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_第1页
专题十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_第2页
专题十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_第3页
专题十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_第4页
专题十八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十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案(含答案)-【2024名师导航】中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全国版)

专题十八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

【真题1】

(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深蓝1号"收鱼忙,“远海牧鱼”出新招

①(2021年)6月21日凌晨4时许,高大的中心立柱刺破海水,张开连廊“伞骨”,紧抓两个足球场大小的八角箱体——一个大型深海渔场浮出水面,这就是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壮观的国产深远海三文鱼收鱼行动第一次在这里展开。

②7时许,吸鱼泵轰隆开启,几十秒的短暂空吸后,便有青黑色鱼影从管道中穿梭而至,场面很是壮观。当天,收鱼3000余条,成活率达到80%,平均体重超过4千克,品质达到了欧盟出口标准。

③“众所周知,海水养殖三文鱼集中在挪威、智利等冷水海域,在温暖海域养殖成功,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低的远海三文鱼养殖场。"该项目的技术支撑团队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董双林告诉记者,“这要感谢我们坐拥黄海冷水团这个水质优良的水体。这处位于黄海中部洼地深层及底部、覆盖面积与山东省相当的水体,温度、水质、溶氧量等指标都是冷水鱼生长的绝佳之地,成为了养殖三文鱼的不二之选。”

④如果说冷水团是养殖三文鱼的“天然雨林”,“深蓝1号”便是孕育三文鱼的“智能襁褓"。这座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质量超过1500吨的“巨无霸”,设计研发突破了总体设计、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核心技术,是我国在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自主设计研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

⑤“通过中央立柱及8根气柱的注水注气,我们独创了整个网箱的沉浮设计。夏天表层水温过高时,我们将网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团所处位置;冬季底层水温较低时,我们就将其上升至温暖区域。总之,无论冬夏都可以保证三文鱼在适宜的水文环境中生长。"董双林介绍道,“我们还独创了深海养殖的鱼鳔补气技术,让在深水水域的三文鱼不再因鱼鳔缺气而导致畸形。”此外,机器洗网、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技术也早已在“深蓝1号"得以应用。与国外主产区相比,利用“深蓝1号”在黄海冷水团养殖的三文鱼,成鱼快、品质优、病害少、人工与物流成本低。

(改编自《经济日报》《人民资讯》)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开发并建造的深远海养殖装备(部分)

投放海域名称技术特点

山东青岛海域“深蓝1号"首座自主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潜式深远海养殖装备

山东烟台海域“长鲸1号”坐底式深远海养殖装备,拥有网箱自动投饵和环境监测系统,是我国智能化程度最高的深远海养殖装备

广东珠海万山海域“德海1号"全球第一艘浮体与桁架混合结构的万吨级半潜式智能化养殖装备

福建福鼎海域“海峡1号”国内首座单柱式半潜式深远海养殖装备

珠海万山海域“澎湖号"2017年后我国创新设计半潜式波浪能养殖平台

福建连江海域“振渔1号”全国首创带转网装置的机械化海鱼养殖平台,深远海机械化养殖平台

浙江舟山海域“嵊海1号"全潜式深远海大黄鱼养殖平台

(改编自《我国深远海养殖现状及发展对策》报告)

材料三

这两天,我国首次在低纬度地区成功养殖出三文鱼的消息刷屏了。我国的水产重器“深蓝1号”继去年在黄海冷水团成功收获海鳟鱼后,今年终于成功收获大西洋鲑——正宗三文鱼,这对于我国的水产养殖业来说,确实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长久以来,三文鱼养殖一直是我国水产养殖业的一块“心病”,无奈苦于没有合适的天然养殖环境,国内的三文鱼养殖业一直没能发展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内不断增长的三文鱼消费市场被挪威和智利等国家的养殖三文鱼瓜分。

“深蓝1号”的成功不但填补了我国在自然水域养殖三文鱼的空白,也刷新了全球“高温"海域三文鱼养殖纪录。作为全球头号水产养殖大国,这场迟到的丰收自然也彰显了我国在水产养殖领域,无论是在硬件设备研发设计和建造方面,还是在深远海养殖技术方面的强大实力。

(摘自博主“钱湖有鱼吃”评论)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蓝1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型全潜式深远海养殖装备,也是目前全世界纬度最低的远海渔场。

B.利用“深蓝1号”养殖的三文鱼,呈现了成鱼快、品质优、成活率高、人工与物流成本低的特点。

C.“深蓝1号"能够让网箱内的三文鱼群始终处于适宜的生长温度中,这得益于网箱的可控浮沉设计。

D.“深蓝1号”的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自然水域养殖三文鱼的空白,彰显了我国水产养殖领域的强大实力。

2.下列对材料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中列出的我国新型深远海养殖装备,主要投放在山东、福建、广东和海南等沿海各省海域。

B.我国开发并建造的这些深远海养殖装备,结构多样,既有全潜式,也有半潜式,还有坐底式等。

C.这些深远海养殖装备的命名很有意思,有的体现了装备的地域特点,有的饱含深意,如“长鲸"等。

D.这些深远海养殖装备,有我国创新设计的,也有全球技术领先的,体现了在科技渔业上的发展水平。

3.根据材料,我国在发展“远海牧鱼”中进行了哪些方面的研究?

【答案】1.A

2.A

3.研究不同海域的水文环境(鱼群生活环境),研究海产养殖的技术创新,研究适合的经济鱼群鱼种。

【解析】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偷换概念,原文是“纬度最低的三文鱼渔场”,并非是“全世界纬度最低的远海渔场”。

故选A。

2.本题考查对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

A.有误,结合材料二,可知主要投放在山东、福建、广东等沿海各省海域,本项范围扩大,没有出现“海南"。

故选A。

3.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把握。

阅读材料一第③段“在温暖海域养殖成功,我们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世界上纬度最低的远海三文鱼养殖场”,可知,我国研究不同海域的水文环境(鱼群生活环境),取得突破;结合材料一第⑤段“通过中央立柱及8根气柱的注水注气,我们独创了整个网箱的沉浮设计。夏天表层水温过高时,我们将网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团所处位置;冬季底层水温较低时,我们就将其上升至温暖区域。总之,无论冬夏都可以保证三文鱼在适宜的水文环境中生长。"我们还独创了深海养殖的鱼鳔补气技术,让在深水水域的三文鱼不再因鱼鳔缺气而导致畸形。”“此外,机器洗网、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技术也早已在‘深蓝1号’得以应用"可看出,我国研究海产养殖的技术创新,取得新成就;阅读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开发并建造的深远海养殖装备(部分)很多,且会根据实际情况研究适合的经济鱼群鱼种。可据此作答。

课标要求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察知识点考点1信息提炼与概括考点2信息筛选与辨析考点3分析图表信息考点4运用文体知识解决问题考点5信息推断与运用

命题趋势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注重个性阅读体验。

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所谓“非连续性文本”,是指围绕一个事物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顺序提供多维度的诸如数据表格、图表和曲线图、图解文字、凭证单、说明书、广告、地图、清单、时刻表、目录、索引等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事物或者主题,单独看是完整的,合在一起又必须综合地表达意义。

非连续性文本的独特性

在内容上,非连续性文本大多由多种材料组成,除了文字之外,还有数据、表格、图画等,具有直观、简明、醒目、信息量大、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生活实用性突出,在现代社会中运用广泛。

在文体上,非连续性文本不同于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一般文章体裁,它强调各种文本、文体的综合应用,把连续的线性思维和零散的点状、碎片思维有机结合起来,让我们在众多跳跃的信息中感知文本内容。当今时代已进入读图时代、媒体时代,大量信息以碎片形式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的重要能力之一。

具体来说,非连续性文本以其直观、简明、概括性强、易于比较等特点,在现代社会中被广泛运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学习密不可分。

阅读要求

了解各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要求。

(1)对于文字类的文本,能关注标题、中心句、结构等,学会提取关键信息,概括文本内容,探究文本所持的态度、观点或揭示的主要问题;

(2)对于图画类的文本,能按一定的顺序客观地说明其构图要素,准确描述漫画、图标等画面的内容,指出其含义,学会关注徽标的变形,领会其寓意,找准漫画讽刺颂扬的对象;

(3)对于表格类的文本,能准确分析图表数据,抓住变化规律,比较概括图表反映的主要信息,学会谈看法和建议;

(4)对于图示类的文本,能根据地图、示意图说明方位和路线。

考点透视和技巧方法

(一)文字类文本——消息、新闻、(描写、说明、议论)语段、广告语、通知、申请书、倡议书、短信、网络对话、解说词、说明书、活动方案……

考点:筛选信息、概括内容、把握观点、领悟内涵、拟写标题、跟帖、评论、提建议(举措)等

1.信息梳理和辨析

信息梳理和辨析,以单选题的形式设题,有四个选项,每一个选项长度相当,信息均来自文本,考生需要选择阅读选项,结合文章进行梳理和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这种题目,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

(1)一审——审题干,圈关键词,是选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

(2)二找——在文中找出与选项相对应的句子并标注。

(2)二比——选项切片,圈出敏感词(代词、对象、限制词、修饰词),并根据选择题设题常见的几种错误类型:以偏概全、范围失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因果混乱、主次颠倒、表述绝对,仔细比对原文。

(3)四判断——根据比对结果确定答案。

2.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是对学生思维判断的检测,常以简答题的形式设题。解题时要将题干的信息,对应原文文本进行梳理分析,细心地进行筛选与概括,就能得出正确答案。

做这种题目,常常采用四步解题法:

(1)一审——仔细审题干,抓住题干的中的限定角度、范围、时间、空间等关键词,明确筛选的的方向,然后根据要筛选的方向,回归文本,锁定答题的区间。

(2)二提——在答题区间内仔细筛选相关信息,做到准确、全面,还需借助一定的方法。

①抓关键语句法。抓住总起句,结尾句或提问式语句,抓住给出概念或解说的句子,抓住进行比较或分析后得出结论的句子等。

②抓关键词法。抓住诸如“首先"其次”“另外"还有”“也"除此之外”等提示性词语或者标点符号来筛选信息。

③“点面结合"法。有时候与答案有关的信息并不是集中在某一“块”,而是分布在全文的各个部分,这就要求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点面结合,逐一摘取,避免遗漏。

(3)三整合——对筛选出来的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有些信息可直接整合,有些信息除了文中的语句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的语言,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需注意表述的准确和简洁。我们在整合时,尽量用原文中的词语,尽量不用修饰语,用自己话概括时,尽量用短句。

(4)四校对——答案形成后,与题干的问法、字数要求、赋分进行对照,检查有无漏掉的要点,答题时分点作答。

3.材料探究题

答题方法:在进行材料探究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再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

4.新闻类

①拟写新闻标题,一句话概括新闻:第一步找导语,导语一般在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第二步,在导语中找中心句。第三步,按“人物(对象)+事件(结果)"的句式找关键词并整合答案。

②评论标题:根据标题的特点来答题即可。标题的特点是能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尽可能突出重点,简洁醒目,关键词能突出新闻的价值要素,引起受众的关注。另外还要注意标题中所用的手法。

5.建议类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方法等。

①审读题目,弄清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②结合实际提出建议,建议要可行便于操作。

6.访谈类

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采访只是的考查,如拟写采访提纲、评价访谈问题。

注重提问的技巧:所提的问题要具体、客观,有针对性、问题之间有一定的逻辑性。

(二)图画类文本——徽标、漫画、示意类图片(道路交通示意图、线路图、地图、指示牌、建筑结构功能示意图等)等等

考点:介绍内容、解析构图、描述画面、揭示寓意、说明方位线路、理解运用、反思评价等。

1.徽标漫画类:题目一般有三部分组成---问题(试题的方向)、主体(图画各因素的构成)、文字(对画面情景的注解)。

解题技巧:

一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

二看文字——配图文字、标题会暗示主题和观点;

三看图的构成要素画——面中的数字、线条、色彩、人物的穿着装饰表情动作都要观察,然后按一定的顺序说明;

四联系社会现实,体会意蕴。

2.图示类:对图示类的文本,找到箭头的方向和方位说明方位和路线即可。

(三)表格类文本——表格、曲线图、饼图、柱状图、环形图、时刻表、凭证单据……

考点:透过数据概括信息、把握规律、评论现象、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等等

注意:核心要素是由表头、内容项目数值三部分组成,所以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

1.读题干:认真审读题干,找到答题方向。

2.读图表:①细看表头---提取表头或表头关键词;

②观察数值---从横行和纵列提取记录的信息,比高低,看走势,找规律,归类别。

3.转换文字:(1)用词要准确---①不出现具体数字、分数、小数、百分数,用相对应的文字代替,比如:绝大多数,大部分,少数,超过一半,接近……;②只出现趋势(越来越.)、“最”值(最大或最小)、比较关系(A比B)

(2)将表头、横行、纵列关键信息和数字信息组合答题,采用“对象+

特点(变化趋势)"的格式。

五、考场建议

1.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材料之前,应牢牢掌握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文体的知识要点。2.因为非连续性文本材料众多,阅读量大,信息多,因此在这类阅读中建议先读题目再读材料,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节约时间,提高效率。3.在阅读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圈点勾画表明特点、观点、理由等的关键词句,每一段的总领句、总结句、结构句,以节约时间。

一、现代文阅读

(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落下帷幕,三十余项主题活动,展现出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第20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阅读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综合阅读率升至81.8%,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均较上年有所提升。《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表明,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0亿人,25岁以下读者占一半有余。

【材料二】数字阅读包括电子阅读和有声阅读。其中,电子阅读又可分为电子书阅读和网络原创文学作品阅读;有声阅读包括有声书阅读、广播剧(节目)阅读和在线课程阅读等3种主要形式。调查显示,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

【材料三】大数据、云计算、AR、VR、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不断创新,人们的阅读互动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场景化。AI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

【材料四】教育部长怀进鹏在202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上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为此,益阳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切实落实德育“六个一"工程,即“一天一唱、一天一看、一周一讲、一周一诵、一周一分享、一月一实践”。

(根据有关资料改写)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我国全民阅读氛围已日益浓厚,年轻人正成为数字阅读主力军。

B.从【材料二】看出,尽管数字阅读资源丰富,但年轻人阅读形式单一、内容固定。

C.据【材料三】可知,随着阅读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场景化,读者的阅读体验大大提升。

D.以上材料表明,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阅读将不断为人们的精神文化消费提供新选择。

2.“一周一诵"指每周诵读一篇经典诗文,是德育“六个一”工程的重要内容。请结合材料一、二、三的内容,谈谈学校在做好此项工作中可以进行哪些有益的尝试。

【答案】1.B2.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诗文的兴趣;利用信息技术提升阅读体验。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辨析。

B.有误,结合材料二“调查显示,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可知,年轻人阅读形式多样,内容不固定;

故选B。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结合材料一“《2022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表明,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5.30亿人,25岁以下读者占一半有余”概括可得:学校可采取多种主题教育,促进学生主动阅读;

结合材料二“调查显示,作为数字阅读主力军的年轻人最爱的五大类型是青春文学、文学、心理学、传统文化读物和科幻类作品;年轻人最爱的传统文化读物是《论语》《红楼梦》《西游记》,讨论度最高的是《资治通鉴》"等内容可知,学校应培养学生阅读经典文学的兴趣;

结合材料三“AI技术已能让一部电子书生成分角色、声音多元的音频产品,在多角色对话模式下配备不同音色,大大提升人们的阅读体验”等内容可知,学校可利用网络、AI技术等现代化首段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

(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勇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

②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在“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天问”“嫦娥"等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北斗卫星团队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量子科学团队平均年龄35岁,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在工程技术创新一线,每年超过300万名理工科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为中国工程师队伍提供源源不断的有生力量,他们用扎实的学识、过硬的技术,持续创造难得的“工程师红利”,有力提升了中国的发展动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

(选自《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2022年4月21日,有改动)

材料二

①扎根山区3年后,28岁的“新农人"牛童,开始为自己当年的决定感到自豪。

②牛童是北京人,他曾在国外留学10年。2019年,牛童回国后毅然来到太行深山区河北省阜平县农村,组建起一支海归团队,发展数字农业,他要用40万棵黄桃果树改造荒山。

③牛童结合所学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知识,摸索建立起一套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物联网云平台技术对接多端传感及监控设备,实现农业生产数据的上传、收集、沉淀;气象传感器实时显示温度、湿度、风力、土壤各项指标;几点浇水施肥、浇灌多少,水肥一体化灌溉在手机上就能完成。

④为了建设这一套物联网系统,他把在国外一起读书的3个伙伴都请了过来。就这样,4个“90后”海归选择了与深山为伴,艰苦创业。

⑤如今,牛童的果园带动阜平超过500户农户致富,户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

(选自《新农人:90后的“智慧果园"》,《半月谈》2022年第24期,有改动)

材料三

①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落实《淮安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扎实开展各项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作。

②强化宣传,加强青年科创能力培养。开展科技政策宣传,向青年科技企业家及科研人员发放《科技创新政策汇编》,开展科技创新政策培训。利用新媒体开展“弘扬企业家创新精神”等系列宣传报道,不断加强青年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组织开展“全国科技活动周"等活动,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培养青少年树立投身科技、自立自强的远大志向。

③定向支持,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在科技项目中加大对青年人才的支持力度,设立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着力培养一批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配合市人才办组织实施淮安市“533英才工程”和“淮上英才计划”,并积极推荐优秀人才项目申报国家、省级重点人才项目。

④发挥优势,精准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全市现有孵化器19家、众创空间58家,备案11家科创综合体,“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初具规模。创新创业孵化载体的建设带动了大量青年就业创业。

⑤据介绍,淮安市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市青年工作发展规划,更广泛地汇聚青年人才的智慧力量,发挥青年人才生力军作用。

(选自《淮安市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力度》,《淮安日报》2022年6月23日,有改动)

3.简要分析材料一中加点字“仅"的表达效果。

4.材料二中“新农人”牛童的事例,体现了材料一中哪些信息?

5.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6.结合三则材料内容,你会送给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怎样的激励语?

①对现在的自己说:

②对将来的自己说:

【答案】3.强调团队平均年龄都不高和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的突出表现,突出了他们的年轻化特点。4.材料二中“新农人"牛童的事例体现了材料一中青年在创新创业领域的贡献和成就以及将个人追求与国家发展进步联系在一起,服务社会。他利用自己在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方面的知识,组建团队发展数字农业,通过智慧农业管理系统改造荒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带动农户增收致富。5.先介绍淮安市认真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工作,然后分别从宣传、支持和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举措和措施,最后强调淮安市将继续贯彻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6.你还年轻,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应该勇敢参与创新的竞争,不断开拓进取,树立远大目标,为国家和人民的发展贡献聪明才智。坚持勇于参与创新创业,努力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进步贡献力量,并帮助其他人实现梦想。

【解析】3.本题考查议论文语言。

“仅”的意思是“只有”,根据材料一第②段“中国天眼FAST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仅30岁”可知,“仅"说明了研发团队年轻,结合上文“重大科技攻关任务中担重任,挑大梁”可知,正是这些年轻人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拥有突出的表现。

4.本题考查材料的提炼和概括。

根据材料二第③段“牛童结合所学计算机、大数据、物联网知识,摸索建立起一套智慧农业生产管理体系"和第④段“他把在国外一起读书的3个伙伴都请了过来。就这样,4个‘90后’海归选择了与深山为伴,艰苦创业”以及第⑤段“如今,牛童的果园带动阜平超过500户农户致富,户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可知,牛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组建了一支年轻团队,利用智慧农业系统改造荒山,取得了高效益,而且带动了周围农户致富,这件事例,契合了材料一第②段中“在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青年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服务人民,奋力走在创新创业创优的前列”和“中国青年自觉将人生追求同国家发展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在创新创业中展现才华,服务社会"的内容。

5.本题考查论证思路

材料三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头第①段结合“近年来,淮安市认真落实《淮安市青年发展规划(2021—2025年)》,扎实开展各项青年科技人才培育工作”可知,开头为一部分,总领全文,先介绍淮安市落实青年发展规划,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中间第②段“强化宣传,加强青年科创能力培养"和第③段“定向支持,加强青年人才队伍建设”以及第④段“发挥优势,精准服务青年创新创业"可知,中间为一部分,分别从宣传、支持和服务三个方面阐述了具体的举措和措施;最后结合第⑤段“淮安市将继续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省、市青年工作发展规划,更广泛地汇聚青年人才的智慧力量,发挥青年人才生力军作用”可知,结尾一段为一部分,总结全文,强调淮安市将继续贯彻青年工作重要思想,发挥青年人才的生力军作用。据此理解概括回答即可。

6.本题考查谈认识看法。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根据材料一中“新时代中国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想解放,开拓进取,勇于参与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成为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可知,现在的自己要努力学习,埋头苦干,为未来的发展积蓄力量,将来的自己要大胆创新,鼓足干劲,将个人发展和国家进步结合在一起。

示例:①对现在的自己说:你身处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要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竞争,成为创新的有生力量。不要忘记,你是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在创新中展现你的才华,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②对将来的自己说:未来的你一定要保持对梦想的追求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是在哪个领域,你都要结合所学知识和技能,勇敢地摸索和创造,努力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不论是在大城市还是深山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际舞台,你都要敢于面对挑战,坚定地走向自己的目标。记住,你的努力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更要为国家的发展进步做出贡献,成为青年人才生力军的一员。

(2023·山东青岛·统考中考真题)材料一:

①2009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始海试的时候,杨申申还是一名正在熟悉深海装备的年轻人。到2017年“深海勇士"号投用时,他已先后攻克了深海锂电池技术、液压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助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2020年,“奋斗者”号前往试验海区的航行途中,杨申申带领团队解决了遇到的困难,为其下潜顺利开展做出了贡献。

②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杨申申说,自己的梦想在深海,科研方向能够跟国之重器连接在一起,感到非常幸运,自己也将为之奋斗一生。

③从载人潜水器实现零的突破的“蛟龙”号,到由集成创新迈向自主创新的“深海勇士"号,再到关键部件国产化率超过96.5%的“奋斗者”号,以及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下一代“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我国一代代的载人潜水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也见证着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5月2日,姚雪青报道)

材料二:

①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科学”号科考船完成西太平洋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本航次是第13个“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在系列航次支撑下,我国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画出了五条“观测线”,为开展西太平洋科学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②从科考地图上来看,这五条“观测线"长短不一。科研人员介绍,这五条“观测线”并不是一次画出来的。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实验研究"航次正式实施。最开始,主要使用“科学一号”考察船,对一条线开展观测。2012年,“科学"号在青岛正式交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运行管理,我国海洋科考真正具备了走向深海大洋的能力。2015年以来,“科学”号代替“科学一号"开展系列航次科考,“观测线”逐渐增加到五条。

③“科学"号作为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被誉为最先进的“海上移动实验室”。“科学"号使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迈向远海,从浅海迈向深海.

(摘编自《青岛日报》2023年5月24日,李勋祥报道)

材料三:

①4月16日清晨,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养殖工船的尾部起重臂旋转,将一根吸鱼泵递出,伸进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网箱内部,刹那间,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大西洋鲑被“吸"上了工船。

②大西洋鲑是三文鱼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高纬度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受气候等因素影响,我国大西洋鲑长期依赖进口。2018年7月,作为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深蓝1号"正式启用,目前已实现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

③“深蓝1号”直径60米,重约1400吨,养殖水体达5万立方米,该装备突破了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关键技术,同时配备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打造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

④此次“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3年4月25日,李蕊报道)

7.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实现了我国载人潜水器零的突破。

B.“深海勇士"号投用时,杨申申的研究助力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和关键设备的自主可控。

C.应用场景更为广阔的“全通透载人潜水器”是我国目前已投入使用的载人潜水器。

D.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努力下,我国载人潜水器经历了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过程。

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学"号是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深蓝1号”是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

B.“科学"号被誉为“海上移动实验室”,"深蓝1号"是山东“海上粮仓”重点建设项目。

C.我国科研人员在西太平洋画出的五条“观测线”,长短不一,并不是一次画出来的。

D.“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已经进入试验阶段。

9.学校计划举办“海洋科普节”,要用以上三则材料制作展板。请你补写展板主题和材料三的标题。

展板主题①要求:根据三则材料,提炼主题。

材料一标题科研人员筑梦深海,与大国重器同发展要求:体现相应材料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标题中国在西太平洋画出五条“观测线”

材料三标题②

【答案】7.C8.D9.①示例:中国海洋科考及综合开发利用迈向新时代。

②示例:“深蓝1号"突破技术,青岛深海养殖试验区迈向生产阶段。

【解析】7.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与辨析。

根据材料一第②段“如今已成为我国载人潜水器机电一体化领域学科带头人的杨申申,正在与团队成员研制“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就会制造出模拟球,2025年投入使用"可知,“全通透载人潜水器”2025年才会投入使用,而此篇报道发表时间为2023年,C选项表述错误。

故选C。

8.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筛选与辨析。

根据材料三第④段“此次‘深蓝1号’获得丰收,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可知强调养殖试验区由试验阶段进入生产阶段。D选项“标志着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已经进入试验阶段”与原文不符。

故选D。

9.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与概括。

①认真阅读材料可知,材料一主要描述了我国在载人潜水器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以及杨申申作为其中一员的贡献。从2009年的第一代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开始海试,到2017年的“深海勇士”号投用,再到2020年的“奋斗者"号,我国的载人潜水器从跟跑到领跑,实现了零的突破、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的转变。杨申申作为学科带头人,在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和推动设备自主可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和团队目前正在研制下一代“全通透载人潜水器”,预计今年年底前制造出模拟球,并计划手2025年投入使用。这些进展不仅代表着我国深海技术的发展,也见证了科技工作者的不断成长和奋斗的精神。

材料二讲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号科考船完成了西太平洋科考任务,通过绘制五条“观测线“并提供数据支撑,为西太平洋科学研究做出了贡献。“科学“号作为我国新一代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在近年来逐渐展开了更广泛的海洋科考任务,使我国海洋科学研究从近海拓展至深海。

材料三讲的是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通过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成功实现了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这一装备突破了沉浮控制和鲨鱼防护等关键技术,并配备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深蓝1号“的成功应用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从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这对我国自主发展深海渔业养殖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三则材料的主题是:中国海洋科考及综合开发利用迈向新时代。

②认真阅读材料三可知,材料三讲的是在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通过全潜式深海渔业养殖装备“深蓝1号”,成功实现了大西洋鲑低纬度深海规模化养殖。这一装备突破了沉浮控制和鲨鱼防护等关键技术,并配备了智慧化的养殖集控管理系统。“深蓝1号“的成功应用标志着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从试验阶段迈入生产阶段。据此可拟写标题为:“深蓝1号"突破技术,青岛深海养殖试验区迈向生产阶段。

(2023·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主创新是开放环境下的创新,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而是要聚四海之气、借入方之力。”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让中国日渐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为持续创新引来源头活水。

【材料二】

这十年,科技收入力度空前,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03万亿元,到2022年已突破3万亿元;这十年,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这十年,自主创新成果喷涌,“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蛟龙”深潜、“神舟"系列连载上断、复兴号高铁纵横驰骋、港珠澳大桥飞架三地、大兴机场“凤凰展翅”、特高压输电工程跨越千山万水……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次次独立自主的探索,一项项自主创新的研发,一个个坚实伟大的足迹,承载着人民期盼、国家意志、民族梦想。

【材料三】

《典籍里的中国》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呈现经典,营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只此青绿》运用XR、全息扫描等前沿科技将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从静态的画幻化为动态的舞。三星堆考古,不仅有恒温恒湿考古舱、3D打印箱等新技术、新装备,还有“直播+MV"的全新探索,使考古工作的环境、方式有了质的提升,让文物“活起来”,更让社会大众对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

无论是三星堆考古,还是收获无数“点赞"的文化创意节目,都让大家在回望经典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

10.对上述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强调了发展科技既要自主创新,也要开放合作。

B.材料二通过列举“嫦娥"奔月、“祝融”探火等自主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科技的快速发展。

C.因为三星堆考古主要使用了新技术,所以文物:“活起来"了。

D.中华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11.结合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我国如何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12.三星堆“霸屏”、文化创意节目“圈粉”,网友称赞“国宝真的动起来了!这才是中国文化!”请结合材料,分析传统文化受到追捧的原因。

【答案】10.C11.①新时代中国坚持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②新时代中国积极投入并不断壮大专利研发等创新主体;③新时代中国自主创新成果喷涌。12.①新技术的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创新性的文化节目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解析】10.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辨析。

C.有误,根据材料三中“无论是三星堆考古,还是收获无数‘点赞’的文化创意节目,都让大家在回望经典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可知,文中的“活起来”指的是文物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是人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并非是“使用新技术"。

故选C。

11.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结合材料一“新时代中国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全方位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积极主动融入全球科技创新网络,让中国日渐成为全球创新资源聚集地,为持续创新引来源头活水”可知,新时代中国坚持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结合材料二“这十年,科技投入力度空前,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1.03万亿元,到2022年已突破3万亿元;这十年,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首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可知,新时代中国积极投入并不断壮大专利研发等创新主体;

结合“这十年,自主创新成果喷涌……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一次次独立自主的探索,一项项自主创新的研发,一个个坚实伟大的足迹,承载着人民期盼、国家意志、民族梦想”可知,新时代中国自主创新成果喷涌。

据此回答即可。

12.本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和概括。

结合材料三第一段“《典籍里的中国》综合运用了环幕投屏、AR、实时跟踪等新科技手段呈现经典,营造出穿越历史时空的感觉,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历史的源远流长。……让文物‘活起来’,更让社会大众对古代文明产生了浓厚兴趣"可知,新技术的应用,让人们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

结合材料三第二段“无论是三星堆考古,还是收获无数‘点赞’的文化创意节目,都让大家在回望经典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让中华传统文化所承载的历史意义、时代意义更好地‘飞入寻常百姓家’”可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创新中得到继承和发展,创新性的文化节目激发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据此回答即可。

(2023·黑龙江大庆·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昆曲、珠耳、剪纸、端午节、古琴等都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特色鲜明,开放包容的完整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有利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定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

(摘编自(让非遗在系统性保护中绽放光彩》)

【材料二】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外部为圆形,内部为方形,图形中心造型为鱼纹;鱼纹外是一双抽象的手,上下围合。

外部的圆形象征着循环往复;内部的方形与外部圆形对应,象征天圆地方,表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空间的广阔性;图形中心造型的鱼纹,“纹”通“文"。“文”隐喻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鱼生于水,寓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鱼纹外的手上下围合,寓意着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国的精神家园。

(摘编自《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

【材料三】

大庆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有传统音乐“杨小班鼓吹乐棚"、传统音乐“蒙古族四胡音乐”等3项,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有民俗“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传统舞蹈“东北传统大秧歌”等37项,入选市级非遗名录的有传统技艺“东北传统粘豆包制作技艺"、民间文学“松嫩平原之龙凤湿地的传说”等57项。

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王氏剪纸"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王卉坚持公益20年,通过公益讲堂的形式,为市民免费传授剪纸技艺。王卉说:“我将继续创作更多的剪纸作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将不遗余力地投身剪纸文化事业,把剪纸艺术发扬光大。”

——(摘编自《大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传承人一剪芳华迎旅发》)

【材料四】

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展示了非遗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成为以非遗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创新实践典范。

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在内容设置上或个案深描,或群像扫描,让观众见识了琳琅满目的非遗珍宝,并对非遗文化的地域特色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编导高度重视时光流转中的古今对话、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该节目以叙事内容、形态、风格和手法等多层面的创新。讲述新时代各地非遗项目赓续文脉、锐意创新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节目创作到共描绘的非遗传承图景,都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有序与灵动结合、底蕴与活力并蓄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摘编自《;用非遗文化点亮现代生活》)

13.下列表述与材料不相符的一项是()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保护非遗,有助于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中国非遗标识传递出同心协力,共同继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护中国的精神家园的讯息。

C.大庆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传承人王卉以公益讲堂形式为市民免费传授剪纸技艺。

D.《非遗里的中国》对各地所有非遗进行展示,呈现出传统与现代辉映的东方美学和中国气派。

14.材料三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和传承百物质文化遗产?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四简要说明。

【答案】13.D14.分类别、举例子或列数字(答出其中一点即可给分)15.①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或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②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

【解析】13.考查对文本材料的理解与辨析。

D.依据材料四第一、二段“大型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通过还原绝技、创新秀演等方式,展示了非遗发展的新格局、新气象,……节目用每集90分钟的体量对各地的非遗精粹进行集中展示"可知,选项的“对各地所有非遗进行展示”的说法范围扩大了,与原文表达不符。

故选D。

14.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画线语句列举入选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的项目,并运用了“3项"37项”“57项"等数字,运用了分类别、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条理清晰地说明了入选项目的种类及数量。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15.本题考查对文本材料的筛选和概括。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有利于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定将为文化强国建设注入坚实底气和强大动力”可概括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或提高系统性保护认知,构建系统性保护格局,提升系统性保护效益);结合材料四第三段“编导高度重视时光流转中的古今对话,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该节目以叙事内容、形态、风格和手法等多层面的创新,讲述新时代各地非遗项目赓续文脉、锐意创新的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概括为:在传承的基础上突显创新的品质。意对即可。

(2023·江苏宿迁·中考真题)【材料一】

①新京报:如何理解城市、市民、博物馆之间的联系?如何让老百姓愿意走进博物馆?

②单霁翔(故宫博物院前院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作为城市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是连接公众与多元文化的纽带。

③如何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让文物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

④我一直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是有情怀的、有温度的,人们会把这座博物馆当作自己生活中的博物馆,平时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可以说,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

⑤新京报:博物馆如何把历史文化信息传递给大家?

⑥单霁翔:博物馆应在做好保护措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自己的资源分享给社会公众。博物院的藏品要更多地展示出来。文物藏品只有在展出之前,才会对它们进行精心维护。人们能够看到这件藏品的时候,才是它被修复到最好状态的时候。文物展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物保护的过程。

(摘编自《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新京报》2023年5月18日)

【材料二】

精巧细致的夜灯、传承古法的彩妆、惊喜连连的“考古”盲盒……“双11"之前,文创产品销量持续攀升,各地博物馆乘着网络东风,再次凭借各种文创产品打开破圈之路。

进入21世纪,博物馆文创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早期文创集中于雨伞、冰箱贴、书签、帆布包、日历等实用性强的日用品。后来,故宫以清代朝服的珠串为灵感,设计出的“朝珠耳机”引领博物馆文创朝着更为鲜活、轻快的阶段发展。这一时期的文创产品着力提取文物灵感,大力挖掘互联网资源,通过创意组合设计出新式产品。当前,以创新手法表达文化内核,在体验互动中传承优秀文化已成为博物馆文创团队的共识。如故宫《谜宫》系列创意互动解谜书籍、上海博物馆为“黑石号沉船出水珍品展"推出的航海历险手游、长沙馆推出的《法门梦影》剧本杀……

(摘编自喻婷《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博物馆文创全力破圈》,中国江苏网2022年11月11日)

【材料三】

今天,公众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可以进入高清还原的数字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不仅如此,公众还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穿越"到不同历史节点,与多位历史人物展开互动,“亲历”藏经洞的前世今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文物从此“活起来”。一眼千年、一眼万里成为现实,古人的生活可观可感,历史与现实产生交叠……而也是在这样的变革中,中华文明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有了更大的可能与可塑性。

(摘编自张焱《科技让博物馆有一颗现代的心》,《光明日报》2023年5月23日)

16.材料三中说“数字化技术不仅改变了传播的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时空观——文物从此‘活起来’”,下面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国内首个文博虚拟宣推官国风少女“文夭夭”可跨越时空,以多个“数字人分身"同时服务上百家博物馆,解说镇馆之宝背后的故事。

B.在“云上宫阙——大明宫数字复原展”中,大家戴上AR设备能看到建筑结构等细节,并可通过手势与虚拟元素互动,体验放飞孔明灯的快乐。

C.“数字长城展"使人不仅可以直观感受长城的场景,还可以通过考古、清理、砌筑、勾缝、砖墙修补和支撑加固等互动,了解长城的修缮知识。

D.大量残损的出土文物,拼接与修复是一大难题。1986年出土的三星堆遗址中,大量青铜神树断枝经过十年拼合修复,才得以向公众展示。

17.单霁翔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18.请根据三则材料,简述走进博物馆的必要性。

19.阅读链接材料,如果你是泥塑猴面具推介人,你有哪些好的创意来推介该文物?

链接材料:

宿迁市博物馆中陈列的泥塑猴面具,发掘于被称作“江苏文明之根"的顺山集遗址,距今8500至7500年。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已经有了一定的审美观念,审美意识正在萌芽。

【答案】16.D17.能否吸引游客亲自来到博物馆参观和游客数量是评判博物馆好坏的重要标准。18.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重要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文物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文物及艺术品是人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博物馆观看这些展品,可以了解到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演变,从而对文化传承有更深刻的理解;去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重要的是体验和学习,开拓视野和提高自我,分享文化盛宴和传承文化遗产。

19.制作文创产品,如泥塑猴面具、印有泥塑猴面具的背包或衬衫;利用AI技术,制作泥塑猴面具还原视频等等。(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建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6.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本项主要说明了“残损的出土文物,拼接与修复是一大难题”,与数字化技术无关;

故选D。

17.考查内容理解。用脚投票是体育运动中常见的一种方式,是指观众在比赛中用脚来表达对选手或球队的支持。

结合④段中“我一直认为,一座好的博物馆是有情怀的、有温度的,人们会把这座博物馆当作自己生活中的博物馆,平时经常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可以说,一座好的博物馆,应该让人们用双脚来投票"的内容可知,“用双脚来投票”指的是,能否吸引游客亲自来到博物馆参观和游客数量是评判博物馆好坏的重要标准。

18.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结合材料一②段中“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的内容可知,博物馆收藏了许多重要的文物和艺术品,这些文物代表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遗产,同时也反映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博物馆的存在,就是为了传承和保存这些文化遗产,使后代人能够从中汲取营养,维系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连贯性;

结合材料一③段中”如何能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博物馆要面向自身,不断深入挖掘文物藏品的文化内涵,更大程度地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同时面向公众,创新文化传播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法,让文物故事以喜闻乐见的方式深入人心,融入百姓文化生活"的内容可知,去博物馆不仅可以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审美水平,同时还可以培养文化素养。文物及艺术品是人们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博物馆观看这些展品,可以了解到历史的进程和文化的演变,从而对文化传承有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去博物馆不仅仅是一种休闲方式,更重要的是体验和学习,开拓视野和提高自我,分享文化盛宴和传承文化遗产。只有通过追求知识,才能够不断提升自我,和文化保持同步,维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9.考查意见建议。

结合材料二“进入21世纪,博物馆文创逐步走入大众视野。早期文创集中于雨伞、冰箱贴、书签、帆布包、日历等实用性强的日用品”的内容可知,可以利用文创产品进行推广,如制作泥塑猴面具和印有泥塑猴面具的背包或衬衫、笔记本等;

结合材料三中“今天,公众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就可以进入高清还原的数字藏经洞中,近距离观赏洞窟里的壁画、彩塑和碑文等。不仅如此,公众还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扮演,‘穿越’到不同历史节点,与多位历史人物展开互动"的内容可知,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如AI技术制作泥塑猴面具还原视频等;

另外,还可以设置泥塑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体验制作“泥塑猴面具”。

(2023·辽宁本溪·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传统医学认为,病邪侵袭咽喉的时候,会出现咽喉疼痛,下至肺脏就会出现咳嗽,肺不布津,肺气被外邪淤闭就形成了痰。这些症状在人们感冒时都很常见,特别是咳嗽,即使在病愈后,也会成为很多人的长期困扰。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因为外邪入体后余邪未清,二是因为肺脏功能未完全恢复,全身气息的升降出入出现紊乱。

②从中医角度讲,此时可以选取适合的食材来进行食疗,比如有清咽作用的金橘,有润肺作用的银耳,以及有清肺作用的萝卜。

【材料二】

①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组成的,它在我们体内构成三道防线去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我们的侵袭。人们生病时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

②对免疫力而言,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蛋白质。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组成都离不开蛋白质,补充蛋白质不是简单地大吃大喝,我们更强调优质蛋白的摄入。所谓优质蛋白就是和人体较为接近的蛋白质,它们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常见的优质蛋白有动物蛋白、大豆蛋白,而谷类生物的蛋白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

③理论上,维生素C、维生素A和维生素E都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还有一些人们日常有所耳闻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硒,它们对于免疫系统的组成不可或缺。这些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在一些常见水果中含量丰富,如苹果、雪梨等。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

④此外,水也对增强免疫力不可或缺。它能把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代谢成尿液、汗液,把废物排出体外。

【材料三】

①在与感冒长期的“斗争"中,维生素C似乎被寄予“厚望”。

②维生素C有很多综合功能,包括参与氨基酸的代谢、神经递质的合成等等。机体一旦发生急性或慢性的感染,负责吞噬病原体的白细胞维生素含量就会急剧下降,与病原菌的对抗能力也会下降。补充维生素C可以使白细胞功能更活跃,增强清除病原菌的能力。通过维生素C的摄入还能保证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阻止病原微生物进入到体内。另外维生素C能够促进抗体的形成,间接提高对病原菌的阻挡作用。

③日常生活中的维生素C来源广泛,特别是蔬菜、水果中含量丰富。除了食物,补充剂其实也是一种选择,除了吞咽片剂,近些年来咀嚼片、维生素软糖、泡腾片渐渐成为不少年轻人补充维生素C的“新宠"。医生一般会建议日常补充的维生素C在100毫克左右,而泡腾片中的含量要高得多,通常每片可达到500毫克,还有更大剂量的1000毫克。如果感冒期间想增加抵抗力以改善症状,那么选择维生素泡腾片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作为常规补充来说,还是偏高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补充的目的来选择含量较为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剂。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20.概括选文材料二中①段的说明内容。

21.说说材料二③段中加点词语“在一定程度上”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22.材料三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3.人们经常饮用“银耳雪梨汤"缓解感冒后的咳嗽症状,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说说这样做是否有用。

24.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材料一①段从中医学角度谈了很多人感冒愈后仍然被咳嗽长期困扰的原因。

B.材料二说明免疫三道防线的组成离不开蛋白质,同时强调应多摄入谷类蛋白。

C.材料三提到补充维生素C可以使人体中的白细胞增强与病原菌的对抗能力。

D.三则材料都谈到了有些饮食对人体健康有益,并给予了一些很好的建议。

【答案】20.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1.“在一定程度上”,起修饰限制作用,在文中强调说明维生素进入人体后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有限度的,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2.列数字、作比较,准确具体地强调了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进而说明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补充的目的来选择含量较为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剂。23.有用。银耳是能润肺的食材,雪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它微量元素,汤汁保证了水的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可以增强免疫力。24.B

【解析】20.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因子、免疫细胞、免疫器官等组成的"可知,说明了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它在我们体内构成三道防线去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我们的侵袭。人们生病时病程的长短、病情的轻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强弱”说明了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据此可概括为: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1.考查说明文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意思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界限内,起修饰限制作用,结合【材料二】③段“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可知,文中强调说明维生素进入人体后对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是有限度的,并非毫无提高能力或能力特别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这个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科学的特点。

22.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

结合材料三③段中画线句“医生一般会建议日常补充的维生素C在100毫克左右,而泡腾片中的含量要高得多,通常每片可达到500毫克,还有更大剂量的1000毫克”可知,这句话说明医生建议日常补充维生素的量和最大剂量,以及将咀嚼片、维生素软糖与泡腾片作比较,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泡腾片中维生素C的含量大,结合【材料三】③段“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补充的目的来选择含量较为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剂"分析,进而说明一定要根据自身需求和补充的目的来选择含量较为适宜的维生素C补充剂。

23.考查观点表达。

首先回答:有用,然后分析原因。

结合【材料一】②段“从中医角度讲,此时可以选取适合的食材来进行食疗,比如有清咽作用的金橘,有润肺作用的银耳”,【材料二】③段“这些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在一些常见水果中含量丰富,如苹果、雪梨等。维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进入人体后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分析,银耳是能润肺的食材,雪梨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其他微元素,汤汁保证了水的摄入,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可以增强免疫力。

24.考查内容理解。

B.有误,结合【材料二】②段“人体免疫三道防线的组成都离不开蛋白质,补充蛋白质不是简单地大吃大喝,我们更强调优质蛋白的摄入。所谓优质蛋白就是和人体较为接近的蛋白质,它们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常见的优质蛋白有动物蛋白、大豆蛋白,而谷类生物的蛋白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分析,可知选项错误;

故选B。

(2023·江苏徐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传统图书馆在新时代环境下面临的问题

阅读服务是图书馆最为基础和传统的服务方式。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和发展,传统图书馆逐渐受到了诸多挑战,比如出版商以及书店能够提供更好更舒适的阅读环境,而一些传统图书馆由于成立的时间比较久远,无论是基础设施设备还是阅读环境等方面,都远远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不利于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

随着信息时代和网络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得到了空前发展,并且已经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大多数读者在寻找自己所需知识的时候,往往会首先借助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而不是直接借助传统的百科全书。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丰富了信息资源,还实现了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知识资源进行共享,这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

(节选自《关于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有改动)

材料二

经过两年闭馆改造,于上月开放的徐州图书馆,在二楼开设了最美阅读区,并将这一视野开阔、环境优雅的位置提供给读者阅览自修,每天延长开放时间到晚上十点。

在此次提升改造工程中,有着九十年历史的市图书馆新增了一组浮雕壁画,画面分别讲述了代表徐州文脉的八个与读书有关的典故。图书馆二楼自修室外,便是最佳观赏位置。

走进“读者自修室"大门,视线豁然开朗,可容纳数百人的整齐座位间,有人在平板电脑前鼠标轻点,有人在半桌资料前埋头刷题。走廊的沙发座上,一位年轻妈妈正带着上小学的女儿在这里做作业。走廊拐角,四位着装时尚的年轻人围桌静读。

夜晚的灯光中,近观历史画面,对比当下场景,读书的种子在徐州大地绵延深扎。

(节选自《徐州日报》2023年4月13日,有改动)

材料三

虽然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使用满意度持续提升,但书香中国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深入探讨。

对于一些居民来说,去图书馆借书、读书还存在一些烦恼。比如,图书馆离家太远、开放时间不合适……这些因素也影响了居民去图书馆的积极性。

还有些人不知道附近的图书馆在哪儿。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我国城镇成年居民对居所附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的知晓率较低。(详细数据见下表)

城镇成年居民对居所附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知晓率统计表

阅读服务设施公共图书馆报刊栏社区阅览室/社区书屋//城市书房

知晓率30.7%25.8%27.1%

我国每年推出40万余种新书,但质量良莠不齐……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数字化阅读的接触率在逐年上升,面对数字化阅读潮流,图书馆也需要变革。

(节选自《民生周刊》2023年5月1日,有改动)

25.阅读材料一,请简要概括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26.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徐州图书馆做了哪些改进,以应对材料一中传统图书馆面临的挑战?()

①开设最美阅读区,给读者提供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

②新增浮雕壁画,彰显徐州图书馆历史悠久

③开设容纳数百人的自修室,为读者提供自修服务

④延长开放时间,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⑤鼓励读者多阅读纸质书,抵抗网络阅读的诱惑

A.①②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③④⑤

27.徐州图书馆邀请你做志愿讲解员,向读者介绍浮雕壁画里八个典故,你准备采用哪种顺序?请结合说明文相关知识简述理由。

28.为使徐州图书馆更好地发挥作用,请你结合材料三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答案】25.基础设施设备、阅读环境等方面无法满足公众的需求;信息技术的空前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大多依赖网络,这给传统图书馆带来了巨大挑战。26.C27.时间顺序;示例:可以按照八个典故发生的历史时间,先后介绍,由古及今,这样恰当地运用说明文中按时间顺序的方式,能让游客对典故有个清晰的时间概念,有着清楚的了解。28.优化去图书馆的公交线路,使读者出行更为便捷;开放时间符合大多民众的需求;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