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_第1页
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_第2页
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_第3页
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_第4页
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农田水治理作业流程规范TOC\o"1-2"\h\u30035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 4267681.1项目立项 4325231.1.1项目背景 4184181.1.2立项依据 4290281.1.3项目范围 4115311.2治理区域现状分析 4176161.2.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 413481.2.2农田水利设施现状 5135171.2.3农业生产现状 5314801.3治理目标与规划 5296511.3.1治理目标 525891.3.2治理规划 5235171.3.3治理措施 59018第2章资料收集与调查 5266212.1基础资料收集 559072.2现场调查 6265942.3数据分析 66322第3章治理工程设计 792723.1设计原则与标准 7206603.1.1设计原则 790263.1.2设计标准 751253.2工程布局 7305033.2.1水源工程布局 785583.2.2输配水工程布局 730153.2.3排水工程布局 793763.3工程结构设计 8225483.3.1土建工程 8293563.3.2金属结构工程 8141393.3.3混凝土工程 8212423.3.4防护工程 841383.3.5生态工程 8322第4章水源涵养与保护 8261654.1水源涵养措施 8143614.1.1植被恢复与保护 89964.1.2土壤改良 8207474.1.3水土保持 9146424.2水质保护措施 9118644.2.1农业生产污染控制 9124854.2.2生活污染治理 99764.2.3工业污染防控 9153354.3水资源监测与管理 9326154.3.1水资源监测 9131304.3.2水资源管理 95996第5章输水工程设计 9150625.1输水工程规划 10132035.1.1目标与原则 10269095.1.2输水需求分析 10202705.1.3输水线路选择 1059205.1.4输水工程布局 10261845.2输水渠道设计 109075.2.1渠道类型选择 10195835.2.2渠道断面设计 1032265.2.3渠道防渗设计 10173645.2.4渠道衬砌设计 1077365.2.5渠道排水设计 1068535.3输水建筑物设计 1077145.3.1水闸设计 1052295.3.2桥梁设计 11117935.3.3泄洪建筑物设计 11129355.3.4节制建筑物设计 1172205.3.5量水建筑物设计 1130838第6章灌溉与排水系统设计 11236836.1灌溉系统设计 11142896.1.1灌溉水源选择 11311606.1.2灌溉方式确定 11148466.1.3灌溉制度制定 1189386.1.4灌溉系统布置 11306826.2排水系统设计 11253746.2.1排水方式选择 11224106.2.2排水系统布置 12149256.2.3排水设施设计 12271086.3灌溉排水设备选型与布置 12193736.3.1灌溉设备选型 12112846.3.2排水设备选型 12131286.3.3设备布置 12141806.3.4设备安装与调试 1225880第7章农田水利设施施工 12226117.1施工准备 12190177.1.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进度及施工人员配置。 1239397.1.2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 12136517.1.3办理施工手续,取得相关施工许可,保证工程合法合规。 12207977.1.4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工具等,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符合设计要求。 12194567.1.5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安全、质量。 13187247.2施工组织与管理 13160367.2.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13142837.2.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任务,保证工程按期完成。 1376967.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 1366637.2.4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13281577.2.5加强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协调,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1324060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 13163957.3.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 13252617.3.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 13172897.3.3施工验收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1374527.3.4施工验收分为自检、互检、专检三级,各级验收应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 13226857.3.5施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提交验收资料,为工程投运创造条件。 13223657.3.6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1327013第8章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 13249028.1水土保持措施 1389678.1.1工程措施 1319588.1.2生物措施 14116018.1.3农业技术措施 1436248.2生态修复技术 14206878.2.1河道生态修复 1423748.2.2农田生态修复 1437838.3植被恢复与保护 1484548.3.1植被恢复 14132388.3.2植被保护 1419019第9章水资源调度与优化 15229879.1水资源分配与调度 15133139.1.1分配原则 15173879.1.2分配方法 15200889.1.3调度策略 15322919.2水资源优化配置 15180749.2.1优化目标 15221429.2.2优化方法 15235309.2.3配置方案 1565389.3水资源信息化管理 15285309.3.1信息采集 1561679.3.2数据处理与分析 15232929.3.3信息平台建设 16266239.3.4信息应用 1623379第10章工程运行与维护 16816810.1工程运行管理 162800710.1.1运行管理制度建立 16368310.1.2运行管理人员职责 161573210.1.3运行管理操作规程 161200010.1.4突发事件应急处理 1617410.2检测与监测 162950710.2.1检测与监测计划制定 16536910.2.2检测与监测方法及设备 162845010.2.3检测与监测数据收集与分析 162450510.2.4检测与监测结果应用 16664310.3维护与更新改造 162757810.3.1维护保养策略制定 161835710.3.2维护保养操作流程 16198310.3.3更新改造项目评估 161327610.3.4更新改造实施与验收 16第1章项目立项与规划1.1项目立项1.1.1项目背景针对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为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农田抗旱排涝能力,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保证粮食安全,特此立项开展农田水治理项目。1.1.2立项依据(1)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法规要求;(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现状及发展需求;(3)农业生产及农村经济发展需求;(4)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要求。1.1.3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维护及管理等方面,具体包括:水源工程、输水工程、排水工程、灌溉工程等。1.2治理区域现状分析1.2.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分析治理区域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如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降水量、蒸发量等,为治理方案提供依据。1.2.2农田水利设施现状调查现有农田水利设施的类型、数量、分布、运行状况等,找出存在的问题,如设施老化、损坏、设计不合理等。1.2.3农业生产现状分析治理区域内农业生产现状,包括作物种类、种植结构、产量水平、灌溉制度等,为制定治理目标提供参考。1.3治理目标与规划1.3.1治理目标(1)提高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保证设施正常运行;(2)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3)改善农田土壤质地,增加农田抗旱排涝能力;(4)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提高农民收益。1.3.2治理规划(1)工程规划:根据治理目标,制定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改造、维护及管理方案;(2)水资源配置规划:合理调配水资源,保证农田灌溉需求;(3)灌溉制度规划:根据作物需水量,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4)设施布局规划: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布局,提高设施利用效率。1.3.3治理措施(1)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改造;(2)推广节水灌溉技术;(3)完善农田排水系统;(4)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与维护。通过以上规划与措施,为农田水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第2章资料收集与调查2.1基础资料收集在进行农田水治理作业之前,需对相关基础资料进行收集。基础资料收集的内容主要包括:(1)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收集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降水分布等资料。(2)土壤类型与肥力状况:收集项目区内的土壤类型、质地、肥力水平、酸碱度等信息。(3)水资源状况:收集项目区域的水系分布、水源类型、水资源总量、水质状况等资料。(4)农业生产情况:收集项目区的种植结构、作物品种、耕作制度、农业产值等信息。(5)社会经济状况:收集项目区的行政区划、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等资料。(6)相关政策法规:收集与农田水利、土地管理、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政策法规。2.2现场调查在基础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现场调查,以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现场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及利用强度。(2)灌溉设施现状:调查项目区的灌溉设施类型、规模、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3)排水设施现状:调查项目区的排水设施类型、规模、运行状况及存在的问题。(4)农田水利工程现状:调查项目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类型、规模、效益及存在的问题。(5)生态环境状况:调查项目区的植被覆盖、水土流失、盐碱化等生态环境问题。(6)农民意愿与需求:通过与当地农民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农田水治理的需求和意愿。2.3数据分析对收集的基础资料和现场调查数据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2)数据分析内容:评价项目区的农田水利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项目区的农田水利需求,为治理方案设计提供依据;对比不同治理方案的优缺点,为方案选择提供参考;评估治理措施的实施效果,为工程优化提供指导。(3)数据分析结果:将分析结果以图表、报告等形式呈现,为后续治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第3章治理工程设计3.1设计原则与标准3.1.1设计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农业生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2)遵循生态平衡原则,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3)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合理利用水资源。(4)结合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提高工程设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5)注重科技创新,推广应用先进适用技术。3.1.2设计标准(1)符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2)满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要求。(3)保证工程设施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安全、稳定、可靠。3.2工程布局3.2.1水源工程布局(1)合理选择水源,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2)水源工程包括水源地保护、取水设施、输水渠道等。3.2.2输配水工程布局(1)根据农田需水量、地形地貌等因素,合理布局输配水渠道。(2)保证输配水工程安全、高效、节能。3.2.3排水工程布局(1)合理设置排水沟、排水泵站等排水设施。(2)保证排水工程能够及时排除农田内多余水分,降低农田渍害。3.3工程结构设计3.3.1土建工程(1)渠道工程:包括渠道设计、衬砌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2)泵站工程:包括泵房、水泵、电气设备、辅助设施等。(3)排水沟工程:包括排水沟设计、衬砌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3.3.2金属结构工程(1)泵站工程中的水泵、阀门、管道等金属构件。(2)排水工程中的金属构件,如排水篦子、排水管道等。3.3.3混凝土工程(1)渠道衬砌、泵站基础、排水沟衬砌等。(2)混凝土设计强度、抗渗等级、耐久性等应符合相关标准。3.3.4防护工程(1)渠道、排水沟等工程设施的防护措施。(2)防止水土流失、塌方等自然灾害。3.3.5生态工程(1)植被恢复与保护。(2)湿地建设与保护。(3)提高农田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生态平衡。第4章水源涵养与保护4.1水源涵养措施4.1.1植被恢复与保护(1)加强农田周边及水源地植被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2)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及水资源条件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配置;(3)加强植被抚育管理,保证植被生长良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4.1.2土壤改良(1)采用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保水能力;(3)合理施肥,防止土壤污染,降低面源污染。4.1.3水土保持(1)加强梯田、梯地建设,减缓地表径流;(2)实施沟道整治、坡面防护等措施,降低水土流失;(3)加强农业灌溉管理,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4.2水质保护措施4.2.1农业生产污染控制(1)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2)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降低农业面源污染;(3)加强农田排水管理,防止农田排水直接排入水体。4.2.2生活污染治理(1)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2)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减少生活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3)加强水源保护区环境监管,禁止乱倒垃圾、乱排污水。4.2.3工业污染防控(1)严格工业项目审批,限制重污染工业向农业水资源区域转移;(2)加强工业废水治理,保证工业废水达标排放;(3)建立工业污染源监测预警体系,及时发觉和处置工业污染。4.3水资源监测与管理4.3.1水资源监测(1)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对地表水、地下水和农田排水进行定期监测;(2)完善监测设施,提高监测自动化、信息化水平;(3)加强监测数据分析,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4.3.2水资源管理(1)制定水资源保护规划,明确水资源保护目标与任务;(2)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制度,落实水资源保护责任;(3)加强水资源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取水、污染水行为;(4)建立健全水资源应急管理体系,提高水资源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第5章输水工程设计5.1输水工程规划5.1.1目标与原则根据农田水利治理总体目标,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水高效、保障生态的原则,进行输水工程规划。5.1.2输水需求分析分析区域农业生产需水量、灌溉制度、作物种植结构及气候条件,确定合理的输水规模。5.1.3输水线路选择结合地形、地貌、地质、水资源分布等因素,合理选择输水线路,保证输水工程的经济性、可靠性和安全性。5.1.4输水工程布局根据输水线路、农田分布和灌溉需求,合理布局输水工程,包括输水渠道、输水建筑物等。5.2输水渠道设计5.2.1渠道类型选择根据地形、土壤、水资源条件,选择适宜的渠道类型,如明渠、暗渠、半暗渠等。5.2.2渠道断面设计结合设计流量、渠道类型、土壤特性等因素,计算并确定渠道的合理断面尺寸。5.2.3渠道防渗设计针对不同土壤渗透性,采取相应的渠道防渗措施,提高输水效率。5.2.4渠道衬砌设计选择适宜的衬砌材料,进行渠道衬砌设计,保证渠道的稳定性和耐久性。5.2.5渠道排水设计结合地形和排水需求,设计渠道排水设施,保证渠道输水过程中排水畅通。5.3输水建筑物设计5.3.1水闸设计根据输水工程需求,设计水闸结构,包括闸室、上游连接段、下游连接段等,并保证其正常运行。5.3.2桥梁设计结合输水渠道与交通需求,设计输水工程中的桥梁结构,保证输水工程与交通的相互影响最小。5.3.3泄洪建筑物设计根据洪水标准和地形条件,设计泄洪建筑物,保证输水工程在洪水期间的运行安全。5.3.4节制建筑物设计设计节制建筑物,用于调节渠道水位和流量,保证输水工程的稳定运行。5.3.5量水建筑物设计设计量水建筑物,以满足输水工程运行管理中对水量监测与调控的需求。第6章灌溉与排水系统设计6.1灌溉系统设计6.1.1灌溉水源选择根据农田地理位置、水资源分布及气候条件,合理选择灌溉水源,保证水源稳定、水质适宜。6.1.2灌溉方式确定结合农田地形、土壤类型、作物需水量及灌溉水源等因素,选择适宜的灌溉方式,如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6.1.3灌溉制度制定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水量及当地气候条件,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保证作物各生育阶段水分需求得到满足。6.1.4灌溉系统布置合理规划灌溉系统布局,保证灌溉均匀、高效。主要包括灌溉渠道、给水栓、排水沟等设施的布置。6.2排水系统设计6.2.1排水方式选择根据农田地形、土壤类型、降雨量及作物耐涝能力,选择适宜的排水方式,如明渠排水、暗管排水、泵站排水等。6.2.2排水系统布置合理规划排水系统布局,保证农田排水畅通,降低内涝风险。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渠、节制闸等设施的布置。6.2.3排水设施设计根据排水系统布置,设计排水设施的尺寸、结构及施工工艺,保证排水设施满足农田排水需求。6.3灌溉排水设备选型与布置6.3.1灌溉设备选型根据灌溉方式及灌溉系统设计,选择适宜的灌溉设备,如水泵、喷头、滴灌带等,并保证设备质量可靠、功能稳定。6.3.2排水设备选型根据排水系统设计,选择适宜的排水设备,如排水泵、排水管道、节制闸等,并保证设备质量可靠、功能稳定。6.3.3设备布置合理布置灌溉排水设备,保证设备运行高效、维护方便。同时考虑设备对农田耕作的影响,优化设备布局。6.3.4设备安装与调试按照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书及施工规范,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注意:本章节内容仅涉及灌溉与排水系统设计,具体施工与运维要求请参考其他相关章节。第7章农田水利设施施工7.1施工准备7.1.1施工前,应根据设计文件和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施工进度及施工人员配置。7.1.2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勘查,了解施工现场地形、地貌、地质、水文等条件,保证施工方案的合理性。7.1.3办理施工手续,取得相关施工许可,保证工程合法合规。7.1.4准备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工具等,并对材料进行质量检验,保证符合设计要求。7.1.5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安全、质量。7.2施工组织与管理7.2.1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施工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职责,保证施工顺利进行。7.2.2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合理分配施工任务,保证工程按期完成。7.2.3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7.2.4做好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7.2.5加强与各参建单位沟通协调,保证工程顺利进行。7.3施工质量控制与验收7.3.1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7.3.2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及时发觉问题并整改。7.3.3施工验收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7.3.4施工验收分为自检、互检、专检三级,各级验收应严格把关,保证工程质量。7.3.5施工验收合格后,应及时办理验收手续,提交验收资料,为工程投运创造条件。7.3.6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应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及时整改,直至验收合格。第8章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8.1水土保持措施8.1.1工程措施(1)梯田建设: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规划梯田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减缓土壤侵蚀。(2)坡面防护:采用浆砌石、格宾网、植生袋等材料进行坡面防护,降低坡面侵蚀风险。(3)排水系统:优化排水系统设计,提高排水效率,减少地表径流对土壤的冲刷。8.1.2生物措施(1)植树造林: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树种,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植被覆盖率。(2)草地建设:采用适宜的草种进行草地建设,提高草地质量和水源涵养能力。8.1.3农业技术措施(1)合理施肥: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科学施用有机肥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2)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3)轮作与间作:合理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减少土壤侵蚀和病虫害发生。8.2生态修复技术8.2.1河道生态修复(1)恢复自然河岸:采用自然材料,如块石、木材等,恢复河道自然形态,提高生物多样性。(2)构建湿地系统:在河道两侧或下游建设湿地,提高水质净化能力,促进生态系统恢复。8.2.2农田生态修复(1)退耕还林还草:对部分农田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恢复自然植被,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农田生态沟渠:建设生态沟渠,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减少农药、化肥对水体的污染。8.3植被恢复与保护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