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校际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下列新型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B.形状记忆合金C.高温结构陶瓷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答案〗D〖解析〗【详析】A.砷化镓是无机物,故A不选;B.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不选;C.陶瓷是硅酸盐材料,故C不选;D.聚乙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选;〖答案〗选D。2.能量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太阳能集热器B.锂离子电池C.燃气灶D.电风扇〖答案〗B〖解析〗【详析】A.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A不符合题意;B.锂离子电池是化学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C.燃气灶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热能,C不符合题意;D.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将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 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答案〗A〖解析〗【详析】A.将废旧塑料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化工原料,实现废物利用,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故A符合题意;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不可行,因为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C不符合题意;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穿心莲内酯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析】该物质含酯基、碳碳双键、羟基,不存在羧基,故选B。5.如图表示三种烷烃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分子式为 B.a和b互为同系物C.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D.a、b、c都属于不饱和烃〖答案〗D〖解析〗〖祥解〗a丙烷,b为正丁烷,c为异丁烷。【详析】A.由图可知,a为丙烷,a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B.a为丙烷,b为正丁烷,两者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b为正丁烷,c为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a、b、c结构都是单键,都属于饱和烃,故D错误;故〖答案〗D。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B.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答案〗B〖解析〗【详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B正确;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7.下列组合中,不能使装置中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选项ab试剂XAC溶液B蔗糖溶液C稀硫酸D稀盐酸〖答案〗B〖解析〗〖祥解〗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说明不能构成原电池;【详析】A.Fe、C是不同的电极,Fe和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是非电解质,蔗糖溶液不导电,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故B符合题意;C.Zn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强,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D.铜、锌是不同的电极,盐酸溶液与锌的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乙烯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B.用溴水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C.乙烯可用于催熟果实 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聚合物〖答案〗A〖解析〗【详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故A错误;B.乙烯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甲烷通入溴水无现象,能鉴别,故B正确;C.乙烯能做催熟剂,可用于催熟果实,故C正确;D.一定条件下乙烯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故D正确;故选:A。9.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时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温度催化剂所用时间①2滴②2滴③2滴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可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获得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C.获得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D.实验②、④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析】A.实验①、②中只有温度不同,可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B.实验①、③中H2O2的浓度不同,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化学反应速率快,则获得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B错误;C.比较实验③、④可知,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故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即,C错误;D.实验②、④中反应温度、是否使用催化剂均不相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故选A。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错误的是()A.将新制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变红C.将足量乙烯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D.向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鸡蛋清无变化〖答案〗D〖解析〗【详析】A.葡萄糖是还原性糖,故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为砖红色,故A正确;
B.乙酸含有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则溶液呈酸性,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变红,故B正确;
C.将足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紫色溶液逐渐褪色,故C正确;
D.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故蛋清溶液变黄,故D错误;
故选:D。11.烷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共有()A.7种 B.6种 C.5种 D.4种〖答案〗C〖解析〗【详析】烃C7H16分子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若含有1个支链为-CH2CH3,则为CH3CH2CH(CH2CH3)2,只有1种;若含有2个-CH3,则为:CH3CH2C(CH3)2CH2CH3,CH3CH2CH2C(CH3)3,CH3CH2CH(CH3)CH(CH3)2,CH3CH(CH3)CH2CH(CH3)2,有4种,共有1+4=5种,故选:C。12.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并置于光亮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仅得到四种产物B.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与也能反应C.和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D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上有油珠产生〖答案〗D〖解析〗【详析】A.一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该实验可得到4种有机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共5种产物,A错误;B.CH4和Cl2反应需要光照条件,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不反应,B错误;C.反应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均难溶于水,CH3Cl呈气态,CH2Cl2、CHCl3、CCl4均都为液体,HCl极易溶于水,因此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但液体不会充满试管,C错误;D.在光照条件下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CH2Cl2、CHCl3、CCl4都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D正确;故选D。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B.乙烷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C.在过量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D.中所含原子总数为〖答案〗C〖解析〗【详析】A.乙烯物质的量为,1个C=C键共用2对电子对,4个C-H键总共4对电子对,则1mol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A正确;B.乙烷物质的量为,结构简式为CH3CH3,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B正确;C.物质的量为,硫在过量中充分燃烧只能生成SO2,转移的电子数为,C错误;D.物质的量为,所含,所含原子总数为,D正确;故选C。14.组装如图实验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乙中注入水,气体颜色会变浅C.注入水后装置乙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反应生成D.丙中X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以吸收尾气〖答案〗C〖解析〗〖祥解〗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硝酸铜和水,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装置乙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的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装置丙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能用于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详析】A.铜丝上移离开液面则不能与浓硝酸反应,下移进入液面则能与浓硝酸反应,因此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正确;B.由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乙中注入水,气体红棕色会变浅因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B正确;C.由分析可知,注入水后装置乙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C错误;D.由分析可知,装置丙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能用于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8分)15.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下图表示其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此类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a.镁与盐酸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2)如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溶液。①该装置的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片刻后,铁圈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倾斜。(3)工业上常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制得水煤气(主要成分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体积均为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①甲容器中,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A点的___________(填“>”、“<”或“=”,下同)(逆)。②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的温度:甲___________乙。③下列能判断乙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B.容器中的质量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的同时生成〖答案〗(1)①.d②.>(2)①.②.③.上(3)①.0.75②.>③.>④.AB〖解析〗(1)该图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a.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故选d;吸热反应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2)①该装置形成原电池,铁比银活泼,在溶液中铁做负极,银做正极,则正极材料为Ag,正极上的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是;②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铁圈质量减小,则片刻后,铁圈向上倾斜;(3)①甲容器中,内C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5mol,则平均反应速率,由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0.75;A点生成物浓度仍在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②达到平衡时甲容器所需时间比乙容器的少,说明反应速率较快,由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两个容器的温度:甲>乙;③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即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碳的质量发生变化,当容器中的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C.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的同时生成都是指逆反应方向的速率,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故选AB。16.乙酸、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在学习完乙酸、乙醇的性质后,某同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利用家中的食醋、酒精来验证两者的相关性质。①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说明醋酸的酸性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碳酸的酸性。②如图1,将钠置于盛有酒精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点燃导管尖嘴处的气体,观察到气体燃烧并产生___________色火焰。该实验发生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如图2,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迅速伸入到装有酒精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乙酸与乙醇的反应,设计了如图3装置。①a试管中除药品外,还需加入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②加热时,a试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③试管中盛装的溶液为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在b试管__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可以看到油状物质并闻到有特殊香味。〖答案〗(1)①.强于②.淡蓝③.④.由黑色变为红色⑤.(2)①.防止液体暴沸②.吸水剂和催化剂③.④.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⑤.饱和溶液⑥.上方〖解析〗(1)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反应为: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②试管中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与乙醇钠;③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再伸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将铜丝表面的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发生反应为:;(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密度小,不溶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据此分析解答。(1)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反应为: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根据反应符合强酸制取弱酸,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②如图1所示,试管中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与乙醇钠,氢气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③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再伸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将铜丝表面的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发生反应为:,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说明该物质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CH3CHO;(2)①按如图3所示装置,甲试管中装有乙酸、乙醇、浓硫酸还需要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液体爆沸;②a试管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水剂和催化剂,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属于取代(酯化)反应;③b试管装的是饱和Na2CO3溶液,用于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在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乙试管上方可以看到油状物质并闻到有特殊香味。17.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及其产物进行验证。(1)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2)装置甲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装置乙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4)证明产物中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5)装置丁中酸性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体现了的___________性。(6)装置戊的作用是___________。(7)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装置甲的反应产物中有。(8)装置庚中倒扣的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9)为检验装置甲反应后圆底烧瓶内的溶液中是否含有,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浓)(3)水(4)装置丙中品红溶液褪色(5)①.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气体②.还原(6)检验是否吸收完全(7)装置戊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防倒吸(9)取少量圆底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反之,则溶液中不含〖解析〗C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水生成,品红溶液褪色证明产生二氧化硫,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装置戊的品红溶液验证二氧化硫除尽,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NaOH溶液吸收尾气;(1)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分液漏斗;(2)C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3)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有水加入时变蓝,装置乙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产物中有水;(4)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证明产物中有的实验现象是装置丙中品红溶液褪色;(5)酸性高锰酸钾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装置丁中酸性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气体,体现了的还原性;(6)装置丁用酸性溶液吸收二氧化硫,装置戊的作用是检验是否吸收完全;(7)装置戊的品红溶液验证二氧化硫除尽,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观察到装置戊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证明装置甲的反应产物中有;(8)NaOH溶液吸收尾气,装置庚中倒扣的漏斗的作用是防倒吸;(9)先加入稀盐酸排除其他离子的影响,再加入氯化钡溶液检验,实验操作为取少量圆底烧瓶中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酸化,再加入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溶液中含有;反之,则溶液中不含。18.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洋中获取多种化工原料。I.海带提碘(1)灼烧是将海带放入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用酒精灯充分加热灰化。(2)设计实验证明“浸泡”已经进行完全:___________需要用到的实验药品有:淀粉溶液、硫酸酸化的溶液,写出具体实验操作和现象)。(3)“氧化”步骤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II.海水的综合利用已知:苦卤是海水经蒸发浓缩析出食盐后所得的母液,主要含有和等。(4)操作1名称为___________。(5)操作2为粗盐精制的过程,为除去粗盐中的和,加入下列试剂的顺序为___________(填序号)。①溶液②溶液③溶液④稀盐酸(6)试剂1最好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电解无水氯化镁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A.B.C.D.(7)将吹出后的含空气按一定速率通入吸收塔,用和水进行吸收,吸收后的空气进行循环利用。①流程中可用热空气吹出溴的原因为___________。②“吸收塔”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坩埚(2)取最后一次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再加入硫酸酸化的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蓝(3)(4)过滤(5)③①②④或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6)①.B②.(熔融)(7)①.溴单质易挥发②.〖解析〗I.由流程可知,海带在坩埚中灼烧,然后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滤液含碘离子,滤液中加入硫酸酸化的过氧化氢,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再加四氯化碳萃取碘,分液分离出水层,得到碘的四氯化碳溶液;II.海水蒸发浓缩后得到粗盐和苦卤,苦卤主要含有和等,加入试剂1为Ca(OH)2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经过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无水氯化镁,电解熔融氯化镁得到镁单质,氯气将氧化得到Br2,单质溴易挥发,用热空气吹出溴单质,二氧化硫和水和溴单质反应生成HBr和硫酸,通入氯气氧化HBr生成溴单质;(1)加热固体选用坩埚,将海带放入坩埚中灼烧;(2)证明“浸泡”已经进行完全说明不存在碘元素,实验操作为:取最后一次浸出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再加入硫酸酸化的溶液,振荡,观察到溶液不变蓝;(3)“氧化”步骤中过氧化氢在酸溶液中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I-+H2O2+2H+=I2+2H2O;(4)操作1分离固体和溶液,名称为过滤;(5)NaOH溶液除去镁离子,溶液除去,溶液除去钙离子和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因此溶液一定添加在溶液的步骤之后,过滤出全部的沉淀,最后加入稀盐酸中和过量的溶液、溶液,则加入试剂的顺序为③①②④或③②①④或①③②④;(6)试剂1应选择碱性物质沉淀镁离子,NaOH较昂贵,最好选用Ca(OH)2,故选B;电解无水氯化镁生成镁单质和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熔融);(7)①流程中可用热空气吹出溴的原因为溴单质易挥发;②“吸收塔”内单质溴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陕西省汉中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校际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计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新型材料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能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下列新型材料主要成分属于有机物的是()A.砷化镓太阳能电池 B.形状记忆合金C.高温结构陶瓷 D.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答案〗D〖解析〗【详析】A.砷化镓是无机物,故A不选;B.Ti-Ni形状记忆合金是金属材料,故B不选;C.陶瓷是硅酸盐材料,故C不选;D.聚乙烯纤维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故D选;〖答案〗选D。2.能量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太阳能集热器B.锂离子电池C.燃气灶D.电风扇〖答案〗B〖解析〗【详析】A.太阳能集热器工作时将光能转化为热能,A不符合题意;B.锂离子电池是化学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符合题意;C.燃气灶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热能,C不符合题意;D.电风扇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将废旧塑料回收再利用 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答案〗A〖解析〗【详析】A.将废旧塑料转化为可以再利用的化工原料,实现废物利用,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故A符合题意;B.将废旧电池填埋处理不可行,因为会污染土壤和水源,故B不符合题意;C.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大量燃烧化石燃料,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C不符合题意;D.将生活垃圾焚烧处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穿心莲内酯具有祛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天然抗生素,结构简式如图所示。它不具有的官能团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详析】该物质含酯基、碳碳双键、羟基,不存在羧基,故选B。5.如图表示三种烷烃分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的分子式为 B.a和b互为同系物C.b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 D.a、b、c都属于不饱和烃〖答案〗D〖解析〗〖祥解〗a丙烷,b为正丁烷,c为异丁烷。【详析】A.由图可知,a为丙烷,a的分子式为,故A正确;B.a为丙烷,b为正丁烷,两者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1个CH2,互为同系物,故B正确;C.b为正丁烷,c为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D.a、b、c结构都是单键,都属于饱和烃,故D错误;故〖答案〗D。6.下列反应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 B.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答案〗B〖解析〗【详析】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A.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发生的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B.乙烯与水反应制取乙醇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B正确;C.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故C错误;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B。7.下列组合中,不能使装置中的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是()选项ab试剂XAC溶液B蔗糖溶液C稀硫酸D稀盐酸〖答案〗B〖解析〗〖祥解〗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说明不能构成原电池;【详析】A.Fe、C是不同的电极,Fe和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是非电解质,蔗糖溶液不导电,不能形成闭合回路,不能构成原电池,电流表指针不能发生偏转,故B符合题意;C.Zn的金属活泼性比Fe强,Zn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C不符合题意;D.铜、锌是不同的电极,盐酸溶液与锌的反应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闭合回路,可以形成原电池,有电流产生,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8.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关于乙烯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 B.用溴水可以鉴别甲烷和乙烯C.乙烯可用于催熟果实 D.乙烯在一定条件下能生成聚合物〖答案〗A〖解析〗【详析】A.乙烯含有碳碳双键,乙烯是平面型结构,故A错误;B.乙烯能与溴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使其褪色,甲烷通入溴水无现象,能鉴别,故B正确;C.乙烯能做催熟剂,可用于催熟果实,故C正确;D.一定条件下乙烯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故D正确;故选:A。9.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H2O2分解反应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在4支试管中分别加入3mLH2O2溶液,并测量收集VmL气体时所需的时间,实验记录如下:实验序号H2O2溶液浓度H2O2溶液温度催化剂所用时间①2滴②2滴③2滴④/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①、②可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B.获得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C.获得相同体积O2所需要的时间:D.实验②、④可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答案〗A〖解析〗【详析】A.实验①、②中只有温度不同,可研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A正确;B.实验①、③中H2O2的浓度不同,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化学反应速率快,则获得相同体积氧气所需的时间,B错误;C.比较实验③、④可知,③中过氧化氢的浓度大,且使用催化剂,故反应速率快,所需时间短,即,C错误;D.实验②、④中反应温度、是否使用催化剂均不相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D错误;故选A。10.下列实验中的颜色变化错误的是()A.将新制悬浊液与葡萄糖溶液混合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B.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变红C.将足量乙烯通入酸性溶液中,溶液紫色褪去D.向盛有鸡蛋清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浓硝酸,鸡蛋清无变化〖答案〗D〖解析〗【详析】A.葡萄糖是还原性糖,故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反应生成氧化亚铜沉淀,为砖红色,故A正确;
B.乙酸含有羧基能电离出氢离子则溶液呈酸性,将紫色石蕊溶液滴入乙酸溶液中,溶液变红,故B正确;
C.将足量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紫色溶液逐渐褪色,故C正确;
D.蛋白质遇浓硝酸发生显色反应,故蛋清溶液变黄,故D错误;
故选:D。11.烷烃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的结构共有()A.7种 B.6种 C.5种 D.4种〖答案〗C〖解析〗【详析】烃C7H16分子中,主链含有5个碳原子,若含有1个支链为-CH2CH3,则为CH3CH2CH(CH2CH3)2,只有1种;若含有2个-CH3,则为:CH3CH2C(CH3)2CH2CH3,CH3CH2CH2C(CH3)3,CH3CH2CH(CH3)CH(CH3)2,CH3CH(CH3)CH2CH(CH3)2,有4种,共有1+4=5种,故选:C。12.取一支硬质大试管,通过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半试管甲烷和半试管氯气,并置于光亮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仅得到四种产物B.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与也能反应C.和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液体充满试管D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内壁上有油珠产生〖答案〗D〖解析〗【详析】A.一个CH4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该实验可得到4种有机产物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共5种产物,A错误;B.CH4和Cl2反应需要光照条件,将该装置放在黑暗处不反应,B错误;C.反应生成的CH3Cl、CH2Cl2、CHCl3、CCl4均难溶于水,CH3Cl呈气态,CH2Cl2、CHCl3、CCl4均都为液体,HCl极易溶于水,因此完全反应后液面上升,但液体不会充满试管,C错误;D.在光照条件下CH4和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CH2Cl2、CHCl3、CCl4和HCl,CH2Cl2、CHCl3、CCl4都为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反应过程中试管内黄绿色逐渐变浅,试管壁上有油珠产生,D正确;故选D。13.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B.乙烷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C.在过量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D.中所含原子总数为〖答案〗C〖解析〗【详析】A.乙烯物质的量为,1个C=C键共用2对电子对,4个C-H键总共4对电子对,则1mol乙烯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A正确;B.乙烷物质的量为,结构简式为CH3CH3,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B正确;C.物质的量为,硫在过量中充分燃烧只能生成SO2,转移的电子数为,C错误;D.物质的量为,所含,所含原子总数为,D正确;故选C。14.组装如图实验装置,检验装置气密性后,添加药品,将铜丝插入浓硝酸中开始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乙中注入水,气体颜色会变浅C.注入水后装置乙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说明反应生成D.丙中X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以吸收尾气〖答案〗C〖解析〗〖祥解〗由实验装置图可知,装置甲中发生的反应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硝酸铜和水,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装置乙中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反应生成的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装置丙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能用于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详析】A.铜丝上移离开液面则不能与浓硝酸反应,下移进入液面则能与浓硝酸反应,因此实验中可以利用铜丝的上下移动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A正确;B.由分析可知,一段时间后抽出铜丝,向乙中注入水,气体红棕色会变浅因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B正确;C.由分析可知,注入水后装置乙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稀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C错误;D.由分析可知,装置丙中盛有的氢氧化钠溶液能用于吸收氮的氧化物,防止污染空气,D正确;故选C。第II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8分)15.化学反应与能量、速率息息相关,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化学反应中能用下图表示其能量变化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此类反应中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填“>”或“<”)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a.镁与盐酸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2)如图,在盛有水的烧杯中,铁圈和银圈的连接处吊着一根绝缘的细丝,使之平衡。小心地从烧杯中央滴入溶液。①该装置的正极材料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正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②片刻后,铁圈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倾斜。(3)工业上常用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制得水煤气(主要成分为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体积均为的甲、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一定量炭粉和水蒸气,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的过程如图所示:①甲容器中,内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A点的___________(填“>”、“<”或“=”,下同)(逆)。②反应过程中,两个容器的温度:甲___________乙。③下列能判断乙容器中的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B.容器中的质量不再变化C.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的同时生成〖答案〗(1)①.d②.>(2)①.②.③.上(3)①.0.75②.>③.>④.AB〖解析〗(1)该图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是吸热反应;a.镁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b.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c.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d.高温煅烧石灰石使其分解是吸热反应;故选d;吸热反应有能量变化的原因是: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2)①该装置形成原电池,铁比银活泼,在溶液中铁做负极,银做正极,则正极材料为Ag,正极上的铜离子得电子生成铜,电极反应式是;②铁做负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铁圈质量减小,则片刻后,铁圈向上倾斜;(3)①甲容器中,内C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1.5mol,则平均反应速率,由速率之比等于系数比,0.75;A点生成物浓度仍在增加,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②达到平衡时甲容器所需时间比乙容器的少,说明反应速率较快,由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则两个容器的温度:甲>乙;③A.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即氢气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A正确;B.反应过程中碳的质量发生变化,当容器中的质量不再变化,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B正确;C.相同时间内,反应消耗的同时生成都是指逆反应方向的速率,不能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C错误;故选AB。16.乙酸、乙醇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1)在学习完乙酸、乙醇的性质后,某同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利用家中的食醋、酒精来验证两者的相关性质。①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说明醋酸的酸性___________(填“强于”或“弱于”)碳酸的酸性。②如图1,将钠置于盛有酒精的试管中,一段时间后,点燃导管尖嘴处的气体,观察到气体燃烧并产生___________色火焰。该实验发生的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③如图2,将绕成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迅速伸入到装有酒精的试管中,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是___________,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该反应中产生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2)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乙酸与乙醇的反应,设计了如图3装置。①a试管中除药品外,还需加入块碎瓷片,其目的是___________。②加热时,a试管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③试管中盛装的溶液为___________;一段时间后在b试管___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可以看到油状物质并闻到有特殊香味。〖答案〗(1)①.强于②.淡蓝③.④.由黑色变为红色⑤.(2)①.防止液体暴沸②.吸水剂和催化剂③.④.取代反应或酯化反应⑤.饱和溶液⑥.上方〖解析〗(1)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反应为: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②试管中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与乙醇钠;③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再伸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将铜丝表面的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发生反应为:;(2)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醇、除去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且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密度小,不溶于水,分层后有机层在上层据此分析解答。(1)①鸡蛋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将鸡蛋放入食醋中看到鸡蛋表面有气泡生成,发生反应为:
2CH3COOH+CaCO3=(CH3COO)2Ca+CO2↑+H2O,根据反应符合强酸制取弱酸,说明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②如图1所示,试管中钠与乙醇反应生成氢气与乙醇钠,氢气燃烧呈淡蓝色火焰,化学反应方程式2CH3CH2OH+2Na⟶2CH3CH2ONa+H2↑;③螺旋状的铜丝加热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铜,再伸入到装有乙醇的试管中,乙醇将铜丝表面的氧化铜还原为铜单质,现象为黑色固体变为红色,发生反应为:,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说明该物质为乙醛,其结构简式为CH3CHO;(2)①按如图3所示装置,甲试管中装有乙酸、乙醇、浓硫酸还需要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液体爆沸;②a试管中浓硫酸的作用为:吸水剂和催化剂,加热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属于取代(酯化)反应;③b试管装的是饱和Na2CO3溶液,用于中和乙酸、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乙酸乙酯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一段时间后在装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乙试管上方可以看到油状物质并闻到有特殊香味。17.某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对木炭与浓硫酸的反应及其产物进行验证。(1)盛放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2)装置甲中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装置乙中无水硫酸铜变蓝,证明产物中有___________。(4)证明产物中有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5)装置丁中酸性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体现了的___________性。(6)装置戊的作用是___________。(7)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证明装置甲的反应产物中有。(8)装置庚中倒扣的漏斗的作用是___________。(9)为检验装置甲反应后圆底烧瓶内的溶液中是否含有,进行的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答案〗(1)分液漏斗(2)(浓)(3)水(4)装置丙中品红溶液褪色(5)①.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气体②.还原(6)检验是否吸收完全(7)装置戊中品红溶液不褪色且装置己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8)防倒吸(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三单元 第一节【第一课时】 数一数(一)(认识并感受“千”1)北师大版
- 2025年师范大学协议管理办法
- 劳动协议:劳务分包协议(2025年版)
- 2024年水利机械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高性能陶瓷刀具材料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全国清华版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新授课 第11课 智能输词句-词组和整句输入 教学设计
- 2025年度手房交易资金监管补充协议
- 2025年度大米产业投资基金简易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商标同授权及品牌授权许可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红直播带货营销推广服务合同
- 2024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解读
- 老年护理中心行风建设方案
- 第21课 磁悬浮列车(说课稿)-2023-2024学年六年级科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
- 区域销售规划方案
- 中国服装零售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5版)
- 2024年广东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公安卷)
- 期末 (试题) -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专题17 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题-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
- 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解读及设计要领
- 光伏发电站项目安全技术交底资料
- 富血小板血浆(PRP)临床实践与病例分享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