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_第1页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_第2页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_第3页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_第4页
《农村社会学》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社会学RuralSociology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241208适用专业:农林经济管理课程性质:专业选修开课单位:经贸学院农经系学时:32学分:2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中文简介:本课程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主要研究农村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学科,以乡村中的宗族、神明、乡村精英、土地和户籍等为主线,介绍了农村社会学的基本内容,并从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出发,主要就人地关系、农村经济、农村政治、农村文化、农村教育、农村卫生、农村婚姻与家庭、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社会分层、农村社会流动、农民负担、农村扶贫、农村社会保障和城乡一体化进行了阐述。透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明白中国传统农村的社会发展脉络,理解促成农村社会形成的国家政策、市场体系、权力架构和文化网络等因素,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当今国家、城市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二、教学目的与要求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状况和趋势,掌握农村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熟悉当代中国有关“三农”的基本理论与政策实践。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释和解决农村社会发展中的现象和问题;运用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具体社会问题,为农业推广实践提供符合农村社会实际的理论与方法。素质目标:对于农村社会生活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培养学生的“三农”情怀,树立为农业贡献一份力量的强烈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坚定学生从事农业的信心和决心,使农科学生毕业后能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作出贡献。课程思政目标:鼓励学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相联系,将人生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相融合;激发学生爱国精神,并引导其树立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的观念,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培养学生关注“三农”问题,提升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理解;激励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小组汇报等方法。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农村社会学了解0.52.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理解13.学习农村社会学的意义与要求理解0.5重点与难点: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围;农村社会学研究方法。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含义;了解农村社会学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熟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任务和事件。第二章农村社会学史略

1.国外的农村社会学

了解0.52.中国农村社会学

了解0.53.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农村研究理解1重点与难点:农村社会学的起源和发展、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了解农村社会学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费孝通农村社区研究的传承与发展;毛泽东的农村调查对农村社会学有的贡献。第三章农村社会学理论

1.农民、农业和农村掌握12.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了解0.53.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了解0.5重点与难点: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概念;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战略地位。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掌握农民、农业和农村三者的含义及其特征;了解农村社会学的理论流派;了解农村社会学的理论发展历程。第四章人地关系

1.人地关系的概念及主要理论理解0.52.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了解0.53.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变化掌握1重点与难点:传统的农村经济与土地占有状况;土地革命纲领和土地改革实践;新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演变。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掌握人地关系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了解历史上人地关系的形成和变化;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人地关系的变化。第五章农村经济

1.农村经济概述

理解0.52.农村经济制度掌握0.53.国营农场了解0.54.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0.5重点与难点:什么是农村经济;农村经济制度的概念及其类型。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理解农村经济与农村社会的关系;了解我国农村经济制度发展历程;了解我国国营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概念及类型。第六章农村政治1.农村政治研究的理论视角了解0.52.农村政治权力结构变迁了解0.53.村民自治掌握14.农民维权掌握1重点与难点:我国农村村民自治制度和农村村民自治特点;农民维权的路径及实现方法。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了解农村政治权利结构发生的变化;掌握村民自治的含义及优缺点;掌握农民维权的原因及如何进行基层维稳。第七章农村文化1.农村文化概述了解0.52.民间信仰

了解0.53.中国农村的宗族文化掌握1重点与难点:农村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点;农村文化的特点;我国农村的宗族文化。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理解农村文化的社会学意义;联系实际理解农村文化的含义和农村文化的变迁;了解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八章农村卫生1.农村健康问题

了解0.52.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理解0.53.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掌握0.54.农村健康保障制度掌握1重点与难点:我国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农村健康保障制度。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从多维角度理解农村健康;理解中国农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了解我国现行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第九章农村工业化

1.农村工业化概述了解0.52.我国农村工业化历程与特征理解0.53.中国农村工业化的模式掌握1重点与难点:我国农村工业化历程和特征;我国农村工业化模式。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了解农村工业化的概念及其对农村的积极意义;理解我国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历程;掌握中国农村工业化的三大模式。第十章农村城镇化

1.新农村建设背景与意义了解0.52.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理解0.53.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和内容掌握1重点与难点: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措施。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了解新农村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掌握新农村的特点及其含义;掌握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点和内容理民主的具体含义。第十一章农村社会分层1.农村社会分层概述了解0.5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分层的历史演变

理解13.农民工阶层掌握0.5重点与难点:社会分层的含义;社会分层的动因;农民工阶层的定义及现状。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掌握社会分层的含义熟悉社会分层的理论;了解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和趋势。第十二章农村社会流动

1.社会流动概述了解0.52.中国农村社会流动的历史与现状理解13.农村社会流动中的几个问题理解0.5重点与难点:社会流动的含义、动因和功能;农村社会流动的动因、特点和现状。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了解社会流动的含义;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理解农村社会流动的几个问题。第十三章农村扶贫

1.贫困概述了解0.52.中国农村贫困的状况及原因掌握0.53.中国农村的扶贫实践掌握1重点与难点:我国农村贫困的原因及现状;农村扶贫政策及实践。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了解中国农村扶贫经历了哪些阶段;扶贫工作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有什么战略意义;能够结合中国农村扶贫的历史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中国今后农村扶贫的发展方向。第十四章农村社会保障

1.农村社会保障概述了解0.52.农村社会救助理解0.5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掌握14.农村优抚安置理解0.5重点与难点:农村社会保障的结构及内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类型、特点及功能;认识到建设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掌握农村社会保障的含义、特点和内容;了解历史上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思想和新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解农村社会保障的政府责任,理解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和原则。第十五章城乡统筹

1.城乡统筹概述了解0.52.城乡统筹的背景和现有模式

理解0.53.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掌握1重点与难点:利用城乡统筹的现有模式,探索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途径。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学生能够理解城乡统筹的战略意义;运用城乡关系理论来解释农村—小城镇—城镇的城乡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在城乡统筹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推荐教材: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教学参考资源:1.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2.刘世定,《占有、认知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