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单元精讲速记巧练(・全国上册)2_第1页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单元精讲速记巧练(・全国上册)2_第2页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单元精讲速记巧练(・全国上册)2_第3页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单元精讲速记巧练(・全国上册)2_第4页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2023-2024学年九年化学单元精讲速记巧练(・全国上册)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提升卷(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3春·云南·九年级统考学业考试)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A.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分子种类发生改变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温度升高,分子数目增多C.教室内消毒后,消毒水气味弥漫四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构成二者的分子不同【答案】B【详解】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氧分子分成了氧原子、氢分子变为氢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水分子,不符合题意;B、压瘪的乒乓球放热水中能够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间距增大,而分子数目没有增多,符合题意;C、教室内消毒后,是因为消毒水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使人们闻到消毒水的气味,不符合题意;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分子不同,而不同种的分子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2.(2022秋·广西南宁·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臭氧(O3) B.过氧化氢(H2O2)C.二氧化碳(CO2) D.空气【答案】D【详解】A、臭氧只含有臭氧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A错误;B、过氧化氢只含有过氧化氢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B错误;C、二氧化碳只含有二氧化碳分子,不含有氧气分子,故选项C错误;D、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中含有大量的氧分子,故选项D正确;故选:D。3.(2023·福建厦门·统考二模)能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C B.CO C.CO2 D.O2【答案】C【详解】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故选C。4.(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基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O2和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A.密度不同 B.原子个数不同 C.分子质量不同 D.分子种类不同【答案】D【详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O与CO2的化学性质不同,本质原因是分子种类不同。故选:D。5.(2023·北京东城·统考二模)下列两个关于水的实验,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种类改变B.实验1,变化前后分子总数不变C.实验1,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个数均不变D.实验2,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个数均不变【答案】B【详解】A、实验1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2个水水分子产生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后分子总数增多,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实验1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D、实验2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6.(2022秋·宁夏吴忠·九年级校考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A.

B.

C.

D.【答案】C【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中存在不同分子,属于混合物;由于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的物质,属于单质;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属于化合物;【详解】A、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化合物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单质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C、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化合物分子和一种单质分子构成的混合物,符合题意;D、由图示可知,该物质是由一种单质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不符合题意;故选C。7.(2023年甘肃省平凉市中考)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NiFe2O4可作为催化剂将航天员呼出的CO2转化为O2,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则Ni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答案】B【详解】设NiFe2O4中Ni的化合价为x,已知NiFe2O4中Fe为+3价,O为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以列式为:x+(+3)×2+(2)×4=0,解得x=+2。故选B。8.(2023·云南昆明·云南省昆明市第五中学校考二模)人体缺碘或过量的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时期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这里的“碘”指的是A.离子 B.分子 C.原子 D.元素【答案】D【详解】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人体缺碘或过量的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幼儿时期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思维迟钝。这里的“碘”指的是元素,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9.(2023·北京石景山·统考二模)基于分子、原子和元素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CO2中碳和氧属于两种不同元素,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原子质量不同【答案】A【详解】质子数决定着元素的种类,则两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A。10.(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概念间在逻辑上有如图所示的部分关系,对下列概念间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B.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属于包含关系C.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答案】C【详解】A、纯净物和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A错误;

B、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误;

C、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故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是包含关系,故C正确;

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是对化学反应的不同分类方法,有些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比如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二者是交叉关系,故D错误。

故选C。11.(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相符的是A.2N:两个氮元素 B.2Fe:两个铁分子C.2H2O:两个氢分子和两个氧原子 D.2O2:两个氧离子【答案】D【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数目。2N表示两个氮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不符合题意;B、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原子数目,2Fe表示2个铁原子,不符合题意;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2H2O表示两个水分子,不符合题意;D、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数目,2O2表示两个氧离子,符合题意。故选D。12.(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锂电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A.1.15×10-26kg B.13.8g C.52.0 D.1.38×10-25kg【答案】A【详解】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为:6.94×=1.15×1026kg。故选A。13.(青海省海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线上期中)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运动【答案】C【详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铁单质就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原子不带电是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对外不显电性,故C错误,符合题意;D.核外电子在原子核外的空间高速运动,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14.(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二模)用透明笔管和笔帽进行微型实验探究分子的性质(如图)。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酚酞由右至左依次变红 B.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也可达到实验目的C.该实验优点是节约药品 D.实验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答案】C【详解】A、浓氨水具有挥发性,且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所以酚酞由左至右依次变红,错误;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但浓盐酸显酸性,酚酞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不能达到实验目的,错误;C、该实验使用的药品少且是在封闭空间内进行的,所以其优点是节约和环保,正确;D、该实验不能证明酚酞分子是不运动的,若酚酞的运动速度较慢也能类似的现象,错误。故选C。15.(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神舟十三号飞船返回舱使用了钛合金等复合金属材料做的“避火衣”,右图是钛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钛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钛原子的中子数是22B.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gC.x=2D.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答案】C【详解】A、由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钛的质子数为22,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47.8722≈26,故选项说法不正确;B、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不正确;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有22=2+8+10+x,得x=2,故选项说法正确;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由钛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钛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则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6.(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考二模)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可强化免疫系统,促进伤口愈合和对铁质的吸收。下列关于维生素C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维生素C可治疗坏血病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答案】A【详解】A、维生素C(化学式为C6H8O6)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元素只讲种类,不论个数,说法错误;B、维生素C可治疗坏血病,说法正确;C、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因此维生素C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说法正确;D、根据维生素C化学式可知,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3:4:3,说法正确;故选A。17.(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的核外有x个电子,相对原子质量为m,那么M元素原子核里的中子数是A. B. C. D.【答案】A【详解】核外有x个电子,是原子失去了两个电子形成的,M原子核外电子数为;由于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原子核内质子数为;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则,故选A。18.(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统考)拉瓦锡在研究空气成分时,将氧化汞(HgO)收集后加强热,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该反应中,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 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答案】B【详解】A、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该反应为氧化汞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汞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符合题意;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不符合题意;D、分子和原子均可构成物质,如汞由汞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19.(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查阅资料: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A的化学式为H2S,其水溶液中含有H+B.物质B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C.物质C可形成酸雨D.实验室常用物质E的稀溶液做干燥剂【答案】D【详解】A、物质A由硫元素与氢元素组成,氢元素显+1价,硫元素显2价,化学式为H2S,其水溶液显酸性,故水溶液中含有H+,不符合题意;B、物质B为单质,故为硫,硫常温下为淡黄色固体,不符合题意;C、C属于氧化物,且硫元素显+4价,故C为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导致酸雨的发生,不符合题意;D、E属于含氧酸,且硫元素显+6价,故E为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干燥剂,符合题意。故选D。20.(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第五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借助氧气传感器探究微粒的运动,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实时绘出氧气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收集一塑料瓶氧气依次进行以下三步实验:①敞口放置;②双手捂在塑料瓶的外壁上;③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分别为图中的MN段、NP段和PQ段。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NP段较MN段变化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间隔变大B.实验过程中传感器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会越来越小C.MN段变化是由于氧分子不断运动导致D.PQ段变化的原因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答案】B【详解】A、NP段是双手捂在塑料瓶的外壁上,温度升高,气体受热膨胀,分子间隔变大,能量越多,运动速率越快,氧气逸出的越多,体积分数越小,A对,不符合题意;B、③是瓶口朝下,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从瓶口运动到空气中去,空气会进入到瓶内,直到瓶内只有空气后不再变化,故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21%后不再变化,B错,符合题意;C、MN段敞口放置,氧气的体积分数在减小,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从瓶内运动到瓶外,C对,不符合题意;D、PQ段是将塑料瓶的瓶口朝下,由于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会从瓶口运动到空气中去,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简答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21.(10分)(2023·天津和平·统考三模)如图是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空格补全: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2)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可形成离子。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当时,该粒子的符号是______。

(3)下列关于微观粒子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分子、原子、离子都不带电B.原子核内不一定都含有中子。C.分子能分成原子,则分子比原子大。【答案】(1)原子核质子不带电(2)F-(3)B【详解】(1)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故填:①原子核②质子③不带电。(2)据图可知,电子数比质子数多1,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当a=9即质子数是9,为氟元素,所以粒子的符号是F-。(3)A、分子、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A不正确;B、氢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原子核内不一定都含有中子。B正确;C、分子能分成原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比如氢分子能分成氢原子,但氢分子比氧原子小。C不正确。综上所述:选择B。22.(14分)(2023·广东梅州·统考一模)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摄入锌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缺锌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来补锌。已知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①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_______。②葡萄糖酸锌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质量比为___________,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2)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对供水各环节的水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无机物指标中修订了镉、铅等的限量。这里的镉、铅指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a.原子

b.分子

c.元素(3)利用如图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气体时,在___________(填“A”或“B”)管中产生的气体可供呼吸;写出基于A管气体化学性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答案】(1)Zn/锌6︰7/12︰149︰14/144︰22414.3%(2)c(3)B作燃料(或冶炼金属等)【详解】(1)①根据常量元素包括氧、碳、氢、氮、钙、磷、钾、硫、钠、氯、镁,微量元素包括铁、钴、铜、锌、铬、锰、钼、氟、碘、硒等,故葡萄糖酸锌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锌元素;②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14=6︰7,质量比为(12×12):(16×14)=144︰224=9︰14,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512x12+1x22+16x(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镉、铅不是以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镉、铅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c;(3)在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B管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可以供给呼吸;A管与电源的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可用作燃料,氢气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等。23.(10分)(黑龙江省绥化市明水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开学)下列分别盛有不同物质的容器中,所盛物质属于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字母)【答案】①.BCE②.AD③.A④.D⑤.D【详解】①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B中有氧气和臭氧两种物质,C中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两种物质,E中有过氧化氢和水两种物质,则属于混合物的为BCE;②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A中氧气和液氧属于一种物质,D中冰和水属于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得为AD;③单质为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气和液氧属于一种物质,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属于单质得为A;④化合物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冰和水属于一种物质,且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属于化合物的是D;⑤两种元素组成中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冰和水属于一种物质,且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并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属于氧化物的为D。24.(12分)(2023年广西柳州市柳南区中考三模)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如下图所示,请认真分析并回答问题。(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_______周期,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其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______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________,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________。(3)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原子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原子非金属性减弱。上图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原子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答案】(1)①.二或2②.非金属(2)①.得②.S2③.18(3)F【解析】(1)原子序数为7的元素为氮元素,根据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的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属于非金属元素;(2)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为硫元素,根据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有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该离子符号为S2;该离子的核外电子总数是16+2=18;(3)除稀有气体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得电子能力增强,原子非金属性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得电子能力减弱,原子非金属性减弱。上图中非金属性最强的原子是F。24.(14分)16.(2023年安徽省蚌埠市中考一模)某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分子的性质进行再探究。[活动一]在一个透明塑料管的中心放一个塑料薄膜包裹的浓氨水棉球,两端同时各放一个蘸有浓盐酸和稀盐酸的棉球,刺破薄膜,发现在靠近浓盐酸的一端产生白烟,另一端几乎没有白烟。(1)白烟靠近浓盐酸的原因___________。(2)盐酸和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3)若将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在它们之间_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白烟生成。[活动二]将50mL酒精向装有50mL水的长玻璃管中倒入,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混合后的体积变为98mL。(4)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5)倒置后气泡产生更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活动三]小组成员对气泡主要是什么产生浓厚兴趣,纷纷提出猜想:①氧气②空气③二氧化碳。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6)气泡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7)设计实验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的方案是___________。【答案】(1)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2)①.②.复分解反应或中和反应(3)没有(4)间隔(5)倒置后,酒精和水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充分(6)O2(7)分别加热等体积的酒精和水至相同温度,比较产生气体的体积大小【解析】(1)浓盐酸挥发出的氯化氢和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接触反应生成氯化铵产生白烟。白烟离浓盐酸近,说明氨气分子运动速度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度快。(2)盐酸和氨水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化学方程式为,是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3)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所以若将稀盐酸换成浓硫酸,在它们之间没有白烟生成。(4)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之后体积变小。(5)由题意可知,发现先在接触面有气泡产生,密封、倒置,气泡产生的更快更多,说明倒置后,酒精和水接触面更大,接触更充分,产生的气泡更多更快。(6)将气泡收集后测试,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该气体有助燃性,所以气泡的主要成分为氧气。(7)将酒精和水混合在一起有气泡产生,要验证气泡里的气体主要来自于酒精还是水,可以分别比较酒精和水产生的气体,但要控制单一变量。所以试验方案可以为:分别加热等体积的酒精和水至相同温度,比较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