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_第1页
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_第2页
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_第3页
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_第4页
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业生产风险防治技术手册TOC\o"1-2"\h\u10919第1章农业生产风险概述 4181811.1农业风险类型与特点 4197211.1.1自然风险 4132711.1.2生物风险 4139041.1.3技术风险 4260921.1.4市场风险 4243071.1.5政策风险 454951.2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 485891.2.1风险识别 4289531.2.2风险评估 524317第2章土壤风险防治技术 561202.1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 5237622.1.1监测方法 563392.1.2评价方法 5306742.2土壤退化防治技术 5187402.2.1物理退化防治 5214542.2.2化学退化防治 662542.2.3生物退化防治 6151552.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6264072.3.1物理治理技术 6132952.3.2化学治理技术 6295372.3.3生物治理技术 6155162.3.4综合治理技术 68033第3章气候风险防治技术 6317803.1气象灾害预警与应对 6218513.1.1预警信息获取 7161653.1.2预警信息应用 755453.1.3应急处置 7148223.2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技术 7275223.2.1品种选育与改良 7313983.2.2转变种植模式 793483.2.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760093.3农田水分调控技术 7188443.3.1灌溉管理 7153903.3.2土壤水分调控 730783.3.3农田排水技术 780473.3.4水肥一体化 812161第4章生物风险防治技术 8259424.1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 87454.1.1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8228954.1.2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8171044.2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 840334.2.1农业防治技术 8240284.2.2生物防治技术 892684.2.3化学防治技术 843224.3农田杂草防除技术 9221834.3.1农业防治 9166694.3.2生物防治 9288884.3.3化学防治 927900第5章农业投入品风险防治技术 932025.1农药风险评估与合理使用 941705.1.1农药风险识别 9172355.1.2农药风险评估 9324575.1.3农药合理使用技术 9244895.2化肥施用风险控制技术 942135.2.1化肥施用风险识别 1072315.2.2化肥施用风险评估 1053835.2.3化肥施用风险控制技术 10128435.3农膜污染治理技术 10287905.3.1农膜污染问题识别 10122545.3.2农膜污染治理技术 1042245.3.3农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推广 1010494第6章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 10111416.1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保护 1136776.1.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 11315486.1.2土壤质量提升技术 11139136.1.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 11312406.2农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 1185386.2.1节水灌溉技术 1181816.2.2雨水收集与利用 1190546.2.3农田排水与防洪 11175776.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 1188696.3.1农田景观多样化 11137716.3.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 12238046.3.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1219884第7章农业生产过程风险防控技术 12287397.1作物种植风险防控技术 12297537.1.1品种选择与布局 1220687.1.2土壤管理与改良 1211517.1.3水分管理 12250177.1.4病虫害防治 1290327.1.5低温冻害防控 1284107.2畜禽养殖风险防控技术 12142277.2.1畜禽品种选择 126477.2.2饲料与饲养管理 13317467.2.3疫病防控 13106237.2.4环境控制 1362517.2.5废弃物处理 13220027.3水产养殖风险防控技术 13279467.3.1养殖模式选择 13112777.3.2水质管理 13179077.3.3饲料与投喂管理 1320547.3.4疾病防控 1361867.3.5应对自然灾害 135010第8章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治技术 13207548.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价 13122528.1.1监测技术 1367338.1.2评价方法 1483208.2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控制 14285468.2.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1418178.2.2产地环境污染防治 14302548.3农产品加工与储运风险防控 14318288.3.1加工过程风险防控 14207048.3.2储运过程风险防控 1415031第9章农业机械化风险防治技术 14126579.1农业机械化作业安全措施 14124069.1.1农业机械操作规范 14189439.1.2设备检查与维护 15146009.1.3作业现场安全管理 15314089.2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 1511209.2.1维修技术规范 15190749.2.2保养措施 1584399.2.3维修与保养记录 15275769.3农业机械化风险管理与保险 1517959.3.1风险识别与评估 15206509.3.2风险防范与应对 15139709.3.3农业机械保险 15153509.3.4政策支持与宣传 1518278第10章农业生产风险预警与应急管理 162033210.1农业风险预警体系构建 1619710.1.1风险预警目标 163050810.1.2风险监测与评估 1614510.1.3预警信息发布 161504710.1.4预警体系运行保障 162980010.2农业应急管理措施与流程 16317610.2.1应急预案制定 161552910.2.2应急资源保障 161186010.2.3应急响应与处置 162060510.2.4信息沟通与协调 161874310.2.5应急培训与演练 161314810.3农业保险与风险分担机制 162511910.3.1农业保险概述 16401810.3.2农业保险产品与服务 16539810.3.3农业保险补贴政策 172649610.3.4风险分担机制 172501310.3.5农业保险理赔与监督 17第1章农业生产风险概述1.1农业风险类型与特点农业风险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自然、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农业生产目标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的可能性。农业风险类型多样,特点各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1.1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农业生产风险,如干旱、洪涝、低温、冰雹、台风等。这类风险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和较大的破坏性等特点。1.1.2生物风险生物风险主要指病虫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包括病害、虫害、草害等。这类风险具有潜伏期、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等特点。1.1.3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失误、技术落后或技术不成熟等原因导致的风险。这类风险具有可预防性、可改进性等特点。1.1.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者收益造成的不确定性。这类风险具有复杂性、多变性和预测难度大等特点。1.1.5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政策调整对农业生产产生的影响,如农业补贴政策、农产品收购政策等。这类风险具有不确定性、时效性等特点。1.2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农业风险识别与评估是农业生产风险防治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2.1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指对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查找、分析和确认的过程。风险识别应全面、细致,包括风险类型、风险来源、风险影响等方面。1.2.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对已识别的农业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风险概率: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2)风险损失:评估风险发生时可能导致的经济损失。(3)风险影响:分析风险对农业生产目标的影响程度。(4)风险排序:根据风险概率、损失和影响程度,对风险进行排序,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风险防治措施。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可以为农业生产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合理的风险防治策略,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第2章土壤风险防治技术2.1土壤质量监测与评价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壤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作物生长及其产品质量。为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2.1.1监测方法土壤质量监测主要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处理与分析。常用的土壤采样方法有随机采样、系统采样和分层采样等。土壤样品处理包括干燥、研磨和过筛等步骤。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化学分析、物理性质测定和生物学指标测定等。2.1.2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主要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单因子评价法以土壤某一特定性质为评价依据,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综合评价法则考虑多个土壤性质指标,通过权重赋值、指数叠加等方法,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2.2土壤退化防治技术土壤退化是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壤退化是保障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2.2.1物理退化防治针对土壤物理退化的防治技术主要包括改良耕作制度、优化灌溉排水条件和增加有机物料投入等。合理轮作、深松耕和覆盖作物残体等措施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和水分保持能力。2.2.2化学退化防治化学退化防治技术主要包括合理施用化肥、有机肥和土壤调理剂等。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用化肥导致土壤盐渍化和酸化。2.2.3生物退化防治生物退化防治技术主要通过增加土壤生物多样性、提高微生物活性和增强土壤生物功能来实现。采用生物有机肥、菌肥和绿肥等,有助于提高土壤生物活性,促进土壤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稳定。2.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土壤污染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土壤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3.1物理治理技术物理治理技术主要包括换土、隔离和覆盖等。对于轻度污染的土壤,可采取深耕、松土等措施,减少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累积。2.3.2化学治理技术化学治理技术主要包括土壤稳定化、化学淋洗和氧化还原等技术。采用化学物质对污染土壤进行处理,使其中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或低毒性的物质。2.3.3生物治理技术生物治理技术利用生物的降解、吸附和转化作用,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浓度和毒性。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生物堆肥等技术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2.3.4综合治理技术综合治理技术是将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技术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对土壤污染的高效治理。根据土壤污染特点、污染程度和作物需求,制定针对性的综合治理方案,提高土壤污染治理效果。第3章气候风险防治技术3.1气象灾害预警与应对3.1.1预警信息获取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冰雹等。通过手机、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获取实时气象数据,保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3.1.2预警信息应用根据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制定相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如调整种植结构、提前收获作物、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1.3应急处置在气象灾害发生时,农业生产经营者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援和抗灾,保证人员安全,减轻农业生产损失。3.2气候变化适应性农业技术3.2.1品种选育与改良针对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加大抗逆性品种的选育力度,提高农作物对高温、干旱、盐碱等逆境的适应能力。3.2.2转变种植模式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和布局,优先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物种植,如耐旱、耐寒、生长期短的作物。3.2.3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降低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3农田水分调控技术3.3.1灌溉管理合理制定灌溉计划,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3.2土壤水分调控通过改善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含量、采用保水剂等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发。3.3.3农田排水技术合理布局农田排水系统,提高排水能力,防止农田内涝,降低土壤盐渍化风险。3.3.4水肥一体化将灌溉与施肥相结合,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提高水肥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第4章生物风险防治技术4.1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4.1.1农业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物种类、遗传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有助于提高作物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提升农田生态系统稳定性。4.1.2农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1)加强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收集、保存和繁育具有抗逆、抗病、优质等特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2)实施农作物遗传多样性种植,通过轮作、间作、套作等方式,提高农田生态系统多样性。(3)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注重天敌昆虫、土壤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4.2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4.2.1农业防治技术(1)选用抗病、抗虫品种,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2)调整播种期,避开病虫害高发期。(3)优化农田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4.2.2生物防治技术(1)利用天敌昆虫防治害虫,如赤眼蜂防治棉铃虫、捕食螨防治红蜘蛛等。(2)使用生物农药,如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微生物农药。(3)应用昆虫信息素诱杀技术,干扰害虫交配行为,降低害虫种群密度。4.2.3化学防治技术(1)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遵循农药使用规范。(2)实施精准施药技术,提高农药利用率,降低农药残留。(3)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害抗药性的发展。4.3农田杂草防除技术4.3.1农业防治(1)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实行轮作、间作,降低杂草发生。(2)优化播种期,使作物生长速度超过杂草,减轻草害。(3)深翻土壤,减少杂草种子的萌发。4.3.2生物防治(1)利用生物除草剂,如微生物除草剂、植物源除草剂等。(2)利用天敌昆虫、病原菌等生物控制杂草。4.3.3化学防治(1)选择针对性强的除草剂,按推荐剂量和时期施用。(2)采用精确喷雾技术,减少除草剂对非靶标植物的影响。(3)交替使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防止杂草产生抗药性。第5章农业投入品风险防治技术5.1农药风险评估与合理使用5.1.1农药风险识别常见农药种类及其危害特性农药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风险因素5.1.2农药风险评估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药抗性风险评估5.1.3农药合理使用技术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说明进行施用农药轮换使用与混用技术农药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5.2化肥施用风险控制技术5.2.1化肥施用风险识别化肥种类及其环境影响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水体污染问题化肥施用不当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5.2.2化肥施用风险评估土壤、水体污染风险评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化肥施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评估5.2.3化肥施用风险控制技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调整化肥施用比例增加有机肥、微生物肥等替代化肥科学施肥技术培训与指导5.3农膜污染治理技术5.3.1农膜污染问题识别农膜使用现状与问题农膜残留对土壤、作物的影响农膜污染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5.3.2农膜污染治理技术降解膜、可回收膜等替代传统农膜农膜残留物的回收与处理技术农膜减量使用与循环利用技术农膜污染防治政策与法规建议5.3.3农膜污染治理技术应用与推广农膜污染防治技术的试点与示范农膜污染防治技术培训与宣传农膜污染防治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至此结束,未添加总结性话语。)第6章农田生态环境保护技术6.1农田土壤生态环境保护6.1.1土壤侵蚀防治技术物理方法:实施等高耕作、梯田建设、作物残体覆盖等措施,降低水流速度,减少土壤侵蚀。生物方法:种植固土植物,提高地表覆盖度,增强土壤抗侵蚀能力。6.1.2土壤质量提升技术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农家肥、绿肥等有机肥料,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土壤调理剂应用:使用土壤调理剂,调节土壤酸碱度、电导率等,创造适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6.1.3土壤污染治理技术生物降解: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化肥等污染物。物理隔离:采用隔离层技术,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扩散。6.2农田水资源保护与利用6.2.1节水灌溉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推广畦灌、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利用率。自动化灌溉:应用灌溉控制系统,实现农田灌溉智能化,减少水资源浪费。6.2.2雨水收集与利用雨水收集设施:建设雨水收集池、集雨窖等设施,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雨水调控利用:采用渗透性铺装、绿地等措施,提高地表水入渗,补充地下水资源。6.2.3农田排水与防洪农田排水系统:合理布局排水渠道,降低农田内涝风险,改善土壤水分环境。防洪设施建设:加强农田周边防洪设施建设,降低洪水对农田的危害。6.3农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6.3.1农田景观多样化农田边界植被建设:在农田边界种植乔灌木,形成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农田景观。农田内部植被带设置:合理设置农田内部的植被带,提高生物多样性。6.3.2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天敌保护与引入: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控制农田害虫,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物种多样性保护:保护农田中的珍稀濒危物种,维持生物多样性。6.3.3生态系统恢复技术退化农田修复:对退化农田进行综合治理,恢复土壤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引导农民参与农田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第7章农业生产过程风险防控技术7.1作物种植风险防控技术7.1.1品种选择与布局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合理布局作物种植结构,降低病虫害发生的风险。7.1.2土壤管理与改良加强土壤肥力监测,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合理施用有机肥、化肥和微生物肥料,提高土壤质量,减少土壤退化风险。7.1.3水分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效率,防止土壤盐渍化和水土流失,降低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影响。7.1.4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风险。7.1.5低温冻害防控根据气候预报,及时采取覆盖、熏烟等措施,减轻低温冻害对作物的影响。7.2畜禽养殖风险防控技术7.2.1畜禽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高的优良畜禽品种,提高养殖效益,降低疫病风险。7.2.2饲料与饲养管理合理配制饲料,保证营养均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畜禽抗病能力,减少饲料中毒和消化道疾病的发生。7.2.3疫病防控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和疫病监测制度,做好消毒、隔离等防疫措施,防止疫病传播。7.2.4环境控制加强畜禽舍内环境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降低呼吸道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发生风险。7.2.5废弃物处理合理处理畜禽粪便和尸体,防止环境污染和疫病传播。7.3水产养殖风险防控技术7.3.1养殖模式选择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和养殖技术,选择适宜的养殖模式,降低养殖风险。7.3.2水质管理加强水质监测,定期换水、排污,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剂和水质改良剂,保持良好水质,预防水产动物疾病。7.3.3饲料与投喂管理选用优质、高效、环保的配合饲料,合理投喂,减少饲料浪费和水质污染。7.3.4疾病防控加强水产动物疾病预防,定期进行消毒和免疫接种,发觉病情及时诊断、治疗。7.3.5应对自然灾害建立水产养殖自然灾害预警机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对水产养殖的影响。第8章农产品安全风险防治技术8.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与评价8.1.1监测技术本节主要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技术,包括快速检测技术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快速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学检测、生物学检测和化学检测等;实验室检测技术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等技术。8.1.2评价方法阐述农产品质量安全评价方法,包括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等。通过这些方法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等环节进行风险评估和监控。8.2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控制8.2.1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介绍我国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包括土壤环境质量、灌溉水质量、空气质量等方面,以保障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安全。8.2.2产地环境污染防治分析农产品产地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农业投入品、农业废弃物、工业污染等,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加强农业废弃物处理等。8.3农产品加工与储运风险防控8.3.1加工过程风险防控针对农产品加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如微生物污染、化学污染等,提出有效的防控措施,如规范加工工艺、加强设备清洗消毒等。8.3.2储运过程风险防控介绍农产品储运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如温度、湿度、氧气浓度等对农产品品质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如合理调节储运环境、采用防腐保鲜技术等。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提高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和经营者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认识,从而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第9章农业机械化风险防治技术9.1农业机械化作业安全措施9.1.1农业机械操作规范农业机械化作业前,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机械的操作技能。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作业安全。9.1.2设备检查与维护在农业机械化作业前,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保证设备状态良好,消除潜在安全隐患。作业过程中,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降低故障发生率。9.1.3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农业机械化作业现场应设立警示标志,提醒周围人员注意安全。同时加强对作业现场的安全巡查,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9.2农业机械维修与保养9.2.1维修技术规范农业机械维修应遵循相关技术规范,保证维修质量。维修人员需具备相应技能,熟悉机械构造,防止因维修不当导致机械故障。9.2.2保养措施定期对农业机械进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紧固、调整和更换易损件等,以延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