的要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因为空气有质量,充入皮球的空气增加了皮球的质量。4.让学生自己操作电子天平,测量不同充气程度的皮球的质量,并记录数据。5.引导学生思考:皮球充气到什么程度,空气的质量才能够被明显地测量出来?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当皮球充气到一定程度时,空气的质量才能够被明显地测量出来。注意事项:要用打气筒给皮球充气,充气程度要适中,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实验前要讲解电子天平的正确使用方法,并提醒学生按要求记录数据。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量,证明空气具有质量,纠正空气没有质量的错误观念。实验器材:电子天平、皮球、打气筒。实验步骤:1.调整电子天平,测量未打气的皮球质量,并记录。2.给皮球打气20次,再次调整电子天平,测量打气后皮球的质量,并记录。3.给皮球打气30-40次,再次调整电子天平,测量打气后皮球的质量,并记录。4.分析三次数据,得出结论:空气也具有质量,空气越多,质量越大。教师要指导学生使用打气筒充气,并巡视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成功测量空气的质量。注意事项:由于学生年龄小,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实验名称:观察热空气流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实验器材:纸蛇、蜡烛、火柴、铁架台(自备)。实验步骤:1.在纸蛇头部绑上细线,挂在铁架台上。教师要提醒学生调整纸蛇与火焰的距离,防止纸蛇被点燃。要求学生观察纸蛇的变化,思考原因。2.制作“热气球”,或者用纸筒围住点燃的蜡烛,再用轻薄的大塑料袋罩在纸筒上,观察塑料袋的变化。3.观察纸蛇转动和“热气球”上升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原因。4.补充纸杯实验,将纸杯倒挂在木棍两端,用点燃的蜡烛烤热一个纸杯,观察现象。这个实验说明:相同体积的热空气轻,冷空气重。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受热上升、受冷下降的原因。注意事项:注意安全,防止纸蛇燃烧或塑料袋受热变形。建议在纸筒中点燃两根蜡烛,准备好湿抹布以防意外发生。实验名称:冷热空气流动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冷热空气流动的规律。实验器材:水槽(自备)、冷、热水(自备)、集气瓶(自备)、玻璃片(自备)、线香、火柴。实验步骤:1.教师演示实验前,与学生一起阅读实验步骤,分析每一步中的注意点。猜测第3步、第4步后,瓶内可能会出现什么现象。2.教师要提前考虑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如选择烟量较多的香、准备黑色背景、制造热瓶和冷瓶较大的温差等,确保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3.在水槽中加入冷水和热水,放入集气瓶,点燃线香,观察瓶内气体的流动情况。4.用玻璃片挡住瓶口,将瓶子倒置,观察气体的流动情况。注意事项:教师要注意安全,确保学生不会受伤。同时,要确保实验效果,以便学生能够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实验名称:观察热空气的流动。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观察热空气的流动,了解空气流动的规律。实验器材:两个玻璃瓶、冷水、热水、线香、玻璃片、盆。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一样大的玻璃瓶,分别放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盆中,过一会儿取出。2.在热瓶中点燃线香,当瓶内充满烟后移走线香,立即用玻璃片将瓶子盖上。3.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热瓶中的烟向上流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再上升,如此循环流动,使冷瓶和热瓶都充满了烟雾。这是因为热瓶里装的是热空气,热空气会上升,冷瓶里的冷空气下沉流向热瓶补充热空气留下的空间,而热空气在冷瓶内流动的过程中受冷,因此下沉,从而形成冷热瓶内空气的循环运动。4.重复步骤1-2,将冷瓶与热瓶的位置上下对调,抽掉玻璃片,观察烟的流动。烟多在上方的热瓶里。5.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画出烟流动的路径,分析原因,归纳出空气流动的规律。注意事项:冷瓶热瓶温差要大,动作要快。为保证实验效果,教师在课前务必先做“下水实验”。实验名称:观察土壤成分。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土壤,了解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实验器材:土壤、放大镜、塑料盆。实验步骤:1.组织学生采集土壤样本或为学生提供土壤样本。2.引导学生进行有结构的观察,可以用气泡图作为辅助进行记录。3.指导学生用文字或图片进行记录,说出土壤是由多种物质组成。注意事项:要确保供学生观察的土壤样本中混合了各种成分。如果学生选取的样本中成分单一,教师可以添加一些其他成分,配制出供学生观察的样本。实验名称:研究土壤的成分。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识别土壤中存在空气、水、腐殖质等重要成分。实验器材:土壤、烧杯、纸巾、搅拌棒(有条件的学校建议使用玻璃棒)、水。实验步骤:1.这组实验操作指向土壤中“隐形”的成分,做之前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为什么要这么做。譬如,可以从先前学生对自然界中土壤或土壤样本的描述入手,抓住“湿润”这个特点,猜测土壤中是有水分的,进一步通过用干纸巾握土壤的方法来求证。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可以看到纸巾上有水迹。2.做把土块放入水中的实验时,要提醒学生把观察点聚焦在杯中的土块上,特别是刚刚把土块放进水中的瞬间。为了帮助学生锁定现象,可以用摄像机拍摄后再次播放,或者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过程。把土块放入水中,开始可以看到冒出气泡,过一会儿又看到土块开始变得松散。实验名称:观察土壤颗粒并分类。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土壤颗粒和阅读资料,了解土壤的分类方法。实验器材:沙质土、粘质土、壤土、培养皿、放大镜。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观察土壤颗粒的特征,并按照颗粒大小进行分类。2.观察与描述是这一活动所需的能力要项,只有看仔细、说清楚,才能把焦点定位在土壤颗粒上,也才能为下一步按照土壤颗粒大小对土壤进行分类打好基础。3.阅读资料,了解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为沙质土、粘质土和壤土三类。注意选取的土壤要具有代表性。实验名称:比较不同土壤的特点。实验目的:通过多种方法比较沙质土、粘质土和壤土的不同,了解它们的特点。实验器材:沙质土、粘质土、壤土、培养皿、水、滤杯、量杯。实验步骤:1.启发学生思考:要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我们有什么办法呢?先让学生说,教师再提供方法。2.如果学生操作、观察和描述的能力有限,教师也可以把操作的方法和观察的要点先告诉学生,也就是说做什么、怎么做、观察什么、比较什么等等,都要让学生心里有数,再动手去做。做完之后汇总想法,交流汇报。3.比较不同土壤的手感特点,如捏一捏、握一握、搓一搓等。4.在滤杯中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注意事项:在常态下,典型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都不容易获得,因此教师要在课前专门配制三种土壤,才能确保在操作中出现典型现象。握成团时加水不能太多,渗水实验中要保证土壤和倒进水的量一致。同时,搅拌时要注意规范使用搅拌棒,不能碰到烧杯的底和壁,有条件的可以使用玻璃棒。实验名称:制作肥料袋实验目的:通过制作肥料袋的实验,了解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实验器材:自封袋、土壤、植物的遗体、蚯蚓等。实验步骤:1.制作肥料袋:教师应该组织好这个活动,给学生一个动手操作的机会。2.操作步骤:向学生交代清楚,第一步在自封袋里放上土壤、植物的遗体和蚯蚓,第二步往肥料袋中加适量的水,第三步把肥料袋放在阴暗的地方,上面用黑布盖好。3.日常管理:肥料袋的日常管理很重要。教师要定期了解学生所制作的肥料袋的管理情况,检查对肥料袋变化情况所做的记录。每一周的课堂上都可以安排几分钟让学生汇报一下肥料袋的变化。4.观察蚯蚓: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蚯蚓在腐殖质形成过程中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专门设计一个活动:在一个透明的盒子里放一些土壤,再放几条蚯蚓,养几天,观察蚯蚓在土里的生活情形和土壤发生的变化。观察蚯蚓在土壤里生活状况的重点,是看蚯蚓的排泄物和蚯蚓在泥土里钻过以后的“隧道”,使学生懂得蚯蚓的这些行为改变了土壤的结构,使土壤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透水性和肥力。5.扩展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资料,了解土壤中的各种小动物及微生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注意事项:肥料袋里的东西必须保持水分。如果使用自来水,在上课前至少放上一天,以去除里面微量的氯。每次上课以后要连续补充放置过的自来水,一直到这一单元结束。要经常翻动肥料袋,以散去土壤中的热量,或者在肥料袋的土壤里插上一些吸管透气。实验名称: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水土流失的模拟实验,体会植物对土壤起到的保护作用。实验器材:有孔托盘、洒水壶、人造草坪、土壤(自备)。实验步骤:1.模拟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说出用什么来模拟什么。具体来说,两块土壤分别模拟的是自然环境中有植被和无植被的地域,浇水模拟的是自然界中的雨水。2.取土壤:取两块土壤,一块有植被覆盖,另一块没有,分别放入一段垫高的托盘中。3.浇水:往两块土壤上浇同样多的水,模拟自然界的降水情况。4.观察记录:观察并记录土壤被冲刷和积水的情况。1.准备四种不同液体,油、水、牛奶、蜂蜜。引导学生观察液体的颜色、透明度、粘稠度等性质,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2.测量液体的体积。使用量筒,先测量出一定量的水,再用滴管将其他液体滴入水中,观察液体的混合情况,最后再测量混合液体的总体积。3.比较液体的质量。使用天平,先称量空烧杯的质量,再将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液体,再次称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最后计算出液体的质量。注意事项:在测量液体体积时,要注意量筒的读数,避免出现误差。在比较液体质量时,要注意烧杯和液体的重量都要准确称量。同时,要注意安全,避免液体溅出或者误食。比较液体性质为了比较不同液体的性质,我们可以选择除了教材上的油、水、牛奶、蜂蜜之外的其他液体进行观察比较。在测试液体的黏稠度时,我们可以使用液体流速板,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用表面光滑的板子代替。在实验时,我们要同时倾倒几种液体,让液体自然流下来,用盘子接住,防止流到桌面上,保持整洁。在流速板的顶部凹槽处上滴入同样多的油、水、牛奶、蜂蜜(2~3滴),将流速板顶部倾斜一定角度,使液体流下,观察液体的流速。为了测量液体的体积,我们可以使用量筒和量杯。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将水染色,或者选择其他带颜色的液体进行测量。在使用量筒时,我们要略倾斜量筒,烧杯口紧挨着量筒口,将液体缓缓倒入量筒;读数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比较液体的质量为了比较液体的质量,我们要指导学生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装50毫升水和50毫升油所用的烧杯规格要一致。用相同的烧杯量出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油,将天平调平衡后,放在天平的两端,比较它们的质量(或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在使用电子天平时,我们要注意把烧杯居中摆放,以免产生过大误差。认识水平面实验名称为认识水平面,使用水平仪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是否水平。实验目的是认识水平面,知道水平仪的工作原理,学会使用水平仪。在实验中,我们需要准备瓶子、牙签、水、色素和简易水平仪。首先,在两个相同的瓶子里装同样多的水。为了便于观察,我们可以将水染色,或者在水面放一根牙签。将两个瓶子竖直放在桌面上,倾斜其中一个瓶子,待静止后比较两个瓶子中的水面。引导学生认识到静止的水面始终保持水平,人们据此发明了水平仪。接下来,指导学生使用气泡水平仪测量课桌、讲台、窗台等。测量时,将水平仪紧贴在被测物体的表面,待气稳定后再作判断。气泡在哪端,说明哪端偏高。在实验前,我们需要为学生准备充分,并在实验后及时整理清洗,保持桌面的整洁。实验名称: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与体积变化规律实验目的:通过测量、比较、解释,让学生认识到固体混合前后质量不变,但体积会减少的规律。实验器材:电子天平、黄豆、绿豆、玉米粉、烧杯、量筒。实验步骤:1.在实验前,教师应对使用仪器的方法进行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在比较前,引导学生进行预测,然后进行混合和比较,获得数据后形成结论并与预测相对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2.使用电子天平分别测量黄豆、绿豆、玉米粉的质量,将它们混合在一起后再次测量质量。比较混合前后质量的变化,发现质量不变。3.用相同的量筒测量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先测量黄豆、玉米粉和绿豆各自的体积,然后混合并观察,比较混合前后三者占据空间大小的变化。需要注意混合后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容积。注意事项:在用电子天平测量时,需要去除的质量。在用量筒比较体积时,要考虑混合后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筒的容积。实验名称:固体混合物的分离实验目的:通过不同的方法分离生活中的一些固体混合物。实验器材:黄豆、绿豆、玉米粉、木屑、铁屑、红糖、沙子、培养皿、手持筛子、磁铁、水、烧杯。实验步骤:1.在分离固体混合物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混合物,思考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分离,为什么要用这种方法,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和材料,具体如何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实例,帮助学生理解。2.使用手持筛子分离黄豆、绿豆、玉米粉等细小颗粒,使用磁铁分离铁屑,使用水进行筛选分离沙子和木屑,使用烧杯进行加热分离红糖。3.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加深他们对固体混合物分离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需要注意实验安全,如避免烧杯爆裂等问题。3.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个混合物,里面包括黄豆、绿豆和玉米粉。我们可以使用不同孔径的筛子来分离它们。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其他的方法。4.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个混合物,里面包括木屑和铁屑。我们可以使用磁铁来分离它们,也可以使用沉浮法。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并鼓励他们尝试其他的方法。5.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需要一个混合物,里面包括红糖和沙子。我们可以使用水溶解的方法来分离它们。红糖能溶于水,沙子不能溶于水。如果想得到红糖,我们可以将糖水加热,使水分蒸发,然后析出红糖颗粒。这个活动为下一课《把盐放到水里》做了铺垫。在这个活动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惯,有序操作,合理分工,实验结束及时整理器材和桌面。实验名称:观察沙子和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研究对比实验的方法。实验器材:沙子、盐、搅拌棒(建议使用玻璃棒)、水、烧杯(自备)实验步骤:1.在两个烧杯中放入同样多的冷水,再放入同样多的沙子和盐,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注意不要让玻璃棒接触烧杯发出声响。2.静置一会后,观察沙子和盐在水中的不同溶解现象。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引导学生理解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注意事项:为了便于观察和比较,尽量做到两个烧杯中放入的冷水同样多,加入的盐和沙子也同样多。搅拌后要静置一会再描述看到的现象。实验名称: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盐等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初步研究对比实验的方法。实验器材:盐、搅拌棒(建议使用玻璃棒)、水、烧杯(自备)实验步骤:1.提出“盐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后,让学生进行猜测,并罗列出可能的因素。2.根据学生的猜测,指导他们制定探究实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指导和帮扶。3.实验方案包括问题、假设、实验步骤、实验结论等多个部分,学生可以分组制定方案。方案制定好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及时提出和发现方案中存在的问题。4.在实验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相同体积的水和相同质量的盐”,并初步培养他们做对比实验要注意控制变量的意识。实验名称:测量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及影响因素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并能够测量一定量的盐在一定量的水中的溶解情况。实验器材:食盐、2克量勺、玻璃棒、烧杯、水。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提出影响盐在水中溶解速度的因素,如温度、搅拌、盐颗粒大小等,并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2.指导学生每次用量勺加相同质量的盐,加盐后用玻璃棒搅拌到完全溶解后再次加盐,当盐溶解得很慢时,要逐渐加入。当盐无法再溶解时,停止加盐,并计算这杯水溶解了多少克盐。提醒学生注意,当盐无法再溶解时所加的那次盐不可计算在内。同时,要注意用热水时的安全问题。3.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与帮助,鼓励学生针对自己的假设进行探究。同时,提醒学生在设计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实验名称:用过滤和蒸发的方法分离混合物实验目的: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水中的不溶物,用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实验器材:矿泉水瓶、棉花、沙子、小石子、烧杯、盐水、刷子、黑卡纸。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说说生活中分离固体物质和液体物质的现象和方法。2.制作过滤器,将矿泉水瓶的瓶口剪下,给瓶盖打孔;将瓶口倒置,在瓶口塞一团脱脂棉,依次放入干净的沙子、小石子、棉球,再把它倒扣在瓶身中,制成一个过滤器。3.将含有不溶物的水缓缓倒入过滤器中,比较过滤前后的水。引导学生发现,小石子、沙子、棉花之间有缝隙,可以过滤水中的不溶解杂质。再结合图片或视频资料,了解自来水厂的水出厂前需要多次过滤。4.将盐水倒入烧杯中,用刷子在黑卡纸上涂上盐水,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蒸发,观察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引导学生发现,水分蒸发后,盐留在了黑卡纸上,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分离水中的溶解物。3.小组制作时,指导学生将圆形塑料筒插入塑料杯中,填充石子和沙子,模拟地下水的储存层和含水层。然后在顶部加水,观察水从哪里渗出来,理解地下水的成因和储存区域。4.模拟降雨时,可以用喷壶喷水,观察水从哪里渗出来,加深对地下水的理解。5.观察讨论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水井模型中的水流动情况,理解地下水的流动规律,并结合地下水形成示意图进行讲解和讨论。注意事项:圆形塑料筒要选用较厚的材料,以免破裂。在填充石子和沙子时,要注意分层,以模拟地下水的储存层和含水层。模拟降雨时,要适量控制水量,避免水流过快或过慢影响实验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地下水的概念和流动规律,而不是仅仅模拟制作水井模型。实验名称:探究海水与淡水的不同,并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海水与淡水的不同,并体验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的方法。实验器材:海水晶、滴管、水、勺子、烧杯、蜡烛、塑料盆、塑料薄膜、石块。实验步骤:1.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海水又苦又咸的原因,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步骤。2.取1ml海水晶,或使用滴管滴5滴海水,或使用无针头注射器量取海水。3.“模拟海水”可以使用海水精来配制,配制时要注意一般海水浓度不超过4.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也可以直接用食用盐来配制“海水”。4.加热海水至水干后,让学生对比观察淡水(自来水)和海水(配制的“模拟海水”)残留物,推测出海水中含有更多的杂质。5.制作简易海水淡化装置,让学生详细描述加热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注意事项:要按照教材要求准备好实验器材,并且控制好海水精的浓度。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使用喷壶洒水。加热海水时要小心,不要烧坏实验器材。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惯。实验器材:透明塑料袋、吸管、蜡烛、火柴、餐巾纸。实验步骤:1.请学生在透明塑料袋中吹一口气,然后用吸管将袋子内的气体吸出来,吹入火柴火焰中,观察火焰变化。2.点燃蜡烛,让学生将透明塑料袋套在蜡烛上方,吸入袋内的空气,用餐巾纸捏住袋口,再将袋子倒过来,观察餐巾纸上的水滴。3.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总结,说出吸进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注意事项:在点燃蜡烛时,要注意安全,避免火灾。在吸气时,要注意不要吸入塑料袋内的空气,以免窒息。在倒过袋子时,要小心,避免水滴滴落。实验名称: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实验器材:保鲜袋、澄清石灰水、烧杯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的不同之处,提出验证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问题。2.收集空气和呼出气体,倒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变化。引导学生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即吸进去的空气不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呼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容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3.分析实验现象,讲解背后的原因:人需要呼吸,是为了利用氧气将营养物质转化为热量和能量,并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这是新陈代谢活动的必须过程。注意事项:保证塑料袋干净、干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影响实验效果。呼吸时,吸进的是空气,呼出的是含二氧化碳较多的气体。实验名称:测量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状态下的呼吸次数,分析运动对呼吸的影响实验器材:秒表实验步骤:1.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引出测量活动。2.在测量前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包括测量什么、怎样测、测几次、怎样记录和确定结果等方面,保证测量结果准确。3.建议采用高抬腿原地跑逐渐加快的运动,或做原地下蹲运动一至两分钟。老师可以统一计时。4.结合活动手册上的记录,按照不同状态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进行数据分析,据实得出结论,引出后面测量肺活量大小的环节。5.测量学生安静状态下、运动结束时和休息3分钟后的一分钟呼吸次数,并记录。6.分析自己的数据,比较不同状态下呼吸次数的变化。比较男生和女生的数据,以及同学和老师的数据,观察不同群体之间呼吸次数的差异。注意事项:在活动前说明“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运动结束后应立即测量。实验名称:测量肺活量实验目的:通过简易装置测量肺活量实验器材:简易肺活量袋、肺活量测量仪实验步骤:1.介绍呼吸频率和肺活量的差异,引导学生了解肺活量大小因人而异。2.指导学生使用肺活量袋或自制肺活量测量仪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记录数据。3.使用标准肺活量测量仪测量学生肺活量,比较数据,引出运动和保护呼吸器官的话题。注意事项:注意卫生,每人测量后及时更换吸管。实验名称:模拟消化道运动实验目的:了解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实验器材:漏斗、软塑料管、气球、小球实验步骤:1.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方式。2.使用漏斗、软塑料管、气球和小球模拟消化道内的运动,让学生了解各部分的模拟对象。3.让小球从“口腔”开始旅行,依次穿过各个“消化器官”,直至从“肠道”钻出,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的运动。4.让学生模拟食物在消化道内推进的行为,总结出运动方式为蠕动,揭示胃肠通过逐段蠕动推进食物不断地前进的原因。注意事项:在组织过程中,要先讲清楚各个器官的顺序和位置,再进行模拟。实验名称: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实验目的:使用实验方法检测食物中的淀粉和脂肪实验器材:土豆、萝卜、花生、碘酒实验步骤:1.介绍碘酒的特性,即遇到淀粉会变蓝,让学生了解可以用碘酒检测食物中的淀粉。2.使用滴管向土豆和萝卜块上滴1-2滴碘酒,对比现象后得出结论:土豆中含有淀粉,萝卜中不含淀粉。3.检测花生中是否含有油脂,让学生思考并进行操作。4.使用纸检测食物是否含有较多油脂,让食物在纸上用力刻划、挤压,如果含有较多油脂应能观察到明显的油渍。注意事项:注意操作规范,避免污染实验器材。实验名称:设计科学食谱实验目的:通过合理搭配食物,设计科学合理的食谱。实验器材:食物卡片、分格餐盘。实验步骤:1.学生了解食物搭配原则后,可以借助食物卡片或自制卡片配餐,分格的大小可表示各类食物的份数。2.学生把自己设计的一日食谱写在活动手册上,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评价及修改,再进行全班交流。3.学生应从营养均衡、价格合理等方面互相评价设计的合理性,也要提醒学生平时要多喝水、多户外运动,让孩子们的生活更健康。注意事项:本环节食物的搭配不要求学生掌握食物的量,而重在食物种类的合理搭配,鼓励学生通过文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通信网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水利职业学院《汽车轻量化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建东职业技术学院《法语二外》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州学院《项目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A》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数量分析方法》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自贡职业技术学院《仿真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周口理工职业学院《生物化工设备》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网络课程综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工业组态控制技术说课
- 高校数据中心灾备系统建设方案
- 深圳某项目空调蓄冷水池施工技术方案
- 全套教学课件《工程伦理学》
- 妇科术后病人饮食护理
- 脑梗塞后遗症护理查房
- 2024至2030年中国猪肉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潜力分析研究报告
- 安装空调劳务合同协议书
- 自动化生产线设计报告
- 药理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 圣经中的正月初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